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手机社交软件视频隐私泄露应对策略

2020-02-28 来源:易榕旅网

个人信息泄露后果严重,应及时报警,采取措施如更换账号、修改密码、报案、律师起诉、收集证据。隐私权保护是个人享有的权利,包括姓名、住址、通信、财产等私人信息不被非法侵扰、利用和公开。相关法律规定了侵权责任,行为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等。

法律分析

如果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有确凿的证据,应当及时报警。

可以采取下列处理方式:

1、更换账号;

2、更改重要的密码;

3、报案;

4、律师起诉;

5、收集证据;

6、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项人格权隐私权的内容主要有:

(1)公民享有姓名权、肖像权、住址、住宅电话、身体肌肤形态的秘密,未经许可,不可以刺探、公开或传播。

(2)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窥视、摄影、录像,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

(3)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或骚扰。

(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干预、窥视、调查或公开。

(5)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

(6)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受刺探或非法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

(7)公民的社会关系,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开。

(8)公民的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

(9)不得非法向社会公开公民过去的或现在纯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强奸等,不得进行搜集或公开。

(10)公民的任何其他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可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结语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维护隐私权益,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当个人信息泄露带来不利后果时,及时采取措施至关重要。可通过更换账号、修改重要密码、报案、律师起诉等方式应对,并收集确凿证据。隐私权涵盖了姓名、肖像、住址、通信、财产状况等私人内容,不得被非法侵扰、搜集、利用和公开。法律条款明确,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应承担侵权责任。保护个人隐私,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章 网络信息安全 第四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五章 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 第五十二条 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业、本领域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并按照规定报送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五章 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 第五十一条 国家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加强网络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通报工作,按照规定统一发布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信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