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是精神病的可以诉讼离婚。如果配偶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在精神正常时自己参加离婚诉讼;如果配偶是完全精神病人,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离婚诉讼。
一、精神病杀人应当如何判刑
精神病杀人的判刑标准:
1、当精神病人无法识别或控制行为时,经法定程序确定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格照顾和医疗;
2、尚未完全丧失或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能力识别或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精神病人犯罪要判刑吗?
精神病人犯罪不一定要判刑,需要根据下列情形予以判断:
1、如果精神病人是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的,不要判刑;
2、如果间歇性精神病人是在精神正常时犯罪的,则要判刑;
3、如果精神病人是在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时犯罪的,要判刑,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三、精神病人在社会上有哪些限制?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两种精神病人之间的一部分精神病人。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这种人并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样,完全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这种人作为精神病人,其刑事责任能力毕竟又有所减弱,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对这种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