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是由于物体运动产生的,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的。但是振动的物体不一定能发出声音。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生。
1、 音乐会上,打击乐的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______产生的 2、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拉二胡时,由于琴弦的___________而发出声音
3、用嘴吹笔帽能够发出鸣叫声,这个声音的声源是( ) A.嘴 B.笔帽 C.空气 D.手
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波能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C.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5、关于声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源一定在振动
C.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生 D.不振动的物体也有可能发声
6、气球破裂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发出的。
- 1 -
二、发生的物体在振动,用转换法将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7、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8、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将( )
A.一直向右运动 B.一直向左运动 C.晃动 D.静止不动
二、 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以前发出的声音仍能继续向前传播,即声音不能立即消失
9、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声音会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 A.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小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大了 D.声音传到人体中去了 10、停止敲锣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
A.虽然锣面振动停止了,但仍能发声B.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C.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1、在敲响大钟时,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的“余音未止”其
- 2 -
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人的听觉产生的错觉 C.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大钟可能还在振动
三、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
12、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声带的______,并靠______作为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
13、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四、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全部抽出时,将会发生( ) A.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 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15、如图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如图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 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 B.声源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声源 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
- 3 -
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 16、如图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可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 。假如把钟罩里的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钟罩时 (能/不能)听到声音,我们可
以
由
此
推
理
得: 。 17、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
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如右图所示,瓶内的空气可同瓶口的管子抽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__ 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完全抽出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小华还_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3)通过(1)(2)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为什么要用细线将手机悬挂起来 (5)本实验的方法是
五、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
- 4 -
量,其实质是传播的振动。
18、我们听到轰隆隆的雷声是通过______传到我们的耳朵的,它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这说明声音______(选填:“具有能量”或“能传递信息”).但是,太空里的宇航员是听不到雷声的,因为真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19、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是一种波,但它没有能量
20、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 (2)相距同样远,小华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
- 5 -
“土电话”,则小明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小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小明通过棉线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2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
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为了便于完成该实验使用了______法;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能传声;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 _____有关;若将实验地点换成月球表面,则实验(甲/乙)不能顺利进行。为什么? 六、声速,V固>V液>V气,声速与温度和介
O
质种类有关。常温(15C)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
22、下列物质中传播声音速度最快的是( ) 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 23、关于声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 6 -
B.声音在所有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 C.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快
2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情况下从慢到快的是( ) A.气体、固体、液体 B.固体、气体、液体 C.固体,液体,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 25、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26、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七、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差大于0.1S就能把二者区分开。
27、一汽车停在山崖旁鸣笛一声,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汽车离山崖有多远?
28、一汽车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