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宅基地管理情况有哪些是怎样规定的?

2022-02-28 来源:易榕旅网

一、农村宅基地的现状及空置原因。当前农村宅基地现状是:一是有的农民建新不拆旧,造成土地大量闲置;二是闲置宅基地影响环境卫生。闲置的废弃房屋由于无人居住,缺乏维护,致使村内环境卫生脏、乱、差,严重影响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影响村容村貌。三是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闲置宅基地的存在,使农民居住地分散散乱,农村的村落分布面积过大,村庄外延拉得过长,增加了农村进行水、电、路、通信、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统一建设的难度,延缓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与中央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精神相悖的,也是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农村大量宅基地被闲置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如农民外出务工、农转非、子女求学定居城市。第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些村民纷纷从原住房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选址建房,形成“空心村”现象;第三,相关配套措施改革滞后,大量农村空置宅基地得不到有效处理。

二、治理措施及对策。治理宅基地闲置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事业,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和配合。因此我们要严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科学编制村镇规划,有效控制土地供应,建立和完善置换协调、购新退旧制度法规,征收土地闲置费,调节土地供应,改变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一是编制切合实际的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必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有利于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以保护耕地为前提,防止大量占用耕地。村庄规划要坚持集约、合理用地的原则,充分利用村内各种闲置地,并根据村庄人口规模、经济发达水平和人均用地等因素确定相应的村庄近期、中期用地规模,村庄规划区之外的农用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二是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镇发展。有关部门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应结合小康村建设,将农村住宅纳入规划范围,科学设计,有序建房,积极引导农民向集镇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以避免耕地被无端浪费。

三、完善措施,严格执法。对违法占地建房、乱收费、违法批地、非法买卖宅基地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做到查事与查人相结合,不断规范用地行为。对拒不执行政策的超占户,必须采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实行有偿使用,才能遏制农村宅基地不断扩大的趋势。针对那些闲置宅基地比较严重的村,要深入开展宅基地综合整治,实行宅基地新增指标冻结政策,限制村庄规模外延伸展,督促开发利用空闲地。对班子稳定的村,积极争取列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四、加强宣传教育。各级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电视、报纸、新闻媒体等,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及《农村宅基地管理意见》,使法规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增强干群节约土地、依法管地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自觉节约用地、依法管地用地的良好氛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