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n) 2. 心理学的实质: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F、J、LS)—案例分析 (1)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J)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3) 心理具有主观性;
(4) 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第2章
1.意识的概念: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n)
2.感觉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J) 3.知觉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4.知觉的特性:--SA/SS(1)知觉的整体性(或组织性):就是感觉信息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特性。 影响知觉的整体性因素:接近规律;相似规律;闭合规律和连续规律。
(2)知觉的选择性(对象性)就是把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特性。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从客观的方面来看,有刺激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变化、大小、强度、反复出现等;从主观方面看,经验情绪动机和兴趣的需要。(3)知觉的理解性:就是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对事物进行理解和补充,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4)知觉的恒常性:就是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变化的特性。 主要有大小(形状、明度、颜色)恒常性---(举例和判断)
5.影响知觉的因素:(SA)(一)知识经验(1)知识经验影响着知觉的速度和内容;(2)过去的知识经验能够补充知觉的内容,对事物形成较完整的知觉形象;(3)过去的知识经验影响知觉对象的选择。(二)定势。定势又称心向,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它影响着后继心理活动的方向和趋势.(三)需要和情绪:是指人在某中需要特别强烈的时,环境中能满足这种需要的事物,就容易构成知觉的对象,并常有夸大的倾向。 情绪对知觉的影响:如恐怖时把事物知觉成恐怖的形象:如草木皆兵、杯弓蛇
影 (四)知觉的观点差异:观察者从事物或某一事件某一点着眼获得感觉,从而作为知觉解释的根据,形成了个人对该事物所持有的“观点”,进而导致知觉经验的不同。 6.记忆概念: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n) 7.短时记忆:即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一分钟之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加工容量=(7+/-2)组块 (7加减2)倍的组块 ( 案例分析) 8.思维概念: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n) 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思维与语言有着密切关系的特征
9.想象概念: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n) 第3章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SA、LS、案例分析、举例) (一)问题中元素的排列方式:
有两种情况:(1)事物的空间组织形式;(2)问题中概念的排列方式(即叙述方式)
(一) 思维定势:(案例分析)思维定势是指一个人容易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倾向性。思维定势对解决问题存在两种可能的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迅速地解决问题;而当问题的类型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方法去解决问题,或者使思维走向死胡同而无法解决问题。
解决思维定势的方法:(1)将不同类型的问题综合在一起练习。(2)适当的提醒和暗示。(3)孕育。将问题暂时搁置。
(二) 功能固定性(案例分析):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的通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到其他的用途,其实是思维活动的刻板化现象。
如何克服功能固定性?(1)防止先入为主;(2)注意隐蔽因素;(3)突破知觉的束缚;(4)提倡一物多用。
(三) 动机的强度:
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是推动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关,可以用一条“倒U型曲线”来表示。(F) (五)情绪状态:
成功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感会激励人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反之,解决问题的失败和错误所引起的焦虑情绪和失败感,则会降低人解决问题的效率,甚至是拒绝学习和解决问题。 (六)个性特征:
良好的性格,如情绪的稳定,意志的坚强,勤奋都会提高解题的效率。 (七)原型启发:
由于原型与人们面临的问题有某种相似性,因此人们可以将原型的某些特点类推到所遇到的问题上,从而导致问题的解决。 (八)酝酿效应: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好长时间都无法解决,可以先将问题搁置,而后再来解决问题,似乎立刻就会发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 2.解决问题的两种倾向:(LS)
(一)试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最早用实验法研究问题的解决,他用猫进行著名的迷笼实验。问题的解决是一种尝试错误的渐进过程。
(二)顿悟。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通过对黑猩猩摞木箱取香蕉的实验发现,动物解决问题时将问题的情景改组成一种新结构的过程,表现为对整个情景的顿悟。问题的解决就是通过顿悟来实现的。
尝试----错误和顿悟的是两种不同方式、不同阶段或不同水平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的类型、尝试--错误往往是顿悟的前奏,顿悟的前提是练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是尝试--错误的飞跃。
一般说来,简单的主体的已有经验可循的问题的解决,往往无须进行反复的尝试—错误;而对于复杂的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大多需要经过尝试—错误的过程方能产生顿悟。 第4章
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n) 2.情绪的状态:
(一)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特点,它是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一种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如“人逢喜事精神爽”。 产生的原因:重大事件、事业成败、工作的顺利与否、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健康状况。 怎样把心境调整到最佳状态?
(1) 要树立高尚的理想和信念;(2)改变对事物的看法;(3)保持乐观的生活状态,使自己经常处于良好的心境;(4)在生活实践中注意培养坚强意志;(5)加强健身运动;(6)增强人际关系。
(二)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强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它往往伴随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在激情状态下,易出现“意识狭窄”和“认知狭窄”(SS)。
如何控制激情?(1)转移注意力。心理换位。要用理智和意志去控制情绪,学会制怒。不要有理没理都让人家“服”,要做到理直气壮,也要做到理直气和。
(三)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应激对健康的影响:应激导致消化性溃疡,应降低免疫系统的机能。 3.情感: (举例归类、J)
(一)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知、探索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惊奇感、怀疑感和确信感是根本的理智感。
(二)道德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需要时产生的情感。 道德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友谊感和人道主义情感。 (三)美感:是审美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是美感的内容,其中社会生活美是根本的美感。社会生活美又分为形态美和内在美。 第5章
1.意志概念: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n) 2.意志品质的种类:(SS、SA)
(1)自觉型:能否深刻地认识行动目的的正确性、重要性,并主动支配行动,使之符合于该目的的意志品质。-----反义:盲从、独断
(2)坚定性:在完成艰巨任务时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反义:顽固
(3)果断性:人在选择目的时,采取决定和执行过程中能迅速进行决断的能力。--反义:草率、优柔寡断 (4)自制力:指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能够有意识地调节,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反义:任性 第6章
1.个性概念:个性即人格,是指个体有别于他人的整体心理面貌。(n)
2.动机概念: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n)
3.需要概念: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也称内驱动力)。(n)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LS)
A.H.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犹太人)。
马斯洛认为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个体潜藏品质不断显现的过程,自我实现是发展的最高境界。
他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少数人能成为自我实现者,绝大多数的人只能在归属与爱和尊重需要的某一层次上度过一生。 总结性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这对科学的需要理论的建立及指导实践都有重要意义,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的发展为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其次,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再次,以追求个人存在价值为准则,较少考虑社会生活条件对个人自我实现的制约关系。最后,该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缺乏科学方法的验证。 第7章
1.自我意识概念: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从意识活动形式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 2.自我意识的主要部分:(选项归类) (一)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自我分析等都属于自我意识的认知形式。 (二)自尊感:
自我体验: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自傲、责任感、优越感等,统称“自我体验”。
自尊感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能激发人的进取精神,自觉维护应有的荣誉和人格。但自尊感太强,又会有害身心健康,而自尊反面就是自卑。 (三)自我控制与自我教育:
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自立、自主、自制、自戕、自卫、自信、自律等,统称“自我控制”。 第8章
1.气质概念: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禀性”相类似。(n)
2.性格概念:性格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n)
3.能力概念:能力是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包含两层含义:(1)个体现在实际“所能为者”: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加上后天环境中努力学习的结果。(2)个体将来“可能为者”: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指个体在各种条件适宜下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n、SS)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SA、LS)
(1)区别:1性格侧重于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有关的方面,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性格概念主要涵盖人的社会性本质特征。气质则侧重于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与内容无关的动力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它更多的是从人的生理遗传特征、自然性方面的考察。2气质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而性格是后天获得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3性格与气质的发生发展不同步,相当于气质而言,性格较易发生变化。 (2)联系:1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具体表现。 首先,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 其次,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具体特征的表现形式。 2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