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026788(2004)112006820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11期
和谐管理的耦合机制及其复杂性的涌现
唐方成,马 骏,席酉民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 在遵循和谐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下,通过借鉴Wright的适应度景观概念和Kauffman关于生物系统进化的NK模型,在界定了和谐景观后,利用系统分析和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将和谐管理中的和谐主题,和,谐以及环境等四个核心要素作为组织系统的四个模块或维度,并针对这些模块间的相互关联性以及互动程度的变化对组织系统绩效的影响,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和谐管理的耦合机制具有在局部最优和全局最优之间“适应性游走”的特征,并涌现出值得关注的复杂性Λ关键词: 和谐管理;耦合机制;适应度景观;和谐景观;复杂性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 A
TheCouplingMechanismandEmergenceof
ComplexityinHeXieManagement
TANGFang2cheng,MAJun,XIYou2min
(SchoolofManagement,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theframeworkofHexiemanagementtheory,theconceptofWright’sfitness
landscapeandKauffman’sNK2modelinvolvedinbiologicalsystemevolutionareimported.AfterHeXielandscapeisproposed,fourcore2elementsofHeXieTheme,He,XieandenvironmentsfromHeXiemanagementtheoryareregardedasfourmodulesordimensionalitiesoforganizationalsystemfromtheperspectiveofsystemanalysisandmodularizationdesign.Theeffectofcouplingandthechangefuldegreeofinteractiononperformanceoforganizationalsystemissimulated.TheresultsofsimulationssuggestthecouplingmechanismofHeXiemanagementischaracterizedby“adaptivewalk”amonglocaloptimalityandglobaloptimality,andcomplexitiestobeworthyofbeingtakenintoaccountemergefromthecouplingmechanism.
Keywords: HeXiemanagement;couplingmechanism;fitnesslandscape;HeXielandscape;complexity
1 引言
伴随人类知识的增进,商业竞争景观的突变,探索未知可能性并挖掘现存确定性已日渐成为组织管理创新的主旋律Λ面向复杂性的和谐管理理论本着和谐主题的回归,从“管理理念”的塑造着手,正在并将继续通过“思想实验”和“经验观测”的手段逐步探寻组织面临的确定性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的问题解决方式,以力图追索组织管理的“和谐”本源Λ但是,随着组织和谐主题的分化和扩展,整个组织的各功能模块成为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Λ这样,和谐管理模式就必须是和谐主题导向的,和与谐及其外部环境四者之间共同互动而形成的一套耦合机制Λ而文献[1]只是从方法论意义上给出了和谐管理的几个维度,即和谐主题,和与谐的定义及其范围,并没有深入地探讨这几个维度的关联和互动性Λ同时也没有分析环境与这些维度之间的互动关系Λ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企业是由一系列紧密关联并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系统[2-收稿日期:2003211224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优秀创新研究群体基金(70121001)
作者简介:唐方成(1972-),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组织复杂性,计算和数理组织理论的研究,
Email:fctang@163.com
4]
Λ在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1期和谐管理的耦合机制及其复杂性的涌现69
这些分析中,常常把构成组织的要素,如公司的经济活动,策略,结构要素以及资源看作形成复杂系统或配置的要素,而且,研究者们认为组织的这些要素之间的一致性、内部的匹配性和其互动程度是与组织的绩效存在着正相关关系[5,6]Λ因此,本文将利用系统分析的思路,深入地探讨管理系统中人与物沿着和谐主题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借鉴适应度景观和模块化[7]设计思想的基础上,解读和谐主题,和,谐以及外部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黑箱”,从而导出组织系统和谐管理的耦合机制,初步凸现出耦合过程中的和谐景观及其涌现的复杂性Λ
2 适应度景观与NK模型
于1932年提出了适应度景观(fitnesslandscape)的概念,并用它作为研究生物有机体进化的基本框架Λ适应度景观是通过将基因型(genotype)的适应值分配给基因型空间中对应的点而得到的,由于各基因型的适应值是有差异的,因而就形成了类似“山峰状”的景观(如图1所示)Λ图1中适应度景观的
Wright
[8]
峰(peak)对应着基因型的高适应度,而适应度景观的谷(valley)则对应着基因型的低适应度Λ根据
[9]
Hordijk的景观测度论,一个适应度景观的生成包括三个部分:1)一个问题的可能解的编码(基因型);2)确定基因型邻域的计量单位;3)确定基因型的适应度的一个适应度函数ΛKauffman的研究认为在人口遗传学中,适应度景观的拓扑是由一个有机体的各种属性(基因)的适应性的相互依赖程度决定的Λ假设每一个物种都有N个基因,那么每一个基因的强健度有赖于K个其它的基因Λ于是,Kauffman发现了一个能简练地生成适应度景观的NK模型Λ而这个模型中N指的是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总数,K表示这些基因间的互动程度或上位互动数①Λ由于K的大小决定了各基因的适应度贡献,而K的取值范围为:0≤K≤(N-1)Λ因此,一个基因的适应度贡献就取决于K+1个基因(自身与K个其他的基因)的适应度值Λ这样就产生了2K+1种可能性Λ而一般情况下,上位互动的影响是未知的,所以就通过在[0,1]上的一致性分布中随机地抽取数值的方式来赋予2K+1中可能性中的每一种可能性ΛNK模型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相对于N的大小来改变参数K的值,从而调整相应的适应度景观的平滑性和粗糙性Λ比如,当K=0,这时不存在上位互动,那么每个基因的适应度贡献就是独立于所有其他基因的;而如果K=N-1,那么每个
图1 一个适应度景观的结构图式
基因的适应度贡献就取决于所有其他的基因Λ适应度景观作为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最近通过Kauffman
[10,11]
的开创性工作已引起了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们的巨大兴趣Λ如,这种相互依赖性最突出的
例子是Miller[12]提出的一个更为宽泛的关于一个公司的战略性策略和组织结构的整体配置的概念Λ麦肯
①一个新的基因能作出的对一个物种的全部贡献取决于物种现存的基因Λ人口遗传学家Smith(1989)把基因之间的这种
互动关系或互动程度称为上位互动(epistaticinteraction)Λ遗传学家们描述了这种强性互动过程,并认为一个新基因通
过与物种的其他基因间的连接或“耦合”而成为一个物种存在的基因网络Λ©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70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11月
锡(McKinsey)咨询公司提出的7S框架也是这种思想的著名应用,其重要性在于对各种组织策略相互强化的程度的考虑和理解Λ并且,在Wright的适应度景观框架下,March[13]的邻域搜寻概念就可以看作是局部性的“爬山”活动,其中山的高度反映了相互关联的组织形式的适应度值Λ于是,Levinthal[14]和Rivkin[15]关于绩效景观的分析框架也使得我们能强调模块选择之间的互动所形成的组织结果Λ
本文将根据Kauffman的NK模型,在引入和谐景观的概念后,探讨了和谐管理的耦合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从这种耦合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复杂性特征,从而认为和谐管理的理念就在于让高层决策者们推进企业在和谐景观上“爬山”Λ
3 和谐景观
3.1 和谐景观的内涵
在和谐管理理论中,和谐主题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中,在人与物要素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核心问题”Ζ在这一新认识论的指导下,和谐管理将放弃“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基本框架,而成为紧密依赖于环境的“围绕和谐主题的问题解决学”Ζ它可能是“组织的”,也可能是“领导的”;可能是“流程的”,也可能是“文化的”;可能是“激励约束的”,也可能是“产出成本的”Ζ而“和”的意义在于“致和”,即营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使异质行为主体能紧密围绕和谐主题合意地将其行为或观念嵌入到组织中Ζ而“谐”是指一切物要素在组织中合理的投入Ζ和与谐的要义在于指出了两个互动系统各自所达成的配置状态Ζ而这种状态的模式又依赖于和谐主题并受制于环境的约束Ζ因此,从本质上讲,和谐主题(HXT),和(H),谐(X)以及外部环境(E)四者是相互关联互动而又相互依赖的,只有前三者之间在一定时期内保持
相对动态的一致性并伴随环境共同演化,才能促进组织的适应和发展,从而使组织获取竞争优势Ζ这样,一个组织可以基于这四个模块或称为维度来表示为:
组织={和谐主题(HXT),和(H),谐(X),环境(E)}
(2.1)
而组织和谐管理的耦合机制正是这四个维度相互依赖和互动形成的一种组织整体性的配置状态,显然,耦合机制本身是动态调适的,它可以根据各模块或维度自身状态的调整,通过各模块间状态的替代来强化它们相互间的依赖程度,从而使组织逼近于某种满意的配置状态Ζ因此,我们利用Wright的适应度景观的思想来分析管理系统的和谐景观Ζ所谓和谐景观,是对组织所关注的和谐主题,和,谐以及环境之间的配置状态的一种形象的描述,这四者之间的互动程度以及内部一致性、匹配性共同作用于组织绩效并对组织绩效作出贡献,而其各自间的相互关联和依赖性就形成了HXT2H2X2E的和谐景观Ζ由此,可以给出和谐景观的定义:
定义1(和谐景观) 由于和谐主题,和,谐以及环境四者间的互动程度的变易,使其各自对组织绩效的贡献所具有的差异性而形成的高低各异的“类峰”似的配置状态Ζ
根据和谐景观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和谐主题,和,谐以及环境作为和谐管理系统的四个要素或模块,那么和谐景观的结构就可以利用NK模型生成Ζ即考虑N=4的情况下,四要素间的互动程度的变化对管理系统整体绩效的贡献的影响Ζ3.2 和谐景观构建的NK模型描述
根据NK模型的基本思想,设组织系统的四个模块:和谐主题,和,谐以及环境都具有两种状态,不妨用0和1(这里的0和1可以看作是一种表示方法,并不完全对应着模块各自的两个极端状态)表示Λ如果用SHXT,SH,SX,SE分别表示四个模块的状态,那么各自的取值就为0或1Λ如,可简单标明为:
SHXT=1,表示和谐主题已得到明晰的确认和谐主题是适切的1);
SHXT=0,表示和谐主题未得到明晰的确订或不适切SH=1,表示行为主体的合作或统一性行为2);
SH=0表示行为主体的冲突或非合作行为SX=1,表示物要素合理的配置3);
SX=0,表示物要素不合理的配置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1期和谐管理的耦合机制及其复杂性的涌现71
3)
SE=1,表示环境的相对稳定性SE=0,表示环境的多变性
Ζ
因此,可能性空间(不妨用8表示)就总共包含了24=16种组织的状态,即,每种可能的组织配置状态根据表达式(2.1)可以按这四个维度编码为:
8={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
1011,1100,1101,1110,1111}
从形式上讲,一个和谐景观包括了两个部分:
1)一个映射f:Ξ∈8→R;
2)在8上的一个度量结构Ζ
其中8是组织的配置空间,Ξ是一个解,一个有意义的概念“距离”Ζ
R对应着组织在某种配置状态之下的绩效Ζ更一般地,和谐景观
包含了从组织的任何域X到X上的度量结构的映射Ζ度量结构所起的作用是利用搜寻空间的元素之间的
由此,利用NK模型,每个模块的特征值(如,各自的质量或作用,不妨用vi,i=1,2,3,4来表示)就可以根据从单位区间中随机取值的方式进行仿真,而每种组合状态的特征值就是所有模块的特征值的平均值:v=
6
4
vi4Ζ这样,如果一个模块的作用不受到组织系统中其他模块的影响,就有K=0,而如果一
i=1
个模块的作用要受到组织系统中所有其他模块的影响,那么,K=3Ζ由于这两种情况是组织配置状态的两个极端状态,反映了组织系统中各模块间不存在互动和完全互动的情况,因此,下面分别就此两种情况,进行仿真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Ζ
4 仿真结果
下面分别针对N=4,即在和谐主题,和,谐,环境等组织系统的四个模块的情况下,对K=0和K=3这两种组织系统的互动程度,利用BorlandJBuilder7.0仿真,先后两次所得到的均值结果如下Ζ4.1 K=0
图2 K=0,组织系统配置状态与绩效的关系
K=0时,一个模块所处状态的作用不受到其他模块所处状态的影响,而一个模块的作用是按该模块
所处的状态0或1而从[0,1]中随机地选取的数值Λ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模块状态间不存在相互依赖性或影响就使得任何一个模块在与其他三个模块的每种组合中具有相同的作用Λ即,各模块相互独立地对组织系统发生作用,这时具有最高绩效的最优组织状态只需要所有模块具有最高的绩效贡献即可Λ从图2可见,组织系统处于配置状态1111时,对组织的绩效具有最高的贡献,次高的为1110这个配置状态(如图中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7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11月
圈号所示),而最低的配置状态为0000Λ这个仿真结果表明各模块不相互发生关系时,只要组织的和谐主题模块适切,管理系统中的人与人之间已达成合作或统一性,并且谐模块已使物化要素得到合理配置,环境也处于稳定状态时,组织系统就可以取得最高绩效的,而与之相邻的次优配置状态为1110Λ同时,组织系统在这些状态之间不断地搜索,逼近最优配置状态Λ4.2 K=3时组织系统的状态
图3 K=3,组织系统配置状态与绩效的关系
K=3时,一个模块状态的作用受到组织系统中所有其他模块状态的影响,这时,组织系统处于最具
复杂性的状态,因为所有模块的作用或质量都是相互依赖的Λ为分析复杂组织系统的功用,每个模块状态的作用必须各自从每种可能的组合中进行抽取Λ从图3可见,组织系统在配置状态为0110时,组织系统可以达到最优状态,而次优状态的组织配置为1110(如图中圈号所示),结果表明各模块间均有相互作用时,只要和模块已达成了合作或统一,谐模块的配置状态也处于合理状态,不管外部环境是稳定的还是不确定的,组织是能达到最优状态的Λ而次优状态表明只要和谐主题明确,和模块已达成目标统一或合作的状态,而谐模块处于合理配置状态,就可以对许多由环境多变与和谐主题不明晰带来的随机震荡提供一种缓冲Λ另外,图3还表明四个模块间相互作用时,组织系统除了组织系统已探寻到最优状态之外,组织总可以通过调适或取代其中的一个或以上的模块所处的状态,从而改进组织的绩效Λ利用这种反复试验的替代程式,就能使组织系统的整体状态在和谐度景观上“爬行”直到发现最优状态为止Λ4.3 K=0,1,2,3时,分别仿真50次的结果对比
图4表明随着组织系统中,和谐主题,和,谐以及环境四个模块互动程度的增加,各配置状态对组织绩效的贡献所产生的随机震荡越来越频繁,特别地,当K=3时,震荡是最频繁Λ说明系统在耦合机制状态转移的过程中,会逐渐涌现很强的随机性Λ同时,也表明组织在运作上的变化是根据陷入局部最优配置的概率或全局次优配置来决定的Λ在这些情况下,互动程度的增加提高了偏离次优位置的可能性并能继续搜寻组织系统的全局最优Λ另外,组织系统中各模块间的相互依赖性可以导致组织系统中的模块在一些情境下发挥更好的作用,而在另一些情境下却起到很差的作用Λ这种相互依赖的结果是可能性空间包含了几个最优解ΛK=3的仿真结果,正好表明了这点Λ根据各模块状态的反复试验,所有互动的维度就会形成和谐景观并在和谐景观上游走直到发现一个最优解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搜寻程式未必就使组织获得全局最优解,而最大的可能却是获得局部最优Λ
5 和谐景观中复杂性的涌现
通过上述对组织系统中四个模块间的互动程度的仿真模拟,我们表明组织系统耦合机制的状态转移会逐渐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随机性,而一个组织系统的复杂性可以利用组织中各模块间的相互依赖关系K体现出来,K具有的最小可能值为K=0,而最大可能值为K=N-1,在0和N-1之间往往随着K值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1期和谐管理的耦合机制及其复杂性的涌现73
图4 K=0,1,2,3四种情况的仿真结果对比图
的增大使得景观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因为对于K>0,和谐状态就具有多个局部最优值Λ更一般地说来,随着K的增加,局部最优的数量就随之增加Λ正如Kauffman[10]所谓的,景观中的点集是指局部搜索导致了一个属于同一个“吸引子盆”的共有的局部最优解Λ吸引子盆具有有趣的特性在于一个盆的宽度是正相关于盆导致的局部最优的高度Λ特别是,更高的局部最优往往具有更广的吸引子盆Λ这就表明四个维度必然会在多个层面上进行内在的耦合,而不是各层次简单、机械的结合在一起Λ同时由于耦合是组织的总价值功能大于原子层级体系的价值功能之和,说明在对外功能的迭合上非线性在其中起作用,这是耦合层次间,各维度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反映Λ四个维度的内部层次间、构成要素间及层次,要素间除了直接作用,还有间接作用;除了一级作用,还有多级作用;既能相辅相成,又能相反相成Λ另外,由于非线性的存在,也使组织系统在四个维度上耦合的演化道路上存在许多不确定性Λ即使排除了“测不准”及信息的不对称,非线性作用仍会导致一种内禀随机性,即复杂性,而在系统突变的关节点上未来有多种选择,系统的历史、目的和涨落都会起作用Λ不确定性是对组织中和谐主题,和,谐以及环境四者耦合程度的检验,也是促使耦合机制不断进化的动因之一Λ不确定性使组织发展充满了机会,但同时也使得四个维度的耦合充满了复杂性Λ
但是,组织系统的和谐主题,和,谐以及环境之间的耦合机制不能象企业的制度或法规那样,可以通过按照人们的意志进行有意识的设计Λ因为耦合过程本身是一个适应和演化过程,是生物学家们想象的那种沿着景观“适应性游走”的过程Λ而这种“游走”又是路径依赖的,并且在和谐景观上只存在一条曲折的“道路”可以引领耦合机制往上“游走”,直到发现其满意解Λ可是,适应性游走致命的缺陷是:耦合机制所达到的峰点或许只是一个局部最优值,即相对其邻接的点它是最高的点,但不是在一个更大的区域内的最高点,即次优都尚未发现便不再游走了,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Λ那么,我们将如何规避这种游走到小范围的局部最优就停止的“陷阱”呢?答案正如麦肯锡(McKinsey)公司[16]在研究了世界上三十家领先成长的公司后,得出的结论:这些公司的战略是将短跳和长跳结合起来Λ可用图5来表示,图中的(a)正是要回避的,因为这样按部就班地进行,企业非常容易陷入到景观上并不满意的局部最优解的峰点上;(b)表示企业通过对市场的敏锐把握和认识,开发新的企业能力或涉身于尚未存在而又颇市场潜力的新行业,从而获取超常规发展;(c)表示企业为规避一些风险,既有轻重缓急,也能拓展其新的能力,从而获得稳健的增长,这种情形常常是成功的成长型企业所表现出来的Λ
利用这种方法,表明和谐管理对局部最优陷阱的规避必然对已有的四个模块的耦合一致性的打破或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74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11月
一致性程度的加强Λ而耦合的一致性程度是在有限理性范围内,首先对和谐主题的辨识以及环境的定位,以便引领企业“做正确的事情”,然后是改进、扩展和优化物要素的现行配置状态,其次是调适现行的“致和”措施,如调整激励与约束的制度安排,使组织形成“和而不同”的氛围,以利于企业“正确地做事情”,这样就基本上确保企业能在一定时期内“正确地做正确的事情”,企业开始在漫漫和谐景观上进行“适应性游走”Λ通过反复的调整,不断地提高四个维度耦合的一致性程度或打破已有的一致性,从而推进组织系统新的“序”的出现,如图6所示Λ
图5 短跳与长跳及其混合形
图6在和谐度景观上游走的耦合机制
图3表明了通过反复地调适组织系统的四个维度,不断随时间强化四个维度在时间上的耦合一致性程度或打破旧的一致性程度促进更高程度的耦合机制的建立,从而使组织系统不断地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Λ
6 结论以及待研究的方向
通过上述对各构成组织系统的模块或维度的组合试验,可以发现这些模块能通过不同的互动和相互依赖程度,并利用替代各模块的状态来不断地进行调适Λ在和谐景观上的局部搜索和适应的过程必然导致几种主导的组织一致性或形式的出现Λ这些一致性在其组织形式的空间中对应着局部性的山峰Λ在这个意义上,耦合机制的适应性就产生了系统的异质性,然后形成为组织系统进行差别选择的基础Λ最后,如果组织正在相同的环境中运作,这些组织形式中的某一种将逐渐主导组织群体Λ即一旦找到一个局部最优解,组织系统更希望沿着“和谐的轨迹”进一步深入地挖掘这些模块之间的耦合Λ为此,组织系统会更多地寻求这四种模块之间强有力的耦合机制,以便形成一种具有独特性或差异化的预期,从而为组织系统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Λ
另外,通过本文提供的这种启发式装置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维度在耦合过程中的复杂性与专业化模式之间的关系Λ基于这点,同时因为对应着局部最优解的组织系统就可以被认为是成功的,那么我们一方面就能促进企业在和谐主题,和,谐以及环境四个维度上对其各自的作用不断地提高认识并调整应对措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1期和谐管理的耦合机制及其复杂性的涌现75
施,如,通过合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致和”,培养良好的对和谐主题确认的“嗅觉”等等;另一方面则是利用这种基于各维度互动的耦合机制,通过敏锐地调整和替换各维度的状态来提升组织的绩效Λ本文提供的启发式模型并没有涉及到对管理系统中人的行为特征,也没有反映出行为结构的整体性表现;同时,没有详尽地描述组织系统的四个维度之间具体的互动关系,也没有预示某种特定的一致性的浮现,但这些将作为后续工作逐一进行完善Λ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韩巍,尚玉钒.面向复杂性:和谐管理理论的概念、原则及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2003,4(4):1-8.
XiYoumin,HanWei,
ShangYufan.
Facingcomplexity:Conceptions,principlesandframeworkofHeXie
managementtheory[J].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inChina,2003,4(4):1-8
[2] MilgromPR,RobertsJ.Theeconomicsofmodernmanufacturing:Technology,strategy,andorganization[J].
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0,80:511-528.
[3] PorterME.Whatisstrategy?[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6,74(6):61-78.
[4] WhittingtonR,PettigrewA,PeckS,FentonE,ConyonM.Changeandcomplementaritiesinthenewcompetitive
landscape:AEuropeanpanelstudy,1992-1996[J].OrganizationScience,1999,10:583-600.
[5] KhandwallaPN.Viableandeffectiveorganizationaldesignsoffirms[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73,
16:481-495.
[6] DrazinR,AHVandeVen.Alternativeformsoffitincontingencytheory[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
1985,30:514-539.
[7] (日)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周国荣(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AOKIM,ANDOHModularity:ANewIndustrialArchitecture[M].TranslationbyZhouGuorong,FarEastPress,Shanghai,2003.[8] WrigtS.
Therolesofmutation,inbreeding,cross2breedingandselectioninevolution[A].
Proceeding
InternationalCongressofGenetics[C],1932,356-366.
[9] HordijkW.Ameasureoflandscape[J].EvolutionaryComputation,1997,4(4):335-360.
[10] KauffmanSA.Theoriginoforder:Self2organizationandSelectioninEvolution[M].OxfordUniversityPress,
NewYork,1993.
[11] KauffmanSA.Escapingtheredqueeneffect[J].TheMcKinseyQuarterly,1995,1:119-129.[12] MillerD.Configurationsrevisited[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6,17:505-512.
[13] MarchJG.Explorationandexploitationinorganizationallearning[J].OrganizationScience,1991,1:71-87.[14] LevinthalDA.Adaptationonruggedlandscapes[J].ManagementScience,1997,43:934-950.[15] RivkinJW.Imitationofcomplexstrategies[J].ManagementScience,2000,46:824-844.[16] BeinhcckerED.Strategyattheedgeofchaos[J].McKinseyQuarterly,1997,1:24-39.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