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医学院校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2021-09-20
来源:易榕旅网
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12月第16卷第6期 NORTHWEST MEDICAL EDUCATION Dec.2008 v01.16 N。.6 论高等医学院校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刘亚伟,戴 兵,姚定康,朱 棵,梅长林,蔡瑞宝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内科学教研室,上海200003) 摘要:高等医学院校隐性课程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高等医学院校隐性课程建设,不仅是高 等医学教育本身的使命要求,而且也是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开发和建设优质隐性课程要从营造宜人的校园物质文 化环境、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创设多姿的媒体文化形态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医学生;隐性课程;高等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769(2008)06—1051—02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Hidden Courses at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Ya—wei,DAI Bing,YAO Ding—kang,ZHU Liang。MEI Chang・lin。CAI Rui—bao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Changzheng Hospit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03。China) Abstract:Hidden courses at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medical students’eomprehen- sive quality.Both medical education istelf and health reform requir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dden courses at medical col- leges and universities.Developing and constructing hidden courses should create agreeable campus materila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culture,building high—quality teaching staff,and constructing campus media culture.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hidden course;medi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学校课程按其形态载体一般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对21世纪医生的 前者侧重于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后者侧重于培养情感意志,两种 要求,21世纪医学人才应当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开拓创新能 课程相辅相成,构成了教育教学的综合课程体系。高等医学教 力和人际交流能力;应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应掌握宽厚 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全面发展的高 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具有良好的政 等医学人才。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正愈来愈被人 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换一句话 们认识,并开始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说就是要求投身于医学领域的人们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和 1隐性课程的内涵 科学精神 。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美国学者杰克 反思以往的医学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得学生人文素养 逊于1968年首先提出的,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用这一 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得学生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 教育学名词,现已成为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隐性课 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得学生基础训练不够。2l世纪要培养高素 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一个概念。显性课程系指学校按正式 质的医学人才,必须下决心对此来一番改变,在整个医学人才培 的教学计划由教师在课堂进行讲授或在实验室、实习场地进行 养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使之成为具有人文 指导的课程,有明确成文的教学大纲,规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 精神的医学科技人才。隐性课程虽无具体的教学计划,但在教 学时。隐性课程是指学校范围内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按照一定 育教学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是高校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 教育目的及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设计的,并对学生成长产生 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发隐性课程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潜移默化影响的校园文化要素的统称。隐性课程由校园景观、 的有效途径。开发隐性课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校园文化氛围、校园人际关系、教师人格形象等要素构成,具有 2.1 隐性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 潜在性、多样性、持久性、快捷性等特点…。 我国古代的孔子已认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作用:“性相 2高等医学院校开发隐性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 近也,习相远也”;“孟母三迁”的典故强调的也是教育与自然环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 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道德教育专家柯尔伯格认为,隐性课程 的深刻变革,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 可以作为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生 法、教育手段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最 最迫切需要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或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迎接 低基本要求”、“明日的医生”以及“五星级医生”对医学生人 这些新发展所带来的挑战的素质,全面素质培养仅仅靠专业课 堂教学是不够的。目前,在课程设置中,显性课程教育给学生带 收稿日期:2008—07—14 来更多的是知识和技能,而在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适应环境 作者简介:刘亚伟(1980一),女,山东人,讲师,医学博士,主要从 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方面则需要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来完 事肾脏病学方面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成,所以,开设隐性课程对推进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它通过暗 ・105】・ 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12月第16卷第6期 示、同化、激励与心理协调来改变医学生的情感、行为和生活方 式。它和显性课程相互交叉、延伸、互补,其教育作用是巨大的, 可以使大学教育由“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转为“人格本 位’’ NORTHWEST MEDICAL EDUCATION Dec.2008 Vo1.16 No.6 等。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是隐性课程中校园文化的观念形 态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涉及到学生的理想追求、 观念转变、道德修养、行为自律、心理优化、纪律约束等各个方 面,从而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医学院校应树立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顺应人自身的发展规律,挖掘并且提升人的 2.2隐性课程的智育功能 隐性课程的智育功能主要是指隐性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认识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智力积极主 动的发展。加拿大幽默散文家斯蒂・芬利考克教授在他的散文 的生活和环境,一切他真正学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靠 潜能,以满足学生自我尊重的需求。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 参加社区医疗活动等;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协 临床小讲座、专题报告、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在提高学生的临床 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方面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3.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我见之牛津》中写道:“对大学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 作精神,可以多开展一些以班级、系院为单位参加的团体活动。 他自己智力的积极活动,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而学到的”。 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型文化现象,其智育功能就在于: 它是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活动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潜在的” 文化要素,从而不断提高其认识水平和完善其知识结构。同时, 通过教师期望,良好的师生情感交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才兼备,这是对一个有着高尚师德 和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人民教师的写照。教学的过程不 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展现自身人格魅力 的过程。医学院校的教师对自己应当有特定的要求。首先要有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医学生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身系广大人 民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 教师要有爱岗敬业、乐教善教的精神和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 趣,使之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方式和自我教育能力,从而充分发 挥其主体作用,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2.3隐性课程的美育功能 隐性课程的美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校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 来感染学生。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无疑会使学生感受美。而良好的校风学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 活,严谨负责的教师楷模,温暖进步的班集体等也会对学生产生 美的熏陶,从而形成高尚的人格。学校美育的目的是“立美造 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并具有创造精神和实 践能力。从我们坚持多年开展的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 节”等隐性文化教育活动看,确实使学生普遍感受了“校园文 化”对人教育影响的魅力,使他们陶冶了美的情操,升华了美的 风。医学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工作,更要注重临床和科 研工作,加强科技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再次,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 信赖的朋友,用自己的心灵感染、教化学生 J。 3.4创设多姿的媒体文化形态 媒体文化形态是隐性课程的直接体现,包括网络、报刊、广 播等。这些媒体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学生与这些传播工具的直接 接触所产生的思维震荡,而且还包括学生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 体验,完善了美的人格,净化了美的心灵,真正“把人从一切物 质和精神的压力中解放出来”。 3优化高等医学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的策略 3.1 营造宜人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此 变动的情况。尤其21世纪是网络信息的时代,校园网提供了丰 富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校园网 络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开发网络技术隐性课程,使学生在使 E}j没园网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校园网上的隐性课程的熏陶,便 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优良的道德情操,促使广大学生 智商和情商的全面提升,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话形象地道出了环境的重要性。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布局环境 和设施环境。布局环境建设应展示文化教育功能和德育功能。 悬挂医学誓言,布置名医画像,创设良好的医德教育情境,可以 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从而养成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 人生观。在设施环境建设中,要体现医学特色和职业特点。学 [1]俞政,朱[2]刘3]张灏.多方位加强高等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建设[J].长沙 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44—245. 生活动中心、体育锻炼场所要显示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 神风貌;动物中心、科技中心、图书馆等要展示出高品位的学习 风彩、科研风彩和文化风彩。 3.2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忠,康玉唐,罗汝珍.重振人文精神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健康之 良,张琪,赵先柱,等.开发和优化隐性课程对医学素质教育 路[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7):2700—2705. 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03(2):95—97. [4]黄育妆,柏志全.略论现代高校隐性课程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 2007(9):783—784. 校园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为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的各种活动,如文化体育活动、学生社团建设 ’H‘H‘H’H。H。H‘H’H’H’H’H’H‘H。H’H‘H’H‘H‘H‘H。H。H H‘H‘H H。H‘H‘H‘H‘H‘H。H‘H‘H‘H‘H‘H H‘H‘H‘H‘H‘H‘H‘H‘ 王丰 喜 报 ¥丰 车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2008)》对6,500余种统计刊源析出的350万条中国期刊引文数据,并经综士 芏合评价分析,《西北医学教育》杂志2007年度总被引频次为1125;影响因子为0.652;他引总引比为0.87;5年影响因子为:}: 王0.645;引文即年指标为0.063;被引半衰期为3.1。其中总被引频次比2006年度增长52%,影响因子比2006年度增长11%。 士 .}_{.}_{.}_{.卜{.H.}_{.}_{.}_{.}_{.卜{.}_{.H.}_{.}_{.}_{.}_{.}_{.}_{.H.}_{.}_{.卜{.H.}1{.}_{.}_{.}_{.卜{.}_{.}_{.}_{.卜{.}_{.}_{.H.}r{.}_{.H.}_{.}_{.}_{.}_{.}_{.}{.H.}_{.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