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微经角度看中国农业问题

2022-08-04 来源:易榕旅网
从微经角度看中国农业问题

摘要:从中国当前的资源现状出发分析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需求和供给

关键词:供给,产业化,需求,市场,政府

中国的问题,基本是上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这是一位农业专家对中国当前农业现状的定义。虽然地大物博几乎是中国形象的代名词,但是人均的土地面积不容客观。

中国的自然资源总量的丰度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土地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9%;耕地和园地面积仅为32.3%;森林和林地面积为15.5%;淡水资源居世界第五位;人均草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排名第120位,是个名副其实的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在占世界耕地7%的耕地上,要养活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人,中国农业资源的承载力是相

当大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升级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原来就十分短缺的农业资源仍不断减少,80年代以来中国耕地每年净减少28公顷。另外,由于不适当的垦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土壤肥力减

1

退,土地的承载能力下降。

所以中国的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问题

不容置疑的是,中国当前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对比例;中国一百多年来的三次国内战争被称为三次以农民革命为主体的土地革命战争;解放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满足农民要求的土改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组织农民的合作化开始,近二十年的改革又从农民自发改革的大包干开始。

可见,无论是外来思想还是内生理论,都必须在推动农业发展,解决当前困境和改善农民生活上接受检验。

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而在微观经济学中,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因

1

选自《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

此,我认为,若从微观经学的角度看中国农业问题,首先就是解决每个参与主体即广大农民的粮食产销问题。

从粮食的供给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提高粮食生产率。

农村改革二十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其增长速度随农业生产的不稳定而处于曲折波动的状态,但总体增长态势趋缓。以建国以来的几次农业政策;1978年到1984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年均增长为14.98%;1985~1989年由于农业私有化思潮的干扰破坏,集体经济组织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被解体,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下降,导致农业连续五年下降徘徊,农民实际收入严重下降,年均出现-0.5%的增长;1990~1995年由于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建立,党中央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村工业的领导,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取得了历史上罕见的丰收,农民收入年均增长7.2%,1997~2000年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再次受到冲击,乡镇集体企业借转制为名变成个

体私营企业,农民收入急剧下降,年均增长

2

不足4%。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将成为21世纪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率无疑是解决供求矛盾的必由之路,而生产率的提高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农业产业化,较为普遍的定义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要求,从加快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转变出发,在保持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基础上,面向国内外市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供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原则,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作为经营整体,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发展富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实体,从而在地区之间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化体3系。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广大农民开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步改革,到1984年底,基本在

23

节选自《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

节选自《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全国推广普及并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逐步完善为以集体和家庭两个经营层次组成的新的生产经营体制。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实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成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第一步飞跃,各类农产品大幅度全面增产。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意味着以往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生产由中央统一计划决策的状况被中央彻底打破,而改由农户进行独立自主的生产经营决策。在我国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按家庭人口均分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然导致从事农业生的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农户家庭个体的生产规模缩小,农业生产经营高度分散的局面。农业上的这种小规模经营高度分散的方式带有浓重的自然经济色彩,也无法从根本上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计划经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取消后,农业个体成为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其生产经营活动虽然受市场的调节,但是由于农民仍然被置于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之下,使得农

业生产难以与市场融合,妨碍了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不利于农业生产向集约化,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经营等更高层次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据调查,我国目前的两亿多农户当中,有百分之五十的农户土地生产的商品率为零,商品率低于30%农户总数的35%,土地产出生产率大于30%的农

4

户仅占农户总数的15%。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农民仍处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下。

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过小和生产经营过于分散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传统农业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无法使农业生产真正获得质的进步。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所实现的农业生产飞跃基本上是制度因素促成的,通过土地承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来完成。而在此之后农业生产的继续进步与生产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仅靠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现代科技与物质装备的运用,专业化

5

与社会化的生产,市场化与系列化的经营。

带有自然经济遗迹的小规模,高度分散

45

选自《转型时期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选自《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的生产经营方式,则不可能与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因为它根本上抑制了农业生效率的持续提高,并使从事小生产的农民难于进入市场,并出现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效益低下,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现实问题。

所以产业化的生产首先应该克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

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

6

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引导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对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创业创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第一产业的比重

6

选自百度百科

较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土地流转的基本条件已具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效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流转需求加大;特别是近年来农村许多地方对土地流转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引导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加快农业生产,提高供给能力必不可少的一步。

只有供给水平提升了,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而在调节二者的过程中,一靠市场,二靠政府,缺一不可。只有需求量和供给量基本相等,才能实现均衡状态,而只有这种状态才能使有关经济事物的参与者的力量相互制约或相互抵消,各方面的经济行为者的愿望都能够得到满足。

蛛网模型是微观经济学动态分析中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它比较直观的表现了供给和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和市场对供求调节的重要作用。

根据该模型的分析,造成产量和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总是根据上一期的

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这样,上一期的价格同时也是生产者对下一期的预期价格。而事实上,在每一期,生产者只能根据本期的市场价格来出售由预期价格所决定的预期产量,这种实际价格与预期价格之间的不

7

吻合,造成了产量与价格的波动。

可见,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市场存在的自发性和滞后性,这时候就需要政府的调节作用。

在微观经济学中,有“谷贱伤农”这样的概念。这种经济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小于1,所以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丰年粮食产量远远大于需求量,造成粮价的急剧下降,但是人们的需求量并没有因此有太大的增加,就造成了丰年收入反而减少的局面。

针对粮食生产周期长,价格弹性有限,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等特点,为了保护和发展粮食生产,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对粮食种植给予一定的补贴,尽管我国从20世

7

选自《西方经济学》

纪50年代就开始实行粮食补贴政策,然而时至今日,一方面我国的来那个是总产量连续下降,已从1998念得5.12亿跌至2003年的4.31亿吨,粮食年人均占有量从1996年的414亿吨江赛2003年的333亿吨: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进

8

一步扩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研究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选取有效地粮食补贴政策和方式,对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平,缓解供求之间的矛盾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对国营拖拉机站实行以“机耕定额亏损补贴”为内容的农业补贴政策。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以粮食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补贴政策框架。改革以来,伴随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我国粮食补贴方式逐渐走上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轨道。

目前,我国主要的粮食补贴按性质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农产品贸易没有产生影响或仅产生微小扭曲的粮食补贴,具体包括农

8

选自百度百科

村开荒补助费、林木病虫害防治补助和退耕还林粮食补贴。第二类是粮食生产资料补贴。具体办法是在对生产和销售化肥、农药、农业用电、农用塑料薄膜等粮食生产资料的企业一定价差补贴的基础上,对与其相关的粮食生产资料划定最高限价,达到降低种粮成本、调动种粮积极性、增加粮农收入的目的。第三类是粮食流通补贴,主要包括国家储备粮利息费用补贴、国家粮油差价补贴、粮食风险基金、国家储备粮油利息费用补贴、粮食财务挂账消耗款、出口粮食亏损补贴等项目。这类补贴的核心是通过对处于流通环节的国有粮食企业实施政府统一规定的农产品最低收购价,达到降低粮农风险、平衡粮食供求的目的。一般来讲,实施这类粮食保护价格制度必须具备两项基本条件:一是物质条件,即政府必须对实行保护价格的农产品进行库存储备;二是资金保证,即政府要对实施保护价格造成的费用进行补贴,或通

9

过市场风险基金予以调节。

只有保证粮农的基本利益,才能够调动

9

相关粮食补贴政策参考百度百科

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减少市场缺陷对粮食安全的冲击。所以最低粮食限价和粮食补贴政策尤为重要

由于在实施最低限价的过程中,会存在粮食过剩的风险,这时候又需要政府合理调配粮食的供给方向。

以农业大省安徽为例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安徽在中国历次农村改革中始终具有先导性和开创性,彰显了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时代精神。安徽30年的农村改革,迈出了三大步伐:第一步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赋予农民土地经营自主权,促进了农民增收;第二步是农村税费改革,核心是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实现了农民减负;第三步是农村综合改革,核心是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安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铸造了全省“三农”建设辉煌成就,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

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并对全国农村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安徽恰好也是我的家乡

安徽的农业发展有自身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

安徽位于长三角腹地,东临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西连广大中西部地区,承东启西,地跨江淮,交通发达,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安徽可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信息、资金,接受辐射,又可面向全国,推广自己的优势产品。特别是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将逐步淘汰一部分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安徽作为重要的劳务输出人口大省,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和资金要素,安徽已完全有能力承接长三角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转移,这些都为安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在十二五规划中安徽的发展目标一是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优质安全,特别是要保证粮食安全,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二是多渠道、多产业、全方位地增加农民收入,

力争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不断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距。三是确保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全面提高现代农业建设的综合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初步

10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为实现预期目标,首先要创新农业发展理念,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土地流转体系,即实现产业化生产,提高粮食的供给能力;二是创新城乡一体化体制,加快构建农业发展的政策体制支持;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的方针,根据安徽省财政的实际状况和中央的要求,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较多的时机,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业的力度,紧紧围绕支撑现代农业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最低价格支持和补贴政策

10

选自安徽农业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