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2021-07-14 来源:易榕旅网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武威十中 聂爱荣

一、教材简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组元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本单元教学要求:一是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注重人文关怀。二是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曾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作者搜集史迹,列举数据。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索取的贪婪和盲目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课文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惜,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寓情于景,注重具体景象的描绘是文章的另一特色。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作者强烈的谴责意味、浓浓的忧患意识饱含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之中。为了表达这种感情,作者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一是拿罗布泊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破败对比;二是运用拟人手法,以事物自身的诉说引起人内心的震动,三是运用数据客观说明。本文教学可结合课文,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八年级学生已经适应了新课程的学习,基本习惯了小组讨论、自我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写作思路可以采用互助合作

的形式完成。教材内容浅显易懂,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关于“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要求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二、教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自读课的特点,计划用一课时完成,确定的教法是:以“微型话题”为课堂活动,以“学、探、议、练”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贯穿始终,运用探究式、朗读式、指导点拨式教学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机提示、点拨、诱导。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并给我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文章较长,如果选择以“微型话题”为切入点,长文短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一篇较长、特别具有时代意义、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的文章就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深刻的认识。长文短教的前提是预习: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5-10遍,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完成“读一读,写一写”,为在短时间内深入的解读文本赢得时间。 三、学法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以学生自学

为主,灵活运用竞赛式、圈点勾画式、合作讨论式,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探究、迁移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将近两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对文章字、词、句的理解以及段落篇章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得到一定的养成,对课文的阅读分析能力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再加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使教学更为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中心的把握和理解。另外,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和责任感养成时期。 五、教学程序的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以下程序: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及题解

多媒体展示今日罗布泊的风化图和昔日罗布泊美丽的仙湖图,然后解题。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激趣是教学中不可小觑的环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大的困难他也愿意去克服,学起来自然主动积极,而且学习效果也好。)

第二环节: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步骤一:设置微型话题,学生自选话题,自读课文,在书上圈点勾画,找出描写今昔罗布泊的句子和段落,找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美丽的仙湖变成了一片沙漠,找出课文中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的句子。

(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学有要求,学有标准,教师巡回指导搜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并不是放任自流不管。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积累学习方法,并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这点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让学生有“大量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自主,自觉地参与合作探究,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设置“微型话题”是课堂活动较为有效的一种,是引领学生自主地合作地进行课文研读的小小话题;每个话题都是一个“抓手”能让学生深深地进入文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再表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能学习。)

步骤二:找出课文有关“美丽的罗布泊”、“恐怖的罗布泊”的句子。分小组讨论比赛回答问题,看哪组回答快而准确,评出优胜小组。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其内容,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内容,说说作者用了什么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妙用。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此项步骤主要通过学生先自主探究学习,然后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的方法体会课文对比手法巧妙运用,了解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特点。)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步骤一:投影展示今昔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图片。学生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主要原因的句子,学生找出后投影显示参考答案。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通过探究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重点品析课文“盲目”一词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注重人文关怀,认识严重的生态问题都是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的恶果,大自然是有自身规律的,盲目地发展,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堵塞今后发展的道路。只有保护自然,人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我们吸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步骤二: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读出感情。讨论分析课文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通过诵读课文,讨论分析修辞手法用与不用的不同,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感受作者强烈的谴责意味、浓浓的忧患意识。)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如果我是世纪老人,我该如何讲述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以《世纪老人的述说》为题写一篇短文。

(此练习要能重组课文信息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有迁移运用,贯彻学与用、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相结合的作用,既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又有利于激发表达欲望,在言语活动的渗透、整合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人类的盲目和愚昧人为地破坏生态环境,地球已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罗布泊的消逝,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悲剧,悲剧仍在继续。让我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拯救我们的地球,善待我们的家园! 第六环节:板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今日:神秘、沙漠——痛惜 昔日:绿洲、仙湖——向往 人为改变河道

消亡 人口激增、需水量猛长 愤怒 “四盲”吸水河抽干 悲剧:青海湖、月牙泉——焦虑 呼吁:悲剧未停止——急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