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之树孩童读后感
《瑜伽之树》是我开始阅读瑜伽经典的第一本书,如果每一趟路程都有起点的话,《瑜伽之树》便是起点。
因这本书,我知道了艾扬格大师他部分的书籍,知道了《瑜伽经》、《薄珈梵歌》,知道了克里希那玛查亚,帕塔比乔伊斯、德斯卡查尔等大师们,以及如何区分人们口中瑜伽众多的流派,并在以后的瑜伽之路中寻找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瑜伽流派。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瑜伽垫之外的一个知识海洋,也让我明白了我们每天的练习,称之为瑜伽的原来仅仅是瑜伽修炼的一个小小部分。
第一次阅读《瑜伽之树》尽管有些词语有些话还不是很明白,但我清晰的感觉到瑜伽修炼就是我今后要走的路。
第二次阅读《瑜伽之树》读来颇有些亲切感,对于艾扬格大师也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对于书中的词语的前因后果都比第一次阅读清晰,艾扬格大师将瑜伽传统八支,形象的比喻为一棵树,瑜伽八支的持戒、内修、体式、呼吸控制、收摄、心灵集中、禅定和三摩地,分别对应树的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树皮、树液、花和果实。大师结合《瑜伽经》、《哈他瑜伽之光》,对瑜伽这棵树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瑜伽修行从个人、家庭以及人生的角度进行解读。
比如生活中常有人说,我年龄大了,不适合练瑜伽。大师则说,如果人老了就不适合练瑜伽,那我早该停止了。他将瑜伽练习比做灌溉,他说,天不下雨,就有干旱饥荒,不练瑜伽,不灌溉身体,那么等到身体干旱、饥荒,有了治疗不好的病,就只能接收,准备
死亡。
社会上一直有关于的瑜伽伤害的传言,大师说:“有人说了很多的练瑜伽的危险,有受伤的风险。但是就算走在路上,不小心的话也会发生意外,难道你就劝人不要走路?有人死在床上,那么在床上睡觉也很危险?”这不禁让我想起中国一句古话“因噎废食”。对于网络上流传的瑜伽伤害不是最好的回答吗?
瑜伽这棵树挂满了大智慧,既有宗教也有人生,既有历史也有现实,既有个人也有社会,还有健康,安详,快乐,平衡。
如果第一次阅读《瑜伽之树》,只是看到了一个模糊的轮廓,那么第二次阅读,这个轮廓就更清晰了点,相信每一次阅读都会更近一步看清这棵,但我更清楚只有把这个树融入日常的瑜伽修习中,才会看清看懂这棵瑜伽之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