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羽
来源:《作文通讯·高中》 2019年第9期
江苏省苏州中学 王羽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二1 班每月都会开展一次主题班会,2019 年6 月份的主题为:聊聊身边的筑梦师———我的老师。班上有6 位任课老师———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老师,每位老师都极富教学艺术,且性格各异。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成员自行商定如何开展对一位筑梦师的描画。画老师的样子,描写某位老师,积累老师平时的经典语录,等等,形式多样,不一而足。每幅画、每篇文章都体现了学生对老师浓浓的感恩之情。
习习生威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二 杨宇熙
习习是谁? 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因她姓王名羽,所以我们称她“习习”;又因她是南京人,我们也称她为“金陵王”。
啥? 你问我习习到底凶不凶?
习习看上去满身孩子气,可眼镜一戴,那威慑力可是非同小可。讲台上一站,扯开嗓门儿,让人望而生畏。
话说某次突击检查诗词默写, 结果我们考得一塌糊涂。习习冷着一张脸进了教室, 大发雷霆,把我们一顿狠批,批我们的考试成绩,批我们的态度,批我们的学习习惯。啊?!归根结底为什么? 课后消化不到位! 你问我为啥没有对习习的神态描写? 彼时已吓得胆战心惊, 各自低头反思。抬头? 那不是顶风作案等着枪打出头鸟吗? 习习批完后丢下一句“生气”,摔门走人,众人这才敢有动静,仍心有余悸。自此我们才明白及时消化知识的重要性,真正做成了习习常挂在嘴边的“只要老师教过,不用老师操心是否掌握的优秀生”。
你说伴君如伴虎, 整天和一个凶巴巴的班主任在一起有啥意思?
此言差矣! 学习生活里的“龙颜大怒”只是偶尔发生, 更多的是一节节有声有色的语文课后,众人目送习习背影道一句“恭送圣驾”,然后欢呼雀跃。
如果说苏州中学是一个人才辈出之地,那我想,习习在其中传递了无数正能量。早上七点半必到教室,有时忙到晚上十点半,中途还不忘来晚自习现场突击检查一番。各种火爆电视剧几乎与她无缘,约稿、写文章、讲座、教学研究……习习永远奔波追逐不止, 永远风尘仆仆却不失天真活泼。外班同学常说:“我听过你们老师的线上课,我觉得她好棒! ”那必须棒,这可是我们的习习!
平静之下有波澜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二 刘锦添
话说让这样一个带了多年理科“聪明班”的神仙数学老师下凡来带咱们“基础薄弱、缺乏耐心、不肯动脑筋”的文科班,也真难为他了。可又能怎样呢?张老师看着我们面对题目无从
下手,只能把题目分解成基础题一步步推导, 哪怕看到讲台下几十只目瞪口呆的“木鸡”,也得硬着头皮耐心地讲下去。最后无语,只能戏谑地向着台下叹一句:“怎么这都不会呀? ”
不过,这样一位温和的数学老师,课上是平静之下有波澜。他的课,或许是照顾我们文科生,随时会抖出一个历史典故、文学谜语,一时像是给鸦雀无声的课堂投进一颗炸弹,一扫课堂的沉闷。真是奇怪,曾说过“在座的以后都会不学数学”的他,教学内容却不限于高考内容:数学家的神思、数学的精妙本质都被他讲得颇有趣味。
当然, 作为一位能在葛军老师面前排上号的人,他的教学水平岂容置疑? 琐碎复杂的知识点被巧妙地勾连起来, 再难的题经他一点拨也能“秒杀”。更可贵的是,无论我们的表现多么差劲, 他总是用循循善诱的口吻来鼓励大家勇敢面对。
有此师,吾辈幸哉!
海边的“碎碎念”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二 王彬骅
拎着布袋,迈着轻盈的步伐,小金老师走进了教室。她戴上麦克风,说道:“东西准备一下,英语书、报纸、笔记本……”待我们一切就绪,教室里只听得一阵“碎碎念”。
作为我们班最年轻的任课老师, 我们都叫她“金姐”。“老师好好看”已经成了我们赞美金姐的口头禅。每次听到这句话,金姐脸上便露出治愈般的微笑,我们上课也更带劲了。虽然她总说自己已成胖妈,但在我们心中她仍貌美如花。
金姐嗓音小,上课总是戴着麦克风。她的声音短促有力,连成一段青春的旋律。金姐的麦克风常常有杂音,她总是打趣说:“碎碎念累了,来听听‘海浪声’。”然后继续讲课,脸上仍是那份可爱的笑容。
金姐很谦虚,自称上课就是听她无聊的“碎碎念”,但每次她将课内知识延伸,和我们聊起生活时,那有说有笑的场景几乎让人忘了这是在上。还记得那次她讲英语诗歌,和我们分享其中一个个哲理以及她的文学观时, 整个班级都为之振奋。
金姐从不发火。当我们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她总是说没关系, 然后和我们一起寻找问题的根源。她能通过一道题发现我们的知识漏洞,甚至会拿出我们考试时的照片, 通过一些动作神态细节来判断我们的紧张情绪, 让我们放轻松些,使我们不得不为她的观察力所折服,为她对我们的关心所感动。金姐不给我们施加什么压力,但我们知道,这是她对我们最大的信任。拥有信任的力量,我们才能一往无前。
不知不觉,金姐的“碎碎念”已念了一年。最近,她的语气中总是透着一种伤感。或许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束,由于金姐是隔壁班的班主任,加上学校高三“一位老师带一个班”的规定,她不可能继续陪伴我们。但是,就算终要离开,至少金姐给我们高二的英语学习生活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回忆!
筑梦途中的那碗鸡汤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二 曹子悦
如果黄老师一头棕黄的小鬈发没有吸引到你,那她时尚的阔腿裤也一定会抓住你的眼球。她自在如风,衣着明明十分时尚,教的却是历史,穿梭于各朝各代的兴衰变化之中,实在出乎意料。
黄老师的历史课颇有趣味。她为了帮助我们克服昏昏欲睡的天性,常常语出惊人。当她抛出一个问题, 讲台下毫无动静如一潭死水时,她那细细的眉毛就会耸动一下,毫不掩饰地露出吃惊的表情,然后长叹道:“要不是这块内容是我教的, 我还以为你们没学过呢! ”说罢,她又长长叹一口气,再无可奈何地晃荡几下马尾辫。这还不算,要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我们都毫无印象,她便会捂住胸口,作虚弱状大呼:“唉,我的心跳又要过速了! ”逗得我们睡意也减了三分。
她戳得准我们的笑点, 也吃得透我们的毛病。“作业是不是又没完成呢? ”果不其然,底下哀号一片。接着她得意的微笑便掩饰不住了,“哼”一声,再慢悠悠地喝口水:“明天收上来我看看! ”这之后,无论我们如何求饶哀告,她都不为所动。她对我们的拖延和惰性了如指掌,不说一眼把我们望到底吧,也看透了八九分。一旦发现有人作业拖欠,她便会在课堂上问那个同学:“啊,是最近太忙了没空写吗? ”巧妙地化批评为打趣, 无奈的表情里还含着三分同情、两分体谅,令人哭笑不得。
黄老师很少吹嘘显摆,平时也低调温和,一贯秉持着少责备、多理解的原则。她让我想到汪老说的四川的“开水白菜”,汤清可以注砚,用的却是鸡汤。在我们筑梦途中,能享用这碗鸡汤是人生之幸!
发现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二 冯嘉文
《尸子》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然而,我们的地理课,除了那四方上下、古往今来,还探索了那一位多面有趣的人。
Round 1
年末,面临期末大考,我们整理了一页页笔记,在某个令人昏昏欲睡的午后,王老师“新年班会”的提议犹如一声春雷炸醒了我们。老师柔和的笑意回应着我们不可置信的表情。
于是, 我们在铺天盖地的复习卷中抬起头来。王老师把舞台交给了班内一个个“地理爱好者”。我们跟着钟情岩石的同学摸了摸玄武岩,感受火山喷发的力量; 跟着热爱太空的同学在月球背面“降落”,瞧瞧它半遮的容颜……
解锁:新年班会
新发现:无用方为大用的老师
Round 2
我们常常一张卷子分析完了,老师却一道题都没讲,这可不是不负责任哟———
课上, 我们常常看见装傻充愣的王老师:
“哎,这道题我不会呀,谁来讲讲看。”某同学试探性地问:“是选C……吗? ”王老师依旧道:“我也不知道呀,那就听你的……哎,答案真的是C。”
解锁:自主学习
新发现:引导而不说教的老师
Round 3
如果看到上课铃一响反而鱼贯而出的地理课请不要觉得奇怪, 王老师正俯下身子测量影长,同学悄悄在老师耳边说出自己的身高———碰不着地的地理课算什么地理课!
解锁:实地探寻
新发现:注重实践的老师
什么? 这是在写老师? 这是在课堂?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我们不过是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一路坎坷,四方寻踏,最终相遇,温暖了整片海域。
路痴的学生和什么都不知道的老师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二
许赜渊
我,一路痴,无可救药的那种。
“这孩子估计以后地理不咋地。”上高中那年,七大姑如是说。
没想到,一语成谶。
印度洋的洋流夏顺冬逆, 东三省的小麦春种秋收, 我凭着确如七大姑所言的不咋地的地理成绩,一年后坐进了地理选修课的教室。现在想来,大概是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让我在填选课表落笔时向右偏了几分,也许又多偏了几分,让我在二楼走廊走着走着就向右拐进了王老师的教室。
王老师,姓王名红,有点儿年纪,戴个眼镜,爱笑。名字挺亲切,人也挺亲切。也不知道哪儿来的那么多关于她的江湖传言。
江湖传言,王老师的课千万不能迟到。
消息是从一位总在地理课前买早饭还不看表的同学那里传开的。“迟到先跳个舞呗,跳完我们看太阳去。”王老师笑得很亲切。
能不能迟到我还没敢以身犯险, 但无论如何该同学的曼妙舞姿已在每位同学心中收藏,连带着旁边王老师“慈祥”的微笑和那天四十五度的太阳高度角。
江湖又言,王老师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呀。”“你觉得呢? ”“我觉得你讲得蛮对的。”“说不定是答案错了呢。”这是地理课上同学们最常听到的话。地理界奥斯卡“最佳演员奖”王老师绝对受之无愧,有时候我甚至觉得长江往西流都是王老师一句“我觉得你讲得蛮对的” 的事儿。当然王老师这么说
归这么说,实际上我们的想法未必完全正确,有时甚至会指向完全相反的方向。王老师从不打断我们,在这样的讨论中, 常常会出现新的角度和新的思路。王老师给我们提供的,是标准答案外的另一种可能。
王老师当然什么都知道, 只是在她的地理课上,说什么都不是错的。
传来传去,王老师还是王老师。爱笑,爱怂恿人跳舞,爱说“我觉得你讲得蛮对的”。而我,也还是一路痴,但遇上王老师后,我觉得我走的路大概是对的。
吾师小芹
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二 杨逸伦
吾政治之师,姓周,名小芹,江苏吴县人。鬈发如虿,腮艳微红泛泽,娇滴可怜。修六尺有余,体态微丰,笑容可掬,平易近人,一岁难见其怒,诸生咸称其善也。
初面时,其大谈时事治学之法,善应变,诸生中多有于事持己见者,疑声每每,而其从容之态世上少有,学中十九为其闻所服,竟不复出一异言。学中多涉时政律法,小芹皆能论而徙之至书中将授者,吾辈皆奇而敬之。遇难,其尝谓众曰:“此易耳。”然后脱口格律于书者,或深入浅出教授者。政治难,背甚,诸生常苦于讽诵欲弃之,小芹每以婉言规之,而以其己之事告吾,勉吾前行。
小芹性情和善,虽吾等未达其望,仍以理服人,未尝有怒发冲冠之时。吾尝考试失败,有郁郁不得志之态, 小芹慰吾以明理, 晓吾缺漏之处,后果达己之望。其课常在午后,众人昏昏,其常呼人温书以醒吾辈,由是有政治则倦意皆无。初虽不适,积岁以后,始觉此乃良法,幸小芹免吾虚度光阴之悔。尝小测,题皆出自小芹,源于书而灵活应用者实繁。小测既,课中皆补吾辈之不足,经年之后诸生皆望默而喜。
吾受小芹之沐泽二岁矣, 收益颇丰, 其常谓:“书乃终生之友, 莫负己, 己欲足吾则
心安矣。”二载若白驹过隙,生逸伦念其诲吾之深广,无以报,聊著文以谢之。小芹诚良师矣!
(以上图画均由张思峤、彭小葳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