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受害过错与侵权行为责任划分

2020-04-28 来源:易榕旅网

受害人有过错的认定办法是指在刑法中对受害人故意、重大过失和过失的界定和要件的说明。受害人故意指明知自己行为会损害自己后果的情况,受害人重大过失是指受害人对自身安全不注意导致自身损害,受害人过失是指受害人在犯罪行为中或之后对损害发生和扩大具有过失。被害人的过错必须具备主体相对性、行为不当性、过错的程度性和作用的关联性等条件。这些要件的满足与否将影响被告人的量刑。

法律分析

受害人有过错的认定办法

1、受害人故意

所谓受害人故意,指受害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自己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此种结果发生。受害人故意作为免责事由,通常都是指排除了行为人本身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形(受害人故意使损害发生的唯一原因);否则,不能完全作为一种免责事由。受害人故意构成要件有以下几方面:

(1)受害人存在故意;

(2)受害人基于故意实施了不当的行为;

(3)受害人实施的不当行为与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由行为人举证);

(4)受害人主张损害赔偿。

2、受害人重大过失

是指受害人对于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极不注意,以至于造成了自身损害。

3、受害人过失

是指在行为人致受害人损害中或者造成损害后,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与扩大具有过失。

刑法意义上被害人的过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主体的相对性。即过错必须是由被害人所为。由于过错行为具有无可替代性,过错行为的主体只能是被害人,而不可能是有过错的被害人亲属等其他人或被害人所在单位,而被告人因此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针对有过错行为的被害人。第二,行为的不当性。也即被害人主观上出于故意或过失的心理,实施的一种显而易见的依社会常理即能作出否定性评价的行为。这种行为不符合社会一般伦理要求,超出社会共同认可的范围。这种行为必须受到社会的严厉否定性评价而非一般否定性评价,才具有刑法中过错概念的意义,如违反法律法规、严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故意不履行应尽义务的行为等等。第三,过错的程度性。指被害人的过错行为不仅应当具有不当性,而且应达到一定程度,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具有刑法上的意义。被害人行为的轻微过失或错误,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过错责任。所以不是被害人所有不谨慎行为都能够认定为过错从而被刑法所评价,如被害人保管财物不当或者故意炫耀财富的轻微不当行为,就不应成为影响被告人量刑的情节。第四,作用的关联性。即被害人的过错行为虽与被告人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或犯罪后果的造成不存在必然性,但其对犯罪结果施加的影响力却是无法抹杀的。只有在客观上能够直接影响犯罪行为的产生、发展和结果的才属于刑法意义的被害人过错。如果对犯罪行为影响不大,也就不必在量刑中考虑。所以诸如因轻信而误入犯罪圈套等行为,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过错。

结语

对于受害人的过错认定方法,主要包括受害人故意、受害人重大过失和受害人过失。在刑法中,被害人的过错必须具备主体的相对性、行为的不当性、过错的程度性和作用的关联性。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过错行为才能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过错。因此,在量刑中应当综合考虑受害人过错行为对犯罪行为的影响程度,对于轻微或不直接影响犯罪行为的过错行为,不应作为影响被告人量刑的情节。

法律依据

(一)参加规范化培训、进修、对口支援、会诊、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慈善或者其他公益性医疗、义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章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及公众活动的安全评价,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和公众活动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十二章 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第一百五十八条 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的赔偿责任,由民用航空器的经营人承担。

前款所称经营人,是指损害发生时使用民用航空器的人。民用航空器的使用权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授予他人,本人保留对该民用航空器的航行控制权的,本人仍被视为经营人。

经营人的受雇人、代理人在受雇、代理过程中使用民用航空器,无论是否在其受雇、代理范围内行事,均视为经营人使用民用航空器。

民用航空器登记的所有人应当被视为经营人,并承担经营人的责任;除非在判定其责任的诉讼中,所有人证明经营人是他人,并在法律程序许可的范围内采取适当措施使该人成为诉讼当事人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