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教材第104、第105页)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课件。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爱的脑筋急转弯引入,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想,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思考,在争论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整合】
教学例1。 1. 方法一。
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表格)
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 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
师:那么,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你会计算吗? 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17人,9+8=17(人)。
可是,参加这两项活动的没有17人呀。 我发现有的人两项活动都参加了。
应该是一共有14人参加了,算式是9+8-3=14(人)。 ……
师: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人说一共是14人呢?为什么要减去3呢? 生:因为有3个人重复了。
生:因为这3个人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生:因为跳绳的9人里面有这3个人,踢毽的8人里面也有这3个人,所以计算的时候就不能是9+8=17(人),还应该减去3人,所以是9+8-3=14(人)。
生:因为9+8就把这3个人重复算了,也就是多算了一遍,所以要减掉3人。 师:同学们的发言真是精彩,报名参加校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生:14人。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报名参加校体育训练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学校每年都要举行运动会,都要从每个班级中选拔体育特长生,这样的活动是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也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因此,学生非常愿意加入到这样的课堂中来。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地参与着、聆听着、思考着、辩论着、理解着并整合着。“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多少人?”不是教师告诉学生的,也不是教师引导的学生去理解,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争论中话越说越明,理越辩越清。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快乐,也理解得更深刻了】
2. 方法二。
师:为了能使同学们更方便地看清楚,我们把一项活动演示一遍,请班里的14名同学分别对应的替代其中一人,自己选一个替代的对象吧。
班内的14名学生分别选定自己要替代的人。
师:请报名参加跳绳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左边,报名参加踢毽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右边。 “参与报名”的学生站到相应的位置。 师:杨明、刘红、李芳你们怎么还不站好呀? 生:不知道站哪边。
师:哦?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生:因为他们两项运动都参加了,站左边不行,站右边也不行。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他们应该怎么站比较好? 生:站中间、站中间。
三位同学都站到了讲台的中间。 师:那左边、右边、中间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参加跳绳的同学,右边表示参加踢毽的同学,中间是两种训练都参加的同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站起来,走出座位,站到相应的位置中去,打破了传统的学生只能坐在座位上听讲的教学方式,台上的同学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台下的同学也兴趣盎然,参与度更高了。】
3. 方法三。
师:谁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一下刚才看到的情形?
学生组内讨论,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来;教师巡视观察了解情况并及时指导创作。 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图画,并介绍自己的创意或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觉得左边的同学是代表参加跳绳的,应该圈在一起;右边的同学代表参加踢毽的,他们也应该圈在一起;中间的同学再画一个圈。
师:这样的话,能不能让人家一看就知道中间的是既参加了跳绳的,又参加了踢毽的呢?再想想,看还有没有更好的画法。
生2:中间的同学也应该和左边的圈在一起,因为他们也参加了跳绳呀。 生3:那我还说中间的还可以圈到右边一起呢,他们还参加了踢毽啊。 师:那就按你们说的试试吧。
学生动手试着画图,并向全班同学展示。 4. 方法四。
师:看图,说说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只参加跳绳的;右边,表示只参加踢毽的;中间,表示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
师:你能列式计算这两个小组的人数吗? 生:9+8-3=14(人) 生:(8-3)+3+(9-3)=14(人)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A类
同学们去春游,带面包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既带面包又带水果的有48人。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考查知识点:集合;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类
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1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考查知识点:集合;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78+77-48=107(人) B类
(1)15+11-20=6(人) (2)15-6=9(人) (3)11-6=5(人) 教材习题
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1.
2. 6 19
思考题:16+8+4+2+1=31(场)
1.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用集合圈来解决问题的价值,又能让学生掌握使用集合图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最后的巩固、拓展题的呈现,结合了学生的实际,顺其自然,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
2.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注重图形、算式和文本的有效结合。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充分发挥集合图的作用,但同时加强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通过站一站、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等方式让学生既沟通了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联系,又体会到图形、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建立数学模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3.本节课是在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困惑点的基础上,寻找了一条符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途径。首先从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出发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服务。教师只有课前知学,然后才能知教。然而怎样去知学?又怎样去知教?是需要课前花足时间去思考的事。
教学内容
如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含义。
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学具
课件、皮尺、树叶、各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 探究新知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