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呈、蔚”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呈、幻”等11个字,会写“奇妙、呈现”等词语。 教学 要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重点)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难点) 4.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清楚的方法。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 两课时。 课时
1.认识“呈、蔚”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呈、幻”等11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件。
一 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展示日出、日落的图片或其他风光图,进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出示课件1)
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中,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揭示题目:我们奇妙的世界。 3.抓题眼解题,引入课文。
(1)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板书:我们奇妙的世界)
(2)过渡引入:课文题目中哪个词语是题眼?(奇妙)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奇特、美妙)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奇妙。现在,我们再来跟随作者彼得·西摩去感受他眼中奇妙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和图片引入课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中来。
二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把课文读正确。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试着读课文。(出示课件2)
(1)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拼读,并多读几遍。
(2)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4.学习生字。
(1)认读会写字。(出示课件3)
呈 幻 诱 润 芒 冰 剑 普 通 模 型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前鼻音“幻、润、剑”,后鼻音“呈、芒、冰、通、型 ”。 (2)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①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比较:幼—幻 形—型
熟字加偏旁:王+口=呈 秀+讠=诱 亡+艹=芒 水+冫=冰 组词识记:湿润 刀剑 普通 模型
②小组长反馈组员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③小组长汇报组内写错的字或写得不规范的字。 ④依据小组长的汇报,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诱”:左半部分偏窄且上,右半部分最后一笔撇伸到“讠”下方。注意右下部分的“乃”先写横折折折钩,且要一笔写成。
“润”:左窄右宽,右半部分门字框里面是“王”,不能写成“玉”。 “剑”:左半部分第二笔是点,末笔为提;右半部分竖钩要挺拔有力。
“型”:上半部分“刑”写得稍短些;下半部分“土”两横间距要紧凑,下横宜长。 ⑤学生针对易错难写的生字再次练写。
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由写字的学生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5.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解决生字问题,为之后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扫清阅读障碍。
三 再读课文,思考交流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分别是哪些段落? (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懂的地方。 2.全班交流。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课文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板书:天空 大地)课文第2~8自然段是描写天空的,第9~16自然段是描写大地的。
(2)词语解释。(出示课件4) 雕饰:雕刻并装饰。 余晖:傍晚的阳光。 诱人:吸引人的。
圆润:饱满而润泽。文中指樱桃表面光滑润泽。 光辉:闪烁耀眼的光。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3)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梳理,下节课理解课文时重点指导。
四 把握内容,弄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
(3)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4)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文章选择了哪些事物来写天空和大地。 2.学生交流。
(1)全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板书:总—分—总) (2)文章开头一段概括写世界奇妙。
(3)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奇妙无穷) 全文一共有18个自然段。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出示课件5)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这个世界是奇妙的,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第二部分(第2~16自然段):分别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写天空主要通过对太阳、云彩、雨水、群星等事物的描写来实现的;写大地则主要聚焦于植物的生长、冬天的冰雪等几个事物,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写来展现大地的生命力。
第三部分(第17、18自然段):回应开头,再次强调世界上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仔细地去寻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初读感知,弄清文章脉络和叙述结构,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为下节课具体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教学时,首先展示图片,引导解题。其次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在此基础上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对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和概括。这一节课在字词学习、内容感知方面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可以训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2.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3.能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
课件。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出示课件6) 呈现 变幻 诱人 圆润 光芒 冰柱 刀剑 普通 模型
2.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3.我们继续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看看我们的世界有多么奇妙。
4.课文是按什么结构写的?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总—分—总 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字词、朗读课文,引入接下来对课文内容的具体学习。
二 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一)学习课文第2~8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问题。 (1)画出这部分内容的总起句。(第2自然段)
(2)这一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天空的?(通过“清晨、落日、黑夜”,我们可知这部分是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来写的)(板书:清晨—落日—黑夜)
(3)作者选择了哪些事物来写天空?(太阳、云彩、雨点、水洼、落日、余晖、星星,都是平常我们见过的,很普通的事物)
(4)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为什么作者说这些事物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学生交流) (5)用心读读这些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颜色、形状) 2.讨论交流。
(1)品读交流作者对“太阳”的描写。 ①描写“太阳”的语句。(出示课件7)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②展示不同时间的太阳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出示课件8)
③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太阳升起”和“落日”时天空颜色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天空”这个多彩无边的舞台充满了奇妙。
(2)品读交流作者对“云彩”的描写。 ①描写“云彩”的语句。(出示课件9)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你能想象出云彩有哪些奇妙的形状吗?(云彩有的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有的像羊在低头吃草……)
②展示“晴空的云彩”和“下雨前的云彩”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出示课件10)
③教师小结:描写“云彩”时,作者主要抓住了云彩的形状和颜色来写。云彩是天空中很普通的事物,但细心观察我们就能发现云彩千变万化,常常会引发我们美妙的想象。
(3)品读交流作者对“雨点”“水洼”“群星”的描写。 ①描写“雨点”的语句。(出示课件11)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噼噼啪啪”写出了雨点落地的声音。通过听觉上的体验,作者为我们展现了雨点从云彩到大地的过程,给予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②描写“水洼”的语句。(出示课件12)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水洼”是生活中极其普通的事物,但作者将“水洼”比喻成“有趣的镜子”,瞬间让极普通的事物美了起来。
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水洼的有趣、奇妙) ③描写“群星”的语句。(出示课件13)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作者通过联想将“群星”比作“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语言充满诗意,让我们能够想象画面,感受到美丽。
(4)教师小结:这一部分,作者抓住与天空密切相关的事物,描写了天空一天之内的变化。通过这些表现事物形、声、色的变化,我们感受到这些事物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设计意图:先通过抓住总起句、重点句,理解课文,再结合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二)自由读课文第9~16自然段。
1.画出这部分内容的总起句。(第9自然段)
教师指导:一个“再”字串联起两部分的内容,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设计意图:着眼于作者的写法,引导学生关注看似平常的一个“再”字,让学生体会文章过渡的巧妙和自然。
2.大地这部分内容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大地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为什么这些平常所见能被称为“奇妙”?(妙在变化,四季的轮回)
3.仔细读这部分内容,思考:为什么作者认为看到的事物是有生命的? 4.品读交流作者对“大地”上的事物的描写。 (1)描写“落叶”的语句。(出示课件14)
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到来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
作者抓住了落叶的光泽,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落叶的美丽与神奇。 (2)描写“动物”的语句。(出示课件15) 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鸟儿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
作者描写动物,通过写它们的动作,表现出它们的生命力,让我们感受到动态之美。 (3)描写“冬天水结冰”的语句。(出示课件16)
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①想象画面,理解“房檐、冰柱”。
②讨论:“垂下的冰柱”和“锋利的刀剑”有什么相似之处?“落下的小水滴”和“珍珠”有什么相似之处?
③教师小结:冬天,结冰是常见的景象,但通过作者的描写,“垂下的冰柱”变成了“锋利的刀剑”,“落下的小水滴”变成了“珍珠”,平凡的景物变得神奇、美好,拥有了生命。
5.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颜色、形态、联想)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7.教师小结:这部分抓住春、夏、秋、冬四季中最有特点的事物来描写大地,展现了大地的奇妙和生命力。
8.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交流)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讲一讲这两个自然段的作用和意思。(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这个世界上存在无尽的奇妙的事物,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
2.这两个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照应) 3.教师点拨写法:文末总结,与文首照应。
4.教师小结: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获得美的发现。只有坚持观察、寻找,我们才能获得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感受这奇妙的世界。
三 总结写法,读写训练
1.教师小结: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 (1)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写。 (2)围绕总起句把内容写具体。
(3)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得形象、生动。 2.写作练习。(出示课件17)
仿照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你课前观察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写具体、形象、生动,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板书:留心观察 感悟奇妙)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提炼主题,练习写话,加深理解,深化主题,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过这些事物的特点,因而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阅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作者向我们描述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景物,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词句,感悟世界的奇妙。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总—分—总 天空 大地
留心观察 感悟奇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