高职通识课程“组团”授课的必要性研究
2021-02-06
来源:易榕旅网
2O14年2月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Feb.2O14 第26卷第1期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VoL 26 No.1 文章编号:1009—4873(2014)01—0040—03 高职通识课程“组团"授课的必要性研究 金 欣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发展与校企合作部,河北石家庄050081) 摘 要:通过调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组团”授课的必要性,认为采取“组团”授课,有利 于发挥教师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组团”授课;通识课程;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通识教育”中的“通”并不是“通才”的“通”,而 理论与实践课程可均由校内教师承担;或理论课巾 是融通、贯通、通达的“通”;“识”并非单纯的“知识” 本校教师讲授,实践课由校外企业指导教师完成;或 的“识”,而是学识、见识、才识的“识”。通识教育的 者理论和实践课均由校外指导教师完成;或者理论 思想内涵是丰富的,课程内容是广泛的,教学目标是 与实践两部分均由理论课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 多元的l ]。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是指专 完成。本文提出一种不同于上述授课模式的“组团” 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是旨在开发学生心智,培养 授课形式。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拓宽知识面的课程 ],如“应用 (一)“组团”授课的含义 文写作”、“沟通与协调”等课程,它面向各个专业开 这里所说的“组团”授课是指同一门课程由校内 设,其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目前,高职院校普遍 讲授该课程的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教师“组团”,每位 开设了该类课程。但由于各种原因,对学生相关能 教师按照自己的特长或从事的岗位: 作选定授课内 力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学习也 容,实现同一课程的不同模块由不同的教师讲授.根 不够重视,特别是工科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通识课 据课程分设的模块数确定授课教师数量,由多位教师 程与本专业关系不大,加之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对文 共同完成同一课程的教学任务的授课形式。它是建 科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导致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有 立在模块化教学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同一门课程 待进一步提高。为了让高职学生在该类课程的学习 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均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 中收获更大,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更多的实践 (二)“组团”授课的目的 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更好的指导,提高相应的 之所以进行“组团”,一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 能力,并发挥教师在课程某方面的优势,我们在遵循 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优势;二是为了更进 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探索高职通识课程 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的“组团”授课模式。 由于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所教授的模块一般为自己 一、“组团”授课相关内容界定 的专业特长或是与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紧密的内 目前,高职院校的授课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同 容,这使教师选取的案例更具有典型性,学生在学习 一门课程由同一名教师授课,且这门课程的教学任 该课程的过程中必然会获得更多的直接或间接经 务始终南这名教师来完成。二是同一门课程由不同 验,从而有利于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真 的教师授课。将课程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 正掌握通识课程的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准确、灵活 收稿日期:201 3—11一l5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专项课题(1240080) 作者简介:金欣(1972一),女,河北行唐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编审. 第1期 金欣:高职通识课程“组团”授课的必要性研究 41 运用。 (三)“组团”授课应遵循的原则 (1)“组团”授课的课程仅限于通识课程,而其他 课程则不采用这种新形式,仍按原有的授课形式进 行,以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 (2)教授通识课程的教师,需要专业背景不同、 从事的实际工作不同,但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与课程 某一模块的内容一致。组团时,如果几位教师的专 业背景相同,则只选择其中的一位教师;同样,在同 一工作岗位的教师也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3)作为“组团”授课试点的课程,应为各专业对 该课程的要求相似、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的能力相 同、课程在知识点上前后内容间无必然联系、任何一 部分内容都不受其他内容讲述顺序影响的通识课 程,如“应用文写作”课程、“沟通与协调”课程。 (4)任何一个开设通识课程的班级都可以作为 试点班级,但要在课程安排上提前沟通,并征求学生 的意见。 二、“组团”授课的必要性调查 (一)对学生的调查 1.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2年6月,在通识课程“应用文写作”课程结 课后对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汽车检测与维 修技术专业1—2班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 学生进行了实名制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2份,回 收有效问卷9O份。问卷涉及到的与本研究有关的 问题是,“如果本课程由不同的教师讲授不同的文种 内容,你能否接受?请给出接受或不接受的理由。”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回答“能接受”的有58份,“不 能接受”的有3O份,回答“无所谓”的有2份。2012 年l1月,课题组又对同一院校2011级机电一体化 专业、数控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该内容的问卷调查,共 发放问卷156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统计后发 现,这次调查结果与上次基本相同,约2/3的学生能 接受这种授课形式,且他们普遍觉得这种形式比较 新奇。20l3年4—9月与同一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 业部分学生对此问题进行了口头交流,同时通过 QQ将问题发送给部分在其他高职院校任教的教 师,请他们就此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问卷 239份,从反馈情况来看,结果与前面所得问卷调查 结果基本一致。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对调查的内容进行 解释,对学生做出何种选择也没有任何形式的引导, 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选择并给出理由。 2.选择不同选项的原因 (1)选择“能接受”的理由 归纳起来,理由有四:一是,尽管教师讲授风格 不同,但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学 生应努力适应不同的教师,从中学习自己需要的知 识。将来走上社会后是学生去适应社会,而不是社 会适应学生,适者生存。不同的教师授课,除能教授 学生知识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二是,每 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讲课特点、优点和风格,由不 同的教师讲授不同的内容,会给学生以新鲜感,使学 生目睹每一位教师的风采,接受多种授课思路,产生 不一样的收获、体会和感想。三是,教师不是全才, 他们各有所长,不同教师讲授更有利于发挥教师在 某一方面的才能或实战优势,提高学生接受新事物 的能力。四是,因为这门课程的每个模块间的关联 不大,更换教师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不同 的教师对同一课程不同模块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且 有不同的知识能力和授课能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选择“不能接受”的理由 理由有三:一是每个学生对每一位教师都有一定 的适应时间,总换教师可能会让学生很难适应,如果 今天能适应这个教师的授课方法,而明天不能适应那 个教师的授课方法,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这门课程的 兴趣,或者会由于不熟悉而听不进去,浪费宝贵的学 习时间,影响听课效率。他们认为只有适应了才能认 真地学习本课程,由同一位教师讲述学生可以有充足 的时间适应教师的讲课方式,习惯成自然,即使开始 不喜欢也会慢慢接受,有利于学习每一部分的内容。 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学生在理解上就可能会有 分歧,就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分辨不清重点,甚至使学 习产生繁乱的感觉,无法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影响 学习效果。三是同一位教师讲授有利于师生之间沟 通,总换教师会使师生沟通产生障碍。 (3)选择“无所谓”的理由 理由有两个:一是这种课程的内容在网上搜一 搜一般都有,而且感觉与自己关系不大,平时用不 上,认为到用的时候再上网现查也来得及,因此,教 师怎么讲、几个人讲都行;二是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这 门课程或者根本就没有养成上课的习惯,那么什么 样的教师对他来说都一样,因此对教师如何授课持 “无所谓”态度。 3.结论 由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这种授 42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26卷 课形式有一定的认同度,超过六成的学生能接受这 种方式,因此,从学生的反映来看,有必要进行这种 授课方式的尝试。 (二)对教师的调查 必要。 三、“组团”授课的意义 “组团”授课对于教师和学生无疑都是一种新的 尝试,也是对当前教育教学体系的一种突破,对实现 对河北省部分高职院校教授通识类课程的教师 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时,从不同的高职院校网站上 随机查找,或通过认识的该校的教师与符合条件的 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高 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中学时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 听课习惯,“组团”授课形式可能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教师取得联系,记录反馈信息并统计。在被调查的 教师中,大部分人表示这种方式比较新,如果能按设 定的原则进行授课,效果可能也不错,可以进行尝 (一)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 由于在同一门课程中,要求每位教师选定的课 程模块内容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实践一致或相近, 而教师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 授课过程中教师对案例或任务的选取针对性会更 强,也更具有普遍意义,而不会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 试,但还要看具体的授课结果。但同时也有教师指 出,这种方式如果得不到学校的支持,难度会比较 大,单纯从排课的角度看就不好实现,相当于把一门 课程拆成多门课程,无形中增加了排课的难度,需要 有一个二次排课的过程。有教师提出,在实施这种 授课方式之前,一定要与学校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取 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 质量 得他们的支持,以免在学校查课时出现问题。还有 教师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先在某一门课程中尝 试,由一二名教师或三四名教师自行组合,在学校排 课的基础上,自行确定每一模块在每一班级的授课 时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授课任务,在这期间,学 校安排的各班级的有关该课程的活动由课表上的授 采用“组团”授课,学生在同一门课程中能接触 到多位教师,可以感受不同的授课风格,也可以从教 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汲取营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同一门课程 中的不同模块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学生也会对教师 有所评判和比较,这有利于教师精心准备课程内容, 课教师来负责,并且由这名教师在第一节上课时解 释这样上课的原因和以后该课程的安排情况。由此 可见,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也有尝试这种授课方式的 参考文献: E1]魏玲玲.高职高专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新探EJ].河北广播电视 提高授课效率,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高职通识课程的教学中进行“组 团”授课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很有必要。 大学学报,2011,16(3):76—78 责任编辑:刘澍 Feasibility of general courses in the curriculu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JIN Xin (Depart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Shijiazhuang,Hebei 050081,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surveys over the feasibility offering general courses in the curriculum in vocation— al college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It further argues that this is good for teacher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 learning,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group teaching;general curriculum;fea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