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技课中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20-05-16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劳技课中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作者:孙慧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3期

摘 要: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习。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分析了目前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学生操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劳技课堂中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技能操作;有效性;实践研究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通过技术操作练习,使每个学习者获得直接经验和操作体验。在劳技课中,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习得,是每位劳技教师不断追求的至高目标。 一、初中劳技课中学生技能操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直观演示不足

有的学校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多媒体设备,在劳技课的精读示范环节中,因示范可视范围小的原因,只有坐在前排的同学能比较清楚地看清老师的当场示范,坐在后排的同学就不能很直观地看到老师的示范,造成这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常常出现工具使用不当,技能操作不正确的现象。 2.机械模仿

在劳技课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一堂课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制作,老师让学生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操作技能就是依葫芦画瓢。至于这个作品的背景意义、制作步骤、操作要求学生了解不多,在操作技能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也很少有讨论、探究环节,因此学生纯粹为做一个作品而操作练习。 3.急于求成,粗枝大叶

在现行的劳技课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拿到制作材料后,在没完全看清材料规格、尺寸,甚至在没能完全听懂老师讲解制作要求时,就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如《诸葛锁》教学,有的学生在划好线后,不去检查画线的准确性,就兴冲冲地拿着工具操作。还有的学生在起锯锯割时,由于没能按照正确操作要求,造成木条锯倾斜,凹槽开得过大,整体拼合时出现松散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技术素养意识不高

在劳技课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识图能力还比较薄弱,在操作中工具的使用不规范,技术操作素养不高,造成作品质量较差。操作技能习得并没有真正从“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思想转变,因而终身劳动技术素养意识不高。 二、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有效性的策略

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应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劳技课中如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劳技课教学实际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1.使用好多媒体,操作过程清晰

在劳技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自制的多媒体ppt课件进行教学,将作品的制作过程拍成照片,还有网上收集到的相关的图片等都可以在课件中体现,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我想学、想动手的愿望。利用展台投影仪在课堂上进行制作过程演示,能使操作过程更清晰。如在中国结的编结中,在展台上直接用结线演示编结过程,操作过程清晰。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演示操作过程,能扩大示范效果,学生学得快,学习效果就好,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从具体情境中引入知识,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愿望。例如,上《木蜻蜓》课之前,教师先制作了几个木蜻蜓教具。上课开始,教师先神秘地向同学介绍自己儿时玩的一种玩具——木蜻蜓,接着教师现场试飞木蜻蜓,伴随一架架木蜻蜓腾空而起,同学们的热情被瞬间激起,有几个同学接住木蜻蜓便开始研究。实践证明,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劳技课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3.突出技术重点,强化技术难点

操作中对于技术难点,教师在示范时要突出重点,示范时放大示范效果,可多次直观演示,以强化技能重点。针对学生易出现的技术问题:(1)可以采取正误对比教学法,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技术操作的规范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2)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复杂的操作技能,可以采取分解技术步骤的方法引导学生操作练习,变复杂的操作为简易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制作。(3)在技能操作中,自编口诀,强化技术操作要领。例如:用细砂纸砂磨木料时,让学生口中默念“向前用力向后提”,这样既强化了技术要点后,砂磨的木料又不会出现两头成弧形的现象,从而保证砂磨面成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技能操作中的学法指导

(1)操作前,在指导自学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讨论,学会正确地识图,以培养学生技术操作前的识图素养。(2)操作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让学生先弄清技术要求、制作方法、制作流程,正确规范使用工具。操作时戒除毛躁、粗枝大叶的不良行为,真正有效提高操作技能,提高作品质量。(3)操作后,组织学生学会正确的技术评价。在评价小结环节中,教师要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操作中的得与失,分析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造成作品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技术评价,这对于操作技能的习得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劳技素养的形成。 5.适时开展竞赛,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学生操作的有效性,适时开展班级竞赛,有利调动学生操作的积极性。如初一《双联结》制作,在全班同学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前提下,开展编织竞赛,前3名同学有机会得到一个奖章。一声令下,班级所有同学投入到紧张的竞赛中,很快同学们就完成了作品。课堂中适时开展学习竞赛,能有效调动学生操作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内驱力,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劳技教学应以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教师应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为出发点,让学生从“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思想转变,让学生逐渐形成技能操作素养,为学生终身劳技素养习得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马群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