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纠纷解决的主旨是根据双方约定或法律规定进行处理。解决方式包括协商、依职权处理和仲裁或诉讼程序。如果双方约定有效,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或按约定进行仲裁。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无效,可以依职权处理或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仲裁一旦作出裁决,当事人不能再次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对于房产纠纷,如果双方订立的仲裁条款无效,或者双方明确约定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就应按《民事诉讼法》第34条的专属管辖规定,向不动产所在的人民提讼。
1、要确认被告。如果是个人,可以到对方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如果是单位,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该单位的基本注册资料。
2、书写民事诉讼状。诉状应说明当事人身份情况、诉讼请求、以及事实与理由。为确保判决的顺利执行,还可以申请人民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提交诉讼状和证据。准备就绪后,就向人民立案庭提交诉讼状和证据提讼。案件受理后,人民会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证通知书》,并通知交费。如七日内未按照规定交纳诉讼费,人民将裁定案件按撤诉处理。
4、举证。立案后,人民可能会指定举证期限,要求在期限内提交全部证据材料,逾期提交的证据则不予质证。
5、开庭。立案后,人民会安排开庭日期,并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应准时到庭,原告无正当理由迟到的,人民会裁定按照撤诉来处理。
6、开庭审理。依次需要经过核实双方当事人身份、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及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始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官询问、法庭辩论、陈述最后意见、法庭调解和宣判的程序。
房产纠纷如何解决
发生房地产纠纷后处理的原则一般是当事人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无约定的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1)协商解决:纠纷各方自行协商,平等、互利、合理、有偿的妥善解决;主要是依据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进行协商,解决争议双方之间的房产纠纷。如果纠纷各方无法协商解决,可根据纠纷的性质及法律关系分别向行政主管机关投诉,或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提讼。
(2)依职权处理:争议双方的一方向投诉后,根据主管范围受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作出行政决定。如当事人对行政决定不服,可提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除终局复议以外,须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提起行政诉讼。但行政决定一旦作出即可执行,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并不停止执行。
(3)仲裁或诉讼程序解决:如果纠纷不属于主管,当事人可申请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申请仲裁必须有约定的仲裁协议,如无约定,不可申请仲裁,只能提起民事诉讼。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可就同一纠纷再次申请仲裁或向人民。
结语
在处理房产纠纷时,根据双方的仲裁条款或明确的约定,可以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如果仲裁条款无效或双方约定诉讼,应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确认被告身份,书写民事诉讼状并提交证据。人民法院会指定举证期限,并安排开庭审理。纠纷解决的原则是根据约定、法律和法规处理,可以通过协商、依职权处理、仲裁或诉讼程序解决。在选择仲裁时,需要有约定的仲裁协议,否则只能提起民事诉讼。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不可再次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四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