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

2021-05-04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

作者:王娜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11期

【摘 要】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要使学生的数学能联系生活实际,就必须要与一定的生活情境相联系,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 【关键词】有效 问题情境 策略

引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的终身的不懈追求。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上的精益求精不可或缺。

在多年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数学课堂上,对问题情境的引入,教师们只注重开课前的情景创设,觉得问题情境创设只限于课前的导入,实际不然,教学的整个活动都应该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有时候老师们的课堂上都都会有新课情景的引入,但大多时候都是复习引入新课,或是直奔新课主题进行教学,就算偶尔有问题情境的创设往往给人的感觉也是只注重课堂气氛,忽视了课堂的实效。在平时的听课活动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教师为了创设问题情境真是\"冥思苦想\",辛苦创设的问题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有些高年级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只是比较牵强地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搬入课堂,让学生感觉老师只是变了一个出数学题的花样,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没有太大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标根据不同学段的实际情况,对数学问题情境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低段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段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高段要数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以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研究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笔者从实践出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问题情境创设中的常见的几点不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以具体情境为载体,将问题置于学生熟悉的情境之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然而,仍有部分教师偏离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实效性。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1、故事太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儿童的一大心理特征就是爱听故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通过故事情境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故事要短小精干,切忌冗长。如:某五年级数学教师上《可能性与公平性》一课,老师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动情的讲起阿凡提与巴依老爷智慧较量的故事......如果我不使用省略号,把那位老师讲的故事全部写出来,那得花多少笔墨?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花那么多的时间讲故事,还怎么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教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时,不但忘掉了有效性原则,且使数学课有点变味。 2、画蛇添足

数学问题情境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精心创设的,是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最基本要求。可有的教师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偏离的教学目标。如,某四年级数学教师上的《可能性》一课:

师:这是街头巷尾有时可以见到的\"转盘游戏\":转到红色奖一只水彩笔;转到黄色奖笔记本;转到绿色奖一本橡皮;转到蓝色奖一块铅笔;转到灰色谢谢参与!想一想:你得到的各种奖品的机会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

生:在转盘上,灰色区域>蓝色区域>绿色区域>黄色区域>红色区域 师:什么意思?

生:得到谢谢参与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橡皮,再次是作业本...... 师: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我们玩一玩,好吗? 生:好!

教师点击转盘,师生玩起游戏来。玩了十几回,还没有人获得钢笔、文具盒,学生不停地喊:\"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学生已经完全理解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再去玩转盘游戏,已属画蛇添足了,再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去蒙学生更不应该。 3、不着边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有意义的学习一定要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的且有兴趣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的自然语言逐步抽象到形成的数学问题。\"运用生活原型创设问题情境成为很多老师自觉的行为,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也存在少数教师不顾教学内容和对象刻意追求生活情境的情况。创设的情境有的只有热闹的形式缺乏深层次的体验和数学思考,有的甚至不着边际。 二、有效问题情境创设中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如能与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相结合,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达到这一高度,就要讲究策略。

1、要学会整合有用的资源共享教学。

一些优秀的课件、教案已在网络上共享,披沙拣金、博采众长、参考改进、重新整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手段之一。如,创设新教材二年级《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时,先尽量多地在网上浏览此类课件,然后通过\"增\"、\"删\"、\"改\"等手段进行整合,生成更高质量的课件。 2、语言要精练准确。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把握准知识目标和学生的知识起点,创设有趣、有用、易操作的问题情境,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不断地去开拓创新。如,有的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能短(语言文字少)、快(花时少)、准(抓住教学的重难点)、高(高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反思是锐意进取的途径。

经常反思自己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符合科学性、实效性、启发性原则?能不能作进一步的改进?精益求精才能锐意进取。名师、大师正是这样一步步地走过来的。 4、反馈是检验效果的法宝。

及时汲取听课的领导、专家、老师及上课的学生反馈,做到问题情境在学生的学习情感中的有效性、在学生的学习中过程中的有效性、评价检测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