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教案(共2课时)

2023-03-23 来源:易榕旅网


《草船借箭》教案(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写本课的14个生字,重点指导“忌”“延”“援”的字形、“丞”字的

笔顺。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

2. 借助“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

章基本内容。

3.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2. 难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 设计学生学案。

2. 学生可以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

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3. 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会写本课的14个生字,重点指导“忌”“延”“援”的字形、“丞”字的笔顺。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借助“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基本内容。

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借助“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

一、尝试自学。

根据学案进行自学,学案内容如下

1.读:我把课文读了____遍。我知道这篇课文的起因是:____;经过是:_______;结果是:____。

2.写:我会正确书写下列词语。

妒忌 推却 都督 迟延 幔子 私自 调度 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丞相 军令状 自由妙用 神机妙算

3.查: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和查阅,我了解了“幔子、调度、水寨、擂鼓、呐喊、丞相、都督、军令状、翎毛、胶漆”等名词术语;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我理解了“才干、妒忌、神机妙算”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将重要信息进行提炼) 4.思:我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在书上做标注。 二、 自学反馈

1.检查朗读。 (1)【出示】朗读词语。

妒忌 推却 都督 迟延 幔子 私自 调度 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丞相 军令状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词句,读通课文。 (3)接力指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写字指导。 (1)听写词语。

妒忌 迟延 幔子 擂鼓 支援 丞相 神机妙算 (2)规范书写。 【出示】 “忌”“延”“援”三字书写范字,强调:“忌”字上面是“己”,不是“已”;“延”字要与“廷”字区分,第四笔的竖折是一笔;“援”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爱”。 【出示】“丞”字的笔顺,强调先中间,后两边。

3. 练习反馈。

随机反馈“幔子、调度、丞相、都督、军令状、翎毛、胶漆”等词语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

4.资料交流。

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三国时期的相关资料。 三、重点探究

1.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出示】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周瑜看到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让诸葛亮十日之内造箭十万。 经过: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利用草船向曹操借到十万支箭。 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不得不叹服。

2.串联起因——经过——结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周瑜看到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妒忌,让诸葛亮十日之内造箭十万,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请鲁肃帮忙,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周瑜不得不叹服。 四、达标检测

你能借助提示完成填空吗?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 》中的有关清洁改写的。故事发生在( )末年,( )( )( )各据一方。故事的主要人物有( )。

五、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罗贯中 《三国演义》

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切中心

你觉得全文最值得研究的一个词是什么?(神机妙算)

二、重点探究,感悟“神妙”

1. 【出示】自学提示:你觉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呢?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充分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划下来,然后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可以做简单批注。 2.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一):知天时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教师引导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雾的大。

②教师小结并点拨: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③指读。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④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2.教师小结: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谁找到了相关句子? 据生回答【出示】: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①指导朗读,注意诸葛亮预测大雾时候的心情、神态。(读出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心定气闲的感觉)

②比较表达:讨论文中“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是否啰嗦。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③老师小结并板书知天时

④“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出示】周瑜的话。学生反复诵读周瑜的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3.总结学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次研究‘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预设(二):识人心

1.学生研读,教师巡视。(读后组织交流。) 2.依据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

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在营寨里听到了擂鼓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①教师引导读出笑的味道,然后引导学生研究诸葛亮他在笑谁? 一笑曹操:这叫什么笑?读出感觉。。 二笑自己:这叫什么笑?读出感觉。。

三笑鲁肃:这又是一种什么笑?读读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老师创设情境:谁来安慰安慰鲁肃?) 四笑周瑜:追问:你怎么体会到的?诸葛亮心里默默地说什么?这叫什么笑?再读读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②教师小结: 是啊,你看,诸葛亮算得多准呀!他说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来。曹操又是一个军事家,他又怎么可能让敌人攻打他的水寨呢?所以他一定会叫弓弩手放箭,而且一定会放箭如雨。这样,诸葛亮就一定能够借到十万支箭。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妙不妙?难怪周瑜听了鲁肃的回答以后长叹一声说——学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出示】周瑜的话。

③教师小结并板书识人心。

④问:你们还从别的什么地方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预设(三):晓地利

据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二十多里”

①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教师小结并板书晓地利。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揣摩重点语句,抓句子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悟诸葛亮的“神”,体现“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

三、梳理全文,再现“神妙”

1.请学生上黑板边演示边说借箭过程。

大家看,曹操水寨在北,周瑜营寨在南,这二十条船是怎么去又是怎么回来的呢?

2.【出示】课件图示: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水水流方向向东!因此去的时候是逆风逆水,船受箭归来却是顺风顺水。诸葛亮真是神哪!

3.回顾板书:他知天时、晓地利、识人心,考虑周全,精心安排,运筹帷幄,万无一失,这才能决胜千里,这种智慧才叫——神机妙算。难怪鲁肃详详细细地把这一切告诉周瑜之后,周瑜不得不长叹一声说——【出示】周瑜的话。学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四、人物对比,升华感受

同学们,你觉得周瑜和诸葛亮比,有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

五、疑语结课,激发阅读

1.是啊,周瑜的气度、周瑜的为人、周瑜的才智、周瑜的智慧都不如诸

葛亮,难怪《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原文在结束《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时候,有这么一首诗: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2.难怪鲁肃了解了整个借箭过程之后,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先生真神人也。”然后就向诸葛亮讨教这神机妙算是怎么来的,诸葛亮就对鲁肃说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下课以后请同学们自己去看《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答案就在四十六回上。

(设计意图:作为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历史小说,其文学价值不是一两节课可以领略。,本环节通过引入课外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六、课堂检测:

1.将学过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2.小组推荐,全班交流。 七、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诸葛亮——神机妙算 周瑜——妒忌心强 曹操——多疑 鲁肃——忠厚老实 八、教学反思

知天时

晓地利

识人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