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智学校 张宏斌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理清文章思路,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人文气息,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诵读,品读和独立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独特的民风民俗。
情感、态度价值观:处处留心皆学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
教材重、难点:把握文章结构,学习作者选材组材的技巧;品味平易生动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教学方法:
(1)、课前搜集资料、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解,掌握生字词,了解文章内容,并能够利用生活中常听到的吆喝声初步了解吆喝的特点。
(2)、课上诵读品味、合作探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反复朗读获得的朗读体验,涵泳语言,探究作者情感,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的民间文化的情感。
(3)、课下复习巩固、联想创新: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结合我们地域特点,展开想象,大胆创新,为某一行业设计吆喝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短巷长街昼夜忙,山楂锅里蘸风霜,辛酸苦辣化为糖。吆喝声声担晓月,红灯闪闪映夕阳,举家日子一肩扛。请同学们猜猜老师读的这首小诗写的是哪一种行当?(卖冰糖葫芦的)时值入冬,卖冰糖葫芦的也悄然出现在大街小巷,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模仿卖冰糖葫的,给大家吆喝吆喝吗?(请学生吆喝,并由学生适时点评)
的确,这一声声清脆婉转、抑扬顿挫的吆喝穿越了五千年的沧桑,它所形成的民风民俗是传统文化中璀璨的一颗明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乾的笔下,感受那京味十足的吆喝声!
二、阅读文本,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感知文本内容。
1
思考本文围绕吆喝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是怎样被作者条理清晰地联系在一起的?(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语句,并归纳文本内容。)
教师进一步追问:你能概括作者笔下的吆喝具备哪三个特征吗?你是怎么发现的?(时间性、功利性、音乐性)(学生探究)
三、品味吆喝,赏析语言:作者通过回忆老北京一系列的特色风味的吆喝声,展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让我们再次快速阅读课文中描写从早到晚、一年四季的吆喝的段落,看看你对哪句吆喝最感兴趣?吆喝给大家听听,并以“我喜欢 这句吆喝,因为它 ”这一句式说一句话(可以从吆喝的内容,语言的生动性,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谈理由)。(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吆喝文中吆喝的内容,并探究语言特点。)
(声音:有的厚实、细而高、低而深沉、忽高忽低…… 词儿:有的朴素、简洁、生动、热闹、戏剧性…… 音韵:有的合辙押韵……
唱腔:有的是半说半唱的道白…… 修辞:有的词儿有对比、拟人……)
活泼泼的字儿,顺溜溜的句子,读来如边品茗,边听顿扬起伏的古筝,妙不可言!那么,通过这些吆喝声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大家互相交流。(学生通过对吆喝唱词的分析,进行想象和联想,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老北京城民风民俗独特的魅力和本文平易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
四、结合语句,体会情感:课件展示冰心读了《吆喝》,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他那流利而俏皮的京白,使得七十年前的北京城的色、香、味,顿时萦绕而充满了我的感官,引起我长时间的含泪的微笑”。萧乾也说过:“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抒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看来,作者在《吆喝》一文中怀念的不仅仅是吆喝的内容,他还怀念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仔细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教师小结:这些吆喝者只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没受过高等教育,却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对吆喝、对生活进行着艺术创造。自得其乐的卖柿人,质朴厚道的卖硬面饽饽的,即便是生活没有着落的乞丐也能用一种轻松的自嘲来面对生活的困窘。透过他们的吆喝,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质朴、诚信、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所以,
2
面对他们,我们投递的目光决不单单是同情,而是同情中饱含着深深的敬意。作家萧乾曾这样说:“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要用他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
而此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想说什么呢?请同学们交流。 五、课堂总结:近一个世纪前的老北京的风物人情,如今大多数已然消逝如烟,丝缕难觅;有的虽还在,“也改了方式和作用”。普通话取代了京味十足的吆喝,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四合院的灵魂,也被钢筋水泥掏空了。对于那逝去的东西,萧老于流利的行文、素朴的言语中,透着智慧,透着温厚,留给我们无尽的思索。因此,我们更读到了一个文化人的良心,文化人的责任。处处留心皆学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活,做一个有良知,铁肩担道义的仁者、智者、勇者!
六、板书设计:
吆喝
萧乾
合辙押韵的声乐艺术 忙碌艰辛的生存现实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真诚感谢各位专家评委不吝珠玉。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