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咏老赠梦得》赏析
唐·白居易《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译注
由于眼睛容易干涩,一到晚上就不得不早早地上床睡觉;早上起来头又特别慵懒,连头发都不去梳理。
说明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是极为赞赏。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为“咏老赠梦得”,梦得即刘禹锡。诗人白居易和刘禹锡晚年同在洛阳,日夕唱酬。刘禹锡读此诗之后,作了著名的《酬乐天咏老见示》以回赠。
白居易晚年患有眼疾、足疾等各种疾病,给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由此,诗人的心态比较消极。白居易和刘禹锡年龄相同,如今同为老人,彼此对衰老都有自己的看法,诗人深受年老戕害,心中的烦闷一股脑向好友倾吐——“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由于眼睛容易干涩,一到晚上就不得不早早地上床睡觉;早上起来头又特别慵懒,连头发都不去梳理。眼疾应该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不仅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是当今的许多老年人,同样如此。诗人说自己眼睛干涩,头慵懒,而且“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视力下降也很严重,这些病症对于当时来说,真是令人束手无策。当然,衰老的副作用不仅仅有眼睛,诗人还说自己“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腿脚行走非常不便,干脆就深居简出了。在年老的折磨下,诗人的心态比较消极,最后不得不发出“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的无奈叹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