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擅自离职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赔偿公司损失的方式包括:普通员工试用期内离职需赔偿招聘和培训费用,经济损失可从工资中扣除,但不超过20%且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考虑实际损失、过错程度、岗位职责关联、经营风险和工资收入等因素综合衡量。限额赔偿要求劳动者履行赔偿义务,但不能要求劳动者承担可通过其他途径救济的债权损失。
法律分析
如果员工擅自离职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需要赔偿公司损失的方式如下:
1、如果劳动者是普通员工且处于试用期内擅自离职,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
2、如果员工擅自离职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用人单位的损失必须以实际发生为准,对于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救济的债权如拖欠货款,不宜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用人单位的损失必须以实际发生为准,对于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救济的债权如拖欠货款,不宜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2、在认定劳动者过错时,应考量损害的发生与劳动者岗位职责之间的关联程度,如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指派从事超出其岗位职责范围的工作而导致损害发生,则不宜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3、在确认过错程度时,要将企业经营风险、管理人员过错与劳动者岗位职责、过错进行全面综合衡量。
4、在确认赔偿金额时,要考虑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过错程度综合认定。
5、在要求劳动者实际履行赔偿义务时,根据相关规定,只能要求劳动者进行限额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结语
员工擅自离职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时,赔偿责任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处理:1、对于普通员工在试用期内擅自离职,用人单位可要求劳动者赔偿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2、若员工离职导致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要求赔偿,但每月扣除不得超过工资的20%。赔偿金额应综合考虑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过错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不应承担可通过其他途径救济的债权赔偿责任。在确定赔偿责任时,应综合考量实际损失、劳动者岗位职责和过错程度等因素。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