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例 石家庄桥东污水处理厂三沟式氧化沟工艺设计

2020-11-12 来源:易榕旅网
目 录

1 概 况 4

1.1 污水厂设计污水量 4 1.2 设计水质 4

1.3 水文、气象、工程资料 4 1.3.1 水文资料 5 1.3.2 气象资料 5 1.3.3 工程地质资料 5 1.3.4 污水进厂干管资料 5 1.3.5其它 5

2 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6 2.1 确定处理方案的原则 6 2.2 常见的水处理方案工艺对比 6 2.2.1 我国污水处理工艺的现状 6

2.2.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的介绍与比较 8 2.3 具体工艺流程的确定 15 2.4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15 2.4.1 格栅 16 2.4.2 进水闸井 16 2.4.3 污水泵房 16 2.4.4 沉砂池 17 2.4.5 氧化沟 18 2.4.6 消毒 19 2.4.7计量设施 19 2.4.8 浓缩池 19 2.4.9污泥脱水 20

3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进水闸井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污水厂进水管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进水闸井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启闭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进水格栅间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中格栅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格栅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细格栅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格栅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污水泵房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一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选泵参数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选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3.4.4 吸、压水管路实际水头损失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5 集水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6 水泵机组基础的确定和污水泵站的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7 泵房高度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8 泵房附属设施及尺寸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二) 20 4.1 沉砂池 20

4.1.1 沉砂池的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曝气沉砂池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氧化沟· 20 4.2.1 概述 20 4.2.2 设计参数 23 4.2.3 设计计算 23 4.3 消毒 29

4.3.1 消毒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液氯消毒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 加氯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4 氯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5 加氯间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接触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 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 .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计量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 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 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3 计量槽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污泥系统处理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工艺流程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 处理工艺流程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 污泥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污泥泵房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 剩余污泥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 选污泥泵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 污泥泵房集泥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 泵房的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浓缩池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 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3 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贮泥池及提升污泥泵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1 贮泥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2 污泥泵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污泥脱水机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5.5.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2 选择压滤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3 脱水机房的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构筑物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鼓风机房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 鼓风机房的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配水井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厂内给水排水以及道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污水厂总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1 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 布置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3 平面布置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高程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水处理厂高程布置考虑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污水厂高程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3 构筑物间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4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 厂区竖向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电仪表与供热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变配电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仪表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1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2 监测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3 供热系统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工程概预算及运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定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1 定员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2 污水厂人数定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 工程概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2 水厂的工程造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3 污水处理成本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 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 污水厂运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9.5 污水厂运行中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1 概 况

1.1 污水厂设计污水量

已知平均流量Q=8万吨/天=80,000 m3/d=925.926L/s=0.926m3/s 已知日变化系数Kd=1.280,查手册5得总变化系数Kz=1.3, 则:

最高日污水量:

Qd=Q×Kd=80000×1.280=1.02400×105m3/d=1185.19L/s

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

Qh=Q×Kz=80000×1.3 =1203.704L/s=1.204 m3/s

详细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污水水量计算

设计水量 项 目 m3/d 平均日污水量 最大日污水量 最大时污水量

80000 102400 104000 m3/h 3333 4267 4333 L/s 925.926 1185.185 1203.704 1.2 设计水质

进出水水质如表1-2所示:

表1-2 污水厂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 进水 出水

CODCr 360 ≤100 BOD5 170 ≤30 SS 240 ≤30 NH3-N 32 ≤25 TP 4.5 ≤3 1.3 水文、气象、工程资料

4

1.3.1 水文资料

(1)排入水体河流最小流量29.5 m3/h,流速0.6m/s,水位标高282m; (2)河流最高水位时流量45 m3/h,流速0.75m/s,水位标高284m; (3)河流常水位时流量37m3/h,流速0.65m/s,水位标高283m; 1.3.2 气象资料

(1)气温:年平均13℃,夏季平均33℃,冬季平均-6℃; (2)年平均降雨量:630mm; (3)年平均冰冻期60天。 1.3.3 工程地质资料 (1)地坪标高285.10m;

(2)土壤承载力:13.8吨/立方米; (3)设计地震烈度:7级; (3)地下水深度:-9.4米; (5)土壤冰冻深度:60cm。 1.3.4 污水进厂干管资料

进水干管内底标高(进水泵房处)279.413m,水面标高280.260m。 1.3.5其它

(1)厂区平均地面坡度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2)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186米,南北长128米。

5

2 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2.1 确定处理方案的原则

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原则:

(1)城市污水处理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要求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

(2)污水厂的处理布局合理,建设投资少,占地少; (3)要求节能和污水资源化,并且最大限度的处理水能回用; (4)提高自动化的程度,为科学管理创造条件;

(5)为确保处理效果,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 (6)污水采用季节性消毒;

(7)提高管理水平和保证运转中最佳经济效果; (8)查阅相关的资料确定其方案。

2.2 常见的水处理方案工艺对比

2.2.1 我国污水处理工艺的现状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随着水污染控制与环境治理的实践,在吸取国外技术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的特点,逐步改进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些适用的技术路线,主要如下:

(1)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改造或予以取代后的人工生物净化技术路线; (2)以自然生物净化为主的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3)以渗水扩散排放为主,处理为辅的技术路线;

(4)以回用为目的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路线,结合该污水处理工程的具体情况分析进行选择。

首先,3和4这两条技术路线对于自然环境条件因素要求较高,从而不可取,所以应选择1和2这两条路线,尤其以2这种路线应予以推广。因为随着环境的

6

状况日趋严峻,用水的问题越发突出,从而对雨水的合理使用必将是大家特别重视的课题,所以,下面着重分析以自然生物净化为主与人工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和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改造或予以取代后的人工生物净化技术路线。

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于大规模污水处理厂来说,主要是氧化塘处理和土地法处理,它们都具有运行费用低,外加能源消耗少和管理简单的优点,在我国一些城市也被因地制宜的采用。

氧化塘一般分好氧氧化塘、厌氧氧化塘、兼性氧化塘,它们所需要的停留时间都很长,一般需要几天到几十天,占地面积很大,而且对周围环境卫生的影响较大,需要慎重考虑,所以,在没有低洼地可利用的情况下,若购置占用大量的良田,平地筑塘是很不经济的,据本工程的情况不宜采用氧化塘处理。

土地法处理,就是按照要求对污水达到处理的同时,达到对控制渗流污染的要求,有计划的将污水排放到大面积的土地上下渗,利用土壤的过滤、吸附、分解以及土壤微生物的代谢能力等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作用,使污水达到净化。这种方法有利于污水中水肥资源的利用和土壤微粒结构的改善,但是,这种处理需要广阔的土地面积,而且要注意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在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下,土地法处理必须与污水灌溉合理的结合,污水灌溉在农业增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这只是对污水的灌溉利用和污水的土地利用处理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

(1)污水灌溉按土地处理污水的要求控制水量、水质,有些地下水以及其它水源、水体造成污染;

(2)由于灌溉季节性变化和灌溉面积的限制,不能做到终年昼夜对污水的处理;

(3)没有经过严格水质控制的灌溉,往往会造成对粮食作物,特别是对蔬菜作物的使用质量的影响,这主要来自一些重金属的污染;

所以,污水灌溉作为对适当处理获得城市污水的有效利用,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但作为对污水的完善土地处理,从而取代其它的污水处理措施,在本工艺的具体条件下,不现实或者不可行。

因为:

7

(1)对地下水源有污染危险; (2)做不到终年昼夜对污水的处理;

(3)没有也不可能修建储存几个月污水量的大容量调节池,非灌溉季节的排放问题无法解决;

综上所述,以自然生物净化为主的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相结合的路线,本工程不具备采用的条件,当然也就不宜采用。

人工净化就是人为的创造条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提高微生物净化的效率,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其中以活性污泥法采用较为普遍,是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的主体工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净化,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资料,运行可靠,处理所效果好,但是也存在能耗较多和费用高等特点,所以对其流程改革更新后,出现了A-B工艺,氧化沟法,SBR间歇活性污泥法,A/O脱氮工艺,A2/O同步脱氮工艺等常用工艺,它们各自具有相对不同的优点。结合本工艺的具体情况,在已排除了前述三个技术路线之后,我认为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或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改造的人工生物净化技术路线是比较合适,可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1)能可靠的保证税制精华的要求; (2)不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

(3)处理后污水可用于灌溉、非灌溉季节排放,又不会造成污染;

(4)为以后在经济条件可以的情况下,进行三级处理提供工业回用打下基础。

2.2.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的介绍与比较

在选定了污水处理技术路线后,我们对活性污泥法和人工生物净化的几个方案进行筛选,初步筛选到下列几个方案,在进行比较:传统活性污泥法,A-B两段曝气法,A/O脱氮工艺,氧化沟,A2/O工艺,SBR法。

2.2.2.1传统活性污泥法

这是以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的典型工艺。其特点是好氧微生物在曝气池中以活性污泥的形态出现,并通过鼓风机曝气供给微生物所需的足够氧量,促使微生物存在和繁殖,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8

A 工艺特点

利用曝气池中的好氧微生物,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混合液沉淀分离,活性污泥回流到曝气池中去,原污水从池口进入池内,回流污泥也同步注入,废水在池内呈推流形势流动至池的末端,流出池外至二沉池。

a 优点:

①该工艺对污水的BOD和SS总处理效率均为90%~95%,处理效果好; ②运行可靠,出水水质稳定;

③适宜处理大量污水,所以多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b 缺点:

①运行费用高,在曝气池的末端造成供氧的浪费,故提高了运行成本; ②基建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能力低; ③由于沉淀时间短和沉淀后碳源不足等情况,对于N、P的去处率低。 B 适用条件:不要求脱氮除磷的大型和较大型污水处理厂。 C 工艺流程见下图: 进水 格栅 沉沙池 初沉池 曝气池 二沉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图2.1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

2.2.2.2 A-B两段曝气法

剩余污泥 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法的简称,是原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Bohnke教授于70年代中期所开发的一种新工艺。该工艺不设初沉池,有机污泥负荷率很高的A段和污泥负荷率较低的B段两极污泥系统串联组成,并分别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

A 工艺特点:

A-B工艺由A,B两端串联的活性污泥法组成,A段在厌氧和兼氧的条件下,进行高负荷曝气,一般曝气时间为0.5h,去除BOD5。B段在好氧条件下,进行低负荷曝气,曝气时间一般为2~6h。AB工艺对BOD5和SS的去处率均为90%~95%,对N,P的去除率取决于B段采用的工艺。

9

a 优点:

①该工艺对污水的BOD和SS总处理效率均为90%~95%,处理效果好; ②基建费和运行费用较活性污泥法低15%左右; ③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 b 缺点:

①与传统法相比,A-B法多了污泥回流系统,而且产泥量较大; ②由于泥量大,故增加了污泥处理处置费用,同时运行管理较复杂; ③脱氮效果虽然有所提高,但由于污泥龄太短,仅靠吸附作用远不能达到脱氮除磷的要求。

B 适用条件:适用于原水有机物浓度高并且不要求脱氮除磷的,或者需要逐步提高处理标准的大型和较大型污水处理厂。

C 工艺流程见下图:

A段 进水 格栅 沉沙池 吸附池 回流污泥 中沉池 出水 二沉池 曝气池 回流污泥 B段 图2.2 A-B两段曝气法工艺流程图

2.2.2.3 A/O脱氮工艺

A/O脱氮工艺的功能是去处有机物和脱氮。 A 工艺特点:

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前段缺氧和后段好氧段。缺氧段不曝气,采用浸没式搅拌,DO不大于0.5mg/L。好氧段进行曝气充氧,DO等于2 mg/L左右,在好氧段污水中的有机碳得到生物氧化降解,同时有机氮转变成NH3-N,并被硝化,将好氧段含大量NOX-N的混合液部分回流到前段缺氧段,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利用进水中的BOD5作为碳源,将NOX-N还原成N2在水中溢出,从而实现脱氮,

10

然后进入好氧段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NOX-N的硝化。

a 优点:

① 该工艺对污水的BOD和 SS总处理效率为90%~95%,总氮的处理效率为70%以上;

② 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只有一个污泥回流系统和混合液回流; b 缺点:

① 主要缺点是对P的去处率很低; ② 反应池和二沉池较活性污泥法大幅增加; ③ 污泥回流量大,能耗较高; ④ 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费用偏高。

B 适用条件:该工艺一般适合于南方对出水水质要求脱氮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C 工艺流程见下图: 进水 格栅 沉沙池 初沉池 缺氧池 好氧池 二沉池 出水 剩余污泥 回流污泥 图2.3 A/O脱氮工艺流程图

2.2.2.4 A/O除磷工艺

A/O除磷工艺的功能是去处有机物和脱氮。 A 工艺特点:

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前段缺氧和后段好氧段。缺氧段不曝气,采用浸没式搅拌,DO不大于0.5mg/L。好氧段进行曝气充氧,DO在2 mg/L左右,在好氧段污水中的有机碳得到生物氧化降解,同时聚磷菌释放磷,在二沉池中对剩余污泥进行排放,达到除磷的效果。

a 优点:

① 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可生物除磷; ② 污泥沉降性能好; ③ 污泥硝化达到稳定;

11

④ 沼气可以回收。 b 缺点:

① 生物脱氮效果差; ② 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 ③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

A 适用条件:该工艺一般适合于南方对出水水质要求脱氮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

B 工艺流程见下图: 进水 格栅 沉沙池 初沉池 缺氧池 好氧池 二沉池 出水 剩余污泥 回流污泥 图2.4 A/O除磷工艺流程图

2.2.2.5 A2/O 工艺 A 优缺点 a 优点:

①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N除P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

②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忧;

③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微生物种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去除有机物和除磷脱氮的功能;

④脱氮效果受回流液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的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 b 缺点:

①除磷效果很难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

②脱氮效果有也难以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 ③进入沉淀池的处理水要保持一定的DO,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磷现象的发生;但DO浓度不宜太高,以防循环混合液对缺氧反

12

应器的干扰;

B 适用条件:要求脱氮除磷的大型和较大型污水处理厂。 C 工艺流程见下图:

回流混合液 进水 沉砂池 初沉池 厌氧池 缺氧池 好氧池 二沉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图2.5 A2/O 工艺流程图

2.2.2.6 传统SBR工艺

传统SBR工艺也叫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A 特点: a 优点:

① 流程十分简单,管理方便; ② 合建式,占地省,处理成本较低; ③ 有脱氮除磷功能,处理较好; ④ 污泥同步稳定,不需厌氧消化; b 缺点:

① 间歇周期运行,对自控要求高; ② 变水位运行,电耗量高; ③ 脱氮除磷效果不太高; ④污泥稳定性不如厌氧消化。 B 适用条件: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C 工艺流程见下图:

消毒剂 原污水 沉砂池 SBR反应器 污泥浓缩池 配水井 消化 排水 脱水 污泥处理 图2.6 传统SBR工艺流程图

13

2.2.2.7 氧化沟

氧化沟又称“循环曝气池”,是50年代由荷兰的Pasveer开发,属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其基本特征是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环状渠道中不停的循环流动。

A 工艺特点:

氧化沟一般采用延时曝气,并增加了脱氮功能,它采用机械曝气,一般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由于氧化沟水深较浅(一般3m左右),流程较长,可以按照曝气器前作为缺氧段与曝气器后作富氧段的方式设计运行。提供兼氧菌与好氧菌交替作用的条件,达到脱氮的目的。

① 主要技术参数出如表2-1所示:

表2-1 氧化沟工艺主要技术参数表

污泥负荷 NS/[kgBOD5/(kgMLSS.d)] 水力停留时间 T/h 污泥龄 去除BOD5 去除BOD5,并硝化 去除BOD5,并反硝化 0.05~0.15 10~24 5~8 10~20 30 50~60 2000~6000 0.2~0.4 10~15 10~20 1~3 <1 c/d 污泥回流比 R % 污泥浓度X mg/L 容积负荷 [kgBOD5/( m3d)] BOD5 出水水质 mg/L SS NH3-N TP ② 氧化沟内的循环流量很大,进入沟内的原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水所混合和稀释,因此具有很强的承受冲击负荷能力,对不易降解的有机物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③ 处理效果稳定可靠,不仅可满足BOD5、SS的排放标准,还可以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由于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都很长,悬浮物、有机物在沟内可获得

14

彻底的降解,活性污泥产量少且趋于稳定,一般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有的甚至取消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简化了处理流程,减小了处理构筑物,使其基建费用低于一般活性污泥法。

⑤ 承受水质、水温、水量能力强,出水质好。 B 缺点:

①一般除磷需另设厌氧池; ②机械曝气,设备数目多; ③氧化沟沟体占地面积较大;

④对于中、大型污水厂,基建费和运行费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同时无法得到生物能源。 C 工艺流程: 进水 格栅 沉沙池 氧化沟 二沉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图2.7 氧化沟工艺流程图

D 适用条件: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剩余污泥 2.3 具体工艺流程的确定

由于本设计的设计规模为8万m3/d,属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氧化沟工艺,具体流程如下:

进水 中格栅 出水 泵房 计量槽 细格栅 接触池 沉砂池 集水井 分配井 三沟式氧化沟 剩余污泥 泥饼外运 污泥脱贮泥池 浓缩池 图2.8 氧化沟工艺流程图

2.4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15

2.4.1 格栅

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组成,安装在污水管道、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或处理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截留污物的清除方法有两种,即人工清除和机械清除。大型污水处理厂截污量大,以减轻劳动强度,一般应用机械清除截留物。

2.4.2 进水闸井

进水闸井与第一道格栅共建在一起。

2.4.3 污水泵房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大部分来自于电能,其中40%的电能为水泵消耗,所以,确定合理的水泵及水泵站是污水处理厂的关键所在。

(1)污水泵站的特点及形式

泵站形式的选择取决于水力条件和工程造价,其它考虑因素还有:泵站规模大小、泵站的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挖渠及施工方案、管理水平、环境性质要求、选用水泵的形式及能否就地取材等。 污水泵站主要形式:

1)合建式矩形泵站,装设立式泵,自灌式工作台,水泵数为4台或更多时,采用矩形,机器间、机组管道和附属设备布置方便,启动简单,占地面积大;

2)合建式圆形泵站,装设立式泵,自灌式工作台,水泵台数不超过4台,圆形结构水力条件好,便于沉井施工法,可降低工程造价,水泵启动方便。 对于自灌式泵房,采用自灌式水泵,叶轮(泵轴0)低于集水池最低水位,在最高、中间和最低水位都能直接启动,其优点为启动及时可靠,不需引水辅助设备,操作简单。

非自灌式泵房,泵轴高于集水池最高水位,不能直接启动,由于污水泵水管不得设蝶阀,故需设计水设备,但管理人员必须能熟练的掌握水泵的启动程序。

由以上可知,本设计因水量大,并考虑到造价、自动化控制等因素,以及施工的方便与否,采用自灌式半地下式矩形泵房。

16

(2) 泵站的布置

该污水泵站设在污水处理厂内,与其它构筑物统一布置,为防止噪声污染,应用绿化带和公共建筑隔离,隔离宽度一般不小于30米。泵站进出口比室外地面高0.2米以上。每台泵应设置单独的吸水管,这不仅改善水力条件,而且可以减少杂质堵塞管道的可能性。

(3)泵房内部的排水

由于泵房较深,采用电动排水。 (4)泵房的通风设施 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采用全部自然通风布置特点,要有足够自然通风要求,适用于地面泵房或埋深较浅的低下式或半地下式泵房。

机械通风:采用全部机械通风和部分机械通风。 部分机械通风机械将电机排出的热风抽出,冷空气自然补充。机械排风可以分别是为电机分别排风。也可以多台电机组成排风系统。使用较广泛,一般用于半地下式泵站。

2.4.4 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的去除率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倒虹吸管前,以前减轻无机颗粒对于水泵、管道的磨损;也可设于初沉池前,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沉砂池的形式,按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曝气沉砂池三类。

(1)平流沉砂池

优点:沉淀效果好,耐冲击负荷,适应温度变化。工作稳定,构造简单,易于施工,便于管理。

缺点:占地大,配水不均匀,易出现短流和偏流,排泥间距较多,池中约夹杂有15%左右的有机物使沉砂池的后续处理增加难度。

(2)竖流沉砂池

优点:占地少,排泥方便,运行管理易行。

缺点:池深大,施工困难,造价较高,对耐冲击负荷和温度的适应性较差,池径受到限制,过大的池径会使布水不均匀。

17

(3)曝气沉砂池

优点:克服了平流沉砂池的缺点,使砂砾与外裹的有机物较好的分离,通过调节曝气量可控制污水的旋流速度,使除砂效率稳定,受流量变化影响小,同时起调节曝气作用,其沉砂量大,且其含有机物少。

缺点:由于需要曝气,所以池内应考虑设有消泡装置,其他型易产生偏流或死角,。并且由于多了曝气装置从而使费用增加。

基于以上三种沉砂池的比较,本工程设计确定采用平流式沉砂池。

2.4.5 氧化沟

根据构造特征和运行方式的不同,常用的氧化沟系统有以下几种: (1)CarrouseL是氧化沟

CarrouseL是氧化沟是一个多沟串联系统,在每一个沟渠安装一台表面曝气器,靠近曝气的下游为富氧区,而曝气器的上游为低氧区。外界还可能成为缺氧区,有利于形成生物脱氮的条件,脱氮除磷效果好。

(2)OrbaL型氧化沟

OrbaL型氧化沟由多个同心的椭圆形或圆形沟渠组成,污水与回流污泥均进入最外一条沟渠,在不断循环的同时,依次进入下一个沟渠,它相当于一系列完全混合反应池串联而成,最后混合液从内沟渠排除。由于运行过程中,溶解氧能保持一定梯度,这样有利于提高充氧效果,也可脱氮除磷。

(3)一体氧化沟

所谓一体氧化沟就是将二沉池建在氧化沟内,从而完成曝气—沉淀两个功能。由于一体氧化沟集曝气、沉淀功能于一体,可减少面积,省去污泥回流系统,因此,可省基建和运行费用。

(4)交替工作式氧化沟

这种氧化沟的特点是二沉池与曝气池合建,其中两沟交替作曝气区和沉淀区。这种系统简化了流程,可以节省基建和运行费用,操作方便,氧化沟出水方便,溢流堰的启闭以及曝气转刷的开动与停止都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工艺采用交替式氧化沟,而三沟合建T型氧化沟更能体现交替工作的优点,提高了出水水质效果,较DE型氧化沟要好。

18

2.4.6 消毒

(1)接触池:采用折板往复式池子。 (2)消毒剂的选择; 1)液氯

优点:价格便宜,效果可靠,投配设备简单。 缺点:对生物有毒害作用,并且可产生致癌物质。 适用于大、中型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2)漂白粉

优点:投加设备简单,价格便宜

缺点:除与液氯相同的缺点外,尚有投配量不准确,溶解剂调制不便,劳动强大。

适用于消毒要求不高或间断投加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3)臭氧

优点:消毒效率高,能有效的降解水中残留有机物 、色味等,污水温度、PH值对消毒效果影响小,不产生难处理或积累性残余物。

缺点:投资大,成本高,设备管理复杂。

综上三种消毒剂的比较,本工程采用液氯做消毒剂。

2.4.7计量设施

在沉砂池和分配井之间建设计量设施—电磁流量计,接触池后的二级出水采用巴氏计量槽计量出水水量。

2.4.8 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主要是降低污泥中的空隙水,来达到使污泥减容的目的。浓缩池可分为重力浓缩池和浮选浓缩池。重力浓缩池按其运行方式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

(1)浮选浓缩池:适用于浓缩活性污泥以及生物滤池等较轻的污泥,并且运行费用较高,贮泥能力小。

(2)重力浓缩池:用于浓缩初沉池污泥和二沉池的剩余污泥,只用于活性污

19

泥的情况不多,运行费用低,动力消耗小。

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间歇式重力浓缩池。

2.4.9污泥脱水

污泥脱水的方法有自然干化、机械脱水及污泥烧干、焚烧等方法。 本设计采用机械脱水,采用板框式压滤机,并设自然干化厂。

4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二)

4.1 沉砂池 4.2 氧化沟·

4.2.1 概述

氧化沟也称氧化渠,又称循环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是50年代荷兰首先设计的。最初一般用于处理在5000m3以下的城市污水。

三沟式氧化沟是氧化沟的一种典型构造形式,目前采用的三沟式氧化沟工艺

是丹麦在间歇式运行的氧化沟基础上开创的,它实际上仍是一种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只是将曝气、沉淀工序集于一体,并具有按时间顺序交替轮换运行的特点,其运转周期可根据处理水质的不同进行调整,从而使其运行操作更趋于灵活方便。这种工艺流程简单,无需另设一次、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使氧化沟工艺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大为降低,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氧化沟占地面积大的缺点。

三沟式氧氧化沟工艺主要按下面六个阶段轮换运行。

阶段一:污水经配水井进入沟Ⅰ,沟内转刷以低速运转,转速控制在仅能维持水和污泥混合,并推动水流循环流动,但不足以供给徽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

20

氧。此时,沟Ⅰ处于缺氧状态,沟内活性污泥利用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则利用前一段产生的硝酸盐中的氧来降解有机物,释放出氮气,完成反硝化过程。同时沟I的出水堰自动升起,污水和污泥混合液进人沟Ⅱ.沟Ⅱ内的转刷以高速运行,保证沟内有足够的溶解氧来降解有机物,并使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完成硝化过程.处理后的污水流入沟Ⅲ,沟Ⅲ中的转刷停止运转,起沉淀池的作用,进行泥水分离,由沟Ⅲ处理后的水经自动降低的出水堰排出。 阶段二:进水改从处于好氧状态的沟Ⅱ流入,并经沟互Ⅲ沉淀后排出。同时沟Ⅰ中的转刷开始高速运转,使其从缺氧状态变为好氧状态,并使阶段一进入沟Ⅰ的有机物和氨氮得到好氧处理,待沟内的溶解氧上升到一定值后,该阶段结束。 阶段三:迸水仍然从沟Ⅱ注入,经沟Ⅲ排出.但沟Ⅰ中的转刷停止运转,开始进行泥水分离,待分离完成,该阶段结束。阶段一、二、三组成了上半个工作循环。

阶段四:进水改从沟Ⅲ流入,沟Ⅲ出水堰升高,沟Ⅰ出水堰降低,并开始出水。同时,沟Ⅲ中转刷开始低速运转,使其处于缺氧状态.沟Ⅱ则仍然处于好氧状态,沟Ⅰ起沉淀池作用。阶段四与阶段一的水淹方向恰好相反,沟Ⅲ起反硝化作用,出水由沟Ⅰ排出。

阶段五:类似于阶段二,进水又从沟Ⅱ流入,沟Ⅰ仍然起沉淀他作用,沟Ⅲ中的转刷开始高速运转,并从缺氧状态变为好氧状态。

阶段六:类似于阶段C,沟Ⅱ进水,沟Ⅰ沉淀出水。沟Ⅲ中的转刷停止运转,开始泥水分离。至此完成整个循环过程。

通常一个工作循环需4-8小时,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中间的沟始终处于好氧状态,而外侧两沟中的转刷则处于交替运行状态,当转刷低速运转时,进行反硝化过程,转刷高速运转时,进行硝化过程,而转刷停止运转时,氧化沟起沉淀池作用。不难看出,若调整各阶段的运行时间,就可达到不同的处理效果,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目前运行的这种工艺,大部分是预先将各阶段的运行时间,根据具体的水质、水量,编入运行管理的计算机程序中,从而使整个管理过程运行灵活、操作方便。

本工艺采用的氧化沟工艺属于交替工作式氧化沟,三条同体积的沟槽串联组成,两侧边池交替作为曝气池与沉淀池,中间池一直作为曝气池。原污水交替

21

进入两侧边池,处理出水相应地从作为沉淀池的另一边池流出,这样,提高了曝气转刷的利用率,使其达到59%左右,另外也有利于生物脱氮。

由于本设计没有要求总氮,只要求氨氮,所以本设计中的三沟式氧化沟的设计按照硝化工艺设计,其运行模式如下图:

Ⅰ Ⅱ Ⅲ

(1)

(3) 22

(2) (4)

(5) (6)

转刷运转 转刷停转

图 三沟式氧化沟六阶段消化运行程序

4.2.2 设计参数

(1)污泥龄一般取θc=20~30d(去除BOD5时5~8d;去除BOD5并硝化时10~20d,去除BOD5并反硝化时30d);

(2)污泥负荷一般取N=0.05~0.1kgBOD5/(kgMLVSS·d); (3)污泥浓度:X=3500~4500mg/l; (4)污泥产率系数:Y=0.55kgSS/kgBOD; (5)内源代谢系数:Kd=0.055。

4.2.3 设计计算

23

图 三沟式氧化沟计算简图

(1)去除BOD5

①好氧区容积 V1m3

好氧区容积计算采用动力学计算方法

式中:Q——污水设计流量,m3/d;

V1YcQ(S0S)Xv(1Kdc)Xv——混合液挥发悬浮固体浓度,mg/L,取2800; So、S——进出水BOD5浓度,mg/L; Kd——内源代谢系数,取0.055;

Y——污泥产率系数,取0.55。

V1

YcQ(S0S)0.552580000(0.170.03)23158(m3)Xv(1Kdc)2800(10.05525)②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t1(h)

t1V1231580.289(d)6.95(h)Q80000③剩余污泥量ΔX (kgDs/d)

YXQS()Q(X1Xe)1Kduc式中,Xe——出水水质TSS浓度 mg/L ΔS——ΔSS0S X0——进水TSS浓度 mg/L

X2——进水VSS浓度 mg/L,本设计取X2168mg/L X1X0X2

YXQS()Q(X1Xe)1Kduc0.5580000(0.170.03)()80000(0.240.1680.03)10.055252593.6833605953.68(kgDs/d)

去除每1kgBOD5产生的干污泥量为

X5953.680.532(kgDs/kgBOD5)Q(S0S)80000(0.170.03)

24

(2)脱氮

①需氧化的氨氮量N1,氧化沟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含氮率为12.4%,则用于生物合成的总氮量为:

Y10000.1242593.681000N0QS()12.4%4.02(mg/L)1Kduc8000080000需要氧化的NH3-N量N1=进水TNK-出水NH3-N-生物合成所需氮N0

N1=32-25-4.02=2.98(mg/L)

②脱氮所需的容积V2 脱硝率qdn(t)qdn(20)1.08(t20)

14℃时qdn0.0351.08(1420)=0.022kg(还原的NO3-N)/kgMLVSS 脱氮所需的容积:

V2QN1800002.983870.13(m3)qdnXv0.0222800V23870.130.048(d)1.16(h)Q80000③脱氮水力停留时间t2

t2(3)氧化沟总容积V及停留时间t

V=V1+V2=23158+3870.13≈27028(m3)

tV270280.338(d)8.11(h)Q80000校核污泥负荷

NQS0800000.170.180.1XvV2.827028污泥负荷过高,故需调整氧化沟容积取V=49000m3 则N=0.099 符合要求。 (4)需氧量计算

①设计需氧量AOR

AOR=去除BOD5需氧量-剩余污泥中BODu的需氧量+去除NH3-N耗氧量-剩余污泥中NH3-N的耗氧量-脱氮需氧量

a. BOD需氧量D1

D1=a'Q(S0-S)+b'VXv

=0.52×80000×(0.17-0.03)+0.12×49000×2.8 =5824+16464=22288(kg/d)

式中,a'——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的需氧量率,即

活性污泥微生物每代谢1kgBOD所需要的氧量,以千克计;

25

Q'——污水流量,m3/d;

Sr(S0S)——经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活动被降解的有机污

染物量,以BOD值计;

b'——活性污泥微生物同国内原代谢的自身氧化过程的需氧

率,即每kg活性污泥每天自身氧化所需要的氧量,以kg计;

V——氧化沟容积,m3;

Xv——单位氧化沟容积内的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量,

kg/m3。

b. 剩余污泥中BOD的需氧量D2(用于生物合成的那部分BOD需氧量)

YX1QS()1KducD2=1.42×ΔX1=1.42×2593.68=3683.03(kg/d)

c. 去除NH3-N的需氧量D3。每1kgNH3-N硝化需要消耗4.6kg O2。

D3=4.6×(进水NH3-N—出水NH3-N)×Q/1000 =4.6×(32-25)×80000/1000 =2576(kg/d)

d. 剩余污泥中NH3-N的耗氧量D4

D4=4.6×污泥含氮率×氧化沟剩余污泥X1 =4.6×0.124×2593.68 =1479.44(kg/d)

e. 脱氮产氧量D5。每还原1kgN2产生2.86kg O2。

D5=2.86×脱氮量

=2.86×2.98×80000/1000 =681.82(kg/d)

总需氧量AOR=D1-D2+D3-D4-D5

=22288-3683.03+2576-1479.44-681.82 =19019.72(kg/d)

考虑安全系数1.4,则AOR=1.4×19019.72=26627.6(kg/d)

AOR去除每1kgBOD5的需氧量=Q(S0S)26627.680000(0.170.03)2.38(kgO2/kgBOD5)②标准状态下需氧量SOR

SORAOR·Cs(20)(Cs(T)C26 )1.024(T20)式中,

Cs(20)——20℃时氧的饱和度,取Cs(20)=9.17mg/L; Cs(25)——25℃时氧的饱和度,取Cs(25)=8.38mg/L;

C——溶解氧浓度;

α——修正系数,取0.85; β——修正系数,取0.95; T——进水最高温度,℃; 所在地区实际气压1.013105

SOR26627.60.85(0.9518.382)1.024(2520)244175.142801.95(kg/d)5.70SOR去除每1kgBOD5的标准需氧量=Q(S0S)42801.9580000(0.170.03)3.82(kgO2/kgBOD5)(5)氧化沟尺寸。设氧化沟三座,工艺反应的有效系数fa=0.58,单座氧化沟有效容积

V单=

V4900028161(m3)3fa30.58三组沟道采用相同的容积,则每组沟道容积

V单沟=28161=9387(m3)3每组沟道单沟宽度B=12m,有效水深h=3.5m,超高为0.5m,中间分隔墙厚度b=0.25m。

每组沟道面积

93872682m2h3.50.2520.252弯道部分的面积A1(B)(12)22AV单沟=461.63(m2)

直线段部分面积A2=A-A1=2682-461.63=2220.37m2

直线段长度L=

A22220.37==92.52m,取93m。2B21227

(6)进水管和出水管

进出水管流量Q1=Q/3=80000/3=26666.67(m3/d)=0.309(m3/d),管道流速v=0.9m/s

则管道过水断面

AQ0.3090.343m2v0.9管径D4A40.3430.661m,取0.65m(650mm)。3.14校核管道流速v

Q0.3090.932(m/s)A(0.65)22(7)出水堰及出水井

①出水堰。出水堰计算按薄壁堰来考虑。

Q1.86bH式中 b——堰宽;

32 H——堰上水头,取0.06m。

Q10.30911.3(m)3/23/21.86H1.860.06b

出水堰分为三组,每组宽度b1=b/3=11.3/3=3.77(m) 取4m

②出水竖井。考虑可调式出水堰安装要求,在堰两边各留0.3m的操作距

离。

出水竖井长L=0.3×2+4=4.6(m) 出水竖井宽B=1.4m(满足安装需要); 则出水竖井平面尺寸为L×B=4.6m×1.4m。 (8)设备选择

①转刷曝气机 单座氧化沟需氧量SOR1:

SOR1SORn式中,n为氧化沟个数。

SOR142801.9514267.32(kgO2/d)594.47(kgO2/h)328

采用直径D=1000mm的转刷曝气机,充氧能力6.0~8.0kgO2/(m·h),单台转刷曝气机有效长度为9m,动力效率为2.5~3.0kgO2/(kW·h)。

每组氧化沟需曝气机有效长度

LSOR1594.4799.1(m)6.06.0所需曝气转刷台数n=99.1/9=11(台)(中间为5台,两边沟各3台)

SOR1594.47单台转刷所需轴功率=21.6(kWh)2.5112.511而配套电机的功率为30kW·h,满足要求。其规格和性能见表4.1。

表4.1 转刷曝气机规格和性能 电机 转刷型号 型号 功率 (kW) 转速 浸深 充氧能力 动力效率 (r/min) (cm) (kgO2/m·h) (kgO2/kW·h) 70.35 25-30 6.0-8.0 2.5-3.0 YHG-1000/9.0 YD250N-6/6 30 N=3kW·h。

②潜水推进器。两侧边沟各设三台潜水推进器,共六台,每台电机功率③电动可调旋转堰门。氧化沟每个边沟设电动可调旋转堰门三台,共六台。堰门宽度B=4m,可调高度h=0.3m,电机功率N=0.55kW。

4.3 消毒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