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模板

2020-05-02 来源:易榕旅网
XX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为建立健全我市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促进开齐开足课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制定以下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引导学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建立质量监测和考评体系,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办满意的教育。

二、监测方式

教学质量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 三、监测对象

1.小学四、六年级全体学生; 2.初中全体学生; 3.高中全体学生。 四、监测项目 (-)小学阶段

1.四年级全学科教学质量监测,监测方式为全体学生纸笔测试;

2.六年级学科综合能力测试,其中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教学质量监测为全体学生纸笔测试,体育、音乐、美术以各县区学生总数按比例随机抽取部分样本校现场测试。

(二)初中阶段

1.七、八年级全学科教学质量监测;

2.九年级全学科及八年级生物地理学科市质量检查测试;

3.学科能力测试; 4.中考。

(三)高中阶段

1.高一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教学质量监测; 2.高二全学科(按物理历史选科组合)教学质量监测; 3.高三市质量检查测试; 4.高三省质量检查测试; 5.高考。 五、监测时间

1.四年级、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时间为每学年上学期期末;

2.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教学质量监测时间为每学年

下学期期末;体育、音乐、美术现场测试时间另行通知;

3.七年级、高一、高二教学质量监测时间为每学年下学期期末;

4.初中全学科能力测试时间另行通知;

5.九年级全学科及八年级生物地理市质量检查时间为X月上中旬;

6.高三市一检时间为每学年上学期期末,市二检时间为X月中下旬,市三检时间为X月上旬;

7.高三省质检、中考及高考按全省统时间。 六、组织工作

(-)平台建设与管理

由市教师进修学院负责“XX市教育质量动态监控平台”建设、实施和管理,市、县、校分级使用.

(二)命题与阅卷

市教师进修学院统组织质量监测工作的命题和阅卷,加大小学命题研究,以监测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导方向,适当增加阅读份量,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质量监测的答题卡扫描由市教师进修学院统实施,阅卷工作分县区按参与监测的学生数量随机分配,统时间和标准进行。

(三)监测组织

由市教育局统部署,市教师进修学院负责命题入闱、试卷印刷、试卷发放、网上阅卷等工作,各县区做好考试报名、随机抽查、考点设置及考务安排等工作。市直有关学校的考

试管理、评卷工作等按属地管理纳入各县区统筹安排。

(四)分析反馈

市教师进修学院负责做好全市监测的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并向市教育局提交分析报告和可行性整改建议。各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做好本辖区和辖区学校的质量分析报告,并向所在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五)视导管理

各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监测分析报告情况,制定整改方案,规范和加强学校管理。市县(区)教研部门根据各学校各学科监测分析报告情况到学校组织教学视导。

七、结果应用

质量监测情况分别纳入小学、初中、高中学校评价内容,作为对县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八、经费保障

(一)除高考参照省有关文件要求收费外,其他监测不向学生收费。命题入闱、试卷印刷、阅卷中心组的工作、成绩处理等费用按规定由市教师进修学院在专项经费中列支。

(二)各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承担各次监测的考试组织、阅卷组织等费用。

九、其他事项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履行职责,确保我市中小学教

学质量监测顺利开展。

(二)各单位要加强对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信息的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监测的有关信息和数据进行片面炒作、扩散和宣传等。

(三)参与监测的中小学校要积极配合监测工作,不造假,不违规。对监测提出的问题积极分析并整改,提升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运用效果。

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常规管理方案与中小

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常规管理方案

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常规管理方案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镇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实际,特制定《XX镇中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方案》:

一、教学工作计划

(一) 各校要按照教育规划、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校历表、作息时间表等,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全省统制定、市教育局下发的课程课时安排计划,确

保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校都要在学期开始前制定好总课程表,时间、责任人等都要明确和固定。以上各项计划要突出本校特色,对计划的落实要明确责任和检查措施。

(二) 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一般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教改重点、主要活动安排。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开学前须由校委会或教师大会讨论通过,期中、期末检查执行情况。

(三) 各学科组(教研组)要根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制订出本组的教学教研计划,学科组(教研组)工作计划一般包括学科组(教研组)工作目标、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以及教研活动安排、教师业务学习内容、课外活动安排等。每学期制订一次,开学一周内由学科组(教研组)长制订,本组教师讨论通过并予以实施。

(四) 每个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校和学科组(教研组)的计划要求,在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制订出学科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含单元或章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任务与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的措施、教学活动、教学进度、检测安排。学科教学计划由任课教师在开学一周内制订好,以供学校检查和在平时教学中落实。

二、备课(教学设计)

(五) 集体备课。

1.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统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研究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问题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2.研究主要例题、习题、考核要求,调整课时安排; 3.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供别人参考;

4.检查个人备课情况。各学科教师每周要参加集体备课一次,由主备人提前写好教案,把每节课的要点、重难点、易混点及课堂教学设计等在会上讲述,其他教师对所讲内容提出疑问和讨论,作出相应变动和调整。每位教师要有集体备课的记录,补充完善教案,以供使用和检查。

(六)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了解教材编排体系与结构,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明确各单元、各章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

(七) 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研究与改进。要具体分析学生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注意学生的兴趣和意志特征;教学设计要注重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为主;教师要认真选择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思维、培养自

学能力的教学方法。

(八) 坚持周前备课,认真写好教案,课前要复备。教师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材内容重点、难点及关键点的分析; 3.教法与学法;

4.教具、学具的准备;

5.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包括教师的导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6.作业要求; 7.板书设计;

8.教学后记(反思)。

教案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书写规范,详略得当。教师不准抄教案、使用旧教案、现成教案或以书上圈点评注代替教案。

(九)选择适当的例题、习题。要精讲精练,选择深浅适当、有代表性的例题和习题,深入研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十)教师要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器材、设备和网络等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十一)教案检查、展览。教务室或教研组每周组织一

次教案检查,检查人要提出检查意见,查后要注明检查人姓名和日期,并加盖学校检查专用章或公章;检查后进行总结,必要时召开总结会;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教案展览。

三、课堂教学

(十二)教师必须严格按课表和教学计划上课,不得擅自改动课表、私自调课或请他人上课。

(十三)遵守课堂教学常规。教师必须课前准备好需用的教具,在上课前2分钟到达教室门前,按时上、下课,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规范使用上、下课礼貌用语,不得擅离课堂,不抽烟,不接打电话,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着装得体,教态亲切,使

用普通话;尊重学生,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耐心教育,不讽刺、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责令学生中途退出课堂。

(十四)每堂课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1.目标明确,要求恰当; 2.讲授正确,深浅有度; 3.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4.讲练结合,环环紧扣; 5.师生互动,效果良好。

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上,一般应包括以下八个环节:导入课题一一出示目标一一预习指导一一检查效果一一教师解

疑一一当堂训练一一归纳总结一一布置作业等。其中教师讲解的时间文科一般不超过20分钟,理科一般不超过25分钟,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不同的教学模式及学科,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流程,各学校应当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分类制定详细的课堂教学流程表,统发给任课教师执行。

(十五)加强学法指导。牢固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积极利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十六)精讲精练,讲练结合。适时捕捉教学信息,及时反馈,通过练习、讨论、实验等各种形式加强当堂巩固训练,训练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同时要兼顾训练的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位学生有所收获和提高。教师要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节奏适宜,杜绝注入式、满堂灌。

(十七)规范使用专业术语,把教材规定的知识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教师的

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灵活,有激励性和启发性;板书规范,字迹工整,布局合理,简洁明了;教师上课时需

讲解的例题、需演示的实验,都应事先做过。

(十八)学校要常年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听课、评课制度化、经常化,听课记录与教研记录要规范(时间、主讲人、内容、分析与评价、意见与建议等)。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次公开课或观摩课,每位教师每周听课至少在一节以上(一节主备老师示范课或一节推门课)。尤其是示范课,要给予符合课改要求的量化打分,要通过点评促进教学。

(十九)要加强自习课辅导,允许学生自己安排,不准讲课和变相讲课。

(二十)让学生有组织的参与课堂教学评价,鼓励他们用简洁中肯的语言提出意见和建议,达到促进教师提高的目的。学生评教活动原则上期中、期末各一次。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二十一)作业布置要做到:

1.凡按教学计划开设的文字课程,都要精心设计、选择作业内容,作业要适量,以精为主,注意增加弹性作业;

2.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

3.课堂作业要在课内完成,课间、午休一律不留作业; 4.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少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年级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初中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个半小时;

5.书面作业的书写、格式要统要求;

6.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严禁用作业体罚学生。

(二十二)作业量要求:语文每篇课文应有一次作业。初中每学期大作文8篇,小作文10篇;小学中、高年级每学期大作文8篇,小作文12篇;小学低年级造句练习或几句连贯成段练习每周一次;提倡学生写日记、周记;数学和英语每天应有一次作业;其他各科每周要有作业布置。

(二十三)作业坚持以教师批改为主,以学生互批互改为辅,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面批面改;批改要正确,批语要具体明确,重在指导和激励,评价恰当;批改的成绩记录一般分“优、良、中、差”四等,作文和自测性、考查性作业可打分数;批改文字表述要清楚规范,具有鼓励性,要有批改日期。教师发现学生知识上的漏洞或能力上的缺陷,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区分多数还是个别学生,分别采取补救措施加以解决。坚持全批全改,适当穿插面批。对作业错误之处要有明确、统的符号,便于学生找出错误,予以订正。批改作业一律用红笔,改笔工整、书写规范、逐题批改,不得“一页一勾”,还应注明每次批改的日期。作文批改要有旁注和总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

(二十四)作业讲评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和激励性;对拖欠、缺交、马虎、抄袭作业的学生要及时批评教育,要求

补做或重做,对作业中的错误要督促学生及时改正;学生学习任务要做到“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课外作业要有发必收,有收必阅,有阅必评,有错必纠。加强对口头、动手作业的检查,使口头、动手作业同样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学校对教师的作业批阅情况每周要普查一次。

(二十五)教师应建立作业批改记录。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个别纠正;较多学生出现的共性错误则要认真分析原因,作集体讲评,并及时补救薄弱环节。对学生在作业中的独特见解,给予鼓励表扬。

(二十六)正确、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教辅资料。教师讲练习题应以课本和练习册为主,统训练,不得强迫、诱导学生非必要的学习资料。尤其是毕业年级的教师要精心设计、编辑组合试题,不要盲目、不加选择的照搬照用现成复习资料。

(二十七)学校和班主任应统筹协调好学生活动性和实践性家庭作业。学科教师每周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活动性和实践性家庭作业各一次,应做好作业的反馈、评价和记载工作。活动性家庭作业可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学生利用放学后、双休日或节假日开展访问、调查、参观、远足、旅游、野餐、野营、演出、慰问、展览、竞赛、夏(冬)令营等活动。实践性家庭作业可安排学生利用放学后、双休日或节假

日开展测量、统计、实验、制作、操作、创作、演唱、演奏、演讲、朗诵、采访、采集、编辑、养殖、种植、家政等方面的实践活动。班主任可将学生分成若干课外学习小组,使学生在课余可一起学习、讨论、研究和活动,以保证各类家庭作业的完成。

五、辅导与复习

(二十八)对各学科和学生的分类教学辅导,学校教务室或班主任应作出统筹安排,做到定人、定时、定地点,确定辅导内容、对象,提出辅导措施。在规定时间内,教师应下班级或到地点进行辅导,并做好辅导记录。

(二十九)辅导要因材施教,既要有课内辅导,又要有课外辅导,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既要辅导优等生,又要辅导学困生,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要关心和了解所教学生,摸清其家庭、社会环境、学习、生活、身体、智力

等情况,确定“培优”和“补差”的对象,建立辅导档案,制订辅导计划,确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辅导目标、形式、内容、时间,确保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三十)辅导的主要任务是解难释疑,查漏补缺;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打稳基础,讲求实效。教师要做到有热心、有耐心、有信心,加强学法指导和阅读指导。辅导要讲究实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辅导方法。

(三十一)辅导时间要合理安排,不得挤占其它学科,不影响学生离校,不得将学生带到教师宿舍进行个别辅导。严禁利用课外辅导加重学生负担,不得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不得收取辅导费(补课费)。

(三十二)要在充分研究教材和分析学生的情况下上好复习课,决不能简单重复旧知识,更不能放任自流。教师要认真备好复习课,写好教案,重点是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指导思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重视平时复习。学完一课、一章或一单元后引导学生小结,使学生科学、灵活地抓住知识点,过好单元或章节关,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要抓好学期、学年复习。认真制订期末总复习计划、毕业年级(班)复习教学计划。指导学生自己动笔梳理知识系统,掌握知识结构,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熟练运用。教师要尽职尽责把好关,不给下段教学留下尾巴。

(三十三)初中毕业年级要研究中考的考试说明,掌握考试要点,把握命题方向。复习方法要灵活多样,生动有趣,不拼时间,不加重学生负担,讲求复习效果。

六、校本课程与课外活动

(三十四)学校应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鼓励人人参与校本教材的研发,发挥教师各自的特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构建自成体系、不断创新的校本课程系统。全镇中小学统每周一至二节校本课,不得随意删减,要有校本课

程表、校本课程设计人表及组织实施表。

(三十五)学校要精心筛选校本教案并进行整理,建立自己的校本课程资源库。每学期择优上报3-5篇到市教科中心,评选出优秀的教案。要体现“初编教材一一上课试用一一查找问题一一再次修改一一再次上课”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三十六)学校要根据师资和条件,建立好课外活动组织,成立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把开展课外活动与实施校本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如科技活动小组、社会实践调查组、学科竞赛组、书法美术组、文艺组、体育组等。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校本课程的学习和相关小组活动。必要时可聘请校外教师辅导,还可以在学校和学科组(教研组)的安排下组织课外集体活动,如:科学讲座、读书会、心得报告会、诗歌朗诵会,书画展、科学晚会、影视评论等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每学期要培养若干特长突出的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要做到“四定四有”:即定教师、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内容,有计划、有教案、有记载、有总结。各学科教师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课外活动。每次课外活动都要认真作好记录,包括课外活动的人员、内容、方法、效果等。注意资料积累,期末认真总结。

(三十七)指导好课外阅读。学校开放图书室、阅览室,

各班可组织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

七、考试与评价

(三十八)考试与评价要坚持可行、多元、全面、开放、因人而异的原则,实现导向、激励、记录成长、反馈等功能。教学效果的评价可采用考查和考试等形式,要不断改和完善考查、考试制度。注重日常考查(如课堂提问、当堂练习、实验操作、形成性检测等),适量组织考试。期中、期末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既要考查知识与技能,还要考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三十九)严格执行考试规定,不得擅自增加考试次数,严格控制考试时间。考查一般在单元或章节教学结束后进行。毕业年级和重点学科可实行月考。不能把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唯一手段,以防学生只重视分数而忽视能力的提高。要认真把好命题关,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试卷结构、考点覆盖面、题型和分值,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试题难度要适中,题量要适当,并科学制定评分标准。

(四十)规范考试过程,严格考试纪律。平时要重视对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试题的命制、保管、监考、巡视等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堵塞作弊漏洞。期中、期末考试、毕业年级和重点学科的月考,要做到密封试卷,严格按照评分标准

进行流水作业阅卷,并仔细复核,以提高考试成绩的可信度。

(四十一)阅卷结束后,要及时细致准确的统计成绩,认真做好试卷与成绩分

析,写出书面材料,及时讲评试卷,对教学薄弱环节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质量分析报告一般包括:考试目的;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总体情况,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考题及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弥补措施和改进教学的意见。统计分析工作可由学科教师单独或集体完成,并在同学科教师中进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四十二)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毕业年级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的评语。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在评价的基础上,应给学生的操行或综合素质确定等级。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要限定时间给予补救、辅导,并以校为单位进行补考。不得将学生成绩排队、公布。期末考试(考查)成绩、操行和综合素质等级、教师评语应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并通知学生及其家长。

(四十三)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

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多样化(书面考试、口试、实践操作、观察、访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提倡运用“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

八、教学研究

(四十四)教学研究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校本教研规划,责任落实到人,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规划的实现,确保教研实效。建立健全教研组织,全镇小学以XX小学为基点,设立小学各学科中心教研组,各校设立相应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初中以校为单位设立各学科教研组。教研组每学期要制定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责任人。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活动要有记录。

(四十五)坚持“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全镇小学中心教研组、初中各学科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月都要有教研简报。校本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说课、上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研究课等)、听课与评课、教学论坛、教学

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学习先进教学经验、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校本教研活动要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专业引领\"为基本方法,不断完善与创新。各学校要定期优

秀教案和论文,统上报市教科中心。

(四十六)要大兴学习之风,提倡教师多读书,每人每学期至少阅读一部教学专著,每学年至少参加一次外出学习,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要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搞好教师业务培训,学校每学年要进行“三字一机”(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计算机)训练和比赛。教师要有“五本”:教案本、教研记录本、听课记录本、教学反思本、写字练习本。

(四十七)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每位教师每周要写教学反思不少于一篇,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研论文,每个学校每年必须承担一项教育科研课题。

(四十八)每学期末学校要科学安排结束前的各项工作,组织教师搞好教学分析、工作总结、课题材料整理等,为下学期的工作奠定基础。

项目

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长期教改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区委、区《关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强区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增强全系统教学质量意识,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区中小学实际,

特制订《XX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一、 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体系1.区级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区教研室、督导室和招生办具体负责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工作,制定操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教育局每学年组织召开1-2次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会,做好学情、教情分析,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和工作要求。

2.校级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建立校长负责制,农村小学以乡镇为单位,农村初中和城区中小学以校为单位,每学期召开1-2次专题会议,重点研究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相关的制度、计划、实施、改进等工作。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测力度,提高质量监测的信度,有效监测影响教学质量的要素,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任课教师要以实施有效教学为目标增强质量意识,狠抓教学环节和过程;认真研究学生、吃透教材、创新教法、精心组织、善于反思,不断提高执教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破解,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措施,适时进行学科教学监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 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制度3.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区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管理办法,加强质量测评的过程管理,对违反质量测评管理制度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科目设置及组织形式应体

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课程计划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高考、中考质量测评管理制度。教研室对各学校高三年级、九年级教学进行重点调研指导。教研室和招生办每学年对高考成绩和中考成绩进行质量分析,并进行通报。质量分析结果作为教育局评估考核学校办学水平和校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各高、初中学校要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复习备考工作计划,制定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毕业班教学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5.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测评制度。中小学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由分管局长负责,教育股和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统测评某一学段考试科目(与期末考试同步)。各乡镇、各学校要认真分析统测评科目的反馈结果,召开教学质量专题分析会,对辖区内各学校、各年级、各学科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

6.教学质量管理学期报告制度。每学年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结束后,招生办要将监测结果记入数据库并形成质量监测分析报告,在全区通报。监测结果作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校长考核的重要依据,测评成绩优秀的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听课检查制度。教育局长、副局长、乡镇教育专干和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了解课改情况,掌握教学实情。每学年教育局长、副局长听课不少于12节,分管业务副局长24节,兼

职教研员40节,专职教研员60节,乡镇教育专干30节,校级领导30节,分管业务副校长40节,教师20节。教育局每学年对以上人员的听课情况进行1—2次专项检查,中小学校长听课记录由教育局长亲自检查,所有检查结果进行全区通报。并把校长、乡镇教学督查人员听课检查结果与绩效量化考核挂钩。

8.教学常规管理检查评价制度。教育局每学年对城区中小学和农村初中、中心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评价,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下达整改通知书。学校要按照反馈意见,向教育局提交整改措施并及时予以落实。教育局组织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回访。

9.教学质量评价激励机制。教育局每学年召开一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工作会议,表彰奖励教学质量先进学校、优秀校长和先进教师。各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考评激励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落实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责任10.教育局将加强对中小学期末检测、毕业年

级质量监测和非毕业年级质量抽测等监测工作,及时总结,不断改进,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努力推动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11.教育督导室要把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作为一项核心工作常抓不懈。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

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程”为抓手,详实掌握情况,发现工作亮点,促进学校快速提高办学水平。

12.教研室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工作重心,深入调研学校教学状况,专题研究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各种因素,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学校加以改进,提出教学改发展的建议和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小六毕业考试和非毕业年级质量测评工作,做好数据统计和总结反馈工作,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要精心组织初高中学校制定切实有效的备考复习方案,开好备考工作研讨会,努力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全面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与教学研讨活动,多措并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13.招生办要具体负责高考、中考组织实施工作,确保考试环节严密、操作规范、有序开展。要将质量监测数据及时汇总并记入数据库,对数据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及时通报,以促进学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4.校长和教师要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意识,下功夫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大力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建立学校全员监测、全面监测、全程监测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强化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成为不断反思、改进、提高的动态过程,推动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明确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内容15.教学管理工作评

价:教学管理工作评价实行分级管理制。教研室、督导室负责对城区中小学和乡镇初中、中心小学进行教学管理工作评价;乡镇负责对所属其它小学(含教学点)进行教学管理工作评价。

(1) 教学常规:主要评价学校及其教学组织的管理能力、课程开设、计划、活动、教学常规检查及评价和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评价等方面工作情况。

(2) 教育科研:主要评价学校课题立项、课题研究过程、课题结题、研究成果等方面工作情况和校本研修的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集体备课、评课议课、校本课程开发、承担或参与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成果展示、活动及成效宣传等方面工作情况。具体评价内容及办法见《XX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考评表》(教学管理工作评价满分100分)。

16.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项目(以教育局抽测结果为依据):

①平均分; ②优秀率; ③及格率;

④全区同类学校排名。具体计分办法:

①平均分达到全区同类学校平均分,计40分,每高于平均分1分,加0.5分,每低平均分1分,减0.5分;

②优秀率达到全区同类学校平均线,计10分,每高于

平均线1个百分点,加

0.2分,每低1个百分点,减0.2分;

③及格率达到全区同类学校平均线计10分,每高于平均线1个百分点,加0.2分,每低1个百分点,减0.2分;

④同类学校均分第一名计40分,以后名次每退1名少计1分,至0分为止;基准分100分,上不封顶,下至为零。

17.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小学评价对象为全区所有小学毕业年级,以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成绩为考评依据;初中评价对象为全区所有初中毕业年级,

18.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为考评依据。高中评价对象为全区所有高中毕业年级,以市教育局、市招办公布高考成绩为考评依据。评价项目:

(1)小学教学质量监测项目: ①平均分; ②优秀率; ③及格率;

④全区同类学校排名。具体计分办法:

①平均分达到全区同类学校平均分数,计40分,每高平均分1分加0.5分,每

低平均分1分减0.5分;

②优秀率达到全区同类学校平均线,计10分,每高平均线一个百分点加0.2

分,每低1个百分点减0.2分;

③及格率达到全区同类学校平均线,计10分,每高一个1个百分点加0.2分,

每低1个百分点减0.2分;

④全区同类学校均分第一名计40分,以后名次每退一名少记1分,依次递减至

0分为止;基准分100分,上不封顶,下至为零。 (2)初中教学质量监测项目: ①平均分;

②优秀率,③及格率;

④全区同类学校排名;⑤统考500分以上学生区属高中录取率;⑥保送生成绩转换中考成绩。具体计分办法:

①平均分达到全区同类学校平均分数,计40分,每高平均分1分加0.5分,每低平均分1分减0.5分;

②优秀率达到全区同类学校平均线,计10分,每高平均线1个百分点加0.2

分,每低1个百分点减0.2分;

③及格率达到全区同类学校平均线,计10分,每高平均线1个百分点加0.2

分,每低1个百分点减0.2分;

④全区同类学校均分第一名计35分,以后名次每退1名少计1分,至0分为

止;⑤统考500分以上学生区属高中录取率100%,计5分;录取率95%—99.9%,计3分;录取率90%—94.9%,计2分;录取率85—89.9%,计1分。⑥X中保送生前十名每名总成绩以一中当年统招学生最高成绩加20分计,其余保送生以当年X中统招新生最高成绩计;X中和X中保送生以学校当年统招新生最高成绩计,所有成绩计入保送生初中毕业学校总成绩。基准分100分,上不封顶,下至为零。

(3)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项目(适用于除市X中外的其它高中学校):

①上线率; ②上线人数; ③进步幅度;

④全市个人排名。具体奖励办法:

①二本及二本以上上线率不低于上一年度,奖励学校20万元,一本上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奖励学校1万元,二本上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奖励学校0.8万元;

②本学校二本及二本以上上线率与全市上线率相差幅度与上一年度相比,每进步一个百分点奖励学校5万元。

④市XX中学考生个人总成绩进入全市文史类或理工类前50名,市二中考生总成绩进入前100名,每入围1人,奖励学校3万元。市X中考生个人总成绩达到一本分数线,

每入围一人,奖励学校五千元。市XX中学和市X中高考奖励根据两校高一新生入学中考成绩,给学校下达三年后高考任务指标,该指标随全省高考年度招生计划的调整而适时适度调整,如圆满完成任务,奖励每校10万元,超出任务指标,每考上一名二本奖励学校20**元,考上一本奖励学校5000元。

19.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以教学管理工作评价、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抽测评价、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三个方面的综合积分为评价依据。评价项目及权重:

①教学管理工作评价占20%;

②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占10%;

③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占70%。综合积分满分为100分。教学管理项目得分以每年“双常规”检查考核为依据。综合积分作为表彰“教学质量优秀学校”的依据。

五、运用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结果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奖励学校数量以同类学校25%计(出现小数以四舍五入取舍)。

20.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奖。小学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获奖学校第一名奖励学校毕业年级每班1.5万元,其后名次以每班0.2万元递减,农村与城区奖励标准相同。初中

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获奖学校,第一名奖励学校毕业年级每班2万元,其后名次以每班0.2万元递减,农村与城区奖励标准相同。在当年全区统组织的高一保送生考试中,考入市X中、市X中和市X中前30%名内的保送生以每生1000元、中间40%名内以每生800元、后30%名内以每生500元的标准,奖励保送生初中毕业学校。

21.

22.教学质量进步奖。本年度学校在全区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名次与上一年度相比较,农村初中学校进步五个位次以上(含五个位次)、城区初中学校进步三个位次以上(含三个位次),奖励学校5000元(不含民办学校);农村乡镇小学和城区小学进步五个位次以上(含五个位次),奖励学校(乡镇)20**元(不含民办学校)。

23.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奖。非毕业年级教学质监测获奖学校,小学第一名奖励所在年级每班4000元,初中奖励所在年级每班5000元,其后名次以每班500元递减,城区与农村奖励标准相同。

24.农村初中学校教学质量监测综合评价结果进入同类学校前15名,农村小学进入前20名,城区初中学校进入前5名,城区小学进入前7名的学校,方可参评先进单位(文明学校)等荣誉,也是校长提拔任用的考核条件之一。

25.教学质量综合评价集体奖。教学质量综合评价集体

奖依据教学管理考评结果、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结果和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考评予以奖励。获奖学校授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集体奖”奖牌。

26.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校长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学校教学质量高,工作实绩突出的校长,给予一定奖励。

27.教学质量先进教师在教师发展性评价、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职务晋升、年度考核、评优树模、兑现绩效工资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28.义务教育学校连续三年考核均为全区同类学校倒数第三名的学校,对校长进行诫勉谈话,三年内不予评优树模;连续三年考核均为全区同类学校倒数第二名的学校,进行全区通报,三年内校长不予提拔重用;连续三年考核均为全区同类学校最后一名的学校,调整校长工作岗位。

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景监督管理,构建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小学教学质景监控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XX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2、全面深入了解我县教育教学现状,科学评价学校教学工作,充分调动所有学校争先进位的积极性。

3、促进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防流堵辍、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4、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作为评价各校教学质量的依据。

5、逐步建立全县学生发展状况数据库、学科质量数据库,为全县教育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范围及内容

监测对象为全县中、小学在籍在校生(以学籍电了档案为依据),监测范围为《课程标准》规定开设的所有科目。

监测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监测试题难易得当,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监测方法采取纸笔监测、面试监测和实际操作监测相结合。

三、监测办法

质量监测总分为120分(其中附加分20分)。监测类型为集中监测、随机监测、特长监测三种。集中监测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等五项赋分。随机监测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三项赋分。特长监测按比赛获奖、大课间活动、测试三项赋分。

(一)集中监测(60分)

高中、初中、小学的集中监测分别为高考、中考、小学毕业考试(明年以后将在三年级举行一次监测作为小学阶段的起始分数)。

高中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四项计算,具体分值分别为5分、20分、15分、20分。

初中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五项计算,具体分值分别为5分、15分、10分、20分、10分。

小学的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的分值分别为5分、15分、15分、15分、10分。

计分办法如下:

(1)集中监测巩固率,即参加考试人数与参评人数之比。小学巩固率达97%、高初中达95%

,记5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为防止人为的淘汰差生,巩固率可记负分,以充分抵消因淘汰差生而提高的其他几方面的得分。

参评人数=(学籍数+转入数+复学数+其他)-(转出数+休学数+其他)(县内转入、转出均应主动到教育科备案,转到县外应到教育科审批,否则视同流失)。

(2)集中监测平均分,即学校总分与学校参考人数之比。

集中监测平均分赋分:

(3)集中监测及格率,即学校总分及格人数与学校参考人数之比。及格分数=总分X60%。

集中监测及格率赋分:

(4)集中监测优秀率,即学校总分达优秀人数与学校参考人数之比。优秀分数=总分X80%

。优秀率达到40%记该项最高分值,每低一个百分点,中、小学均扣0.5分。

(5)集中监测后30%的平均分,即各校位于后30%的学生的平均分。

后30%学生平均分赋分:

(二)随机监测(高中40分,初中、小学25分)即教育局每学年随机对全县某些学校、某些年级、某些班级、某些学科随机进行监测,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三项赋分。高中以每学期末联考数据为依据,分值为平均分15分、及格率10分、优秀率15分。初中分值分别为10分、5分、10分。小学分值分别为10分、10分、5分。其计分办法是:

(1)随机监测平均分赋分: (2)随机监测及格率赋分:

(3)随机监测优秀率赋分:优秀率达到40%记该项分值,每低一个百分点高中扣0.4分、初中扣0.3分、小学扣0.2分。

参评人数、及格分、优秀分规定同集中监测。

为减少随机抽样的偶然性,对乡镇中心小学的村完小实行按类抽取,中心小学在学年初把全镇村完小按教学质量平均分成三类,并上报质量监测中心。在随机监测前抽签决定监测的学科、类别、学校、年级和班级。一类高中的随机监测以每学期的联考成绩为依据,二类高中以抽查数据为准。

(三)特长监测(15分) (1)比赛获奖(3分)

即每学年各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中小学生运动会、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获奖情况。计分办法如下:

①获县级以上个人一、二、三等奖的分别计10、8、5分。

②获县级以上团体一、二、三等奖分别计100分、80分、50分。

所有活动必须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与其他部门联合组织的,折半计分,以表彰文件、通报及获奖证书原件为依据(若按名次发奖,按1:2:3比例转化为一、二、三等奖)。计分办法是:

比赛获奖赋分:

(2)大课间活动(3分)

学校举行大课间活动正常,且活动内容丰富,能有效提高学生锻炼水平。大课间赋分:

(3)测试(9分,其中体育3分、音乐3分、美术3分。) 即:县教育局组织专业人员进校进班随机抽取学生,对学生音乐、体育、美术等知识和技能进行监测,计分办法是:

测试赋分:

高中不进行特长监测。 (四)发展性指标(20分)

发展性监测指标分为两项,即学年进位10分、学段进位10分。

(1)学年进位,即各学校集中监测排名比上学年集中监测排名进位情况。上年排名在前10%名今年仍保持的加10分,上年排名在前10%-15%名今年保持的加8分,上年排名在前15%-20%名今年仍保持的加6分。如果上年排名在前10%名,今年虽退位但仍在前20%名,可加相应的分值,退位到20%名以后得0分。

学年进位赋分:

(2)学段进位,即各学校学段末排名比学段初排名进位情况。高、初中学段初成绩以入学成绩为准,小学学段初成绩以三年级集中监测排名为准。年段初排名在前10%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10分,年段初排名在前10%-15%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8分,年段初排名在前15%-20%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6分。如果年段初排名在前10%名,年段末虽退位但仍在前20%名,可加相应的分值,退位到20%名以后得0分。

学段进位赋分:

以上各项累计得分为各校年度教学质量综合评定得分,其中发展性指标为附加分。初中学段提高分自20XX年起实施,小学、高中学段提高分自20XX年起实施。

四、评价办法 (一)分类比较: 高中:

第一类:一中、二中、XX中学、XX学校、XX中学。 第二类:四中、XXX中学、XX中学、XX中学。

初中:所有公办民办初中,以及完中的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初中部。

小学:

第一类:XX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校本部等19个学校。 第二类:15个乡镇中心小学(以乡镇为单位)。

第三类:村完小、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各项分值以集中监测为依据。

同一类别的学校之间进行比较。 分等评定:

优秀等次:监测总分达80分以上的单位 良好等次:监测总分达70-79分的单位 合格等次:监测总分达60-69分的单位 不合格等次:监测总分低于60分的单位

五、奖惩

(-)凡监测总分为优秀等次的单位,教育局颁发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奖。其中乡镇中心小学全学区教学质量虽然达到优秀等次,但仍有五分之一教学质量不合格完小的,该乡镇中心小学不授予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奖。

(二)凡监测总分排名较上年进位超过五名以上的单位,教育局颁发教学质量同比进步奖。

(三)凡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为不合格等次的单位,通报全县,并责令整改,对第一年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学校进行重点帮扶,对校长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为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学校校长引咎辞职。

(四)凡中心小学有三分之一以上学校为不合格等次的,通报全县,并责令整改,对第一年有三分之一以上学校为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中心小学校长及业务副校长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校为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中心小学校长及业务副校长引咎辞职。

(五)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校综合评估。

(六)集中监测按各科任课教师总数20%的比例设学科教学一、二、三等奖(一、二、三等奖比例为1:2:3)。

六、违纪处理办法

(一)学生违反考试纪律,情节严重的取消考试资格,

凡冒名顶替或在试卷上做特殊标记的,该学科作零分处理。

(二)学校对参考学生资审不严,为学生冒名顶替提供条件或为学生提供作弊便利的,该学科按零分处理,并视情节轻重,对校长及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三)监考教师不按考试规范程序操作,违反考试纪律,造成考场秩序混乱、集体作弊、出现雷同卷的或阅卷教师工作不负责,造成阅卷、统分误差大,查实后取消下一年监考资格,阅卷资格,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四)县局抽调下派的考务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不按考试规范程序操作,造成试卷泄密、混装、倒装或少装答卷,将视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五)凡人为淘汰差生,或在学籍上弄虚作假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