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王》教案

2020-10-09 来源:易榕旅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塌败、凑合、滞笨、愧作”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 1、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2、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3、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并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 出爱。

  4、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难点:1、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本文的主旨;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看过今年春晚的小品《扶不扶》啊?在碰瓷儿越来越多的年代,我们到底应不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爱心之手呢?我们的爱心还是否应该奉献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这首歌中找到答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先生的《老王》将通过与车夫的交往感受这份往,为我们诠释这一并不深奥的生活命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杨绛先生的《老王》,来一同感受这份关爱。(多媒体展示《老王》杨绛)

  板书 :《老王》杨绛

  二、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杨绛女士照片):

  杨绛(1911-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1911年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 2、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xx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剧本有《弄假成真》,《称心如意》。

  2、背景介绍

  《老王》这篇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生活片段。当时正是“*”时期,杨绛夫妇在那个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动学术”,失去了女婿。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度过了动乱年代,她在追忆动乱年代遇到的这些善良的人们时更容易忽略苦难,而是看到苦难年代里人性的光辉。

  三、自读指导,整体感知

  1、指导自读,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注音

  伛 翳 骷 髅 绷 滞笨 愧怍

  (2)释义

  塌败 滞笨 取缔 滞笨 愧怍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划分文章结构。

  教师提点:课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条理有序,一脉 相承。

  (学生分小组讨论,作答)

  教师总结: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从而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文章以“我”与老王相识、相交、相处的过程,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记述了老王的一些生平琐事。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段),写“我”与老王的相识,概述老王的身世、经历及“眼瞎”的不幸遭遇。

  第二部分(5~16段),写“我”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断。

  第三部分(17—22段)叙写老王的去世和“我”对他生前的回想以及我的惭愧表现 (多媒体课件展示)

  四、课文讲解

  (一)第1~4自然段: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请同学回答)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1~4自然段,找到老王的身份、地位是什么样子的?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词句。

  老王是一个车夫,是一个穷苦的劳动者。“我经常坐老王的三轮”中以看出老王是个车夫。

  2、段中作者使用了很多引号,因为这些引号里面的内容是作者引用其老王说的话,这是

  引号的引用作用。当时受什么思想的支配,连蹬三轮的还要组织起来呢?

  这是受当时极左思想支配的。 (随便说俩句)

  3、“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这句中的“后者”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后者”指本来眼睛是好的,但因为得了恶病而瞎了一只眼。作者认为因得恶疾而瞎眼,会更痛苦,更令人感到不幸。

  4、老王的生活条件如何?

  “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几间塌败的小屋”这些都是对老王住处的描写,住处十分简陋,说明老王生活的艰难,与下文老王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第5~16自然段: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断。

  1、第5自然段里,老王给我们送冰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呢?

  他要给我们收费减半,我们不答应,他就送来大了一倍的冰。说明他的朴实。

  2、第6自然段里,老王在送我们去医院时他是怎样做的呢?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当老王送我和默存去医院看病时,他起初不收我们的钱,后来收下了又担心我们没有钱,这说明老王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他从来没有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3、阅读第7自然段,后来随着社会的变革,老王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老王改成运货的了,却没有生意。后来一位好心的先生光顾老王的生意,勉强可以谋生。然而不久老王病倒了。他也没什么钱来治病。解释“干校”的意思。

  五七干校:中国*期间,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给*的信中提出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在纪念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时,把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在庆安县柳河开办一所农场,定名为五七干校。

  4、阅读第8自然段,我们最后一次见到老王是怎样一种情景?

  老王带病来到我家,此时的外形描写说明老王已经病得很重。可是他依然要来到我们家送东西。理解一些特别的语句的作用,“打门”“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些都说明了什么?(老王当时已经是病得不轻了),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来并回答,“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5、老王病的那么重,却还要来看我们,这说明老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虽然老王的日子过得很艰苦,但他依然惦记着我们,说明他的朴实,善良.因为老王一身孤苦伶仃,先生家对老王关爱较多,所以老王在病危之际,亲自来谢谢好心人。(也许他已经预感到自己不久将告别人世了,在这最后之际,看看对自己很关爱的人。)

  6、“开门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中的“镶嵌”一词可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请同学们说);不能。这里是夸张的写法,强调了老王的步履维艰、身休僵直的状态。

  7、阅读第9~12自然段,文中这样写到老王送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的数不清”应该如何理解“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这样写更加说明当时生活的艰苦,十个、二十个鸡蛋就觉得太多太多;老王给我们送鸡

  蛋让我非常感动,觉得鸡蛋太多,情谊太深。“大”和“新鲜”说明这些鸡蛋都很珍贵,老王却送给我们,这也体现了老王的善良。

  8、阅读第13~16自然段,对于老王来送鸡蛋,我们是怎样做的呢?这说明“我们”一家人是怎样的人品呢?

  我们坚决要给老王钱,说明了我们很体谅老王生活的艰辛,因此不能贪老王的便宜,同时也说明我们一家人的正直善良。

  9、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为什么要“强笑”?“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攥”“滞笨”“直着脚”说明了什么?

  一个“强”字,写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心理,既可怜老王,又感激老王,又不得不打趣,可以调解气氛。简单的几个字,描绘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叫人怎能不为他的身体、生活所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笔。(请同学们找一下,作者在描写老王在死之前哪一段做了伏笔)

  (三)第17~22自然段:叙写老王的去世及“我”对他生前的回想。

  1、“愧怍”包含了什么意思?

  作者愧怍自己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应有所同情、有所宽容的人,却没有理解他们的高贵品性,甚至连感觉也没有,就那一点感动也是在他死之后才有的;作者的愧怍还因为人家在生命最后时刻来关顾自己的时候,却没有感觉,没有感动。她的惭愧、她的内疚集中在,当时自己只对人家 病态的外貌描写有感觉,而对人家崇高的内心没有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说,才可以理解杨绛为什么全文都没有什么描写,偏偏到了老王最后送鸡蛋来的时候,大大的描写一番,而所写的相貌又是那么的丑陋,令人毛骨悚然。正是他的丑反映出了他的病情十分严重,同时又反映出他对别人的无条件的,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健康状况。 六、总结

  由于时间关系,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暂且谈到这里。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人有时很渺小,人生有时很艰苦。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相濡以沫,我们应该像特雷莎修女一样,用伟大的爱去做一些细小的事情,即便是一句话,即便是一个眼神,都能让世界美起来,让人生好起来!

  七、布置作业:

  思考题:

  1、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2、 思考: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那么见于文中的老王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请学生谈出自己的阅读感知。作者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3、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