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新生心理适应的研究

2020-04-17 来源:易榕旅网
七年级新生心理适应的研究

临澧县新安中学 朱为为

一、问题的提出

七年级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是指新生(七年级)进入新的学校后,由于和周围环境不适应、不协调,由此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迷茫、困惑、痛苦等心理感受,表现为学业跟不上、人际关系紧张、环境适应不良等。

华东师大崔允博士曾对1765名学习困难的学生做过调查,发现87%的困难学生不是智商或学习能力缺失的问题,而是心理状态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考试焦虑、恐惧、忧郁、青春期烦恼。刚步入中学的新生面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教学方式及老师的管理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相当多的孩子对变化不敏感或不能摆脱原有的定势,依然按原来的学习习惯去做,结果便会感觉不适应,甚至不知所措。

笔者对我校2011年七年级新生做了一个有关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采用MHT问卷),结果显示:在各个分量表上,均有个别同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学习焦虑、人际敏感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同时,近两年的跟踪研究也发现,如果一个学生在适应阶段(即刚入学的头一两个月)做得好,以后的学习也比较轻松顺利,如果没能尽快适应的话,以后的学习就会非常吃力,甚至沦为差生。这其中可能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帮助这些孩子们尽快适应初中的生活、让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度过初中生活是迫在眉睫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个案法、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成因

1、环境变化无疑是新生心理不适应的导火线

从小学到初中,对学生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具体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环境的变化

小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家附近上学,白天上学,晚上回家,由父母家人照顾生活起居,学生除了学习也不用考虑生活的问题。而升上初中有部分同学要在学校住宿,有些同学甚至是首次单独离家,需要自己料理生活起居;生活在一起的不再是处处都迁就自己的父母家人,而是和自己境况差不多的同学,遇到问题也无法得到有经验的人的指导,这些无疑都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感。

(2)人际环境的变化

小学同伴大都是街坊邻居,早上不见晚上见,原来就是伙伴;中学则不同,五湖四海聚在一个教室里,面孔陌生。同一年级的伙伴来自更大的范围,必须重新选择朋友了。就是同一个班级,也不一定都能成为朋友。因此,人际关系的重新确立,朋友的重新组合,对七年级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个新课题。

(3)学习环境的变化

学习环境的变化是环境变化中变化最大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习内容和节奏变了

进入初中,学习环境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科目增加和节奏的加快,小学六年级为应付考试往往就只剩下语、数、英三科,到了初中一下子变成了7门(甚至

更多),每门都有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要求,课堂节奏变快、新课的进程加快,用于复习的时间却大大减少,这些都与小学的授课方式完全不一样。这样,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学生就很容易掉队。

②学习要求变了

小学时期,应该说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并不高,期末成绩单上也是采用“优”、“良”、“及格”的等级制度,可以说,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长眼里是比较模糊的。到了初中就不一样了,成绩的好坏一目了然。特别是一改小学时测试较少的状况,差不多每个阶段都会有各种形式的测试,这些都会让孩子压力突然增大,于是心态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③学习环境变了

很多学生在进校前对初中生活有许多美好的想法,但很快,新的作息时间特别是在校时间明显延长、活动课减少等一系列的变化会让很多学生突然觉得压力增大,变得紧张。而人际关系方面,小学里一般就几个老师,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容易亲近,而中学里一个人要面对十多位老师,而且关系也变得普通起来,这让很多学生觉得缺乏心理依赖。

④学习方式变了

小学生往往是老师手把手教,初中十分看重自学的学习习惯,因为初中的知识点繁多,讲究系统。很多同学因为自己不能主动学习而很难适应快节奏的学习。

2、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新生心理不适应的内在因素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达维多夫研究指出,12——13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危机年龄”。这个阶段心理的健康,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七年级新生的心理呈现以下特点:伴随生理的快速成长,心理活动激烈、动荡,

开始萌发模糊的性意识,伴有羞耻心和自尊感,初步的成人感;开始用自我观念来认识事物,渴望自我肯定,有很强的自尊心,容易产生与师长沟通的压抑感和沟通障碍;情感和意志脆弱,较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

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主体内在心理的变化使学生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表现为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问题和学习问题,后两个是十分明显的问题。

3、社会支持系统和社会期望的变化加剧了新生心理适应问题。

儿童从小学到初中,学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家长眼中的他们似乎也一下子长大了,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孩子嘘寒问暖,甚至“狠心”的把他们独自放在学校。中学的教师也不象小学教师那样整天出现在孩子面前,使得孩子遇到问题时无法像小学时那样及时得到家长或老师的帮助。父母和师长的这种“你已经长大成人”的观念必然导致对孩子关心少、了解少。而父母对孩子的社会期望却没有及时调整或者变得更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有波动,便会紧张,甚至批评孩子,殊不知孩子面对的竞争对手更强,取得好的成绩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一点也是造成新生适应出现问题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对策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

针对新生的心理特点,为了让他们更好的适应初中的生活,更好的度过中学生活,本人开展了如下的课程:《认识学校、爱护校园》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学校的地理环境;《你好,同学》给他们创造认识、了解同学的机会;《安排好我的学习》促使他们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认识自己》希望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有一个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2、个别辅导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课虽然能和他们一起解决燃眉之急,但是只能解决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个别存在的问题只能通过个别辅导来解决。下面举两个例子:

案例1:一天我收到一封信,信中说在刚刚进行完的一次政治测验中,她全班排名倒数第一,于是心情不好,对学习,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

案例分析:对于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非常在乎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想给老师和同学留个好的第一印象,给家长一个好的“交代”,而一旦成绩不理想,他们便会失去信心,转而否定自己。

辅导策略:我给他讲述了一个七年级学生的真实经历。该同学初中入学成绩全年级第三,因为数学成绩最好而被选为数学科代表。但在第一次数学测验中却只考了59分(满分120分),她非常难过,甚至想过不读书,在数学老师和班主任的鼓励下,她寻找原因并加倍努力。最终在升高中考试中取得了满分的成绩。

案例2:学校运动会是同学们最开心的时刻,在一个班的大本营,我看到了她,一个人坐在那里,默默的,我走过去,问她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她说她在看家,问她怎么会选择这个差事,她说同学们都三五成群的玩,只有她一个人,没有人叫她一起,她也想为班级做点事,就一个人坐在这里看东西。

案例分析和辅导策略:很明显,她很孤独也很无奈,而她最大的问题是不愿也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主动交往,恰好一个运动员回来,我示意她把水递给那个运动员,可是她说她不知道他叫什么,于是我大声的问那个运动员叫什么,显然,运动员的回答她也听见了,我微笑着看着她,在我的鼓励下她走向了那个运动员,运动员的微笑和感谢感染了她,她也笑了。我表扬她迈出了第一步,并给了她一些如何与人交往的建议,告诉她运动会是改善她和同学关系的好机会,希望她把

握。到运动会闭幕式,我发现她已经可以和其他人说笑了。后来她又找过我几次,再后来她成了班长。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时候,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眼神或一句肯定的话,而对他们适应新的环境来说,却很有帮助的。

3、发挥班主任、任课老师的作用

心理辅导老师虽然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一个人的力量和时间都是很有限的,而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多,对他们的了解也多,有什么问题,我也和他们了解情况,互相沟通,一起解决,许多班主任遇到问题也会和我交流,我的专业知识和他们的经验以及耐心细致结合在一起,很多时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和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方面协同作用,新生适应问题自然不会例外。我们利用学校课题的便利,经常和家长联系,建议他们多关心刚上初中的孩子,多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他们取得好的成绩自然值得庆贺,但成绩不理想也是自然的事,毕竟他们要面对的是更强的竞争对手,家长要做的不是责怪孩子,而是和他们找原因,和他们一起面对,鼓励他们,增强孩子适应的信心。

四、讨论与结论

(一)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研究发现,学生是否能够尽快的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人际关系等个各个方面;是他们顺利度过以后三年学习的关键因素。

(二)新生适应工作需要各个方面协同作用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对新生的适应问题工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这项工

作和其它辅导工作一样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协作,如学校重视新生的校规校纪的学习,班主任及早发现适应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家长扮演理解和支持的角色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能否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的重要的因素。

(三)新生适应辅导可遵循上述模式,但是也要注意差异的存在

以上辅导模式对新生的适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差异的存在,每年的生源都有差别,因此必须看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育人是一门艺术,尤其是今天的中学生,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对处在当今信息化、知识化年代的每一位中学教师来说,只有仔细观察和深入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好中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程利国主编 《儿童发展心理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雪主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专题指导》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吕艳平:《试析农村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适应问题》《教育探索》2004年第11期

5、宋凤宁、张 琼、林 柳:《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心理适应性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6、贾晓波:《中小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发展与培养途径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年第3期

7、孟四清 :《当代中学生适应不良行为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年第4期

8、刘润田:《中学生心理教育与德育工作》《安徽教育》1995年第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