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参考...

2022-05-03 来源:易榕旅网
ADissertationinMarxismAnalysisofMarxandEngels,EcologicalandEqDnomiconOThICt110UgllthgbySHIQing—yuanSupervisor:ProfessorQrNShu—shengNortheasternUniversityMay2010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除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本人为获得其他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也思。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蛹叫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完全了解东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同意东北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交流。作者和导师同意网上交流的时间为作者获得学位后:恚譬善蠢作者签名:嘶签字日期:半年口一年口一年幸口两年√导师签名:层涉宅签字日期:I哿{。、]、l7∥从-7.J,≮¨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探析摘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思想。生态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生态经济具有系统性、协调性、循环性等特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形成于19世纪,他们在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中阐述了自己的生态经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生产力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科技观。马克思提醒我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要维护好自然生产力,不能以牺牲自然生产力为代价,片面发挥社会生产力,否则这种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发展观警示人们要端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将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融为一体。在马克思看来,依靠科学技术对废物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减少工业和生活废物的有效手段,是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能途径之一。马克思的利用科学技术使废物资源化的思想,实质是要以生态科技促进生态经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对于我国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指导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基础,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为指导我国生态经济发展,要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把传统企业改造成绿色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生态技术创新,倡导绿色消费。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自然界;资本主义;可持续发展.II-AnalysisofMarxandEngels,EcologicalandEconomicThoughtAbstractEco.economyiSterrestrialEcologicalalleconomicmodelthatcouldhelp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includesystematic,coordinated,circular,andSOon.ecosystems.ItsfeaturesandeconomicthinkingofMarxonandEngelswasformedinthe19thcentury.ItWaselaboratedbytheprofoundreflectioneconomicthinkingofMarxeconomicsandThemainthedevelopmentofcapitalistsociety.EcologicalandandEngelshadprofoundfundamentalsofphilosophy,sociology,ecology.contentsofMarxandEngels’ecologicaleconomicthoughtincludedviewofnaturalproductiveforces,viewofecologicaldevelopmentandviewofecologicaltechnology.MarxremindsUSinthedevelopmentofsocialproductiveforces,tomaintainthenaturalproductivity.Notproductiveattheexpenseofthecostofnaturaltheproductivity,one-sidedplaytonotthesocialforces,otherwisedevelopmentiSsustainable.ViewofdevelopmentofMarxintegratesocialandEngelswarningspeopletocorrecttheirpositioninecologicalnatureandandtechnologydevelopmentandecologicaldevelopment.InMarx,wecanrelyonscienceto”re-processing”and”reuse”ofvariouswastes.ItiSaneffectivemeansofreducingindustrialanddomesticwaste.ItiSonepossiblewaytoreduceenvironmentalpollution.Inessence,theMarx’Sthoughofusingscienceandtechnologytowasterecyclingisusingec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changetopromoteeco-economicdevelopment.aEcologicalandeconomicthinkingofMarxandEngelshaveguidance.ItCanhelpthetoprofoundinspirationandthetraditionalmodeofeconomicgrowthinChinaandsolveprovidesaenvironmentalproblemsoutcurrently.Itatheoreticalbasisfor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Itprovidescivilization.Itpointstheoreticalguidanceform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man.WerelyonMarxandEngels’ecologicalandeconomicthoughttoguideChineseeco—economydevelopment.Weshoulddevelopgreenproductivityvigorously,transformtraditionalthedirectionfortheenterprisesintogreenenterprises,developinnovationandadvocateecologicalagriculture,promoteeco-technologygreenconsumption.Keywords:Ecologicaleconomics;Ecologicalenvironment;Nature;Capital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III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目声录明……………………………………………………………………………………………………I中文摘要…………………………………………………………………………………………………一IIABSTRACT…………………….…………………………………………..……………………….…………..……………………….III第1章绪论…………………………………………………………………………l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1选题背景……………………………………………………………………………………11.1.2研究意义……………………………………………………………………………………l1.2文献综述……………………………………………………………………………………………21.2.1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21.2.2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3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51.3.1研究思路……………………………………………………………………………………51.3.2研究方法…………………………………………………………………………………….61.4创新点………………………………………………………………………………………………6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72.1生态经济的产生及内涵…………………………………………………………………………..72.1.1生态经济产生的历史必然性……………………………………………………………….72.1.2生态经济的内涵……………………………………………………………………………72.1.3生态经济的特征…………………………………………………………………………….82.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技术基础………………………………………92.2.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92.2.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技术基础……………………………………………lO2.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1l2.3.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112.3.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社会学基础………………………………………………122.3.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经济学基础………………………………………………132.3.4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生态学基础………………………………………………14第3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内容及特点…………………………………….163.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163.1.1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生产力观……………………………………………………………163.1.2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发展观………………………………………………………………173.1.3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科技观………………………………………………………………183.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基本特点……………………………………………………….193.2.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的统一性思维……………………………………………………193.2.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中的循环理论………………………………………………20.Ⅳ.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第4章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224.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价值……………………………………………………….224.1.1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基础………………………………………………………………224.1.2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224.1.3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234.1.4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理论支撑…………………………………………………234.2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经济发展……………………………………….234.2.1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234.2.2把传统企业改造成绿色企业………………………………………………………………244.2.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一254.2.4大力推进生态技术创新…………………………………………………………………。264.2.5倡导绿色消费……………………………………………………………………………一27第5章结论………………………………………………………………………………………….295.1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295.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30参考文献………………………………………………………………………………………………….32致谢……………………………………………………………………………………………………..35作者简介………………………………………………………………………………………….36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37.V.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在20世纪30年代,人类开始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先进工具,掠夺式的开发各种自然资源,并不顾后果地污染着周围环境;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质疑和批判;进入70年代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资源的开采过度,导致能源危机、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不但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出现了极大的不协调现象。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福音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却给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打击,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自此,人类开始审视自己的破坏性发展,并积极寻找新的发展理论及模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污染问题突出,政府对生态建设的重视也日益提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所以,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1.1.2研究意义第一,理论意义第一,本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经济思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补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二,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作了重新解读和梳理,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中去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准确、完整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研究成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深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第二,现实意义第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因此,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可以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有关部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第二,本文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内涵,为现代经济建设如何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迪,也为有关部门制定发展生态经济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2文献综述1.2.1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较早进行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相关研究,主要经历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生态学三个阶段,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成果和其他西方学者对其研究成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有大体分为“法兰克福学派"和“存在主义学派’’。前者把分析生态危机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联系起来,认为生态危机不是一个纯粹自然的、科学的问题,实质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的本能结构危机的集中体现,并强调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研究,他们的学说更多的是批判性而缺乏实践性;后者把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必然导致生态危机。马尔库塞提出了“自然的解放”的理论,认为“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手段",“自然的解放力量及其在建设一个自由社会时的重要作用的发现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新力量"【l】。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则试图借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分析方法,去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自然异化"现象。他们认为在现存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的状态之中,人类凭借科技进步,使用技术手段,将自然作为征服、掠夺的对象,从而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被异化的自然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而屈从于资本主义现实合理性,资本主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扭曲是对人性压抑和异化。他们认为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手段和前提,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现实基础,只有当人的理性和本能以及自然环境都获得解放,人类才有可能获得人的解放。安德烈·高兹认为,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因为按照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利润、追求物质生产的增长和产品数量的增加,而这一切必然带来各种生态问题。他把资本主义危机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具有浪费性和破坏性,加速了对不可更新资源的破坏,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越来越变得匮乏。第二个阶段,面对资源的枯竭,工业通过增加生产的方法而采取各种极端的措施来克服由于增加生产而引起的匮乏,但是这只会引起这种匮乏的再度积累,从而导致危机。他通过对阶段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资本主义危机从本质上讲就是生态危机【2J。而其他西方学者所建立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总体上来看,主要表现为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这是西方尤其是北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贡献于世界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但其未能从经济学形态的变革角度确立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态,这是国外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本·阿格尔从重建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出发,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已使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并从异化消费着手,探寻.2-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出路。在阿格尔看来,大量存在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即使不是全部消灭,也是逐渐削弱了【3】。由这样的分析出发,本·阿格尔声称,“历史的变化己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效了。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因此,当务之急是“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见解出发,努力揭示生产、消费、人的需求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阿格尔的以生态危机来取代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的基本主张【41。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论证分三个层次。第~,“异化消费’’和“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第二,“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第三,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詹姆斯·奥康纳的《自然的理由》副标题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其意味不言而喻。他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和波兰尼的社会理论。他提出了一种自称为历史的唯物主义观念来解释人类历史和自然界的历史的辩证关系,主要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到底需要向生物学领域和客观自然界领域延伸到何种程度。他对当今世界的资本主义与自然和社会世界的“完整性”之间的矛盾做出研究,其中,最能反映他思想特征的是他提出的资本的第二重矛盾。他认为,在资本主义中存在有两种而不是一种类型的矛盾和危机。第一重是传统上所讲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第二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第一重的矛盾引起生产过剩危机,第二重矛盾引起生产不足危机。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认为,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以及科学技术与自然三个方面阐述了其生态学理论,为解决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思路【51。帕森斯指出,“今天的环境压力来源于先进技术引入系统的大量物质:农药、重金属、硫氧化物和工业废水等。尽管马恩不知道这些特殊的发展,但他们了解一般的主题:变化,例如气候这样的变化是人类行为对土地和森林所产生的结果;人类有很大的力量改变和破坏自然的模式。”【6】“他们坚持认为现代技术的力量正把人推向新的统一世界,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17J。从国外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研究的成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19世纪马克思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早已蕴含了经济与自然,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提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制度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问题;第三,可以看到,也有一些学者将经济与生态的问题归结为科技与生态的问题,研究的深度不够。1.2.2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与国外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研究相比,国内学者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这是由.3.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我国的国情决定的。综合来讲有以下特点:第一,从社会,历史,政治等多角度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第二,从哲学视角下将经济与生态问题上升为对人的发展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宏观探讨;第三,提出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内容,华启和、徐跃进认为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生态经济”这个概念,但是,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可以找到其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内,并籍此社会形态进行的对自然的利用”,“在生产中,社会成员利用自然生产物使适于人的需要(生产它,改造它)"【引。“离开了大自然,人类社会生产怎么进行?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就破坏了人类社会生产的整体19J,’。这些理论展示了他的生态经济思想,从而成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维(生态技术)、生态经济发展的知识维(可持续发展经济)、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维(生态政治)、生态经济发展的文化维(生态文明),这些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生态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对于我们进行生态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l01。周玉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旱在19世纪,就深刻阐述了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内在联系,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发展关系,揭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是指人通过自己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占有自然,使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进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然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物质前提。因此,必须将经济扩大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有机结合起来,持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l¨。刘思华认为,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有机统一的生态经济思想;劳动与劳动过程理论构成马克思生态经济学说的基石。劳动,是马克思唯物史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点,它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石。人类的劳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它改变物质的自然形态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关系,或者说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另一方面,劳动是人与人之间劳动交换活动,是社会内部的个体与群体之间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其活动。劳动过程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121。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框架,刘思华认为,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应当包括五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一是有一个基本前提即理论基础,即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生态学基础;二是有一个科学的逻辑起点,即是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三是有一个鲜明的主线,即马克思的人类同自然界之间物质变换的生态经济关系理论;四是有一个客观的核心理念,马克思.4.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的生态环境内因论,这是自然生态环境从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五是一系列崭新的基本理论,这主要有:生态经济二重性理论、物质变换理论、生态环境内生化理论、全面生产理论、广义生产力理论、物质循环理论、全面发展文明理论等,构成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体部分的基本理论【l3|。广西大学商学院李欣广教授就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作了评述。提出“从学科发展的需要来说,我们显然有两大任务,一是在吸收西方生态马克思理论观点基础上,创建中国特色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或者更准确地说,创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学派。一是创建生态马克思主义具体学科,如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等等。’’而提出“生态马克思主义只有进入经济学学科领域,才能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及其经济提出具体的思路。"徐启刚,邹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必须从观念上改变人类对自然的不尊重、对自然规律的违背。第二,必须从“自然一人一社会”系统发展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第三,确立文明的绿色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树立新型的自然价值观。【14】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同样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指导,为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依据。学习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同样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保证。“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一脉相承,最终目的都是要人们走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观的现实需要”。“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美英等发达国家以挥霍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我国只有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为理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才能走出一条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巧j。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分析了马克思各著作中散见的生态经济思想,明确恩格斯思想的理论依据;二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研究,为构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三是开阔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研究的视野,为全面、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拓展了空间。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和技术基础;其次,揭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最后,阐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5.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3.2研究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方法。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做过大量研究,这些研究对本文研究具有参考意义。因此,本人查阅了省市和学校图书馆、资料室,以及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化信息资源,购买有关书籍,在此基础上笔者仔细研读和整理分析这些文献,基本形成了论文写作思路。第二,逻辑与历史统一方法。历史的方法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离开历史的方法,我们的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可能严重偏离实际,成为纯粹的精神运动。离开了逻辑的方法,我们的认识只能局限于当前的经验、表面的现象,不能深入本质、把握规律,因而也就根本无法体现出理论对实践的预见性、超前性和指导作用。本课题研究不仅需要逻辑的方法,而且应运用历史的方法进行纵向梳理,在研究中使历史与现实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第三,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研究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理论运用于实践,分析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困境并提出对策。1.4创新点第一,本文研究在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来源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这是重读导师们著作时的一种理论创新,是一种哲学精神的提升和理论阐释。第二,本课题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理论运用于实践,阐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的当代价值,揭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对解决当今环境问题指导意义,提出我国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6.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2.1生态经济的产生及内涵2.1.1生态经济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生存危机而产生的理性抉择。传统经济模式的缺陷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生态经济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传统经济模式下,自然资源被大量开采,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资源在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污染,即人类为了创造财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直接后果是:一方面造成自然资源供不应求而趋向枯竭;另一方面,自然环境恶化急剧,最终将导致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生产系统遭到破坏而严重失衡,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而难以为继。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暴露无遗。发展生态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量,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生态经济的建立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转型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2.1.2生态经济的内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思想。虽然他们并没有为生态经济做出明确的理论概括,但是,他们的生态经济思想为后来的很多学者就生态经济问题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很多学者对于生态经济的内涵做出过如下的理论探讨。张晓丽认为,所谓生态经济,就是一种遵循生态学原理、能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一种与地球生态系统保持和谐关系的经济,一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经济。从其本质属性上看,生态经济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通过以人为主体的技术中介所构成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增殖和信息传递的结构单元,它的最终目标是把物质、能量、价值和信息相互协调为一个投入产出的整体转换系统,构成具有良好生态经济效益的生态经济再生产【l酬。常伟玄,王亚平认为,生态经济就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思想指导下,按照生态学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其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承受的基础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资源更新和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7一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集约、高效、持续、‘健康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生态系统【17】。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经济是以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态学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达到经济和生态的双重良性循环,建立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社会体系。生态经济的实质是在保证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发展经济,扩大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建立一个资源配置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产业结构优化、自然环境良好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系统【18】。笔者认为,生态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即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又不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之需求的前景的经济。一种经济只有尊重生态学原理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是以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融合与有机统一、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生态经济要尊重生态规律,依靠绿色生产力,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态技术创新。也要充分发挥绿色消费的积极功能。2.1.3生态经济的特征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它摆脱了传统的狭隘的“经济人”的角色。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生态发展,提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它与传统经济存在很大区别,其系统性,循环性和协调性是其显著特征。第一,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生态经济本身是一个大系统。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结合。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包括人类活动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无机环境。这些要素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建立于生态系统之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生态系统的富饶程度息息相关。而生态系统中的很多资源可以作为生产要素,融入到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中,有的作为生产原料,有的作为生产动力,有的作为生产工具,它们对人类经济系统的完整运行,发挥着积极作用。第二,生态经济的协调性。生态经济的协调性体现在两者发展步伐的一致性。可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扩大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范围,增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能力。如果不考虑生态因素,在短期之内,经济增长可以甩掉环保的包袱,去掉治理污染的负担,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当然,如果人类停止经济活动,自然生态系统也可以很快的恢复到史前状态。但是这两种都不是生态经济的本质。生态经济的协调性体现在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方面。不可偏废其一,牺牲一方来满足另一方。也唯有协调发展,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才能携手并进,长远发展。生态经济的协调性克服了传统经济中过分夸大人类自身生产力的作用,提倡借助自然生产力为人类社会以及生态系统的发展服务,实现两者的均衡。第三,生态经济的循环性。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以其千百年的演化,发展到现今的世.8.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界,这是一种循环的,各种物质,能量,信息都处于不停循环运转当中。人类社会也是一样,都在循环中不断的向前发展。不过传统的经济活动破坏了这种循环。经济物质财富在增加,生态环境在退化,前者在直线上升,后者在迅速下降。两者表现为典型的“线性”特征。最后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均造成威胁。生态经济要求人类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利用程度,不要超过自然环境的承受程度,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排泄物不要超过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各种物质和能量在循环运动中产生,消化,吸收。以良好的经济循环方式促进生态循环,而良好的生态循环有对经济循环产生积极影响。避免了自然系统的承受能力突破极而发环境灾难,也摆脱了经济系统因为生态系统的破坏而被迫中止的命运。2.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技术基础2.2.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形成于19世纪,他们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进行认真考察和无情批判,揭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探讨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弊端,通过描绘一幅幅经典的社会缩影,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最后阐述了自己的生态经济思想。首先,资产阶级狭隘的阶级本性决定了,整个社会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必然要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在认识根源方面,资产阶级习惯用经济尺度看待一切,习惯用金钱的标杆来衡量一切。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资产阶级进行社会生产,仅仅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生态利益,并且在维护本阶级利益的同时,致全人类的公共利益于不顾。“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竞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191。其次,当时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活跃的市场经济固然打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是这时的市场经济尚处早期,和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不可同日而语。它缺少调控,缺少各种组织规范,经济运行完全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整,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运行存在很大的张力,这使得经济对自然的损害没有受到任何约束。这一历史阶段,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背道而驰。恩格斯描写到,“耕作的最初影响是有益的,但是,由于砍伐树木等等,最后会使土地荒芜……结.9.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技术发挥了很多负面作用。但是技术的另一个重要价值还在于它能够为调节生态经济间的矛盾提供现实条件。先进机器的采用,先进发明方法的运用,以及科学的种植技术的实施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技术基础。首先,马克思所处时代已经进入了大机器时代,机器生产以其更高的生产率迅速淘汰了手工生产。马克思分析指出:“应用机器,不仅仅是使与单独个人的劳动不同的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发挥作用,而且把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27】。而机器本身是否先进精良,养护得当,对于机器的使用效率至关重要。先进的机器设备可以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在源头上减少其使用数量,在末端可以减少废弃物产生。马克思论述到“废料的减少,部分的要取决与所使用的机器的质量。机器零件加工的越精确,抛光越好,机油、肥皂等物就越节省。这是就辅助材料而言的。但是部分地说,——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在生产过程中究竟有多大一部分原料变为废料,这要取决于原料本身的质量。而原料的质量又部分地取决于生产原料的采掘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即本来意义上的文明的进步),部分地取决于原料在进入制造厂以前所经历的过程的发达程度”【n引。其次,先进的发明方法对于提高人类劳动工具,扩大劳动对象发挥着重要作用。先进的发明不仅扩大了人类已知和未知的生产领域,还可以节约投入,变废为宝。马克思论及化学工业时提到:“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加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291。最后,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可以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农业环境。传统的农业主要集中于肥沃的土地,对于水分,热量等客观条件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改良后的农业技术可以突破这些限制,利用闲置的荒地或者废弃的土地进行生产。马克思描写到:“农业的改良方法。例如,把休闲土地改为播种牧草;大规模地种植甜菜,(在英国)于乔治二世时代开始种植甜菜。从那时起,沙地和无用的荒地变成了种植小麦和大麦的良田,在贫瘠的土地上生产的谷物增加两倍,同时也获得了饲养牛羊的极好的青饲料。采用不同的品种杂交的方法增加畜牧业,应用改良的排灌法,应用改良的排灌法,实行更合理的轮作,用骨粉作肥料等等"【301。2.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2.3.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从宏观上讲,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就是关于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它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部分,是建立在客观实在的唯物哲学基础之上的。而且,作为对立统一体的生态经济,其辩证性和历史性是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显著特点。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即自然生态为第一性,本源性。由自然界的长期演化,逐渐有了人类。人类在自己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支配下从事经济活动。马克思指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31】。由此可见,在自然生态和经济活动之间,自然生态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的经济活动严重依赖着自然条件。马克思正是以唯物主义哲学出发来研究和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态经济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果说承认自然生态的第一性和优先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特点,那么辩证唯物主义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卓越之处。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321。生态经济的对立性体现在。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存在制约作用,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人类生产方式和产业布局,人类经济活动必须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而同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也存在影响。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会招致自然的报复。生态经济的统一性表现在自然界本身包括整个人类,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人类经济活动从属于自然生态系统大循环和长期演进中的一个过程。而人类生存和发展除了依靠自己有机的身体之外,还要离不开自己无机的身体,即生态环境。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态经济间的关系也是历史性的。“对自然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反过来也一样。……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33】。在远古时期,人类处在蒙昧状态之下,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里。人类对待自然接近于宗教式的崇拜,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在农业社会里,尽管也出现了个别环境问题。从总体上看,人与自然仍旧处于一种“天入合一”的状态。而在工业时代,生态经济之问的矛盾日趋激烈,自然的异化与人的异化急剧显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背道而驰。当然这种状态也会被更高一级的形态改变。即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之后,人和自然的本质必然会实现双重回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p引。2.3.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社会学基础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中,作为个体的人除了单独与生态环境发生关系之外。还以社会关系为纽带,形成整个人类社会,通过社会生产实践,由社会再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社会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社.12.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会学基础。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发展的。人类历史伴随着环境发展的历史,环境发展的历史又深刻着人类历史的烙印。由于人类的历史是有着很强的社会性,更准确的说,它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这样,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生态与经济之间,都是借助“社会”这个中介,以生产这个手段相互进行的。正如马克思所讲:“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351。由于这种生产是人类社会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行为,自然生态环境就不可能完全按照自我运行的方式向前发展,而是不可避免的“人化”,“社会化”。自然界当中也带有着“人类的本质”,不过这种本质的条件是处在社会的背景之中。对此马克思有着精彩的论述:“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以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谎了才成为人"[361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多种异化现象的分析,透彻的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严重的生态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系统自我运行不当产生的危机,而是人类社会当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危机在外部环境当中的投射,是人类的社会危机通过与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波及到自然生态系统,以致酿成生态危机。马克思首先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具有着发达的生产力,这使得人类社会影响生态环境有了现实的力量。不过这种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下,并没有服务于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有资产者谋取暴利的工具。踏破坏了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趋势,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工人的健康为代价,恶化了人类本质与自然本质的和谐关系。那么如何化解这种自然危机,马克思指出需要首先解决人类社会自身的危机,需要对人类社会进行变革,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由“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37J2.3.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经济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中包含着深厚的经济学基础。它的本质特点是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自然资源作为参与要素介入经济活动,最后,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指出经济动因是最直接的因素。首先,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由于自然的长期发展进化,产生了人类,人类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各种需要,从事经济活动。这一切物质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的条件。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13.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3引。而且不同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起到阻碍或者延缓作用。“很明显,如果一个国家从自然界中占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鱼类资源,富饶的煤矿(一切燃料),金融矿山等等,那么这个国家同劳动生产率的这些自然条件较少的另一些国家相比,只要用较少的时间来生产必要的生活资料,因而,从一开始就能除了为自己的劳动外提供更多的为别人的剩余劳动,因此,绝对剩余劳动时间,也就是绝对剩余价值,在这里一开始就比较大,资本(或借以榨取剩余劳动的任何一种生产关系)的生产效率比处于较为不利的自然条件下更高”【391。其次,自然资源作为参与要素介入经济活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其中,除了需要阳光,空气,水这样的可再生资源之外,还需要很多不可再生资源,煤炭就被称之为工业的粮食,而石油被称之为工业的血液。这些完全来自于自然系统的原材料作为工业运行的基本要素参与现代经济运行,支撑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资源发挥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如马克思所说:“在自然肥力相同的各块土地上,同样的自然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这就是说,肥力虽然是土地的客观属性,但从经济学方面说,总是同农业化学和农业机械的现有发展水平有关系,因而也随着这种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删。最后,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严峻的生态危机的原因,得出经济动因是其重要的因素。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体制方面施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施行私有制;在意识形态方面,奉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正是由于整个社会排斥任何组织和管理,对待私权崇尚极致的追求,使得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公共利益,生态利益,以及后代人的利益统统被抹杀掉了。人们都极力维护自己的私人权益,践踏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对待生态环境除了看中其经济价值之外,其他价值完全被忽视掉了。马克思指出:“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1411。2.3.4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生态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奠定于深厚的生态学基础之上。尽管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态危机没有达到今天全球泛滥的局面。但是,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致观察,叙述了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生态因素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非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并且,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生态这个概念不仅仅指自然环境,还包括人类本身,包括人的生命健康,精神生活和居住环境等等。首先,在生态学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情况下,马克思描写了很多人类破坏自然的现象。.14.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这些感性的第一手的资料,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学基础。“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42】“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细心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内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竞使山泉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且在雨季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草原上”143。。其次,经过对上述材料进行加工,马克思通过分析指出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而生态因素必然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带来强烈的反作用。这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高速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作为基础。而整个社会滥用资源,仅仅强调开发,不注意环境保护,很多通过适当维护,本可以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在资本主义短视和贪婪的开发下,荒废掉了。资本主义社会巨大的生产力和有限的环境供给能力产生巨大矛盾。资源的干涸抽掉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对此,恩格斯警告世人:“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秘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44]。此外,马克思扩大了生态的这个概念的内涵。将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存条件也视为生态内涵的一部分。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的。延长的劳动时间和过高的劳动强度,使得工人的身体条件饱受摧残,在基本的休息等不到满足的条件下,劳动者的饮食条件也差的惊人。“饮食状况——工人们买的土豆多半是质量很差的,蔬菜是不新鲜的,干酪是质量很坏的陈货,板油是发臭的,肉甚至常常是病畜或者死畜的半腐烂的肉……”【45】此外,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也不是很好。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大多生活在恶劣肮脏的环境中。尽管他们的劳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不良的生活环境却让各种疾病横行。在工作条件方面,资本家为了解决开支,对很多危险工种不予以基本的防护。很多铁屑和纤维直接被吸到工人的肺里,严重的损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缩短了工人的寿命。.15.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内容及特点第3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内容及特占,I'、3.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3.1.1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生产力观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自然生产力观。对于生产力,传统观点认为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而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中被细化为“自然生产力”。其中,“无机界的生产力”,“自然力”以及某些论述中的“自然条件’’都是在表述与“自然生产力"相同的含义。当然,自然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的一种,也有自己的效率,称之为自然生产率。比如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461。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和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劳动生产力。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有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471。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一样是参与劳动过程的。“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4引。“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491。但是,自然生产力具有与劳动生产力不同的特点,作为不同的生产要素,在劳动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功能。通常情况下,社会生产力是随着劳动者的劳动过程的结束而结束的。而自然生产力在自然规律和自然性质的作用下,可以脱离劳动者的实际劳动而持续做功。马克思指出:“生产过程本身也会使劳动过程从而使劳动时间发生中断,在这个间隙期间,劳动对象听任物理过程对它发生作用,而没有人类劳动参加进去。在这种场合,虽然劳动过程从而生产资料作为劳动资料的职能中断了,但生产过程从而生产资料的职能却继续下去。例如,播在地里的谷种,藏在窖中发酵的葡萄酒,许多制造厂(例如制革厂)中任化学过程发生作用的劳动材料,就是这样”【501。虽然自然生产力具有显著的功能,但是,自然生产力的发挥也有条件限制,如果与社会生产力的结合不当,会削弱自然生产力的发挥,进而在总体上减少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率也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自然条件所能提供的东西往往随着由社会条件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少。……例如,我们只要想一想决定大部分原料数量的季节的影响,森林、煤矿、铁矿的枯竭等等,就明白了"【5¨。马克思也提醒我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要维护好自然生产力,不能以牺牲自然生产力为代价,片面发.16.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内容及特点挥社会生产力,否则这种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在一些对自然条件依赖性比较强的行业,这种情况表现的非常明显。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问题时指出:“在农业中(采矿业也是一样),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自然生产率。可能有这种情况:在农业中,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仅仅补偿或补偿不了自然力的减少,——这种补偿总是只能起暂时的作用”【521。3.1.2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发展观生态发展观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非持久性分析,揭示其根源,并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生态发展观。马克思尖锐地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一个国家,例如北美合众国,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53】。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5引。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察觉到,自然生态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基础性的制约作用。人类的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同步进行。如果破坏了自然生态的自我发展,那么这种发展是非持久的,人类生产活动暂时取得的结果会被进一步的自然发展所抵消掉,更可怕的是有可能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而无处生存。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发展观就是警示人们要端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将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融为一体。自己要视生态环境为自己唯一可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而不是可以任意破坏和毁灭的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空间。“自然界,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5】“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5引。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农业生产为例,阐述了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隐患。同时,也从生态发展观的角度对解决该问题给出答案。很重要的就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负责任的态度,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观念,端正人类自己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及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象好家长那样,把土改良后传给后代”【孓”。在此.17.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内容及特点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回避非生态发展的手段来操作农业生产,最终可以克服此类问题。对于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中更加严重的问题,马克思也提出从变革社会制度方面给出最终的答案。马克思深刻指出:“要消灭这种新的恶性循环,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的现代工业的矛盾,又只有消灭现代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5引。3.1.3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科技观生态科技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现实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中,生态科技观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描绘了很多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生产的新举措,体现了深刻的生态科技观。马克思的生态科技观首先体现在生态农业方面,马克思提出用科技手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传统的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要求比较高,尤其对土地质量的依赖性是最强的。因此耕地的有限性极大的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对于这个瓶颈,马克思提出两个解决方法,一是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效率。马克思所说:“在自然肥力相同的各块土地上,同样的自然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这就是说,肥力虽然是土地的客观属性,但从经济学方面说,总是同农业化学和农业机械的现有发展水平有关系,因而也随着这种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591。二是依靠农业技术扩大废弃土地的开发。“随着自然科学和农艺学的发展,土地的肥力也在变化,因为各种能使土地的要素立即被人利用的手段也在变化。因此,法国以及英格兰东部各郡以前被视为坏地的轻质土地,最近已上升为头等土地(见帕西的著作),另一方面,有的土地所以被看做坏地,并不是由于它的化学构成,而只是由于某些机械的、物理的障碍着它的耕作,所以,一旦发现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它就变为好地了”唧J。“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产品等等,都应当广泛地用于农业"[611。此外,马克思还提出利用科技进步改善农业加工,最终可以增加农业收获。“帕尔曼蒂耶曾经证明,从一个不是很远的时期以来,例如从路易十四时代以来,法国的磨谷技术大大改善了,同旧磨相比,新磨几乎能够从同量谷物中多提供一半的面包……在我住过很久的佩舍,用花岗岩和暗色岩石粗制的磨,已经按照三十年来获得显著进步的力学原理实行改造。现在,人们用拉费尔特的优质磨石来制磨,把谷物磨两次,使粉筛成环状运动,于是同量谷物的面粉产量便增加了1/6”1621。马克思的生态科技观还体现在生态工业方面,传统的工业生产完全是线性生产,即从自然系统中开采资源,然后加工制成产品,经过消费之后变成工业垃圾,最终排放到环境当中去。这种方式对环境的损耗和污染是不可避免的。而马克思提出了循环型的工业生产模式,打破了原料和垃圾的截然界限。将垃圾视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将其再次投入生产领域,施行循环生产。“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1R.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内容及特点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631。并且,马克思还提出了依靠科技施行高效利用,充分开发和集约利用的思想。“应该把通过生产排泄物的再利用而造成的节约和由于废料的减少而造成的节约区别开来,后一种节约是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64J。“帕尔曼蒂耶曾经证明,从一个不是很远的时期以来,例如从路易十四时代以来,法国的磨谷技术大大改善了,同旧磨相比,新磨几乎能够从同量谷物中多提供一半的面包……在我住过很久的佩舍,用花岗岩和暗色岩石粗制的磨,已经按照三十年来获得显著进步的力学原理实行改造。现在,人们用拉费尔特的优质磨石来制磨,把谷物磨两次,使粉筛成环状运动,于是同量谷物的面粉产量便增加了1/6"[65j。马克思还列举了意大利和法国在磨谷技术上的差异说明这个问题。在罗马,当时的磨还很不完善,因此,不仅同量谷物的面粉产量低,而且磨粉费用相当大,客观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巴黎人使用的磨,是按照30年来获得显著进步的力学的原理实行改造的精致的磨,大大提高了同等谷物的面粉产量。马克思指出:“废料的减少,部分的要取决与所使用的机器的质量。机器零件加工的越精确,抛光越好,机油、肥皂等物就越节省。这是就辅助材料而言的。但是部分地说,——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在生产过程中究竟有多大一部分原料变为废料,这要取决于原料本身的质量。而原料的质量又部分地取决于生产原料的采掘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即本来意义上的文明的进步),部分地取决于原料在进入制造厂以前所经历的过程的发达程度”m】。在此,马克思强调了利用生态科技改进生产工艺可以提高生产资料的使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3.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基本特点3.2.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的统一性思维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理论中,生态自然与经济社会是相统一的。首先表现在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人是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复合体。人类的产生来源于生态环境,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长期进化孕育出人类这个种族,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物质和精神食粮。当然,人类也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创造工具能力,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环境,还可以主动的创造环境。人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还是社会意义上的人,是被社会文明所教化的人,并将人类社会文明代代相传的人。其次,生态自然与经济社会的统一表现在人类劳动方面,它是生态经济相互联系的中介和桥梁。从静态上看,劳动包括三种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社会化的人。人类的劳动是区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重要标志,尤其是社会劳动,是在社会发展,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对自然的生产活动。而劳动工具本身是客观的,是人.19.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内容及特点们利用聪明才智改造后的自然物质材料。至于劳动对象在工业文明之中很大程度就是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系统社会化的承载者。从动态上看,劳动过程是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相统一的过程。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体现的就是劳动的社会性,而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体现的则是劳动的生态性。再次,生态自然与经济社会的统一表现在商品上,它是生态经济活动的结晶。商品本身有它的生态自然因素,马克思明确指出:“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1671。这种物质基质就是商品中生态自然要素的具体体现。马克思同时指出“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应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应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为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越感觉的物或者社会的物,,【68】。商品不同于自然生态环境当中的自然产品,即主要特性就在于其社会性。商品本身就是生态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的统一。3.2.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中的循环理论所谓的循环是指物质可以被多次重复利用,在一个系统中以某种具体形态散失,又在另一个系统中以某种形态出现,在不同系统之间反复利用。循环运动是自然和社会有机整体运动的基本形式。马克思认为,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自然界万物遵循着永恒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规律,从而揭示了作为整体的自然和社会这个统一客观世界系统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物质循环运动。生态经济中的再循环是指使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变成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通过对产业链的输出端的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促进废物资源化,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生态经济中的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中充分体现了再循环思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尊重自然规律,无视自然生态系统的独立运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过度排放垃圾污染环境,导致了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断裂。对此,马克思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具体包括废物回收,将一个工厂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工厂的原料,重新投入生产,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例如“在制造机车时,每天都有成车皮的铁屑剩下。把铁屑收集起来,再卖给(或赊给)那个向机车制造厂主提供主要原料的制铁厂主。制铁厂主把这些铁屑重新制成块状,在他们上面加进新的劳动……这样这些铁屑往返于这两个工厂之间,——当然,不会是同一些铁屑,但总是一定量的铁屑”16叭。马克思认为,“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20.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内容及特点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701。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废物一包括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或污染源之一;依靠科学技术对废物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则是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能途径之一【7¨。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依靠科学技术对废物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蕴含着深刻生态经济思想的再循环思维。现在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个产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7引。这句话深刻体现了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中充分体现了再循环思维。马克思特别强调,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过的工业,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废料,使废料变成资源。“化学工业提供了废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它不仅发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工业的各种各样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变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变成药品”[731。“化学的每~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加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t74]。马克思认为,利用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可以提高生产资料的使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列举了大量的生产实例,对生产工艺的提高在充分利用工业废物,减少排泄物方面的作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产工艺水平也日益提高。工艺的进步,改变了对生产原料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生产中的各种废料,获得了一种在新的生产工艺中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废料成为了新工艺的原料¨引。在这里,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与我们今天大力提倡的循环经济是一致的。资本主义工业城市大量崛起,使得城市变成工业生产的集散地。由于城市消耗的物质与能量,均有城市外部环境提供,城市本身也不具备消耗生产垃圾的能力,这使得城乡二元对立,导致了城乡之间物质循环的断裂。“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761。对此,马克思提出了消除城乡差别的理论,促进物质与能量反哺与平衡,“产品的废料,例如飞花等等。可当作肥料归还给土地,或者可当作原料用于其他生产部门;例如破碎麻布可用来造纸”[771。.21.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第4章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在粗放的轨道上运行,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资源浪费严重,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对于我国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指导作用。4.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价值4.1.1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不同于传统经济思想之处就在于它强调人类经济文明的进步一定要考虑生态因素。而科学发展观正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的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不同于传统的发展观就在于它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发展意味着社会发展不仅仅要有经济发展,还应当包括生态发展;协调发展意味着劳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自然生产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社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尊重生态环境的优先性和基础性,将其视为社会发展的根基,使得社会发展更有后劲。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理论的升华。科学发展观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是充分挖掘并运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生产力思想,科技创新思想和改变生产方式等重要思想。4.1.2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是继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创造的更高境界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代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经济支撑。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对建构当代生态文明观,依靠生态经济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经济的支持才能实现。所以,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大力推进生态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和可能产生的污染;大力推进生态技术创新可以为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才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2.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4.1.3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生态经济语境下,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要具备生态经济意识,实施生态经济行为以及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经济环境。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中,他们深刻剖析了资产阶级狭隘的阶级意识以及为了谋取经济利润而不顾环境破坏的现实。这就在指示我们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有高度的生态意识。在思维方式方面,一定是理性的,长远的,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或者剥削阶级的利益而至人类公共利益于不顾。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通过对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各种对比中,描述了两者生活的强烈反差。前者不劳而获,锦衣玉食;后者忙碌终日,食不果腹。这在警示人的发展需要全面,劳动要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同时人的劳动成果要保证人体小生态的健康发展。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描述了很多传统经济活动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场景。这在警示人们传统的经济活动已经走到尽头。人们需要改变绿色的生产方式缓解生态压力,需要打破剥削制度建立新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4.1.4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谐社会首先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国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人与自然不太和谐的现象,对此需要进行纠正。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待这种经济体制,马克思指出任由市场规律发挥作用,出现生态破坏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必须要对此进行组织管理。所以我国在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在具体的制度设置方面予以必要的制约。在评价生产力发展水平时,我们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积累速度和总额,而且要看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不仅要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而且要看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程度;不仅要看国民经济两大部类的实物和价值补偿情况;而且要看自然生态系统的实物和价值补偿情况【7引。和谐社会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马克思和恩格斯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对生态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深刻揭示了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紧张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造成的。虽然我国并不存在阶级斗争,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的现象还是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由于每个人财富的多少取决于占有资源的多寡。因此,为了拥有更多财富的人们开始抢夺各种资源。这种资源包括公共资源,自然资源等等。如果能够减少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约束高收入群体的过度消费,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存和发展,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矛盾,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紧张局面很快就能扭转过来。.23.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4.2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经济发展4.2.1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马克思认为:“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79|。“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801。对此,我国在发展生态经济的时候,要注意发挥自然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注意选择清洁的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整个社会也要为绿色生产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发展绿色生产力首先要注意发展自然生产力,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生产力思想,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在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和利用自然生产力。其中最具有现实性的是加快新能源开发力度,实现自然力的持续显现。新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要更加重视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发展水电、太阳能热利用、沼气等技术成熟的新能源【811。其次,要择优发展清洁生产力。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经过了3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尤其在制造业和加工业方面,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但是很多生产方式粗放而低效,虽然每年创造了很大的产值,可这些数据是在低利用率运行下靠消耗大量的资源来完成的。在我国典型的如钢铁,化工,建筑等行业,每年在其高产值的背后,都要消费大量的环境成本。这样的生产力可以称其为“经济生产力”,但是也可以称其为“黑色生产力”或者“灰色生产力”,从近期来看,可以创造GDP的增长,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对其所抵消的自然生产力以及将来需要治理而花去的经济费用而言,是成本倒挂的。我们这代人的福利是需要未来一代人去负担的。对此我国在发展引进生产力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关,协调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关系。采取最优方式,即顾及当代人的生存发展,也为下一代人留出空间。除了创造经济财富,也要传承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持久的生产能力。最后,我国需要建立一个发展绿色生产力的外部环境。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政府的推动力量是非常强劲的,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为之做出努力。政府部门在发展生产和改善生产的时候,一定要有环保意识。在计算政府工作绩效的时候,一定要采用符合绿色生产力标准的机制,将自然生产力也计算到生产发展的范围。政府部门在立项或者引进先进生产方式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关,将污染严重的生产排斥在招商引资的范围之外。在发展生产过程中为绿色生产力的发展腾出空间。在工业化的道路上一定要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道路。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力图在高新技术领域方面取得突破,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予以制止和取替。此外,政府的决策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决策机关可以指定中长期的发.24—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展规划和生产规划,通过决策否定污染严重的生产,鼓励绿色生产力的发展。4.2.2把传统企业改造成绿色企业马克思说:“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一一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这种经济形态”[821。这里的“这条道路”具体到经济发展方面,指的是不能任由市场经济操纵社会生产,需要对此进行有组织性的管理。同时,恩格斯说:“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特别是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831。马克思恩格斯告诉我们,在经发展济的时候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自然规律,强化生态经济意识,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扶持绿色企业,并且要通过各种约束,管理传统的企业生产。首先,培养企业的生态经济意识。通过对企业主管人员及其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使其深刻意识到传统企业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并由此产生一定的危机感。不可否认,让企业这个经济主体多承担一份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这对企业来讲的确是一个压力。但是这是相对于短期利益而言的,从长远来看,企业的绿色发展与企业本身的利益是一致的。一个耗能高污染严重的企业是建立在资源无限与环境自净能力无限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两者在客观上面都是有限的,当突破这种极限时,不仅是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企业自身也会因为原料短缺和环境问题而面临停产倒闭的风险。因此,一个企业若想在竞争中经久不衰,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将自身的经营管理朝绿色化方向过渡,增强企业的生态危机感,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加大对绿色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我国企业绿色转型的困难主要包括绿色生产能力不足,绿色管理方式落后以及绿色营销手段乏力。对于绿色产能的缺欠,企业要加大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引进。需要增加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密切联系,将科技领域最前沿的成果迅速投产,将企业生产集约化,高效化。企业在绿色管理方面,可以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等高新设备实现更新,变成一个现代型企业。现代电子管理在企业的迅速应用,不仅仅可以减少人为的失误,还可以更迅速,更便捷,更精确。发达的电子平台有利于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紧密结合。企业在绿色营销方面,可以通过树立绿色品牌,详细介绍自身产品或者服务的环保功能。让客户根据科学依据以及相关信息了解绿色产品的广泛用途。相对于绿色产品价格上的劣势,绿色产品仍旧可以依靠其独特的魅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赢得客户的青睐。最后,加大对企业传统生产的约束。对待资源能源价格偏低而任由企业滥用的行为,我国有必要提高资源的开采税率,并且增设环境补偿制度。国家的资源不能永远廉价的支援个别企业或者个别行业,它们需要对此做出相应的贡献。对待企业环境责任较低而.25。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诱发企业大量排放的行为,可以提高环境评定标准。在排放数量和排放浓度方面进行严格限制。在末端治理方面给企业施加一定的压力。经过多年的企业改革改制,优胜劣汰。我国已经具备了一些在绿色生产方面积累一定优势的企业。如果个别企业置环境法律和政府管理于不顾,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由守法企业经营。4.2.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随着环境污染与资源耗竭的社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不可能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如何解决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问题?此时,技术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业是处于环境与发展冲突最前沿的一个产业,现代农业技术往往产生技术一效率、技术一环境的悖论,造成农业技术的两难选择。目前我国正处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发展的转型,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为指导,大力开发农业生态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基本上还是粗放式经营,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破坏,只有转换成资源的低消耗、污染物的低排放、物质和能量的高利用的生态农业才能解决现存的农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问题。我们应该以谋划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依靠科技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的生态技术,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业生态资源,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烨J。4.2.4大力推进生态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是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创新,具有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能源的低消耗、少污染等特点。生态技术创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生态经济,必然要求生态技术创新。倡导技术经济创新,把生态效益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从而使技术创新活动能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天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消解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破坏,增强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撑能力。生态技术创新在实现生产方式转变,谋求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与建立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完全一致i8习。对待科学技术,马克思将其视为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并且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861。“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运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871。包含着生态技术创新的萌芽,也正是依靠生态技术创新,生态经济才有现.26.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实的可能。尤其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科技实力比较落后的国家,需要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增强自我研发能力,在经济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并且要适时的修改技术标准,不断推进生态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实表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仍处于主导地位,传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与消耗实现的。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因此,我们要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对一些关键的替代技术、资源化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等进行攻关,并应用于生产中,支撑生态经济发展,支撑生态工业发展,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大力推进生态技术创新,需要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来做,由于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从整体上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不能在一个较低的起点上,一切从头开始,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绿色技术,当然,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进技术创新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百年化的工业进程,他们已经积累了相对丰富的技术经验。对于这些技术手段,有些是宝贵经验,有些是惨痛教训。我们可以选择性的吸收进来,直接为我国的技术发展提供服务。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是有一定地域和时效限制的。对于一些失去时效保护的先进技术,我国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对于尚且处于保护期间的专利技术,我国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购买使用权或者合作经营的方式,予以引进。这样可以加快我国技术创新的步伐,迅速贴近世界技术前沿,不必在发达国家技术发展的后面爬行。当然我国自身也要注意技术开发。在现有的世界先进技术的成果上,迅速补足我国的技术缺欠。力求在生态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自己能够有自己的技术成果。这对我国的生态经济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我国的技术开发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投入。生态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当中比较高端的一种。在提高人类技术活动效率和方法的同时,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本身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因此我国有必要建立一个多渠道的经济支撑体制来协助生态技术创新。对此制定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等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尤其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生态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可借鉴国外建立合作金融制度的思路,政府牵头,由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大型企业等共同出资成立地方性的投资协会,通过专家理财为社会上的富余资金寻找投资渠道,参与园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性服务。通过建立这种投资协会,广开资金来源,有可能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佟引。最后,我国需要不断的修改技术采纳标准。对待一些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27.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需要坚决予以禁止。对待一些有损于人体健康和有毒有害的技术产品禁止在市场上流通。而对待那些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更新换代,实现技术升级的情形,可以限期整改。对于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情况,可以通过社会各个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必要时候国家可以负担一部分产业的消退和扶植。由国家承受旧技术淘汰的社会负担,由政府采购等多种方式扩大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渠道。在借鉴外国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创立一个符合我国自身国情的技术体系。4.2.5倡导绿色消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理论。其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具体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生产发展可以提高人们消费能力,生活富裕可以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生态良好可以保证人们消费的深度,广度和持久力。三者同时兼顾,意味着人们要走绿色消费的道路。在我国,扭转人们传统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模式,需要在改进绿色生活方式,规范绿色消费市场和加强绿色产品竞争等三个方面进行。倡导绿色消费首先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传统观点认为环境保护问题是对生产者而言的,生产者需要负主要责任。然而现代消费者因其庞大的群体和超强的消费能力,其消费行为对生态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消费者都能够做好各种垃圾分类工作,整个社会运行的公共开支就会削减很多。每个消费者都能实行适度消费,抵制铺张浪费,完全可以节约很多自然资源。每个消费者都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就能自觉的实行各种绿色消费行为,进而会养成绿色消费习惯,最后形成一种绿色生活方式。对此,我们要大力宣传绿色消费的优越性,强化每个公民的环保意识,督促消费者妥善行使手中的消费权利。倡导绿色消费也要规范绿色消费市场。混乱的绿色消费市场不仅侵犯了绿色生产者与销售者的利益,也侵犯了绿色消费者的利益。这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有关消费品生产与销售的法律与法规,加强环保与消费者权力的内容,而且还要加强产业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尤其是资源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的制定;并注意将各项法律法规消费政策广泛协调配合起来,使绿色消费的发展走上法制化轨道。同时必须加强管理,各级政府的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应协同作战,建立有效的监管程序,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建立法律规定,健全对产品的检验检查,保证真正的绿色产品大获其利,使假冒伪劣产品寸步难行L列J。最后,绿色消费实行不畅的主要原因是绿色产品缺少价格优势。对此,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对待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可以适当减免营业税。对待绿色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可以提供优惠的贷款政策,在税率方面实行特殊的待遇。在企业的绿色创新方.2R.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面提供投资倾斜,使其在外部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保障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来源,降低企业的绿色投产风险。对待绿色产品高出普通产品直接的价格差可以提供适当的价格补贴,使其在价格方面与传统产品持平。至于绿色产品究竟能否获得消费者的认同,这需要依靠生产厂家自身的努力。此外,我国政府采购每年都有大量的份额,可以在政府采购的选择上,倾向于绿色产品。这样可以直接扩大绿色产品的销售渠道。一一.——————————————-——————-—____————I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第4章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29.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结论第5章结论5.1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思想。虽然他们并没有为生态经济做出明确的理论概括,但是,他们的生态经济思想为后来的很多学者就生态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生态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即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又不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之需求的前景的经济。生态经济具有系统性、协调性、循环性等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形成于19世纪,他们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进行认真考察和无情批判,揭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探讨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与城市的弊端,描绘一幅幅经典的社会缩影,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最后阐述了自己的生态经济思想。先进机器的采用,先进发明和方法的运用,以及科学的种植技术的实施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技术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是关于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是建立在其客观实在的唯物哲学基础之上的。而且,作为对立统一体的生态经济,其辩证性和历史性是马克思思想的显著特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中,作为个体的人除了单独与生态环境发生关系之外。还以社会关系为纽带,形成整个人类社会,通过社会生产实践,由社会再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社会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的社会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中包含着深厚的经济学基础。它的本质特点是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自然资源作为参与要素介入经济活动,最后,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时指出,经济动因是最直接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奠定于深厚的生态学基础之上。尽管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态危机尚未达到今天全球泛滥的局面。但是,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致观察,叙述了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生态因素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非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并且,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生态这个概念不仅指自然环境,还包括人类本身,包括人的生命健康,精神生活,居住环境等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生产力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科技观。马克思认为,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和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劳动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一样是参与劳动过程的。虽然自然生产力具有着显著的功能,但是,自然生产力的发挥有限制条件,如果与社会生产力的结合不当,会削弱自然生产力的发挥,进而在总体上减少劳动生产力。马克思也提醒我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要维护好自然生产力,不能以牺牲自然生产力为代价,片面发挥社会生产力,否则这种.30.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结论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非持久性分析,揭示其根源,并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生态发展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生态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基础性的制约作用。人类的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同步进行。如果破坏了自然生态的自我发展,那么这种发展是非持久的,人类生产活动暂时取得的结果会被进一步的自然发展而抵消掉,更可怕的是人类有可能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而无处生存。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发展观警示人们要端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将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融为一体。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中,生态科技观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描绘了很多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生产的新举措,体现了深刻的生态科技观。在马克思看来,应用“生态科技”是减少工业和生活废物的有效手段。废物——包括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或污染源之一;依靠科学技术对废物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则是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能途径之一。马克思利用科学技术使废物资源化的实质,是要推广和发展生态科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是生态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内在的统一。首先生态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的本质是生态自然本质与经济社会本质的统一。人的自然与社会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起点,而人的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是生态自然范畴与经济社会范畴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中充分体现了再循环思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废物一包括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或污染源之一;依靠科学技术对废物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则是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能途径之t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依靠科学技术对废物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经济思想的再循环思维。5.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在粗放的轨道上运行,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资源浪费严重,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对于我国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指导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不同于传统的发展观就在于它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发展意味着社会发展不仅要有经济发展,还应当包括生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经济的支持才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要具备生态经济意识,实施生态经济行为以及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经济环境。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中,他们深刻剖析了资产阶级狭隘的.31—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结论阶级意识以及为了谋取经济利润而不顾环境破坏的现实。这就在指示我们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有高度的生态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对生态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深刻揭示了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造成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我国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为指导的生态经济,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首先要注意发展自然生产力,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生产力思想,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在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和利用自然生产力。要择优发展清洁生产力。最后,我国需要建立一个发展绿色生产力的外部环境。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经济发展的时候要注意发展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自然规律,强化生态经济意识,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扶持绿色企业,并且要通过各种约束,管理传统的企业生产。目前我国正处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发展的转型?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以谋划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依靠科技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的生态技术,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业生态资源,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生态技术创新是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创新,具有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能源的低消耗、少污染等特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实表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仍处于主导地位,传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与消耗实现的。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因此,我们要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对一些关键的替代技术、资源化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等进行攻关,并应用于生产中,支撑生态经济发展,支撑生态工业发展,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具体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生产发展可以提高人们消费能力,生活富裕可以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生态良好可以保证人们消费的深度,广度和持久力。三者同时兼顾,意味着人们要走绿色消费的道路。在我国,扭转人们传统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模式,需要在改进绿色生活方式,规范绿色消费市场和加强绿色产品竞争等三个方面进行。-32.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结论虽然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做了一些研究,但是限于篇幅,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困境及根源的分析等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一33·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马尔库塞等.反革命与造反[A].工业革命和新左派【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7.[2]陆俊.理想的界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70.[3]李富君.生态危机及其变革策略一本.5可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J].郑州大学学,2008(5).[4][加]本.5可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5]刘仁胜.约翰·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学的阐释【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57.[6】Parsons[7】ParsonsHL.MarxandEngelsHonEcology[C].London:GreenwoodPress,1977-85.Press,1977:92.L.MarxandEngelsonEcology[C].London:Greenwood【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0.151.[9]孙凯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社会、自然协调持续发展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4(4):89.[10]华启和,徐跃进.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8(1).[11】周玉梅.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J】.当代经济研究,2005(05):10.【12】刘思华.关于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J】.学术论坛,2006(5).[13】刘思华.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纲【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06(2).[14】徐启刚,邹强.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J】.求索,2007(3):6.[15】何祥林,黄吴静,韩峰.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及其当代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08(5).[16]严安云.生态经济离我们还有多远[J】.乡镇经济,2003,(09):31.[17】常伟玄,王亚平.浅析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J】.北方经贸,2003,(06):125.[18]戚加奇.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01):85.[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51-252.[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58.[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90.[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646.[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42.[2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20.【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52.[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63.[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18.119..32.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2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664.[3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99.600.[3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60.[3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49.[3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60.[3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3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3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6.927.[3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3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78.279.[4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33.[4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93.[4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518.[4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518.[4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8.[4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51.[4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64.[4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4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6.[4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9.[50】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9.[5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9.[5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69.[5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53.[5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8.[55】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5.[5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5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75.【58]韩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1.[5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33.[6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67.【6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5..33.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5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如版社,1974:733.[6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67.[6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5.[6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88.189.【6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4.[64】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44.[6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88.189.[6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88.189.【6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6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8.89.[6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5.[7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5.[71】王树恩,陈士俊.人类与环境[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38.【7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17.【7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18.【7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64.[7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7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5.[78】刘建伟.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当代经济研究,2007:13.【7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6.[8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9.[81】沈典妹.绿色生产力本质及其发展机制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37.【8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8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4.[84】孙浩然.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前沿,2008,(4):24.[85】李劲松.论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建立生态文明社会【J】.现代商贸工业,2008(7):14.【8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4.[8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7.[88】魏澄荣,程春生.以生态经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商业时代,2008,(03):5.【89】王玉华.绿色消费的生态伦理研究及政府行为的实践探讨【D】.东北林业大学,2006:33._36.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致谢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两年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弹指一挥间。如今,离别在即,恩师们的谆谆教导和关心呵护,同学们的朝夕相处和音容笑貌,都将成为我心底美丽而厚实的记忆。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恩师秦书生教授。秦老师在承担繁重的行政事务和学术活动的同时,仍抽出时间精心指教,从论文选题、结构安排、写作都给予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在从秦老师那里汲取学术养分的同时,老师正直、宽厚的人生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更让我感动的是,老师不仅给予学业的指导,还对个人发展给予热心关注,指点迷津,这一切我都铭感在心。其次,我要感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所的所有老师们,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培育和谆谆教导,才使我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他们教给我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还有许多的做人道理和实践的经验,为我指引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前进方向。再次,本文的写作参阅了许多的文献资料,吸取了其中许多研究成果,在此,谨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致谢!另外,两年的研究生生活中,还得到了许多朋友和同学们的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使我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此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37.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史清元(1980.),男,辽宁沈阳人;2002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园林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8年考入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Tel:130****7646,E-mail:sqysy@163.corn。.38.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参加课题::1]辽宁省教育厅2008年项目“生态技术的哲学研究”,证书号:2008W308.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