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资料p1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p18① 3、为什么说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全面侵略? p22 4、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P36
5、农民阶级梦想建立什么样的理想社会? P44 45
6、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资料p2
7、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给我们留下那些历史启示?。。 资料p8
8、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P50 51 9、维新派宣传维新主张的行动有什么? p54
10、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辩题是什么?如何评价这场大辩论? p53 54 11、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思想解放意义的事件有哪些?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辩论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延安整风 12、为什么说“百日维新”是一场全面变法?为什么说这场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1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维新运动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启示? P58 资料p9
14、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纲领? p64 65
15、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辩题是什么?如何评价这场辩论? P66 67 16、中华民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为什么? p69 70 17、如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P71
18、幸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作了那些努力? P 76
19、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幸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 P71 72 意义 20、幸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p77 79 21、为什么说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p106 22、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P107 23、五四运动是怎样走向发展的? P108 24、为什么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P108 25、五四运动具有哪些历史特点? P108-110
26、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与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相同p108-110 27、中国共产党二大提出的党的最低纲领即现阶段纲领的内容是什么? P122
28、为什么将1925年至1927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称为大革命? P125最后一段 29、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 30、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大革命?(或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作用是什么?) p126 31,在北伐战争中,被称为“铁军”的部队是叶挺领导的独立团。
32、1926年,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标志他的立场已经转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方面,变为新右派。
3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P120 3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出哪些新局面? P121
35、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是什么? P136最后 36、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P 138 139
37、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哪些及其严重的危害? P143最后
38、遵义会议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P144 145 39、什么是红军长征的精神? P146
40、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什么意义? P149
41、为什么说是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旗帜的? P153 42、为什么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P157 43、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为什么会一败再败? P160 44、中国的抗日战争必须坚持持久抗战的依据是什么? P163
45、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中,最主要任务又是什么? P174 46、什么是“实事求是”? p175
47、延安整风运动确立起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P176 48、延安整风运动具有什么意义? P176 与路线相同
4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P180第二段
50、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胜利的意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p178-181
5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资料p4 5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发生了哪三次“左”倾错误?为什么会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P142
53、为什么蒋介石集团在积极准备内战同时,又表示愿意和中共进行和平谈判? P184 54、中国共产党必须打败国民党和可能打败国民党的根据是什么? P188 5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主要有哪些民主党派? P196
56、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P209 p174 西方传教士急先锋:文化渗透 义和团运动:规模最大,影响最大 帝国主义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中日甲午战争后:①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②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③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④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四洲志》 魏源:学习西方第一人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薛福成、郑观应:前期维新思想家 梁启超、康有为:后期维新思想家 严复:《救亡决论》 《天演论》 《国闻报》 《湘报》 喊出“救亡”口号 时代的主旋律:“救亡图存” 时代的最强音:“振兴中华” 1843年:洪秀全 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1851年1月:洪秀全 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定都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西征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前期):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最能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 《资政新篇》(后期):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冯桂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导思想的第一人 具有思想准备意义的运动:①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延安整风运动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 《时务报》 谭嗣同:《仁学》 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宣告戊戌维新运动失败 戊戌维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 辛亥革命中坚力量:青年知识分子 1894年孙中山北上京津向李鸿章上书失败是孙中山从改良者变为革命者的转折点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的成立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警示钟》 《猛回头》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武昌起义的导火线:保路风潮 辛亥革命的高潮:武昌起义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 《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袁世凯窃国:标志着辛亥革命失败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斗争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 《北京大学》 《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民主 科学 李大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Bolshevism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 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向上海 五四运动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的人物: ① 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 陈独秀 ②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以毛泽东为代表 ③ 原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以董必武为代表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第一个 上海 陈独秀为书记 陈独秀在上海创建的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大革命的高潮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战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 秋收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 广东起义 毛泽东四本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反对本本主义》)的发表: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 1934年10月中旬:开始长征 长征的胜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线:柳条湖事件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的全面侵华 卢沟桥事变的导火线:宛平城事件 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张学良、杨虎城:兵谏 扣留蒋介石 西安事变 国共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8年3月: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 时期 会议名称 中共一大 时间地点 内容 影响 标志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Ps:会后开始发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1921.7.23 1. 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上海法租界2. 确立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望志路106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从而消灭阶级,废除资本号 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 3. 实际工作计划:集中精力组织工人 4. 选举中央局:陈独秀(书记)、张国焘、李达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 1. 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明确敌人:资本1. 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 性质和革命性质、对象和动2. 制定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 力,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最低纲领:a.打倒军阀 b.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两步走; 国民大革命时期 c.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2. 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3. 提出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到群众中去 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4. 提出:联合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命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国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p240) 革命的新高潮必将来临。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 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广州 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集中讨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 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国名党一大 1924年1月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广州 1.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内容 形成 2. 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3. 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后来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 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 1927年8.7 1. 彻底清算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汉口秘密召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并提出要改开 编军队) 2.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 3. 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4. 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最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1929年12月 大会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的建设经验,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使红军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肃清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 1. 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 2. 选举产生中国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 土地革命时期 八七会议 成为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古田会议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遵义会议 1931年11月 江西瑞金叶坪村 成立苏维埃政府 1935年1月 集中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1.军事问题:肯定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批评博古、李德的错误 2.组织问题: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成立新的三人团(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远离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抗日战争时期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 1. 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2. 批判左倾关门主义(不相信中层阶级有参加抗日的作用)的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体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 3. 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 4. 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瓦窑堡会议继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之后,解决了全党迫切要求解决的政治路线问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解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1937年2月 (背景:中共提出“五项要求”、“四项保证”) 表示同意国共两党进行谈判,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了“抗日”字样 国名党五届五中全会 1939年1月 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标志着国民党开始采取“消极抗的方针 战、积极反共”政策。 1937年8月 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使抗战发展为全陕北洛川 民族的抗战,为此: 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1. 必须实行全国军事总动员、全国人民总动员 2. 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 3. 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后方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统区发动抗日群众运动 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于党的任务的决定》 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洛川会议 抗日战争时期 六届六中全会 中共七大 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1938年9月 提出全党应该普遍深入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 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并给以批判性的总结,以及调查研究当前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性的任务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1945年4月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将其规定为党的延安杨家岭一切工作指针 中央大礼堂 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2.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做了第一次概括 3. 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讲话 争取和平民主的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 1946年1月,重庆谈判后 出席会议的: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无党派人士代表共38人 在中共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推动下,达成了五项协议:政府组织(国会制、内阁制、省自治)、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 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它激起了亿万善良的中国人对于实现和平、民主、团统一的热切期望 晋绥干部会议 1948年3月 毛泽东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讲话》提出我党土改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的、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阶级,发展农业生产 2.《讲话》完整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948年9月 1. 论述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国体(国家政权的阶 级性):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但是不仅仅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 2. 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不搞西方的议会制,应当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49年3月 解放战争即将胜利,讨论建国后的经济建设问题 1.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2.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经济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我的归纳:两个转变) 3.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解决了土地问题后,新中国还存在两种基本矛盾:国际上,新中国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因此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中国七届二中全会 争时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 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北平中南海同纲领》,规定如下: 怀仁堂 1. 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2. 政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民主集中制 4. 民族: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 经济政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6. 外交: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二. 选举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 三.会议通过了北平为首都,将北平更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 1950年6月 1. 确定了中心任务: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2. 党在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不要四面出击 (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应当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 1956年4月初 《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我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三大改造时期 十年建设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按照此会议的精神,党开始着重抓以下工作:1.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本次会议的文献《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奋斗》 中央书记处会议 (背景:苏共二十大进一步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毛泽东提出:要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义建设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导 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中共八大 1956年9月 1. 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做政治报告,周恩来做 二五计划的报告,邓小平做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2. 基本任务: 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可能团结的一切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3. 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和主要任务(在新的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 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时期 十年建设时期 十年建设时期 衡中稳步前进 5. 政治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6. 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vs个体经营;计划生产vs自由生产;国家市场vs自由市场) 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 1957年2月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 ,指出必须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采取说服教育) 1. 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矛盾 2. 政治思想领域:团结—批评—团结 3. 经济:统筹兼顾,恰当安排 4. 科学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 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56年11月 1957年10月 创造性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提出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开始改变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这一理论上和指导思想上的失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误给中国造成了长期的严重后社会主义道路和资产阶级道路之间的矛盾 果 开始大跃进,片面追求工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的,急于求成,急于求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1958年5月 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58年8月 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 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会后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运动的高潮,严重脱离生产实际。 1959年8月 做出 《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庐山 决议》 随后“反右倾”斗争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使得阶级斗争扩大化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1961年1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七千人大会 1962年1月 为了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坚决执行调整方针而召开 这次会议对贯彻对纠正左倾错 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人为造成经济困难的误,贯彻八字方针,具有关键性 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造成的作用 的。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年文革时期 政治局扩大会议 八届是十一中全会 1965年 提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即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 1966年5月 通过“五六一通知”,系统阐发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 革命的主要论点,会议决定设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1966年8月 1.毛泽东印发《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对 文革进行再发动。 2.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十六条”,成为文革的指导方针 中共九大 1969年4月 使文革的错误理论和时间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指导方康生等人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针都是错误的 1973年8月 结成“四人帮” 1978年12月 1.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 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4. 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了一批历史重大遗留问题和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方针 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大 改革开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理论工作务虚会 十一届五中全会 十一届六中全会 十二大 1979年4月 实行新八字方针:“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1979年3月 邓小平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首次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概念 1980年2月 为刘少奇彻底平反 1981年6月 通过《关于建国以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982年 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强调要走自己的路 二.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1.总任务:实现现代化 2.经济建设总目标:“翻两番” 3.显著特点: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新时期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把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破,被邓小平评价为中国特色的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政治经济学 《决定》的做出和实施是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 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三大的中心任务:加快和深化改革 六届全国人1985年3月 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大三次会议 十三大 1987 1.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 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配合此提出了“台阶式”发展思想 十四大 1992 1.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2. 确立的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政治 经济 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通过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将十四大提出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在历史之交的关键时刻,继承邓小平意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4 十五大 1997 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1. 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2. 提出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回顾了三大历史性巨变和三位伟大人物,提出要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 3. 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及初级阶段(政经文各方面)的基本纲领,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接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通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强调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的改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十五届四中全会 十六大 1999 是有一个推进国有奇特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重要的额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002 1、 把“三个代表”写进党章 2、 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 的小康社会(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均衡) 3. 总结概括了十条基本经验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 全面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2. 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六届五中 十七大
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