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 和延伸。是学校管理水平和学生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 课间操对促进 学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形成良好的 身体姿态,缓解学习过程中的疲劳,调节学生生活等,具有积极的作 用。同时,课间操对增进师生情感,提高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校风, 以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审美观,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二、课间操活动时间
1,周一至周五第二节课后
三、学校课间操活动内容
眼保健操、 10 米接力赛、散步或慢走 四、学校课间操的具体措施
1、由于学校班级多,场地有限,因此采用分组轮流进行活动, 一周轮
换一次。
2、把学校的篮球场和田径场统一平均划分,有区域的体育老师 负责。 3、把学校的班级划分为三个组,一组在篮球场( 6 片)以班级 做各种
娱乐游戏和体育游戏;一组在篮球场( 6 片)以班级做 10 米 接力赛;另外一组在田径场慢走或散步。
五.实施课间操活动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根据不同的形式与内容,挖掘教育因素,从健 体、培
德、养智、审美、社会适应等角度出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 展,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科学性原则:充分关注和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体现 全面性、
全体性、并对课间活动的运动负荷实施有效、安全的调控。
3、操作性原则:构建适应学校实际的大课间活动模式,以及具 有严密
的组织结构、相对稳定的操作程序与内容体系。
4、群体性原则: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场地器材、季节、气候 条件选
择编排内容,做到因校、因地、因生制宜。讲求实效、关注学 生的兴趣、主动性与积极性。
5、创新、特色性原则:大课间活动课的内容、形式实行动态管 理、开
放式管理,大课间活动课不仅要面向学生,而且要求 六.课间操的具体实施 (1)。内容设置
1,跑操:学生沿两路纵队站位慢跑 3—5 分钟 2,广播操:学生两路纵队成体操队形完成广播体操
(2)。操作方法
1,集合: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外站成两队 (男生女生各一队 ) 2,进场:以班级为单位按顺序进场,不得超前或退后
3,跑操:学生在指定操场上慢跑( 2—3 分钟) 4,做操:要求全体学生精神饱满,动作正确到位
5,退场:先集中再按进场的两个纵队依次退场 七.学校课间操活动的意义
1、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2、提高班级凝聚力、消除上课的疲劳 3、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5、同时也为学习环境制造良好的氛围 八、学校课间操活动要求 1. 各班学生由班主任及体育教师带队。 各班按照出操行进路线到 达规
定场地,进行相应的活动。如班主任有事不在,由班长或体育委 员带领学生活动动。
2. 负责教师组织好本班活动, 由班长及体育委员到体育室领取自 己班
的活动器材(学期初统一发放,各班教室自行管理)参加活动, 活动结束后点清数量归还器材, 办好登记出借手续。
3. 每个负责老师要清楚学生进行活动的要求和所需要注意的安
全问题。如活动场所的安全隐患,班级之间进行活动场地的避让等。
4. 活动结束后,仍由各班负责教师带队回教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