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历史_人民版_新课改教材与教学的一点思考

2021-02-14 来源:易榕旅网
INTELLIGENCE教 育 战 线

高中历史(人民版)新课改教材与

教学的一点思考

福州延安中学 倪小鹏

摘 要:高中历史新课改是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必然会对我国今后若干年的教育走向发生重要影响。而作为此次新课改的重中之重的教材编写工作,则直接影响到了改革的成功与否。本文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福建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实施意见》基本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中一些弊端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与教材编写者和广大新课改参与者共同探讨。

关键词: 人民版 新课程 弊端 思考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福建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实施意见》要求,高中新课标四个不同版本教科书在编写上都采用了专题史体系结构,避免了高中历史学习与初中阶段的简单重复,有利于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等。

这种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体例,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既然是课程改革,也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和应对。笔者针对福建省统一采用的人民版历史教材为例,概况专题史体系结构的弊端主要在有下几方面:

一、教材课程结构跳跃性大,弱化了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使学生难以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采取专题史体系构建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本意上是“突破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教学的新体系。它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但客观上也导致了课程结构跳跃性过大,知识系统显得有些破碎。例如,必修Ⅰ中从《八国联军侵华》内容之后一下就跳跃到《抗日战争》,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则编排在其后一个单元。这很容易使学生误以为《抗日战争》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又如,美国革命中两个紧密相连的事件,即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被放在不同模块的不同专题下分别讲述,况且联邦宪法的制定是在必修模块,而独立战争是在选修

模块,因为并不是所有地区所有学生都会选取这一选修模块学习,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缺失独立战争的内弄。这样显然难以真正理解和把握联邦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

二、孤立地将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史分裂,失去了三者内在的关联,使学生难以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并相互联系的。看似杂乱无章的历史现象背后,实际上存在着由历史发展线索构成的经线,以及与政治相关的经济、思想文化等内容编织成的纬线。经济是政治、思想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思想文化又反过来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看似不同的历史现象,实际内在是相互关联的。新课标高中历史分设《必修Ⅰ·政治史》、《必修Ⅱ·经济史》、《必修Ⅲ·思想文化史》的形式,显然打破了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内在联系。比如,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在经济、思想文化内容是什么?这关系到学生对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的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初高中教材差异性大,衔接性差,与学生初中阶段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背离,使得高中阶段历史学习困难增加,这是教学实践中最大的问题

高中课程的实施,是在初中课程的基础上展开的。新课程采用古今贯穿、中外合编的专题体系,就更加凸显了初中阶段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笔者就福建省初中课程改革效果来看,初中历史教学大都开展得比较薄弱,不甚理想。

初中历史新课程在改变“繁、难、偏、旧”

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成就,但是也造成了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学生们的历史素养普遍偏低。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历史课程采用了专题体系,这就造成初中的知识基础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很难衔接。由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就需要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在初中本已“低幼化”的前提下,高中历史课程却出现专业化倾向。例如历史必修Ⅰ中的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法国1875年宪法、德意志第一帝国宪法、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与发展,这些都是相当专业的问题。选修Ⅰ中索伦改革、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大津巴布韦与非洲文明等,不但专业性强,而且由于初中对亚非历史的过于忽略,使基础过于薄弱的高中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

由此可见,专题史体系的不足,造成了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上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呢?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个人看法。有的专家、学者甚至认为还是回归通史体系比较好。笔者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既然新课程已经定位了专题史体系,那么再退回到通史体系是绝对不可取的,毕竟专题史体系有通史体系无法替代的诸多优越性。对于专题史体系的弊端,我们要尽力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应该“因噎废食”。笔者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了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首先,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

116

INTELLIGENCE教 育 战 线

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湖南省衡阳市第十六中学 肖菁婷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其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因为思想道德建设失误而导致中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的现象日益增多。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对有效指导和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近年来,党和政府以及教育工作者对以中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采取了大量措施,想了不少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不尽人意,其中社会风气恶化,放松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以不正确的心态和方法教育孩子等是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了青少年良好道德的形成。

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单位和个人置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于不顾,将宣传封建迷信、宣扬犯罪及渲染暴力、色情、恐怖的书刊、图片、录相、光盘等推向市场,缺少辨析能力、善于模仿的青少年被这样的文化产品刺激了心灵,误读了社会,还有那些管理不尽规范的电子游戏厅、网吧、迪厅等,也成了侵蚀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温床。到处可见的美容院、舞厅、卡啦OK厅,到处可闻的麻将、扑克声,等等,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另外,社会腐败现象也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影响,在他们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唯利是图、拉帮结派、权力至上等意识,这些社会因素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不当的家庭教育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添加了腐蚀剂。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家庭教育存在较多问题。一是部分家长对孩子进行错误教育。二是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三是部分家长过于严格。四是部分家长过于强调物质补偿。

3、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不够导致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受到漠视。

应该承认,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在不断总结和反思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思想教育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由于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使得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一是德育首位地位没有得到贯彻落实。由于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都是以学生的升学率、教师的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尺,使得德育工作成了难以量化,甚至是无关紧要的软指标。据调查了解,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存在主课老师抢占副课的现象。由于德育工作缺乏评价体系的支撑,学校和教师

接,可以从加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着手,强化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为高中阶段专题史体系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鉴于初中阶段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学习和储备薄弱,难以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的现实,全国采用人民版高中教材的省区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如江苏省苏州市从2008年中考开始在中考科目中增加了历史学科考试。笔者认为这是弥补和解决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的有益探索。通过这一方案,初中阶段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在很大程度得以加强了,学生对于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和线索有了粗线条地把握,进入高中阶段再接受专题史的学习就不会感觉很突兀甚至手足无措。

其次,可以从完善教材编写着手,适当加强三大模块的联系与渗透。

与传统的通史体例相比较,专题史显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内容内在联系上相对处于劣势,因为它们被分散在三册必修课本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可以在不改变专题史体系的前提下,适当加强三大模块之间的横向联系与相互渗透。在这方面,人教07版教材作了尝试,设置了《模块链接》栏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该栏目是用以提示某课内容与其它必修模块某课内容之间内在联系。以必修Ⅰ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例,本课讲述了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三项内容,在本课的《模块链接》栏目中作了如下提示:“本课相关内容可参见必修2第11课;必修3第19、20、21课”。通过该提示信息,我们就了解与本课相关的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内容在哪里,从而能够更深刻理解本课内容。

最后,将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诸如“现代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有机地融合到我们的平时教学过程中是解决问题的很好的方法。

新课标体现了“一元多样”的史学观念,即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借鉴和吸纳了近年来兴起的一系列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近些年来,我国的史学研究在坚持马克思的史学理论基础上,借鉴西方的史学理念,提出的文明史观、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并对其赋予了新的解释和内涵。同时,我们要处理好三种史观的关系,三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包容的。文明史观更具有宏观性,着眼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而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史,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兴起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因此,我们在运用新的史观时应注意针对性,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的体现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而对中国古代线索和整个人类历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还应把三种史观有机结合而不是对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性。通过这种新观点的渗透于灌输,对于学生全面理解历史事件,避免片面割裂各个方面的联系有很大的裨益。

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