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教育支出
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减轻了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仍然较低。
回首2008年: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投入223亿元,地方财政也加大投入,资助学生超过2000万人。
2009年,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3.59%,2010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但与占GDP4%的目标相比仍有差距。客观上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既取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就是财政教育投入努力程度,也取决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
这几年来,财政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2008年这一比重就已高于很多发达国家,仅次于美国,充分表明了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努力程度很高。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稍低,主要是与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偏低有关。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和改革的任务很重,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
为适应日益膨胀的教育需求,我国从90年代末开始实行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政策,以及2008年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以政府财政支出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教育资金需求急剧膨胀。但是,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推进,政府面临许多迫切的支出需要,如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府配套资金、义务教育支出、西部大开发中政府配套资金的支持等,在财
政收入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政府再像原来那样对所有学校,尤其是公立高校提供主要的资金支持己不可能。因此,教育支出问题研究是财政理论在教育部门的应用,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综观前文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分析及国际比较,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提出几条思路:
(一)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加强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稳定教育经费来源。
(二) 提高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重其根源主要在于财政收入在GNP中的比重偏低我国的财政收入并不等于政府收入。
(三)优化三级教育结构在我国,一方面文盲率还很高,另一方面人均GDP还很低,在这个阶段迫切需要的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而且初等、中等教育的社会报酬率远远高于高等教育。
(四)解决财政教育支出中的地区平衡问题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教育的均衡发展。
现如今,我国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事权和财权不统一、政府对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不足、现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不高、各地区间的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我国须在借鉴外国经验及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有针对性地规范高等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格局,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改革财政拨款模式,完善财政拨款的评监机制, 提高教育经费利用率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