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着用这种方法改变一恒写作业磨蹭的习惯,我当时采取了三种办法:
一、我和老师沟通并私下约好,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只要一恒做作业有了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他,以此激励他写作业的积极性。
二、周末,把他送邻居家或邀请邻居家的孩子来家里,让两人在一起做作业。孩子的好胜心特别强,两人在一起做作业,无形中会激发孩子不服输的斗志,他会自觉、主动地集中精力写作业。、
三、我每周打一张表格,表格上详细记录了每天写作业的起止时间,及作业质量。如果一恒能连续五天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作业,且作业质量较好,就可实现他一个愿望,愿望他说了算,他可以选择买辆小汽车,去看场电影,玩他喜欢的游戏,或去吃他爱吃的肯德基。 这些方法,都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过了不久,他又恢复了拖拉、磨蹭的习惯。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由于当时学识有限,我怎么也找不到原因。继续查阅相关的资料时,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如果孩子表现出适宜或良好的行为,父母要不失时机地给予奖励和肯定,这些奖励和肯定就是刺激孩子再次表现好行为的正强化物。原来我许诺一恒的实现一个愿望和对他的口头奖赏都属于正强化物。那时,还查到了使用正强化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给予正强化物要适可而止,以免孩子产生饱餍,或者损害身心健康。
2行为养成后,有形的强化物要逐渐减少,社会性强化物(即精神层面的奖赏,比如:拥抱、微笑、口头夸奖等)应逐渐增加。
3正强化对简单行为的形成初期比较见效,对于复杂行为或者行为相对稳固以后,宜采用其他方法。
读到这段话时,我才恍然大悟,我所采用的方法之所以曾在一段时期内有过显着效果,而后却又恢复原状的原因竟是:在使用正强化法时,我没有做到适可而止。
当然,这次查阅资料的过程我还知道了间歇强化法的焊锡概念:只强化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每天的行为那么多,不可能对孩子的每个好行为都正强化。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正强化物可用。间歇强化法分定时强化、变时强化、定数强化、及变数强化四种。
我及时学以致用,根据一恒的实际情况,将前两种方法应用于他身上。
首先是定时强化法,定时强化,即行为者每经过固定时段后所产生的行为,可得到一次强化。我告诉一恒:每隔二十分钟我就会去书房检查一次,看你是否在认真写作业。这种方法也曾在短时间内有效果,因为孩子很会钻空子,他会在我刚检查完走了后玩一会儿,之后再做作业。这是定时强化必然会出现的弊端。
这种方法失效后,我又采取了变时强化法。我不再每天帮一恒计时、监督、检查他做作业,而是改为不定期抽查。每周抽查两次,一月中如果有两次以上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差,就取消对其进行奖励。
这样,一恒不知道我哪天会去检查,他就随时保持警惕,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招非常有效,他写作业的自觉性比以前大大提高。
河北邯郸邯山区实验学校一年级:琴棋书画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