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家乡——延边

2020-06-19 来源:易榕旅网


我的家乡——延边

一、 地理位置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位于北纬41度59分~44度30分,东经127度27分~131度18分之间,东与俄罗斯滨海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西邻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边境线总长755.2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依托吉、黑、辽三省广阔的腹地,是东三省沟通海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重心的交汇点,在联结亚、欧、美海陆运输格局中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

二、 行政区划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于1952年9月3日,总面积4.27万平方公里,辖6市2县,即延吉市、珲春市、图们市、敦化市、龙井市、和龙市、安图县和汪清县,州府所在地是延吉市。各县市的面积如下:延吉市747平方公里、图们市794平方公里、敦化市11962平方公里、龙井市3191平方公里、珲春市5366平方公里、和龙市5055平方公里、汪清县8994平方公里、安图县7438平方公里。

三、地形地貌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美丽的长白山区,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54.8%,高原占6.4%,谷地占13.2%,河谷平原占12.3%,丘陵占13.3%,基本上是“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整体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南、西北、东北三面向东南倾斜,以珲春一带为最低。整个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三个剃度,山岭多分布在周边地带,丘陵多分布在山地边沿,盆地主要分

布在江河两岸和山岭之间。

人口及民族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延边地区共有25个民族,总人口为220964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9.31%。汉族人口为1341175人,占总人口的60.69%,朝鲜族人口为801210人,占总人口的36.26%,满族人口为56976人,占总人口的2.58%,回族人口为6732人,占总人口的0.31%,蒙古族人口为2631人,占总人口的0.12,其他民族人口为943人,占总人口的0.04%。

三、 自然资源

延边地处长白山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风淳朴。

1、土地资源丰富:

林地面积322.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84.9%;现有耕地21.8万公顷,占5.1%,其中水田4.3万公顷,旱田17.5万公顷。人均拥有耕地1.5亩,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2、水资源丰富:

区内有大小河流487条,年平均径流总量 13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储量27.4亿立方米,可采储量13.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140.5万千瓦,实际利用4.7万千瓦。

3、生物资源繁多:

全州森林面积为32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79.6%,总储量3.52亿立方米。林特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野生经济植物达146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800多种;有野生动物550多种,境内盛产的人参、鹿茸、貂皮,被誉为“东北三宝”,延边的大米、烟叶、苹果梨、黄牛等也驰名中外。

4、矿产资源储量大:

已发现50多种金属矿产和40多种非金属矿产。黄金储量与产量在吉林省占有重要地位;石灰石储量达9800多万吨,居吉林省第一位;煤炭储量6.67 亿吨,现在年产量309万吨;石油储量经航磁测定在1亿吨以上。

5、水电资源蕴含大:

以榆树川、龙井、珲春为主的一批水电站,年总发电量为24亿多千瓦小时,同时还有一批电厂正在兴建和扩建。

六、地名由来

延边地名源于延吉。据说,明代时人们把延吉叫做“叶吉”,按女真语有“山羊”之意。一说由于这个地方是盆地,长年有烟雾笼罩,故称“烟集岗”。延吉即“烟集”的谐音。清末民初曾使用“延珲诸边”、“延吉区域”等多种称谓,后来逐渐启用“延边”之称。最早见于文献的是1913年出版的吉林地志,记有“论大陆交通”,东南一面复当延边之冲。”1920年前后,出现“延边”一词。由于地处三国交界,又归延吉边务公署管辖,故称之为延边。1929年出版的中国民族志更明确记载:“东北边疆有延边之称。延边者吉林延吉道之边疆。”

汪清在满语中是“堡垒”的意思。

七、 民族概况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吉、辽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其中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多数居民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汉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朝鲜族人口数为1923842。

中国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3省的朝鲜人。他们定居下来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一个民族。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发现,有一部分中国朝鲜族的祖先早在明末清初即已定居在东北境内。如辽宁省盖县朴家沟村姓朴的朝鲜族,在当地定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从19世纪中叶开始,陆续有较多的朝鲜人从朝鲜半岛迁入,这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来源。由于当时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压迫,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椎,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同汉、满等族人民杂居共处。但此时迁入人数还不很多,大多数春来秋去,居住尚不稳定。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侵略的加剧,大批居民为寻找生路,不顾清政府禁令,纷纷徙入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定居下来,据统计,18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清光绪七年(1881)延边地区朝鲜族已达1万多人。1883年在集安、临江、新宾等县的朝鲜族居民已有3.7万多人。同一时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也移入为数不少的朝鲜族农户。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

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更便于朝鲜农民大批移入东北地区定居。

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不堪忍受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和部分爱国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达36万多人。

朝鲜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06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朝鲜聚居区以后,朝鲜族人民便开始了抗日活动,从自发的到有组织抗日活动层出不穷。1927年10月,在朝鲜地区开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朝、汉联合抗日游击队在各地建立起来。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中朝鲜族占绝大多数,第一、七军中朝鲜族战士也约占半数。1938年秋,有8名汉族、朝鲜族女游击队员在强大敌人面前,射完最后一颗子弹,砸碎武器,纵身跳入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光荣牺牲,谱写了著名的“八女投江”的悲壮抗日诗篇。数以万计的朝鲜族战士在抗日战场上捐躯。在解放战争时期,仅延边参军的朝鲜族就达5万人。朝鲜战争爆发后,大批朝鲜族青壮年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邻国同胞并肩战斗,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八、文化艺术

1、民族舞蹈

象帽舞

农乐舞

朝鲜族表现农耕生活内容历史最长的舞蹈,它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后发展成

为农事劳动中的自娱性舞蹈形式。农乐舞分情节表演与技巧表演两种。其表演队伍,均由持小锣的舞者指挥,一般队伍由29人组成,先导者持“ 令旗”或“农旗”,后面是乐队及扮演的各种人物,其中有唢呐、太平釜、上剑、副剑、从剑、首长鼓、无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猎人、执事、农妪、假女、舞童等。舞蹈中“象帽”(戴一种斗笠)的表演别具一格,舞者头戴系有长短两根飘带的特制斗笠,边击小鼓边转动飘带起舞,同时将舞蹈表演引向高潮。农乐舞的伴奏音乐,由12段曲调组成,音乐欢快热烈,舞蹈风趣活泼。

巫舞

对整个朝鲜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曾起过重要促进作用。在巫舞中,有“神游舞”、“请神舞”、“送神舞”、“娱神舞”、“逐鬼舞”等种类。巫舞又分“降神舞”、“世袭舞”两大类,有多种表演形式,如,纸钱舞、神剑舞、花舞、扇舞、铃舞等。

长鼓舞

朝鲜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朝鲜族,历史悠久,在敦煌的北魏壁画中,已有类似长鼓的击鼓舞乐图。长鼓舞源于农乐舞中的个人表演,最早以男性独舞为主,后来,舞台上的即兴对唱表演对长鼓舞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使长鼓舞有了男、女长鼓舞、双人长鼓舞及长鼓群舞等多种形式,它与朝鲜族舞蹈的历史关系还有待于研究。

扁鼓舞:

持扁形鼓表演的舞蹈。扁鼓原为朝鲜族古老的打击乐器,后发展成为男女舞者胸前系鼓而舞的舞蹈。扁鼓舞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鼓声,给人以欢快、热烈而跃动的情绪感受。丰

收的喜悦、生活的快乐,以及现代人的欢快情绪等,都是扁鼓表现的内容。扁鼓舞不仅能表现朝鲜族妇女细腻的内在感情,还可以表现男性爽朗乐观的性格特征。

剑舞:

又称剑器舞,是手持短剑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动、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舞蹈节奏为“打令”。剑舞原为男性舞蹈,经长期流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缓慢、典雅的女性舞蹈。其种类较多,一般为4人舞。还有一种由流浪艺人流传下来的少年剑舞,其风格似武术,具有战斗性。剑舞的音乐基本上以“打铃”节奏的曲调贯串始终,并与剑声相谐。

顶水舞

2、民族歌曲

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民谣的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伴舞。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红太阳照边疆》等,家喻户晓,人人会唱。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 而《长白颂》则是延边人民最喜爱的歌曲,表达了朝鲜族人民对党,对国家坦荡圣洁的心怀,和在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下奋发图强,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是新时代白衣民族的最强音。也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州歌,每次大型文艺,商贸活动的开场曲幕。

3、民族乐器

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的只有伽倻琴、唢呐、洞箫、长鼓、片鼓、横笛、短箫、筚篥等十余种。

长鼓

打击乐器,亦称“扙鼓”。流行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朝鲜族地区。长约70厘米,鼓身木质呈圆筒形,鼓的两端粗空,鼓面蒙皮,鼓腰细小而中实。以铁圈为框,系皮条或绳索,可以调整鼓的音高。演奏时,右手执细竹条敲击,左手敲击鼓的另一面。两手节奏交错,技法丰富。在乐队中,将鼓放在演奏者前面的鼓架上,在歌舞中一般将鼓挂在身前,常用于声乐和舞蹈的演奏。

细筚篥(xì bì lì):

朝鲜族吹奏乐器。流行于朝鲜族聚居地区。用细竹管制成,长约25厘米,开有8个按音孔(前7后1),哨长4厘米,双簧。用于独奏和民间歌舞的伴奏。它的装饰性颤音很具有朝鲜族音乐的特色。

伽倻琴

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拔乐器。它的形状近似于汉族民乐器古筝。伽倻琴由共鸣箱、琴弦、琴码三部分组成。共鸣箱长150厘米,宽25厘米、中间厚5厘米。质料分别用梧桐树板和桦木板制作。琴线用蚕丝制作。共13根弦,琴弦的两头各固定在琴头和琴尾,在琴头有弦枕。13根琴弦用码子支柱,琴头可以左右移动,调节

音阶。伽倻琴富有表演力,是善于表达民族柔和情感的民间乐器。

九、体育之乡

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足球、摔跤、滑冰、跳板、打秋千等活动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延边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过去主要是男子参加,近年来一些地方也组织了女子足球队。摔跤的方式较独特。一种摔法是双方的右腿各套一条布带,布带的一端系在对方的手腕上,摔跤手互搂对方腰部,以摔倒对方数多少计胜负。另一种摔法是,摔跤手各备一条3米左右的布带,将其90厘米围系在腰间,其余部分宽松地缠在右大腿上,腰间再系一条5米长的带子。比赛时右膝脆地,左膝弯曲,各用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用左手抓住对方的腿绳(缠在右腿的那段带圈)。听到开赛的信号,双方站起来决斗,一般是三战两胜。不论是不是选手,都可以登场献技。运动会上,摔跤冠军的奖品是一头披红戴花的大黄牛,夺魁者骑在牛背,由当地负责人牵牛绕场一周,以显荣耀。

打秋千、跳板和顶坛竞走是妇女的体育运动。她们荡秋千的特点是:高、飘、悠、巧、柔、美、欢。秋千绳一般都拴在高大树木上结实的横枝上,在秋千前方的上空悬有彩带或铃铛,荡起的秋千板能触及这个标志才能赢得欢呼与赞扬。朝鲜族民间有句俗话说:“姑娘时不跳跳板,出嫁后就会难产”。因此,跳板运动很受重视与喜爱。关于跳跳板的起源,有种传说:封建时代,女孩足不出户,为了能看到院墙外的世界,便在院子里架起了压板(俗称跷跷板),起先让孩子一头坐一个,一上一下压着玩,后来孩子们觉得站在板上看得远,跳起来看得更远,于是便产生了跳板。民间跳板长5.5米,宽40厘米左右,厚5至6厘米。跳板中间的下面立板垫,高30厘米。比赛时有专人守护板垫,防止跳板掉下来。站在跳板两端上的姑娘轮番连续起跳,逐渐将对方弹送得更高。在身体腾空时能表演出惊险动作者最受欢迎,如剪式跳、旋转跳、空翻跳,甚至跳藤圈,做造型,舞花环、挥彩带等。灵巧优美、五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惊叹赞赏。顶坛竞走是直接来源于劳动生活的

体育项目,坛或罐中都装有水或米,规定一定的距离,参赛者甩开双手潇洒走一回,先到终点而滴水不洒者为胜。

十、延边习俗

1、服饰

2、婚俗

姑娘和小伙的接触传话,需要一个“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与汉族的“相亲”相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

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红包巾包着的木雕大雁来到新娘家后,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让进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纱帽,系上冠带,新娘头上戴“簇头里”,手戴“汉衫”走进樵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即品尝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行过樵礼仪式后,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 结婚六十周年(回婚节)

3、习俗

朝鲜族人非常尊重老人,并将8月15日定为“老人节”。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

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忌讳人称“鲜族”。 即为60岁老人举行生日宴席(回甲节)。

到花甲宴那天,儿女们为老人换一身特制的礼服,在大厅或庭院内摆上寿席,广邀亲朋邻里欢聚一堂,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此时,花甲老人坐在寿席中,寿桌上摆满糖果、鱼肉、糕点和酒类,按男左女右的方位,同亲朋邻里中的同辈兄弟一起接受寿礼。儿女以长幼之序,亲朋以远近之别,依次献寿,或敬酒,或献祝寿诗,或载歌载舞。礼毕,子女们宴请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大家边吃边喝,唱歌跳舞,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在婚礼和花甲中,一般都应穿着传统的朝鲜族服饰。女装为短袄长裙,短袄叫做“则高利”,是一种只遮盖到胸部的斜襟上衣,袖口为肥大的圆弧形,左右衣襟以两根长长的带子在右胸前打一个蝴蝶结。长裙叫做“契玛”,腰间有细褶,通常长至脚踝,宽松飘逸。男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着裤腿宽大的长裤。外出时,则多数穿长袍,并配戴礼帽。由于旧时衣着以白色最为常见,因此朝鲜族又有“白衣民族”之称。但现在,朝鲜族服饰大多色彩明丽,尤其是女装。

4、食俗

朝鲜族的主要食粮一般是大米、小米,京渍(即辣泡菜)是不可缺少的菜。喜爱吃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现在不少人学习汉族烹饪技术。

延边美食:

冷面、咸菜、打糕、米肠、狗肉、松饼、拌饭、烤肉、延边苹果梨等等

耳明酒

喝“耳明酒”是朝鲜族的风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此酒以加工大米时产生的碎米酿制而成,每十公斤白酒,配五百克松茸、二百克蜂蜜,五十克菊花浸泡而成,清香爽口,淡雅宜人。

五谷饭

朝鲜族吃五谷饭由来已久。每逢正月十五,农民用江米、大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分别堆放到闷锅里做成五谷饭吃。乡间还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种,便表示哪种粮食这一年能获丰收。这种风俗,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米酒

朝鲜族爱喝的一种稻米发酵饮料。米酒是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来访,主人总要端上碗自家酿制的米酒。这种酒比黄酒的色稍白一点,而且还略带甜味。这种米酒后劲十足,发酵时一定要保持低温密闭,防止酸败。

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和长辈一起喝酒时,

要把头转到侧边,切不可面对着长辈举杯饮酒,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后其余人才能就餐。父母诞辰60周年这一天,女子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宴席上,子女亲戚欢聚一堂,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

十一、延边土特产—东北三宝

有野生动物50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1500多种;境内盛产人参,鹿茸,貂皮,被誉为“东北新三宝”。 旧三宝是:“人参、貂皮与靰鞡草”。

人参 :

东北三宝”之首,为百草之王,根茎白胖,多须。分野生和人工培育两种,野生的称为“野参”,极名贵,人工栽培的称“园参”,大约6年可成熟。人参又有“百药之长”之称,早在汉代就是朝廷贡品之一。因其含有人参甙、人参酸、芳香油、维生素配糖体等成分,有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糖等作用,能补五脏、安精神、除邪气,是一味名贵药材。此外还可用于烹饪、制糖、浸酒等工艺中。

貂皮:

素有“皮毛之王”之称,以能御寒、保暖性强、不沾水等特点而成为皮毛中的上品。貂皮可分为紫貂皮和水貂皮两种,其中又以紫貂皮较为名贵。紫貂生长在长白山林海中,外形酷似家猫,性情古怪,难以驯养,不过现在当地已成功育养了紫貂。其皮毛多为褐色,

既轻柔又结实,毛绒丰厚、色泽光润,华丽美观。天然紫貂是国家一类珍贵野生动物,禁止猎杀。

鹿茸:

是指雄鹿初生的嫩角,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长白山盛产梅花鹿,每年春季鹿角都会脱落下来,夏季再重新长出新角,新长出的角非常柔软,表面布满茸毛,所以名为鹿茸。鹿茸具有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的功效,此外,鹿肾、鹿尾、鹿筋、鹿骨、鹿血、鹿皮及鹿肉都是珍贵的滋补药材。

十二、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松花砚和根雕两大龙头项目,带动了延边具有民族风韵的工艺美术事业。 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重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对松花石砚都十分欣赏,康熙帝还封它为“御砚”,松花石始产于长白山区的安图县两江镇砥石山,六月时节,长白山松林中黄绿色的松花开放,弥漫了绵延千里的江河溪流,带人间来了生机勃勃初春的气息,而这种石头的颜色和松花色泽一样,故人们把它叫做松花石。

十三、延边八景

长白山

延边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公元14世纪女真人经过明朝皇帝的默许来到延边,之后人口急剧膨胀,延边成了满清的中兴之地,满族姓氏大多源自于延边在内的长白山地

区。 一:六顶佛光 位于敦化市区 二:满天繁星 位于汪清县南 三:人间仙景位于和龙市南 四:崇善山水 位于和龙市南 五:三墩连城位于延吉市区 六:双城对峙位于珲春市郊 七:白衣乡情 位于安图县南 八:佛指朝天 位于龙井市郊

十四、延边的节日

公历9月3号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日。(1952年成立)

公历8月15号延边老人节,延边州通过立法定下的,始于1984年。

十五、延边素有“教育之乡”、“足球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