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自《聊斋志异》。中国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蒲松龄,字留仙(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自称异史氏,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2.老舍评价: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鲁迅评价:专集之最有名者。
郭沫若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筹);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主旨:
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里胥横征暴敛(官贪吏虐)的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被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三.写法:借古讽今
征-捕(觅)-卜(问)-得-失(毙)-化(变)-斗—献(进)-评(议)
显示了小虫的神奇的本领。小虫是由成名的儿子变化而来,作者运用夸张和细节描写,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统治阶级造成虫命为贵、人命为贱的社会病态心理,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四.《促织》练习
1、小说以“促织”为题,有什么作用?
促织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中心线索,从开头的皇帝玩促织,县令进促织,游侠儿贾促织,里胥征促织,到成名觅促织,成名求促织,再到县宰验促织,抚军献促织,所有人物的中心活动都与促织密切相关。
2、小说以“促织”为核心演绎出一个清晰完 整的故事。请“虫”为着眼点,概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起因:征虫?开端:觅虫 发展:求虫——得虫?
高潮:失虫——再得虫——斗虫? 结局:献虫? 尾声:因虫得福?
3..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主人公的命运也随之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请你分析文中的情节起伏。
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具体而言,表现为全文八个层次的四落四起。“征促织”是一落,无钱无能的怎样完成征缴促织的任务,令人担心。“捕促织”是一起,成名按图得虫,因而“举家庆贺”。“毙促织”是二落,千辛万苦捕得的促织,竟被儿子拍死,怎不令成名痛彻心肺。“再得促织”是二起,成名捕得儿子魂化的促织,使情节峰回路转。“笑促织”是三落,“村中少年好事者”多次嘲笑成名的促织,令其倍感“惭怍”。“斗促织”是三起,成名的促织斗败了“蟹壳青”与凶猛的公鸡,令成名“益惊喜”。“验促织”是四落,县令不信成名的陈述,“怒呵成”。“献促织”是四起,当成名的促织斗败了所有出色的蟋蟀,皇帝大喜,忠厚的成名也获得了丰厚的赏赐。
4.有人认为,小说的喜剧性结局削减了对丑恶社会的谴责力度,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不赞成这种观点。
我认为“喜剧”的结局,实际上是嘲讽了这一出丑剧,成名从贫苦变大富大贵竟然是因为献了战斗力强的蟋蟀,而与此有关的一干人等都因为蟋蟀而受恩泽,这是多么荒唐可笑!这充分反映了政治的腐败,官场的黑暗,社会的不公。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 所以,我认为喜剧的结局没有削弱对丑恶社会的谴责力度,反而加强了这种批判。
5.围绕主线,情节经历了几次波折?作者这样安排的妙处是什么?
情节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时得到神巫指点,成名得虫。第二次: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第三次: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富。 这样的安排避免了一览无余,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它的跌宕起伏,丰满了故事,深化了主题,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情节的变化曲折,再现了生活的需要,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充满波澜的。
五.试题: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1.(1)及扑入手(2)既而得其尸于井 (3)但儿神气痴木(4)审.....谛之
2.活用情况与“成以其小,劣之”的“劣”相同的一项是 A成然之B非有能早而蕃之也C见长人者好烦其令D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
3.补出省略的词语: 将献 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4.翻译划线句:
5.上文写出了成名夫妇对儿子的感情变化的过程,填写一个字来概
括这种变化: →(怒)→ → →不复为念
6.业根,死期至--复算耳!”这一语言描写的作用是:1) 2)
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成妻具资诣问 (2)嘱学使俾入邑庠 ..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逐而得之 ②以金笼进上/以亿万计 ....
③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④逐而得之/喜而收之 ....A、①相同,②③④不相同 B、②相同,①③④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③④都不同 9、《促织》一文情节曲折离奇,请根据语段1提供的每段内容,并结合课文,为空缺处拟补上小标题:(2分)
征虫—觅虫—— —得虫—失虫—化虫— —献虫—议虫 10、请找出语段1中六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2分) 参考答案:
1. (1)等到 (2)不久 (3)只是 (4)仔细 2. A
3. 成名 之于
4. 用手掌罩住它,手心空空的好像没有东西;手刚刚举起,蟋蟀(促织)却又
远远地跳走了。 5. 惊 悲 喜
6. (1)为下文儿子投井埋下伏笔。
(2)促织重于人命,说明官府征收促织之事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 7. 诣:到……去 俾:使 8.B 9. 卜虫 斗虫 10. 食顷 、 斯须 、 未几 、 既而 、 无何 、 俄 。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1.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以其“含泪的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其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没有完的故事》。
2.主旨:用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满怀深情地描写了几个穷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刻画了一个舍己为人、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创造出真正杰作的画家形象,歌颂了以贝尔曼为代表的普通人的高尚。
1.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
2.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如:他坐在梯子上,左手托着画盘,熟练地用黄、绿两色调出常春藤叶的逼真色彩。寒风一阵阵吹来,阴冷的雨丝打在脸上,衣服湿了,鞋子湿了,他浑身打起了冷颤,但他依然紧紧握着画笔,专心地在墙上涂描……)
3.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4.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有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贝尔曼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由此,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5.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
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6.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由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画家的琼珊,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居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以从侧面说明贝尔曼先生最后这幅作品精湛的技艺,真可谓以假乱真,堪称杰作了。 二、完成以下题目
1.人们常常用 “ , ”来概括欧·亨利短篇小说结尾的的特点。
2.贝尔曼甘愿冒雨画叶子,选文中有一处重要的伏笔。请找出这句伏笔: 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根据结尾部分的叙述,琼珊最终脱离危险走向康复,那是因为贝尔曼为她在墙上画了一片不会掉落的常春藤叶。 B.“‘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她用微弱的声音命令着。”这可以理解为:死的的阴影仍在琼珊心中萦绕不去。
C.苏艾并非小说的主角,但她的所作所为,对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小说的主旨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D.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本应是小说的一个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是为了突出小人物的平凡与伟大。
E.“冥冥中有什么使那最后的一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这几句话从琼珊口中说出,表明琼珊的精神状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4.本文的中文译名有三个:《最后一片叶子》、《最后一片藤叶》、《最后的常春藤叶》。你认为哪一个更好,简要说说理由。 1. 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 答“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大家都离开这里了。”得2分。(答“我已经说了半天,愿意替你效劳。”得1分。)
3. AD(A琼珊的康复仅有贝尔曼为之牺牲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只有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D这样处理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4.《最后的常春藤叶》好。因为与其他两个译名比,多了“常春”二字,更可表现生命力的旺盛与顽强,也喻示着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们在困境中相濡以沫的温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