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氧对L-缬氨酸发酵过程的影响
2023-03-07
来源:易榕旅网
生技 术 通 讯…LE TrER S IN BIOTECHNOLOGY Vol .21 No4 J. ul 2010 ., 20101TI …一・一,...,509 doi:10.3969 ̄.issn.1009—0002.2010.04.014 研究报告 溶氧对 一缬氨酸发酵过程的影响 马雷 一,秦永峰 ,徐庆阳 ,谢希贤 天津科技大学a.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天津300222;b.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 [摘要] 目的:以黄色短杆菌XV0505为供试菌,探索溶氧对 一缬氨酸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策略。方法:利用 5L发酵罐,考察了不同溶氧浓度对 一缬氨酸发酵的影响,并采用代谢流分析对其结果进行阐述,提出分阶段溶氧控 制策略。结果:采用分阶段溶氧控制策略,即在0-24 h溶氧浓度为20%,24~60 h溶氧浓度为5%,发酵60 h,L一缬 氨酸可达到58.36 g/L,比5%和20%溶氧浓度下分别提高了18.95%和13.56%。结论:溶氧浓度对,J一缬氨酸发酵有 重要影响。 [关键词]£一缬氨酸;溶氧;代谢流分析;发酵 [中图分类号]TQ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0002(2010)04—0509—06 The Effects of Dissolved Oxygen on L-Valine in Fermentation MA Lei b,QIN Yong-Fe XU Qing-Yangb,XIE Xi-Xian a.Colle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on,Tianjin 300222;b.College of Bioteehnology,Tianjin 300457;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ssolved oxygen on the fermentation of L-valine and the strategy for contronling dissolved oxygen with Brevibacterium l ̄um XV0505 asf production strain.Methods:The influence of dissolved oxygen on the L-valine fermentation were stutied.Then the reason was quantitatively described in de— tail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flux for metabolites in metabolic network, and pose that a two-stage oxygen supply strategy.Results:On the optimum oxygen supply strategy,the productivity of L-valine was 58.36 g/L in 5 liter fermentor in 60 h. inceases 18.95%and 13.56%respectively with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 rations of 5%and 20%.Conclution:The dissolved oxygen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L-valine production. [Key words]L-valine;dissolved oxygen;metabolic ansysis;fermentation 一缬氨酸属分支链氨基酸,是人和动物的必需 好氧微生物通常需要大量的氧来氧化细胞中 氨基酸之一,也是合成机体抗体、激素和酶的原料, 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和化妆品等领域。随着 对 一缬氨酸发酵法的深入研究,发酵法已取代了传 统的化学合成法、提取法,成为生产,J一缬氨酸的主 的NAD(P)H和FADH ,将能量转化为生物体可利 用的ATP,以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氨基酸生产菌株 均为好氧微生物,故溶氧浓度(dissolved oxygen, DO)是微生物发酵生产氨基酸的一个重要参数。需 氧浓度取决于细胞代谢、基因调控机制,以及目的 要方法,但目前国内发酵水平(53.4 g/L)与国际水 平(70 L)仍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技术攻关,提 产物合成的共同的作用结果[31。溶氧浓度过低,菌体 的生长呼吸得不到满足,生长受限,致使菌体浓度 过低,影响目的产物的合成;溶氧浓度过高,会产生 超氧化物或羟基自由基,抑制目的产物合成途径中 酶的活力,也影响目的产物的积累 。为了了解不同 溶氧浓度对 一缬氨酸发酵中胞内代谢流分布的影 [收稿日期]2010—03—0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9401—05);天津市应用基 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08JCZDJC15400);天津市科技 支撑计划重点项目(08ZCKFSH0190o) [作者简介]马雷(1971一),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谢希贤,(E—mail)xixianxie@tust.edu.ca 高发酵产率【”。在传统的发酵控制优化方法中,通过 过程参数优化环境条件及营养物质,使其适于细胞 的生长和产物的生成,但未能掌握环境因子扰动下 的细胞内代谢信息,使在优化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依 据。而代谢流分析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细胞内代谢流 分布的研究,提供了代谢网络中的流量分配信息, 将各条件下细胞代谢信息量化,可弥补传统控制优 化的缺陷。目前,代谢流分析方法已成功地用于部 分氨基酸和有机酸的发酵控制优化闭。 510 响,我们利用代谢流分析方法探讨了各条件下的代 谢信息,以期得到较优的溶氧控制策略。 1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XV0505 (Leu一+Ile一十2一TA +仅一AB +SG )为天津科技大学代谢 工程研究室保藏菌种。 1.2培养基(/L) 1.2.1 活化培养基蛋白胨10.0 g,牛肉膏10.0 g, 酵母膏5.0 g,氯化钠2.5 g,琼脂条25.0 g,葡萄糖 1.0 g,pH7.0-7.2,0.1 MPa灭菌20 min。 1.2.2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5.0 g,玉米浆20 mL, 豆饼水解液15 mL,酵母粉4.0 g,尿素0.6 g, K2HPO4 1.0 g,MgSO4・7H2O 0.4 g,MnSO4・7H2O 0.01 g,VB1 0.3 mg,生物素0.2 mg,pH7.0-7.2,0.1 MPa灭菌20 min。 1.2.3发酵培养基葡萄糖80.0 g,玉米浆20 mL, 豆饼水解液25 mL,(NH4)2SO4 2.0 g,K2HPO4 1.2 g,MgSO4・7H20 0.4 g,MnSO4・7H2O 0.015 g,Ile 0.06 g,Leu 0.2 g,Met 0.5 g,VB1 0.3 mg,生物素 0.2 nag,pH7.0-7.2,0.75 MPa灭菌20 min。 1.3培养方法 1.3.1 斜面活化培养32 培养20 h。 1_3.2种子培养 500 mL挡板三角瓶装液量50 mL,9层纱布覆口,旋转式摇床180 r/min,32oc振荡 培养15 h。 1.3_3 5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 装液量3 L,接种 量400 mL,32℃,自动流加25%氨水控制pH7.0,通 风量3 L/rain,搅拌转速依溶氧所需设定,发酵到一 定时间开始流加800 g/L的葡萄糖补料液,发酵60 h。 1.4分析方法 1.4.1 菌体浓度测定 发酵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 20后,用V一1200型分光度计测定D 值,测得的 D值与吸光度一菌体干重曲线对照。 1.4.2发酵液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参照文献 ]。 1-4_3残糖和乳酸测定 采用SBA一40C生物传感 仪测定。 1-4.4溶氧及pH值测定利用电极在线测定(溶 氧以溶氧电极在空气中的溶氧水平设定为100%, 以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的溶氧为0)。 1.5 L一缬氨酸生物合成代谢流平衡模型的建立 相关文献报道同,在黄色短杆菌中,存在EMP、 生LE TTER 技 术 通 讯…1丫r S IN BIOTECHNOLOGY Vol 2 .1.一1 N。.・一1 o・ 4 Jul. 2010 ・,2010, TCA和HMP途径,其中HMP途径能为氨基酸合成 提供大量的NADPH,对 一缬氨酸合成意义重大,因 此在构建,J一缬氨酸生物合成途径时必须完整保留 HMP途径。研究表明[71,在以葡萄糖为底物的培养基 中,乙醛酸循环并未出现,且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 化酶(PPC)在黄色短杆菌回补途径代谢流中占到 90%,故TCA循环的回补途径中仅考虑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的羧化反应。 通过对发酵液的检测得知,其中仅含有缬氨 酸、丙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和乳酸,因此代谢途径 中不考虑其他合成支路。基于以下原则建立L一缬氨 酸的代谢网络:①细胞代谢过程中不存在乙醛酸循 环;②不考虑 一亮氨酸和L一异亮氨酸代谢支路;⑧ 反应途径产生的NADPH与TCA循环、HMP途径产 生的NADPH总数相等;④P/O假设为1:2;⑤按固 定比例进行的反应以及无分支的中间反应尽量简 化为一个反应方程;⑥根据Joseph对菌体组成的报 道[8],该菌的化学式为C,所H O .94Nn 。 一缬氨酸的 生物合成途径如图1所示。 2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溶氧浓度下 一缬氨酸的分批发酵过程 黄色短杆菌XV0505为好氧微生物,溶氧过高 或过低均对发酵过程不利,过高会导致后期酶活力 降低,过低会影响前期菌体的生长。因此,有必要考 察溶氧浓度对整个发酵过程的影响。我们研究了 5%、20%、35%和50%溶氧浓度下 一缬氨酸的分批 补料发酵情况,结果见图2,发酵过程参数见表1。 由图2A可知,溶氧浓度为5%时菌体量明显低 于其他条件,菌体生长的延滞期随着溶氧浓度的增 加而逐渐缩短。说明供氧充足时菌体呼吸旺盛,可 保持较快的生长速率。溶氧浓度较低时,菌体的生 长呼吸得不到满足,生长受限,致使菌体浓度过低, 影响发酵中后期 一缬氨酸的生成。由图2B、C及表 1可知,随着溶氧浓度的增加,最高耗糖速率和最高 产酸速率逐渐增大,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也逐渐缩 短,但维持时间越来越短。其中,当溶氧浓度为20% 时平均耗糖速率最高,不利于糖酸转化率的提高; 而溶氧浓度为5%时高产酸速率维持时间较长,有 明 ,由于 一缬氨酸合成途径不经过TCA循环,则 知,在高溶氧浓度(20%、35%和50%)下,菌体产酸 利于L一缬氨酸的积累。说明高溶氧使菌体过早衰 退,酶活力下降较快,产酸稳定期较短。且有研究表 后期产酸稳定期不需过高溶氧。由图2D及表1可 马雷等:溶氧对三一缬氨酸发酵过程的影响 511 图l 一缬氨酸生物合成代谢网络 G6P:6-磷酸葡萄糖;F6P:6-磷酸果糖;GAP:3-磷酸甘油醛;3一PG:3一磷酸甘油酸;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yr:丙酮酸;Ribu5P:5-磷酸核酮 糖;Rib5P:5一磷酸核糖;XyI5P:5一磷酸木酮糖;Sed7P:7-磷酸景天糖;E4P:4一赤藓糖;Ala:丙氨酸;Lac:乳酸;d—KIV:d一酮异戊酸;CIT:柠檬酸; ICI:异柠檬酸;Ot—KG:Ot一酮戊二酸;SucCoA:琥珀酰辅酶A;Sue:琥珀酸;OAA:草酰乙酸 较早,较5%溶氧浓度提前了5 h左右,但菌体活力 较早衰退,则较高产酸速率维持时间较短,后期产 酸缓慢。溶氧浓度为5%时高产酸速率维持时间较 长,说明低溶氧有利于菌体保持酶活力,但由于前 50%时0.9 g/L,故采用20%为高溶氧浓度。在发酵 中后期,有大量 一缬氨酸合成,生物量几乎不变,溶 氧只须维持菌体基本呼吸即可。低溶氧浓度(5%) 下,菌体不易衰退且活力维持时间长,产酸速率可 达到1.2 g/(L・h)左右,维持时间为40 h。由上述分 期菌体净增较低,产酸未达到最高。由上述分析可 知,溶氧对发酵生产L一缬氨酸有重要影响,故须合 理控制溶氧浓度,使菌体在较佳的环境中得以更充 析可知,根据 一缬氨酸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目的 产物合成情况,可其将分成2个阶段,即菌体生长 表1 不同溶氧浓度下£一缬氨酸发酵过程的参数比较 分地生长和最大限度地合成目的产物,但二者较佳 环境条件不同。 一缬氨酸的形成速度与生物量有 关,在发酵前期, 一缬氨酸合成较少,以菌体生长为 主。由图2A可知,维持高溶氧浓度,菌体延滞期缩 短,生物量大,可为中后期合成 一缬氨酸提供更多 的中间代谢物。溶氧浓度为20%时平均产酸速率最 高,生物量可达到20.63 g/L,仅低于溶氧浓度为 5l2 生 LETTERS IN BIOTECHNOLOGY Vo1.21 No.4 Ju1.,2010 物 技 术 通 讯 A 年 : 一一 1嘲f 瓣 期 鞋 C 车 2 、。 一 蒯 眭 脯 臻 {Il} 馏 崩 』 图2不同溶氧条件下 一缬氨酸的分批发酵过程 ■5%DO;●2O%D0;▲35%D0;Y50%DO 阶段(4-16 h)和 一缬氨酸合成阶段(28~56 h)。 2.2不同溶氧浓度下 一缬氨酸发酵过程中的代谢 流分析 (PEP)和仅一酮戊二酸(仅一KG)等前体物质和还原力 NADPH。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溶氧浓度的增加,通 往HMP和EMP途径的r2和r8流量由6.28和 为了掌握各溶氧浓度对 一缬氨酸发酵过程的 影响,了解溶氧浓度下代谢网络中主要节点处的代 谢流分布情况,我们对其进行了胞内代谢流分析, 以期为优化 一缬氨酸发酵过程中的溶氧控制提供 更充足的依据。 105.38分别增至10.06和109.04,生成菌体的r29 代谢流由43.83增至49.56,通往TCA循环的r15流 量从111.71增至115.60,由此可为菌体生长提供更 多的Or.一KG、NADPH、NADH及ATP。故从菌体生长 期代谢流分布来看,20%的溶氧浓度有利于前期菌 体生长。 分别在5%和20%溶氧条件下于5L发酵罐中 进行 一缬氨酸的发酵,并测定各阶段发酵液中的葡 萄糖、缬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及乳酸的胞 外浓度,计算各自的消耗或积累速率,结果如表2, 进入产酸稳定期,菌体生长缓慢,与其合成相 关的代谢流接近于0,代谢流重新分配,碳架导向 表2不同溶氧浓度控制下 一缬氨酸发酵过程中 代谢产物的变化速率[g/(L・h)] 为便于计算,葡萄糖摩尔消耗速率假定为100 mmol/(L・h)。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出5%和20% 溶氧浓度下各阶段代谢流分布,结果见表3。 在菌体生长期,利用葡萄糖等小分子化合物来 合成细胞的组成物质,以满足菌体生长的需要,因 此须增大EMP、HMP途径和TCA循环的代谢流,为 菌体生长提供6一磷酸葡萄糖(G6P)、6一磷酸果糖 (F6P)、3一磷酸甘油酸(3-PG)、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马雷等:溶氧对 一缬氨酸发酵过程的影响 513 表3不同溶氧控制方式下 一缬氨酸生物合成的代谢流分布 ∞ … 生长期 产酸期 分阶段 …m r16 r17 rl8 r19 r20 r21 r22 r23 r24 r25 r26 r27 r28 r29 生长期 产酸期 分阶段 5%D0 20%D0 5%DO 20%DO 5%D0 10O 6I28 1-23 5.O5 1.2 1.2 0.03 l05.38 1O5-26 209.98 204_31 12.97 188.48 125.64 11 1 7l 100 lO.O6 3-36 6.7 2.34 2.34 1.02 100 4.04 2.69 1.35 1.34 1.34 1.34 100 0.49 0.27 O.22 0.14 0.14 0 12 100 7.O5 4.69 2.36 2-35 2-35 2.34 107.05 11 1.74 225.83 225.81 2.98 222.82 109.58 109.53 5%D0 20%D0 5%D0 20%D0 5%D0 ll1.71 1l1.71 106.23 106-35 0-24 O.12 0.12 26.2 0.58 25.26 25-26 0.21 43.83 l15.6 ll5.6 107.95 l07.95 103.99 109.53 103.99 109,53 rl r2 r3 r4 r5 r6 r7 r8 r9 rl0 r11 r12 r13 r14 rl5 106-35 109.54 1O7.94 103.88 109.51 109.44 105.99 ∞ 102.23 ∞ lO7.95 ∞ 1O9.54 0.19 0.1 O.O9 27-23 O.52 26-42 26.42 O.1 8 49.56 107.94 103-88 1O9.51 3.69 1.94 1.75 59.58 13.9 40.O5 40.05 7.O8 O.12 2.85 1.65 1.2 53-36 12_39 36.47 36.47 6.72 O.93 2.94 1.56 1.38 63.66 14.03 45.13 45.13 7-35 0.15 ∞ ∞ 伯 109.04 104.04 100.47 1 lO.87 lO6.72 1o0.71 222.13 214.79 2O1.53 215.7 14.58 214.77 201.41 3.72 3.12 197.89 211.04 198.23 l31.35 107.99 104.29 115.6 107.95 103.99 一l{ V 其他 旦 1 00 at 6, lO lt其他 nt 上 墉 49, 删 趔 l瞳 矮 l —j — 潞 箍 —、 l两 H一 J 图4 5L罐L一缬氨酸产量曲线 L一缬氨酸的合成。丙酮酸为 一缬氨酸生物合成和 TCA循环的前体,故丙酮酸节点处代谢流分布对 一 缬氨酸合成起关键作用。HMP途径是 一缬氨酸合 为51.17%和52.61%。与2O%溶氧浓度相比,5%的 溶氧浓度时通往TCA循环的流量增大,减少了碳架 浪费,使更多的碳架导向 一缬氨酸的合成。溶氧浓 成提供NADPH的主要途径,增大HMP途径的代谢 流是提高 一缬氨酸生物合成所必须的[9-Ⅷ。由图3 可知,在产酸稳定期,在5%和20%溶氧浓度下,流 向丙酮酸的r13流量分别为211.04和198.23,其中 流向 一缬氨酸合成途径分别为37.95%和36.78%, 度控制在5%时,流向HMP途径代谢流为4.04,比 溶氧浓度为20%时提高了87.87%,为 一缬氨酸合 成途径中乙酰乳酸异构酶提供的还原力NADPH的 量增加,有利于£一缬氨酸的积累。 2.3 分阶段溶氧控制策略的提出及验证 流向TCA循环(以形成PEP的流量为100%)分别 综上所述,在发酵前期,菌体生长旺盛,£一缬氨 5l4 生L技术通讯…Vo1.. …21 N—o.. 4 J--u!.,2., …010一 n1ER ETT S INBIOTECHNOLOGY酸合成量较少,提高溶氧浓度有利于菌体生长;在 发酵中后期,菌体浓度基本不变, 一缬氨酸大量合 渐增加,为菌体合成提供了更多中间代谢物,满足 了菌体生长。在产酸稳定期,相对20%的溶氧浓度, 成,降低溶氧浓度可增加前体物丙酮酸和NADPH 的量,使得合成 一缬氨酸的代谢流增加。故为使菌 体生长和产酸能达到最佳,对溶氧进行如下分阶段 控制:O~24 h,溶氧浓度为20%;24~60 h,溶氧浓度 为5%。在5L发酵罐中验证分阶段溶氧控制策略下 一缬氨酸的发酵情况,结果如图4。采用分阶段溶氧 控制策略后,与5%和20%溶氧浓度相比,L一缬氨酸 产量分别提高了18.95%和13.56%。整个发酵过程 保持了较高的菌体合成率和 一缬氨酸产率。利用 MATLAB软件计算出分阶段溶氧控制策略下的代 谢流分布,见表3。 在分阶段溶氧控制策略下,通往HMP途径的 流量r2为7.06,较5%恒溶氧控制时提高了 42.77%,说明有更多的代谢流进入HMP途径,并产 生更多的NADPH,为 一缬氨酸的生物合成提供了 必要的还原力。由图3可知,有40.5l%的丙酮酸通 往£一缬氨酸合成途径,而通往TCA循环的丙酮酸 流量分别比5%和20%溶氧浓度下减少了4.05%和 6.74%。同时,合成谷氨酸的r24流量明显高于恒溶 氧控制下的值,为合成 一缬氨酸途径中的转氨作用 提供了更多氨基。 2.4结论 溶氧是微生物好氧发酵的重要营养和环境因 素,不同发酵阶段的需氧量通常不同。本研究中,当 溶氧浓度控制在20%、35%和50%时,菌体干重明 显高于溶氧为5%时,菌体生长的延滞期随着溶氧 浓度.的增加而逐渐缩短。但在此3个溶氧浓度下, 最高产酸速率和最高耗糖速率维持时间较短,而在 5%溶氧浓度下较高的产酸速率可维持40 h左右, 有利于 一缬氨酸的积累。进一步对5%和20%溶氧 条件进行了代谢流分析。在菌体生长期,溶氧浓度 增加后,EMP、HMP途径和TCA循环的代谢流量逐 在5%下流向rrCA循环的丙酮酸流量减少,使更多 的碳架导向L一缬氨酸的合成。通过分析,我们提出 了分阶段溶氧控制策略:0~24 h,溶氧浓度为20%; 24—60 h,溶氧浓度为5%。在该策略下,发酵60 h, £一缬氨酸产量达到58.36 g/L,且通往HMP途径、 丙酮酸和谷氨酸的代谢流高于恒溶氧控制时,为 一 缬氨酸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更多的前体物。 参考文献 【1】Park J H,Lee S Y.Fermentative production of 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a focus on metabolic engineering[J].Appl Micro— biol Biotechnol,2010,85(3):491-506. 【2】卫功元,王大慧,陈坚.不同溶氧控制方式下的的谷胱甘 肽分批发酵过程分析【JJ.化工学报,2007,58(9):2329—2335. [3]Xu Hong,Dou Wenfang,Xu Hongyu,et a1.A two—stage oxy— gen supply strategy for enhanced L-arginine production by 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based on metabolic Hxes analysis[J]. Biochem Eng J,2009,43:41-51. [4]徐庆阳,冯志彬,孙玉华.等.溶氧对L一苏氨酸发酵的影响Ⅲ. 微生物学报,2007,34(2):312-314. [5]何晨光,马雷,徐庆阳,等.高效液相法测定分支链氨基酸的 研究叨.生物技术通讯,2009,20(4):556-558. [6] 张克旭,赵丽丽,张蓓,等.L一缬氨酸生物合成中的代谢流量 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03,30(5):49—53. [7]李晓华,陈宁,方正星,等.L一缬氨酸发酵过程的代谢流分析 f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4,21(2):254-258. [8】刘辉,徐庆阳,谢希贤,等.不同碳源生物转化合成L一亮氨酸 的代谢计量分析脚.生物技术通讯,2008,19f2):251—254. [9] Shohei O,Masako S,Keitaro F,et a1.Production of D—lactic acid by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under oxygen deprivation [J】.Appl Microbiol Bioteehnol,2008,78:449-454. [10】Ruklisha M,Paegle L,Denina I.L-Valine biosynthesis during batch and fed—-batch cultivations of Corynebacterium glutam— icum: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in bacterial growth rate and intracellular metabolism[J].Process Biochem,2007,42:634— 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