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编
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导则》的通知 国电电源[2002]849号
各分公司,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各省(区、市)电力公司: 原《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试行)自1981年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火电工程施工组织,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原导则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编制了《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作为国家电力公司内部标准, 现予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国家电力公司(印) 二OO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前言
原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总局编制的《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试行)自1981年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火电工程施工组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电力建设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电力建设发展的要求。为此,国家电力公司火质函[2000]20号文决定委托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和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以下简称“本导则”)。
本次编制工作是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电力建设火电施工的成功经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管理模式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体现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满足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是本次导则编制的主题。本导则增加了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设置,施工进度控制,主要施工方案及特殊施工措施,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文明施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等新内容。其中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主编并统稿外,还编写了第1、2、3章,上海电力安装第一工程公司负责编写第5章,上海电力安装第二工程公司负责编写第9章,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负责编写第7章,江苏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负责编写第6、11章,浙江火电建设公司负责编写第10、12章,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负责编写第4、8章。
本导则是国家电力公司企业标准,是火力发电工程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性文件。
前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总则
4施工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5施工综合进度 6施工总平面布置 7 施工临时设施及场地 8施工力能供应
9 主要施工方案及特殊施工措施
10 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 11 文明施工
1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施工总承包现场组织机构型式
图A.1 某电厂2×600MW机组工程施工总承包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图(型式一)
图A.2 某电厂2×600MW机组工程施工总承包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图(型式二)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几个典型工程现场管理人员数统计表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施工网络进度编制示例(300MW机组) 图C.1 某电厂300MW机组施工计划进度表 (见文后插页)
附录D(资料性附录) 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2×900MW机组工程计划施工人员数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施工总平面布置举例
图E.1 河北定洲发电厂一期工程施工总面布置图(见文后插页) 附录P(规范性附录) 临时建筑及堆放场防火间距 附录G(规范性附录) 各种管线的平面最小净距
附录H(规范性附录) 各种管线距建(构)筑物最小净距
附录I(规范性附录) 土建工程集中搅拌站搅拌机数量和各种加工间、仓库面积计算
表I.1 土建工程各类仓库及堆放场面积计算系数表 附录J(规范性附录) 安装工程施工场地及仓库面积计算 表J.1 设备同时储存系数表
表J.2 安装设备仓库及堆放场面积计算及P值表 附录K(资料性附录) 土建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
表K.1 土建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表(2×300MW机组) 表K.2 土建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表(2×600MW机组) 表K.3 土建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表 (2×900MW机组) 附录L(资料性附录) 安装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 表L1 安装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表(2×300MW机组) 表L.2 安装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表 (2×600MW机组) 表L.3 安装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表 (2×900MW机组) 附录M(规范性附录) 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计算及人(户)均面积参考值 附录N(资料性附录) 土建、安装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 表N.1 土建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表 (2×300MW机组) 表N.2 土建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表(1×600MW机组) 表N.3 安装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表 (2×300MW机组) 表N.4 安装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表 (2×600MW机组) 表N.5 土建、安装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表 (2×900MW机组)
附录O(资料性附录) 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汇总(2×900MW机组) 表O.1 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汇总表 (2×900MW机组) 附录P(规范性附录) 施工力能供应计算参数 表P.1 各项工程直接生产用水量表 表P.2生活用水量表 表P.3 室外消防用水量表
表P.4用水不均衡系数表 表P.5 主要施工机械功率表 表P.6 综合用电系数和功率因数表 表P.7 室内照明用电表 表P.8 室外照明用电表
表P.9 割炬型号及气体消耗量表 表P.10 常用风动工具耗气量表
表P.11 风动工具同时使用率系数(K1)表 表P.12 风动工具利用系数(K3)表 附录Q(资料性附录) 施工用气量参考表
表Q.1 安装工程氧气、乙炔、氨气耗用量参考表
表Q.2 安装工程每8h氧气、乙炔、氢气最大耗用量参考表 附录R(规范性附录) 冬期施工用热计算 表R.1 建筑物临时取暖单耗热量指标表 表R.2 冬期施工单耗热量指标表
附录S(资料性附录)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参考资料 表S.1 2×300MW工程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参考表 表S.2 2×600MW工程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参考表 附录T(规范性附录) 火电施工常见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表T.1 火电施工常见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表 附录U(规范性附录) 火电施工常见环境因素 表U.1 火电施工常见环境因素识别表 附录v(规范性附录) 火电施工常见特殊过程 表v.1 火电施工常见特殊过程识别表
附录w(规范性附录) 火电施工常见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 表W.1 火电施工常见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表 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条文说明
1 范 围
本导则规定了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有关要求。 本导则适用范围是装机容量为两台300MW及以上的燃煤电厂的新建工程。扩建工程开工日期与前一期工程最后一台机组投产日期相距3年以上或本期建设机组等级大于前一期机组等级的工程视为新建工程。
装机台数为一台或两台以上的或单机容量小于300MW的新建工程可按本导则的指标乘以适当的调整系数使用。
当扩建或改建工程需增建煤、灰、水系统等成套附属生产设施时,可直接套用新建工程的各项指标。一般的扩、改建工程,可按本导则的指标乘以适当的缩减调整系数使用。
对外围工程量特别大的工程(当厂区围墙外工程的建筑工程工作量占建筑总工程量的45%以上时),可按外围工程的繁简程度适当放宽有关指标。 2 引 用 标 准
(按照国家、部委、企业的顺序编排)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中引用而构成为本导则的条文。本导则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3861—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1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GB/T2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 50326---200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1576--1996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 GB 2894--1996 安全标志
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l6179--1996 安全标志使用规定导则 GB 50030--1991 氧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31—1991 乙炔站设计规范
GB 50194--19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319---200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J 12—1987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 GBJ 15—1988(1997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Wl6--1987(2001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 59--1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63—1989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JGJ 81—1991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l04—1997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DL 5001—19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
GNACR-TG-001:2001 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应用指南(建设工程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4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国家经贸委2002年16号 电力工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及规定(2002版) 电力工业部电电规11997]274号 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大纲设计规定(试行) 电力工业部电建[1997]253号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 电力工业部电综11997]669号 火电工程施工安全设施规定 电力工业部电建[1995]543号 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 国电电源[2002]49号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电力工业部电建[1996]381号 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电力工业部电建[1996)381号 电力建设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13号令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2000年) 规定
国电电源[2001]218号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版)
电力工业部电建[1996)159号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
程(1996年版)
国电办信息[1999]26号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络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中电信系管[1997]62号 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验收导则(试行)
3 总 则
3.0.1 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编好施工组织设计,特制定本导则。
3.0.2 本导则为国家电力公司企业标准,是火力发电工程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性文件。
3.0.3施工组织设计是组织施工的总体计划部署,是指导其施工全过程中各项施工活动的管理、技术的综合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应遵守和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施工组织设计要从工程的具体条件出发,尽量发挥施工企业的优势,合理地组织施工,科学地进行管理,尽力采用施工新技术,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安排好空间和时间,组织安全、文明施工,注意环境保护,以求实现安全、优质、准点、文明、低耗,取得更大的技术经济效果。 3.0.4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a)工程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和已签约的与工程有关的协议。 b)已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有关图纸资料。 c)工程概算和主要工程量。 d)设备清单及主要材料清单。
e)主体设备技术文件及新产品的工艺性试验资料。 f)现场情况调查资料。
3.0.5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应进行现场调查,充分收集所需的资料。现场调查应拟定提纲,需收集的资料一般包括:
a)厂区的水文、地质、地震、气象资料及测量报告,例如:厂区地下水位及土壤渗透系数,厂区地质柱状图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不同频率的江湖水位、汛期及枯水期的起讫及规律;雨季及年降雨日数;多风地区的风季及大于六级风的年发生日数;寒冷及严寒、酷寒地区冬期施工期的气温及土壤冻结深度;有关防洪、防涝、防雷以及其他对研究、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布置有关的各种资
料等。
b)与工程相关的配合工程(如煤源、交通、输变电等)及工程的主要用户建设安排和进展情况。
c)参与或可能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的情况,例如: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各标段施工单位,调试单位的情况及施工范围的划分;设计单位及其施工图纸交付进度;主体设备制造厂家及其主要设备的交付进度;可分包施工项目的施工企业的能力及资质等情况。
d)施工地区情况及现场情况,例如:水陆交通运输条件及地方运输能力;地方材料的产地、产量、质量、价格及其供应方式;当地施工企业及制造加工企业可能提供服务的能力及技术状况,施工地区的地形、地物;施工水源、电源、通信可能供取方式,供给量及其质量情况;地方生活物资的供应状况等。 e)图纸目录及供图计划,主要材料、设备、施工机具的技术资料和供应状况。 f)当地政府部门颁发的与本工程有关的地方性法规及文件。 g)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总结资料。 h)其他必需收集的资料。
3.0.6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一般应考虑下列原则:
a)对工程的特点、性质、工程量、工作量以及施工企业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方针。
b)符合合同约定的建设期限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
c)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切实抓紧时间做好施工准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时形成完整的机组投产能力。
d)在加强综合平衡,调整好各年的施工密度,改善劳动组织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劳动力高峰系数,做到连续均衡施工。
e)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努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机械利用率和机械化施工的综合水平,不断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f)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提高工厂化施工程度,减少现场作业,压缩现场施工场地及施工人数。
s)施工现场布置应紧凑合理,便于施工,符合安全、防火、环保和文明施工
的要求,提高场地利用率,减少施工用地。
h)加强质量管理,明确质量目标,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工艺水平。
i)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管理,保证施工安全,实现文明施工。 j)现场组织机构的设置、管理人员的配备,应力求精简、高效并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k)积极推行计算机网络在施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3.0.7施工组织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务求切合实际。方案的选择也应分析研究经济效果,重要的项目或环节可制定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进行条件论证和技术经济比较,从中提出推荐方案,供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时选定。 3.0.8施工组织总设计应按工程整体进行编制,包括土建、安装全部施工项目,以期综观全局并进行综合平衡,以保证工程建设和电厂投产的完整性。施工组织总设计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组织编制,当工程没有施工总承包单位时,施工组织总设计应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负责组织各施工单位编制。各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及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由各施工单位负责编制。
3.0.9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深度及编审办法,按《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有关规定办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宜尽量用图表表述,并作系统的文字说明,阐明各项内容依据的条件、计算根据、比选意图及技术经济指标。
3.0.10 本导则分别对施工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施工综合进度、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临时设施及场地、施工力能供应、主要施工方案及特殊施工措施、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文明施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等九个方面的主要编制原则及推荐性指标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一些参考性的数据、示例以及常用资料列入本导则附录,供参考选用。
3.0.11 本导则各项指标,按地区气象条件的差异分为四级,分别适用于四类不同地区,施工地区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施工地区分类表
地 区 气 象 条 件
类别 I 级别 一般 省、市、自治区名称 每年日平均温度 ≤,℃的天数 最大冻土深度 ≤40 上海、江苏、浙扛、安徽、江西、湖 ≤94 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梅南、重庆 Ⅱ 寒冷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 95~139 南、陕西、甘肃 41~109 Ⅲ 严寒 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内蒙古、 青梅、新疆、西藏、甘肃(武威及以西)、 陕北(延安、榆林、横山及以北)、晋北 (朔县、大同及以北)、冀北(承德、张 140~179 家口及以北) 110~189 Ⅳ 酷寒 黑龙扛(哈尔滨、大庆、绥化、佳木 斯及以北)、内蒙古(扎赉特旗及以北)、 青海(格尔木、玛多及以西)、新疆(克 ≥180 拉玛依及以北) ≥190 注1: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的工程所在地如为山区,施工场地特别狭窄,施工区域布置分散或年降雨天数超过150天的可核定为Ⅱ类地区。 注2:I类地区中部分酷热地区,当气温超过37℃的天数达一个月,可核定为Ⅱ类地区。 注3:气象条件以工程初步设计或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为准。 注4:地区分类所依据气象条件的两个指标必须同时具备。 4 施工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4.1 一 般 要 求
4.1.1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效率,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施工承包单位应根据所承包项目的施工范围及合同的要求,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正常运行。
4.1.2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a)现场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应根据施工项目管理的总目标定任务(事),因任务(事)设机构、定编制,按编制设岗位、定人员。 b)在能实现施工项目所要求的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机构,减少现场管理人员,力求精干高效。
c)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应是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体系,应恰当分层和设置职能部门,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人员配置上应选择合理的管理跨度。 d)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不要轻易变动,但应随组织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可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但重大的变化和调整(包括项目
经理的变动)应征得建设单位的同意。
e)要充分发挥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优势和特点,除合同有特殊要求外,现场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应尽量与施工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有机结合起来。 4.1.3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设置的一般要求:
a)管理层次不宜过多,一般可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职能和要求各不相同,标志着不同的职责和权限,管理层与施工作业层实行两层分离。
b)根据需要管理协调的工作量,以及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来确定适当的管理跨度。
c)部门的划分应根据组织目标与工作内容来确定,形成既有相互分工,又有相互配合的组织系统。
d)组织机构中各部门的职能应使纵向的领导、检查、指挥灵活,达到指令传递快、信息反馈及时。要使横向各部门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使各部门有职有责。
4.2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
4.2.1 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组织机构一般可按下列要求设置:
a)决策层的设置。决策层的任务是制定和组织实施施工项目的方针和目标,它必须精干、高效,一般由下列人员组成:
1)项目经理是对施工项目管理全面负责的管理者,在整个施工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应选拔具有良好政治素质、领导素质、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及实践经验,并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人选的变更应征得建设单位的同意,需要时也可设项目副经理1人~2人。
2)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组织机构中应设总工程师1名,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全面负责项目施工的技术工作,必要时也可设副总工程师1人~2人。
3)必要时也可设项目总经济师1名,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项目经营管理工作。
b)管理层的设置。项目管理部门是施工项目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任务是负责施工项目全过程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一般有下列部门组成:
1)经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预算、合同、索赔、资金收支、成本核算、计划
统计、人力资源调配等工作。
2)施工技术部门:主要负责施工协调、进度管理、技术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平面管理、施工机械管理、文明施工、各专业技术监督等工作。必要时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也可分设成二个部门。
3)质量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质量体系管理、施工质量、计量、测量、试验等工作。必要时质量体系管理部门也可单独设置。
4)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应独立设置,主要负责安全管理、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5)物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材料、半成品、工具的采购、供应、管理及设备的运输保管(建设单位委托时)等工作。
6)文件、信息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文件等资料管理以及计算机管理信息工作,该部门可单独设置也可兼容在施工技术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
c)执行层的设置。执行层一般指土建、锅炉、汽机、电气、热控、机施、焊接、修配等专业施工工地或专业施工处的管理部门。其人员应有实干精神,并能坚决贯彻管理指令。
4。2.2 其他施工承包单位现场组织机构可按下列要求设置:
a)土建、安装主体工程施工承包单位是项目施工的主要承包单位,现场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与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组织机构相适应,并征得施工总承包方的认可,管理部门的设置在保证职能不变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合并简化; b)一般施工承包单位的现场组织机构可根据其承包的范围及管理要求进行设置。管理部门可以合并简化,也可组建综合性项目管理部门。 4.2.3 施工总承包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形式可参见附录A。 4.3 现场管理人员的配备
4.3.1 现场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根据工程特点,施工规模、建设工期、管理目标以及合理的管理跨度进行配备,应在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基础上优化组合,组成精干高效的管理工作班子。
4.3.2 现场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各专业人员应配套,并要有合理的技术职务、职称结构。
4.3.3 现场组织机构的管理人员应具有其所承担管理任务相适应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相应资质。
4.3.4 现场施工管理人数见表2。
表2 现场管理人员数表
承包形式 机组台数 及容量 决策层人数 管理人员数 人 施工总承包型式 2×300MW 3~5 110~130 2×600MW 4~6 130~160 建筑、安装主体工程分承包型式 2×300MW 建筑 3~4 70~90 安装 3~4 60~80 2×600MW 建筑 4~5 80~100 安装 4~5 70~90 注1:本表是综合全国几个典型工程现场管理人员配备的相关资料(参见附录 B)编制的。 注2:本表管理人员数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管理人员。 4.4现场施工人员数
4.4.1 现场施工人员的数量,是工程施工组织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应在加强项目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现场施工人员数。
4.4.2 按照合理组织施工的原则,依据现有施工企业当前的施工组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和工厂化施工的一般水平,制定本导则中的有关现场施工人员数表,见表3。
4.4.3 当施工生产任务饱满、劳动生产率较高时,也可按公式(1)核定现场施工全员高峰平均人数,按公式(2)核定安装全员高峰平均人数。如果计算人数超出表3的人数时,仍可按表列的人数。
表3 现场施工人员数表
序号 地区 类别 机组台数 及容量 合计 1—-1 1—2 1—3 1—4 1—1 2—2 I类地区 Ⅱ类地区 Ⅲ类地区 Ⅳ类地区 I类地区 2×300MW 2×300MW 2x300MW 2×300MW 2×600MW 土建 安装 全员高峰平均人数 人 专业高峰人数可调范围 人 土建 安装 2550~2850 1750~1850 800~1000 1850~1950 900~1100 2850~3200 1850~2000 1000~1200 1960~2160 1110~1310 3200~3500 2000~2100 1200~1400 2170~2270 1320~1520 3500~3800 2100~2200 1400~1600 2280~2380 1530~1730 3200~3500 2000~2100 1200~1400 2150~2250 1300~1500 3500~3800 2100~2200 1400~1600 2260~2360 1510~1710 Ⅱ类 地区 2×600MW
2—3 2—4 Ⅲ类地区 Ⅳ类地区 2×600MW 2×600MW 3800~4100 2200~2300 1600~1800 2370~2470 1720~1820 4100~4500 2300~2500 1800~2000 2480~2680 1830~2130 注1本表的人员数是指全员高峰平均人数,即施工高峰期各月人数的平均数。施工高峰期取总工期(即从主厂房开工至两台机组安装完成)的1/3。高峰系数(高峰平均人数与平均人数之比)取1.2—1.30
注2:专业高峰人数可调范围是指土建、安装施工高峰不同时出现的各专业高峰人数的可调整幅度。
注3:表列为新建工程全员人数,包括直接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技术、管理、政工及后勤管理人员。
注4:改、扩建工程的施工人员数按其工程繁简程度将表列指数乘以0.70-0.85的折减系数确定。
注1:表中土建与安装的人员比例按机组容量不同有区别,其中2×300MW机组一般为1.7—2;1,2×600MW机组一般为1.3—1.5:1
注6:本现场施工人员数表的编制参考了近几年来全国各个地区2× 300MW、2×600MW机组现场施工人员数。
注7:2×900Mw机组现场施工人员数参见附录D。
NQK (1) MN1PWK (2) dM式中 N——现场施工全员高峰平均人数,人;
Q——施工企业承担的建筑安装工作量,不包括施工准备 工作的工作量,元;
K———高峰系数,取1.2—1.3;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
M——施工总工期(主厂房开工至两台机组投产),年; N1——安装全员高峰平均人数,人; P——装机总容量,kW;
W——每千瓦安装耗工数,工日/kW;
d——每人每年工作日数,I、Ⅱ类地区取25l天/年。
5施工综合进度
5.1 编制进度的一般要求
5.1.1 施工综合进度是协调全部施工活动的纲领,是对施工管理、施工技术、人力、物力、时间和空间等各种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计算、比较,予以有机地综合归纳后的成果。施工综合进度应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盘点和调整,以确保施工进度得到有效的控制,不发生大幅度变动。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需要进行调整时,应尽量保持原定总的控制工期和工程节奏,以实现合理的、均衡的施工。
5.1.2 施工综合进度一般分下列四种:
a)总体工程施工综合进度(一级进度):以工程合同投产日期为依据,对各专业的主要环节进行综合安排的进度,应从施工准备开始到本期工程建成为止,包括全部工程项目,并反映出各主要控制工期。
b)主要单位工程施工综合进度(二级进度):以总体工程施工综合进度为依据,对主要单位工程(工程量大,土建、安装关系比较密切的项目,如主厂房、大型水工建筑、厂区沟管道、燃料、灰渣系统等)的土建、安装工作进行综合安排的进度,应明确施工流程以及主要工序衔接、交叉配合等方面的要求。 c)专业工程施工综合进度(三级进度):以总体工程施工综合进度为依据,分别编制土建、锅炉、汽机、电气、热控等专业的施工综合进度,在满足主要控制工期的前提下,力求使各专业自身均衡施工,工期安排尽量适应季节和自然条件的因素,以期工序合理、经济效果良好。
d)专业工种工程施工综合进度(四级进度):为保证实现施工总进度并做到均衡施工,可根据需要编排重点专业工种(例如,土方工程、中小型预制构件的制作、各种配制加工、吊装工程等)的施工综合进度。
上述四种施工综合进度中,除总体工程施工综合进度外,其余三种可根据总体综合进度的需要、所掌握设计图纸资料的情况和主管部门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深度的要求予以取舍。
5.1.3 施工综合进度的编制一般采用下列三种形式:
a)网络施工进度表(即关键路径法):可以形象而明显地找出工程施工的关键路径,并便于进行反馈和优化。
b)横道施工进度表:简单明了、编制容易、便于检查,但不能清楚显示各工作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
c)斜线施工进度表:一般用于主要单项工程进度方案的比较或多台机组流水作业的组织。
5.1.4 编制总体工程施工综合进度要以完整地形成投产能力和建成本期工程为目标,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统筹安排。
5.1.5 编制施工综合进度应遵循基建程序,考虑电站建设特点,注意合理组织施工,一般需避免土建与安装工程在同一空间内同时作业的大交叉。 5.1.6 施工综合进度应瞻前顾后,处理好施工准备与开工、地下与地上、土建与安装、主体与外围、机组投产与续建施工等方面的关系。
5.1.7 土建工程应按先地下后地上,主要地下工程一次施工的原则进行安排。 a)主厂房零米以下的工程,包括厂房基础、设备基础(高于零米的辅机基础的施工分段视吊装机械及运输通道的要求而定)、主要沟管道、地下坑(室)、预埋管线以及回填土等,按本期工程范围一次完成。
b)锅炉房后侧的除尘、引风、除灰、烟囱、烟道等建(构)筑物的零米以下工程,按本期工程范围先深后浅相继一次完成。
c)其他辅助及附属建(构)筑物也应先完成零米以下的结构和各种预埋管线。 5.1.8 厂区围墙内的地下设施应按先深埋后浅敷、地下沟管合槽一次施工的要求进行安排。
a)厂区雨水排水干线、循环水管道干线力争在开工初期完成,以保证厂区排水畅通,主干道路完好,并能充分利用回填后的施工场地。
b)主厂房A排前及固定端的各种沟、管、线及基础等,尽量与主厂房零米以下工程同时施工。
c)主厂房锅炉房外侧的地下沟、管、线,尽量与烟尘系统基础同时施工。 d)安装量大的沟道,如化学水管沟道、主电缆沟等,应在有关辅助生产建筑安装前完成。
e)厂区围墙内其他部位的地下沟管道可分区(分段)安排合槽施工,避免重复挖土。
5.1.9 综合进度要按先土建、后安装、再调试的顺序进行安排。
a)土建交付安装的条件力求完善。具体要求见“5.2施工工期”中的5.2.8条-5.2.11条的要求。
b)土建、安装之间一些必须的工序交叉,例如主厂房结构吊装与除氧器及水箱、行车、钢煤斗等大件的就位,锅炉房采用联合结构形式时结构与设备吊装的配合等,应在综合进度中结合设备供应计划统筹安排。
c)集控室、主厂房内的发电机小间以及厂用电系统的土建工程,应尽早抓紧安排施工,确保按期交付安装。
d)机组进入调试阶段需具备的主要条件,应在综合进度中予以规定。 5.1.10 综合进度应使辅助工程与主体工程配套。当厂区外围工程量很大时,一些工程量大的外围工程项目有条件时可先于主厂房开工。辅助工程一般可参照下列要求安排:
a)电系统:一般以满足受电试运时间的要求作为控制工期来安排主控制室、升压站及厂用电系统的土建和安装进度。
b)化学水系统:按在锅炉水压或化学清洗前能制出合格的除盐水的要求来安排土建和安装进度。
c)启动锅炉:按燃油系统达到卸油条件或锅炉化学清洗前可投入来进行安排。Ⅱ、Ⅲ、Ⅳ类地区还应考虑机组试运前冬期防寒采暖的需要。
d)煤、灰、水、暖通等其他辅助生产系统按分部试运和整套启动计划的要求进行综合安排。
5.1.11 综合进度安排应对施工过程的平面顺序、空间顺序和专业顺序作细致的考虑,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
a)在主体工程与辅助、附属工程之间分区组织流水施工。在多机组连续施工的情况下,可在主体工程中组织土建、安装各自的分段流水施工,以扩大各专业的施工作业面,并减少主体工程之间和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干扰。
b)在各专业工程内部组织不同工种之间的按比例的流水作业。可先安排好主导工种的按比例流水,以此带动其他工种的平衡流水。例如土建专业中的混凝土和构件吊装实现按比例的流水作业,就可能使钢筋、模板等其他工种也做到平衡流水作业。
c)安排好高空作业和地面作业的关系,例如烟囱与其临近的烟尘系统的施工
要适当错开。
d)调整非关键路径项目的开竣工日期(即利用非关键路径项目的时差),使之既符合控制进度,又达到均衡施工。
5.1.12 综合进度安排还应当考虑季节对某些施工项目的影响因素。 a)Ⅱ、Ⅲ、Ⅳ类地区的土方施工、人工地基处理、卷材防水、室外装修和烟囱、冷却水塔筒壁等工程,不宜列入冬期施工。
b)多风地区的高空吊装作业和高耸构筑物施工宜避开大风季节。 c)江湖岸边水工构筑物宜在枯水季节施工下部工程。 d)南方多雨地区在雨季尽可能不安排不宜于雨季施工的项目。
e)Ⅲ、Ⅳ类地区应尽量争取不在严寒季节进行第一台新机整套启动试运行工作。
5.1.13 施工网络进度编制示例(300MW机组)参见附录C。 5.2 施 工 工 期
5.2.1 合理的施工工期是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优质、准点、文明和优化投资、降低成本的重要条件,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在决策施工工期时应本着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原则,制定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的建设工期。
5.2.2 合理工期是指在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配备适当的施工人员数量,运用合理可靠的施工机械装备、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以满足符合合同要求和企业利益的施工进度。
5.2.3 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包括主要设备、材料和施工图纸资料交付进度的工程建设综合进度,作为施工单位编制施工进度的依据之一。
5.2.4 根据《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1997版)制定大型火力发电新建工程的施工工期定额表(见表4)。本定额应在充分保证资金到位、设计、设备满足施工要求,现场场地、管理体系等符合现场需要的条件下得以实现。 在保持总工期(主厂房开工至两台机组投产)不变的情况下,各阶段工期安排可按工程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5.2.5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不可抗拒因素或重大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必须对总工期进行适当调整时,可由施工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并由建设单位审核批准。
5.2.6 “现场施工准备”工期是指工程初步设计及施工组织大纲设计已批准,工程及施工用地的征(租)手续已办妥,与各施工单位签定的合同已经生效,主要施工单位进入现场,开始进行总体施工准备工作起直至基本具备开工条件所需的工期。在此以前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所进行的前期工作及非现场性准备工作不计算在内。
表4 新建工程施工工期定额表
单位:月
序号 地区类别 机组台数 现场施工 及容量 准备 主厂房开工至安装开始 (1) (2) 项间关系 (3) (4) (5) 安装开始至 1号机组投 1号机组投产 (6) 主厂房开主厂房开工至2号机组投产 产至2号机工至1号组投产 (7) 机组投产 (8) (9) (5)+(6) (5)+(6)+(7) 1—-I I类地区 1—2 Ⅱ类地区 1—3 Ⅲ类地区 1-4 Ⅳ类地区 2×300MW 6~10 12 0 17.O 2×300MW 6~10 1×300MW 6~lO 2×300MW 8~12 2×600MW 8~12 2×600MW 8~12 2×600MW 8~12 13.O 19.O 14.0 19.0 15.O 19.5 13.5 27.0 14.5 29.5 15.O 30.O 8 8 8 8 12 12 12 12 29.0 37.O 32.O 40.0 33.O 41.0 34.5 42.5 40.5 52.5 44.O 56.0 45.O 57,0 46.O 58.O 2—1 I类地区 2-2 Ⅱ类地区 2—3 Ⅲ类地区 2—4 Ⅳ类地区 2×60OMW 10~14 16.0 30.O 注1:以上工期定额均依据<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1997年版)。 注2:2x 300MW机组工期定额均参照Ⅱ型结构(指主厂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炉架为钢结构),2x600MW机组工期定额均参照m型结构(指主厂房及炉架均为钢结构)。其他形式结构定额工期详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1997年版)。 注3:考核工期水平以本表第(8)、(9)项为准。 注4:新建工程的机组台数多于两台且主厂房零米以下为一次施工时,土建工期按增多的台数相应增加,每增加一台按本表第(‘)项增加1.5个月。第(6)、(7)项不变,第(8)、(9)项相应调整。 注5:改、扩建工程的工期定额,视工程繁简程度按本表第(4)、(5)、(6)、(7)项乘以0.7-0.9的折减系数计算,第(8)、(9)项相应缩减。 注6:如主厂房基础挖方有石方(不含卵石层)且其量超过总挖方量的30%时,土建工期则应为本表第(5)项的2倍。 注7:主厂房基础挖方工期不包括地基处理的工期,对需进行打桩等地基处理的工程,且该地基处理的工艺是在土方开挖后进行的,本表第(1)项可按不同地基处理方法适当增加工期3-5个月。 注8:安装外国设备的工程,由于设备结构、供货方式、安装方式的差异,套用本表时第(6)、(7)项可适当调拄,第(8)、(9)顷相应变更。 施工场地具备开工的条件包括:
a)现场基本达到“五通一平”条件(道路、铁路、通信及水、电通畅,场地
整平),生产、生活条件均达到开工后能保持连续施工的要求。 b)主厂房地基处理完毕。
c)能按综合进度安排逐步扩大施工面。
5.2.7 “主厂房开工”(即主厂房挖土开始)前应充分完成现场施工准备工作,一般包括:施工组织总设计已批准,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可满足施工人员陆续进场的需要,现场“五通一平”基本完成,土建及公用的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完成70%以上,主要施工生产线已形成生产能力,完成相应的物资准备(材料、机械、工具等)和技术准备(厂区测量及控制网布设、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试定、新技术的选定、施工预算的编制等),开工阶段的施工图已经到达,后续图纸可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5.2.8 主厂房区域进入安装的条件(即土建交付安装)可因厂房类型、结构型式及施工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以不搞土建、安装在同一空间进行同时作业的大交叉施工为原则,一般要求如下:
a)汽机房:零米以下基础、沟坑、地下室、毛地面完成;设备基础、吊车梁、运转层及加热器平台交付安装;围护结构(包括门窗)、屋面防排水及室内主要部位(包括顶棚)的粉刷完成;入冬前要形成建筑封闭,达到保温条件。
b)锅炉房:锅炉房基础、主要的地下沟管道和地下设施、设备基础及毛地面完成(高于零米的辅机基础交付安装条件由土建、安装双方商定)。
c)除氧煤仓间:厂房结构吊装或现浇混凝土结构浇灌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原(粉)煤斗结构完成;屋面及电气间防水完成;除氧器及水箱等大件设备的存放就位及各层间隔墙的施工交叉由土建、安装双方协商安排。安装所需起吊工具的施工留孔由双方商定。
5.2.9 电气、热控系统交付安装的条件应符合电气、热控专业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一般需达到下列要求:
a)室外升压站的基础、构架、地面完成。 b)变压器基础的排油坑及坑内填石完成。
c)集中控制室、网控室、厂用电室等电气建筑物的屋面(包括楼面)防、排水,室内粉刷、地面、吊顶、照明、门窗及锁具的安装等均应完成。消防、暖通、通信等辅助设施的安装基本完成。
5.2.10 煤、灰、水等系统的辅助生产建筑交付安装一般需达到下列要求: a)零米以下的建筑物基础、设备基础、沟道、回填土及毛地面完成。 b)围护结构(包括门窗)、屋面防、排水完成,楼梯、平台、栏杆尽量完成。 c)室内粉刷、暖通、卫生设施及地面抹灰等工作,除由于进行设备安装将造成损坏的部位可预留外,应先行完成。
5.2.11 修配厂、综合楼、试验室、仓库等附属生产建筑以一次竣工交付安装或使用为原则。
5.2.12 “安装开始”是指锅炉吊装钢架的开始时间。此前应完成相应的安装施工准备、非标设备加工以及设备组合等工作,以期能连续和均衡地进行安装。 5.2.13 “机组投产”是指机组整套启动并完成168 h试运行后移交生产。机组整套启动及移交条件应符合《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 5.3 施工进度控制
5.3.1 施工进度控制应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投产日期为最终目标。 5.3.2 里程碑进度是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关键,土建、安装、调试作业的安排均应以确保里程碑进度的实现为目标。各个里程碑、关键节点的实现应具备下列条件:
a)主厂房挖土:主厂房挖土开始前应具备的条件详见5.2.7条的要求。 b)主厂房基础垫层浇第一方混凝土:主厂房基础施工方案已批准;现场水、电、机械、道路、照明等已具备混凝土浇筑条件;混凝土供应能满足现场连续施工要求。
c)锅炉钢架吊装:锅炉基础地下设施(包括埋管、沟道、附属设备基础)全部完成,零米以上施工后不再重复进行开挖。
d)受热面吊装:锅炉钢架大板梁吊装完成,炉顶吊杆吊装完成,炉顶钢架基础划线、锅炉主钢架整体找正、基准标高点验收结束,锅炉钢架高强度螺栓安装检查合格,钢架柱脚二次灌浆完成并验收合格。
e)汽机台板就位:汽机房屋面防、排水完成,汽机基础纵横中心线、标高基准点已验收,基础沉降观测原始记录齐全。基础及预埋件验收记录齐全。运转层平台、栏杆、步道完工,临时孔洞封闭。汽机房行车安装、荷载试验结束并经验
收合格,具备运行条件。
f)锅炉水压:锅炉受热面安装完成,四大管道安装结束,受热面和管道上的温度元件插座和取源部件安装完毕,管道支吊架全部安装结束并经验收合格。 g)DCS装置复原:控制室、电子室内的土建工作已经完成,室内的DCS系统装置安装工作已全部完成,相应的暖通系统投入运行,DCS受电电源设施已完成调试工作,具备送电条件,系统接地已经完成并通过质量验收。
h)厂用电受电:电气开关室、集控室必须完成安装工作,受电范围内的电气联锁和保护装置调试工作结束,开关室的暖通和消防、照明、通信应具备投用条件。
i)汽机扣盖:轴系找正结束,高、中、低压缸找正完成,汽缸内部通流间隙调整结束,凝汽器与低压缸连接完成,低压缸抽汽管连接结束,凝汽器灌水试验结束。
j)分部试运转:试运转系统的安装工作结束并经验收合格,相关的技术记录等资料齐全,系统所涉及的机务、电气、热控仪表和联锁保护装置均能投入。 k)汽机油冲洗:主油箱、油泵等设备以及油管道安装工作结束(包括临时管和热控测点)并经验收合格,轴承座内部清理工作完成并封闭,油泵已完成单机试运转,且必须要有可靠的消防设施。
l)锅炉化学清洗:各相关系统均应完成安装和分部试运转工作,如:锅炉本体、循环水、压缩空气、闭式冷却水、辅助蒸汽、除盐水、凝结水、高低压给水、机组排水、废水处理、锅炉注水、加药、燃料、灰渣、仪表控制系统及消防水系统等。
m)点火吹管:锅炉系统安装基本完成,汽机投盘车,给水泵组调试完成,柴油发电机具备投用状态,相关的电气、热控系统完成调试工作,点火冲管必须投运相应的电气、热工联锁保护。
n)整套启动:在机组整套启动前,正式照明、通信、消防均应投运,汽机真空试验,电气升压系统安装调试,电气、热控系统静态调试和机组大联锁试验工作均已完成。
o)机组并网:在机组并网前完成汽机和电气超速试验以及发电机所有的电气试验。
p)168h试运行:所有存在的问题已经处理完毕,机组保护必须100%投入;按运行规程和试运行作业指导书检查各系统、设备符合满负荷连续运行条件;汽水品质满足正常运行要求;燃煤机组已达到断油、投高压加热器、投电除尘,机组能带稳定的负荷。
5.3.3 施工图纸、资料交付进度是施工项目准点开工的基本保证,也是施工进度控制的重要对象之一,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施工综合进度要求,提出施工图纸、资料交付进度,一般需在单位工程开工前2个月到达。
5.3.4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能按计划顺利地进行,并使施工进度能得到有效地控制,施工组织设计应以总体工程施工综合进度为依据,对各单位工程施工物资(包括设备、材料等)的需求计划进行综合安排。一般要求设备、材料的供应在各单位工程开工前1个月到达现场。
5.3.5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以总体工程施工综合进度为依据,全部或部分编制下列辅助计划和措施,以保证施工综合进度的实现: a)施工准备计划。 b)保证工期的措施。 c)主要施工机械的需用计划。 d)各工种劳动力平衡计划。
e)非标准设备及外委件加工配制计划。 f)中小型预制构件制作计划。 6施工总平面布置 6.1 一 般 要 求
6.1.1 施工总平面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中各个主要环节经综合规划后反映在平面联系上的成果。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施工场地的划分,交通运输的组织,各种临时建筑、施工设施、力能装置和器材堆放等方面的合理布设、场地的竖向布置等。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当紧凑合理、符合流程、方便施工、节省用地、文明整齐。应当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
6.1.2 布置施工总平面时应收集和依据下列资料:
a)厂址位置图、厂区地形图、厂区测量报告、地质资料、水文气象资料、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厂区竖向布置图及厂区主要地下设施布置图等。
b)电厂总规模、工程分期、本期工程内容、建设意图和投产日期要求等。 c)总体工程施工综合进度。 d)主要施工方案。
e)大型施工机械选型、布置及其作业流程的初步方案。 f)各专业施工加工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其分区布置初步方案。
g)大宗材料、设备的总量及其现场储备周期,材料、设备供货及运输方式。 h)主要临时建筑的项目、数量、外廓尺寸。
i)各种施工力能的总需用量、分区需用量及其布设的原则方案。 j)各标段施工范围的划分资料。 k)有关的规程规范和法规的要求。 6.1.3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总体布局合理,场地分配与各标段施工任务相适应,方便施工管理。 b)合理组织交通运输,使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做到交通便捷、运输通畅。大宗器材或半成品堆置场布设时要分析和选取经济合理的运输半径,使反向运输和二次搬运总量最少。
c)施工区域的划分应既符合施工流程,又使各专业和各工种之间互不干扰、便于管理。
d)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前后照应(本期工程中的前后工序),努力减少或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易于拆迁的活动房屋及简易建筑除外)。
e)尽量利用永久建(构)筑物和原有设施。 f)合理利用地形,减少场地平整的土石方量。
g)满足有关规程的安全、防洪排水、防火、防雷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h)合理地安排工程在部分机组投产后继续施工期间生产与基建的场地分区和铁路、道路交通运输,使之方便生产,有利施工。 i)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力求不占良田。 j)努力改善各项施工技术经济指标。
6.1.4 为了指导现场管理,需要时可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基础上绘制阶段性(或局部性)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例如:基础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安装阶段、分部试运阶段等,以实现总平面动态管理的要求。
6.1.5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宜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包括下列内容:
a)建筑标准图例,比例为1:1000、1:2000或1:5000,要求比例恰当,并带有坐标方格网和风玫瑰。
b)待建和原有永久性建构筑物的位置、坐标及标高。 c)永久厂区边界和永久征购地边界。
d)施工区域分区,各类临时建筑、作业场、堆放场、主要大型吊装机械、道路、铁路、主要力能管线的位置及其坐标、标 高。 e)厂区测量控制网基点的位置、坐标。
f)施工期间厂区及施工区竖向布置,排水管渠的位置、标高。 g)施工临时围墙位置及征租地边界。
6.1.6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应附有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a)施工临时建筑及场地一览表。 b)施工铁路、道路一览表。 c)施工力能管线一览表。 d)有轨吊车轨道一览表。
e)施工用地一览表:生活区占地面积、施工区占地面积、施工用地总面积(扣除电厂永久占地面积后的施工征租地面积)。 f)施工及生活区用地建筑系数。 g)施工场地利用系数。 h)单位千瓦施工用地。
分标段招标的工程,在没有施工总承包单位时,建设单位应将各标段的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在施工组织总设计有关文件中列出汇总资料。 6.2 施工区域划分与施工用地面积指标
6.2.1 施工单位的生活区与施工区应保持一定间距。生活区宜布置在地区主导风向上风侧,应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有利职工健康安全为原则。 厂外工程的施工区按厂外工程的具体情况布置,但其设施应从简,尽量利用厂区内的施工设施。
6.2.2 对已明确将连续进行扩建的工程,场地布置应考虑扩建工程施工的需要。对近期内有扩建可能或预留扩建容量很大的工程,场地布置宜以近期需要为主,适当考虑扩建时施工的需要。
6.2.3 分标段招标的工程在施工区域划分时,应综合考虑施工工期对场地的要求及各施工阶段的衔接,应考虑重复利用施工场地的可能性。
6.2.4 厂区工程的施工区一般可划分为土建作业与堆放场、安装作业与堆放场、修配加工区、机械动力区、仓库区及行政生活服务区等。各区应以交通运输线为纽带,按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案的要求作有机联系的布置。 6.2.5 施工区域的划分一般可参照下列原则:
a)汽机房和除氧间扩建端的延伸区可作为主厂房钢结构堆放组装场地、汽机管道组合场地、设备堆放场地,先期可作为土建加工制作场地。锅炉房和除尘器扩建端的延伸区可作为锅炉设备堆放场地和组合场地。升压站扩建端外侧可作为电气施工区和土建施工区。
b)当施工机具起吊半径够大时,应考虑将锅炉组合场向排烟除尘侧横向扩展,以减少组合场的长度,使场地更加紧凑。
c)主厂房扩建端最后一个柱子中心线向外延伸30m左右以内的区域作为土建、安装共用的机动场地,不宜布置长久占用的施工设施。
d)主厂房扩建端外侧场地按照专业施工先后次序以及专业内部工序的先后次序交替使用,以提高场地利用次数。
e)各辅助及附属生产建筑附近的场地一般先期作土建施工场地,后期作安装场地。
f)经由铁路运输的砂、石、水泥、木材、钢材等大宗材料的堆放场或仓库以及设备堆放场和仓库应沿铁路线布设。相应的搅拌站、钢筋加工间、铆焊间等应布置在邻近位置。
6.2.6 多台机组连续安装时,为了缩短工期,可以考虑从扩建端以外的方向(机、炉厂房的边柱外侧或固定端)运入设备器材,使安装、土建有各自的运输通道,借以扩大工作面、避免相互干扰。
6.2.7 两台机组分为不同标段由不同施工单位施工时,为了同时施工的需要,应考虑从扩建端以外的方向布置设备组合场地,使施工单位有各自的施工区域。
施工总平面布置举例参见附录E。
6.2.8 施工阶段的场地竖向布置应考虑下列要求:
a)各施工区域应有良好的雨水排水系统。一般可采用明沟 排水,沟的坡降一般不小于0.3%。
b)在丘陵或山区,按台阶式布置施工场地,当高差大于 1.5m时,一般需砌筑护坡或挡土墙。
c)在丘陵或山区现场,当施工期间未能建成永久的排洪系统时,应在雨季前先建临时排洪沟。临时排洪沟的断面应通过计算确定。
d)厂区永久排水系统应创造条件尽早投入使用。如必须设置临时中继或终端排水泵站时,排水泵出力应以保证该区域在施工期内不发生内涝、不影响施工生产及职工正常生活为原则。
e)生活区应设有雨水及生活下水的排放系统。 f)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与地方的环保要求。
6.2.9 施工区域应设临时的围墙,出人口的布置应尽量使人流、车流分开,并设有专人管理。现场出入口不应少于两处,电厂投产后施工区与电厂厂区应有各自的出入口。铁路进现场处的大门不得兼作人流出入口。
6.2.10 利用电厂生产区域布置临时施工场地时,应考虑机组投产后电厂生产管理的需要。
6.2.11 施工临时建筑物及易燃材料堆放场的防火间距应符合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或见附录F“临时建筑及堆放场防火间距”。
6.2.12 施工现场需设置放射源库时,放射源库房的设计,以及放射源库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条例和标准的要求。
6.2.13 按照目前施工方式参照各类现场实际用地水平,本着紧缩的原则制定各类地区不同机组容量工程的施工用地面积控制指标,见表5。
表5 施工用地面积控制指标表
序号 机组台数及容量 施工区用地 hm 2 施工单位 生活区用地 hm 2 施工用地合计 (施工区用地+施工 单位生活区用地) hm 2单位千瓦 施工用地 m/kW 2 1 1—1 I类地区 2×300MW 20.0 6.0 26.0 0.43
1—2 1—3 2 2—1 2—2 3 2×600MW 2×900MW Ⅱ类地区 2×300MW 2×600MW 23.0 27.0* 21.5 24.0 7.0 8.0 30.0 35.0* 0.25 0.19* 7.0 8.0 28.5 32.0 0.48 0.27 Ⅲ类地区、Ⅳ类地 区 3—1 3—2 2×300MW 2×600MW 23.0 25.0 8.0 9.0 31.0 34.0 0.52 0.28 注1:本表中四类施工地区的分类见表1,表1中涉及西南地区因多雨酷热原因而导致地区分类改变的规定,不影响本表施工用地面积控制指标。 注2:施工区用地指厂区围墙外尚需征租供施工用的土地,不包括施工单位利用厂区围墙内空地作为施工场地的面积。 注3:当机组容量与本表不一致时,套用就近容量机组的指标。 注4:带“*”号的数字为参考指标。 注5:当主厂房为钢结构时,按0.9系数调整施工生产用地。当单台机组施工时,按0.8系数调整施工生产区、生活区用地。 注6:施工生活区建筑物以楼房为主,平房为辅。 注7:如果施工单位已建成基地,或利用丁社会资源,可相应减少生产及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面积时,应相应地核减施工用地面积。 注8:本表取用的系数值如下: (1)施工区用地建筑系数:K1=临时建筑面积佣地面积:0.40~0. 45。 (2)施工场地利用系数:K2=用地有效面积/用地面积=0.65~0.70。 (3)生活区用地建筑系数:平房K1=0.35-0.40;二层楼房K1=0.45~0.55;三—四层楼房K2=0.60~0.65。 注9:山区或丘陵地区地面高差较大,其建筑系数K1及场地利用系数K2可降低5%左右。 注10:本表施工用地中包括交通道路及动力能源管线用地,约占施工用地面积的15%~90%。 注11:表中数值不包括厂区围墙外工程的施工用地。 6.2.14 因下列原因确需增大施工用地并突破表5有关控制指标时,施工单位可向建设单位提出要求,由建设单位核定。
a)由于工期安排或主厂房结构布置上的原因使大型构件预制场和锅炉组合场不能交替使用时。
b)设备一次到货量大于附录J中表J.1的设备同时储存系数所规定的储存量时。
c)考虑扩建工程的需要,适当延伸临时端外侧的施工场地时。
d)需要在现场设置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制作场、冷却水塔淋水网格板制作场或轧石场等其他特殊情况时。
e)施工生活区的临时建筑不能以建楼房为主,面积确实不够时。
6.2.15 火电工程现场受到场地的限制,施工用地面积无法达到指标面积要求,
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时,建设单位应采取相应措施使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6.3 交通运输组织
6.3.1 设计交通运输组织方式时,应取得并分析下列资料: a)由外部运至现场的材料、设备、加工件、施工机械等的
运输总量及其运输方式。运输总量应按工程实际需要测算。运输方式包括使用的不同运输工具和卸车方法、堆集方法等。
b)外部运入物资的日最大运输量及最大运输密度(按不同运输方式分别估算)。
c)厂内各加工区及主要堆放场的场内二次搬运总量、日最大运输量及日最大运输密度。
d)超重、超高、超长、超宽的设备及外委加工件的明细表。
6.3.2 厂外运输线应利用电厂的正式工程施工需要的厂外铁路专用线,厂外公路或电厂码头应先期建成投入使用,一般不再设厂外临时施工铁路、公路或码头。当情况特殊,或因正式运输设施在开工前无法建成而必须修建厂外临时运输设施时,应逐项列入施工组织设计,由建设单位核定。
6.3.3 厂内施工道路干线的位置宜尽量与工程永久道路的布置一致。主厂房区及货运量密集区如搅拌站、预制场、设备堆放场均应设置环形道路。各加工区、堆放场与施工区之间应有直通道路连接,消防车应能直达主要施工场所及易燃物堆放场。
6.3.4 厂内道路与铁路尽量减少交叉。必须交叉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尽量采用正交,必须斜交时其交叉角应大于45°。
b)交叉点不宜设在铁路线群、道岔区、卸车线及调车作业频繁的区间。 c)交叉道口处的铁路一般为平坡,道口两侧道路的平道长度应不小于13m,连接平道的道路纵向坡度一般不大于3%,困难地段不大于5%。
d)道口应加铺砌层,铺砌宽度应与道路宽度相同。主要道口应设置有人管理的安全设施。
6.3.5 厂内施工区道路在交通频繁、通行大型移动式起重机械或大型平板车时,其主干道路面宽度不宜小于8m,一般双行道路面宽取6m~7m,路肩宽1m~1.5m,单行道路面宽3.5m,路肩宽0.7m。道路两侧应有排水沟。弯道半径一
般取15m,特殊情况下不小于10m。通过大件运输车辆的弯道半径根据实际使用车辆的要求确定。纵向坡度一般不大于4%,特殊地段(或山区)可取8%。会车视距不小于30m。
道路穿越栈桥或架空管道时其通行净空高度应按拟通过的最高运输件确定,一般大于5m。该段行车路面宽度应加大0.5m。
6.3.6 运输大件设备的大型平板车通过的道路,其路基应根据大型平板车实际轮压进行设计。
6.3.7 厂区施工道路宜根据“永临结合”的原则进行布置。永临结合的道路路基除应满足永久道路的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施工的特殊要求。
6.3.8 厂区施工道路一般采用泥结碎石路面或混凝土路面。永临结合的主子道路面,考虑到施工期道路的损坏情况,一般先浇筑一层混凝土路面,在工程后期按路面设计标高浇筑第二层混凝土。
6.3.9 当电厂主要设备以公路或内河运输方式运入时,且运输路途较长或沿途障碍较多时,应对运输沿线的通过能力进行调查、技术经济比较,并提出运输机具选择方案。当建设单位委托时,应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并由建设单位核定。 6.3.10 当电厂设有铁路专用线时,宜设置施工临时铁路。施工临时铁路布置应尽量与电厂厂内专用线结合,其布设一般要求: a)通向主厂房汽机房、锅炉房的铁路各一条。
b)各加工间及大宗材料卸货区尽量设在电厂专用线及施工线的两侧。 6.3.11 通向汽机房、锅炉房铁路的布置应注意下列要求:
a)通向汽机房的铁路一般宜从通向锅炉房的铁路线上接出,以使锅炉线有较长的直线段。
b)尽量加大汽机线与锅炉线之间的距离,以提高扩建端施工场地的使用宽度。
c)铁路中心线位置应与主厂房内设备及平台吊装孔的位置相适应,尽可能避免受高于零米的设备基础、沟道的阻碍,并要考虑最宽设备组件进厂时不碰厂房柱子。
6.3.12 穿越组合场进人锅炉房的铁路应采用平坡。特殊情况下纵向坡度应不大于2‰,但厂房内的铁路轨面标高宜稍高,以防止向主厂房方向溜车。
6.3.13 施工铁路按GBJ 12《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的三级铁路标准进行设计。
6.3.14 厂内的货物装卸线一般设在直道上,在困难条件下也可设在不大于2.5‰的坡道上及半径不小于500m的曲线上。条件特殊困难时,非主要卸货线可设在半径不小于200m的曲线上,必要时可设简易卸货栈台。
6.3.15 施工铁路直线段的中心线与建筑物的距离在无路堤路堑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距办公室及加工厂等房屋的凸出部分,在面向铁路侧有出入口时应不小于6m,无出人口时不小于3m。
b)距卸货站台、仓库、设备材料堆放场的距离可尽量接近铁路建筑限界。卸货站台边缘距铁路中心线的最小尺寸在高于轨面1.1m~4.8m部分为1.85m。 c)距道路最近边缘距离应不小于3.75m(指同一标高上)。 d)与地下平行管线边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5m。
6.3.16 建筑构件吊装和设备安装采用有轨起重机械时,其轨道位置、标高及起重机械的转向移位等布设方案应与施工临时铁路布置相协调。
6.3.17 大型有轨起重机械、固定式起重机械、大型移动式起重机械,应根据其最大轮压和轮距进行路基承压力验算,并确定路基的处理措施。在软土或回填土上布置大型起重机械时,应对路基或地基采取加固措施,使路基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6.3.18 经铁路运入超宽、超高设备及外委加工件时,应了解沿途桥梁、隧道的极限通过限界,并取得铁路运输部门的同意。
6.3.19 现场采用水路运输时,应了解江、河、湖、海的季节性水位变化情况与通航期限,并采取相应的水路运输措施。
6.3.20 水路运输应尽量采用电厂永久码头,如永久码头在施工时尚不能建成而必须设临时码头时,其型式、大小、构造按施工运输量和使用年限的实际需要设计,并应满足低水位时运输和装卸的要求。水运码头宜设置专用的装卸机械。码头与厂区连通的公路在码头附近应设回车道。
6.3.21 除岔枕采用木枕外,施工铁路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塔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龙门式起重机等各种有轨起重机械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轨枕,轨枕
的断面及配筋应通过计算确定。 6.4 施工管线平面布置
6.4.1 施工管线包括架空电力及通信线,地下电缆、上下水道、蒸汽管道、氧气和乙炔施工力能管线,以及计算机网络线等。
6.4.2 施工管线应统一规划布置,对分标段招标的工程,应考虑各施工单位之间的管线接口,以及力能的计量。
6.4.3 计算机网络线及通信线路采取架空布设或地下埋设,宜统一考虑、综合布置。
6.4.4施工管线一般沿道路或铁路布置。管线穿越道路、铁路时应作适当的加固防护。长期使用的管道应埋入地下,Ⅱ、Ⅲ、Ⅳ类地区管线的埋置深度应满足防冻的要求。
6.4.5 多台机组连续施工的工程或近期内将要扩建的工程,施工管线布置应以满足本期使用的需要为主,适当照顾续建工程的需要,或者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办法,做到经济合理、使用方便。
6.4.6 各种管道在平面布置上的净距,应满足使用和维修的要求,按附录G的要求布置。
6.4.7 各种地下管线与建(构)筑物的净距应满足建(构)筑物的安全和管线使用、维修的要求,按附录H的要求布置。 6.5 施工总平面管理
6.5.1 为保证施工总平面布置不被随意变动,保证各施工单位各专业之间合理交叉作业,满足交通运输、保卫、消防、防洪、环保、文明施工的要求,发挥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对现场施工的指导作用,应根据工程具体特点,制订可行的施工总平面管理制度。
6.5.2 厂区内工程由一个施工单位总承包施工时,总承包单位负责总平面日常管理工作。
6.5.3 分标段招标的工程项目,没有施工总承包单位时,由建设单位(或委托有关单位)负责施工总平面日常管理与协调工作。并做好总体规划、统一标准、明确接口关系、确定共用场地及共用设施等工作。
6.5.4 施工总平面布置按不同施工阶段,实行动态管理,必要时应及时调整。
6.5.5 对分标段招标的工程项目,应注意以下方面:
a)各标段的平面竖向布置及排水系统应与施工总平面布置一致,排水方向合理。
b)施工用水(包含消防系统用水)、施工用电、通信系统、照明、排水系统、施工道路的日常维修保养及必要的计量等。
c)各标段管辖范围内测量方格网点的复核、维修、保护等。 7 施工临时设施及场地 7.1 一般要求
7.1.1 施工组织设计应对施工临时设施及场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按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的安排和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现场临时设施,形成施工生产能力,满足生活使用要求,使施工能连续地进行。
7.1.2施工临时设施主要包括:
a)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土建、安装的各种加工车间、各类仓库、办公室、工具房(兼操作室、休息室)等。
b)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单身宿舍、双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医务所、托儿所、招待所、小卖部、文化娱乐及体育设施等。
c)施工与生活所需的水、电、卫生设施,计算机网络系统设施和通信设施,以及施工用的氧气、乙炔、氩气、压缩空气、蒸汽等动力能源设施。
d)施工与生活所需的交通运输系统,包括厂区道路、施工临时铁路、专用码头、桥涵及主要装卸设施等。
e)其他施工临时设施,如各种有轨吊车的轨道,施工及生活区的防洪排涝设施,下水管道,围墙等。
7.1.3 施工场地主要包括:各类材料设备的露天堆放场、钢结构堆放和拼装场、土方中转和弃土堆放场、露天加工制作场、各类机械停车场及安装各类组合场等。
7.1.4 施工临时设施及场地的规划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例如:防火、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规定。在有条件的地区充分利用基地加工能力和工厂化、社会化服务。同时还应符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降低成本和节约用地的原
则,力求合理、适用、紧凑、经济。
7.1.5 施工现场应设置废弃物堆放场,按环保要求分类收集、存放并及时处理。
7.1.6 工程施工前应进行土(石)方平衡设计,安排必须的土方中转和弃土堆放场地。
7.1.7 生产性与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的结构选型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宜减少木制品使用量,优先采用新型轻质结构材料。推荐使用可装卸、能周转、性能好的装配式或集装箱式活动房屋、轻型结构房屋。
7.1.8 临时建筑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节约减少费用,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的建筑标准可适当高于生产性临时建筑,双职工宿舍、单身宿舍及招待所的标准又可略高于其他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建筑设计应尽量提高平面利用系数和空间利用率,降低造价,改善使用功能。
7.1.9 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基本型式,应根据当地环境、气候自然条件和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等综合考虑,逐步实现定型化、标准化。 7.2 土建工程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及施工场地
7.2.1 土建工程的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及施工场地一般包括下列项目: a)混凝土系统:包括混凝土集中搅拌站、现场简易小型搅拌站、中小型构件预制场、混凝土作业和办公设施。
b)木作系统:包括细木加工、木模板制作、钢模板及其附件整理和维修、钢脚手管校直和维修等加工间及场地。
c)钢筋系统:包括钢筋、铁件制作等加工间、钢筋原材料及成品堆放场。 d)修配:包括金工、铆焊等加工间及堆放场。
e)机械动力站:包括机械停放、检修、备品备件等库房及场地。
f)仓库:包括钢材库、建材库、五金电料库、水暖零件库、暖库(焊条、焊剂保管烘焙)、工具杂品库、危险品库(氧气、乙炔、油漆、油料等)、钢结构堆放及拼装场、劳保库、地磅间等库房及堆放场地。
g)其他:包括总承包单位、分承包单位办公室及其他配套没施;水、电等力能设施(水泵房、变电所、锅炉房);土建试验设施;烟囱、冷却水塔、水暖、油漆、起重、焊接作业设施;
土方中转及弃土堆放场、废弃物堆放场及现场厕所等。 7.2.2 混凝土搅拌系统的设置可参照下列做法:
a)一个工程宜设混凝土集中搅拌站一座,以混凝土总量或连续高峰月的施工量按附录I中公式(1.1)及(1.2)进行计算后,选定搅拌机数量,一般不少于两台。搅拌机宜采用卧轴、强制式。搅拌站应运行可靠,称量系统宜采用微机控制,满足计量要求,以确保组成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外加剂、掺合料计量正确。 b)烟囱工程、冷却水塔工程、距离较远的厂外工程、中小型构件预制场及现场零星混凝土、砂浆,必要时可单独设置现场小型简易搅拌站。
c)有条件的地区,一次连续浇灌量较大的混凝土也可采用外供商品混凝土进行补充。
d)搅拌站应设添加外加剂的装置,Ⅲ、Ⅳ类地区宜设材料加热装置。 e)集中搅拌站应按粗、细骨料的规格分设堆料场。多雨及软土地区的料场宜设混凝土面层,骨料堆放场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骨料的卸料、堆集、上料等工序可采用皮带输送机、拉铲、抓斗、推土机、铲车等机械化作业方式。 f)有条件的现场,集中搅拌站应优先使用散装水泥。
g)有条件的现场,集中搅拌站应设添加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的装置。 h)集中搅拌站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7.2.3 中小型混凝土构件预制场的作业及堆放场面积按附录I中公式(1.3)计算。生产工艺选择以构件生产周期短、热耗少、产品质量好为原则。 7.2.4 钢筋加工系统应按工艺流程和高峰加工量进行设计,加工间及作业场面积按附录I中公式(1.4)计算。其加工系统可参照下列要求设置:
a)按加工量的大小分别设置相应规模的细钢筋、粗钢筋、预应力钢筋加工线。 b)加工作业分露天、敞棚、封闭工作间三种。Ⅱ、Ⅲ、Ⅳ类地区的碰焊、点焊工作间应考虑防冻。钢筋冷拉区及预应力钢筋张拉区应有安全设施。 c)钢筋加工系统,应综合考虑原材料和成品分类堆放场地。
d)钢筋的装卸运输及工序间的搬运,应尽量采用减轻劳动强度的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如龙门吊或移动式塔吊、马架式滚道等。
7.2.5 木作系统的细木、模板加工间及作业场的面积按附录I中公式(I.5)计算。在大量使用专用钢模板和定型组合钢模板,致使木作量不多的情况下,现
场可设置一个木作综合加工间。定型组合钢模板和钢脚手管的库房、堆放场、整理维修间的面积按附录I中公式(I.6)计算。为防止变形、丢失及损坏,钢模板及其附件应分类堆放并要保持平整防潮,钢模板运输时应采用周转性集装箱。 7.2.6 土建工程所需各类仓库及堆放场应按不同存放要求分别选择建筑类型和标准,其面积按附录I中公式(1.6)计算。
7.2.7 土建工程各类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及施工场地参考面积参见附录K。 7.3 安装工程的生产性施2El临时建筑及施工场地
7.3.1 安装工程的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和场地一般包括下列项目: a)汽机安装:包括管道加工间、阀门检修间、辅机检修间及设备堆放场。 b)锅炉安装:包括锅炉本体组合场、辅机及设备堆放场、保温外装板加工间等。
c)电气、热控安装:包括电气加工与检修、电气与热工试验等作业间及设备、电缆堆放场地。
d)修配:包括金工、铆焊等加工间及堆放场。
e)机械动力站:包括机械停放、检修、备品备件等库房和场地。
f)仓库:包括热机设备、电气、热控设备、保温材料、劳保、工具库;钢材库及堆放场;阀门、电动机、加工件库;焊条库、保温仪表库;危险晶(氧气、乙炔、油漆、油料等)库等库房及堆放场地。
g)其他:包括锅炉房、水泵房、金属试验室、焊接间、热处理间、起重间、办公室、小车库、现场厕所以及废弃物堆放场等。
7.3.2 安装工程的各类仓库面积、设备与材料堆放场、锅炉组合场以及厂用管道组合场等施工作业场地面积按附录J进行计算。
7.3.3 安装工程各类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及施工场地参考面积参见附录L。 7.4 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
7.4.1 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面积的计算按照下列方法进行: a)按表3“现场施工人员数表”及其附注核定现场施工全员人数; b)按核定的现场施工全员人数,按附录M的计算方法及人(户)均面积参考值核算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面积。
7.4.2 不同机组容量土建和安装的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参见附录N。
7.5 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
7.5.1 根据电厂布点分散和电力建设施工企业流动的特点,按现阶段的施工组织方式,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的面积以能够形成施工需要的生产能力为原则,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面积以与当前一般施工现场的生活水平相适应为原则。 7.5.2 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为生产性临时建筑面积与生活性临时建筑面积之和。参照目前现场实际平均水平,土建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见表6,安装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见表7。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节省。2×900MW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汇总表参见附录O。
表6 土建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表
分类项目 单位 2 2×300MW机组 I类 地区 Ⅱ类 地区 Ⅲ、Ⅳ类 地区 2×600MW机组 I类 地区 Ⅱ类 地区 Ⅲ、Ⅳ类 地区 生产性临时建筑 m 29350~ 10910 10210~ 11285~ 11914 13168 10450~ 11422~ 12843~ 12450 13608 15301 生活性临时建筑 m 213539~ 15616~ 18213~ 14203 16372 19114 15275~ 17392~ 19939~ 16033 18242 20965 合计:1+2 m 22899~ 25826~ 29498~ 25113 28286 32282 25725~ 28814~ 32782~ 28483 31850 36266 生产临时建 筑:生活临时建筑 施工临时建筑 综合值 生产临时建 21:1.45 1:1.13 1:1.61 ~1.30 ~1.37 ~1.45 1:1.46 1:1.52 1:1。55 ~1.29 ~1.34 ~1.37 12,55~ 13.40~ 14.25~ 13.89 14.81 15.77 5.10~ 5.31~ 5.58~ 6.07 6.33 6.65 m/人 212.71~ 13 41~ 14.04~ 13.95 14.9 15.37 m/人 m/人 25.19~ 5.30~ 5.37~ 6.06 6.19 6.27 其 筑综合值 生活临时建 中 筑综合值 7.52~ 8.11~ 8.67~ 7.89 8.50 9.10 7.45~ 8.09~ 8.67~ 7.82 8.48 9.12 注1:本表中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综合值计算时使用的人数为表3“现场施工人员数表”。 注2:在使用表中临时建筑面积值时,还应按表5“施工用地面积控制指标表”注8进行核算施工用地面积控制指标。 注3:本表为土建专业施工时的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值,当工程为同一综合施工单位施工时,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值按上表数值乘以0.96系数。 表7 安装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表
分类项目 单位 2 2×300MW机组 I类 地区 Ⅱ类 地区 8019~ 9200 9603~ Ⅲ、Ⅳ类 地区 8305~ 9528 12977~ 2×600MW机组 I类 地区 8880~ 10100 Ⅱ类 地区 9217~ 10484 Ⅲ、Ⅳ类 地区 9573~ 10888 生产性临时建筑 m 27740~ 8880 生活性临时建筑 m 7330~ 10450~ 12968~ 16579-
7874 合计:1+2 m 210253 13878 11194 13868 17739 15070~ 17622~ 21282~ 16727 19453 23606 19330~ 22185~ 26152— 21297 24352 28627 生产临时建筑:生活临时建筑 施工临时建筑综合值 生产临时 其 建筑综合值 生活临时 中 建筑综合值 1:0.95 1:1 20 1:1.56 ~0.88 ~1.11 ~1.46 1: 1.18 1:1.41 1:1.73 ~1.11 ~1.32 ~1.63 14.87~ 14.79~ 14.53~ 16.38 16.24 15.如 6.83~ 6.14~ 5.32~ 7.77 6.99 6.05 m/人 2216.74~ 16.02~ 15 66~ 18.59 17.68 17.24 m/人 8.60~ 7.29~ 6.39~ 9.87 8.36 7 33 8.14~ 8.73~ 9.27~ 8.72 9.32 9.91 8.04~ 8.65~ 9.21~ 8.61 9.25 9.8 注l:本表中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综合值计算时使用的人数为表3“现场施工人员数表”。 注2:在使用表中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值时,还应按表5“施工用地面积控制指标表”注8进行核算施工用地面积控制指标。 注3:本表为安装专业施工时的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值,当工程为同一综合施工单位施工时,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值按上表数值乘以0.96系数。 8施工力能供应 8.1 供 水
8.1.1 施工现场的供水量应满足全工地的直接生产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的综合最大需要量。 8.1.2 施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a)饮用水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当地卫生部门的规定。 b)混凝土和砂浆的拌和用水应符合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c)施工机械用水水质应符合GBl576《低压锅炉水质标准》中给水水质规定。 8.1.3 全工地总用水量应按直接生产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分别计算后综合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a)直接生产用水量Ql——指混凝土及砂浆的拌合、砖石砌筑、混凝土养护、管道及容器的试验、场地及结构冲洗、物件及设备清洗等用水。 Q1=K1K4∑(n1q1)/(8×3600t) (3) 式中 Q1——直接生产用水量,L/s;
K1——每班直接生产用水不均衡系数,见附录P表P.4;
K4——未计及的用水量系数,土建工程取1.1,土建安装综合取1.2; n1——用水工程最大年度(或季度、月度)施工工程量,由总进度及总工程量
求得;
q1——各项工程直接生产用水量,见附录P表P.1; t--与n1相对应的工作延续天数,按每天一班计。
b)施工机械用水量Q2——指锅炉、起重机械、汽车和其他内燃机械等的补给水和冷却水,以及检修、清洗用水。 Q2=K2K4∑(n2q2)/(8×3600) (4) 式中 Q2--施工机械用水量,L/s;
K2--每班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见附录P表P.4; K4——未计及的用水量系数,同前;
n2——同类机械台数,分类计算,按高峰施工阶段同时作业机械计; q2--各类机械台班用水量,可查相关的使用说明书。 c)生活用水量Q3——指施工高峰期间全员人数的生活用水。 Q3=1.1K3n3q3/(24×3600) (5) 式中 Q3--生活用水量,L/s; 1.1--备用系数;
K3--每天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见附录P表P.4; n3--现场施工人数,按施工高峰阶段考虑; q3--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见附录P表P.2。
d)消防用水量Q4——包括施工区和生活区消防用水,按工地范围大小及居住人数确定,见附录P表P.3。
e)总用水量Q 的计算——区分两种情况计算: 1)施工区与生活区统一供水时: Q=Q1+Q2+Q3,但不得小于Q4。 (6)
2)施工区、生活区分区供水时,生活用水量按两区内的居住人数分别计算。当工地施工区面积小于10万m2时,施工区总用水量仍按(6)公式计算。当工地施工区面积大于10万m2时: Q=Q4+(Q1+Q2+Q3)/2 (7)
式中生活区总用水量按Q3计算值,但不得小于生活区消防用水量Q4。 施工总用水量不宜超过表8的用水量指标。
表8 施工用水量指标表
机组台数及容量 MW 2×300 2×600 总用水量 t/h 300~400 400~500 注:主厂房为钢结构时取较低值。 8.1.4 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施工水源应由建设单位提供;提供的水质应符合相应的标准、水量应满足表8的指标要求。在条件允许时,宜尽量考虑永临结合以降低成本。
8.1.5 供水系统需确保用水点有足够的水量和压头。供水系统应统一规划布置,并以简化系统、降低成本为原则。一般按树枝管网布置,大型工地可采用环状管网。
供水管线上应有适当的分段隔离阀门以便于分区检修或接引。
烟囱、冷却水塔及其他高于50m的工程项目应设单独的升压泵供给施工和消防用水。
8.1.6 现场给水管网布置时应满足以下的要求:
a)给水管道有埋地和地沟两种敷设方式。埋地金属管道的外壁应采取防腐措施,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埋设深度应考虑场地平整的影响。
b)位置不应妨碍现场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施工。 c)通过铁路、承重道路的下面时,应敷设在套管内。
d)不应敷设在排水沟内;与其他管道同沟或共架敷设时,应敷设在排水管的上面或蒸汽管的下面。
e)消防水母管内径不得小于100mm;在重点防火区域应设置消火栓并设置醒目的标识。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并靠近十字路口;距路边不超过2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m。消防附件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消防机关的规定。
f)当需计费时,可在引入管设水表或其他计量装置。
8.1.7 施工用水由供水泵供水时,应设置每台出力大于设计总用水量的水泵两台;或选取50%出力的水泵三台,其中一台备用:
8.1.8 当水源或外网的供水能力小于施工现场的最大用水量时,应设置水池。
其容积应根据调节贮水量及消防贮水量的大小来确定;对消防贮水应有确保不作他用和防止水质变坏的技术设施。寒冷地区的水池应有防冻措施。 8.2 供 电
8.2.1 施工现场的供电量应满足全工地的土建和安装的动力用电、焊接及热处理用电、照明用电等的最大用电量。
8.2.2 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施工电源应由建设单位提供。供给方式应依据地区条件及施工现场的情况而定;所提供施工电源的质量符合相应的要求,供电的容量一般要符合表9的指标要求。为现场施工安全,尽可能采用箱式变电站。
表9 施工用电指标表
机组台数及容量MW 2×300 2×600 变压器容量KVA 高峰用电负荷kw 3500~4000 2800~3200 5000~7000 4000~5600 8.2.3 施工电源的主要设施应按照工程最终设计规模统一规
划、分期或一次建成。厂内供电干线应靠近负荷密集处,避开电厂生产运行场所和主要施工场地。供电干线一般沿围墙或道路布置;并尽可能从扩建端引入现场。架空线穿越主要施工场地和起重机械作业区时应改为地下电缆。
8.2.4 现场电源应有两路馈线,采取环形分段布置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不能长期停电的重要负荷,如施工期间的冷却水塔和烟囱、生活与消防水泵、冬期施工锅炉的用电设施、现场保安照明等,必要时可设置备用电源或保安电源。 8.2.5 施工供电网络应进行计算,使电压合格、经济合理。施工现场低压电源母线的电压波动值一般需保持在± 5%范围内,最低电压不能低于额定电压的10%。
当电压波动值不能保持在上述范围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以确保用电设施的安全:
a)改变变压器的抽头位置。在电压变化不频繁时采用。
b)加装电力电容补偿。应装在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内,或装设自动装置按电压变化自动投切。
c)加装有载调压装置,设专人值班管理。
8.2.6 施工低压电源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以380/220V电压供动力及照明用电。配电变压器的台数及容量应按负荷分布情况确定。变压器应尽量靠近负荷中
心,其合理供电半径为500m以内,最大不超过800m。
8.2.7 设计施工电源应贯彻节约能源的原则,可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a)尽可能地降低变压器空载损耗和合理减少输电损失。 b)路灯分片集中停送。
c)采用高效省电的用电设备,如红外线加热装置等。 d)合理安排大用电量作业的时间,压缩尖峰负荷。
e)改善功率因数,使之符合当地电业部门的要求;必要时应集中加装电力电容器。
8.2.8 施工用电容量按工程用电高峰阶段计算。一般可先按土建安装施工搭接阶段计算,再以用电量较大的其他施工阶段(如大量排除地下水、或多台机组连续安装高峰阶段)进行校核。计算施工用电容量应包括下列项目: a)土建、安装工程的动力及照明负荷。 b)焊接及热处理负荷。 c)生活区照明及动力负荷。
计算全厂综合负荷应考虑各供电区各类负荷昼夜高峰的时间差异,按同时出现的最大负荷叠加计算。总负荷一般不得超过表9的用电指标数。 8.2.9 各供电区用电容量按下式计算:
S=1.05[∑(kP/cos)+0.8∑P1+∑P2] (8) 式中 S--本区总用电容量,kVA;
A——该类负荷的综合用电系数,包括设备效率、负荷率、同时率等因素,见附录P表P.6;
p--各种类型负荷的合计数,见附录P表P.5; cos--该类负荷的平均功率因数,见附录P表P.6; P1——室内照明负荷的合计数,见附录P表P.7; P2--室外照明负荷的合计数,见附录P表P.8。
8.2.10 当采用户外式布置的变压器,容量在400kVA及以下时可采用杆上安装,杆上变压器的底面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5m;容量在400kVA以上时应在地面装设,安装平台应高出地面0.5m,四周应加设高度不小于1.7m的围栏。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应可靠。变压器馈电可就近装设防雨的密闭配电柜;当馈电回
路超过10回、馈电容量很大、或因安装仪表控制设备需要时可修建电气小间,安装户内式动力盘和控制盘。
8.2.11 对特殊电压等级的用电设备可以用移动式变换设备供电;该变换设备是在电源线路上装设插座或预留接线点,用量大时也可设置单独的供电系统。焊接热处理用电一般设专用馈线,自变压器直接供电。
8.2.12 施工用电气设备的型式应按其使用环境选择,分别采用普通型或有特殊防护性能(如防雨、防尘型)的设备。高海拔地区和湿热地区的用电设备必须按地区的特殊要求选用,即高海拔地区选用加强绝缘型设备,湿热地区选用抗湿热型设备。
8.2.13 导线截面按计算负荷电流选择,并按远端最大允许电压降值校核。 8.2.14 施工电源主干线路径应在施工总平面布置中确定,一般宜采用架空及埋地方法。
8.2.15 施工电源设备应装设避雷设施。变压器、动力盘、箱式变电站的外壳、操作盘及户外轨道式起重机的轨道接地应可靠。
8.2.16 施工变电所的所址及建筑物、架空及电缆埋地敷设均应满足GB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的相关要求。 8.3 氧气、乙炔、扭气和压缩空气
8.3.1 确定施工现场氧气需要量的方法如下:
现场氧气总需要量可按下列因素参考同类型施工现场使用量确定: a)工程规模和工程量。 b)工期和工程施工的阶段安排。 c)施工工厂化程度和现场加工量。
在用氧高峰期间氧气需要量可按下式计算: Y=∑[K1K2GY1/(25t)] (9) 式中 Y--昼夜平均氧气需要量,m3/d; K1——施工不均衡系数,取1.0~1.5; K2——管道漏泄系数,取1.05~1.10;
G--各类热机设备加工安装及土建金属结构加工安装总重量,t;
Y1——单位金属耗氧量,m3/t,计算时热机设备加工安装取6~10,土建金
属结构加工安装取3~5,大型机组取小值; t——各类工程作业工期,月。
不同时施工的工程项目的用氧量不叠加。小时平均氧气需要量按昼夜平均氧气需要量除以昼夜作业小时数计算。
8.3.2 氧气供应方式应根据工程规模和现场特点,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建议优先采用瓶装气、分散供应;在用量大的主厂房和组合场区、铆焊场区也可以分区设氧气汇流供气站。
8.3.3 氧气汇流供气站与其他构筑物距离应满足附录P的要求。其位置选择应考虑以下原则:
a)靠近用气集中处,输送方便。 b)能与临近的施工场所隔开。 c)不影响扩建机组施工。
8.3.4 氧气汇流供气站的建筑物应按乙类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其工作间与休息室应隔开,照明装置可按一般工业建筑的要求设置,站内严禁有明火。 8.3.5 当现场采用管道供氧气时,管道系统应力求简单,宜采用树枝状形式;管道应有明显的标识、有防冻等技术措施。一般采用1.6MPa以下的低压管道系统。
8.3.6 施工用乙炔的供应方式有以下几种:
a)优先采用乙炔气瓶供应的方式;现场不应设置乙炔发生站,以降低环境污染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b)对主厂房、组合场及铆焊场区及土建工程大型金属结构加工场可就近设乙炔汇流供气站;分散作业的场所应选用瓶装气分散供应。作业高度在60m以上时宜采用高压(0.15MPa以上)输送;一般采用中压(0.007MPa~0.150MPa)输送。 8.3.7 乙炔汇流供气站的建筑物应按甲类二级耐火等级设计;门窗应向外开启,站内严禁有明火,照明装置应符合防爆要求。与其他构筑物的距离应满足附录P的要求。其位置选择应考虑以下原则:
a)靠近负荷中心,能与周围作业地区隔离,能满足防火防爆要求。 b)自然通风良好,道路通畅、运输方便。 c)不影响扩建工程施工。
8.3.8 施工现场乙炔需要量可按氧气需要量计算: C=0.3Y (10)
式中 C--乙炔需要量,m3/h; Y--氧气需要量,m3/h。
乙炔需要量也可按焊炬和割炬同时使用的数量计算,公式如下: C=K∑(nu) (11) 式中 C--乙炔需要量,m3/h;
K--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取0.6-0.9; n--焊炬或割炬的数量;
u--每个焊炬或割炬乙炔耗用量,m3/h·个。 割炬乙炔耗用量见附录P表P.9。
8.3.9 集中供乙炔管道一般为树枝状单管系统,管道应有明显标识和防冻防火措施。乙炔管内径按输送量及管道单位长压降值选择。
8.3.10 施工现场的氩气一般采用瓶装分散供应的方式。施工现场氩气的使用量、供应来源和供应方式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作出安排;供应能力应满足施工现场的最大需要量。
8.3.u 氩气的需要量按采用氩弧焊打底和焊接的焊口数乘以单耗值分别计算。氩气总需要量除可参考同类型现场的使用量确定外,也可按下式粗略估算: A=(K1+K2+K3+K4+K5)an/50 (12)
式中 A--全工程氩气需要量,(每瓶按15MPa,6m3计),瓶; K1——锅炉受热面范围系数,取1.0; K2——汽机高压管道范围系数,取0.3; K3——其他厂用中压管道范围系数,取0.1; K4——汽机油管道范围系数,取0.1; K5——发电机出线范围系数,取0.1。 a——安装锅炉的台数,台;
n——每台锅炉高压焊口总数,个/台;
K1~K5为氩弧焊打底范围系数(不采用氩弧焊时,相应的K值取零)。 8.3.12 施工用气(氧气、乙炔、氩气)参见附录Q中表Q.1、表Q.2。
8.3.13 压缩空气的需要量按下式计算: Q=K[∑(QmK1)+K2∑(Q0K3)] (13)
式中 Q--供气系统的计算总用气量,m3/min;
K--备用系数,取1.4~1.5,包括漏泄、工具磨损增耗和未预见的用量; Qm——主要(大用气量)用气设备的额定耗气量,m3/min,见附录P中表P.10; K1——同时使用系数,见附录P中表P.11; K2——消耗不平衡(或最大)系数,取1.25—1.40;
Q0——其他(一般)机具的额定耗气量,m3/min,见附录P中表P.10; K3——风动机具的利用系数,按各种设备每班实际利用时间计算,K3=t/T,其中t为每班实际时间,T为每班工作时间,见附录P表P.12。 8.4 供 热
8.4.1 Ⅱ、Ⅲ、Ⅳ类地区工程冬期施工主要用蒸汽作为热媒,供热范围一般如下:
a)土建工程冬期施工:混凝土及砂浆组成料的加热,现浇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蒸汽养护,某些特殊部位少量冻土的蒸汽熔解以及其他作业。 b)安装工程冬期作业:锅炉水压试验、保温防腐作业等。
c)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取暖:保暖的设备材料仓库、试验室以及Ⅱ类、Ⅲ类、Ⅳ类地区的车库等。
d)生活性用热:托儿所、办公室及职工宿舍采暖、食堂及浴室的用热。 e)安装施工阶段主厂房内采暖。
8.4.2 电厂的启动锅炉应尽可能提前建成;以供应冬期施工用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以降低成本。选定施工临时锅炉容量时,可与电厂启动锅炉容量平衡,尽量减少临时锅炉容量。但应事前考虑冬期机组试运用热对施工的影响,并作出相应安排。
8.4.3 冬期施工用锅炉的燃料供应及运行管理方式,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作出安排;供热系统的管道布置应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总平面图中予以确定。 8.4.4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考虑冬期供热节能措施。
8.4.5 冬期施工土建工程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按照JGJ10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进行安装作业时,应采取将主厂房封闭
等方法以降低能耗、节省成本。
8.4.6 冬期施工耗热量的计算可参照有关冬期施工资料进行,按附录R进行计算。
9 主要施工方案及特殊施工措施 9.1 主要施工方案
9.1.1 主要施工方案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工期和效率。同时也是体现施工企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施工组织设计应对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对整体工程项目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施工项目拟定方案。 9.1.2 土建主要施工方案的一般范围: a)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
b)主厂房开挖及基础施工(包括A排外)。 c)汽机基座施工。
d)主厂房结构施工(浇注、吊装)。 e)烟囱、冷却水塔施工。 f)深基坑施工。 e)循泵房沉井施工。
h)循环水取水头部及进、出水管沟施工。 i)大跨距干煤棚施工。 j)翻车机室及卸煤沟施工。 9.1.3 安装主要施工方案的一般范围: a)锅炉钢架吊装(包括大板梁)。 b)锅炉受热面安装(包括汽包)。 c)锅炉水压试验。 d)焊接与检验。 e)保温、油漆施工。 f)汽机本体安装。 g)汽机油系统冲洗。 h)凝汽器组装就位。 i)除氧器及加热器就位。
j)发电机定子卸车(船)、拖运、吊装、穿转子。 k)循环水管及四大管道安装。 1)主变压器就位、检查。 m)电缆施工。
9.1.4 主要施工方案编制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a )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 b)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针对性。 c)安全可靠、易于操作、方便施工。
d)努力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e)在满足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 f)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工厂化施工。 9.1.5 主要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 a)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
b)主要设备、材料、机械的技术文件和性能资料。 c)工程的标书、合同。 d)施工综合进度。
e)相关的规程规范、技术工艺标准。 f)主要设备、材料、施工图供应情况。 s)施工环境及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h)类似工程的施工方案及工程技术总结。 9.1.6 主要施工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 a)概况及特点。 b)主要工程量。
c)施工机械的选用及场地布置。 d)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e)施工控制进度。
f)重要设备吊装的力学计算。
e)主要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安全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施工方案是原则性方案,其编制的内容可以根据项目的
特点,突出重点、难点进行舍取或补充。
9.1.7 施工单位要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特点用科学的方法,综合分析、比较各种因素制定施工方案。必要时也可制定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时确 定。
9.2特殊施工措施
9.2.1 特殊施工措施是为特殊施工项目所制定的技术措施。 9.2.2特殊施工项目一般是指:
a)常规施工方法或机械不能满足,需采用特殊方法或特殊机械设施的施工项目。
b)施工中发生设计未预见的技术问题需采取特殊措施。
c)对施工质量提出超过现行规程规范或合同约定的,有特殊施工质量要求的。
d)在特殊施工环境中,需采取特殊技术、安全、环境措施的施工项目。 e)首次采用或带有试验性质的“四新”项目。 f)需采取特殊措施来缩短施工工期的施工项目。
9.2.3 如有特殊施工项目时,施工单位应制订特殊施工措施,并报建设(监理)单位审批。工程开工前可以预知的特殊施工措施应纳入施工组织设计。 9.3 机械装备及机械化施工
9.3.1 机械化施工可以减少现场施工人员,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采用先进的机械装备和工器具对提高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等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施工方案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 9.3.2 施工机械的选型应兼顾适用性和经济性,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性能好、费用低、能耗低、能一机多用、符合环保要求、安装拆卸和运输方便的机械。
9.3.3 施工机械选择与布置的一般原则如下:
a)土石方机械、混凝土机械可根据工程量、工程进度要求和各种机械的台班产量来选择配备。
b)主厂房和锅炉安装区域主吊机械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进度要求、设备最大单
件重量、设备组合吊装方式、吊车需要覆盖的吊装范围及场地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场地较宽敞的地方可选用大型有轨塔式起重机械,在场地较狭窄的地方宜选用附壁式塔吊或带塔式工况的大型履带式起重机。
c)大型起重机械的布置要考虑到设备运输通道和地下设施的施工等因素,避免出现吊装盲区。有轨起重机械的轨道基础应经核算。大型移动式起重机械需经过的道路和停放的区域应进行满足相应承载能力的处理。
d)机械配备力求上下工序配套,生产能力协调。现场布置能缩短运距,使流程合理。
e)优先选用先进高效的施工机械,尽量用轻便的专业机具代替大型机械。 9.3.4 施工机械的配备应综合考虑企业自有资源和社会资源,对非常用机械和施工高峰不能满足时可以考虑租赁。2×300MW工程和2×600MW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配备数量参见附录S。
9.3.5 努力扩大先进的中小型机械和工器具的配备率,变手工操作为机械化作业。有条件时可按人数定额配备单人操作的常用轻便机具。
9.3.6 施工现场机械化施工的组织方式应符合加强机械管理,提高经济效果的要求。一般需注意下列几点:
a)组织专业化的机械施工队伍,建立现场施工机械平衡调度、统一管理的机制。
b)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制订施工机械进出场计划、租赁计划、维修计划,使机械装备能及时按工程需要,以完好状态投用。
c)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按法规有关要求,按时做好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编制工程施工进度时,留有机械安装拆卸、维修、定期检验等作业的工期。 d)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 10 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 10.1 一 般 规 定
10.1.1 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是关系到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能否满足合同、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关系到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证,关系到施工环境污染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大事,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10.1.2 各施工承包单位项目部都应按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有关国家标准、建设单位和相关方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 10.1.3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应与所承包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相适应、应覆盖所有的施工范围、应与施工企业已有管理体系保持一致、分承包单位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体系应该相互协调。有条件的施工单位项目部可将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综合性管理体系。
10.1.4 施工组织设计应确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和应用范围,表述这些管理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描述施工单位项目部制订的方针和目标,提供管理体系其他相关文件的清单。 10.2 方 针
10.2.1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针是建立、实施和保持施工单位项目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制订方针。适宜时也可以采用施工单位原有的方针,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可以分别制订,也可以整合在一起。
10.2.2 方针应与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工程质量要求以及可能产生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环境因素相适应,方针还应对持续改进和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做出承诺。
10.3 管理体系的策划
10.3.1 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文件应形成本工程主要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和特殊质量要求的文件清单,该清单应根据对工程质量有关要求识别、评审和确认的结果制定,工程质量要求包括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国家和行业以及国家电力公司制定的技术规范、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设单位和相关方提出的特殊要求、施工单位在企业标准中关于工艺质量的有关规定,等等。
10.3.2 重大危险因素清单、风险控制计划等文件应根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的结果制定。危险源辨识见附录To
10.3.3 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与环境控制目标有关的管理方案等文件,应根据对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的结果制定。环境因素识别见附录U。 10.3.4 本施工项目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应根据施工项目的质量、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需求识别和评价结果来制定。
10.3.5 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目标应根据方针、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性质、适用的法律法规、行业和国家电力公司的有关规定,以及工程质量要求、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结果,并综合相关方的意见后建立。
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尽可能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个层次,必要时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指标,适宜时施工总承包单位可将目标分解给分包单位。 10.3.6 为实现管理目标,应策划、制定相关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a)针对目标和指标,策划、制订相应的管理方案。 b)开展QC小组活动的计划。 c)实施培训的计划。 d)奖惩措施。
10.4 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
10.4.1 施工组织设计或相关文件应描述施工项目的质量、职业 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设置以及相关人员的 职责和权限,并规定内外部沟通的渠道和方法。
组织机构设置应与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建设单位和相关方的要求相适应,与施工单位及其现场的组织机构相协调。对影响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所有过程、活动和设施负有管理、执行和验证职责的人员,应规定其职责和权限。
10.4.2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建立有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管理网络,管理网络应覆盖所有分承包单位,各承包单位内部的管理网络应覆盖各管理部门、施工班组、医务和生活管理部门以及工会组织。
10.4.3 应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岗位人员能力做出规定并制定促使这些人员的意识和能力达到规定要求的措施,包括: a)目标的宣贯和培训。 b)适用法律法规的宣贯和培训。
c)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和培训。 d)技能方面的培训。
10.4.4 对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管理程序等文件的编、审、批程序和职责做出规定,以保证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同时应规定对施工图纸、设计修改通知单、管理程序等文件的分发和失效文件撤出的控制要求,以保证使用场所都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施工组织设计还应对管理程序、管理方案等文件的定期评审做出安排,以便及时修订,并再次获得批准。
10.4.5 对本施工项目的特殊过程进行识别,形成特殊过程清单,并对施工中特殊过程的控制做出安排,包括确认为过程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有关准则,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使用特定工艺方法和程序、记录的要求等。特殊过程的识别见附录V。
10.4.6 根据本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过程、使用的机具设备和材料以及在临时建筑和设施、作业场地、仓库、施工设备的设计、选用和安排中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的风险,包括分包项目和劳务采购中存在的风险,明确应制定或采用的管理程序清单和实施职责,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10.4.7 根据本施工项目的施工工艺过程以及使用的机具设备和材料所存在的环境因素,包括分包项目和劳务采购中存在的环境因素,明确应制订或采用的管理程序清单和实施职责。
10.4.8 策划本施工项目的产品和过程及其监视和测量状态的标识范围、方法和要求,识别并确定本施工项目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策划和实施对其进行唯一性标识,以实现可追溯性,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见附录W。
10.4.9 提供拟制订或采用的,旨在控制潜在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计划和程序清单,并对应急计划和程序的评审和测试工作做出安排。潜在的事件和紧急情况包括可能发生的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重大健康安全事故和重大环境事件。 10.5检查和纠正措施
10.5.1 施工组织设计或相关文件应描述拟建立的监视和测量系统,并对监视和测量的测点设置、监视和测量的方法和周期、责任部门等做出安排,以确保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目标和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工程施工的内在质量和外表工艺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环境表现、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情况以及事故、事件的发生情况的监视和测量,及时了解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10.5.2 制定事故、事件、不符合项的调查处理和报告程序,明确相关人员的
职责和权限,以保证对事故和事件的处理做到“三不放过”,对不符合项的处理做到举一反三,防止不符合情况重复出现,采取措施减少因事故、事件、不符合项而产生的影响。
10.5.3 明确拟采用或制订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以确保不合格品的报告、评审、处置和验证的程序以及相关的职责和权限得到规定,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10.5.4 明确拟采用或制订的纠正措施程序,以确保当本施工项目发生和发现不合格品,发现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不符合,以及发生顾客、员工和相关方的投拆和抱怨时,都能及时分析产生这些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消除产生这些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
10.5.5 明确拟采用或制订的预防措施程序、并策划本施工项目拟采取的预防措施。以确保以往施工的项目或相关的其他项目发生和发现的不合格品,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不符合,以及顾客、员工和相关方的投拆和抱怨的信息都能及时获取,潜在不合格发生的原因能及时分析,并采取预防措施消除产生这些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重大潜在不合格在本施工项目的发生。 10.5.6 施工组织设计或相关文件应对记录的范围、数量和要求进行策划,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以提供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的绩效、环境表现符合相应法律法规、方针目标、建设单位和相关方的要求;以及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10.5.7 明确拟采用或制订的管理程序,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程序和控制要求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所有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10.5.8 施工组织设计还应按国家、行业、国家电力公司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合同的要求策划做好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目和移交工作,明确工作程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确保能按工程竣工投产的要求及时向建设单位和相关方移交工程竣工资料。 10.6 管理体系的评审
10.6.1 施工组织设计应对管理体系的评审工作做出安排,评审的内容包括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评审工作可以由施工单位项目部单独组织,
也可以纳入施工单位管理评审范围。
10.6.2 管理体系评审的结果,可作为工程总结的内容之一。 11 文 明 施 工 11.1 一 般 规 定
11.1.1 文明施工是优化施工环境,促进生产安全和职工身心健康,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促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也是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1.1.2 施工组织总设计应制定文明施工的总目标。施工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和各施工分包单位应按总目标的要求统一规划,实行目标管理。
11.1.3 施工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及其他施工单位项目部都应建立文明施工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文明施工管理部门,形成管理网络。
11.1.4 各施工承包单位都应根据有关规程、规范、文件和合同的要求建立和健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
11.1.5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明确的文明施工要求,在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临时建筑的规划,施工方案的制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都应考虑满足文明施工的要求。
11.1.6 各施工单位项目部都应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意识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文明施工的素质、行为规范。
11.1.7 文明施工宜实行区域责任制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应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明确划分各分包施工单位的文明施工责任区,并根据施工的进展适时进行调整。 11.2 文明施工的实施
11.2.1 施工现场主要人口的醒目位置除设置企业标志外,应设置工程概况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汁时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施工总平面图、项目组织机构及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图的“五牌二图”。
11.2.2 施工临时建筑设施完整,布置得当,生活区应与施工区、办公区分开设置。办公用房、生活临时建筑、施工临时建筑力求标准化、标识统一。有条件的可设置相应的学习、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
11.2.3 施工用电及力能管道系统布置合理、安全,场地排水与消防设施完备。
11.2.4 施工现场宜实行区域隔离的模块式管理,对现场办公区、工具间区域、加工制作区、材料设备堆放、库房区以及独立的构筑物施工区实行区域隔离,各施工区域可根据各自的施工特点对区域内的设施及物品堆放实行定置管理,并绘制区域文明施工平面图。
11.2.5 施工人员宜统一着装并佩带标识,各类宣传牌、标志应统一规划,施工机械、设备力求标识统一。
11.2.6 材料、土方、设备、机械等堆(停)放合理,各种物资标识清楚,排放有序,并符合安全防火标准。进入作业现场的材料(包括周转性材料)、设备、机械、施工器材及临时设施与作业需求和文明施工管理的要求相适应,控制进入的顺序、时间、数量,保持通道的畅通,施工完毕后及时撤出。土方施工力争做到地下部分一次施工完成,应有切实可行的存放和弃土方案,不得随意堆放。 11.2.7 场区施工道路畅通,路面平整清洁,设置明显的路标,不应在路边堆放设备和材料等物品,因工程需要需切断道路前,必须经施工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实施,以保证正常交通。
11.2.8 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场所都应进行日常的清洁维护,保持环境整洁。各作业面都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剩余材料要堆放整齐、可靠,废料及时清理干净。
11.2.9 建设单位和各施工单位都应根据情况明确禁烟区,并设立明确的禁烟标志。禁止施工人员流动吸烟或边作业、边吸烟。
11.2.10 制定设备和成品保护、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严格把好设备运输、检验、存放、起吊、安装各道工序关,避免发生损坏、腐蚀及落人杂物等问题,对已施工完毕的成品表面,应采取保护措施,保持外观的整洁美观。 11.2.11 工程项目的工序安排应合理,衔接紧密,配合得当,做到均衡施工。 11.2.12 建筑与安装交叉作业、安装进入时以及安装交付调试时,应符合安装和调试应具备的安全文明施工条件,施工综合进度应为具备这些条件作出安排。
11.2.13 建筑、安装工程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立体交叉作业。如必须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止高空落物、坠落的措施。
11.2.14 施工区各类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施工人员搭设和拆除,结构合理、牢
固,经检查合格后挂牌,标明负责人、承载能力和使用期限。特殊类型脚手架应由专业人员设计,经批准后搭设。
11.2.15 使用安全标志并符合GB2894—1996《安全标志》、GBl6179—1996《安全标志使用规定导则》的有关规定和原电力工业部电综(1997)669号《火电工程施工安全设施规定》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的要求。
11.2.16 施工用机械设备完好,清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熟悉机械性能和工作条件。
11.2.17 施工机械要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安全保护装置必须完善,及时消除故障,严禁带病运行。
11.2.18 起重机械不得超铭牌使用,如有特殊情况需超铭牌使用时,必须由使用部门制定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行。
11.2.19 对锅炉冲管及施工机械的噪声与振动等环境因素应制定相应措施予以控制。
11.2.20 施工现场泥浆及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人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湖泊、池塘。
11.2.21 建筑和安装垃圾、渣土应在指定地点堆放,每日进行清理。装载建筑材料、垃圾或渣土的车辆,应采取防止尘土飞扬、洒落或流溢的有效措施。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机械、车辆冲洗设施,冲洗污水应进行处理。
11.2.22 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水平,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使工艺质量符合规范和有关的规定要求。
11.2.23 各主、辅设备,各种管路、箱罐及电气设备应消除漏煤、漏灰、漏风、漏汽、漏气、漏水、漏油、漏烟等现象。
11.2.24 各类施工技术资料齐全、归类明确、目录查阅方便、保管妥善。 1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2.1 计算机网络的建设
12.1.1 计算机网络是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工具。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能够显著地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是现代施工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对计算机网络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做出合理的策划。
12.1.2 施工现场计算机网络分局域网和区域网两部分。局域网是指施工现场各单位自身内部的计算机网络。区域网是指施工现场各单位局域网互联的网络,区域网的范围至各接入点的防火墙处(含防火墙)。
12.1.3 区域网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建设,没有施工总承包单位的项目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
12.1.4 局域网的建设由各单位负责。 12.1.5 计算机网络建设的一般要求:
a)应配备足够数量、性能满足要求的网络设备。 b)主要管理岗位应配备计算机。
c)局域网与区域网的接口处应配置防火墙。
d)区域网内各单位之间应能相互收发电子邮件、访问Web网站。
e)有条件的项目可由区域网责任单位采用光纤等宽带技术接人因特网和行业信息网。
f)在施工总平面布置时,应同时设计计算机网络所需的光纤或其他传输介质的线路走向。
12.2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管理
12.2.1 区域网责任单位应合理规划区域网拓扑结构及IP地址分配规则,确保各局域网、区域网、外网接人正常运行。
12.2.2 区域网、各局域网宜选用统一的网络操作系统软件、邮件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Web平台软件,以利于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
12.2.3 区域网、各局域网的责任单位应制定网络的管理、维护、检查制度。 12.2.4 区域网、各局域网的责任单位应制定网络用户注册申请制度,对网络用户实行分级管理,确保网络中信息规范有序、真实有效。
12.2.5 区域网责任单位应制定可靠的措施确保区域网和局域网不受外网攻击。 12.2.6 各局域网责任单位应正确设置防火墙,确保各局域网安全运行。 12.3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12.3.1 区域网责任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工作,各参建单位负责本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工作。
12.3.2 各单位应明确负责计算机管理信息的组织机构,并配备既懂项目管理
又懂计算机应用的专业人员。
12.3.3 各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录入完整、准确、及时,使系统正常运行。
12.3.4 各单位应做好本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与整个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接口工作,使各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能方便地与整个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12.3.5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代码系统应统一采用国家、行业发布的标准代码。 12.3.6 计算机网络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列入施工临时建筑范围,与其他施工临时建筑同时设计,同时建设。 12.4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2.4.1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覆盖的一般范围: a)施工进度管理。 b)施工质量管理。 c)施工安全管理。 d)文件资料管理。 e)合同事务管理。 f)物资管理。 s)劳动力资源管理。 h)施工机械管理。
12.4.2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一般需具有以下功能:
a)辅助编制各项主要管理工作的计划(如施工进度计划、物资供应计划、劳动力资源计划、机械使用计划等等)。 b)采集、录入必要的管理信息。
c)检验、归类、汇总、分析录入的管理信息。 d)生成各种必要的签证、报表、图表。 e)打印各种必要的签证、报表、图表。 f)查询管理信息,提供决策依据。 12.5 电子信息的归档
12.5.1 管理信息系统中与竣工资料相对应的电子信息宜一并归档。
12.5.2 电子信息归档时,所对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也应一并归档,并附上安装、使用说明;涉及到其他通用软件的,应说明其软件名称、版次等。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几个典型工程现场管理人员数统计表
序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工程容量 承包范围 主厂房 开工时间 1 2 3 聊城电厂 邹县电厂三期 扬州二电 山东电建二公司 山东电建一公司 2x600MW 2x600MW 总承包 总承包 总承包 管理人员数统计 人 1998.12.26 170 1993.11.25 130 1998.03.28 150 江苏电建三公司 2x600MW
序号 厂程名称 施工单位 工程容量 承包范围 主厂房 开工时间 4 5 纳雍电厂 华能大连 电厂二期 贵州电建一公司 4x 300MW 总承包 总承包 管理人员数统计 人 2001.05.10 165 1996 03.15 110 东北电建二公司 2x 350MW
6 华能德州电厂三期 山东电建一公司 2x 660MW 主厂房建筑、1999.06.31 65 1号机组安装 7 邯峰电厂 河北电建—公司 2x660MW 土建工程,1号、2号机组安装 1997.12 08 103 8 定洲电厂 河北电建一公司 2x600MW 主厂房建筑,2001.08.31 80 1号机组安装 9 吴泾电厂八期 上海电力安装二公司 2x600MW 1号、2号机组安装 1997.06.01 76 10 11 吴泾电厂八期 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 2x600MW 土建工程 1997.06.01 67 来宾B电厂 山东电建一公司 广西电建公司 2x 360MW 1号、2号机组安装 1997.09.03 65 12 莱城电厂 山东电建二公司 2x 300MW 土建工程,1号、2号机组 土建工程,1号、2号机组 1997,12.01 120 13 合肥二电 安徽电建一公司 2x300MW 1998.03.19 147 14 华能太仓电厂 江苏电建三公司 2x 300MW 1号、2号机主厂房建筑,1号机组安装 1998.05.06 78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施工网络进度编制示例(300MW机组)
图C.1某电厂300MW机组施工计划进度表(见文后插页)。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2×900MW机组
工程计划施工人员数
机组台数及容量 全员高峰平均人数 人 2×900MW 合计 4600—5400 土建 2000~2400 安装 2600—3000
注1: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2×900机组工程正在建设中,其计划施工人员数 仅提供参考。 注2: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2×900MW机组工程施工承包形式为分标段招投标,施工标段划分及主要工作范围如下: 1号标段 主厂房区域及烟囱的打桩工程。 2号标段 卸煤码头打桩,土建及安装工程。 3号标段 循环水泵房打桩及土建工程,进排水隧道土建工程。 4号标段 厂区其他设施的土建及安装工程。 5号标段 5号、6号机组范围内及烟囱的土建工程;5号机组全部安装工程;化水、净水及废水处理等公用设施及系统的土建及安装工程;500KVGIS升压站的土建及安装工程,地下管网及各种构架、厂区内循环水进、排水系统土建工程等。 6号标段 6号机组的安装工程。 7号标段 输煤系统的土建及安装工程。 8号标段 除灰、渣系统的土建及安装工程。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施工总平面布置举例
图E.1河北定洲发电厂一期工程施工总面布置图(见文后插页)。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临时建筑及堆放场防火间距
砖混序 名称 号 等级 构构屋 甲 乙 砖混结构 1 (甲) 砖混结构 2 (乙) 钢结构,非燃烧性材料(石膏3 活动房屋 二级 4 4 4 12 10 △△△△△△砖活混动 房易易易燃易燃 材料 材料燃煤 变堆堆放 堆放 场甲 场乙 氧气乙炔汇流附 注 燃 燃 品品耐 火 结 结电 汇流库 库 甲 乙 15 10 放 所 排间 排问 场 6 12 10 12 二级 4 4 4 12 10 三级 4 4 4 15 12 △△△20 15 8 15 12 15 15 lO 6 12 lO 12 板、水泥板等)做成的围护结构 堆存甲类1、2、5、6项材料,易燃品库 4 (甲) 丙酮等 易燃品库 5 (乙) 二级 10 12 10 12 10 15 lO 6 25 10 12 如氧气、油毡 堆存乙类4、5、6项材料, 二级 15 12 20 12 25 25 20 25 12 20 且存量小于1m,如汽油、乙炔、
易燃材料 6 堆场(甲) 15 20 15 25 15 25 25 50 15 25 堆存稻草、苇席等易燃材料,堆存量10~5000t
砖混序 名称 号 等级 构构屋 甲 乙 7 易燃材料 堆场(乙) 8 燃煤堆场 6 8 6 20 6 2, 20 20 6 25 甲 乙 耐 火 结 结房库 库 场甲 场乙 场 20 50 10 25 堆存木材等可燃材料,堆存量 50~1000m 堆存量100—5000t(包括焦炭) 9 变电所 10 氧气汇流排间 乙炔汇流 二 级 12 15 12 25 25 50 50 20 25 25 25 25 变压器油料重小于10t 3砖活混动 易易易燃易燃 材料 材料燃煤 变堆堆放 堆放 放 所 排间 排问 氧气乙炔汇流附 注 燃 燃 品品电 汇流10 15 10 25 1O 25 二级 10 n 15 10 6 25 25 12 10 12 10 11 排间 12 15 ]2 20 12 25 25 注1:本表参照CBJl6---19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拟定。应用于具体环境,以C田16--19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细条文为准。 注2:表中带“厶”记号的数字系措施工临时建筑成组布置时,该组内相邻临时建筑的间距。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成组布置应符合CDJ 16--19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3.4条的有关规定,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成组布置应符合第5.2.4条的有关规定。每组占地面积的大小及组与组之间的间距,应符合第3.3.3条、第5.2.1条的有关规定。 注3:生活性临时建筑与修建的建筑物之间距离,一般不小于20m。 注4: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为楼房时,尚应考虑建筑设计方面的要求。 注5:当施工场地受到限制而不能满足防火间距时,应采取防火分隔等有效的防火措施。 注6:氧气汇流排间,可与气态乙炔站或乙炔汇流排间,毗连建造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同一建筑物中,但应以无门、窗、洞的防火墙相互隔开。 注7:用易蠕材料(席棚、竹棚等)搭建的临时建筑,其防火间距等要求,应按 (国务院关于工棚或临时宿舍防火和卫生设施的暂行规定)和{公安部关于工棚防火措施}有关规定执行。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各种管线的平面最小净距
m
序 管线名称 压力 水管 1 2 3 4 5 6 7 8 压力水管 自流水管 蒸汽管 压缩空气管 乙炔氧气管 氢气管 电力电缆(电压在35kV以下) 油管 自流 水管 蒸汽管 压缩空气管 乙炔氧气管 1.5 1.5 氢气管 电力电缆(电压在35kV以下) 1,5 1.5 1.5 1.5 1.5 1.5 1.5 1.0 油管 1.5、3.0 1,5 1.O 1.O 1.5 1.5 1.O 1.5 1 0 1.5 2.0 1.5 1.O 2.O 1,0 1.O 1.5、3.0 1.5 1.O 1.5 1.5 1.0 1.5 1.5 1.5 1,5 1.5 1.O 1.5 1.5 1.5 1.5 2.0 1.0 1.5 1.5 1.5 1.5 1.5 1.5 2.O 1.5 1,0 1.0 1.5 1.5 1.5 1.O 注1:蒸汽管与电力电缆不能保持2m净距时,应采取防热措施。 注2:表中同一类有两个数值者:当压力水管(上水管)直径大于200mm时用大值,直径小于等于200mm时用小值。 注3:本表也适用于施工力能管线与电厂管线之间的净距要求。
附录H (规范性附录)
各种管线距建(构)筑物最小净距
m
序号 建构筑物 最小净距 管线 1 2 3 上水道 蒸汽管 建筑物 (建筑物) 铁路 {中心线) 道路 (边缘) ’ 3,0~5.0 3.5~5.O 1.O~1.5 1.5 2.0 3.5~5.O 1.O~1.5 1.5 3.5~5.O 1.O~1.5 1.5 1.0~1.5 1.5 1.5 2.O 2.O 1.O 围墙 (边线) 电杆 (中心线) 架空管道支柱高压电杆(基础边线) 基础 (边线) 3,O 3.0 3.0 乙炔、氧气、氢气 3,0
序号 建构筑物 最小净距 管线 压缩空气《管 电力电缆 排水沟 自流水管 1.5 0 5 2.O 2.5 建筑物 (建筑物) 铁路 {中心线) 道路 (边缘) ’ 3.5—5.O 1.0,1.5 1.O 3.5—5.O 1.O-1.1 0.5 3.5—5.0 1.O,1.1 1,O 5.O 1.5 1.5 1.O 0.5 1,5 1.5 1.O O.5 2 0 2.O 围墙 (边线) 电杆 (中心线) 架空管道支柱高压电杆(基础边线) 基础 (边线) 3,0 O.5 3.0
附录I (规范性附录)
土建工程集中搅拌站搅拌机数量和 各种加工间、仓库面积计算
I.1 混凝土集中搅拌站搅拌机数量 NQ1K1 (1.1) T1RQ2K21 (1.2) 3RT2或 N式中 N--集中搅拌站所需搅拌机台数,由式(1.1)、(1.2)取其大者; Q1——混凝土总量,m3;
K1--不均衡系数,取1.5~2.0; T1--混凝土总施工日数;
R--混凝土搅拌机的班产量,m3/台班; Q2--连续高峰月的混凝土量,m3/月; r2——不均衡系统取1.2;
r2——连续高峰时月施工日数,取22天。 I.2 现场中小型混凝土构件预制场 FQK (1.3) TR式中 F——中小型预制场面积,m2;
Q——主厂房中小型混凝土构件预制量,m3; K——不均匀系数,取1.2~1.3; T——主厂房中小型预制件生产工期,月; R——每平方米场地月产量,取0.5m3/m2·月; ——场地利用系数,取0.6。 I.3 钢筋(包括碰焊、点焊)加工间 FQK (1.4) TR式中 F——钢筋加工间面积,m2; Q——钢筋加工总量,t;
K——不均衡系数,取1.5; T——加工总工期,月;
R——每平方米月产量,取0.7~0.9t/m2·月; o——场地有效利用系数,取0.6~0.7。 1.4 木作系统(包括细木、模板)加工间 FQK (1.5) TR式中 F--细木、木模板加工间面积,m2; Q--细木、木模板加工量,m2; K--不均衡系数,取1.5; T--加工总工期,月;
R--每平方米月产量,取:刨板裁边100m2/m2·月,模板加工60m2/m2·月; ——场地有效利用系数,按表I.1取用。 I.5 各类仓库及堆放场面积 FQKN (1.6) TR式中 F--仓库或堆放场面积,m2;
Q--材料或半成品总量,t、m2、m3,当有部分工程量外委或在基地工厂化加工时,在总量中扣除之; K——不均衡系数,按表I.1取;
N——储备天数,按表I.1取,由于季节性原因或供货运输条件限制时,储备天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T—按计算对象确定适当的施工总工日数;
R——每平方米储存量定额,按表I.1取,为节约用地应采用机械方法增加堆高,提高R值;
——场地有效利用系数,按表I.1取。
表I.1 土建工程各类仓库及堆放场面积计算系数表
材料及半 单 成品名称 位 水泥 生石灰 储备天 不均匀 数N 系数K 每平方米储存量定额R 有效利用 系数 仓库 类型 封闭加垫 堆高 m 1.5~ 2.O 附注 30~60 1.3~ 1.5 1.40~1.80 O.65 30 1.4 1.40~1.50 O.70 棚、 露天
砂子(人工m 堆放) 砂子(机 械堆放) 石子(人工m 堆放) 石子(机械m 堆放) 块石 砖 板类预制件 粱、柱类 m 预制件 33333315~30 1.4 1.50 O.70 露天 1.0~1.5 m 15~30 1.4 3.00~4.00 0.80~ O.90 露天 3.0~ 5.O 15-30 1.5 1.50 O.70 露天 1.O, 1.5 15~30 1.5 3.00~ 4.00 0.80~ 0.90 露天 3.O~ 5.O m 15~30 1.5 1.00~ 1.20 O.70 O.70~ O.80 0.60 O.26~ O.30 O.60 露天 露天 露天 1.O~ 1.3 1.5~ 1.8 1.5~ 2.O 千块 15~30 1.1 m3 20~30 1.3 20~30 1.3 0.80~ 1.20 O.60 露天 1.5~ 2.O
材料及半 单 成品名称 位 钢筋(直 条) 钢筋(盘条) 型钢及板 材 金属结构 成材 m3 30~45 1.4 15~20 1.4 O.40 O.60 露天 露天 30~— 1.4 60 50~-70 1.4 0.90~- 1.20 1.,0 0,60 露天 0.60 露天 1.O~ 1.2 高强钢丝入库 储备天 不均匀 数N 系数K 每平方米储存量定额R 2.40 有效利用 系数 O.60 仓库 类型 露天 堆高 m 1.O~ 1.2 附注 30~60 1.4 O.70~ O.80 O.50 2.O~ 3.0 方材 及板料 木模板 m2 10~15 1.2 10~15 1.2 10.00~ 12.00 O.60 15.00~ 20.00 O.60 露天 露天 1.5~ 2.0 1.1~ 1.3 钢模板 (使用时) 钢模板 (库存时) 钢筋成品 (粗) 钢筋成品 (骨架) 水暖零件 五金 m2 25.00~ 30.00 0.70 半封闭 1.6~ 1.8 7~10 1.2 O.60~ 1.20 O.60 半封闭 7—10 1.2 O.40~ 0.60 O.60 半封闭 30-60 30—60 O.70—1.00 O.70 库 库 1.4~ 1.6 1.00~ 1.30 O.70
玻璃 箱 30—60 10.00~ 15.00 O.60 棚、 露天 O.8 露天堆放时,要加保护 卷材 卷 30—60 15.00~ 24.00 O.70 棚、 露天 2.0 续表
材料及半 单 成品名称 位 沥青 储备天 不均匀 数N 系数K 每平方米储存量定额R 有效利用 系数 仓库 类型 露天 堆高 m 1.2~ 1.5 附注 30~60 0.80~ 1.00 0.60 注1:当采用散装水泥时设水泥罐,其容积按水泥周转量计算,不再设集中水泥库。 注2:块石、砖、水泥管等以在建筑物附近堆放为原则,一般不设集中堆放场。 注3:雷管、炸药库设置由专业单位根据公安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附录J (规范性附录)
安装工程施工场地及仓库面积计算
J.1 汽机厂用管道组合场 FQKb (J.1) P式中 F——组合场面积,m2; Q--一台机组的高低压管道质量,t Kb--管道组合率,取0.3~0.4;
P——单位面积组合量,取0.2t/m2~0.3t/m2; ——场地利用系数,取0.6~0.7。
J.2 当锅炉本体安装采用大组合方案时,其场地面积: FtQKbBL (J.2) P式中 F——组合场面积,m2; t--堆放系数,取1.25; Q--台炉本体金属总质量,t; Kb--锅炉组合率,取0.7~0.8; P——单位面积组合量,取0.2t/m2;
——场地利用系数,用门座吊车时取0.81,用龙门吊车时取0.78—0.80; B——组合场宽度,m(按吊车工作范围选取);
L——当锅炉为1000t/h时,组合场的长度,一般数值取260~300m,当锅炉为2000t/h时取300~340m。
J.3 安装工程的设备仓库及堆放场面积: FQK (J.3) P式中 F——仓库或堆放场总面积,m2; p——全部设备金属总质量,t
K———同时储存系数,按表J.1取;
—各类仓库或堆放场存放设备总质量的百分率,按表J.2取; P——单位面积储量,t/m2,按表J.2取; ——场地利用系数,取0.70-0.75。
表J.1 设备同时储存系数表
序号 安装机组 系数台数 1 1 2 2 K 序号 安装机组 系数K 台数 0.60 0.50 1.00 3 3 0.75 4 4 表J.2 安装设备仓库及堆放场面积计算及P值表
序号 仓库类别 热 机 设 备 电气、热控设备 1 2 3 4 保暖仓库 封闭仓库 敞棚仓库 露天堆放场 222% Pt/m % Pt/m 1~2 9~12 10~16 80~70 0.5 1.5 0.3 0.6 20.0 0.5 0.8 25.0 0.6 0.6 52.5 0.8 注:电气、热控设备堆放场不包括电缆堆放场,电缆堆放场按0.4t/m计算。 J.4安装工程的材料堆放场及仓库面积: FQK (J.4) P式中 F——堆放场或仓库面积,m2; Q——材料质量,t;
K———同时储存系数,按表J.1取;
P——单位面积储量,t/m3,型钢板材取1.8t/m2,钢管取1.0t/m,,保温材料取0.4t/m2-0.5t/m2,耐火材料取1.4t/m2,弯制管道取1.5t/m2;
——场地利用系数,取0.6~0.7。
附录K (资料性附录)
土建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
土建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见表K.1、表K.2、表K.3。
表K.1 土建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表(2×300MW机组)
I 类 地 区 序号 分 类 项 目 临时建筑面积m 1—1 1-2 1—3 1—4 木 作 业 系 细木 木模板制作 成材堆放场 废木堆放场 40-60 150-200 600-700 2地 区 系 数 Ⅱ 临时 建筑 场地 Ⅲ、Ⅳ 临时 建筑 场地 场地面积 m 500-800 40—60 1000-1200 2 1.OOO 1.000 1.OOO 1.000 1—5 统 钢模板及附件堆放、维修
I 类 地 区 临 时 建筑面积 1-6 木 钢脚手管堆放场 1—7 作 其他作业及办公 业 小 计 系 统 2—1 钢 钢筋加工间 2-2 筋 材料、成品堆放场 2-3 系 钢筋碰焊 24 统 埋件制作 2-5 其他作业及办公 小 计 400~420 30~50 100~120 190~ 720~830 100~150 4000~4200 800~1000 1.000 4800~5200 1.000 500~700 1.200 1.000 1.000 1.000 1.300 1.000 1.000 1.(DO 120~160 910~1120 场地面积 地 区 系 数 Ⅱ 临时 建筑 1500~2000 1.000 3040~4060 1.000 1.000 1.000 1 000 场地 Ⅲ、Ⅳ 临时 建筑 场地 序号 分 类 项 目 1.000 1.000 1.000 3-1 混 混 搅拌楼及上料系统 凝 3-2 凝 砂石堆放场 3-3 3-4 3-5 3-6 集 办公室、工具间 中 拌站试验室 搅 检修间 拌 站 7000~8000 700~800 120~160 1.500 1.000 1.000 1.150 土 混凝土机械库及停车场 120~160 180~210 60~80 150~200 2.500 1.000 1.000 1.000 2.000 1.000
3-7 2 搅拌机棚 60~80 250~300 40~80 300~400 300~4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简 3-8 土 水泥库 易 3-9 系 砂石堆放场 搅 3—10 统 办公室、工具间 拌 站 3-11 3—12 3 中小型构件预制 4 混凝土作业及办 小 计 1.000 60~120 1020~1380 1000~1600 9920~ 12060 1.000 1.100 1.000 1.000 1.350 1.000 续表
I 类 地 区 地 区 系 数 Ⅱ 临 时 建筑面积 4-1 4-2 4-3 4—4 金工 修 铆焊 配 其他作业及办公 小 计 80~120 360-390 80-120 520—630 200-250 330-360 场地面积 临时 建筑 场地 Ⅲ、Ⅳ 临时 建筑 场地 序号 分 类 项 目 1500—1800 1.000 1500~1800 1.000 1500-1800 1.5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000 2.000 5—1 汽车库及停车场 5-2 机 大型机械库及停车场 械 5-3 5-4 5-5 6-1 6-2 6-3 6-4 6-5 动 机修、电修 力 备件库 其他作业及办公 站 小 计 钢材库 建材库 五金电料库 仓 水暖零件库 暖库(焊条、焊剂保管烘焙) 6-6 6-7 6-8 6-9 工具杂品库 危险品库 库 钢结构堆放及拼装场 劳保库 1000-1200 1.500 180-200 80~100 160~200 950~1110 80—100 150—170 180—200 90~110 40-6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550 1.000 2500-3000 1.270 1600—1800 200—300 120—150 230—250 40-60 60-80 130~150 1120~1330 400-500 200—300 1.000 1.000 1.000 1.000 6-10 地磅间 6-11 其他库房及办公 小 计 2400—2900 1.000 1.000 1.000 1.OOO
续表
I 类 地 区 临 时 建筑面积 7—1 锅炉房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7—10 水泵房 变电所 土建试验室 烟囱作业 其 冷却水塔作业 水暖作业 油漆作业 起重、焊接作业 工程处(项目)办公室 土方中转及弃土堆放 场 7—12 废弃物堆放场 7-13 现场厕所 7—14 其他作业及设施 小 计 100~180 1100~1200 4110~4510 400~500 1.000 120~140 70~80 100~120 180~200 200~220 400~420 100~120 100~120 80~100 1560~1610 200~300 200~300 500~650 1.120 1.000 场地面积 地 区 系 数 Ⅱ 临时 建筑 1.430 场地 Ⅲ、Ⅳ 临时 建筑 1.570 1.000 1.000 1 000 1.300 场地 序号 分 类 项 目 25000~ 30000 7—11 他 1.000 1.500 1850~2100 1.250 28150~ 33850 1.120 1.000 1.260 1.000 总 计 9350~ 10910 52310~ 62870 1.092 1.000 1.207 1.000 注1:当集中搅拌站采用袋装水泥时,需另增加水泥仓库。 注2:本表中所列·其他作业及办公”或“其他作业及设施”项中的面积可用作:a)一线工人的零星操作室(兼作休息室、工具存放室);b)班组办公室;c)增添表中分类项目未包括的项目;d)工程处(项目)办公区的汽车库、自行车停车棚、厕所等。 注3:烟囱、冷却水塔作业场地面积为厂区围墙内面积。 注4:按本导则表1注中原为I类地区核为Ⅱ类地区的仍按I类地区取值。 表K.2土建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表(2×600MW机组)
I类地区 临时建筑面积 1—-1 木 细 木 1-2 1-3 1-4 1-5 作 木模板制作 成材堆放场 废木堆放场 60~80 150~200 场地面积 600~900 40~60 1.000 1.000 1.000 1。000 地区系数 Ⅱ 临时 建筑 场地 Ⅲ、Ⅳ 临时 建筑 场地 序号 分类 项 目 业 钢模板及附件堆放、维修 600~700 1000~1200
1-6 系 钢脚手管堆放场 统 1500~2000 1-7 2-1 2-2 2-3 2-4 2—5 3-1 3-2 3-3 3-4 3-5 3-6 其他作业及办公 小 计 钢 钢筋加工间 筋 材料、成品堆放场 系 钢筋碰焊 统 埋件制作 其他作业及办公 小 计 混 1 搅拌楼及上料系统 凝 混 砂石堆放场 系 土 办公室、工具间 统 集 拌站试验室 中 检修间 搅 拌 站 140~180 1.000 1.000 1.000 950~1160 3140~4160 1.000 450~480 40~60 100~120 200~250 790~910 200~300 4200~440O 1000~1200 1.000 5200~5600 1.000 700~800 1.100 8000~8500 800~1000 1.5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200 1.000 2.500 1.000 1.000 1.000 2.000 土 凝 混凝土机械库及停车场 150~180 200~220 80~100 180~220 150~180 1.000 1.150 续表
序号 分类 项 目 临时建筑面积 3—7 混 2 搅拌机棚 简 3—8 凝 水泥库 易 9—9 土 砂石堆放场 搅 3—10 系 办公室、工具间 统 拌 站 3—11 3—12 3 中小型构件预制 4 混凝土作业及办公 小 计 80~150 1200~1600 1.000 1 000 80~100 350~400 60~100 I类地区 地区系数 Ⅱ 场地面积 临时 建筑 350~450 1.000 1.000 场地 Ⅲ、Ⅳ 临时 建筑 场地 1.000 1.000 350~450 1.000 1.000 1.000 1.000 1380~1770 11550~12980 .090 1.000 1.259 1.000 4—1 修 金 工 4—2 配 铆 焊 4—3 4—4 其他作业及办公 小 计 130~150 400~480 120~150 640~780 250~300 360~400 180~200 90~110 1800~2030 1.000 1800~2000 1.000 1800~2000 1.500 1200~1400 1.500 1.000 1.000 1.030 1 000 1.000 1.000 1.000 2.000 2.000 1.000 1.000 5—1 机 汽车库及停车场 5—2 械 大型机械库及停车场 5—3 动 机修、电修 5—4J 力 备件库 1.000
5—5 站 其他作业及办公 小 计 170~210 1050~1220 3000~3400 1.290 1.000 1.570 1 000 80~100 160~180 200~220 120~140 60~80 1800—2000 200~300 1.000 1.000 1.000 1.000 6—1 钢材库 6—2 仓 建材库 6—3 五金电料库 6-4 6-5 库 水暖零件库 暖库(焊条、焊剂保管烘焙) 6—6 工具杂品库 120~150
序号 分类 项 目 临时建筑面积 6-7 危险品库 230~250 5500~6000 6-9 劳保库 40~60 60~80 150~180 200~300 1.000 1.000 1.000 1.000 I类地区 地区系数 Ⅱ 场地面积 临时建筑 场地面积 1.000 面积 Ⅲ、Ⅳ 临时建 场地筑面积 面积 1.000 1.000 1.000 6—8 仓 钢结构堆放场及拼装场 6-10 库 地磅间 6-11 其他库房及办公 小 计 1220~1440 7700~8600 7—1 锅炉房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7-10 7-11 其 水泵房 他 变电所 土建试验室 烟囱作业 冷却水塔作业 水暖作业 油漆作业 起重、焊接作业 工程处(项目)办公室 土方中转及弃土堆放场 140~160 80~90 120~140 180~200 220~250 420~450 120~140 120~140 100~120 200~300 1.430 1.000 1.570 1.000 1.000 1.000 1.000 200~300 1.000 200~300 300~400 1600~1800 600~700 1.120 30000~32000 1.300 7-12 废弃物堆放场 7-13 现场厕所 7-14 其他作业及设施 小 计 120~180 500~600 1.000 1.000 1.500 1.000 1.000 1.312 1200~1500 1800-2000 1.250 4420~5170 33800-36600 1.130
序号 I类地区
地区系数 分类 项 目 临时建筑面积 总 计 9810~11670 64390~71340 注1:当集中搅拌站采用袋装水泥时,需另增加水泥仓库。 Ⅱ 场地面积 临时建筑 场地面积 1.093 面积 Ⅲ、Ⅳ 临时建 场地筑面积 面积 1.000 1.229 1.000 注2:本表中所列“其他作业及办公”或“其他作业及设施”项中的面积可用作:a)一线工人的零星操作室(兼作休息室、工具存放室);b)班组办公室;c)增添表中分类项目未包括的项目;d)工程处(项目)办公区的汽车库、自行车停车棚、厕所等。 注3:烟囱、冷却水塔作业场地面积为厂区围墙内面积。 注4:按本导则表1注中原为淡地区核为Ⅱ地区的仍按I类地区取值。 表K.3 土建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表(2×900MW机组)
(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2×900MW机组实例)
序号 分 类 项 目 临时建筑面积 84 336 218 500 2000 2500 4400 4400 场地面积 1—-1 细 木 1-2 1-3 木 木模板制作 成材堆放场 1—4 作 废木堆放场 1—5 钢模板及附件堆放、维修 420 1—6 业 钢脚手臂堆放场 1—7 系 其他作业及办公 2-1 2-2 2-3 2-4 2-5 统 小 计 钢 钢筋加工间 材料、成品堆放场 筋 钢筋碰焊 系 埋件制作 统 其他作业及办公 小 计 146 1204 420 60 120 63 663 续表
序号 分 类 项 目 临时建筑面积 3-1 3-2 3-3 3-4 3-5 3-6 1 搅拌楼及上料系统 混 砂石堆放场 土 办公室、工具间 集 拌站试验室 中 混 搅 检修间 拌凝 站 3-7 2 搅拌机棚 80
171 500 4400 1900 场地面积 凝 混凝土机械库及停车场 376 147 144 3-8 3-9 3-10 土 简 水泥库 系 易 砂石堆放场 统 搅 办公室、工具间 拌 站 42 63 200 3-11 4-1 4-2 4-3 5-1 5-2 5-3 5-4 5-5 3 混凝土作业及办公 小 计 金 工 修 铆 焊 配 其他作业及办公 小 计 机 汽车库及停车场 械 大型机械库及停车场 动 机修、电修 力 备件库 站 其他作业及办公 小 计 63 1086 84 1200 210 1494 100 42 105 247 7000 4200 4200 300 450 500 1250
序号 分 类 项 目 临时建筑面积 6-1 6-2 6-3 6-4 6-5 钢材库 建材库 五金电料库 水暖零件库 84 216 42 42 3000 场地面积 暖库(焊条、焊剂保管烘 42 仓 焙) 6-6 6-7 6-8 6-9 6-10 工具杂品库 库 危险品库 钢结构堆放及拼装场 劳保库 地磅间 120 380 21 21 42 1010 108 310 490 450 84 336 2443 300 8400 11700 200 6300 8900 54000 500 6-11 其他库房及办公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小 计 水泵房 变电所 土建试验室 烟囱作业 进排水盾构作业 其 起重、焊接作业 他 工程处(项目)办公室 土方中转及弃土堆放场 废弃物堆放场
7-10 7-11 车库及现场停车场 现场厕所 小 计 1000 336 5557 11261 4500 74400 105450 总 计 注1:混凝土集中搅拌站利用厂区围墙内场地。 注2:烟囱作业利用厂区围墙内场地。 注3:进排众盾构作业场地部分利用厂区围墙内场地。 附 录 L (资料性附录)
安装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
安装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面积参考表L.1、表L.2、表L.3 表L.1安装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表(2×300MW机组)
I类地区 地区系数 Ⅱ 场地面积 临时 建筑 1—-1 汽 管 道 1-2 1-3 1-4 1-5 机 阀 门 安 辅 机 装 设备置场 270~300 150~170 900~1200 200~300 300~400 1.000 6000~7000 7400~8900 1.000 12000~13000 300~400 300~400 2-4 设备置场 9000~10000 2-5 其他作业及办公 260~300 小 计 580~660 21600-23801.000 0 3—1 电气加工及检修场 3—2 电 电气试验 3-3 3-4 气 热工试验 热 设备置场 控 3-5 安 其他作业及办公 260~300 装 小 计 590~680 3200~4300 1.000 1.000 1.000 1.000 50~70 80~90 1.000 1.000 1.000 1.000 200~220 200~3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fri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场地 Ⅲ、Ⅳ 临时 建筑 场地 序号 分 类 项 目 临时建筑面积 其他作业及办公 260~300 小 计 680~770 2—1 锅 本体组合 炉 2-2 2-3 安 辅 机 装 保温外装板加工 320~360 3000~4000
续表
I类地区 临时建筑面积 地区系数 Ⅱ 场地面积 临时 建筑 4-1 金 工 280~330 400~470 场地 Ⅲ、Ⅳ 临时 建筑 场地 序号 分类 项 目 4—2 修 铆 焊 4-3 2500~3000 1.000 .1.000 1.000 1.000 配 其他作业及办公 250~290 小 计 930~1090 2500~3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1000 1.500 200~300 1000~1300 1.17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330 1.000 1.000 2.000 1.000 5-1 机 汽车库及停车场 180~200 5—2 械 机修、电修 100~110 5—3 动 备件库 5-4 6-1 站 小 计 热机设备库 60~70 力 其他作业及办公 190~220 530~600 1000~1150 1.000 1.000 6—2 电气、热控设备库 450~500 6-3 6-4 暖库(焊条、仪表) 200~220 保温材料库 300~350 100~110 50~60 6—1 仓 工具库 6-6 6-7 6-8 劳保库 库 钢材库及堆放场 70-80 阀门电动机加工 330~350 件 库 2500~3000 6-9 危险品库 220~270 400~500 6-10 其他库房及办公 200~220 小 计 2920~3310 2900~3500 1.000 1.000 1.000 1.000 续表
地区系数 Ⅱ 场地面积 7—1 锅炉房 7-2 7-3 7-4 水泵房 70~80 90~100 临时 建筑 场地 Ⅲ、Ⅳ 临时 建筑 场地 序号 分类 项 目 I类地区 临时建筑面积 100~200 1.430 200~300 200~300 300~400 1.120 1.000 1.570 金属试验室 150~180 焊接、热处理 120~140 110~130 450~500 1.000 7—5 其 起 重 7-6 他 工程处(项目)办公室 7-7 1.000 1.000 1.300 废弃物堆放场 80~140 300~400 1.000 1.250 1.000 1.500 7—8 现场厕所 7—9 其他作业及设施 440~500
小 计 1510~1770 7740~8880 1100~1600 1.120 39700~46400 1.036 1.000 1.254 1.000 1.000 1.073 1.000 总 计 注1本表中所列“其他作业及办公”或“其他作业及设施”项中的面积可用作:a)一线工人的零星操作室(兼作休息室、工具存放室);b)班组办公室;c)增添表中分类项目米包括的项目;d)工程处(项目)办公区的汽车库、自行车停车棚、厕所等。 注2:按本导则表1注中原为I类地区核为Ⅱ类地区的仍按I类地区取值。 表L.2安装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表(2×600MW机组)
地区系数 Ⅱ 场地面积 1-5 汽 其他作业及办公 280~320 机 安 小 计 装 2-1 本体组合 14000~14500 2-2 辅 机 300~400 400~500 1.000 1.000 1.000 1.000 750~860 8500—9500 1.000 临时 建筑 1.000 场地 Ⅲ、Ⅳ 临时 建筑 场地 序号 分类 项 目 I类地区 临时建筑面积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3 锅 保温外装板加工 360~400 炉 2-4 安 装 设备置场 2—5 其他作业及办公 280~320 小 计 640~720 11000~11500 25700~26900 1.000 1.000 1.000 1.000 3—1 电 电气加工及检修气场 3-2 、 电气试验 控 设备置场 220~240 200~300 60~70 100~110 1.000 1.000 1.000 1000 3—3 热 热工试验 3-4 4000~4500 4300~4800 1.000 3—5 安 其他作业及办公 300~350 装 小 计 680~770 4-r 4-2 4-3 5-1 5-2 5-3 5-4 金 工 修 铆 焊 300~350 450~500 1.000 1.000 1.000 3000~3500 1.000 1.000 1.000 1.000 配 其他作业及办公 280~300 小 计 1030~1150 3000~35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1200 1.500 200~300 1200~1500 1.170 1.000 1.350 1.000 1.000 2.000 1.000 1.000 1.000 机 汽车库及停车场 200~220 械 机修、电修 110~120 动 备件库 站 小 计 60~70 力 其他作业及办公 200~220 570~630
续表
序号 分类 项 目 I类地区 地区系数 Ⅱ 临时建筑面积 场地面积 临时 建筑 6—1 热机设备库 1200~1400 1.000 1.000 1.000 1.000 场地 Ⅲ、Ⅳ 临时 建筑 场地 6—2 电气、热控设备库 500~550 6—3 暖库(焊条、仪表) 220~240 6-4 6-5 保温材料库 合 工具库 400~500 110~120 60~70 6—6 劳保库 6—7 库 钢材库及堆放场 80~90 6—8 阀门电动机加工件库 6-9 危险品库 260~280 350~380 2800~3200 500~600 6-10 其他库房及办公 220~250 7-1 小 计 锅炉房 3400~3880 80~90 100~110 3300~3800 1.000 100~200 1.430 200~300 200~300 1.000 1.000 1.000 1.000 1.570 7—2 水泵房 7—3 金属试验室 180~200 7—4 7-5 7-6 焊接、热处理 140~160 其 起 重 工程处(项目)办他 公室 7-7 7-8 7—9 废弃物堆放场 现场厕所 100~150 110~130 500~600 1.000 1.000 1.000 400~500 1.120 1.300 400~500 1.000 1.250 1.000 1.500 其他作业及设施 600~650 - 小 计 1810~2030 8880~10100 1300~1800 1.130 47200~51800 1.038 1.000 1.264 1.000 1.000 1.078 1.00O 总 计 注1:本表中所列“其他作业及办公”或“其他作业及设施”项中的面积可用作:a)一线工人的零星操作室(兼作休息室、工具存放室);b)班组办公室;c)增添表中分类项目未包括的项目;d)工程处(项目)办公区的汽车库、自行车停车棚、厕所等。 注2:按本导则表1注中原为I类地区核为Ⅱ类地区的仍按I类地区取值。 表L.3 安装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参考面积表(2×900MW机组)
(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2×900MW机组实例)
序号 分 类 项 目 1-1 1-2 管 道 阀门、焊接 临时建筑面积 63 63 106
场地面积 1-3 汽 辅机/本体 1-4 机 设备置场 1-5 安 其他作业及办公 装 小 计 463 480 1174 526 63 63 63 534 1249 568 63 63 63 7532 7532 35880 35880 3216 2—1 锅 本体组合 2-2 炉 辅 机 2—3 安 保温外装板加工 2-4 装 设备置场 2-5 其他作业及办公 小 计 3—1 电 电气加工及检修场 3-2 气 电气试验 热工试验 3-3 、 3—4 热 设备置场 控 安 3-5 装 其他作业及办公 小 计 639 1396 473 42 618 1133 126 126 259 511 3216 5130 5130 3000 1700 4700 4—1 金 工 4-2 修 铆 焊 4-3 配 其他作业及办公 小 计 5-1 机 汽车库及停车场 5-2 械 机修、电修 5-3 动 备件库 5-4 力 其他作业及办公 站 小 计 续表
序号 分 类 项 目 6—1 进口设备库 6—2 国内返包汽机设备库 6—3 国内返包锅炉设备库 6—4 国内返包BOP设备库 6—5 国内返包公用设备库 6—6 暖库(焊条、仪表) 临时建筑面积 4500 1440 960 480 720 261 772 21 42 605 42 380 1168 场地面积 2700 9328 10592 1936 6720 448 4794 6—7 仓 保温材料库 6—8 库 工具库 6—9 劳保库 6—10 钢材库及堆放场 6—11 五金电料库 6—12 危险品库 6-13 其他库房及办公
小 计 11391 105 84 63 2344 399 571 3566 20420 36518 360 400 760 93736 7—1 金属试验室 7—2 焊接、热处理 7—3 起 重 7—4 其 工程处(项目)办公室 7—5 他 焊接培训中心 7—6 废弃物堆放场 7—7 其他作业及设施 小 计 总 计 注1:本表中所列“其他作业及办公”或“其他作业及设施”项中的面积可用作 a)一线工人的零星操作室(兼作休息室、工具存放室);b)班组办公室 c)工程处(项目)办公区的汽车库、自行车停车棚、厕所等。 注1:煤灰系统安装利用厂区围墙内预留脱硫装置场地。 注3:进口设备仓库利用一期工程厂区内场地。 附 录 M (规范性附录)
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计算及人(户)均面积参考值
M.1 施工人数的核定
按本导则表3“现场施工人员数表”及其说明核定现场全员高峰平均人数作为计算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的依据。其专业高峰可调范围的超员人数短期居住用房,一般以内部调节或活动房屋解决。 M.2双职工宿舍
土建专业双职工户数按全员高峰平均人数3.2%~4.0%计算,安装专业双职工户数按全员高峰平均人数4.8%~6.0%计算,户均面积参考值如下:
项 目 单 位 平 房 楼 房 m/户 m/户 22 I类地区 26 36 Ⅱ类地区 Ⅲ、Ⅳ类地区 28 38 30 40 M.3 单身宿舍(包括合同工、外包工)
土建专业住宿人数按土建全员高峰平均人数的92.0%~93.6%计算。 安装专业住宿人数按安装全员高峰平均人数的88.0%~90.4%计算。 人均面积参考值如下:
项 目 平 房 楼 房 单 位 m/人 m/人 22 I类地区 4.5 5.5 Ⅱ类地区 5.0 6.0 Ⅲ、Ⅳ类地区 5.5 6.5
M.4食堂(包括主副食加工、备餐间、仓库、管理员办公室、餐厅)按全员高峰平均人数100%计算,人均面积参考值为0.55m2/人。 M.5 医务所
按全员高峰平均人数100%计算,人均面积参考值如下:
项 目 单 位 2 I类地区 Ⅱ类地区 Ⅲ、Ⅳ类地区 0.12 0.14 0.16 0.18 0.19 0.20 一般现场条件 m/人 偏僻地区 m/人 2M.6 浴室(包括男女浴室、更衣室、理发室)
按全员高峰平均人数的50%计算,人均面积参考值取0.18m2/人~0.20m2/人,但不宜大于450m2。 M.7招待所
土建专业按土建全员高峰平均人数的2%计算。安装专业按安装全员高峰平均人数的3%计算。人均面积参考值取7m2/人~8m2/人。 M.8 托儿所
土建专业按土建全员高峰平均人数的2%计算。安装专业按安装全员高峰平均人数的3%计算。人均面积参考值取4.5m2/人~5.5m2/人。 M.9小卖部
按全员高峰平均人数100%计算,人均面积参考值取0.025m2/人~0.030m2/人,但不宜大于120m2。
M.10 文化娱乐设施(包括阅览室、电视室、游艺室)
全员人数大于4000人时宜为400m2~450m2;全员人数为3001人~3999人时宜为350m2-400m2;全员人数小于3000人时宜为300m2~350m2。 M.11体育设施
可设篮球场、足球场等,按实际需要布置场地。 M.12 其他(包括生活锅炉房、茶水间、厕所等)
按全员高峰平均人数100%计算,人均面积参考值取0.12m2/人~0.14m2/人。
附 录 N (资料性附录)
土建、安装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
按附录M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计算和人(户)均面积参考值核算的土建、安装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面积分别参照表N.1-表N.5。
表N.1 土建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表(2×300MW机组)
建筑分类 居住建双职工宿舍 1800×0.032-0.04) =58~72 36 2088~2592 9108~9268 1925×(0.032~0.04) 38 =62~77 1925×(0.92-0.936) 6.0 =1771~1802 11196~11860 2356—2926 2100×(0.032~0.04) 40 =67~84 10626~10812 2100×(0.92~0.96) =1932~1905 12982~13738 6.5 15238~16139 12558~12779 2680~3360 分类项目 I类地区 计算人数 户数 m/人 户 2 Ⅱ类地区 面积 m 2 Ⅲ、Ⅳ类地区 m/人 户 2 计算人数 户数 面积 m 2 计算人数 户数 m/人 户 2 面积 m 21800×(0.92-0.936) 5.5 筑 单身宿舍 =1656~1685 小 计
建 分类项目 I类地区 筑分类 食 堂 1800 医务所 1800 公 浴 室 1800×0.5=900 共 招待所 1800×0.02=36 性 托儿所 1800×0 02=36 建 小卖部 1800 筑 文化娱乐室 其他 1800 小 计 总 计 0.12 216 2343 1925 O.13 250 2634 2100 0.14 294 2975 18213—19114 300 330 350 0.55 0.12 0.18 7.0 4.5 0.025 990 216 162 252 162 45 1925 1925 1925×O.5=963 1925×O.02=39 1925×O.02=39 1925 O.55 0 14 0.19 7.5 5.0 0.028 1059 270 183 293 195 54 2100 2100 2100×0.5=100 2100×O.02=42 2100×O.02=42 2100 0.55 0.16 0.20 8.0 5.5 0.030 1155 336 210 336 231 63 计算人数 户数 m/人 户 2Ⅱ类地区 面积 m 2Ⅲ、Ⅳ类地区 m/人 户 2 计算人数 户数 面积 m 2 计算人数 户数 m/人 户 2 面积 m 213539-14203 15616-16372 注1:水表中其他包括生活锅炉房、茶水间、室外公用厕所等。 注2:本表居住建筑为楼房,公共建筑为平房。 注3:按本导则表1注中原为I类地区核为Ⅱ类地区的仍按I类地区计算。
表N.2 土建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表(2×600MW机组)
分类项目 I类地区 计算人数 户数 双职工宿舍 单身宿舍 小 计 食 堂 医务所 浴 室 招待所 托儿所 小卖部 m/人 户 2 n类地区 面积 m 2376—2951 2 Ⅲ、Ⅳ类地区 m/人 户 2 计算人数 户数 面积 m 2622—3268 2 计算人数 户数 m/人 户 2 面积 m 2960—3620 22050×(O.032-0.04) 36 =66—82 2050×(0.92-0.93 5.5 =1886-1919 200 2050 2050×0.5=1025 2050×0.02=41 2050×0.02=41 2050 O.55 0.11 0.18 7.0 4.5 0.025 O.12 2150×(O.032~O.04 38 =69~86 2300×(0.032-0.04) 40 =74—92 10373-10555 2150×(0.92-0.936) 6.0 =1978—2012 11868—12072 2300×(O.92—0 936) =2116~2153 6.5 0.55 0.16 0.20 8 0 5.5 0.030 0.14 13754-14060 12949-13507 1025 246 185 287 185 52 300 216 2526 2150 2150 2150×0.5=1075 2150×0.02=43 2150×0.02=43 2150 2150 0.55 0.14 0 19 7.5 5.0 0.030 0.13 14490-15340 1183 301 205 323 215 6 330 280 2902 17392-18242 2300 2300 2300×O.5=1150 2300×0.02=46 2300×0.02=46 2300 2300 16714—17740 1265 368 230 368 253 69 350 322 3225 19939-20965 文化娱乐室 其 他 小 计 总 计 2050 15275—16033 注1:本表中其他包括生活锅炉房、茶水间、室外公用厕所等。 注2:本表居住建筑为楼房,公共建筑为平房。 注3:按本导则表1注中原为I类地区核为Ⅱ类地区的仍按1类地区计算。
表N.3 安装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表(2×300MW机组)
建 分类项目 I类地区 筑分类 居 双职工宿住舍 900×(0.048~O.06%) =43~54 4356-4477 36 1548-1944 1100×(O.048-0.06%) 38 =53-66 1lOO×(0.88—O.904) 6.0 =968—994 0.55 0.12 0.18 7.0 4.5 0 025 5903-6421 495 108 81 189 122 23 300 1100 1100 llOO×0 5=550 ll00×0.03=33 llOO×0.03=33 1100 0.55 0.14 0.19 7.5 5.0 0028 7822—8972 605 154 105 248 165 31 330 5808-5964 2014,2506 1400×(0 048—0.06) 40 =67-84 14400×(0.88-0.904) 6.5 =1232—1266 1400 1400 1400×O.5=700 1400×0.03=42 1400×0.03=42 1400 0.55 0.16 0.20 8.0 5.5 0.030 10688-11589 770 224 140 336 231 42 350 8008-8229 2680—3060 计算人数 户数 m/人 户 2 n类地区 面积 m 2 Ⅲ、Ⅳ类地区 m/人 户 2 计算人数 户数 面积 m 2 计算人数 户数 m/人 户 2 面积 m 2建 单身宿舍 900×(O.88-0.904) 5.5 筑 =792-814 小 计 公 食 堂 900 共 医务所 900 性 浴 室 900×O.5=450 建 招待所 900×0.03=27 筑 托儿所 900×0.03=27 小卖部 900 文化娱乐室 其 他 900 小 计 总 计 0.12 108 1426 7330-7847 1100 O.13 143 1781 9603-10253 1400 0.14 196 1289 12977-13878 注1:本表中其他包括生活锅炉房、茶水间、室外公用厕所等。 注2:本表居住建筑为楼房,公共建筑为平房。 注3:按本导则表1注中原为I类地区核为Ⅱ类地区的仍按I类地区计算。
表N.4 安装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表(2×600MW机组)
建筑分类 居住建双职工宿舍 1300×(0.048,0.06) 36 =62~78 2232~2808 1500×(0.048-0.06) =72~90 6292~6263 1500×(0.88-O.904) 6.0 =1320,1356 0.55 0.11 0.18 7.0 8524~9271 715 156 117 273 1500 1500 1500×0.5=750 1500×0.09=45 0.55 O.14 0.19 7.5 38 2736~3420 1800×(0.048-0.06%) 40 =86~108 7920~8136 1800×(0.88—0.904) 6.5 =1584~1627 10656~11556 825 210 143 338 1800 1800 1800×O.5=900 1800×0.03=54 0 55 O.16 0.2 8.0 13736~14896 990 288 180 432 1096~10976 3440~4320 分类项目 I类地区 计算人数 户数 m/人 户 2 Ⅱ类地区 面积 m 2 . 田、Ⅳ类地区 m/人 户 2 计算人数 户数 面积 m 2 计算人数 户数 m/人 户 2 面积 m 2 单身宿舍 1300×(0.88-0 904) 5.5 =1144~1175 筑 小 计 公 食 堂 1300 共 医务所 1300 性 浴 室 1300×0.5=650 建 招待所 1300×O 03=39
托儿所 1300×O.03=39 小卖部 1300 筑 文化娱乐室 其 他 1300 小 计 总 计 4.5 0.025 176 33 36O 1500×O.03=45 1500 5.0 O.030 225 45 330 1800×003=54 1800 5.5 0.030 297 54 350 0.12 156 1926 1500 0.13 195 2311 1800 0.14 252 2843 16519~17739 1000—11197 12967~13867 注1:本表中其他包括生活锅炉房、茶水间、室外公用厕所等。 注2:本表居住建筑为楼房,公共建筑为平房。 注3:按本导则表1注中原为I类地区核为Ⅱ类地区的仍按I类地区计算。
表N.5 土建、安装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表
(2×900MW机组)
(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2×900MW机组实例)
建筑 分类 居住 建筑 土 建 分类项目 面积 m 单身宿舍 食 堂 医务所 浴 室 公共性建筑 招待所 小卖部 文化娱乐室 其 他 总 计 5948 960 24 126 1% 126 7380 2安 装 面 积 m 1375+5350+2900=9225 700+813=1513 25 200+175=375 500+266=766 40 260 50+275=325 12529 2 备 注 土建两个单位总人数为2000人~2400人 安装二个单位总人数为2600人~ 3000人 注1:本表中其他包括生活锅炉房、茶水间、室外公用厕所等。 注2:现场总人数中约有50%的人员为通勤车或在厂外自行解决宿舍,不在现场居住。 附 录 O (资料性附录)
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汇总(2×900MW机组) (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2×900MW机组实例) 表O.1 施工临时建筑参考面积汇总表(2×900MW机组)
序号 分 类 项 日 1 生产性临时建筑 2 生活性临时建筑 3 合计:1+2 4 生产临时建筑:生活临时建筑 单 位 m2 m2 m2 土 建 11261 7380 18641 1:0.66 安 装 20420 12529 32949 1:O.61 附 录 P (规范性附录) 施工力能供应计算参数
表P.1 各项工程直接生产用水量表
序号 1 2 3 4 5 用水对象 浇灌混凝土全部用水 拌合普通混凝土 拌合轻质混艇土 拌合泡沫混凝土 拌合热混凝土 单 位 L/m L/m L/m L/m L/m
33333用水量 1700~2400 250 300~350 300~400 300~350 备 注 综合用水 续表6 拌合预制混凝土 L/m3 200 7 混凝土养护(自然养护) L/m3 200~400 8 混凝土养护(蒸汽养护) L/m3 500~700 9 冲洗模板 L/m2 5 10 清洗搅拌机 L/台班 600 11 机械冲洗石子 L/m3 600 12 人工冲洗石子 L/m3 1000 13 洗 砂 L/m3 1000 14 砌砖工程全部用水 L/m3 150~250 15 砌石工程全部用水 L/m3 50~80 16 粉刷工程全部用水 L/m2 30 17 砌耐火砖砌体 L/m3 100~150 包括砂浆拌合 18 浇 砖 L/万块 2000~2500 19 浇硅酸盐砌块 L/m3 300~350 20 抹 面 L/m3 4~6 不包括调制用水 序号 用水对象 单 位 用水量 备 注 2l 楼地面 L/m3 190 找平层同 22 石灰消化 L/m3 3000 23 砂浆拌合 L/m3 300 24 工业管道工程 L/m3 35 表P.2 生活用水量表
序号 用水项目 单 位 耗水量(L) 备 注 1 全部生活用水 人·日 100-120 综合 2 饮用及盥洗 人·日 25—30 3 食堂 人·日 15—20 4 浴室 人·次 50—60 5 理发室 人·次 15 6 医务所 病床·日 100—150 7 洗衣 人 30—35 8 招待所 床·日 50—100 有集中盥洗室 9 托儿所 人·日 25-50 无住宿 表P.3 室外消防用水量表
序号 用 水 项 目 按火灾同时发生次数计 单 位 耗水量 1 居住区消防用水 1-1 5000人以内 一次 L/s 10 1-2 10000人以内 二次 L/s 10~15 1-3 25000人以内 二次 L/s 15~20 1 施工现场消防用水 2—1 施工面积在25万m2以内 二次 L/s 15~20 1—2 每增加25万m2递增 L/s 5
表P.4 用水不均衡系数表
用水类别 直接生产用水K1 施工机械用水K2 生活用水K3 用水对象 工程施工用水 附属生产企业用水 施工机械运输机具用水 动力设备用水 现场生活用水 居住区生活用水 不均衡系数 1.50 1.25 2.00 1.05~1.10 1.30~1.50 2.00~2.50 表P.5 主要施工机械功率表
机械名称 型 号 FZQ2000 FZQl250 塔式起重机 DSQ4000 DBQ3000 BTQ1000 炉顶起重机 300tmⅡ 功率 kW 247.1 162.0 436.0 296.6 292.5 140.0 7 8 9 10 60t/42m 40t/42m 101.6 86.6 振动打拔桩机 普通车床 交流电焊机 逆变电焊机 ZX7-400S19 龙门起重机 301/32m 10t/32m 10t/20m 卷扬机 JJM-3 JJM—5 JJM—1O 施工电梯 人货两用电梯 振动打拔桩机 SCD200/200 SCT100S DZ45、DZA5Y DZ30Y DZ55Y 62.6 30.6 23.0 7.5 11.O 22.0 30.0 9.5 45.O 30.O 55.0 15 平板式振动器 ZT-1.5x6 0.5~1.1 3 14 混凝土搅拌楼 (站) 插入式振动器 ZX25~ZX70 0.8~1.5 11 12 钢筋弯曲机 钢筋调直 切断机 GW40.WJ40 GT4/14 3.O 4.0 21.0 序号 机械名称 型 号 功率 kW DZ90A、DZ90B 90.0 C630 BX3-300-2 BX3—500-2 LHL315 ZX7-400ST2 3.O 23.4 38.6 12.5 12.5~ 21.O GT6/14 11.O GT6/8 GT3/9 HKL-80 5.5 7.5 41.O
表P.6 综合用电系数和功率因数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台 数 综合需要系数x 0.70 O.?5 O.70 O.O 0.60 功率因数cos O.68 O.75 O.70 0.65 0.50 1 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 10台以下 2 皮带运输机、空气压缩机 10台以下 10台以上 30台以上 10台以下
3 电焊机 10台以上 30台以上 0.40 O.30 O.5O O.40 0.40 O.70 0.45 0.40 0.50 0.40 0.50 O.80 4 起重机、提升机 10台以下 10台以上 5 木作加工、金属加工机 6 水泵、通风机 注:平均功率因数cos可取O.70-O.75。 表P.7 室内照明用电表
序号 用电名称 1 混凝土及灰浆搅拌站 2 钢筋室外加工 3 钢筋室内加工 4 细木加工 5 木材加工模板 6 混凝土预制构件场 7 金属结构及机电修配 8 水泵房 9 设备安装加工间 10 发电站及变电所 11 汽车库或机车库 12 锅炉房 13 仓库及棚仓库 14 办公楼及试验室 15 浴室、盥洗室、厕所 16 理发室 17 宿 舍 18 食堂或俱乐部 19 医务所 20 招待所 定额容量 5.OW/m 10.OW/m 8.OW/m 5.OW/m~7.OW/m 8.OW/m 6.OW/m 12.OW/m 7.OW/m 8.O W/m 10.OW/m 5.OW/m 3.O W/m 2.OV/m O.5kW/间-3.OkW/间 3.OW/m 0.3kW~1.OkW 0.5kW/间~2.OkW/间 5.0kW/处~12.0kW/处 O.3kW~2.OkW O.5kW/间~2.OkW/间 22222222222222 备 注 综合用电 综合用电 综合用电 综合用电 综合用电 综合用电 表P.8 室外照明用电表
序号 用电名称 1 人工挖土工程 2 机械挖土工程 3 混凝土浇筑工程 4 砖石工程 5 打桩工程 6 安装及铆焊工程 定额容量 2序号 用电名称 卸车场 设备及半成品堆放 车辆行人主干道 车辆行人非主干道 警卫照明 定额容量 1.OW/m 0.8W/m 2000.OW/km 1000.OW/km 1000.OW/km 22 O.8W/m 7 1.OW/m 8 1.OW/m 1 2W/m 22229 10 0.6W/m 11 2.OW/m 2 表P.9 割炬型号及气体消耗量表
型号 割嘴 号码 割嘴孔径 切割厚度范围 mm 低碳钢 压力 MPa 氧气 乙 炔 耗气量 m/h 氧 气 乙 炔 3
G01— 30 1 2 3 0.6 O.8 1.O 1.O 1.3 1.6 2~10 10~20 90~30 10~25 25~50 50~100 0.20 O.25 0 30 0.20 O.001~0.100 O.8 0.001~O.100 1.4 0.001~O.100 1.2 O.21 O.24 0.31 GO1— 100 1 2 3 O.001~O.100 2.2~2.7 O.35~0.40 O.35 O.001~O.100 3.5~4.3 O.46~O.50 0.50 O.001~0.100 5.5~7.3 0.55~O.61 续表
型号 割嘴 号码 割嘴 孔径 mm C01—300 1 1.8 2 2.2 3 2.6 100~150 1.50~200 200~250 250~300 切割厚度范围 低碳钢 压力 MPa 氧气 0.50 0.65 0.80 1.00 乙 炔 耗气量 m,/h 氧 气 乙 炔 0.001~0.100 9.0~10.8 0.68~0.78 0.001~0.100 11.0~14.0 0.80~1.10 0.001~0.100 14.5~18.0 1.15~1.20 0.001~0.100 19.0~26.0 1.25~1.60 4 3.0 表P.10 常用风动工具耗气量表
序号 工具名称 型 号 耗气量 m/min YQl50A YQl50B YQl00 YQIOOA YG40 YGS0 YZl00 YZ220 YT30 Y125 3 气腿式凿岩机 YT23 YTP-26 YTl8 4 手持式凿岩机 Y-3 C100 C150 M16~M40 G8 G10 03—11 3 需要气压 MPa 11.O~13.O 0.5~O.6 10.0~12.0 0.5-0-6 9.O 0 5~O.6 1 潜孔凿岩机 6.5~7.5 0.5~0 6 5.0 8.5 12.O 13,0 2.9 2.6 O.5~0.6 O.5~O.7 0.5 O.5 0.5 0.5 1 导轨式凿岩机 2.4~2.8 O.5~O.6 3.3 2.5 0.7 6.0 12.0 O.5~O.7 0.5 0.5 O.5~O.6 0.5~0.6 5 冲击器 6 铆钉机 0.8~1.0 0.5~O.6 0.8 1.2 O.5 0.4 7 风 镐 0.9~1.O 0.4 续表
序号 工具名称 型 号 耗气量 m/min 8 除锈机 XH—6
1.4 3 需要气压 MPa 0.6 9 除锈器 10—3 0.4mm~1.0mm喷嘴 1.O 0.5 10 油漆设备 0.3~1.7 O.3 11 喷丸清理 吹嘴6mm~9mm 2.3~5.5 0.6 表P.11 风动工具同时使用率系数(K1)表
风动工具数量 同时使用系数K1 1 2~3 4~6 7~10 12~20 30~50 70 0.43 1.00 0.90 O.80 0.77~O.70 0.67~O.58 O.50 表P.12 风动工具利用系数(K3)表
序号 1 2 3 4 5 机具名称 凿岩机 风铲 风钻 风砂轮 铆钉枪 K3 序号 机具名称 喷砂室 吹洗喷嘴 风动夹具 喷漆枪 K3 0.60~O.80 0.08~0.20 0.02~O.08 0.60~O.80 0.30~0.50 6 0.20~0.40 7 O.10~0.20 8 0.20~O.40 0.30~O.50 9 附 录 Q (资料性附录) 施工用气量参考表
表Q.1 安装工程氧气、乙炔、氩气耗用量参考表 瓶
装机台数及容量 2×300MW 2×600MW 氧 气 25000~30000 33000~42000 3 乙 炔 7500~9000 10000~14000 氩 气 1000~1200 1500~1800 注:气瓶容积按标准6m计算。 表Q.2 安装工程每8h气、乙炔、氩气最大耗用量参考表
氧 气 m 720~840 960—2040 3 乙 炔 瓶 36~42 48~102 m 216~252 288~712 3 氩气 瓶 10~16 18~27 装机台数及容量 瓶 2×300MW 2×600MW 120~140 160~340 附 录 R (规范性附录) 冬期施工用热计算
R.1 冬期施工耗热量Ql有两种方法计算。
a)按冬期高峰施工月连续高峰施工日的工程量,以表R.1、表R.2所列不同施工方法和建筑物临时采暖的单位耗热量,按
照图R.1的方法绘制耗热图线以求得冬季施工总耗热量Q1。
b)按冬期高峰施工月的月工程量,参照表R.2的单位耗热量进行计算:
Q1[(P1q1)(P2q2)]K/T(V3q3) (R.1)
式中 Q1——总耗热量,W; ∑(P1q1)——土建施工热耗总和,J; P1--土建工程的月施工量,m3\, q1——土建工程单位体积的热耗,J/m; ∑(P2q2)——安装作业的热耗总和,L P2——安装作业的月施工量,m3或m2; q2——安装作业的单位热耗,J/m3或J/m2; ∑(V3q3)——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耗热量总和,W; K--月施工的不均衡系数,取1.1-1.3; T--月施工的施工时间,s;
V3——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的体积,m3; q3--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的单位耗热量,W/m3。
R.2 生产厂房的临时采暖耗热量Q:见表R.1的单位耗热量, 按下式计算:
Q2=∑(V4q4) (R.2)
式中 Q2--生产厂房的临时采暖总耗热量,W; V4——各临时采暖生产厂房的建筑体积,m3;
3
q4--各临时采暖生产厂房的单位耗热量,wm。 R.3 供热锅炉容量按下式确定:
当Q2>Q1时: W=K1K2(nQ1+Q2)/i (R.3) 当Q2〈Q1时: W=K1K2Q1/i (R.4) 式中W——锅炉容量,kg/s;
K1——临时供热管道的热损系数,视管道的保温及管理水平而异,取1.10~1.25; K2——锅炉储备系数,取1.15—1.20;
n——土建施工系数,按进入试运阶段时土建施工量的多少而定,取0.10~0.50; i---蒸汽的热焓,J/kg。
表R.1 建筑物临时取暖单耗热量指标表
序号 类 别 建筑物名称 单位 室外温度 ℃ 1 未完建筑物 附属建筑 主厂房 主厂房 2 已完建筑物 附属建筑 m3 3 临时建筑取暖 砖混、砖木 10 -20 -30 -lO -20 -30 -10 -20 -30 -lO -20 -30 -10 -20 -30 15 10 室内温度 ℃ 单耗热量 W/m 28 42 56 23 35 46 13 19 24 14 21 28 29 41 52 33
注1:主厂房及附属建筑的临时建筑取暖的室内计算温度取10℃,由于建筑物当时的封闭条件差,实际都低于计算温度。 注2:计算临时采暖取建筑物的外围体积。 表R.2 冬期施工单耗热量指标表
类别 方 法 单位 室外温度 制品温度 ℃ ℃ 单位热耗 KJ/m 3加热延续 时 间 h 单耗热量 W/m 3 备 注 材 料 加 热 混凝土 m3 组成料 -10 -20 -30 40 188100 225720 263340 4.0 13062 15675 18288 包括砂、 石、水的 加热
续表
类别 方 法 单位 室外温度 制品温度 ℃ ℃ 单位热耗 KJ/m 3加热延续 时 间 h 单耗热量 W/m 3 备 注 材 料 加 热 砂 浆 -lO -20 -30 40 160094 191862 22A048 4.0 11118 13324 15559 包括砂、 水的加热 组成料 √ 热 拌 混凝土 组成料 -lO -20 -30 -1O -20 -30 -10 -20 60 201894 230736 259578 0.3 186938 213644 240350 混 凝 土 养 护 内 部 通气法 毛管法 m 3 50 731500 836000 940500 4064 4644 5225 5295 60 953040 1099340 1241460 50.0 6107 6897 10102 11611 13120 -30 -10 -20 -30 -10 -20 -30 80 50 1818300 2090000 2361700 643720 706420 773300 汽套法 26.O 6877 7547 8262 养护池 养生窑 建筑物解冻 砖混 结构 m 3 -10 -20 -30 10 21318 31350 41800 592 10.0 870 1161 5225 土 方 化 冻 -lO -20 -30 451440 873620 1074260 黏土x 1.1-1.1, 喷汽法 24.0 10111 12433 48.0 2903 3822 4644 m 3 -1O -20 -30 5 501600 660440 80C560 排管法
附 录 S (资料性附录)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参考资料
表S.1 2x300MW工程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参考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工作能力 数量 台 1 塔式起重机 1200tm~3000tad 50t~100t 2 3 4 5 6 7 8 9 10 11 塔式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 龙门起重机 龙门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 汽车式起重机 汽车式起重机 汽车式起重机 挖掘机 300tm/16t 1~2 1~2 轨道式能力取较高值,附壁式能力取较低值 逆变或硅整流 备 注 80tm~120tm/8t~10t 1~2 40t/42m~63t/42m 4~6 10t/22m~20t/22m 4~6 150t~250t 50t 90t~120t 40t~50t 20t~25t 1.Om3~1.6m 80kW~160kW 10t~15t 50m/h~80m/h 85m/h~100m/h 40m/h~60m/h 6m 300A~400A 120kW~180kW 33333333 1~2 2~4 1 2 2~4 2~4 4~6 8~15 1 2~4 1~2 6~10 150~200 6~8 6~10 1~3 12 推土机 13 自卸卡车 14 15 混凝土搅拌站 混凝土泵车 16 混凝土固定泵 17 混凝土搅拌辖送车 18 19 20 21 直流电焊机 热处理机 x射线探伤机 超声波探伤机
序 号 22 23 机械名称 7射线探伤机 施工电梯 工作能力 75m 数量 台 1 2 备 注 注1:本表是以一个施工单位承接2x300MW工程施工的方式考虑,发生其他施工承包方式时则可根据其工程范围作相应变更。 注2:各种大型吊车的配置总数可根据施工方法相应增减。
表S.2 2×600MW工程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参考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工作能力 数量 台 1 塔式起重机 1200tm~4000tnd 50t~120t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塔式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 龙门起重机 龙门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 汽车式起重机 汽车式起重机 汽车式起重机 挖掘机 推土机 自卸卡车 混凝土搅拌站 混凝土泵车 混凝土固定泵 混凝土搅拌输送车 直流电焊机 300urdl6t 1~2 2~3 轨道式能力取较高值,附壁式能力取较低值 逆变或硅整流 备 注 80tm~120tm/8t~10t 1~3 40t/42m~63t/42m 5~8 10t/22m~20t/22m 5~8 150t~300t 50t 90t~120t 40t~50t 20t~25t 1.0m~1.6m 80kW~160kW 10t~15t 5Om/h~80m/h 85m/h~100m/h 40m/h~60m/h 6m 300A~400A 333333333 2~3 3~5 1 2~3 2~4 3~5 4~6 8~15 1~2 2~4 2~3 8~12 200~300 续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工作能力 数量 台 19 20 21 22 23 热处理机 x射线操伤机 超声波探伤机 射线探伤机 施工电梯 120kW~180kW 85m 6~10 8~12 2~3 1~2 2~3 备 注 注1:本表是以一个施工单位承接2~600MW工程施工的方式考虑,发生其施工承包方式时则可根据其工程范围作相应变更。 注2:各种大型吊车的配置总数可根据施工方法相应增减。
附 录 T (规范性附录)
火电施工常见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表T.1 火电施工常见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表
代码 1 105 10505 危险和有害因素 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 强度不够 火电施工作业活动 1 起重吊装作业 2 临时构架、脚 手架搭设 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1 吊具、索具,浪风绳强度不够,千斤绳夹角过大等造成起重事故 2 构架强度不够,造成倒塌事故 3 压力管道施工 3 管道、管件、支吊架强度不够,造成事故 10610 刚度不够 1 行车吊装作业 1 超载吊装,由于刚度不够而使行车粱永久变形 2 混凝土浇灌作业 2 模板刚度不够,混凝土产生变形 续表
代码 10515 危险和有害因素 稳定性差 火电施工作业活动 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使用移动式吊机、 吊机、叉车稳定性不够,产生吊机倾覆事故 叉车从事吊装运输作业 10520 密封不良 机组分部试运行 1 高温介质泄漏事故 2 有害及危险物质泄漏事故,如酸、碱、氢气等 10525 应力集中 吊装作业使用钢丝绳 1035 外露运动件 由于钢丝绳使用不规范造成应力集中如:钢丝绳打结、与 物体棱角直接接触 1 转动机械试运行 1 靠背轮等外露运动件造成伤害事故 2 使用施工小型机工具 2 砂轮片、钻头、冲头、风扇等外露运动件造成伤害事故 吊机操纵器失灵造成的事故 10540 10550 操纵器缺陷 制动器缺陷 使用吊机作业 使用吊机、手动葫 制动器失灵造成的事故 芦从事起重作业 110 防护缺陷
11005~ 11010 115 无防护及防护 装置、设施缺陷 电危害 1 进入施工现场 1 缺乏必要的安全网、防护栏杆、孔洞盖板等安全设 2 高空作业 区域作业 及其影响区域 区域作业 6 带电作业 施,施工人员未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或安全设施、防护用品有缺陷 2 未系安全带、水平扶绳或安全带有缺陷 6 带电作业无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有缺陷 3 进入粉尘超标 3 无通风设施、未戴防尘口罩或设施有缺陷 4 从事射线作业 4 无防护有害射线设施或设施有缺陷 5 进入噪声超标 5 未鞋耳塞等防护设备或设备有缺陷 续表
代码 11505 危险和有害因素 带电部位裸露 火电施工作业活动 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1 电气试验或其 1 人体接触带电裸露部位 他作业 高压线附近区域作业 11510 11515 漏电 雷电 使用电动工具 电动工具漏电造成触电的危险 裸露部位 2 吊机或人员在 2 吊杆或工具材料接触带电 无防雷设施区域内 作业 设备和人员受雷击的危险 11520 静电 在有易燃易爆物品 发生火灾及爆炸的危险 区域内作业,如制氢 站、油库等 11525 电火花 在有易燃易爆物品 发生火灾及爆炸的危险 区域作业,如制氢 站、油库等 120 12005 噪声 机械性噪声 机械设备试运行,如 超标噪声对人体听力的影响 球磨机运行等 12010 电磁性噪声 焊机、变压器等电气 超标噪声对人体听力的影响 设备运行 12015 流体动力性噪 机组试运行、冲管、 超标噪声对人体听力的影响 管道吹扫、锅炉排汽 125 12510 130 13005 13010 135 振动危害 机械性振动 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运动物危害 混凝土振捣施工 人体受有害振动产生的危害 无损探伤作业 受有害电离射线伤害 高压电场区域作业 受有害非电离辐射伤害
13500 抛射物 1 车床等机加工作业 砂作业 1 铁屑等抛射物伤害 2 机械打唐和喷 2 砂粒等抛射物伤害 续表
代码 13510 危险和有害因素 飞溅物 火电施工作业活动 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1 焊接与切割作业 1 高温焊接金属飞溅物伤害危险 2 沥青加热熔化 作业 3 配酸作业 13515 13525 13530 坠落物 土、岩石滑动 料堆(垛)滑动 高空作业 土石方施工 2 高温沥青液体飞溅灼伤人体的危险 3 酸液飞溅灼伤人体的危险 1 工具、材料及设备坠落造成伤害 2 人员坠落造成伤害 土石方坍塌造成伤害 钢材、圆木、钢球 料堆(垛)滑动伤害 存放和装车作业 140 明火 现场焊接与切割等动火作业 引起火灾 145 14505 14510 14515 155 高温物质 高温气体 高温液体 高温固体 粉尘与气溶胶 机组试运行 机组试运行 焊接与切割 被高温烟气、蒸汽灼伤 被高温炉水灼伤 被高沮焊渣及切割物灼伤 1 水泥装卸作业 接触超标粉尘与气溶胶引起的危害 2 保温作业 3 油漆作业 160 16005 作业环境不良 作业区环境不良 1 土建安装交叉作业 作业 3 场地杂乱区域 作业 2 场地狭窄区域 作业区环境不良,引起的各种危险和危害 16010 基础下沉 1 移动式吊机作 1 基础下沉使吊机失稳 业 2 大型混凝土施 2 基础下沉使支护(架)系统失稳 续表
代码 16015 危险和有害因素 安全通道缺陷 火电施工作业活动 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1 厂房内施工高 1 安全通道狭窄不畅产生的危险 峰、交叉作业 停放、设备材料装卸 作业 2 厂区机械车辆 2 消防通道堵塞产生的危险
16020 采光照明不良 1 夜间作业 作业 2 容器、沟道内 采光照明不良引起的危险 16025 16030 16035 16040 16045 16055 有害光照 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 焊接作业 电焊和氩弧焊弧光对眼睛的伤害 容器、循环水管、 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引起的人体危害 电缆沟道内作业 给排水不良 强迫体位 雨季施工、循泵房 及电缆沟遭内施工 设备人员受淹的危险 狭窄区域内作业、 仰焊、车辆检修等特 强迫体位对人体的危害 殊作业 16060 高温高湿 1 大口径管道焊 接、锅炉检修等高温 作业 2 循泵房等高湿 区域内作业 高温高湿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165 16505 16510 16515 16520 信号缺陷 无信号设施、 信号选用不当、 信号位置不当、 信号不清 1 施工设备机械 缺乏必要的信号,如 运行状态信号、警示 信号、过载信号等 1 起重等作业指 信号缺陷造成的事故危险 挥信号选用不当,不 规范 3 信号装置或信 号发出位置不当 4 信号不清 续表
代码 170 17005 17010 17015 17020 17025 2 危险和有害因素 标志缺陷 无标志 标志不清 标志不规范 标志选用不当 标志位置缺陷 化学性危险和 有害因素 205 易燃易爆物质 施工作业过程常气、乙炔气、液化 气、汽油、柴油、煤
接触和使用易燃易爆物质带来的危险 火电施工作业活动 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施工现插对安全、 由于施工现场无标志、标志不清、标志不规范、标志选消防、卫生及公共信 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所造成的事故危险和危害 息标志的设计、选用 和布置 接触和使用煤粉、氢 油、油漆等易燃易爆 物质 210 自燃性物质 施工作业过程常接触和使用有自燃岩棉、木材及其制品、化工材料、老化的电气线路 自燃性物质造成火灾的危险 性的物质,如煤粉、 215 有毒物质 施工作业过程常 接触和使用氨气、氯 气、二氧化碳等有毒 接触和使用有毒物质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气体;含二甲苯的油漆、脱漆剂等有毒液体和石棉纤维、岩棉、红丹粉等有毒固体 220 腐蚀物质 施工作业过程常接触和使用酸碱等腐蚀性物质 接触和使用有腐蚀性物质给 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3 305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 续表
代码 危险和有害因素 火电施工作业活动 30505 细菌 1 施工作业现场 1 破伤风杆菌对人体的危害 存在的细菌 中存在的细菌 30510 病毒 现场饮食餐具中存在的病毒 310 4 405 传染病媒介物 现场生活区 蚊蝇、蟑螂、老鼠对人体的危害 体力、听力和视力超负荷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甲肝、乙肝病毒对人体的危害 2 现场饮食饮水 2 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对人体的危害 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负荷超限 1 加班作业 2 连续值班 3 长途驾驶 410 415 健康异常和从事禁忌作业 1 高空作业、机 1 高血压、心脏病等健康异常人员从事特殊作业带来械操作和车辆驾驶等特殊性作业 的危险 2 女工从事禁忌 2 女工从事禁忌作业对人体带来的危害
作业 420 42005 42010 42015 425 42505 42510 心理异常 情绪异常、冒 险心理 过度紧张 辨别功能缺陷 感知延迟 辨识错误 从事重大危险作 由于情绪异常,过度紧张或有冒险心理而产生的危险 业、施工机械操作、 机组试运行 从事重大危险作 由于作业和指挥人员辨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业、施工机械操作、 而引起事故的危险 机组试运行 5 505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指挥错误 从事重大危险作业、 由于指挥错误而造成的事故危险 施工机械操作、 机组试运行 续表
代码 510 危险和有害因素 操作错误 火电施工作业活动 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从事重大危险作 由于操作错误而造成的事故危险 业、施工机械操作、 机组试运行 515 监护失误 从事重大危险作 由于监护失误而造成的事故危险 业、施工机械操作、 机组试运行 6 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注: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选自GB/T13861--1992国家标准。 附 录 U (规范性附录) 火电施工常见环境因素
表U.1 火电施工常见环境因素识别表
序号 1 1-1 1-2 环境污染类别 大气污染 粉尘 火电施工作业活动 存在的环境因素 水泥、保温材料装卸 水泥、保温材料粉尘污染 烟尘:含硫化物(SO2、H2S)碳氧 1 使用燃煤小型 烟尘污染 化合物(CO、CO2)氟氧化物 (NO、NO2) 锅炉 2 施工机械及车 辆尾气 1-3 2 含氟气体(氟里昂) 使用氟里昂制冷设 含氟气体污染 备、1211灭火器 水污染
2-1 有机无毒物质 施工生活区污水 含磷废水、含粪便污水 续表
序号 环境污染类别 火电施工作业活动 2—2 酸碱及无机盐类 锅炉和管道酸洗、 含酸碱废水污染 暗室及金相作业、炉 前管道清洗、化水制 水过程排放 2—3 油污染 车辆冲洗、设备管 道和阀门水压清洗、 含油废水污染 食堂废水排放 2—4 3 3—1 3—2 病原微生物 固体废弃物 工业废弃物 商业废弃物 医务室废水 1 焊接作业 3 保温作业 5 车辆检修 6 电气安装 含病原微生物废水污染 1 焊条头、焊接药皮、废磨光头 3 石棉、岩棉等保温材料 废手套 5 废乾胎、废滤清器芯、废刹车片 6 废电缆(头)、废电线、废绝缘子、废滤油纸 存在的环境因素 2 金相及无损探伤 2废射线源、PT试剂罐、废底片 4 设备及管道安装 4 废钢材边角料、法兰密封垫、含油废棉纱、废砂布、 1 施工管理和 1 废电池、废塑料、废灯泡、废硒鼓、废腊纸、废油作业过程 2医务及救护 墨桶 2过期药品、外科敷料 1 废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砖、水泥、木材、混凝土制品等 2 废建筑施工设备和材料,如废振动器、废模板、废脚手架卡头 3—3 建筑废弃物 土建施工 3—4 4 生活废弃物 噪声 施工生活区 生活垃圾、一次性饭盒、剩余饭菜 续表
序号 4—1 环境污染类别 交通噪声 火电施工作业活动 存在的环境因素 施工区域内车辆行驶 4—2 工业及建筑噪 1 土建施工 3 机组分部试运行 5 5—1 5—2 热污染 热气体排放 热液体排放 机组分部试运行 机组分部试运行 1 打桩、混凝土搅拌超标噪声 声 3 锅炉冲管、安全阀排汽、 风机运行 烟气排放 循环水排放 夜间运输超标噪声 2设备安装作业 2 施工机械运转超标噪声、冷作敲打噪声、管道打磨噪
6 6—1 6—1 7 8 续表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 无损探伤作业 源及其包装物 放射性射线 无损探伤作业 x、射线 电磁辐射污染 变电站试运行 电磁辐射污染 其他 附 录 V (规范性附录) 火电施工常见特殊过程
表v.1 火电施工常见特殊过程识别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作业过程和活动 1 土 建 1—-1 基础工程 桩基(钢管桩、灌注桩、混凝土桩、砂桩、水泥土搅拌桩等) 序号 专业名称 作业过程和活动 1-2 混凝土工程 大批量混凝土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作 1-3 钢筋工程 钢筋焊接 1-4 防水工程 地下防水、屋面防水 2 焊 接 2-1 锅炉焊接 锅炉钢结构焊接、受热面管子焊接、密封件焊接 2-2 管道焊接 四大管道焊接、油系统、氢系统管道焊接 除氧器焊接、≥0.1MPa高温水箱、疏水扩容器、空气罐等压力 2-3 压力容器焊接 容器焊接 2-4 钢结构焊接 厂房钢结构焊接 2-5 其他焊接 凝汽器钍管焊接、封闭母线焊接 3 起重运输 3-1 起 重 锅炉大件吊装、汽轮机和发电机大件吊装、电气开关柜和瓷瓶吊装 3-2 运 输 电厂设备厂内外运输 4 锅炉安装 锅炉酸洗、中小型锅炉的耐火材料敷设工程 5 汽机安装 汽轮机扣盖、凝汽器铜管胀接 6 电气安装 母线压接、电缆头制作、接地网施工、电缆防火设施 7 油漆和防腐 7-1 油 漆 钢结构油漆、设备和管道油漆 7-2 防 腐 循环水管等地下管道防腐、除氧器等设备内部防腐、化水废水系统防腐 注: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附 录 W (规范性附录)
火电施工常见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
表W.1 火电施工常见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表
序 1 专业名称 土 建 有可追溯性要求产品名称 主体工程使用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及其添加剂、防水工程使用的防水材料、钢结构高强螺栓 2 3 焊 接 管 道 焊条、焊丝、氩气、焊剂 高温高压或合金钢管子、管件、阀门、法兰密封材料、流量孔板、主要支吊架弹簧、管道保温材料、管道防腐材料 4 锅 炉 锅炉钢结构高强螺栓、锅炉钢结构油漆、合金钢零部件、炉墙耐火及保温材料、锅炉水压试验后防腐材料、锅炉酸洗材料、主要锅炉辅机的轴承、易损件、润滑油 5 汽 机 汽机本体润滑油、液压油,主要辅机的轴承、易损件、辅机润滑油,汽机本体保温材料、容器内部防腐漆 6 电 气 变压器油、六氟化硫气体、动力电缆、电缆头制作材料、电缆防火材料、电缆沟防火封堵材料、接地工程使用的材料 7 8 9 热 控 水处理 消防工程 合金钢管子、管件、阀门、法兰密封材料、控制电缆、主要热控元件 树脂等水处理填充材料和添加剂 灭火剂(泡沫、干粉)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条 文 说 明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目 次
l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总则
4 施工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5施工综合进度 6施工总平面布置 7 施工临时设施及场地 8施工力能供应
9 主要施工方案及特殊施工措施
10 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 11 文明施工
1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1 范 围
根据DL/T 800---2001《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编为新版第一章。
由于目前300MW及以上机组已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主力机组,为了适应电力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故本《导则》适用范围为两台300MW及以上的燃煤新建电厂,同时根据国家经贸委发布的《电力工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及规定(2002年版)》,明确扩建工程开工日期与前一期工程最后一台机组相距3年以上或本期建设机组等级大于前一期机组等级的工程也视为新建工程。对于小于300MW机组的工程,本《导则》也可参照使用,并作了说明。 2 引 用 标 准
根据DL/T 800—2001《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将各章引用标准(包括标准号)汇编后成为新版第二章,本次修改内容已与这些标准的现行版本有关规定相协调,并将随着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修改作相应的修改。
按引用标准的规定表达方式,在引用标准前加入“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的文字。 3 总 则
3.0.1 对《导则》编制的目的意义作了适当的修正,制定《导则》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同时也是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这不仅是现代施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与新《导则》增补大量关于施工管理内容相呼应。 3.0.2 根据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大纲”审批意见,新《导则》明确为国家电力公司企业标准,不仅是施工单位编、审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同时也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在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在无施工总承包单位情况下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性文件。 3.0.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建设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度以来,电力建设施工出现多种承包方式,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单位已不局限于施工单位,本条文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组织编制单位作了新的规定:当工程有施工总承包单位时,施工组织总设计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组织编制、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由各分包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当工程没有施工总承包单位时,施工组织总设计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负责组织各施工单位编制。
3.0.11 原《导则》按地区气象条件分为三类地区,1997年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电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力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中已改为四类,更为合理。为力求相互的一致性,新导则也改划为四类。
4 施工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4.1 一 般 要 求
4.1.1 施工组织机构是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效率,以达到项目管理最终目标的前提,是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项目法人及招投标制度的实施,对施工承包单位现场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项目经理人选和专业管理人员的配置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新《导则》增补了“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的配备”的章节内容。 4.2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
4.2.1 由于目前建设单位采用多岛招标,多方承包施工的方式越来越普遍,施工单位现场项目部组织机构也形式多样,本《导则》不可能对所有各种承包模式的组织机构的设置作出规定,为使现场组织机构设置更具完整性,本条文对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组织机构的设置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施工承包单位可以根据工程特点、承包范围和合同的要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按照本条文的原则进行设置,不强求统一。要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4.3 现场管理人员的配备
4.3.4 本条文对现场管理人员的配备人数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84)水电劳字第39号文《火电送变电施工企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中2×300MW机组工程火电安装管理人员数为工程定员总数的10.3%,建筑为9.3%,按此比例配备现场管理人员数明显偏高,而且目前的施工项目经理负责制和当时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制,因此该文件已不具有指导意义。新《导则》现场管理人员的配备数量是修编过程中经过调研,综合目前几个典型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实际配备的相关资料编制的。新《导则》对现场管理人员数不作为指标提出,表2现场管理人员数表供施工单位在实际工程中参考使用。 4.4现场施工人员数
4.4.2 现场施工人员数原《导则》作为控制指标,也是决定现场生产、生活临时建筑及力能供应的重要计算依据之一。但随着电力建设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施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目前现场施工人员数比原《导则》的控制指标明显下降,作为控制指标已无实际意义。新《导则》改为《现场施工人员数表》,表内具体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数据是参考了近年来全国2×300MW、2×600MW机组典型工程现场实际人数汇编而成,比原《导则》指标人数折减约40%左右。 5施工综合进度 5.2 施 工 工 期
5.2.1 新《导则》强调提倡合理工期,因此原《导则》中关于缩短工期的内容和用词都不再使用。本条文强调了制定合理工期的重要性,并要求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在决策施工工期时应本着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原则,制定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的建设工期。 5.2.3 当前材料设备的供应,施工图纸的交付进度仍是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能否准点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是施工企业无法左右的,因此本条文对建设单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5.2.4 市场经济一切以合同为依据,原《导则》施工工期指标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已无实际指导意义,而且随着机组容量不断增大和其他因素的改变,原《导则》的“指标”也不再适用。电力工业部电建(1997)253号《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是目前都认为比较合理的工期,因此新《导则》将《工期指标》改为《新建工程定额工期表》。施工组织设计中综合进度编制的依据是合同约定的工期而不是《定额工期》《定额工期》,对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在决策工程项目工期时起指导作用。
5.2.7 “主厂房开工”的含义,各地区施工单位过去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地区以主厂房挖土为起始点,有的地区以浇第一罐垫层混凝土为起始点,本次修编时也有不同意见,根据电力工业部电建(1997)253号文《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规定,主厂房开工以主厂房挖土为标志,因此新《导则}重新作了明确。
5.2.13 为了与“新启规”相一致,本条文明确了“机组投产”是指机组整套启动并完成168h试运行后移交生产。机组整套启动及移交条件应符合《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 5.3施工进度控制
5.3.3 施工图纸、资料交付进度是施工项目准点开工的基本保证,也是进度控制的重要对象之一。施工单位在取得施工图纸后还需进行图纸的学习、领会、审核、编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以及材料机械等大量准备工作,为此本条文提出了建设单位需在工程项目开工前2个月提供施工图纸、资料的要求。2个月时间不是强制性指标,但建设单位应该以此为目标为施工单位创造条件,确保工程计划进度的实施。
5.3.4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能按计划进行,本条文对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及材料要求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在单位工程开工前1个月到达现场。随着设备制造质量的提高,一般新设备现场不再解体检查,但是设备到达后还需进行开箱检验以及施工技术准备的时间,1个月时间是比较合理的。 6施工总平面布置 6.1 一 般 要 求
6.1.5 计算机软件绘图具有清晰、图纸的面幅小的优点,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本条文对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施工总平面图提出了要求。根据“火电工程测量技术规程”对基本比例尺的规定,增加了“1:5000”,并要求比例恰当,满足施工需要。 6.1.6 分标段招标的工程,各标段施工平面布置的技术经济指标仅反映该标段的情况,要求建设单位将各标段的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可以得出整个工程的施工总的技术经济指标。
6.2 施工区域划分与施工用地面积指标
6.2.1 生活区的布置实际情况比较复杂,难以做到尽量与当地城镇和电厂生活区布置相协调或毗邻的要求,根据电力工业部电电规(1997)274号文《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大纲设计规定》(试
行)要求,改为“应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有利职工健康安全 为原则”这一原则性的提法。
6.2.3 工程在分标段招标,由多家施工单位施工的情况下,施工区域的划分,应尽可能重复利用施工场地,以达到节约施工用地的目的。由于没有施工总承包单位,就需要建设单位作出统筹安排。
6.2.7 在分标段招标的情况下,存在两台机组分为不同标段由不同施工单位施工的情况,有时建设单位为了缩短工期,要求两台机组同时施工。河北国华定洲电厂(2×600MW),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将其作为施工总平面布置举例收在附录E。
6.2.11 由于“TJ 16--197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改为现行规范“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附录F“临时建筑及堆放场防火间距”是根据GBJ 16---19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制定的。
6.2.12 大容量机组在施工现场多有布置放射源库的情况,放射源库的设计和安全距离要求受卫生行政部门、公安部门的管理,有具体的要求。在施工总平面布置时应予考虑。
6.2.13 施工用地面积表的修改主要按照《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大纲设计规定》电规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1997)274号文的用地指标数及有关的规定,同时参考了调研的资料。2×900MW机组工程施工用地指标没有规定,收资调研仅外高桥一项工程。外高桥电厂二期施工区用地27.88hm2,生活区用地6.9hm2。施工区用地指标基本采用外高桥工程的面积数27hm2,生活区用地指标由于外高桥工程部分施工人员不住施工现场,为了和《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大纲设计规定》相协调,采用8hm2。此项指标仅作为参考性指标。 6.3 交通运输组织
6.3.2 厂外运输线一般不是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范围。当情况特殊合同另有约定,必须修建厂外临时运输设施时,可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列入,并由建设单位核定。 6.3.5 道路的弯道半径“行驶60t平板车的公路不小于18m。”改为“通过大件运输车辆的弯道半径根据实际使用车辆的要求确定”。由于大件运输现在所用的平板车多为100t级至400t级,各种平板车的性能不同,所要求的弯道半径也不一样,所以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6.3.7 本条文强调厂区施工道路布置拟采用“永临结合”的原则。施工道路“永临结合”不仅可以降低施工费用,而且对现场施工环境的改善和文明施工提供了条件。对永临结合的道路路基,既要满足永久道路路基的设计要求,还要满足施工的特殊要求。由于永临结合道路的路基开挖标高受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的两方面的制约,所以永临结合道路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应取得有关设计的同意。
6.3.10 经过调研,有半数的施工现场是布置施工临时铁路的,所以决定在导则中保留有关施工临时铁路的内容。
根据《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大纲设计规定》的要求:当电厂没有铁路专用线时,宜设置施工临时铁路。
(a)条和(b)条给出了施工临时铁路布设的一般情况,给出一个原则性的要求。 6.4施工管线平面布置
6.4.1 由于计算机已在施工现场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条文对计算机网络线的布设应该在施工管线布置中反映出来提出明确要求。
6.4.2 由于施工管线的布设不只是局部区域的问题,它牵涉整个施工现场的统一布置,对于分标段招标的工程,既要考虑到整体的规划布置,又要考虑到标段范围内的使用要求,强调各施工单位的管线接口,以及能源的计量问题。 6.5 施工总平面管理
6.5.1 本条文说明施工总平面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要求制定施工总平面管理制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度。施工总平面管理工作,在大型火力发电工程,在多标段多家施工单位同时施工,在工期要求较紧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制定施工总平面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施工组织总设计新增的内容之一。
6.5.4 为了实现施工总平面的动态管理,绘制阶段性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也很重要,因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施工总平面管理的重要依据。 7 施工临时设施及场地 7.1 一 般 要 求
7.1.1 施工临时设施及场地的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将对施工工期、施工安全、施工环境、施工成本、职工生活等有直接影响。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根据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的安排和工程平面布置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现场临时设施,使施工能连续地进行。施工临时设施实施前应进行专门的建筑和结构设计。
7.1.2 施工临时设施的主要项目包括施工所必须的生产和生活性临时建筑、力能供应设施、交通运输设施以及防洪排涝等设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基地建设是施工企业内部的行为,与施工项目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本条不再考虑基地建设有关的施工临时设施。根据现有条件,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中一部分可以由社会化服务来解决。 7.1.3 施工场地应满足材料、设备的露天堆放以及机械停放、安装组合等场地的要求,根据电厂厂房结构型式和施工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本条另文列入了钢结构堆放及拼装场,土方中转和弃土堆放场。
7.1.5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现场必有大量废弃物需临时堆放和处置,本条文提出了这一要求。
7.1.6 工程施工前应进行土(石)方平衡设计,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可减少土方中转场地,但施工中土方中转和弃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安排土方中转和弃土堆放场地是十分重要的,不充分考虑和合理安排将会对施工进度、成本带来不利影响。在施工场地安排时应根据土(石)方平衡设计和施工顺序安排,计算出土方中转和弃土堆放场地面积,进行布置。
7.1.7 我国各地的环境、气候自然条件和采用的建筑材料各不相同,施工临时建筑结构型式应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原则,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使用建筑材料的政策。目前新型轻质结构材料和可装卸、能周转、性能好的装配式轻型结构房屋已逐步被采用,町以达到施工速度快,能周转使用,降低临时建筑费用,改善场容场貌的效果,应加以推广使用。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7.2 土建工程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及施工场地
7.2.1 根据目前厂房结构型式和施工条件的变化,土建工程的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及施工场地项目中,混凝土系统不再安排大型预制构件场、水泥库;木作系统不再安排原木加工间和原木堆放场。增加了钢结构堆放及拼装场,土方中转及弃土堆放场,废弃物堆放物等。
氧气、乙炔、油漆、油料等易燃易爆材料仓库不宜分散布置,统一合并为危险晶仓库区,这样可集中统一管理,也有利于场地的布置。
7.2.2 混凝土搅拌系统是土建施工临时建筑的一个重要设施,对保证混凝土的供应和混凝土的质量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条对混凝土集中搅拌站和现场小型简易搅拌站设置作出规定。
本条明确现场宜设混凝土集中搅拌站一座,为了确保搅拌站能满足工程混凝土供应量需要和运行可靠,需要通过计算选定搅拌机数量,且不宜少于2台。搅拌站的称量系统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剂、掺合料的计量正确性,因此提出了宜采用微机控制的要求。
火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不可避免,为了减少整体混凝土分块数量,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混凝土质量,本条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用外供商品混凝土进行补充这一内容,来解决大体积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灌的要求。
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能改善混凝土各项性能,降低成本,已在不少地区应用,宜积极推广使用。
目前集中搅拌站已普遍使用散装水泥代替袋装水泥,其优点是能减少水泥拆包工作量;改善现场环境;减少水泥仓库临时建筑;降低水泥成本;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的水泥连续供应等,因此本条提出了在有条件现场应优先使用散装水泥的要求。 集中搅拌站产生的粉尘、污水及废水、噪声等对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条文提出这方面(如除尘、降噪、污水和废水沉淀达标排放等)的要求。 7.2.4 为了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钢筋原材料和成品分类堆放及标识的要求,本条强调钢筋加工系统应综合考虑原材料和成品分类堆放场地。
7.2.6 土建工程所需的各类仓库及堆放场应按不同存放要求分别选择不同的建筑类型和标准,建筑类型可选择封闭、半封闭、敞棚或露天堆放;焊条、焊剂保管烘焙仓库需要满足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7.2.7 从调研资料分析,因各地环境条件、施工方法有差异,土建施工临时建筑及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场地面积数据离散性较大,附录K所列土建生产临时建筑及场地面积只能作为参考。 7.3 安装工程的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及施工场地
7.3.1 安装工程的生产性施工临时建筑及场地,根据目前设备安装特点和施工条件的变化,锅炉安装中由于锅炉保温砖加工已不多,而保温外装板加工量增加,所以增加了保温外装板加工间;电气安装中由于热控工作量的增加,所以增加了热控项目。 7.3.3 从调研资料分析,因各地环境、条件、施工方法有差异,安装施工临时建筑及场地面积离散性较大,附录L所列面积只能作为参考。 7.4 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
7.4.2 市场经济一切以合同为依据,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的面积和建筑标准与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和利润直接挂钩。各施工单位在施工生活区用地控制指标范围内可合理安排生活性施工临时建筑。附录N所列土建和安装的生活性施工面积只能作为参考。 7.5 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
7.5.2 施工临时建筑总面积为生产临时建筑面积与生活临时建筑面积之和,以土建和安装不同机组分别列出。2×900MW机组工程,无统计分析资料,以正在施工中的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2×900MW机组实例列入附录O以作参考。 8 施工力能供应 8.1 供 水
8.1.2 选用符合标准的施工用水是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健康以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设备安全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本条明确提出了各项施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8.1.4 当前火力发电工程均采用招投标的方法来选定施工单位,所以施工水源应由建设单位(即发包方)来提供。这既符合市场经济模式,也是和国际接轨的模式。因此,本条文明确了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施工水源应由建设单位提供,提供的水质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提供的水量应满足施工用水量指标的要求。其中施工用水量指标摘自电力工业部电电规(1997)274号《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大纲设计规定》(试行)。
8.1.5 设置供水系统的目的是确保各施工用水点有足够的水量和压头。考虑到当前一个工程多方施工的现状,明确了施工供水系统应统一规划,并以简化系统、降低成本为原则。
8.1.6 本条文是施工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原则,是根据GBJ 15—198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版)的相关内容以及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编写的。另外,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随着《消防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当前重特大火灾事故频发的现状,各地的公安消防机关对消防设施查处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因此在本条文c)项对室外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作了重点描述;同时考虑到消防系统设备及附件的准人制度,增加了消防附件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消防机关规定的要求。
8.1.8 施工现场是否设置贮水设施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即当水源或外网的供水能力小于现场的最大用水量时,应设水池贮水。其容积应根据调节贮水量和消防贮水量的大小经计算来确定。从调研的资料分析来看差别极大,无规律性可言;因此本条文只对其作定性的描述而不作定量的指标规定。
另外,参照GDJ 15—198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版)的规定,对消防贮水应有确保不作他用和防止水质变坏的技术措施;在寒冷的地区采取应防冻措施。 8.2 供 电
8.2.2 本条文和8.1.4相同;施工电源应由建设单位(即发包方)提供。因此,本条明确了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施工电源应由建设单位提供,提供施工电源的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要求,电量应满足施工用电量指标的要求。其中施工用电量指标摘自电力工业部电电规(1997)274号《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大纲设计规定》(试行)。由于箱式变压器具有使用安全、运输及安装快速方便等优点,应优先选用。
8.2.4 本条文对一旦停电会引发事故或混乱的重要用电负荷(例如:施工期间的冷却水塔和烟囱、生活与消防水泵、保安照明等处)应设置备用电源或保安电源的要求。 8.2.6 根据JGJ 59--1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相关规定,本条文明确施工低压电源应采用三相五线制。
8.2.10 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施工现场也可采用变压器户外布置,但其安装位置及安装高度应遵循本条的规定。
8.2.16 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涉面较广,GB 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对此作了详细的规定;条文不作展开,以减小篇幅。各施工单位在使用时应遵照执行。
8.3 氧气、乙炔、氨气和压缩空气
8.3.2 当前一个工程多方施工已很普遍,因此,现场氧气的供应方式应根据施工单位所承担工程项目的规模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从调研收集的资料分析来看,多采用瓶装气、分散供应的方式;在铆焊场、组合场以及主厂房等用气量较大的区域也有采用管道集中供气的方式。氧气基本是外购瓶装气,均没有在施工现场设制氧站或布置液氧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罐的实例;集中供气站均采用汇流管排式。
8.3.5 设计氧气管道集中供气时应力求简单,宜采用树枝状系统。对安装的管道应予以标识,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对直埋的管道,其管顶距地面不得小于0.7m,且应敷设在土壤的冰冻结线下0.2m深处,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对氧气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8.3.6从调研收集的资料分析来看,现场乙炔多采用瓶装气、分散供应的方式;在铆焊场、组合场以及主厂房等用气量较大的区域也有采用管道集中供气的方式。乙炔气基本是外购瓶装气,均没有在施工现场设乙炔发生站的实例;集中供气站均采用汇流管排式。
8.4 供 热
8.4.1 按电力工业部电建(1997)253号《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的规定,增加了对第Ⅳ类酷寒地区供热的要求。
8.4.5 冬期土建施工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并参照JCJ 104--199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的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在进行安装作业时,应采取将主厂房封闭等方法以降低能耗、节省成本。 9 主要施工方案及特殊施工措施 9.1 主要施工方案
9.1.1 施工方案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但原《导则》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明确规定,为此在新《导则》增补本章节内容。
9.1.2 由于对主要施工方案的编制范围及深度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各施工单位和建设、监理单位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造成目前的招标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编制范围越来越广,深度越来越细,以致于有些已达到作业指导书的程度,浪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也给评标及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带来难度,因此奉条文对土建和安装专业主要施工方案的编制范围提出了指导性意见。9.1.3同样如此。
9.1.6 本条文对主要施工方案编制的一般内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施工投标文件以及施工组织总设计中施工方案的内容不强求面面俱到,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选取,应该突出重点、难点。 9.2特殊施工措施
9.2.2 特殊施工措施的含义和范围也是一直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本条文对这方面内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9.2.3 特殊施工措施有些是可以预知的,但有些可能是施工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可能没有以上内容,因此本条文指出当以上情况发生时施工单位应编制特殊施工措施而没有规定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特殊施工措施的内容。由于特殊施工措施可能涉及施工单位的经济费用,因此无论从质量、安全、经济上特殊施工措施都应报建设(监理)单位审批。 9.3机械装备及机械化施工
9.3.2 随着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被广泛采用,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已注重环境管理,故对机械选型原则增加了符合环保的要求。
9.3.3 大型起重机械的选择,特别是主厂房和锅炉安装区域的大型起重机械的选择与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其牵涉面较大,也是主要吊装方案的基础。本条突出了这方面的要求。
9.3.4 借鉴国际专业机械租赁公司模式,利用社会专业分工的资源,不必强求施工企业所有机械都要自备,而允许企业租赁机械。增加附录2×300MW和2×600MW工程主要施工机械配备数量参考表,供参考。
9.3.6 为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建设单位往往对施工承包单位的资源供应有量化的要求。因此增加了制订施工机械进出场计划、租赁计划和维修计划的内容。同时根据现行的法规要求,对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要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故在编制具体的施工进度计划时,要考虑机械安装、拆卸、维修、定期检验的因素。 10 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 10.1 一 般 规 定
10.1.1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监督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业主委托的监理单位、施工场地周边社区等相关方所关注的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就重视策划工作,有利于提高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绩效。 10.1.2 本条文对项目管理体系建立时提出既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也要符合建设单位和相关方的要求,因为建设单位是施工单位的顾客,顾客和相关方的意见对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是至关重要的。
10.1.3 本条文提出施工项目建立的管理体系应与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相适应,是为了防止项目建立的管理体系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给体系运行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提出应与施工企业已有的管理体系保持一致,是考虑到施工承包单位项目建立的管理体系是原施工单位管理体系的延伸,凡属于应由施工单位规定的管理过程,项目管理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体系建立时不再考虑,如与顾客有关的过程、采购、顾客财产、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数据分析、内审和管理评审、管理方案等,必要时可以引用,以避免重复。 提出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的管理体系应该相互协调,是因为无论分包单位或者总包单位都是整个工程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工程的方针目标、管理程序、管理要求进行协调有利于整个工程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提出管理体系整合的要求是基于目前体系管理的发展趋势。
10.1.4 本条文提出建立文件化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文件化管理体系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和拟采用或制订的其他相关文件,目的是使施工组织设计能够覆盖三个体系的管理过程。
10.2 方 针
10.2.1 施工项目的质量、职业健康和环境管理方针由施工单位项目组织制定,必要时可征求建设单位和相关方的意见,如施工项目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施工单位原有的方针。
10.3 管理体系的策划
10.3.1 识别、评审和确认工程的质量要求,是策划建立质量目标的基础,也是策划建立质量体系的基础,质量要求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顾客明示的和隐含的、施工单位自己规定的要求,工程的质量要求的识别、评审和确认工作由施工单位组织进行,并应形成文件。
10.3.2 识别本施工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存在的危险源,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价,从而形成本施工项目必须控制的重大危险因素清单,重大危险因素清单是策划建立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危险源的识别应针对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由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进行。
10.3.3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由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识别和评价应针对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结果是制订环境控制目标和管理体系的依据,管理方案是为了实现环境控制目标所采取的一种具体措施,但不一定每一个控制目标都要制订管理方案。
10.3.4 我国在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面有许多现行的法律法规,另外电力行业和国家电力公司有许多现行的标准、规范和规定,施工项目部应及时识别并获取这些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这也是建立项目管理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0.3.5 建立目标是建立施工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同样也是建立整个工程项目管理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体系的基础,本条文提出适宜时总承包单位可将目标分解给分包单位,目的是促使整个工程项目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建立目标体系有利于目标的控制、协调和实施。 10.3.6 要实现所策划的目标,首先要有效地运行项目部所建立的管理体系,本条文所提出的措施是推荐性的,各施工项目部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 10.4 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
10.4.2 本条文提出管理网络应覆盖医务和生活部门以及工会组织,是因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涉及到医务和生活部门的职能,而工会组织是员工代表,负有体系运行监督和与管理者沟通协商的职能。
10.4.3 各岗位的人员都应该是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本条文提出的促使人员意识和能力达到规定要求的措施是推荐性的,施工承包单位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措施,当内部人员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制订借用、借调和招聘外部人员的措施。 10.4.4 对重大的技术方案和重要的管理程序除了规定内部的编、审、批程序和职责外,还应明确外部的审、批程序和职责,如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对文件的审批要求和职责分工情况。
10.4.5 特殊过程是指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以及有些不可逆的过程如起重运输、打桩,等等,特殊过程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识别,附录v所列的特殊过程是提示性的。
10.4.8 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信息可能来自顾客、监理单位和其他相关方,施工单位项目部应识别并确定这些要求,实现可追溯性要求应对产品进行唯一性标识,并形成可追溯性记录,可追溯性记录包括产品的来源和安装位置。附录w所列有可追溯性要求产品是提示性的。
10.4.9 本条文提出的对应急计划和程序的评审安排,主要是对应急计划和程序的评审时间、参加人员等做出安排,评审的目的是检查应急计划和程序的充分性和适宜性;应急计划和程序的测试工作安排,主要是对测试工作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员和设备等做出安排,测试工作的目的是验证应急计划和程序涉及的人员、设备和设施的持续有效性。
10.5检查和纠正措施
10.5.3 根据ISO8001—2000标准规定,不合格品的使用和交付,应由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就是防止未经批准而使用或交付不合格品。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10.5.4 对本条文提及的本施工项目发生和发现不合格品应正确理解。发生不合格品是指不合格晶是由本施工项目部在施工过程发生的;发现不合格品指不合格品是在接收顾客财产、物资和工程采购过程中由本施工项目部发现的。发生不合格品的责任在施工项目部,发现的不合格品,其产生不合格的责任在顾客或相关方。
10.5.5 策划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提高施工单位项目部管理水平和绩效的重要手段,也体现了持续改进的要求,但在策划并采取预防措施时应考虑潜在不合格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以及财务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10.6 管理体系的评审
10.6.1 本条文提出对管理体系评审其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充分性是指制订的体系文件能否覆盖所有的过程和活动,适宜性是指所制订的文件对过程和活动是否适宜,制订的程序、运行标准、职能分配和职责确定是否合适,有效性是指过程和活动的结果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11 文 明 施 工 11.1 一 般 规定
11.1.1 随着电力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电力建设文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此项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原电力工业部于1995年以电建(1995)543文印发了关于《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的通知》,因此新《导则》把文明施工列入《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之一。本条文对文明施工的目的意义进行描述。文明施工的内容非常广泛,各行业都有各自的标准和要求。随着电力建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激励下,文明施工的标准和水平也越来越高。施工单位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也越来越多。为使文明施工规范化,根据电力工业部电建(1995)543号文关于《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的主要条文,参考GB/T50326--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和建设部颁发的JGJ 59---1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对文明施工提出的要求,制定本条文中文明施工的要求。
11.1.2 本条文对“文明施工”提出实行目标管理的要求,并明确凡有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工程项目,文明施工应由总承包单位统一归口管理。建设单位采用多岛分包,没有施工总承包单位时,文明施工应由建设单位统一归口管理的条文。不论任何承包形式文明施工都应有归口管理单位。
11.1.3 为使文明施工管理的机构落实、制度落实、贯彻落实,本条文按照《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提出了施工项目的所有施工单位都应建立文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明施工管理机构,明确管理部门,形成管理网络的要求。
11.1.7 文明施工实行区域责任制管理是近年来我国电力建设文明施工水平不断提高的一项重要实践经验,因此本条文明确文明施工应实行区域责任制管理的要求,并明确施工总承包单位或建设单位的职责。 11.2 文明施工的实施
11.2.1 本条文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326—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中要求编写的,目前已在全国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广泛应用,具体要求详见该标准第11.1.3条。
11.2.10 本条文中的成品保护,防止“二次污染”,泛指对设备、构筑物外观工艺的保护。即指对已粉刷、保温、装饰或施工完的墙面、地面、门窗、沟道、设备、构筑物等外层表面采取的综合性的保护措施(包括监管措施),防止人为的污渍、划痕、损伤、腐蚀等,保持外观的整洁美观。
11.2.15 火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经过多年的实践运用,在创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电综(1997)669号文《火电工程施工安全设施规定》中,对安全文明施工设施项目名称及其结构作出规定,具体要求详见《火电工程安全施工设施规定》。 1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2.1 计算机网络的建设
12.1.1 计算机网络已经作为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工具深入到施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施工管理中的许多管理工作均借助计算机网络来完成。鉴于计算机网络在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施工项目管理者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作出合理的策划。
12.1.2 施工现场的计算机网络按功用和覆盖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和区域网两部分,这里讲的区域网属于广域网的范畴,但为了将施工现场互联各局域网之间的这部分网络与外部的行业广域网相区别,依据计算机网络教程上的概念将施工现场这部分广域网定义为区域网。防火墙属于区域网的范围。
12.1.5 本条文的“主要管理岗位”指需要使用计算机来录入和查询管理信息的管理岗位,“行业信息网”目前指电力信息网。 12.2 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管理
12.2.3 根据《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络运行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各网络的责任单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位应制定网络的管理、维护、检查制度,并作好记录。
12.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区域网责任单位负有整个区域网的安全管理责任,应确保其不受因特网、外部广域网的攻击,使其安全运行。
12.2.6 根据网络与信息的安全要求,使各单位间既能相互交流应该共享的信息,又能确保各自保密信息的安全,各单位应正确合理的配置防火墙的访问控制策略。 12.3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12.3.4 因为区域网责任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因此区域网责任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可能就是整个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本章中的管理信息系统特指管理软件部分。
12.3.6 计算机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属于施工临时设施的一项内容,应与其他临时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这项原则是根据计算机网络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功用和生命周期的分析以及对全国施工单位的调查得出的。 12.4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2.4.1 根据施工管理的特点和目前多数施工单位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至少应该覆盖施工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安全控制管理、文件资料管理、合同事务管理、物资管理、劳动力管理、施工机械管理这些施工管理中的主要业务范围。 由于本章节所指的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施工项目部的,而施工技术信息管理主要是在施工企业总部使用,因此本章节中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未包括施工技术信息管理的内容。
由于财务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已经是通用化的软件,本章节中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未包括这两项管理内容。
12.5.1 由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使在电力建设项目竣工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电子版的竣工资料成为可能,某些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已经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时提交电子版的竣工资料。在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向建设单位提交电子版的竣工资料。 附加说明:
本导则由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组织制订。 本导则主要审定人:张宗富 徐 扬 柴兆宗 段喜民 本导则主要撰写人:韩英明 俞仲文 徐英彪 陈风鸣
房地产E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http://www.fdcew.com 刘妙才 竺召炜 汤德松 何建钧 沈刚毅 李维荣 吴竞文 王 伟 陈 俊 温天明 花家元 吴永军 陆永华 本导则主编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本导则参编单位:上海电力安装第一工程公司、上海电力安装第二工程公司、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江苏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浙江火电建设公司、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天津电力建设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辽宁电力第二工程公司、辽宁电力第三工程公司、河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北京电力建设公司、广东火电总公司、东电烟塔公司 贵州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本导则由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负责解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