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按一年十二个月执行,而不是网上流传的10个月、8个月或5个月。这种误解源于服刑人员可能因表现良好而提前获得减刑。减刑是根据犯人在监狱中的认罪服法、改造悔罪情况决定的,并由监狱提出意见,法院裁定并受检察院监督。减刑幅度根据悔改和立功表现而定,但最长时间不超过两年。因此,将提前释放时间与宣判服刑时间相比较是不科学的,容易引起误导。
法律分析
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仍然是按一年十二个月执行。网络上有人说一年算10个月,8个月,甚至还有人说5个月。那么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样的误会呢?产生这种误会的原因应该是因为服刑人员得以提前释放的事实。但该事实是基于其在监内表现良好,得以减刑的前提下才可能发生的。普通减刑,一般是依据罪犯在监狱中的认罪服法、改造悔罪的情况来决定,由监狱提出意见,报同级法院裁定予以减刑。同时,检察院对减刑建议有权进行监督。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九个月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二年有期徒刑。判处5年以上徒刑的,执行一年半之后才可以第一次减刑。故,以提前释放时间来比照宣判服刑时间说一年算10个月是不科学,也容易引起误导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拓展延伸
判刑后一年计算刑期的月数:十二个月和十个月有何区别?
判刑后一年计算刑期的月数,十二个月和十个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按照法律规定,判刑后的一年通常按照十二个月计算,即一年等于十二个月。这意味着被判刑的人需要在监狱中度过十二个月的时间。然而,有些特殊情况下,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减少刑期,例如将一年刑期按十个月计算。这种情况下,被判刑的人只需在监狱中服刑十个月。因此,十二个月和十个月的区别在于刑期的长短,具体取决于法院的判决和法律规定。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判刑后一年通常按照十二个月计算,即一年等于十二个月。然而,根据特殊情况和法院的判决,刑期可能会有所减少,例如将一年刑期按十个月计算。因此,十二个月和十个月的区别在于刑期的长短,具体取决于法律的执行和法院的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四节 数罪并罚 第七十条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四节 拘 留 第一百二十九条 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本条规定的“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