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书法年度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执笔
前 言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在共和国华诞的焰火中洋溢着书法点线的光彩,笔飞墨舞中凝结了书法人对祖国生日深深的祝福。
2009年,中国书法进入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书法的传承与保护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书法创作中模拟跟风现象明显,围绕简帛书法的研究与创作等话题成为关注对象。各种展览活动缤纷多彩,全国性书法展览继续引发书坛热议,张海、邵秉仁、陈振濂等个人书法展览声势浩大、反响强烈。《共和国书法大系》等出版发行,标志着当代书法理论研究取得最新成果。网络对书法的影响备受关注,寻找自身定位、打造自身特色成为书法网络的共识。书协换届,引发了人们对种种非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之间的思考。
2009年,中国书法需要记忆、需要留念,更需要认真的回味和反思。 我们旨在对中国书法在过去一年的发展状况进行动态描述、总结概括和学术评估,为现在和今后积累可供借鉴的资料,引发人们对于书法的未来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本报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组织编写。
一、申遗成功:书法进入“非遗”时代
2009年9月30日,应该是值得中国书法史铭记的日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式批准‚中国书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月25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国书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通报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美术报、新浪网、腾讯网、网易网、当代书法网、中国书法网、中国书法家论坛等50多家媒体的记者出席了新闻通报会。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联合主编、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书法》一书同步发行。
中国书法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全社
- 1 -
会对于书法的关注和国内书法界团结努力、通力合作的结果。长期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社会各界对于书法这门中国艺术的保护传承和书法申遗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每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都有代表和委员采用提案、发言等方式,为中国书法发展和申遗工作建言献策。国内书法报刊、网络也先后通过访谈、专题等形式对书法申遗进行研讨和论证。2009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赵学敏等42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建立中国书法馆‛的提案,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及现实需要出发,对建设中国书法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说明。这一提案代表了书法界的共同心声,表达了人们对于书法保护、传承的关心与关注,得到了大会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7月,文化部召开‚中国书法馆‛及相关议题专家论证会,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在社会各界对于书法给予高度关注的同时,广大书法专业工作者在书法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成立。近30年来,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双百‛方针指引下,通过举办书法展览、理论研讨等活动,有效地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书法创作骨干力量,为当代书法复兴和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在尽情享受书法申遗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豪的同时,应当看到,申遗成功,是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的开始,它为书法的当代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历史契机,也使今后书法传承、保护的责任与任务变得更加重大和艰巨。
一方面,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在全社会推广普及,特别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对此,全国人大、政协委员们已经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在每年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都有许多代表为此建言献策。同时,文化、教育部门也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在2009年内,天津、上海、江苏等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书法进课堂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对中小学写字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另一方面,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传承保护更离不开对艺术本体的关注和艺术水平的提升。遵循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发挥人们自身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力是书法艺术水平得以提升的基本前提。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在书法的多元化发展和
- 2 -
书法人自身创造力发挥上,我们还有许多观念需要调整。如何面对和认识对当今社会背景下书法的生存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书法的影响,如何面对社会书法评价标准混乱的现状并予以引领和校正,如何真正从书法艺术本体出发,以艺术的、客观的立场和观点来鉴赏评判书法作品,如何以艺术的标准来学习、创作书法,如何将书法艺术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如何对书法文化进行更好的普及……这些都需要今天每一个关心、热爱书法这门古老艺术的人去认真思考。
二、模拟跟风:当前背景下的书法创作
年内,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展、全国第二届隶书展、第六届全国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相继开幕,第二届扇面书法展、首届篆书展开始征稿。备受瞩目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评选工作也已结束。其中,第六届全国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在年内完成征稿、评选、展览工作,年内书法创作的基本走向从中可见一斑。
年内,楷书创作依然延续着小楷为主的格局,‚今楷‛概念在年初时虽然在书法报刊中尚有部分言论出现,但随着时间推移,在年度内的大部分时间中似乎已被人遗忘,概念纷争与创作展示都变得悄无声息。隶书在年内受到热宠,在楹联展、青年展中无论投稿量还是入选量都较以往类似展览有了明显提升。行草书继续保持着在各种展览中的主流地位,二王与明清手札风格依然是行草书学习、摹仿的主要对象。篆书创作几乎成为楚简楚金文的舞台,对古文字知识的普遍缺乏,使篆书创作(尤其是青年作者)总体上停留在照书集字阶段。年内,全国首届篆书展开始征稿,这对于提高了人们对篆书的兴趣应该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否能为篆书创作带来新的推进目前还尚不可知。
从年内几次国字号展览看,书法创作中模拟跟风现象依然存在。首先,在创作中过于依赖古贴中现成的书写与表达方式,或将其作为一成不变的符号,将创作变为将这些符号的机械堆砌;或者干脆依照古人字帖描摹复制;再或者以一位老师或以前获奖作品为范本,努力追寻、刻意效仿。仿效时人的现象在隶书创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其次,过分追求作品外在形式,拼贴、做旧、染色等各种手段。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些作者在追求作品表面形式时,完全是为形式而形式,以黑纸白字这样民间丧葬吊唁使用的书写方式参与展览,将对联制作成条幅等等情况时有所见。为求形式,
- 3 -
已然完全不顾社会民俗欣赏习惯以及特定形式作品的创作要求,这既是作者盲目跟随时风、一味追求作品外在形式的心理反映,也折射出作者对于某些书写常识的匮乏。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中国书协的高度重视,在年内主办的各项展览评选中,对存在明显摹仿时人的作品痛下狠手,坚决拿下。9月5日,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在山西省五台县五峰宾馆主持召开‚当代隶书创作研讨会‛。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代隶书创作,就隶书的继承与创新、隶书的审美标准、隶书的展赛评审、隶书创作的规律、当代隶书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继续光大隶书的正大气象和秦汉精神、不断回归经典及回归秦汉成为会议共识,这也为今后隶书的创作和评审工作定下了基调。
年内,围绕简帛书法先后进行了许多活动,其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主办的‚渊源于流变简帛书法研究展‛和由湖北省文联、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省书画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楚简帛书法艺术研讨会暨楚简帛书法作品展‛引人瞩目。
4月4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主办的‚渊源与流变——简帛书法研究展‛在湖南长沙开幕。此次展览是中国书法院发起组织的‚渊源与流变——中国书法院系列研究展‛的一部分。参展的192件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代书法人积极思考、大胆融合、不断创新的成果。‚渊源与流变——简帛书法研究学术论坛‛同时举办。
8月2日,全国楚简帛书法艺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开幕,这次研讨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大量学术研究论文,经审定,入选论文50篇,集中了近年来国内楚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专家学者的最新成果。同时开幕楚简帛书法作品展,集中了当前全国书法界楚简帛书法创作方面有代表性书家的160多件作品,反映了当前楚简帛书法创作的艺术水准。这是国内首次大规模宣传楚文字书法的文化活动。
在书法创作多元化的今天,以简帛为代表的这些民间书迹中无疑蕴含着许多尚待发掘的东西,如何去发现它、认识它并以此来丰富我们今后的书法创作,这中间有许多事可以做,也很值得去做。
三、梳理当代:当代书法研究的基础构建
书法理论研究历来存在着厚古薄今的现象,对古代书法史的梳理、考据以及对书家个案的探究几乎成为各种书法学术的专利,而当代书法领域
- 4 -
的出现的种种事件、人物、现象以及创作风格的形成演变却常常被人不屑一顾。缺少对当代书法的学术关照,这不能不说是当今书法理论研究的一种缺憾。2009年内,《共和国书法大系》和《新中国书法60年(1949——2009)》的出版使这种缺憾得到了弥补。
8月,《共和国书法大系》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以新中国60年书法为研究对象的图书,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共和国书法大系》由沈鹏任名誉主编,李一、陈政、任平任总主编,全书分《书史卷》《书家卷》(上、下)、《篆刻卷》、《书学卷》(上、下)六卷,约180万字,1000幅图。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60年来的书法演变过程和这一个特定时期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书法传播与交流的状况,对传统艺术的书法进入新中国后所发生的变化及书法在中华文脉传承和中国文化复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评述。
9月,李一、刘宗超撰写的《新中国书法60年(1949――2009)》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国内第一部以新中国书法为研究对象的书法史专著。全书分上下篇,上篇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书坛逐渐复苏的轨迹,下篇论述改革开放新时期‚书法热‛兴起后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书中通过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书法发展场景的客观描述及人物、事件、图版、图表等辅助手段,首次对新中国书法60年的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时代特色、历史成就作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真实记录新中国书法60年的发展历程。同时,以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论带史,根据新中国的文化历史进程,对60年间的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书法社团活动、书法交流与传播、重大书法展览、主要风格流派、代表性书家主要成就作了概括性的评述,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新中国书法的风貌和新中国书法60年的经验和教训。在研究方法上,作者注重书法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将一个时期的社会史、文化史以及同期在汉字、考古、书写工具等非书法本体的内容纳入研究视野,发现、观察和把握书法史中的前沿议题和前沿现象,从社会视角着眼于它们与书法本体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重视书法理论研究的‚学术史‛之于‚当代书法史‛的价值。《新中国书法60年(1949――2009)》以历史的视角关照当代书法发展,为当代书法史建立起了一个以时间线索为基本分期同时以专题叙述为主线的叙述框
- 5 -
架。这不仅拓宽了书法史学研究的当代视野,为现代、当代发展的学术与资料基础。也在以往人们熟知并习惯的以批评的角度对当代书法研究领域独树一臶。对改变当今‚中国书法史‛基本等同于‚中国古代书法史‛的研究现状无疑将起到很好的推动和借鉴意义。(此段论述主要参考祝帅《怎样叙述中国当代书法史——读李一、刘宗超〈新中国书法60年〉》,《书法导报》2010年1月27日、2月3日连载,此前先行发表于“书法网”——转载者注)
10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在河南郑州召开。本届讨论会共评出一等奖论文5篇,二等奖论文9篇,三等奖论文26篇。其中,祝帅撰写的《书法何以成为社会议题——中国书法社会学研究二十年反思(1989——2008)》荣获一等奖,卢光文《坚守与重构——关于当下书法批评存在问题的思考》获得二等奖,杨锁强《中国书法审美境界论——兼谈当代中国书法在审美境界上的若干误区》、黄俊俭《论书法批评家的主体建构》、王德志《碑帖变奏——论当代帖学的进新与责任担当》、刘思凯《精神的高蹈——当代书法发展模式与精神重建的文化追问》、竺捷《图像复制时代下书法批评的视角融合》、梁培先《涅槃与新生——试析现代艺术背景下的汉字(书法)创作的方法论问题》等获得三等奖。
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当代的关注,这种关注就是将当代创作作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展开一切的批评与研讨。在这方面,书法明显落后于文学等其它艺术门类。当代书法复兴、发展的30年,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无法比拟和参照的。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社会发展、国力强盛,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等等对书法的发展必然产生影响,在这样的社会时代背景之下,书法的创作理念、标准以及风格形式追求也自然会受其左右。有意识地将书法研究的注意力转移到当代书法上来,这是书法发展自身发展所体现的艺术规律,也是为了书法更好地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所必须担负的历史职责。
四、五彩缤纷:年度书法展览综述
2009年是各种书法展览非常频繁的一年,除了前面提及的几项‚国字号‛展览之外,各种形式、主题的书法展览贯穿了年度始终。
1、群众性书法展览形式多样
- 6 -
围绕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从年初开始,全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形式、多种主题的书法展览。特别是到了九、十月,各地的文化部门、书法家协会直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学校等等,各种书法展览多不胜数,为庆祝建国60周年举办的书法展览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这些书法展览活动,汇集了广大书法人对祖国的赞美,寄托了书法人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同时,使书法这门古老艺术得到了最好的普及和宣传。
2、个人书法展览集中
年内,许多当今书坛著名人物先后推出了自己的个人书法展览,这使得2009年成为个人展览非常集中并大放光彩的一年。
以‚创造力的实现‛为总冠名的张海书法展于4月30日5月10日、5月20日24日、5月30日6月4日先后在杭州、上海、南京三地举办。8月17日、9月25日,此展又先后在济南、沈阳展出。6月25日,‚歌颂祖国、弘扬文化——苏士澍金石书法汇报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6月30日,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参观展览。6月27日,邵秉仁书作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发来贺电。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中国美术馆,参观了正在这里展出的邵秉仁书作展。12月3日,‚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继4月‚心游万物——陈振濂诗书画印品鉴会‛、5月‚线条之舞陈振濂书法大展‛先后在杭州举办之后,年内陈振濂的第三次个人书法展览。
3、书家群体性展览形式多样
在书家群体性展览方面,全国中青年书法二十家展、传承与原创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作品展、第三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首届《东方艺术书法》提名全国书法二十家作品展等成为年内书坛亮点。
4、老一代书法艺术家展览频繁
在各地先后举办的‚神州国光——黄宾虹艺术展‛、‚晋韵流衍——沈尹默书法艺术精品展‛、‚纪念陆维钊先生诞辰110周年陆维钊书画精品展‛、‚巨匠之路——齐白石书画精品展‛等让人们重新领略了这些老一辈艺术家精湛的艺术造诣。
通过年内举办的各种书法展览可以看到,展览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当今书法展示的主要平台,年内各种书法展览也向人们传递出许多值得注意的
- 7 -
信息。
首先,当今的书法展览已经从以往单纯的作品展示开始向更加注重展览主题策划的方向转变。围绕主题选择作品、围绕主题规划设计展厅、围绕主题策划设计展览前后一系列宣传活动已经成为年内个人或群体性书展的共同特征。这些主题,除了表现出作者鲜明的展示目的之外,同时也揭示了展览作者以往或近期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
其次,作品研讨会已经成为展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来看,尽管这类研讨会常常存在与会人员准备仓促、发言多围绕作者自身而缺少对具体作品的关注与解析等等不足,但能够利用并通过展览这样一个公开、集中的展示机会,专门请人来‚品头论足‛,毕竟是对待批评的一种态度转变与观念提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研讨形式会逐步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
第三,更加注意展厅效果,对展览作品进行整体设计。如张海、陈振濂年内的个展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根据作品内容和表现方式进行板块划分的方式,张海在各个板块的作品中穿插进‚创作手记‛,陈振濂则在各版块设计了‚导读‛。这些无疑对于传达作者的艺术创作思想与艺术追求、引导观众参观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四,书法网络以其便捷、灵活、覆盖面广的特点已经成为传播展览信息、扩大展览影响的一种有效手段。展览前利用书法网络发布消息,展览中邀请书法网络跟踪报道,第一时间发布展览开幕式盛况、发布展览作品图片,这已经成为年内个人展览和书家群体性展览的一致做法。5月,‚线条之舞——陈振濂书法大展‛在杭州开幕之际,通过书法网络举办了‚关于书法创造力的话题网络互动:中青年书法论辩与自由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寻找自我:书法网络开始走向自立之路
年内,网络对书法的影响受人关注。5月27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东方艺术?书法》杂志以‚书法‘网’事——网络对书法的影响‛为题召开座谈会。邀请国内几大知名书法网站负责人就网络对书法的影响以及书法网络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年内,中国书协不再邀请书法网络对国字号展览评选进行现场监督、报道,这不仅使已经习惯于通过网络了解展览评选的书法作者们感到一时
- 8 -
难以适应,也使得不少书法网站(论坛)因此失去了很大一项信息资源。这也就促使书法网站(论坛)要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打造自己的特色。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运作、磨合,目前几大知名书法网站(论坛)已经逐渐显露出各自的特色‚中国书法网‛侧重于当代人物品评并借此关注当代书坛、关注当代书法创作的态势已经基本形成,选题及言论的学术氛围也日愈浓烈。‚中国书法家论坛‛以一种平民化的思路,通过诙谐、通俗的语言‚忽悠‛书法,阐述自己对书法的态度。‚书法江湖‛在努力光大着自己教学特色的同时,注意到了对当今书坛热点事件、人物的评说。‚当代书法网‛通过在全国各地招聘特约记者的方式及时报道各种书法新闻,在注重新闻时效的同时,更加注意新闻的多样化和严谨性。‚书艺公社?书坛‛围绕书坛热点话题策划开展活动。
作为新兴媒体,书法网络已经在许多方面对书法产生了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还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如何认识网络对书法的影响,如何充分发挥网络对于推动书法传承发展的作用,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特别是书法界的重视和思考。
从年内几家知名书法网站(论坛)的运作以及内容看,几乎不约而同地将对当代书坛的监督、批评作为了主攻方向。这种努力为当代书法发展建立一个公平、透明、有序的愿望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任何愿望的实现,都需要有一定的严谨、规范的方式、方法作为保证,批评也应该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和对人对事起码的尊重基础之上。否则,批评的结果就很难达到或实现其应有的愿望。在目前的网络书法批评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或者以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为依据,或者对当事人的言谈任意曲解、无由放大,或者只抓住事件的某一细节做文章忽视事件的整体,或者只按照个人的主观感觉行事……凡此种种,再加上书法网络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和参与者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所以经常使得一些很有意义的话题在进行过程中要么浅尝即止,无法得以深入;要么因为对个别文字的纠缠而跑题变调,有些甚至演变为恶语相向、人身攻击。如何解决和改进这些情况,需要每一个关心书法网络健康发展的人思考并付出努力。同时,对于每一个书法网络话题的参与者来讲,在敏锐地发现当今书坛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并予批评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提高自己
- 9 -
对问题的分辨、判断能力也十分重要。人云亦云、跟风起哄、单纯追求话题的点击量的做法,很难保证和维护网络书法批评的正常进行,更无法保证批评的效果。今天,那些视书法为杂耍的‚江湖书法家‛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不齿,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今书法网络中存在的没头脑、没思考、没观点、没事实、意气用事、胡编瞎侃、仅凭发帖数量、言辞激烈即可成为知名网络写手的现象也一定会得到改观。
实际上,网络以及网络信息广阔无垠,书法艺术本身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管理、体制的批评、监督不过只是书法传承发展中诸多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书法的保护、传承、发展过程中,书法网络不仅仅只是冷眼旁观充当‚环境治理‛的裁判员或者‚批评家‛、‚评论员‛,它还有可能也应该成为书法艺术大厦建设的砖瓦沙石成为普及书法的专业学校,成为书法研究者的资料库,成为谈书论道的休闲‚茶馆‛,成为书画收藏的商场等等。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报刊等已经历经了无数次的改版、调整,其目的无非是在努力营造自身的特色形象。作为新兴媒体存在的书法网站(论坛)在面临的激烈竞争中立足也同样离不开对鲜明个性追求和运作。‚书法空间‛网站以‚永不落幕的书法博物馆‛为宗旨,倾力收罗古今与书法有关的各种资料,在书法网络普遍热衷于当今书坛批评的今天可谓是独树一臶这种运作模式及其成功经验很值得人们去认真对待。
六、“官军来了”:书协换届引发的现象与思考
2009年内,部分省市书协完成了换届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得原本围绕书协换届出现的是非恩怨不再是只在本地‚内部消化‛,通过便捷、自由、开放的网络,这些信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得到非常广泛的传布。这也就使得原本的‚地方特产‛极其迅速地转变为‚全国名牌‛。年内,河北省书协换届、北京市书协主席人选引发的各种言论之所以能够沸沸扬扬,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借助于网络的传播。应当看到,在这些言论中,有对当前书法管理体制的担忧,有对书法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当然也不乏道听途说之后的添油加醋,或者凭空猜想、主观臆断,甚至是出于某种目的而有意搬弄是非、制造矛盾。 ‚官军来了‛是年内因书协换届引起的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
‚官军来了‛是指一些书法艺术水平一般的人凭借其自身具有的行政
- 10 -
职务、社会地位跻身各级书法家协会并担任书协主席、副主席等领导职务的现象。年内,《美术报》和《书法》杂志先后发表了以‚官军来了‛为题的署名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此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一种观点认为,这些自身书法水平一般的领导干部担任书法家协会这样一个艺术团体的领导职务之后,由于其自身的艺术水平以及相关的艺术素养不高,对书法艺术缺乏应有鉴别、创作能力,领导书法家协会中那些具有很强创作能力与书法水平的会员,是典型的票友唱主角、外行领导内行,因此也就很难对当地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领导作用,甚至会成为艺术发展的阻碍。长此下去,书法家协会的艺术色彩就会被人为的抹杀,并极有可能导致‚民间群众性艺术团体组织官僚化,水准沙漠化,机构冗杂化‛[1]。同时,人们担心这些在职的官员们担任了书法家协会的领导职务之后,将书法和协会变为以权谋私、谋取私利的借口和场所,由此使官场腐败变得更加隐蔽。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官员喜好书法、担任书协领导职务,可以对自己周围的人乃至所在地方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官员们的自身行政级别越高,这种影响越大。通过这种影响,可以使当地书协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得到一定的提升,甚至有可能为书协解决编制问题或者使那些具有一定创作能力的书法人才调换岗位去从事专业的书法创作。同时,书法家协会是一个群团组织,书协的领导成员不仅是当地艺术创作的表率,更是当地书法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虽然这些官员的书法艺术水平一般,但这些官员们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和协调能力,恰恰是许多书法家们所不具备的。在现实情况下,他们可以凭借自身的管理经验来加强对协会工作的管理;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协调能力和所任行政职务的影响,为当地开展书法活动提供和创造许多便利。目前,国内各级书协(尤其是省级以下地方书协)要开展书法活动,办展览、办讲座、出作品集等等基本上是需要寻求赞助来解决经费。可以说,经费问题也是当今各级书法家协会开展活动时普遍遇到而且最最感到棘手的问题。当这些官员们担任书协主席之后,借助自己本身的行政职务、人脉关系和协调能力,这些问题可能就很容易地就被化解,变得不成问题与其看着书协受经费困扰几年也不开展活动而陷入一种名存实亡的尴尬,请一些官员们‚出山‛,借助他们的影响
- 11 -
和能力将当地的书法活动搞起来,无论是对提升书法家协会的社会影响和凝聚力,还是对于那些追求艺术的书法家都未必是件坏事。
种种议论,孰是孰非,绝非简单的‚对‛与‚错‛可以判别。透过这种现象,更需要引发人们思考的是,在当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公众特别是书法界本身应该以什么样的目光来关注书法?书法人的艺术创作水平应该通过什么来展现、用什么来衡量?什么才是今天审视、评判书法水平的正确标准?在书法发展历史上存在的‚因人贵字‛或‚因人废字‛现象在当今应该如何得到改变?
[1] 蔡树农,《官军来了》,《美术报》2009年6月13日 七、年度关键词:年度热点事件纪要 1、中国书法申遗成功
中国书法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准备工作自2005年11月底开始。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通力合作下,2008年6月,‚中国书法‛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被确定为国家书法传承和保护的直接责任单位。这些构成了中国书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基础和前提。
2008年9月8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动员大会。中国书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工作正式启动。9月22日,‚中国书法‛正式中英文申报文本及有关影视片经‚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初选项目暨选项目申报文本、录相片论证会‛审阅并原则通过。9月底,‚中国书法‛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式文本及相关影视资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12月21日~22日,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书法申遗工作小组根据会议反馈回的有关信息,在申遗文本论证会上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申报资料。
2009年6月20日~21日,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
- 12 -
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6月11号致函的具体要求,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院最终确定了申遗文本、申遗片及相关资料的准确、有效性。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开幕,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来自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经过审议,批准‚中国书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
以‚创造力的实现‛为总冠名的张海书法展于4月30日—5月10日、5月20日—24日、5月30日—6月4日先后在杭州、上海、南京三地举办。本次展览由中国文联和中国书协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西湖美术馆、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协办。
‚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的展览名称是1995年沈鹏先生为张海书法集撰写的序文题目。较为恰切地概括了张海在书法创作和书法组织方面的实际情况。本次展览分为综合一览、行草和楷书、篆书和隶书及我的心声四个部分,共展出作品近50件。多为近几年的创作,最小的为扇面,最大的为八尺十三条屏,形式多样,作品间又穿插有作者的论艺语录和创作手记,整个展览具有鲜明的个人艺术语言,基本上反映了张海近十年的创作面目。
6月21日,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学术支持、中国书协研究部承办的‚张海书法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文联领导及理论界、书法界代表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张海书法艺术成就、当代书法经典与大家、当代书法艺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认为张海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和优秀的书法工作者,几十年来,躬耕砚田,潜心钻研,为书法事业的发展和自身书法艺术的提高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张海以其独特的创造精神,在当代书坛影响深远。
8月17日、9月25日,此展又先后在济南、沈阳展出。 3、河北书协换届
- 13 -
2008年12月29日至31日,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及128位代表及有关工作人员出席参加了会议。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有关领导的组织和领导下,大会对工作报告和章程修改报告进行了审议,并选举产生了河北省书协新一届领导班子。旭宇当选书协主席。128人当选理事、44人当选为主席团委员、12人当选副主席。
从进入2009年开始,围绕此次换届特别是会议期间选举办法、程序、候选人等问题成为书法网络热议的话题。2009年8月9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北省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向祖国汇报旭宇师生书法展‛开幕式暨《旭宇师生书法集》首发式在石家庄市举行。本次展览展出了旭宇先生以及17名学生的书法精品近200余件。开幕式进行中,旭宇的17名学生站成一排向老师鞠躬行礼。这时人们发现,这17位学生中,有7位河北省书协副主席、6位副秘书长,其中5位是厅局级的领导干部。于是,人们再次将此与年初的换届联系在一起,出现了书协是‚家天下‛,书协工作缺乏民主等种种言论。众说纷纭,种种议论一直持续到年底。
4、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6月14日,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征稿启事‛向社会公布,兰亭奖各项筹备工作全面启动。
本届兰亭奖由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中共河南省平顶山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中共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承办。设艺术奖、理论奖、教育奖、编辑出版奖、终身成就奖。其中,艺术奖部分投稿作者范围仅限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非中国书协会员已入选两次以上中国书协主办的立项展览也可投稿),采用自由投稿方式征稿。理论奖、教育奖、编辑出版奖、终身成就奖采用中国书协团体会员推荐与自由投稿相结合的方式征集。同时举办‚尧山杯‛兰亭奖新人展,由非中国书协会员自由投稿。
8月11日,经中国书法家协会与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主办方商定,发布‚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补充事项通知‛。征稿时间由9月16日延期至10月10日,设立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组织工作奖和奖新闻奖,强调投稿作品一律为竖式,请勿托裱,册页作品入展、获奖率不超过百分之五。
- 14 -
10月22日,中国书协发布‚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补充通知‛。将终身成就奖参评人员年龄由八十岁修改为年满七十八周岁(即1931年10月31日前出生),明确参评人员应由本会各团体会员予以推荐,由中国书协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后提出建议人选,报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评委会审定。
10月30日至11月4日,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工作在平顶山市举行。11月4日,中国书协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举行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新闻发布会。随后,各奖项获奖名单开始向社会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
12月27日,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仪式在河南平顶山市举行。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出了艺术奖、理论奖、教育奖、编辑出版奖、终身成就奖五大奖项。到10月10日征稿截止日期,本届兰亭奖艺术奖共收到作品5900多件,‚尧山杯‛新人展作品20800多件,参赛作品数量为历届之最。经过初评、终评、评奖,最终评出获奖入展总数449人,其中艺术奖31人、获奖提名64人、入展作品354人。‚尧山杯‛新人展共有入展作品369件。理论奖30人,其中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5人;教育奖15个,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个人12个,集体奖1个,获奖提名12个(个人10个、集体2个);编辑出版奖15个,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 5个,三等奖8个。刘江、沙曼翁、孙其峰、姚奠中获得终身成就奖。12月28日,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暨尧山杯新人作品展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开幕。
5、陈振濂书法展
‚心游万物——线条之舞意义追寻‛,一个人、南北两座城市、三个主题鲜明的展览2009年,陈振濂用这样一种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他的作品,同时也展示着他对于书法创作的思考和实践。
4月25日,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杭州市文联、杭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杭州市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联合主办,杭州六和文化会所承办的‚心游万物——陈振濂诗书画印品鉴会‛在杭州六和文化会所开幕。品鉴会展出了陈振濂的颐斋题跋、自作诗、西泠印社主题书法、拓片题识、手卷、中国画及篆刻等七个部分40件作品,使人们从多个角度品赏到陈振濂多面的学识和艺术才华。
- 15 -
5月22日,‚线条之舞——陈振濂书法大展‛在杭州博艺美术馆开幕,展出作品90余件。展览开幕前举办了‚关注社会评价学者专家新闻采访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书法、理论专家参加。会议全方位、多角度的从学术层面探讨了此次展览的重要意义和独到之处,以客观的视角将此次展览以及陈振濂本人的书法地位臵于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中进行了深刻的阅读与剖析。开幕式后,先后举办了‚专业视角——‘线条之舞’陈振濂书法大展学术研讨会‛和‚关于书法创造力的话题网络互动:中青年书法论辩与自由谈‛。分别由专家学者、书协领导、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青年书法家、专业院校学生以及广大书法爱好者等围绕中国当代书法发展、书法理论接受、创新以及陈振濂的书法创作心得、理念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12月3日,由民盟中央、中国书协、中国美术馆等单位主办,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单位承办的‚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从本次展览的构思、布局到具体的每件作品上看,本次大展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原创性‛与‚研究性‛的特点。展览分为‚观赏书法‛和‚阅读书法‛两大板块,共有‚榜书巨制‛、‚古隶新韵‛、‚简牍百态‛、‚草圣心性‛、‚名师访学录‛、‚西泠读史录‛、‚金石题识录‛、‚碑帖考订录‛八大类展品共200余件。开幕式当日下午,举行了主题为‚现代文化视角与书法的思想性问题‛专题研讨会。
6、展览结果公示
7月27日,中国书协官方网站发布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获奖、入展名单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8月4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布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获奖、入展正式名单。在正式名单发布的同时,中国书协有如下说明:‚经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览评审委员会认定,监审委员会调查认证,作者解宝章与余峰投稿作品书写内容、形式相同,均为他人书写。根据《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通知》第五条‚评选‛一项的相关规定,取消解宝章、余峰等3名相关涉及人员的入展资格。入展名单个别名字统计错误已做更正,去除重复入展,共有411名作者入展,现予以正式公布。‛
11月6日,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除终身荣誉奖之外的创作奖、理论
- 16 -
奖、教育奖、编辑出版奖获奖(入展)名单以及‚尧山杯‛新人展入展名单在各媒体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公示期间,人们对艺术奖获奖人员中的‚新人‛现象、终身成就奖的年龄限定、评选方式、评委组成等问题出现了种种议论。
7、古代书法拍出天价
原先不为市场重视的古代书法作品在年内的拍卖市场拍出惊天高价。2009中贸圣佳秋拍中,‚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曾巩的唯一传世书法作品《局事帖》以1.0864亿元成交,打破中国国内书法拍卖最高古代纪录;在2009中国嘉德秋拍‚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中,朱熹、张景修等七大家法书《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以1.008亿元人民币高价成交。
八、年度记忆:声音与人物 1、声音
苏士澍: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
3月8日,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苏士澍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会上以此为题做大会发言,认为目前书法教育大有淡出教育体制的危险,建议国家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书法教育。
陈传席:书法是文化不是技术
3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史教授、博士生导师的陈传席先生在接受《中国艺术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书法要有民族、现代、个人三个特性,需要多方面的支撑。不是说一个人只要天天写字就能把字写好,因为书法是文化不是技术。
蒋巍:设立‚中国汉字节‛
在4月23日‚世界图书日‛期间,蒋巍在接受《北京晚报》记者采访时呼吁社会爱护、保护并正确使用汉字,建议设立‚中国汉字节‛或者叫‚中国汉字日‛。
沈鹏:对于书法审美已有公众木然
沈鹏作为《共和国书法大系》的名誉主编,在该书出版之际,他认为当下‚社会公众对书法的特征美、书法的优劣、高低、雅俗、美与不美……或者木然,或者迷失客观标准‛。在他看来,‚时代决定今日中国书法的艰难,也启示中国书法新的里程‛。
聂成文:学王羲之比学聂成文强千倍
- 17 -
8月,在辽宁省书协主办的第24届临帖班上,辽宁省书协主席聂成文针对目前省内书坛存在的横向取法、面目雷同现象做如是说。
李胜洪:比书法申遗更重要的是传承和保护
9月30日,作为中国书法申遗项目负责人的李胜洪,于中国书法申遗成功的当天在博客中写道:‚比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王蒙:汉字绝对不能改,改了中国就亡国了
10月17日,王蒙在中国主题馆主讲‚中国当代文学生活‛,在回答关于复杂的汉字有没有向拉丁化发展的趋势的提问时,王蒙称,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绝对不能改,改了中国就亡国了‛。
2、人物
李铎 2009年,李铎先生迎来了自己的80华诞,《李铎书法集》也与读者见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为此专门作出批示表示祝贺。9月3日、4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人物‛栏目分两次播出了李铎专题。11月25,李铎先生荣获中国文联主办的‚第八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魏启后 2009年12月9日12时5分魏启后先生在济南逝世,享年90周岁。魏启后先生1920年生于山东济南,早年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中文系,受教于溥心畲、溥雪斋、启功诸先生。曾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山东书协副主席等职。生前系省书协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顾问。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首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创作奖一等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突出贡献奖、日本白扇书道会最高特别奖。出版有《魏启后书法选》、《魏启后书画集》等。魏启后先生在书法绘画艺术上浸淫七十余年,在书法创作中,将米字行书和两汉简牍书有机糅合而自创新体,是当代书法对书法艺术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 1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