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品表演法

2020-12-11 来源:易榕旅网
“小品表演法”是最适应特殊教育学校培智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按照教材内容及教学目的要求预先设计的动作进行有序的表演,为培智生的感知觉发展提供并创设了优势的条件,从而使培智生在这特殊的“情景”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培智教学采用“小品表演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思想品德课的小品表演,是在师生密切配合下,创设一种与主题教育紧密相关的情景,让潜在的道理鲜明、具体的展现出来,通过演示、强化、刺激,给培智生以强烈的感和深刻的启迪,把一些事理、情感形象化、知识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复杂的情感活动看得见,感受得着。

小品表演,一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以下几个环节中运用:

一、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为学习新课文作铺垫,而配合课文“激趣引题”,进行小品演示。如教学《为集体出力》一课时,我根据本班实际情况,事先准备了一组图片:(1)开学初要求同学们踊跃为我们新校区的绿地添加新鲜美丽的花草;(2)为了好玩损坏教室布置及装饰;(3)修理坏桌椅;(4)在公共场所随手扔纸屑;(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6)为班级体出黑板报。通过这些直观的画面而营造吸引学生的情感氛围,使抽象的道理和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学生能轻松愉悦地进入情境,为下一步的分角色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叙事明理

激趣引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铺垫,进入课文叙事明理是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点。即以事论理,帮助培智生正确选择道德行为方式。教学时,将课本故事编成有趣新颖的小品,使课本中的事例更形象,道理更明白。如教学《为集体出力》一课时,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处于集体之中,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和集体息息相关,在教师设计的几个情境中,让学生自己选择情境和角色,想一想自己处于此情境中会有怎样的所作所为,然后分角色进行表演。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真切认识到行为习惯的正与误、是与非,我就按照教材内容的要求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编排了一些简单的“小品”,让学生分别担任小品中的各个角色。比如,公共汽车上的“让座”、“抢座”、“不经允许拿用同学的文具”、“到餐厅用餐不排队”等等,让学生根据剧情进行“表演”。由于表演活动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表演非常认真,再加上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之中体验到做好事的快乐和幸福感;做错事,做坏事而造成的尴尬和不愉快。为了让学生的体验全面一些,还注意在表演一遍之后,让学生交换角色,再演一遍。这样,激发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了他们直觉的情绪体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