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药
一、泻下药的药理作用 1、泻下作用
(1)“容积性”泻下(机械刺激性泻下):无机盐类物质,芒硝、硫酸镁在肠腔不被吸收,渗透压↑→水分↑ 肠道体积增大 ;纤维素类:蔬菜、水果中
(2)“接触性”泻下(化学刺激性泻下):①药物直接作用于肠粘膜(大肠)而产生泻下作用 (3)“润滑性”泻下:①使肠道润滑——滑肠②软化粪便——润燥。以上两点中医用“增液行舟”来描述。③温和的刺激。以上三点综合产生了缓和泻下作用,解除排便困难。 2、利尿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 4、抗炎 5、抗肿瘤 二、大黄
1、化学成分:蒽醌衍生物,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蒽苷(主要的泻下成分);少部分为游离形式的苷元 。 2、药理作用 (1)泻下
致泻的成分:结合型蒽甙,番泻苷A和大黄酸苷类为主要活性成分,番泻苷A泻下作用最强,大黄酸苷类含量最高。 致泻作用的部位:大肠
作用机制:化学刺激性作用;机械刺激性作用(弱) (2)利胆、保肝
利胆:促进胆汁排泄;使胆汁中胆汁酸、胆红素含量增加。
机理:1.疏通肝内毛细胆管,促进胆汁分泌改善胆小管内胆汁淤积,增加胆红素排泄 2.促进胆囊收缩,使奥狄氏括约肌舒张,使胆汁排出量增加。 保肝机制: 1.促进肝细胞RNA合成及肝经细胞再生 2.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繁殖 3.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 4.疏通毛细胆管 5.抗炎
(3)抗溃疡、抗急性胰腺炎
①抗胃溃疡,保护胃粘膜 1) 促进 PGE合成 2) 抑制胃酸分泌:鞣质类成分 3) 抑制幽门螺杆菌
②抗急性胰腺炎:抑制胰酶 减弱胰酶对胰腺细胞的自我消化作用,促进胰液分泌 (4)利尿、改善肾功能 利尿:大黄素、大黄酸
作用机制 :抑制Na+-K+-ATP酶,Na+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 Na+携带水分排出而利尿。 改善肾功能机理:
①大黄泻下作用使肠道氨基酸吸收减少。 ②血中必需氨基酸增高使蛋白质合成增加。 ③抑制体蛋白分解,从而减少BUN的来源。 ④促进尿素及肌酐随尿液排泄。 ⑤抑制肾代偿性肥大、缓解高代谢状态。 (5)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止血作用:有效成分:d-儿茶素、没食子酸 2)改善血液流变性
3)降血脂:主要降胆固醇。有效成分:蒽醌类、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等 (6)抗病原体、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解热
1)抑菌成分:游离苷元: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作用强。作用特点:为广谱抗菌药机理:抑制细胞内生物氧化酶系统,抑制细菌的代谢抑制细菌核酸、核蛋白合成;诱生干扰素。 2)对免疫的影响:调节免疫。大黄多糖: 免疫↑ 蒽醌衍生物:免疫↓
3)抗肿瘤: 有效成分:大黄蒽酯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多糖 4)抗炎:类似于解热镇痛药
5)解热:机制:①减少中枢致热介质:减少PGE、cAMP ②抑制Na+-K+-ATP酶活性,减少ATP的生成,减少产热。 (7)抗过氧化及抗自由基、抗衰老 (8)其他作用:抗精神病、强心 3、攻积导滞——泻下
凉血解毒——抗感染 ;抗病原体、抗炎、解热、免疫调节 活血化瘀——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利胆退黄——利胆、保肝、抗胃溃疡、抗急性胰腺炎 现代进展——对肾功能的保护、降血脂、抗肿瘤 物质基础:蒽醌类衍生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