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藏族乡把鼓舞人心的扶贫攻坚作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目标和重点。在解决贫困家庭贫困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贫困家庭实现精神扶贫,走上自力更生、自强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1,“三重”与新风格
(1)重习惯培养定期开展法律、卫生、科学和教育领域的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农村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村里的“两个委员会”和社会服务组织尽职尽责,通力合作。村民共同制定和遵守村规民约。村容整洁,有村级卫生清扫工,垃圾和污水处理标准化,违章建筑和乱堆放现象得到控制。通过“清洁之星”评比活动,村民讲卫生,不乱扔垃圾、堆杂物,勤洗衣服、晒被子,室内通风无异味;经常扫地,保持干净整洁,打扫除“四害”以外的厨房和卫生间;村民具有经济、环保、生态意识,爱护公共卫生,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养成文明、节俭、安全生产、守时、守信的良好习惯。
(2)注意大气的形成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村里的“两个委员会”团结、民主、务实、诚实。评选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和“四好”家庭等活动广泛开展。村民们形成了爱党爱国、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和睦、互助友爱、善待他人、自力更生的文明村风。群众能够自觉抵制懒惰、攀比、大规模经营、低级媚俗、宗族派系等不良行为。没有抛弃孩子、不赡养父母、不照顾兄弟姐妹等现象。感恩教育已经到位,深深扎根于村民的心中,他们心怀感激,向社会报告,支持公益事业,帮助穷人和有需要的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自觉守法、依法办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问题、化解矛盾的良好法制环境。公共秩序良好,没有刑事案件、重大交通事故、火
灾事故或食品安全事故。
(3)注重宣传动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一是在加利村召开党支部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学习扶贫政策和标准,并通过学习和指导,切实转变农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对帮扶工作的认识。二是成立由村干部和致富贫困户领导组成的“泥堆仔”宣传小组,用自己的语言向村里介绍扶贫致富的经验。宣传员深入农村和家庭,深入农村,宣传会议精神,进一步了解贫困家庭的需要和要求,积极寻找贫困家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实施援助措施。三是利用新媒体充分发挥“互联网加宣传”的优势,通过led显示屏、qq群、微信群等宣传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政策。通过农民夜校、大坝俱乐部、微信群等形式宣讲30多次,累计学生人数达到3000多人
2,“2+1”亮点特色
(1)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一是以国家有机农业(牦牛)示范基地为中心,将分散的农户与12个合作社(其中2个通过了有机牦牛认证)紧密结合起来,作为统一指导和规划的基地。目前,存栏牛4万多头(西门塔尔肉牛1万多头),年总收入1000多万元,带动农民400多人,年人均收入4000多元。第二种是用奖励代替补偿的方法(奖励一头牛800元,一头猪500元,一头羊200元,一个工人一天8元)。已经脱贫的贫困家庭最高奖励1000元,没有脱贫的贫困家庭最高奖励2000元。对有养殖意向和养殖条件的贫困户,要给予精确帮助,引导其发展养殖业。
(2)依靠龙头企业扩大扶贫效果一是依托宝兴县吕雯集团,以大瓦干扎景区开发为中心,投资7750万元对大瓦干扎景区19.5公里公路进行改扩建,投资2000多万元对大瓦干扎景区旅游设施进行建设和升级。第二,根据藏族锅庄民居的建筑特点,共投资120万元,统一在达瓦干扎周边修建民居,增加旅游观赏价值。三是投资120万元,进一步改造
臧家乐民居,鼓励景区周边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在自己家里或出租屋内开展餐饮住宿活动,增加财富和收入。该村现在有40多个藏族乐嘉家庭和400多张床。特色农产品包括雪山白豆、药用蜂蜜、香猪腿、天麻、川贝和冬虫夏草,增加了农民收入。第四,通过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为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贫困家庭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3)争取多种投入提供发展保障一是增加政府投资自2011年以来,已从各级市县部门筹集了1300多万美元的援助资金,以进一步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二是注册资本1685万元,建立了五斗瓜等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牦牛等农副产品生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在过去的两年里,加里村的15户贫困家庭从信用社借了60万元来发展农业和旅游服务。第三是吸引社会投入争取社会资金7750万元,改建扩建达瓦根扎景区道路19.5公里无锡市惠山区红十字会捐资53万元在加里村建丰寿小学,美加金属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捐资86万元建加里小学。雅安军分区投资38.5万元从甘孜州九龙县进口36头牦牛,以提高该村牦牛质量。为了给当地农牧民提供方便并节省放牧费用,已投资40万元对城墙内的羊草盘沟牧场道路进行修复和硬化。四川省慈善总会、苏亮集团等组织捐赠32140元,解决34户56人的临时生活困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