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移动瓦斯抽放泵在回采工作面的利用

2024-06-03 来源:易榕旅网
第4期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No.4 2008年12月 HYDRAULIC C0AL M1NlNG&PIPELINE TRANSPORTATION Dec.2008 移动瓦斯抽放泵在回采工作面的利用 张永康刘志军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g-山矿业分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针对唐山矿业分公司T229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利用移动泵并采取不同的 抽放形式进行瓦斯抽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回风道移动泵 瓦斯抽放 中图分类号:TD712 .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898(2008)04—0026—03 1工作面条件 2 瓦斯综合治理方法 建立两个抽放系统,分两个阶段进行瓦斯抽 1.1地理位置 放治理。 唐山矿业分公司T 291工作面位于矿井十二 2.1瓦斯治理前期 水平铁二区,属8、9合区煤层。该区东邻3694、 722、T 390两个瓦斯治理系统,分别在辅助 T2l95、2792采空区;南邻T2292待掘区;西邻 回风道设计施工高位孔,利用移动泵抽放高位和 T 392已采区及796l、7962大巷及7080斜井等 辅助回风道末号眼以里的瓦斯。 巷道;北邻6197、6298、7491等采空区;上方为 2。2瓦斯治理后期 T2254、T,351、T,352等已采区,煤层之间距离均 过T 220回风绕道(背斜轴部)后,T。390瓦 为50m。该工作面位于该区域北翼,成背斜构造 斯治理系统结合埋管抽放工作面回风道位置老 (回风道内距切眼690m为背斜轴部)。 塘的瓦斯,减少瓦斯向采场空问的涌出量,722瓦 1.2工作面参数 斯治理系统抽放T:291风道与T:220回风绕道密 工作面走向长度:955.0m;工作面倾斜长度: 闭(老塘背斜轴部)瓦斯。 145.0m;煤层倾角:最小1 1。,最大27。,平均 2.3辅助风道内高位孔的设计 15。;煤层厚度:平均12m。煤层结构特征:煤层 一般在辅助回风道迎头末号眼往外,每隔4O 结构为复合结构,属8、9煤层合区。煤层沉积稳 一50m设计一个钻场,每个钻场打两个钻孔,钻 定,中有2—3层夹石,煤质工业牌号为1/3焦 孑L之问约5m搭茬,其中一个钻孑L与辅助回风道 煤。 方向夹角5。,向回风道方向(打在工作面上隅角 1.3开采情况 . 位置的冒落带),另一个平行辅助回风道方向。 工作面于2006年l0月中旬开始进人调试机 上仰终孔位置距直接顶板以上13~20m,先进行 组设备,单班试生产,l1月4日开始3班生产 回采前工作面前方裂隙带预抽及回采期间工作 (四、六制),产量逐步提高,正常情况下可达到日 面上方裂隙带的抽放(如图1)。高位孔一直设 产7200t。 计施工到距T 220回风绕道(背斜轴部)1OOm 1.4通风瓦斯情况 处。 工作面采用“u+2”型全风压通风系统,溜子 道进风,回风道和辅助回风道回风,工作面有效 3 抽放效果 风量为12.0m /min,自3班生产以来,回风瓦斯 两个抽放系统自采取瓦斯抽放措施以来,随 浓度明显增大,时有超限现象,对安全生产造成 着工作面的回采,各处瓦斯浓度基本控制在I% 较大威胁。应用新试运行的瓦斯预测软件进行 以下,能够保证工作面的正常回采。 分析,瓦斯相对涌出量达到2.1m /t,其主要原因 随着工作面的往前推进,对两个抽放系统及 为生产强度增大,造成瓦斯涌出量急增所造成, 总瓦斯抽放量进行了统计分析(见图2): 致使回采初期工作面被迫停下来进行瓦斯抽放。 前期治理阶段:由于在回采初100m范围内, 主要是在探究抽放阶段,高位孔打在回风道内, 26 第4期 张永康等:移动瓦斯抽放泵在回采工作面的利用 2008年12月 "I"2291移动泵 回 风 边 眼 图1 T 291工作面瓦斯抽放及钻孔布置示意图 流量浓度/% /m: ・ 置 蝎蝎蝎增 蝎蝎 场 场 场场塌 场 场 场 图2两抽放系统瓦斯抽放量统计 效果不是太好。随着在T:29 J辅助回风道内高 合T:220(背斜轴部)密闭抽放。随着工作面顶 位孔的抽放,有如下规律:凡是在两个钻场叠加 板冒落,密闭被甩到老塘,与工作面串风越来越 的位置前20m范围内,即上一组钻孑L的设计不宜 小,瓦斯浓度越来越大,由15%升至28%,最大 太深,终孔位置应在直接顶板以上10m左右,有 达到35%。这主要也是由于T 220密闭的抽放 条件的话,为考虑打钻方便,两个钻场之间距离 产生了负压,随着工作面的回采,背斜轴部两侧 应该在2O一30m之间,效果最佳。 老塘的残余煤及工作面落煤发生的瓦斯,从老塘 后期治理阶段:经过统计,回采工作面在距 裂隙及空间逐步向最高点运移,并积聚而成。同 T 220(背斜轴部)100m直至推过T2220以外 时,工作面回风道上角埋管抽放量,在工作面推 10m之间,瓦斯治理基本上是采取埋管抽放,工 过背斜轴部70m之间,瓦斯浓度基本上由高向 作面回风道上隅角瓦斯浓度较小,抽放量也较 低,浓度从14%降至10%,再随着推采,远离背 小,且较为稳定。这是由于埋管抽放不如高位孑L 斜轴部由9%逐渐到回采后期达到2%左右。 抽放效果好,但工作面瓦斯浓度均不大,能够保 证正常回采。工作面推过T:220(背斜轴部)10m 4 结论 之后,主要是采取工作面回风道上角埋管抽放结 ①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采用移动泵抽放比 27 第4期 2008年12月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HYDRAULIC C0AL MINING&PIPELINE TRANSPORTAT10N No.4 DeC.2008 综合加固技术在屯留矿副井中的应用 任武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石圪节煤业公司安监处山西长治046032) 摘要:通过采用综合加固技术,使潞安矿业集团屯留煤矿副井井底车场周围,常期处于流变状 态的软岩得到很好的加固。增强了围岩的抗扰动能力,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整个矿井的整 体安全性,确保了安全生产。 关键词:综合加固 副井 软岩 力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TD352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06—0898(2008)04—0028—03 马头f-I 2。4m双层钢筋砼)及筒壁(主要在马头 1 前言 综合加固技术是通过采用高压深孔注浆、高 预紧力强力锚杆、高预紧力全长锚索等手段,对 煤矿深井、复杂应力、常期处于蠕变状态的破碎 软岩进行加固的一种新技术。 2 存在问题 门拱基线处),尤其南马头门出现了浇注段顶板 开裂掉块、钢筋扭曲变形、帮部位移量达300mm。 副井施工区应力显现集中。 根据近期观测,南北马头门仍存在缓慢蠕变 现象。管子道上下段于2005年5月30日又发 现有几处开裂炸皮现象、管子道开口处一处裂 根据屯留煤矿副立井井筒管子道底板与井 底车场连接处顶板的地质情况,预测该段地质条 件较差。2004年1月5日开始南马头门3—3断 纹,架设的29u型支架有掉皮现象,管子道底板 未用锚索固强段有一处底臌现象。2005年7月 底观察管予道开口处裂缝有闭合趋势,主要由裂 缝的上下错动所致,同时在管子道内侧有两处小 的裂缝。副井井筒+400水平以下3.2m处大梁 再次出现弯曲,副井井筒管子道上方40m左右范 面掘进,采用锚网喷配合锚索临时支护,于1月 24日掘进完毕(掘进l1m)。全断面掘进南翼 8m、北翼3m后,出现了顶板开裂,临时支护段顶 板下沉(相应造成管子道底板下沉),掘进段顶板 围内出现不同开度的环状裂纹,副井井筒多处出 现安全间隙不够的现象。从整个情况来看,由于 地质条件非常恶劣,副井井筒(马头门上50m左 下沉达I.2m,部分临时支护锚索头崩落,且常有 落矸现象,顶板围岩已经松动,已经无法按正常 施工方法施工。由于副立井井筒、马头门及管子 道所处地层为砂质泥岩、泥岩及粉质砂岩等软 右,下6m左右)、南北马买门、管子道虽经数次 及时加固,但围岩变形仍未稳定,一直处于蠕变 状态。 岩,特别是泥岩与薄煤交替互层,整体性差,加之 断面较大,且马头门与管子道距离较近,马头门 开挖后造成应力重新分布,出现压力显现和应力 集中现象,造成来压挤坏碹体(南马头门3m及北 较灵活且见效快。 3软岩的工程力学特性 软岩之所以能产生显著塑性变形,是因为软 不涉及老顶,所以终孑L高度一般不宜太高。考虑 到上仰角度方便施工,一般钻场之间的距离不宜 太长。 作者简介: 张永康(1955一),男,唐山矿业公司安全管理部综合保安组 组长,采垛工程师。 ②采用移动泵抽放回采工作面瓦斯时,可根 据回采工作面所处的地质构造条件,采用灵活多 变抽放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抽放效果。 ③厚煤层在辅助回风道进行高位孔抽放比 在回风道埋管抽放效果更佳,但煤层中的高位孔 不利保存。 ④可根据直接顶的软硬条件设计辅助回风 道高位,由于回采工作面前方所产生的裂隙一般 28 收稿日期:2008—04—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