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史
1、(2010北京文综)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2、北京文综今年在汉堡发现一本196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文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3、(2008宁夏文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作“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4、(2008上海春季)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察也”。 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5、(2007广东单科)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A、 B、 C、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正统的孔孟学说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7、(2007海南单科)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家思想融入儒学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
8、(2010上海单科)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9、(2010课标全国)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10、(2010西城二模)下列美学观点,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苦”
C、“礼之用,和为贵”
D、“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11、(2010昌平)历史学家郭沫若指出“社会的转变”促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里“社会的转变”是指
①分封制崩溃及井田制瓦解 ②士阶层的迅速崛起 ③各种治国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09石景山)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中正仁和”,其中蕴涵的思想来自于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13、(2009安徽)“朝秦暮楚”是春秋战国人才流动频繁的写照,造成这一状况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A、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 B、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不安
C、诸侯为争雄称霸,重视招揽人才
D、礼崩乐坏,平等思想成为时代主流 14、(2009山东)《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15、(2008海南琼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 1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的变革时代 B、思想家著书立说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
C、私人讲学兴起
D、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17、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18、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顾炎武
19、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对下列《孔子讲学图》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讲学的教本是四书 B、孔子讲学注意因材施教
C、孔子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D、孔子教育学生“学而时习之”
20、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它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 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21、董仲舒“一生最大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①儒家 ②法家 ③道家 ④兵家 ⑤阴阳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2、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 C、民主科学 D、重农抑商 23、下面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孔孟儒学在政治学说上的区别是
A、宣扬仁政 B、为统治者服务 C、神化君主统治 D、反对苛政刑杀 25、有人认为:“董仲舒的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6、(2010丰台)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 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古今使用的道理)。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万物皆是一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二程遗书》卷十五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熹 材料四 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孔子有哪些主张?(不得摘抄原文)这些主张反映了他生活
时代的哪些社会特点?
(2) 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有关世界的本源和贯通明理途径的观点是什么?
(4)材料二和材料四存在怎样的矛盾?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矛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