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
摘要:劳动是一个人的重要生存技能之一,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当中,劳动教育与之具有紧密联系,加强德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发展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要遵循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主要发展目标,不断拓展学生的劳动路径,实现劳动育人的价值。为此,本文就主要对新时期高校德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校德育 劳动教育 协同育人 1.高校德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意义 1.1有利于学生个体价值观塑造
在高校德育教育过程当中,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具有很多的关联性,其中劳动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劳动当中,在实践活动中将劳动教育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懂得更多的道德法律相关知识,培养高尚的品格与素养。其次,思政课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优势作用,为学生进行劳动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平台,进而推动劳动创造的深入发展,塑造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另一方面,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意识到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方法,推动了思政课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加劳动活动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鼓励学生不断进行前行与探索,为学生发展赢得更加宽阔的天地。
1.2有利于思政教育更好地开展
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开展就是为了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但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难以积极地参与到理论学习当中。劳动是科学创作的动力,远程任何的成果付出都离不开劳动,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内容在思政教育中的渗透,遵循协同育人的目标,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价值,任何成果的创造都需要在劳动的推动下完成,从而推动思政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使学生真正理解思政理论和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
2.高校德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2.1劳动教育观念不足,基础知识缺乏
就现阶段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来看,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单向传递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基础水平,导致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匹配,学生难以理解思政教育的相关知识与内容。同时,部分教师的思想意识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专业知识能力,导致学生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思政课的重要性,甚至部分学生会想各种办法逃课,影响了思政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协同育人的难度。其次,高校思政可以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并不在考试的范畴之内,所以大部分教师对于劳动教育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相关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学生并不具备劳动教育基础知识,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性,阻碍了高校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发展。
2.2多方合力教育渗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高校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而当下高校的教育合力不足,无法及时整合这些环境场所来形成多方教育力量,德育教育难以形成持续性,学生的学习成果素养难以得到巩固与提升。从社会方面来看,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有了迅猛的发展,再加上学生的思想意识较为活跃,学生很容易会受到社会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与侵蚀,影响了高校思政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从家庭方面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
女,家庭条件较为优越,部分家长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深入理解,在教学中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劳动意识较为淡薄。
3.高校德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路径 3.1融入劳动教育观念,协同开发教育资源
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开展在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重要性的全面认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劳动教育观念在思政教学当中的渗透,做好教育资源的协调,确保劳动教育的可行性以及思政教育的顺利进行,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契合。比如,在“学雷锋日”这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课题和资源来开展思政劳动教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资料,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雷锋故事和雷锋精神,并在这一天开展一系列的有关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劳动实践当中去,整理宿舍、打扫校园,虽然学生会感觉到一定的辛苦,但是学生在参加劳动实践中会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有利于拓展思政协同开发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参加劳动中养成一个热爱劳动、甘于奉献的品质。
3.2基于劳动基础理念,协同开展多元化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思政劳动教育也在随之的改变与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将思政课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特点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德育教育知识和劳动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其次,为了确保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协同育人发展,教师要正确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组织多样化的劳动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在活动中去感悟劳动的意义,并提高劳动教育效果。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选择一些优秀的成功人士,并在成功的案例中渗透劳动教育,以此来引导学生找准发展方向,更深入地去学习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热情。
3.3多方合力搭建平台,协同助力劳动教育内化
为了实现高校德育和劳动教育的协同育人发展,高校要充分运用社会、家庭和学校等教育合力,形成一个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拓展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首先,从社会层面上来看,高校的学生大部分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验,而且和学生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校要积极与社会进行联系与配合,并利用社会大众媒体来构建一个有效的交流体系,从社会全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与氛围。比如,社会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热爱劳动的氛围,倡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劳动活动当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劳动意识,并积极投入到思政劳动实践当中去。其次,从学校层面来说,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以及特点来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做好相关的评价标准,及时对育人成效进行反馈与了解,切实提高思政课劳动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从家庭角度来看,教师要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尽可能获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参与到劳动教育当中,鼓励学生去参加一些拖地、洗碗等家务活动,营造一个勤劳的家风,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不断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4.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加强德育教学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求多方合力拓展劳动教育和德育教育资源,创建一个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佳.协同育人:让劳动教育真正发生[J].江苏教育,2022(02):43-44. [2]魏臻.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7):21-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