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故事:孝子黄舒
黄舒,生活在距今一千七八百年前的西晋时代。黄舒以孝敬父母而着称乡里。他家境贫寒,父母又年高体弱,他只有卖力干活,才能牵强维持家计;他心地和善,非常懂事。生活虽然艰难,但孝亲礼仪却从不懈怠。 他每天干完活回到家,肯定要穿戴整齐,侍奉父母吃饭,以示尊敬;即使是盛夏酷暑,也不摘冠帽,不宽解衣带。只要是父母要求他做的事情,即使有千里之遥,他也欣然前往,从未有一点畏难心情,全都尽心尽力做好,让父母快乐。
当父亲故去时,黄舒哀思欲绝。为了让父亲入土为安,他一筐筐从远处背土为父亲造坟。坟成后,在旁边搭起了一个茅草棚。白天侍奉母亲,晚上为父亲守坟。那时的沙井人烟稀有、很荒芜,豺狼虎豹四处出没,野兽的吼叫此起彼伏,而他安稳处之,没有一丝的畏惧。每当想到没有让父亲过上一天富有的日子时,黄舒就不禁声泪俱下,凄厉的哭声传入村中,乡人无不为之动容。守孝期间,他不喝酒不吃肉,每天只喝一碗稀饭。时间久了,越来越瘦。人们不忍心,屡次劝他克制悲伤,调养身体,但他一如既往。就这样守了三年。
后来,母亲去世时他也是如此。开头人们并不理解他这样做的心情和意义,但随着北方移民的增多和中原文化的传播,大家明白了,这就是孝道。 宝安人对黄舒生养殁哀的孝道特别鄙视,将他比作大孝子曾参。曾参,字
子舆,是春秋战国时的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以孝着名。用曾参作比是对黄舒的评价。
黄舒的孝名传出后,当地官府即上报朝廷,晋帝钦旌他为孝子,死后祀为乡贤,并命名他住的地方叫“参里”,他住的村子旁边的一座山命名为“参里山”,后简称作“参山”(在今沙井中学四周)。参山上有云溪寺,古木参天,风景秀丽,“参山乔木”还被列为的新安八景之一。
南宋后,历朝历代的《东莞县志》、《新安县志》都把黄舒排在“乡贤”或“孝友”人物传的首位。既然是乡贤,就有资格建立纪念馆,来承受人们的祭祀。明代万历元年新安县刚成立,万家荫(今沙井街道万丰居委会)潘甲第和汪桂等人便出资在大钟山(今万丰大边山)下建立一座黄孝子祠。这座祠堂在清康熙年间的迁海大事中被荒弃了。
关于《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纳《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遵守的守则标准。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局部。“弟
子”的意思比拟多: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指后学。“规”就是标准,就是法规,就是规章,就是规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