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北省黄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2024-02-17 来源:易榕旅网


黄陂一中2017届高二年级12月月考

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吴君 徐敏 审题教师:吴君 本试题分第I卷 (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卢新宁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记录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而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套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 “老子跟你拼了” “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1、下列对“汉语特点”的理解和分析,不属于作者看法的是( )(3分) A.汉语不仅让我们牢记自己的身份,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标记。 B.汉语在中国式生存中血脉相延,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

C.汉语隽永有致,古老而优雅,故而深受欢迎,“热”遍全球,足见汉语的魅力之大。 D.汉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文化意蕴。

2、下列关于“作者为汉语心忧原因”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拒绝汉语的优雅,只会粗言俗语,不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B.中文水平滑落、忽视母语修养;在校生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人。

C.有不少人认为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结果“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存在”。 D.生活用语乏味,汉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日趋式微,会有希腊文、拉丁文的命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语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有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必将引领中国走向未来,最终会被全世界通用。

B.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之际,汉语却在故乡面临危机。化解危机,需要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

C.高学历的人,更应在理解中国文化深刻内容和感受中国精神的宏大深远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提高母语修养,担负起守卫母语的责任。

D.牢牢地守住汉语这个真正的根,把英语作为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这既有利于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又可以尽可能地了解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大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徙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大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节选自《后汉书卷九十八》)

[注]①陈定:字仲弓,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以平正闻名乡里。②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谢遣宾客 谢:辞谢 B.唯不候陈寔 候:等待 ..C.时议以此少之 少:轻视、看不起 D.征,皆不就 就:就任、任职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B. 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C. 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D. 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绍突然改变招摇过市的做法,不是由于他品行高洁,而是对许劭有所忌惮。

B.许劭认为即使是名垂当世的陈寔和陈蕃也都是各有缺点的凡俗之人,所以不去主动探访问候。

C.许劭与许靖名望都很高,每月作“月旦评”,汝南人称赞二人“平舆渊有二龙”。 D.曹操为了得到许劭的品评,先是卑辞厚礼,继而伺机威胁,可谓用心良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5分)

(2)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 【宋】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8.这首词上片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5分)

9.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与本词一样,都运用了一个“瘦”字,但意味不尽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表明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承担错误的语句: , 。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写出了大江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景象。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爷爷的宝藏 [美]劳拉•乌朗

闹钟响过后,布丽姬特从床上跳了起来。桌子上那只闹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那声音听起来伤感而空洞。

自从爷爷去世后,玫瑰别墅里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让人感到伤感。爷爷在这儿生活了82年,每年夏天布丽姬特都来看望他。现在别墅将要被卖掉。

“你可以留下一样东西来怀念爷爷。”昨天,妈妈这样对她说。

布丽姬特把目光从闹钟上移开。怀念与爷爷在一起的那些快乐时光,一只闹钟不是她所需要的。一本书呢?她走到书架前,浏览着那些书名。她不知选择哪一本。正在翻找的时候,她看到其中的一本书里露出来一张纸。她轻轻地抽出了那本书。

纸的一面写着一个日期:1927年2月1日。另一面却写着令人兴奋的内容。布丽姬特大喊着跑到哥哥科林的房间。

“科林,看我发现了什么?”布丽姬特喘着气说道。

科林接过那张纸,当他看到纸的另一面时,呼吸一下子变得急促起来。上面写着几个字:我的藏宝图。

“爷爷一直说在他的农场埋有一份宝藏。我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布丽姬特说。 “我也以为是。”科林说,“这个藏宝图证明他没有骗我们。”

藏宝图非常简单:一个大圆圈,圆圈里写着“巨石”的字样,然后一个箭头从巨石画出去,旁边写着:走20码。箭头的末端画着一个小圆圈,里面写着“石头”的字样。 “巨石就是爷爷所说的大圆石。”布丽姬特说 。

“宝藏就埋在巨石20码以外。”科林说,“走,我们去挖宝藏。”

他们拿了两把铲子就往外跑,很快来到那块巨石旁。那是爷爷的农场里唯一一块大圆石,立在小河边已经不知多少年了。

科林从巨石开始,用他的小脚计算出20码的距离。布丽姬特马上用力把铲插进泥土里。“会是什么宝藏呢?金条?还是满满一箱的宝石和钻石?”布丽姬特嘀咕道。 科林哈哈笑道:“实际些,布丽姬特。我敢打赌是钱。” “够买一台新电脑或者一辆自行车吗?”

“也许够买下这个地方。”科林说道,“如果找到很多钱,妈妈就不用卖掉别墅了,以后我们每年都可以来这里度暑假。”

留住别墅的想法刺激着两个孩子,他们紧握着铲,挖得更卖力了。但挖了半个小时,他们看到的还只是泥土。

两人又挖了一个小时,仍然一无所获。这时,阳光已经很强烈了,晒得两人的皮肤生痛。 “宝藏也许不在这儿。”布丽姬特甩着酸痛的手臂沮丧地说。然后,她叹了口气,拖着铁铲转身走回了别墅。而科林咬着牙继续不停地挖。

回到别墅,布丽姬特又盯着那张藏宝图。忽略了什么呢?到底还有什么线索还没被发现?她仔细地看着那幅图,然后翻过图的另一面。那上面只写着一个日期。

看着那个日期,布丽姬特的眼睛忽然一亮。“我找到啦!”她大喊着冲出屋子,抓起铁铲,朝巨石附近的小河跑去。

“布丽姬特,你去哪?等等我!”科林喊道,也跑向小河。

他们坐在划艇上渡过小河,布丽姬特领着科林来到河岸的一块石头边。科林搬开石头,一只铁盒出现在他们眼前。

“布丽姬特,你怎么知道的?”科林乐坏了。

布丽姬特笑了。“藏宝图是在隆冬画的。那时小河已经结冰,爷爷穿过小河,把宝藏埋在了这里 。”

“我们还忘了一些事情。”她继续说道,“那一年是1927年,藏这个盒子的时候,爷爷还是个孩子。”

科林急忙打开盒子。盒子里面没有钱,没有珠宝,也没有金条,只有几个铁做的士兵。科林失望地叹了口气。

但布丽姬特笑了。对她来说,这些玩具士兵才真的是一份宝藏,正是她想要的用来记住爷爷的特别的东西。当她抚摸爷爷这些小时候的玩具时,她感到爷爷就在她身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开头写闹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那声音听起来伤感而空洞,是为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理。

B.小说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人物,布丽姬特与科林,爷爷与布丽姬特,爷爷与科林都是在对比中表现的。

C.小说中的爷爷是一位农场主,同时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读书人,身上还保留着童真的天性,孩子们与他在一起都会很快乐。

D.小说中爷爷留下“藏宝图”,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引导孩子们“寻宝”,借此培养他们勤劳而又爱思考的习惯。

E.小说的结尾发现“爷爷的宝藏”,使情节趋于高潮,悬念解开;这一情节是突出爷爷个性特征的关键所在。

(2)小说中“爷爷”这一形象虽未正面出场,但这一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文本分析“爷爷”的形象特点。(6分)

(3)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在情节设计方面的特点。(6分)

(4)对“爷爷的宝藏”,科林失望地叹气,布丽姬特却满意地笑了。“对她来说,这些玩具才是一份真正的宝藏”,为什么两人会有不一样的表现?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宝藏的认识和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文怀沙:高寿“屈子”楚辞大家

这位古典文学大家,治学以楚辞为其专长,而对于经史百家、汉魏六朝文学、历代诗词歌赋,甚至佛学、音乐、戏剧、金石书画无所不窥。

这位老寿星银髯飘拂,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行动矫健,思维敏捷,没有半点龙钟老态。讲起话来幽默、风趣、声音洪亮,激动之处还夹杂着丰富的肢体语言。爽朗、谦逊之中又略带狂放不羁。

文怀沙家中有一幅亲笔题写并精心装裱的楹联:“多得少得何必争利归天下,大事小事原无论心在人民。” 这副对联是由胡耀邦曾经写的一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修改而来。他认为这样一改更能体现胡耀邦的本意,在平仄上也对应得更加整齐。

文怀沙言出行随、表里清澈。郭沫若以“荷蕖发幽香”的诗句赠予他;周谷城先生曾题赠云:“相与无町畦,相与为婴儿”;沈尹默先生在赠他的《减字木兰花》中称他“争比灵均,文采昭然历劫新”,直接把他比作屈原。而他银须飘拂、目光锐利的形象,确有屈原之神貌,许多人知其学,闻其言,见其人,莫不惊异——他简直就是一个活着的屈原。当然,人们把文怀沙比做“活屈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风流倜傥的外表,更主要还是来自于他丰厚的学识和高洁的品格。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为了纪念中国爱国诗人屈原、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斯·哥白尼、法国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何塞·马蒂4位文化名人,决定在莫斯科举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为了呼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文怀沙等人组成“屈原研究小组”,并将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

才华横溢的文怀沙只用一个月就编写出了《屈原集》,引起了很大反响,被学界称为“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随后,《九歌今绎》《九章今绎》《离骚今绎》《招魂今绎》以及《宝学概论》《楚辞今读》如涌泉般源源不绝,奠定了文怀沙在楚辞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古典文学专家瞿蜕园老先生评价云:文怀沙与郭沫若、游国恩三人,在楚辞研究领域三足鼎立,超过了2000年的研究成绩。戎马一生的老将军张爱萍赋诗《聆听文怀沙教授讲〈离骚〉有感》,称赞他“一曲吟催千古泪,文怀八斗叹骚才。韵高自有真情在,恍若云中屈子来”。

(节选自2007年5月《人物》)

相关链接

①文怀沙先生青年时代曾受教于章太炎,是举世皆知的古典文学大家。先生治学,对于经史百家、汉魏六朝文学、历代诗词歌赋,甚至佛学、音乐、戏剧、金石书画无所不窥,而《楚辞》为其专长。对文学史稍有研究的人,均知文怀沙早有“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活屈原”之称。

(《文怀沙:“振奇越世”一“骚客”》)

②文老回答我的提问说:《屈原集》是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为了纪念世界名人屈原,要印一本书,让一般的具备初中以上程度上就能看的。这样一个屈原作品,加一个简单的注,注要尽量通俗易懂,让中学生和一般工农干部都能看懂,目的是把屈原的作品能够普及,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跑到上海赶写这个,后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个小册子。„„《离骚》追求两个东西,最美,整个《离骚》是对美好的追求,屈原的爱国是理想,他用芳草美人来表示他的品质。

(《94岁文怀沙:半为苍生半美人》)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怀沙对于经史百家、楚辞、汉魏六朝文学、历代诗词歌赋,甚至佛学、音乐、戏剧、金石书画无所不窥,皆有研究。

B.文怀沙对于《楚辞》研究最为擅长,用现代白话文的形式翻译屈原的作品,诸多名人写文赠予文怀沙,这是对他楚辞研究工作的高度肯定。

C.文怀沙讲起话来幽默、风趣、声音洪亮,激动之处还夹杂着丰富的肢体语言。爽朗、谦逊之中又略带狂放不羁,让人难以接受。

D.文怀沙把胡耀邦曾经写的一副对联加以修改,这个修改不仅使对联音韵更为和谐,而且更彰显了淡泊名利、以民为本的追求。

E.文怀沙银须飘拂、目光锐利的形象,确有屈原之神貌,被称为“活屈原”;虽然年事已高,但行动矫健,才思敏捷,援笔立就。

(2)人们将文怀沙老人比作屈原的原因是什么,请依据文章简要分析。(6分)

(3)作品在刻画文怀沙的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什么方法?请结合全文进行说明。(6分)

(4)文怀沙在学术研究上呈现出哪些特色?其人生经历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名句横线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清除垃圾,搞好校园环境卫生,这是我们 的责任。

②我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支援祖国的经济建设 。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__ 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义不容辞 B.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经历了民族分裂分子破坏的伤痛,新疆各族人民更懂得了当前这份安宁来之不易和建设美好生活的信心。这,就是我游新疆获得的启示。

B.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掌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C.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

D.实体书店犹如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沙龙,它所承载的文化气息,会让城市显得更加安详,而没有实体书店的城市,则无异于文化沙漠。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柳山村村东、村北是平旷的原野,村西、村南有小湖环绕。小村庄安静悠闲,村口野花缤纷,蝴蝶翩翩飞舞;湖中水波荡漾,一群鸭子追逐嬉戏; 。 A.湖岸边几位白发老人享受着春日的阳光 B.几位白发老人在湖岸边享受着春日的阳光 C.湖岸边有享受着春日阳光的几位白发老人 D.几位白发老人享受着湖岸边的春日阳光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随着生活的日新月异,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超标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而当这两种物质排放超过一定标准时, ① ,大气层被污染就表明我们在生活之中所呼吸的空气便是不洁净的人;人长时间的呼吸这种空气, ② ,我们的肺部长时间的接收这些空气甚至会发生病变,毕竟人并不是莲花,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秋季是肺部保养的当令时节,错过了一年就要再等一年, ③ 。

17.下面是武汉第十届园博会的开幕式时的宣传画之一,请写出其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以“潮流”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潮流”的释义有:①由潮汐而引起的水流运动;②比喻社会变动或发展的趋势。现代社会,趋新、复古、守正、创新都可以成为潮流。当潮流袭来,迎流逐潮者有之,推波助澜者有之,袖手旁观者有之,急流勇退者也有之,真实各有心态,各具行色。这些现象,令人深思,给人启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

月考答案:

1、C(强加因果。“深受欢迎”“热遍全球”并非因为汉语“隽永有致,古老而优雅”。) 2、D “会有希腊文、拉丁文的命运”说法错误,且不是事实,并非作者心忧的原因。 3、A“必将引领”“最终会被全世界通用”的说法过于武断,绝对化。 4、B候:造访、拜访 5、D

6、C被称赞“平舆渊有二龙”的是许劭和许虞。

7、(1)府中官员听说许子将做了官,没有人不改变自己的操守,掩饰自己的行为。【府中:府中的官员。莫:没有谁(人)。饰行:掩饰自己的行为。大意2分。】

(2)(他们)喜好共同审核评论乡里的人事,每个月总是更换他们品评的话题(对象)。【核论:审核评论。更:更换、改变。品题:品评的话题(对象)。大意2分。】

8、描绘了一幅新月悬空,山衔北斗、夜寒江静、梅影横窗人不寐的霜天月夜图。(3分)由外及内、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动到静。(2分)

9、李词中的“瘦”字写词人兼及菊花。因为词人怜花,所以当她看到西风吹动帘子的同时就想到了西风也在吹动菊花,感到菊花随着气候变冷而逐渐变瘦了;(1分)又因为词人相思自怜,所以很自然 地联想到自己比菊花还要瘦。(2分)汪词中的“瘦”是写梅花兼词人,词人寒夜难眠,一边以手搔首,聊以遣闷,一边凝视横映在窗纸上的清瘦的梅影。这清瘦的梅影,也是词人愁绪满怀的形象。(3分)【要将两首词中“瘦”所指代的对象分别答出来,各1分,并且分析它在两首词中不同意蕴,各2分。】

10(1)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1(1)AE(选A得2分,选E得3分,选C得1分,选BD不得分)

解析:C中“都会很快乐”欠妥;B中“爷爷与布丽姬特”不是对比;D中“爷爷的宝藏”体现了爷爷的童真的天性,同时引出布丽姬特与科林的不同态度,也突出了布丽姬特的个性特点。

(2)答案:①关爱孩子,性格乐观。孩子们和他在一起很快乐;爷爷死后,他们很怀念,很悲伤。②充满童趣,童心未泯。爷爷小时候埋藏了几个铁做的士兵,还“郑重其事”地画了“藏宝图”;长大以后依然念念不忘,经常告诉他的孩子们农场里有一份“宝藏”。③喜欢读书。爷爷有大量藏书,而布丽姬特就是在书中发现“藏宝图”的。

解析:每点2分,答出形象特点及文本分析各给1分,其它角度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答案:①巧设悬念:“藏宝图”的发现,引出了布丽姬特极大的兴奋,也刺激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伏笔与照应:“藏宝图”上的目期是“1927年2月1日”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伏笔,它是最终解读“藏宝图”的线索;同时,也与文末发现爷爷的“宝藏”的情节相照应,显得真实可信;③陡转:当寻宝“一无所获”时,布丽姬特通过对“日期”的思考,改变了寻宝的思路,让情节柳暗花明。

解析:每答对一点并结合文本作出相应分析得2分,签出三点得6分。

(4)答案:科林“失望叹气”是因为宝藏仅是几个铁做的玩具士兵,而不是他所期盼的财宝。(2分)布丽姬特“满意地笑了”是因为这些“玩具士兵”在价值上虽不能与珠宝相提并论,但她从中却感受到了爷爷的那份童趣,那份对子孙的关爱和亲情,“玩具士兵”可以寄托她对爷爷的思念之情。(2分)

联系生活实际,我们会发现,人生中许多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宝藏”,尤其是那些可以寄托美好情感的东西。所以,真正“宝藏”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财富。(4分)(只要突出精神层面,言之成理即可得4分)

12(1)BD(选D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E不得分)

解析:A项“皆有研究”不妥。C项“让人难以接受”有误。E项“援笔立就”有误) (2)依据有三个方面:①风流倜傥的外表,确有屈原的神貌;②专心研究《楚辞》,是屈子研究的专家;③有丰厚的学识和高洁的品格,用实际行动体现“屈子”的特点。 解析:从文中可以筛选并概括出以上三个方面的依据,每点2分。

(3)作品在刻画文怀沙的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在作品中对文怀沙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属于正面描写。作品还借用了郭沫若、周谷城及张爱萍老将军的赠诗或称赞之语,这些均从侧面烘托了文怀沙的学识及人品。 解析:答出主要技巧方法2分,指出哪些是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各2分。

(4)人生启示:①广泛涉猎,突破专长;②淡泊名利,专注事业;③表里如一,言出行果。 解析:根据作品内容可以概括以上几个方面,答出2点得2分,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可酌情给分,每一点可得3分。

13、C 解析: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应接受。 答案:D

14、A动宾搭配不当。“信心”不能充当“懂得”的宾语。应改为:“新疆各族人民更懂得了当前这份安宁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建设美好生活的信心。”B搭配不当。“因为”表原因,“反而”表递进,两者不能搭配。原句是因果关系的复句,应把“反而”改成“所以”。C句式杂糅。“主要”和“以„„为主”两种句式杂糅了。 15、A

16、①就会导致大气层被污染 ②会导致人体的健康受到损害 ③因此我们在秋季养肺是最关键的

17、答案:图形由人、动物和植物叠加成楼塔的形状,寓意武汉的黄鹤楼,突出武汉特色;而人与动植物叠加,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也贴合“生态园博·绿色生活”的主题口号。

解析:答出构图要素2分,答出图形寓意3分,句子通顺1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18、审题分析:

当今社会,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并行,何为“潮流”,它涉及当代人的精神层面。考生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拓宽生活空间与文化视野,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总的来说,“潮流”一文应当大题小作,从较小的切入点入手较容易完成。“潮流”可以是一种形态、一种力量、一种态度,也可以是一种时尚、一种文化、一种思想。

附文言文翻译:

许劭最初担任汝南郡的功曹,太守徐谬很敬重他。府中官员听到许子将做了官,没有人不改变自己的操守,掩饰自己的行为的。汝南郡的袁绍,是豪门贵族中任侠的人,他从濮阳令卸任回家的时候,车队当道,随从众多,将进入汝南郡的时候,竟然辞谢宾客,遣散随从,说:我这样的车队和服饰(排场)怎么能让许子将见到?于是轻车简从地回到家乡。

许劭曾去颍川(颍川郡,辖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与很多有德行的人结交,唯独不去造访陈定。另外陈蕃丧妻后回乡归葬故里,乡人全来(吊丧),却只有许劭不去。有人问许劭这样做的缘故,许劭说:陈太丘交游太广,难以周全;陈仲举生性大严厉,少有通融。所以我不去拜访他们。许劭(对时人)所作的多数判断衡量便是如此。

曹操尚未出名的时候,常常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地(见许劭),求许劭为自己品评。许劭鄙视他的为人,因而不愿意为他品评,曹操就找到可乘之机,胁迫许劭,许劭无可奈何,只得说:你是太平之世的奸贼、动乱之世的英雄。曹操听后非常高兴地走了。

许劭父亲的伯父是许敬,许敬的儿子是许训,许训的儿子是许相,这三个人都做了朝廷的三公(大尉、司徒、司空)。许相靠着善于谄媚侍奉宦官,所以自己得到了朝廷的封侯,他数次派人请许劭。许劭憎恶他品行不端,始终没有去看他。

许劭的邑人李逵,豪迈刚直气节高尚,许劭开始对他亲善,但后来因为与他有了隔阂(结卞了仇怨),加上与堂兄许靖不和睦,当时的议论因为这两件事有些看不起他(许劭)。当初,许劭与许靖都有很高的名望,喜好共同审核评论乡里的人事,每月总是更换品评的话题对象),所以汝南地区民间有月旦评的说法。

司空杨彪征召他为属官),地方按照方正、敦朴的科目荐举他,朝廷直接征召他,许劭都不就任。有人劝说许劭做官,许劭回答说:现今小人道路深长,朝廷将要动乱,我打算到淮海去躲避,保全我的一家老幼。于是南行至广陵(广陵郡,辖境在今江苏安徽交界处)。徐州刺史陶谦对他以礼相待,待遇优厚。许劭感到自己不安全,告诉他的门徒说:陶恭祖外在的表现是仰慕有名声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招御我虽然优厚,将来势必会变得

虚假刻薄。我不如离开他。于是去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投奔扬州刺史刘繇。此后陶谦果然把众位寄居在徐州的士大夫抓了起来。到了孙策平定东吴的时候,许劭与刘繇向南跑到豫章(豫章郡,辖今江西及其南部一带),接着死在那里。时年46岁。许劭的哥哥许虔也很出名,汝南人称平舆的深潭里出了两条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