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帝庙道观游记散文1000字
由博望街沿博赵路(县道)东行约四公里,有一座庙宇坐落在大道的北侧,而这正好是一道岗梁的脊处,这到岗梁平时被称为“陈庄岗”,因它的东边正下坡处的庄子叫陈庄,所得其名,故此有人称其道观为“陈庄玄帝庙”。
其庙占地约1000平方米,有房舍十余间,庙内殿堂金碧辉煌,两边厢房屋舍俨然。左边是一片菜地,连接一道旧沟渠通南达北,右边是一泽浅水潭,常年碧波盈盈,为寺庙增添了不少灵气,潭的四周杨树与松柏相映,又为寺庙增添了许多秀丽。庙后良田沃野,放眼远视极目,庙前五彩旗帜飘飘,庙内映日余晖闪闪。远远眺望似一尊金神慧光流彩,又宛若金钵光彩四溢。真是:“一道高岗一条渠,一潭灵秀一宝寺。福禄祯祥天地赐,尽享万方香火去。
推开朱红的大门,一道廊宇直通院内,两边各有一间厢房,是供修道之人生活的用处,院内一个庞大的八卦老君炉,高大雄伟,足足占据了半间房子,因居院子的正中,挡住了看向大殿的视线。老君炉呈八角形,以示八方,炉基部每面都画有八卦图,外画八卦天书,刻有乾、坤、震、离、坎、艮、兑、巽八方指尽。上面都开有门洞,可以入内上香,正对大门的那个门洞两旁还贴有道家的神符,炉内香灰满炉,云烟缭绕,弥漫长久,显尽神秘古韵。
左边正对着八卦炉有一圆形的门洞,两侧刷着道家的符语,进入里面便别有一番洞天,原来这里也是一处宅院,名曰:“祖师殿”。三间大殿坐北朝南,殿前兀立着四块石碑,都是与“玄帝庙道观”身世有关的。其中一块最为古老,石碑上面已经风化开裂,许多字已经不可辨认了,但“重修元帝庙记”几个大字还依稀可辨,显然“元”字是忌讳皇家的“玄”字而改的,上面还有“南阳府南阳县”、“儒童唐遵义书丹”、“首事人:房如吉‘杨、赵(表示不能看清)”,以及时间“大清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不难看出,这块石碑记录的是寺庙重修的历史。陈庄村委(成庄村民)李缝合老人讲,玄帝庙由来已久,很可能始建于汉代,而碑文记载的重修是第二次重修,第一次修是明朝时期进行的。笔者查阅了资料:
明成祖燕王朱棣建文元年(1339年),起兵誓师时称“玄帝显相”。以示庇护,称帝后便把玄帝保佑燕王靖难的神话席传全国,并想用建筑的形式保留下来,为此不仅在武当修建了“九宫八观”,而且于永乐十四年(1420xx年),传下圣旨,张贴皇榜,昭示天下兴建玄帝庙。以上资料,与老人的话十分吻合,那么此寺庙究竟始建于何时,我们只能相信老人的推测。李逢合老人言:“据老人们讲,上个世纪初,寺庙拆废之时,庙内柏树合搂之粗,足见其寺庙之年久,而且老人们都传说这庙始建于汉代。”他又言,如今博赵路是古驿道旧址。这在博望人心中,已是无可厚非的事实。古驿道可上溯到禹开“九州”,设“九关”之时,年代久远。而资料显示,“玄帝庙”敬的是玄武大帝,即真武大帝。真武神是由古代对四方神之一玄武神的崇拜演变而来的,而这种崇拜,先秦时就已经开始了。追古溯源,玄帝姬颛顼,真有其人,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之孙,姬姓,其父乃黄帝次子昌意,十五岁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为高阳氏。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春秋时期,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也自称是其后裔(屈原与楚王同族)。华夏五千年对于神灵的崇拜,都是和生活中的首领、英雄的伟绩分不开的,像我们系黄帝、炎帝为祖先一样,颛顼被称为“玄帝”、“真武帝”,他的美名与业绩随着历史的沧桑,随着寺庙的修废,延传继续。
乱世百废,盛世待兴。其中的一块石碑,便是如今寺庙修建时所立,上面有李逢合老人写的修寺庙的碑文,以及修庙发起人和捐助的事记,另外两块是记录修老母殿和玉皇殿的事记。这一小院幽雅古朴,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显肃穆幽雅,未入大殿,便令人顿生畏敬之心,殿内塑有大小神像九尊,其正中端坐的便是祖师爷了。他面目古色金铜,胡须赫然稀疏,一副长者的威严,披着长袍,手扶玉带,一副先师贤圣的样子。祖师爷是民间流传的人物,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而作为道家寺庙,我想,这里应该是老子吧,老子在民间就是太上老君,可是塑像不显仙风道骨,这也许只是塑像人心中的祖师爷吧。其实祖师爷更应该是一个广义的称谓,谁来上香朝拜,他就是谁心中的祖师爷,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神圣的,只要心中有,又何必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形态呢?
绕过院中的八卦炉,院子一下子敞亮了许多,右侧的三间厢房显得特别小巧别致,走上十几步便可登堂入室。这里便是老母殿,敬的尊神就是武圣母,圣母身披黄氅,面容清秀,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她正对着相房的大门,目光祥和,微微开合的嘴角挂着藏不住的温柔,意化为微笑尽泽人心,我想这更是塑像者的妙手。这就是民间流传的武圣母,历朝历代受苦受难的人们,用自己的精神期盼,奉起一尊能够有广大神通的“圣母”形象。她是万能的,她代表着慈善悲悯,代表着福禄与赐子的神能,寄托着人间一切的母性的伟岸,只要朝拜,就会有祥运降临。武圣母穿越千载,跨越万岁,依旧在人间永葆青春。殿堂内占地不大,却塑有十七尊神像,这些塑像都是伟大的女性,她们都有自己的名号,分享的信火拜火,有几位还怀抱着娃娃,类似以前所见的送子观音。我知道观音与圣母们的精神是统一的,都是人类的庇护神,佛教有之,道家亦然。鬼谷子有言:“圣人之在天下,其道一也。”神仙的精神也是统一个的。三教九流本同源,千秋万代一脉传!
由右侧转向后便是大雄宝殿。门前几棵枇杷树都郁郁葱葱,虽然深秋,但它们还是那么的挺拔苍翠,大雄宝殿并不真正的大,也就是平常的三间房屋大小,庙顶上满铺了琉璃瓦,金碧辉煌,屋脊丹鹤飞红,雕刻着神兽祥鸟,神态各异,千姿百态,绿树掩映,杏黄色的殿墙,全都沐浴在夕阳的金辉下,沉寂肃穆,天籁庄严。大殿没有台阶,高抬腿轻迈步便可登堂入室。室内有神像七尊,正中端坐的便是玄武大帝(真武大帝)了,塑像比真人要大出一倍,尽显高大伟岸。这位道教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头顶珠冠半掩脸面,古铜色的面色显得有些暗淡,二目微睁似显慈祥,颌下一副黑胡捊在胸前。他全身披着黄袍,端坐安详,腰间蓝色袋子飘洒裆前,正前方一香炉灰满而溢,两旁边颈瓶内花开正艳。左右两旁有侍者相陪,加上帘布半遮半掩,真的让人感到神秘和畏怯,十分瘆人。在他的右边还有三位天尊,天尊们面色饱满,身披八卦仙衣,端坐修道。左边便是有红脸的关公坐陪,他英姿勃发,头戴金盔,美髯飘洒,二目如电,神态豪迈,身披英雄氅,手握青龙偃月刀,那架势威风凛凛,尽显英雄形象。这些尊神前面也都有香炉和朝拜的蒲团,整个大殿色彩斑斓,大有令人眼花缭乱之势,这些神像各具神情,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在大殿的东侧,还有一间铁板房,这里有大小三尊塑像。正中的是龙王爷,人身人形,但头上长着一对犄角,两旁是虾兵蟹将各一尊,虽然房舍有些简陋,但依旧可以尝尽人间香火。在道观的西墙外,还有一间小屋,那里也是香火旺盛极至,这里面敬的是土地爷和土地奶奶。
以前的道观自然无从考问,如今的玄帝庙道观,似乎该食人间烟火的尊神都应该齐聚其中。我们不能忘记尊神们对于人间的恩泽,也更应该让他们庇护人间的贞祥。初冬的阳光灿灿如金,玄妙道观的雄姿熠熠生辉,让人人心中景仰的美好信念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