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供电局配电终端-技术规范部分
配电子站及配电终端
技术规范
目 录
定义 ............................................................................ 3 2. 总的要求 ........................................................................ 3 2.1 可靠性 ...................................................................... 3 2.2 可扩展性 .................................................................... 3 2.3 可维护性 .................................................................... 3 2.4 数据分级 .................................................................... 4 2.5 “四统一” .................................................................. 4 2.6 环境条件 ................................................................... 4 3. 引用标准 ........................................................................ 4 4. 配电子站设计要求 ................................................................ 5 4.1 功能要求 ...................................................................... 5 4.1.1数据收集、处理 ............................................................. 5 4.1.2区域故障处理能力 ........................................................... 5 4.1.3通信 ...................................................................... 6 4.1.4 对时功能 ................................................................ 6 4.1.5遥控 ...................................................................... 6 4.1.6遥信 ...................................................................... 6 4.1.7事件记录 .................................................................. 6 4.1.8维护和调试................................................................. 6 4.1.9电源 ...................................................................... 7 4.1.10其它功能要求 .............................................................. 7 4.2 技术指标 ...................................................................... 7 4.2.1系统软件 .................................................................. 7 4.2.2 通信 ...................................................................... 7 4.2.3 机柜 ...................................................................... 7 4.2.4 电源 ...................................................................... 8 4.2.5 安全特性 .................................................................. 8 4.2.6 电磁兼容特性 .............................................................. 8 4.2.7 防雷 ...................................................................... 9 4.2.8 可靠性指标 ................................................................ 9 5. 配电终端技术要求 ................................................................ 9 5.2.1 功能要求 ................................................................ 9 5.2.2 遥信 ................................................................... 10 5.2.3 遥测 ................................................................... 10 5.2.4 遥控 ................................................................... 10 5.2.5 数据处理 ............................................................... 11 5.2.6 通信 ................................................................... 11 5.2.7 对时功能 ............................................................... 11 5.2.8 维护和调试 ............................................................. 11
1.
―1―
二次回路的安全防护 ..................................................... 11 电源 ................................................................... 12 其它功能要求 ........................................................... 12 5.3 技术指标 ................................................................... 12 5.3.1 遥信 ................................................................... 12 5.3.2 交流采样 ............................................................... 12 5.3.3 遥控 ................................................................... 13 5.3.4 通信 ................................................................... 13 5.3.5 馈线故障检测 ........................................................... 13 5.3.6 硬件平台 ............................................................... 13 5.3.7 软件平台 ............................................................... 13 5.3.8 电源 ................................................................... 14 5.3.9 安全特性 ............................................................... 14 5.3.10 电磁兼容性特性 ......................................................... 15 5.3.11 冲击耐压 ............................................................... 16 5.3.12 机械振动性能 ........................................................... 16 5.3.13 结构 ................................................................... 16 5.3.14 防雷 ................................................................... 16 5.3.15 可靠性指标 ............................................................. 16 5.3.16 工作条件 ............................................................... 16 5.3 机柜配置要求 ............................................................... 17 5..1 机柜 ..................................................................... 17 5..2 转接端子 ................................................................. 17 5..3 标志 ..................................................................... 18
5.2.95.2.105.2.11
―2―
1. 定义
配电终端设备是指用于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各种馈线远方终端、配电变压器远方终端以及中压监控单元(配电子站)等设备的统称。
FTU是指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柱上开关等处,并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故障电流检测(或利用故障指示器检测故障)等功能的远方终端。
DTU是指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环网柜、开闭所和配电所站点,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故障电流检测(或利用故障指示器检测故障)等功能的远方终端。
2. 总的要求
配网自动化是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次招标的设备,对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数据分级,“四统一”和环境条件等方面有原则性要求。
2.1 可靠性
参与投标的配电终端设备必须是国际国内知名厂家的知名品牌,投标设备必须有3年现场运行经验。
2.2 可扩展性
参与投标的配电终端设备必须有灵活的可扩展性,设备采用插箱式结构,有独立的遥信、遥测、遥控插件。对于本期只上 “二遥”(遥信和遥测)的监控点,以后如果要上“三遥”(遥信、遥测和遥控),不需要整体更换配电终端设备,只需增加相应的插件即可。对于以后需要增加监控容量的监控点(如从4回路增加到8回路),也不需要整体更换配电终端设备,只需增加相应的插件即可。要求配电终端结构设计为日后扩充留有足够的空间和安装位置,为方便施工维护,所有站点配备的配电终端内二次电缆转接端子均采用V0级凤凰端子,端子种类、数量均按最终的三遥容量要求进行配置。
2.3 可维护性
参与投标的配电终端设备必须有多种维护手段。可以通过串口通信当地维护,也可以通过网络通道,由配网自动化主站维护。
―3―
2.4 数据分级
配网监控点,点多面广,数据量庞大。需要把数据分级传送:对于重要数据实时传送;对于非重要数据,在配电终端设备当地存储,需要时,由主站召测。这样即保证了告警信息(遥测越限,通道异常,一致性错误等等),遥信变位信息和故障信息的实时显示,也避免了电压,电流遥测值等大量非重要信息占据大量的系统资源(通信通道,硬盘,CPU负荷等等)。
2.5 “四统一”
配电终端设备(包括配电子站)原则上要统一结构,统一尺寸,统一配置,统一接线。“四统一”的目的是减少配电终端设备种类,提供工作效率,减少维护工作量。各种配电监控终端包括配电子站,柱上FTU,环网柜开闭所DTU,提供统一软件配置管理工具,减少维护复杂度。
2.6 环境条件
配电子站运行环境温度范围: 配电终端环境温度范围: 相对湿度: 海拔高度:
大气压力:
-25℃~+55℃ -40℃~+75℃
5%~95% 无凝露 70kPa~106kPa 1000m 0.5℃/min 29g/m3
环境温度最大变化率: 最大绝对湿度:
3.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技术标准中未明确要求的条款,应执行最新颁布的IEC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当标准中的条款与本规范存在偏差时,应以本技术规范为准。
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GB/T13729—1992 远方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DL/T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 721—2000
配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4―
DL/T 597-1996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 低压无功功率静态补偿装置
GB/T15576-1995
JB7113-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DL/T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1995)
DL/T 634.5101-2002 DL/T 634.5104-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定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定
Q/GD001 1137.01-2008 广东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4. 配电子站设计要求
配电子站是指安装于变电站内,对区域内配电终端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以及通信中继等功能的中压监控单元。
配电子站采用标准柜式安装方式,硬件设计采用无旋转硬盘、无强制散热的高可靠性设计方案,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
4.1 功能要求
4.1.1数据收集、处理
a) 收集区域内配电终端电压、电流量、功率、功率因数、状态量等数据,区分重要数据、非重要数据,并向主站发送。
b) 支持对终端采集的数据集中并转发到主站,并对子站的自检等信号上传主站。 c) 记录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数据的极值。 d) 统计供电电压日合格率。
4.1.2区域故障处理能力
a) 实现局部馈电线路的故障识别、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及局部非故障段的自动恢复供电功能。
b) 向馈线远方终端发遥控命令实现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的功能并将信息上报主站。
―5―
4.1.3通信
a) 具备区域内配电终端通信通道监视功能,当通道发生故障时上报主站,形成事项并报警。
b) 支持与多个主站进行通信功能,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扩充通信端口,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包括:以太网、专线MODEM、485、拨号MODEM以及无线通信等方式,通信协议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
c) 可与变电站内其他系统通信,与配电终端、配电主站及其它智能设备(如微机保护、智能电度表等)通信,将收集到的信息转发到配电主站,将配电主站的控制信息转发至配电终端。
d) 支持2个及以上以太网接口,提供异步RS232/RS422/RS485接口与其他设备通信,接口数量和类型可灵活配置。
4.1.4 对时功能
接收并执行本地或主站的对时命令。
4.1.5遥控
接收主站命令,向配电终端发遥控命令实现故障隔离、恢复供电、检修或负荷转移的功能。
4.1.6遥信
a) 收集区域内配电终端状态量等信息并向远方发送。 b) 收集配电终端电源状态信息并向远方发送。 c) 收集各种故障指示器接入状态量并向远方发送。
4.1.7事件记录
具有事件顺序记录功能,并能向主站传送事件性质及时间。
4.1.8维护和调试
a) 支持本地和远方参数设置、工况显示、系统诊断及调试。 b) 具备通道监视功能。
c) 装置应有明显的装置运行、通信等运行状态指示。 d) 维护软件具有通信报文监视功能。 e) 具有通信质量监视功能。
f) 具有点阵大液晶及操作键盘显示参数和运行状态,全中文界面。
―6―
4.1.9电源
a) 支持220V或110V直流电源。
4.1.10其它功能要求
a) 具有设备自诊断,程序自恢复和远方诊断功能。
b) 采集和监视装置本身主要部件状态,故障时能传送报警信息。 c) 具有故障远程复位功能(RESET)。
4.2 技术指标
4.2.1系统软件
a) 具有良好的实时响应速度和可维护性。
b) 软件设计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模块化结构,易于剪裁和扩充,可以方便地增减系统的功能。
c) 配网子站的软件成熟可靠的并运行稳定的,具备很好的抗干扰和自恢复能力。
4.2.2 通信
a) 配置2个以太网口。
b) 配置至少8个串口,包括1个维护口。具有与载波等设备通信的功能。 c) 支持IEC608-70-5-101:2002、IEC 60870-5-104、DNP3.0等多种通信规约与主站和终端进行通信,要求IEC608-70-5-101:2002、DNP3.0支持平衡式、非平衡式通信模式,执行广东电网DL/T634.5101-2002实施细则,广东电网DL/T634.5104-2002实施细则。
d) 支持CDT、MODBUS、CAN规约与站内其它智能设备通信。
注意:参与投标的厂家必须承诺,按照主站厂家的通信规约修改各自的规约;并且必须提供整机产品到主站厂家参加厂内测试(FAT)。
4.2.3 机柜
a) 机柜的电气布线安全可靠并便于运行维护。
b) 采用单独组柜方式, 采用高强度钢组合结构,标准机柜设计,应能承受和具备防尘、防潮、防小动物,柜体为全封闭结构,前后开门式,前后加锁;防护等级不得低于 GB/T4208 规定的 IP54的要求。
c) 机箱应采取必要的防静电及电磁辐射干扰的防护措施。机箱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
―7―
d) 屏底有安装孔,为了消除设备之间的电位差和噪声干扰,保护屏必须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联通。静态继电器保护屏应有专用的与柜体绝缘的接地铜排,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铜排两端应留有连接孔,以便屏间接地铜排首尾连接或与接地网连接。
e) 端子选用凤凰端子, 端子型号的选择应与回路性质相匹配, 端子应有明显的编号, 各回路之间、电源回路、控制回路与其它端子之间要设置隔离端子, 端子排应留有总端子数10%的空端子, 以供设计时作转接或过渡用, 端子排还应能方便地进行检查和维护。
f) 屏柜尺寸:2260mm×800mm×600mm。 g) 屏柜颜色:RAL7035
4.2.4 电源
4.2.4.1直流电源
a) 压标称值为单相220V或110V(100V)。 b) 直流电源标称电压容差为+15%~-20%。 c) 直流电源电压纹波为不大于5%。 d) 最大功耗:不大于200W。
4.2.5 安全特性
a) 绝缘电阻:
输入、输出回路对地和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MΩ(正常条件下测试)和1MΩ(恒定湿热条件下测试)。 b) 绝缘强度:
电源回路对大地间能承受额定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2.0kV,时间为1分钟的交流电压试验,无击穿与闪络现象。
4.2.6 电磁兼容特性
配电子站的设计符合如下电磁兼容试验要求: a) 电压跌落及短时中断:
装置在电压突降△U为100%,电压中断为0.5s的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b) 静电放电: 严酷等级:3 试验电压:8kV c) 高频电磁场:
在正常工作状态,实验电压施加于终端的电源端口与地之间。 波形:衰减振荡波,包络线在3-6周期后衰减到峰值的50%
―8―
频率:(1±0.1)MHz 重复率:400次/s
高频干扰电压值按3级标准所规定 d)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实验电压施加于终端的电源电压端口与地之间。 严酷等级:3; 试验电压:2kV; e) 浪涌:严酷等级:3; 试验电压:2kV(电源回路) f) 交流电磁场: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将终端置于与系统电源电压相同频率的随时间正弦变化的、强度为100A/m的均匀磁场的线圈中心,工作正常。
4.2.7 防雷
终端装置应有防雷击和防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并能与主地网可靠连接。 串口和网络通信具有防雷措施。
4.2.8 可靠性指标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小于43800小时。
1)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一次设备故障、二次回路操作及其它强干扰作用下,装置不应误动作或损坏;
2) 装置的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浪涌试验、静电放电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等应满足《远动终端设备》GB/T13729-2002规定中3级的要求;
3) 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50000小时。
5. 配电终端技术要求
配电终端是指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开闭所和配电所站点,采用通信通道,完成遥信、遥测、遥控和故障电流检测等功能的远方终端。
本部分的涵盖了对FTU,DTU的要求。
5.2.1 功能要求
带有与主站通信功能馈线终端至少满足如下功能要求:
―9―
1) 开关状态、电流、电压量采集,馈线运行状态监视;
2) 检测、判别瞬时故障和永久故障,判别相间短路、断线、单相接地等故障,故障信息主动上报主站; 3) 事件顺序记录功能;
4) 接收并执行遥控及复归指令,保存最近至少10次动作指令,区分主站、当地控制命令;
5) 远程和就地参数设置及对时功能; 6) 自诊断、自恢复功能;
7) 具有远方和本地控制切换功能,支持开关的就地操作功能;
8) 支持数据转发功能,提供广东电网DL/T634.5101-2002实施细则、广东电网DL/T634.5104-2002实施细则、DNP3.0等多种通信协议;
9) 提供RS232、RS485等接口,可根据需要提供光纤、GPRS/CDMA、载波等通信模块;
10) 记录并上传馈线停电时刻馈线负荷数据;
11) 失电或通信中断后数据长期保存,支持历史数据补充上传; 12) 提供智能电源管理功能,蓄电池可自动、手动充放电; 13) 输入、输出回路具有安全防护措施。
5.2.2 遥信
a) 采集开关位置、开关储能等状态量信息并向远方发送。 b) 采集装置电源状态信息并向远方发送。
c) 采集各种故障指示器接入状态量并向远方发送。
5.2.3 遥测
a) 采集三相交流电压、电流,实现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b) 采集馈线故障电流。 c) 采集零序电流。
d) 采集蓄电池电压等直流量。
5.2.4 遥控
a) 接收并执行遥控命令或当地控制命令,以及返送校核,与各种类型重合器、
―10―
断路器和负荷开关配合执行操作。 b) 区分和保存主站和当地遥控记录。
c) 具备软硬件防误动措施,保证控制操作的可靠性。 d) 具备对每个遥控接点单独设置动作保持时间的功能。
5.2.5 数据处理
a) 根据参数设置,选择越死区值的遥测变化数据,采用主动或召唤方式上报。 b) 支持设定遥信变位按事件顺序记录(SOE)处理,并将SOE信息主动上报。 c) 实现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等数据的存储,存储容量大于30天。 d) 事故遥信变位SOE需当地存储,存储容量大于30天。 e) 记录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的极值。 f) 统计供电电压日合格率。
g) 支持主站召唤全数据(当前遥测值、遥信状态)。 h) 支持主站召唤历史数据(遥测整点记录、极值记录)。
5.2.6 通信
a) 支持10/100 BASE-T自适应以太网络通信。 b) 支持RS-485/RS-232通信。
c) 支持通信口多种规约灵活配置功能,与多个主站和子站进行通信。 d) 支持无线通信(GPRS/CDMA)。
5.2.7 对时功能
接收并执行本地或主站的对时命令。
5.2.8 维护和调试
a) 支持本地和远方参数设置、更改及调试。 b) 具备通道监视功能。
c) 终端应有明显的装置运行、通信等运行状态指示。 d) 终端应具备明显的遥信状态指示,方便调试。
e) 配电终端具有就地运行工况显示功能,中文界面可就地查询采集数据。 f) 要求维护工具使用方便,全中文界面。维护工具统一。 g) 维护软件具有通信报文监视功能。
5.2.9 二次回路的安全防护
a) 电压输入回路采用快速保护的空气开关。 b) 电流输入回路采用专用测试端子。 c) 控制输出回路有明显断开点。
―11―
d) 遥信输入回路采用光电隔离,并具有软硬件滤波措施,防止输入接点抖动或强电磁场干扰误动。
e) 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 2.5 平方毫米 , 控制、信号、电压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 1.5 平方毫米 ,保证连接牢固可靠。
5.2.10 电源
a) 支持交流220V电源供电。
b) 支持电压互感器二次100V交流电源。
c) 具备蓄电池后备,一旦交流电源中断,装置应自动切换到蓄电池供电方式。供电时间不小于8小时。
d) 电源应具备蓄电池智能充放电功能,具有电源智能管理功能。 e) 为开关操作提供直流电源,开关操作最大功耗不超过250W。 f) 为通信设备提供直流电源,通信设备最大功耗不超过15W。
5.2.11 其它功能要求
a) 具有设备自诊断,程序自恢复和远方诊断功能。
b) 采集和监视装置本身主要部件状态,故障时能传送报警信息。 c) 失电时通信终端数据长期保存。
d) 可检测故障电流并主动上报故障信息至上级控制主站或子站。 e) 具有故障远程复位功能(RESET)。
5.3 技术指标
5.3.1 遥信
a) 有功能独立的遥信插件,容量可按需求配置。 b) 分辨率小于2毫秒。
c) 软件防抖动时间6-60000毫秒可设。 d) 采集事件顺序记录并向远方传送。
5.3.2 交流采样
a) 有功能独立的交流采样插件,容量可按需求配置。 b) 电压输入标称值:100V 50Hz。 c) 电流输入标称值:1A/5A 50Hz。 d) 电压电流采样精度:0.5级。 e) 有功、无功采样精度:1.0级。 f) 角差采样精度:1度。
g) 在标称输入值时,每一回路的功率消耗小于0.25VA。
―12―
h) 短期过量交流输入电流施加标称值的2000%(标称值为5A),持续时 间小于1S,系统工作正常。
5.3.3 遥控
a) 有功能独立的遥控插件,容量可按需求配置。 b) 输出方式:继电器常开接点。
c) 接点容量:DC48V 10A;AC220V 10A。 d) 具有防跳功能
5.3.4 通信
a) 基本配置1个以太网口,可根据需要扩充到2个。
b) 基本配置1个维护口,2个串口通信口,可根据需要扩充到4个串行通信口。 c) 支持IEC608-70-5-101:2002、IEC 60870-5-104、DNP3.0等多种通信规约与主站和子站进行通信。要求IEC608-70-5-101:2002、DNP3.0支持平衡式、非平衡式通信模式。执行广东电网DL/T634.5101-2002实施细则,广东电网DL/T634.5104-2002实施细则。
5.3.5 馈线故障检测
a) 故障电流输入范围不小于20倍额定电流。 b) 故障电流总误差不大于3%。
c) 检测馈线故障,判别相间、单相接地等故障,故障信息主动上报主站。 d) 记录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真有效值。 e) 可对装置的开关量输出(DO)进行可编程逻辑控制(PLC),以控制开关进行当地自动故障分段。
5.3.6 硬件平台
a) 要求采用不低于32位微处理器系列芯片,处理器性能不低于100MIPS。 b) 采用专用的DSP芯片。 c) 采用工业级元器件。
d) 终端存储容量不小于8M。可以根据需要扩展。
5.3.7 软件平台
a) 终端应用程序应基于(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软件平台进行开发,用以保证终端进行故障识别、终端通信、数据计算处理等复杂功能要求。
―13―
b) 终端应具备程序死锁自恢复(WATCH DOG看门狗)功能。
5.3.8 电源
a) 配电终端主电源:交流220V/100V,支持PT取电; b) 备用电源:蓄电池
c) 整机功耗<30VA(不含通信模块)。
5.3.8.1 交流电源
a) 终端电源应支持交流电源供电方式,以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 b) 采集后备电源的状态,向远方传送。
c) 具有蓄电池智能充电功能,可以自动或手动充放电。
d) 交流电源电压标称值为单相220V,最大允许偏差20%,频率为50Hz,最大允许偏差5.0%。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谐波含量小于20%。
5.3.8.2 直流电源
a) 后备电源采用直流免维护阀控铅酸蓄电池组供电。 b) 单体应采用标称12V的蓄电池。
c) 蓄电池组采用串联供电方式,标称电压应为24V。 d) 蓄电池组容量应不小于7Ah。
e) 电池采用华达,海志,汤浅,阳光品牌。
5.3.9 安全特性
5.3.9.1 绝缘电阻
终端各电气回路对地和各电气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绝缘电阻
额定绝缘电压 V U≤60 60<U 绝缘电阻要求(MΩ) 正常条件 ≥10 ≥10 湿热条件 ≥1 ≥1 测试电压 V 250 500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采用U>60V的要求。 5.3.9.2 绝缘强度
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各自对地和电气隔离的各回路之间以及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之间,应耐受如表2中规定的50Hz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试验时不得出现击穿、闪络。
―14―
表2 试验电压 单位为伏 额定绝缘电压 U≤60 60<U≤125 试验电压有效值 500 1000 额定绝缘电压 125<U≤250 试验电压有效值 2500 5.3.10 电磁兼容性特性
5.3.10.1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在电源电压ΔU为100%,电压中断为0.5s的条件下,终端不应发生死机、错误动作或损坏,电源电压恢复后存储数据无变化,工作正常。 5.3.10.2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终端应能承受工作频带以外10V/m强度的射频辐射电磁场的骚扰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5.3.10.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终端应能承受电源回路4KV,工频量及信号回路2KV传导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骚扰而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5.3.10.4 高频干扰适应能力
在终端信号输入回路和交流电源回路,施加共模电压2.5KV、差模电压1.25KV的高频干扰,终端应能正常工作。
高频干扰波特性
波形:衰减振荡波,包络线在3~6周期衰减到峰值的50%; 频率:(1±0.1)MHz; 重复率:400次/s; 5.3.10.5 浪涌抗扰度
终端电源回路施加共摸对地4KV、差模2KV浪涌干扰电压和1.2/50μs波形情况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 5.3.10.6 静电放电抗扰度
终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能承受加在其外壳和人员操作部分上的8kV直接静电放电以及邻近设备的间接静电放电而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 5.3.10.7 抗工频磁场和阻尼振荡磁场干扰的能力
终端在100A/m工频磁场和100A/m阻尼振荡磁场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而且各项性能指标应正常。
―15―
5.3.11 冲击耐压
终端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各自对地和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应耐受5000V冲击电压峰值,正负极性各5次。试验时无破坏性放电(击穿跳火、闪络或绝缘击穿)。
5.3.12 机械振动性能
终端应能承受频率f为(2~9)Hz,振幅为0.3mm及f为9Hz~500Hz,加速度为1m/s2的振动。对常规运输条件下的振动,终端不应发生损坏和零部件受振动脱落现象。
5.3.13 结构
a) 装置结构安装维护方便。
b) 结构应支持机柜前单开门方式,便于狭小空间的安装调试。 c) 终端装置应有独立的保护接地端子,并与外壳和大地牢固连接。
5.3.14 防雷
终端装置应有防雷击和防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并能与主地网可靠连接。
5.3.15 可靠性指标
a)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一次设备故障、二次回路操作及其它强干扰作用下,装置不应误动作或损坏;
b) 装置的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浪涌试验、静电放电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等应满足DL/T721-2000《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规定中的4级有要求;
c) 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50000小时。
5.3.16 工作条件
a) 环境温度范围:-20℃~+75℃ b) 环境温度最大变化率:1℃/min c) 湿度:5%~100% d) 最大绝对湿度:35g/m3 e)
大气压力:70~106KPa
―16―
5.3 机柜配置要求
5..1 机柜
a) 配电终端机柜采用前单开门方式,便于狭小空间的安装调试。所有二次信号采用前接线方式,机柜内功能区域界限明显,使用维护简单方便。 b) 锁具有防雨设计,使用通用钥匙。 c) 配电终端采用模块或插板式结构。
d) 电池安装结构设计灵活,安装、拆卸方便,能够根据需要扩充电池,无需更改箱体结构。
e) 户外使用合成材料机箱。装置结构设计应能防尘、防雨 , 防护等级不得低于 GB/T 4028-1993(IEC 529) 规定的 IP64 的要求。 f) 具有开门报警开关,报警信号上传主站。 g) 柜体内有资料盒,用于放置随机资料。
h) 预留位置,并负责安装配套使用的工业交换机,交换机的最大尺寸为:320mm*260mm*123mm.
i) 户内机柜采用1200mm*800mm*600mm的机柜。
5..2 转接端子
a) 配网自动化终端电源及信号接线均经由其柜体内的端子来转接。
b) 所有站点配备的配电终端内二次电缆转接端子均采用阻燃V0级凤凰或者成都瑞联端子。
c) 交流电源及直流电源须为独立端子,并须考虑避免两者可能误接设计。 d) 遥信、遥测、遥控端子必须明确分开标识。 e) 每回路端子有明确标识。
f) 电流输入回路采用专用测试端子。 g) 电压输入回路采用快速保护的空气开关。
h) 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 2.5 平方毫米,控制、信号、电压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1.5平方毫米,保证牢固可靠。
i) 机箱中的内部接线应采用耐热、耐潮和阻燃的符合国标的多股铜芯电线。 j) 以黄、绿、红不同颜色的电线分别连接ABC三相。 k) 所有端子板均有清楚接线编码标示,端子排定义明确。 l) 遥控回路的正电端子与合分闸端子有明显隔离。
―17―
5..3 标志
a) 应在供货设备的醒目位置放置各种指示灯、通信接口、按钮、开关等的对照说明表(塑封)
b) 配网自动化终端的端子定义须采用印刷字体并置于柜体资料袋内。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