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规划文本

2021-06-28 来源:易榕旅网
目 录

规划文本: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总 则........................................................................................................................1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3风景资源评价结论...................................................................................................3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6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7保护培育规划.........................................................................................................12风景游赏规划.........................................................................................................17典型景观规划.........................................................................................................24植物景观规划.........................................................................................................26游览设施规划.........................................................................................................29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32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37第十三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9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43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45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47第十七章分期发展规划.........................................................................................................49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52第十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56第二十章附则.........................................................................................................................58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规划文本

规划图纸:

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

区域分析图-东湖在全国交通优势区域分析图-东湖在湖北省的区位区域分析图-东湖在武汉的区位城市与风景区关系图卫星遥感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综合现状图道路交通现状图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图规划范围界定图风景资源评价图景区划分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功能布局规划图

保护培育规划图——分类保护规划保护培育规划图——分级保护规划保护培育规划图——核心景区规划风景游赏规划图——游赏线路规划风景游赏规划图——游赏方式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图居民社会调控图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竖向空间规划图植被现状图植被景观结构图植被景观规划图给水工程规划图雨水工程规划图电力通信邮政规划图环境保护工程规划图消防工程规划图燃气工程规划图近期规划图

第一章

第一条 编制目的

总 则

东湖风景名胜区上版总体规划编制于1993年,于1995年审批通过,为今日东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风景旅游事业的发展,东湖已经从原来的城郊湖变成了城中湖,东湖风景名胜区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编制新一版的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势在必行。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及其它相关法规,特编制《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东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的保护、利用、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宗教事务条例。2 3 4 5 6 7 8 

《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5]2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湖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

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问题的复函(建办城函[2006]663号)关于转发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问题的复函》的通知(鄂建办公[2006]85号)9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0 《湖北省水功能区划》(2003年)11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条例》(2007年)

1

12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3年)13 作为参考的其他有关规划文件14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第四条 规划指导思想

1 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风景名胜区工作方针,保障风

景名胜区健康发展。

2 充分挖掘风景名胜区内各类风景资源的潜力,充实、完善并新增能展现风景名胜区特色的景点和风景旅游项目。

3 重视长远发展,强调风景名胜区的资源永续利用与近期建设之间的衔接,为管理提供合理有据、可操作性强的规划。

4 协调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建设与周边城区、村庄发展的关系,协调好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力争使整体效益达到最佳,使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达到统一。

第五条 规划原则

1 保护优先原则。确保风景资源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以此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同时切实保护耕地资源,景区建设不得以牺牲耕地资源、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2 综合协调原则。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与适宜性,统筹考虑各种发展的需求,合理安排、协调发展。

3 环境承载力原则。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利用必须在其允许的环境承载力之内,以保证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

4 可操作性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指导意义,为管理服务,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依法保护、建设和管理风景名胜区的依据。

5 前瞻性原则。站在发展的高度,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妥善处理各个发展阶段的工作重心,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6 内外共享原则。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作为城中湖风景区,东湖风景区的旅

游设施应当充分实现风景区内外的共享,深化东湖风景名胜区的社会效益,造福于民。

第二章

第六条 规划范围、面积

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

东湖风景名胜区范围为东至武广铁路,西至东湖路,北边以筲箕湖以北地区及中北路延长线为界,南边界至老武黄公路、喻家山、南望山一线山脉南麓区域,总面积约为61.86平方公里。

第七条 规划性质

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湖光山色为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八条 特色文化定位

以城市文化立足,以湖泊文化立本,以本土文化立魂,以全球文化立新,形成以自然山水文化为基调,融合楚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东湖文化。

第三章

第九条 风景资源构成

风景资源评价结论

本规划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将风景区风景资源划分为二大类、八中类,计97个景源,含32个独立景物及65个景点,其中景点由18个自然景观单元和47个人文景观单元组成。

3

表3-1东湖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类型表

大类中类天景地景水景生景园景人文景源总计自然景源先月亭(月色)、烟浪亭(日出)景源名称景点数量2景物数量26曲堤、落雁岛、浪淘石、湖中堤(亲水平台、鹅嘴)、团毕双峰、封都山小潭湖、汤菱湖、郭郑湖、团湖、庙湖、后湖古树林、鸟岛(栈道观鸟、晚霞)、水杉林、古树名木园楚人狂欢岛(儿童乐园)、梨园、听涛轩(柳浪渡)、碧水潭、长天楼(落霞水榭)、濒湖画廊、小梅岭(陶铸楼、多景台)、苍柏园(寓言雕塑园)、楚才园(南国哲思园)、杜鹃园、盆景园、荷花园(水生园)、梅园、竹类园、樱花园、武汉植物园、茶园、紫薇园、梅林(恬逸园、鹰嘴藏林、部642021911队靶场)建筑胜景风物 行吟阁(水云乡、沧浪亭)、屈原纪念馆、湖光阁、雁归桥、楚城、楚市、楚天台(凤标)、龙舟码头(水上栈道)、翠薇蕴谊园(友谊林)、清河桥、凤凰阁(松鸽坪、烧烤场)、临曦台(太渔桥)、凌霄阁、省博物馆九女墩(可歌亭)、鲁迅广场、蛮王冢、离骚碑、楚辞轩、祝融观星台、芦洲古渡(索桥览胜)、雁落坪(赵氏花园、鹊桥相会)白马洲、朱碑亭(千帆亭、滑道)、东湖宾馆梅岭一号、化蝶并蒂、鸳鸯合欢、刘备郊天台(摩崖石刻)9714886654332注:1.括号内景源均为景物。2.飞地景点包括北洋桥、珞洪景点。(部分湖域水质较差,且被占用严重,故现状不作为景源纳入)

第十条 风景资源特征

本规划认为东湖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科研教育价值。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 湖泊广袤浩瀚,湖泊现状面积达32.5平方公里,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湖水辽阔清幽,碧波万顷,岸线曲折,岬湾交错,湖岸景观丰富多姿。

2 平原丘岗起伏变幻无穷,沿湖有山峰34座,伸入湖中的半岛120多个,独立于水中的小岛屿10多个,还有随着湖水涨落而出没的“浪淘石”等,山势虽不甚大,却高低错落有致。

3 植物资源丰富,绿化覆盖面积占整个景区陆域面积的81.93%,生态环境良好。且是中国著名的荷花、梅花研究基地。

4

4 鸟类较为丰富,涵盖了留鸟、夏候鸟、冬候鸟、季节性迁徙、旅鸟等五大类型。雁、沙鸥、白鹭、野鸭等水鸟出没于芦苇间,盘旋湖面,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奇妙画面。

5 历史文化灿烂悠久,楚文化、三国文化、近现代革命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科教文化等代表了其不同的侧面。其中以楚文化最为突出。

第十一条 风景资源评价

本规划采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五级标准,对东湖风景名胜区中65个景观单元进行评价。评出一级景源7个,占参评景源的10.77%;二级景源15个,占参评景源的23.08%;三级景源16个,占参评景源的24.62%;四级景源27个,占参评景源的41.53%。

表3-2东湖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级评价表

景区景源级别特级景源一级景源听涛景区二级景源三级景源四级景源特级景源一级景源磨山景区二级景源三级景源四级景源特级景源一级景源落雁景区二级景源三级景源四级景源特级景源一级景源吹笛景区二级景源三级景源四级景源特级景源白马景区一级景源二级景源三级景源四级景源合计  凌霄阁、凤凰阁团毕双峰、古树名木园、紫薇园后湖、临曦台、水杉林、梅林、烟浪亭  汤菱湖小潭湖白马洲落雁岛鸟岛、雁落坪清河桥、古树林、团湖化蝶并蒂、鸳鸯合欢、龙舟码头、芦洲古渡武汉植物园、梅园、楚天台刘备郊天台、朱碑亭、樱花园、荷花园、楚城、楚市楚才园、离骚碑、蛮王冢庙湖、茶园、盆景园、竹类园、杜鹃园、翠薇蕴谊园、封都山、祝融观星台、楚辞轩郭郑湖、东湖宾馆梅岭一号、省博物馆九女墩、屈原纪念馆、行吟阁、长天楼曲堤、湖光阁、碧水潭、濒湖画廊、楚人狂欢岛、听涛轩鲁迅广场、小梅岭、湖中堤、梨园、苍柏园、先月亭、浪淘石、雁归桥景源名称数量0346803639012340023500111 65310102121合计5

听涛景区与磨山景区的景源数量均为21个,分别占总数的32.31%;落雁景区与吹笛景区的景源数量均为10个,占总数的15.38%,白马景区景源数量仅有3个,占总数的4.62%。

表3-3东湖风景名胜区各级景点所占比例表

景点级别特级景点一级景点二级景点三级景点四级景点合计景源总数(个)0715162765所占百分比(%)010.7723.0824.6241.53100表3-4东湖风景名胜区各景区景点所占比例表

景区名称听涛景区磨山景区落雁景区吹笛景区白马景区合计景源数量(个)21211010365所占百分比(%)32.3132.3115.3815.384.62100第四章

第十二条

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

规划与管理总目标

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风景名胜区和城中自然湖泊型旅游胜地,国家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建设的重要示范基地和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游览胜地,强化水主题,突出东湖水域特色,创造生态东湖、文化东湖、欢乐东湖的新形象。

第十三条 资源及环境保护目标

1 对东湖风景名胜区独特的森林及湿地系统进行全面保护。2 对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而有效地保护和展示。3 严格保护东湖风景名胜区现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4 加快风景名胜区内违规违章建设治理整顿。

5 根据景区结构、游览方式和游客量分布,调整风景名胜区的交通组织系统。6 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人口规模,建立适合东湖风景名胜区特点的居民点体系。7 减少并逐步消除不适宜的商业活动对风景名胜区整体游赏环境的影响和破坏。8 协调风景名胜区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9 创建国内一流的旅游环境,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风景名胜区的典范。

6

第十四条 旅游发展目标

1 经济指标:游客接待总量持续增长,旅游收入大幅增加。

2 社会目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统筹作用,扩大就业;实现风景区内旅游

设施的内外共享,造福于民。

3 文化目标:保护东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挖掘东湖文化旅游资源,形

成和强化东湖的特色文化。

4、产业目标:建立合理、高效、先进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形成比较完备的“食、住

、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

第十五条发展规模预测

本规划综合采用面积法、线路法及卡口法,测算风景名胜区游人容量: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游人容量可按平均年游人总量1200万人次,瞬时容量20000人次,平均日游人量40000人次进行控制,考虑到假期高峰,瞬时游人容量可按日常平均3倍即60000人进行控制,则游人规模预测:近期600万人次/年;远期900万人次/年。社区居住人口规模预测:远期2025年11960人。

第五章

第十六条

规划理念

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强调“生态为先,和谐为本”的规划理念,以“城湖共生,水绿交融”为整体空间格局,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与风景和谐,文化与生态和谐”的目标。

第十七条 布局结构

东湖风景名胜区在总体布局结构上突出“指状”结构形态,即形成以东湖核心湖面郭郑湖为“掌心”,以各景区和功能区为“手指”的放射状形态,并且从点、线、面、体四个层次反映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1、体——体系层次

7

东湖风景名胜区由风景游赏、旅游设施、居民社会等三个职能系统综合组成,并通过各职能系统的点、线、面等网点的有机结合,从而构成整个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整体结构网络。

 1  2  3 

风景游赏体系:包括景区、景群、景点和景物。

旅游设施体系:包括旅游服务区、旅游服务点和旅游服务部。居民社会体系:包括居民社区、村及居民点。

2、面——分区层次

规划将东湖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 1 

风景游览区域:包括落雁景区、后湖景区、喻家山景区的大部分地区,以游览、观赏为主要活动内容,可结合游览安排适当的参与性的旅游活动。

 2 

休闲活动区域:以听涛景区、渔光景区和白马景区为主,开展各类休闲娱乐活动,配置少量服务设施建设。

 3 

自然景观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内的山体和沼泽湿地,主要职能为通过对生态环境与景观的保护,营造赏心悦目、生态良好的游憩空间。

 4 

旅游服务区域:主要有八处,分布于各个景区,为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设施集中分布的区域。

 5 

东湖水域:是东湖风景名胜区的灵魂,以提供湖泊观光、水上运动等为主要活动内容。

3、线——游览层次

风景名胜区各种游览活动沿各级游览道路呈线状分布的特征,主要可概括为“八线”:

水岸游憩游览线:水果湖-天鹅池-泽畔行吟-杉屏落霞-水上舞台-云梦岛-曲堤凌波

水上运动游览线:凤来岛(水上运动基地)-云梦岛-汤菱湖-小潭湖湖泊观光游览线:东湖各子湖

生物科考游览线:吹笛景区马鞍山-吹笛景区猴山-磨山景区磨山-芦洲落雁科教修学游览线: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保健养生游览线:后湖景区(森林疗养

、森林瑜珈)-落雁景区-白马景区(体检疗养基地)

8

名人文化游览线:洪山宝塔-南望山(蛮王冢)-磨山-楚天台-刘备郊天台劳作体验游览线:磨山景区(农家乐一条街)-曲桥新荷-落雁景区(湖光农舍)4、点——景点层次

指风景名胜区内服务设施建设根据游览需要和资源条件限制,呈点状合理分布于游览路线之上,并且表现为由外至内建设强度逐步减弱的控制等级。东湖风景名胜区内共计景点80个。

第十八条功能分区

根据风景名胜区的使用要求,从完善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功能出发,统筹整合区内各类用地类型,并考虑其地理、自然条件,规划将景区规划分为风景游览区、休闲活动区、自然景观区、旅游服务区及东湖水域五大功能分区。

表5-1功能分区划分表

风景游览区面积9.85K㎡主要包括落雁景区和后湖景区内落雁小路以西地区,磨山景区和喻家山景区中部平原地区风景游览区是以游览、观赏为主要活功能动内容,可结合游览安排适当的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休闲活动区7.64K㎡包括渔光景区及听涛、白马景区的环湖地区,风景名胜区南部两行山系之间的狭长平原地带休闲活动区是指现状风景资源较少但景观环境优良,主要开展各类休闲娱乐活动、具有少量设施建设的区域自然景观区8.94K㎡包括磨山六峰和风景名胜区南部两行雁形山系,以及落雁小路以东地区自然景观区是针对风景名胜区内有生态及景观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群及其环境划定的保护范围旅游服务区2.41K㎡包括梨园服务区,南望山服务区,喻家山服务区,教育服务区,以及白马服务区旅游服务区是向游人提供住宿、餐饮、导游、购物的主要场所适当开展各类水上观光游览活动水域33.02 K㎡郭郑湖、筲箕湖、小潭湖、汤菱湖、团湖、后湖、喻家湖、庙湖等范围第十九条景区划分和特色

根据风景区实际情况,将风景区重新划分为八大景区,分别为:听涛景区、渔光景区、白马景区、落雁景区、后湖景区、吹笛景区、磨山景区、喻家山景区。

表5-2景区规划一览表

听涛景区东湖路以东、渔光景区包括云梦岛,白马景区落雁景区包括团湖,及后湖景区吹笛景区磨山景区喻家山景区北至后湖南岸包括北至磨山北至东湖东路其北至汤菱湖,南至老武黄六峰,南至夹及菱角湖北岸包括后湖及其、西至鹅咀、南公路,西至喻东侧至武广铁山与菱角湖,,东至喻家湖,抵磨山、东邻家湖西岸,东东、西至湖滨西、南至规划路的区域武广铁路的全至青王公路的边界内的区域的区域区域部陆域包括小潭湖、东湖南路以北及梨园广场以筲箕湖,汤菱规划、磨山以西、梨北、筲箕湖以湖的大部分水范围园广场及云梦西全部陆地及面,以及沿湖岛以南地区,的陆域水域含郭郑湖9

规划面积水其域中陆地13.30K㎡10.56K㎡2.74K㎡组景沿东湖西3.24K㎡1.48K㎡1.76K㎡9.72K㎡7.59K㎡2.13K㎡8.16K㎡4.70K㎡3.46K㎡6.33K㎡5.07K㎡1.26K㎡6.79K㎡0.85K㎡5.94K㎡6.28K㎡0.10K㎡6.18K㎡位于风景名胜8.04K㎡2.67K㎡5.37K㎡岸南北向轴线曲堤、水岛环湖上长堤串湖湖中绿岛连平野,曲堤团湖水,主景雁滩居湖中央雁滩秋月田园农乐田园观光特色乡村度假景区展开,长岸、柳内湖,主景云岛,北岸绿野内容廊串清塘,四梦岛探入湖心白马洲,主景白马洲面广湖,岸借,左右逢源各山之景荷塘绿廊曲堤云岛景观白马行洲特色主要功能水天共长水上观光水上运动文化活动风情港湾水上休闲艺术展演旅游接待春草怡然休闲度假会议会展湿地延展,河丘陵起伏,茂区的中心焦点低山连绵,前湖港汊依傍后林竹海,东西,远对一围烟后交错横列展主轴山景互对浪六十里,近开湖浩瀚水面靠山林十多景河湖港汊芳草湿地湿地公园观光自然野趣森林天地青少年运动素质拓展湖山相映茂林胜迹历史文化游览特色植物观赏横山叠翠花海芬芳园艺博览第二十条

1、 1  2  3 2、

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及生态分区

制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消极作用;

保持和维护东湖风景名胜区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提高东湖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能力。生态分区

表5-3生态分区及其利用与保护措施

环境要素状况生态分区景区听涛景区大气--×+++++水域××------土壤植被----++++利用与保护措施不利区渔光景区白马景区稳定区磨山景区喻家山景区应限制过量开发,对不利状态的环境要素要减轻其人为压力,实施针对性的自然保护措施要稳定对环境要素造成的人为压力,实施对其适用的自然保护措施有利区吹笛景区后湖景区落雁景区需规定人为压力的限度,根据需要而确定自然保护措施注:×不利;-稳定;+有利。第二十一条

1、城景过渡带

城景过渡带及外围协调区

10

鉴于东湖风景名胜区和武汉市区紧密相连,城市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东湖的自然景观特色,不能破坏东湖山水空间构架和尺度感,实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护风景区的视觉环境,区内新建建筑物的高度、体量必须考虑东湖的特殊环境要求,规划在东湖风景名胜区与城市接壤处设置城景过渡带,宽度在80-150米之间。过渡带中的小型湖泊,作为过渡到内部景区的外部屏障区域,起到警示和串联围合保护内部景区核心湖面的作用;过渡带中的陆地区域强化生态保护,起到隔离和景区内外景观对比的效果。

城景过渡带设置范围为,东:武广高速铁路两侧;南:东湖南路——八一路两侧;西:东湖路两侧;北:中北路延长线两侧。

表5-4城景过渡带建设控制表

外侧城市建设用地性质控制宽度控制重点主要指与风景名胜区界线相接壤的城市范围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控制宽度50-100米提高绿地率,增加绿化环境内侧风景名胜区用地主要指风景名胜区范围内靠近城景界线的生态区域风景名胜区用地范围控制30-50米保持自然生态环境,配置良好的设施2、外围协调区

在遵循上版总规,同时考虑东湖东拓的战略需求,在风景名胜区外划出了一定范围的控制地带,即外围协调区。具体界线是:北至杨春湖与武鄂高速,东至外环路,南至九峰森林公园北边界,西侧包括珞珈山。外围协调区的总面积为68.85平方公里。

外围协调区的城镇建设区必须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执行,区内重点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和环境污染,突出风景城市特色,大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分析和评价。农村范围内严禁砍伐树木和开山采石,加强水土保持,农村居民点建设风格必须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相协调,修建道路及其他一切建设活动不得损伤风景资源与山、水、地貌景观。

3、东湖对城市景观控制要求 1 

保护东湖同城市相融、精致和谐的景观特色,严格控制湖滨地区和嵌入城

市内部的洪山、珞珈山过渡带内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要求体量小巧,色彩清雅,与环湖景观相协调。建筑物高出环湖树冠高度的部分应有良好的体量和造型,组成平缓、柔和的轮廓线,与对面的自然山际线相呼应;对现有高出树冠的大体量建筑,可通过加强垂直绿化等各种绿化手段来弥补,建筑色彩注意避免使用大

11

面积实墙面和反光墙面。加强湖滨地区绿化,注意绿化种植的多样性,尤其多种植高大乔木,使建筑与绿化相互渗透。远期拆除不符合规划的建筑。 2 

外围保护地带内的建筑物的布局、设计不得有碍东湖风景名胜区的观瞻。东湖南路以西,武珞路以北范围内,建筑高度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步增高,以避免与洪山宝塔争辉并相冲突。

珞喻路以北范围内,保持封都山、猴山、风筝山、毕家山、太渔山、吹笛山的山脊线,以及南望山、喻家山、马鞍山、团山的山脊线,背景不能有建筑物突出。

武广铁路以东,外环线以西范围内,严格控制建筑量,充分体现生态特色,为“东湖东进”预留生态空间。

中北路延长线以北区域,位于规划中的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充分打造开放型的滨水空间,形成具有水乡特色和现代气息的高品质景观建筑;筲箕湖以北地区协调好生态环境建设、旅游开发和景中村居民安置的关系,在临风景区界面严格控制建筑开发强度,建筑由南向北逐步增高,形成低层、低密度区域,滨湖道路控制在临湖100-200米之间,临湖岸线一般应控制200—400米宽的风景用地,留足过渡空间。

第六章

第二十二条

保护培育规划

保护区的划分和保护级别

分类保护根据风景名胜区内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游览区、风景恢复区、发展控制区等。

分级保护根据不同保护分区的保护级别不同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

专项保护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分为文物保护单位专项保护、名木古树专项保护、生物多样性专项保护等,以采取不同的专业技术保护措施。

12

第二十三条分类保护规划

按照对象的种类和属性特点,规划将东湖风景名胜区划分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点(史迹保护点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和未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点,本规划中的史迹保护点特指文物保护单位)、风景游览区、风景恢复区、发展控制区。

表6-1分类保护规划表

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特性质殊天然自然景源的地区 包括风景名胜范围区内大部分山体,落雁景区与后湖景区沿湖50米7.52K㎡东湖毛泽东旧居、九女墩、蛮王冢史迹保护点风景游览区风景名胜区内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风景结构单元和风景游赏对象集中地区渔光、听涛景区的环湖陆域及岛屿,磨山景区与喻家山景区的中部平原地区/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定并公布建设控制地带。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该区域仅提供必要的步行游赏道路和安全防护设施,宜建设方针控制游人进入,不得安排与风景名胜区无关的人为设施,禁止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危及文物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其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同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报同级城乡规划部门批准。该区限制居民不合理的开发和生该区域允许结合资源特点开展多样化的旅游活动,限制机动车及游赏设施的配置,适宜安排各种游览欣赏项目产活动,大力推广生态社区建设,同时分阶段逐步搬迁该区域居民,以降低该区的居民密度。在该区建设环境监测与反馈系统,严禁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该区域可以安排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设施7.53K㎡风景恢复区风景名胜区内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抚育、涵养、保持的地区落雁景区与后湖景区除沿湖50米外的全部区域,吹笛景区南部山体周边地带6.72K㎡发展控制区风景名胜区内除上述保育区外的区域白马景区北部、东部地区,听涛景区西部地区,及风景名胜区南部两行横向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7.07K㎡33.02K㎡郭郑湖、筲箕湖、小潭湖、汤菱湖、团湖、后湖、喻家湖、庙湖等水域面积13

第二十四条分级保护规划

按照景观价值等级和敏感度不同,根据保护和利用程度的不同,将东湖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并在风景名胜区周边划出一定范围的外围协调区以控制周边用地建设对风景区的影响。

表6-2分级保护规划表

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外围协调区在风景名胜区界线范围外性质构成风景名胜区重要构成风景名胜区次要景源及对景源除以上各级保护区景源及重要地带有重要影响地带磨山景区鲁磨路、团山路以北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内大,喻家山景区菱角湖西岸、庙湖东风景名胜区内除一部分山体,落雁景区、岸区域,吹笛景区西南部山系周围级保护区和二级保后湖景区沿湖50米,狭长地带,后湖景区、落雁景区落护区以外的所有陆后湖与郭郑湖、团湖雁小路西侧区域,白马景区湖中小域范围岛及东部半岛滨水区域,以及除一的部分水域级保护水域外的全部水域面积其水面中陆地功能分区22.0K㎡15.30K㎡6.7K㎡自然景观保护区26.71K㎡17.72K㎡8.99K㎡以风景游览区为主13.15K㎡0K㎡13.15K㎡以休闲活动区、旅游服务区为主严禁砍伐树木和开山采石,加强水土保持,风景名胜区内居民点建设必须符求,修建道路及其他一切建设活动不得损伤风景资源与地貌景观68.85 K㎡北至杨春湖与武鄂高速,东至外环路,南侧至九峰森林公园北边界,西侧包括珞珈山之外地区,对东湖风景名胜区景观与生态完整性有明显影响的区域范围区内可以安排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区内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但对建设方针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严格工具进入该区规模、密度、形式、体量等需加以严应有序控制各项建关的建设,应有条件限制机动交通名胜区环境相协调格控制,并严禁任何与风景游赏无设与设施,并与风景合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控制和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第二十五条核心景区规划

1、核心景区对象与范围

核心景区是指风景资源价值高,对人类活动十分敏感的区域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根据《关于做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与保护工作的通知》,在核心景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严格限制建设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本次规划确定核心景区的主景为郭郑湖中心水域和山林景观区域,该区域是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主要包括总体规划确定的自然景观保护区和史迹保护点,即磨山六峰、风景区南部两行雁形山系,落雁景区、后湖景区沿湖50米,以及后湖、团湖

14

、郭郑湖的部分水域,面积共22.81k㎡,占东湖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的36.87%,其中水域面积15.36k㎡,山林面积5.50k㎡,陆地面积1.95k㎡。

2、核心景区的保护重点

针对东湖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的特点,其保护规划的重点应是水系生态、文物古迹、山体地貌和植被。

3、核心景区的保护措施

 1 要特别重视主要景点和景观视线的保护。

 2 在核心景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 3 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批。

 4 对不符合规划、未经批准以及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项建筑物、构筑物,都应当

采取搬迁、拆除或改作他用的处理方案。

 5 对核心景区内规划搬迁的村庄严格控制其发展,并采取措施完善整治周边环

境。

第二十六条专项保护规划

1、文物保护单位专项保护

 1 确定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行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进行实施,同时对没有定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设定相应的暂保登记,并建议按此申报和进行保护。

 2 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并公布建设控制地带。

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危及文物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3 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任何改动都要报请风景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

按法定程序报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拆除、改动、复建文保单位。

 4 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日常维护必须保证文物的真实性,对于修缮必须要有

详细的修缮计划和设计施工方案,并在文物专家指导下进行,同时接受审批机关的监督和指导,工程竣工时,应当报审批机关验收。

15

 5 对于侵占文保单位的单位和个人,应无条件予以退还。

 6 落实消防措施,杜绝安全隐患。文物保护单位必须配备消防设施,必须安装避

雷设备。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破坏文物景观,所有管线必须入地。

表6-3东湖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一览表

编号123名称九女墩位置渔光景区西北岸筲箕湖以南级别省级年代清保护范围外围控制地带东、西、北面至九女墩纪念碑台保护范围外四周均至基平台外十米;南面为自台基湖边至湖边墓道两侧各十米东湖宾馆梅岭一号(东湖梅岭南山毛泽东旧居)蛮王冢南望山南麓省级市级1958-1966东汉四周均至墓冢坡脚线外十米四周均至保护范围外二十米2、古树名木专项保护

 1 建立完善的古树名木档案,明确位置、树龄、立地条件并且配有照片,定期检

查,更新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监管。

 2 所有古树名木均需挂牌保护(但不准钉钉子、栓铁丝),位于游路两侧及游览

景点内的古树名木应设防护栏,严禁游人攀爬、划刻、折采、砍伐。 3 加强古树名木周边的小环境治理,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4 加强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和养护管理,加强防雷、防火工作。对于衰老的古

树名木,应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古树复壮。

表6-4东湖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统计表

序号123456789101112合计树种银杏广玉兰樟树棠梨黑松雪松朴树樟树枫杨枫香刺柏樟树株数(棵)12122131111218树龄(年)103103103103103103103103103210210123树高(米)131013101315131415301022胸径(厘米)7060805050705060705020100生存地落雁景区落雁景区落雁景区落雁景区落雁景区落雁景区磨山景区磨山景区磨山景区吹笛景区吹笛景区听涛景区3、生物多样性专项保护

16

 1 严格保护东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天然植物群落、现存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以及优良植物种质资源。大力保护和使用乡土树种,加强对外来引进物种的管理,防止“生物灾害”。

 2 严禁捕杀、贩卖野生动物,保护蛇类、鸟类。扩大阔叶林、浆果类植物和湿地

植物种植面积,为鸟类生息繁衍创造条件。 3 禁止滥采乱挖活动,保护野生菌类植物。 4 加强科研投入和科普教育。

第二十七条开发控制体系及指标

1、自然景观保护区的游憩设施控制

游憩设施控制体系为在自然景观保护区内对可以配置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制订详细的设施类型与体系,并逐一进行设施细分。

2、风景游览区的游憩强度控制

游憩强度控制体系为在风景游览区内对适宜安排的各种游览欣赏项目制订详细的游憩项目类型与体系,并逐一进行项目细分。

3、发展控制区开发强度控制

开发强度控制体系为在发展控制区内对可以安排同风景名胜区性质与容量相一致的各项旅游设施及基地制订详细的建设项目类型与体系,并逐一进行项目细分。

4、居民点的生产建设控制

生产建设控制体系为对居民点的生产建设活动制订详细的生产建设项目类型与体系,并逐一进行项目细分。

第七章

第二十八条

景点规划

风景游赏规划

东湖风景名胜区规划涉及景点共80个,根据规划主题与建设情况,可将这些景点分为两类,即现状利用景点和规划新增景点。现状利用景点是现状已具备一定的景观条件或者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建设,规划加以完善、充实、提高和利用,此类景点有65个

17

;规划新增景点是根据规划的环境条件,根据规划需要,确定了新的景观建设内容,目的是提高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价值,充实游览内容,此类景点有15个。并对现有景点改造提升品质,确定一级景点12个,二级景点20个,三级景点34个,四级景点14个。

18

表7-1东湖风景名胜区景点配置表

现状现状景区序号123景点名称郭郑湖屈原纪念馆行吟阁水云乡沧浪亭4小梅岭陶铸楼多景台56听涛景区7891011苍柏园寓言雕塑园先月亭月色浪淘石听涛轩柳浪渡濒湖画廊省博物馆东湖宾馆梅岭一号三级一级一级珞珈书香凤岛水意12131415曲堤湖光阁雁归桥湖中堤亲水平台三级三级渔光景区四级四级二级雁落月影曲堤凌波三级三级三级二级四级三级四级四级听涛景区四级梅岭春早三级景物名称规划规划景源级别景区景区名称级别一级二级二级规划景群规划规划景群序号级别123规划景点名称郭郑湖屈原纪念馆行吟阁水云乡沧浪亭4小梅岭陶铸楼多景台5678910111213141234苍柏园寓言雕塑园华亭映月三级先月亭月色浪淘石听涛轩柳浪渡濒湖画廊省博物馆梅岭竹风鹅池天趣水岸书院凤来岛曲堤湖光浮阁雁归桥曲堤凌波亲水平台三级一级一级二级三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保留保留保留规划新增保留保留规划改造规划改造四级三级保留保留四级保留三级规划改造植树造林、环境整治优化三级规划改造植树造林、环境整治优化景物名称规划景源级别一级二级二级规划状态保留保留保留改造措施泽畔行吟一级松园双涛一级三级疑海听涛二级立面改造、环境整治优化立面改造、环境整治优化鹅嘴1617181920鲁迅广场长天楼落霞水榭碧水潭九女墩可歌亭楚人狂欢岛儿童乐园21梨园武汉植物园蛮王冢梅园樱花园荷花园水生园6磨山景区朱碑亭千帆亭滑道78910111213楚天台凤标楚城楚市刘备郊天台摩崖石刻楚才园南国哲思园离骚碑楚辞轩三级四级三级二级二级二级一级二级磨山景区朱碑耸翠一级楚天极目一级78910111213楚天台二级6朱碑亭四级101112雪海香涛一级345梨园高塔观澜武汉植物园蛮王冢梅园樱花园荷花园三级三级二级四级二级水天一色碧潭观鱼杉屏落霞二级三级二级56789鲁迅广场长天楼鹅嘴三级二级落霞水榭碧潭观鱼九女墩可歌亭楚人狂欢岛儿童乐园三级一级一级二级一级二级一级水生园一级千帆亭滑道一级凤标楚城楚市刘备郊天台摩崖石刻楚才园南国哲思园离骚碑楚辞轩三级四级保留保留三级保留二级二级二级保留保留保留保留规划改造景点提升、环境整治优化规划改造保留规划改造保留保留规划改造增加绿化、环境整治优化二级规划改造景点提升、环境整治优化三级二级保留保留规划改造保留增加绿化、环境整治优化12345一级三级一级二级二级林相改造、道路整治曲桥新荷二级增加绿化、环境整治优化天台晨曦惟楚有才一级二级1415161718祝融观星台竹类园盆景园杜鹃园翠薇蕴谊园友谊林四级四级四级四级四级翠薇蕴谊绿林朝圣四级喻家山景区四级四级枫都秋叶二级二级二级二级1415161718祝融观星台竹类园绿湾春深杜鹃园翠薇蕴谊园友谊林三级四级四级四级三级规划改造保留保留保留规划改造规划新增规划改造保留规划改造规划新增保留增加绿化、环境整治优化立面改造、增加游览设施1920123451名人文化园花海争芳茶园封都山庙湖喻家楚风庙街水韵鸟岛栈道观鸟晚霞二级一级三级四级三级三级二级二级192021茶园封都山庙湖环境整治优化湖区疏浚与局部水面改造1鸟岛栈道观鸟晚霞二级2345落雁景区清河桥古树林芦洲古渡索桥览胜雁落坪鹊桥相会赵氏花园三级三级四级二级落雁景区芦洲古渡三级2345清河桥古树林芦洲古渡索桥览胜雁落平沙鹊桥相会赵氏花园三级三级四级二级保留保留保留保留雁落平沙二级二级6789101112鸳鸯合欢化蝶并蒂落雁岛龙舟码头678910鸳鸯合欢化蝶并蒂落雁岛龙舟码头水上栈道团湖四级四级一级四级三级芦洲落雁龙舟竞渡二级三级四级四级一级四级水上栈道三级三级三级保留保留保留保留保留规划新增团湖艺术舞台水上画廊1凌霄阁二级空山幽笛二级1凌霄阁二级保留23团毕双峰凤凰阁松鸽坪烧烤场三级二级双峰夹镜吹笛景区二级凤阁秋爽二级二级23团毕双峰凤凰阁松鸽坪烧烤场三级二级保留保留45吹笛景区白马景区6紫薇园临曦台太渔桥梅林恬逸园鹰嘴藏林部队靶场三级四级四级456梅林疏影二级紫薇园临曦台太渔桥梅林恬逸园鹰嘴藏林部队靶场三级四级三级保留保留规划改造环境整治优化78水杉林古树名木园四级三级喻湖晚钟三级789101234123千顷泛舟二级4杉林野渡古树名木园激流勇进喻湖晚钟烟浪亭日出后湖西湾渔火湿地公园菱湖千碧小潭湖白马行洲汤菱湖三级三级四级三级四级三级三级一级二级三级三级二级910烟浪亭日出后湖四级后湖景区四级二级后湖渔歌西湾渔火三级二级规划改造保留规划新增保留规划改造规划新增保留保留规划改造规划新增环境整治优化湖区疏浚与局部水面改造123汤菱湖小潭湖白马洲二级三级白马景区四级二级小潭春深二级环境整治优化表7-2东湖风景名胜区新增景点构成引导简表

景区名称渔光景区听涛景区景点名称高塔观澜鹅池天趣珞珈书香凤岛水意磨山景区名人文化园花海争芳吹笛景区落雁景区白马景区后湖景区喻家山景区喻湖晚钟激流勇进水上画廊艺术舞台千顷泛舟西湾渔火湿地公园庙街水韵喻家楚风选址位置云梦岛东湖宾馆北侧武汉大学临湖北部凤来岛清河桥西磨山景区中部喻家湖吹笛山东落雁景区团湖东落雁景区团湖东云梦岛东湖面后湖西岸后湖东岸庙湖喻家山景源类型建筑水景建筑水景园景园景水景水景建筑建筑水景园景生景建筑地景景点构成意向引导主导功能标志性景观湖滨休闲休闲展示水上活动名贤、元勋文化教育花卉品赏水上休闲水上休闲科普教育文化演艺水上休闲湖畔游憩湿地观光湖滨休闲标志性景观景观特征生态观光区滨水空间休闲展示空间滨水休闲区文化教育基地花卉展示区滨水休闲区休闲运动园区科普展示画廊户外表演舞台滨水休闲区乡村风貌景园生态休闲区滨水空间、水岸街巷观光休闲平台第一条游赏项目规划

根据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内容和特点,以及风景名胜区环境的场所条件和民俗文化条件,本规划选择与其协调适宜的游赏活动。

表7-3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游赏项目适宜性简表

游赏类别1.水岸游憩2.水上运动3.湖泊观光4.生物科考5.科教修学6.保健养生7.名人文化8.劳作体验游赏项目揽胜、寻幽、摄影写生、文博展览、纪念、宣传水上游戏娱乐、健身体育、其他智体技能运动湖泊揽胜观察、观测研究、采集、郊游野游,登山攀岩,垂钓教育、修学、科普休养、疗养、野营、露营、森林浴、空气浴、海水浴文化礼仪(庙会、香会)、民俗节庆农家乐、农耕园圃(种、养、收)主要活动区域听涛景区、渔光景区听涛、渔光、白马景区水域各景区水域磨山景区、喻家山景区、吹笛景区吹笛景区、喻家山景区、听涛景区落雁景区、吹笛景区、白马景区、后湖景区磨山景区磨山景区、落雁景区第二条游线组织规划

1、综合游览组织

按照游客类型,分一日游、二日游两种组织方式。 1 

一日游

本次规划中,一日游设计了三条主要线路。(1)线结合了水岸游憩、科教修学、湖泊观光、水上运动等主题;(2)线结合了湖泊观光、保健养生、名人文化、劳作体验等主题;(3)线结合了生物科考、水岸游憩、劳作体验、湖泊观光等主题。

 2 

二日游

二日游设计了三条主要线路。(1)线的第一天综合了水岸游憩、湖泊观光、水上运动、劳作体验等主题,第二天则突出了生物科考、名人文化、科普修学等主题;(2)线的第一天综合了生物科考、劳作体验、名人文化等主题,第二天则突出了科普修学、水岸游憩、水上运动等主题;(3)线的第一天综合了保健养生、生物科考、名人文化、劳作体验等主题,第二天则突出了水岸游憩、湖泊观光等主题。

2  1 

游览方式

水上游览

利用小型生态观光船、水上巴士为手段开展东湖水上湖泊观光游览,设置码头。其中,水上巴士可与旅游专线观光车、景区观光巴士接驳,形成具有水陆换乘特色的分站式游览方式。

 2 

陆上游览

提供旅游专线观光车、景区观光巴士与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模式的游览选择,同时开辟专门的步游空间,鼓励徒步游览。

3、

大东湖区域特色游览

发挥大东湖地区滨水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水上旅游的特色,以东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结合大东湖水网工程,形成区域特色水上游览:

 1 

以听涛景区为起点,连接磨山景区——落雁景区——科学院植物园——

吹笛景区森林公园——九峰城市森林公园——花山旅游接待中心——严东湖和青潭湖郊野公园——竹子湖湿地公园——张公山寨——严西湖郊野公园——听涛景区。 2 

分别以杨春湖副中心的迎鹤湖、武汉大学北门为起点,串接上述景区,形

成新的水上游线。 3 

远景组织大东湖地区与梁子湖地区和环汤逊湖地区的水上旅游游线。针对

外江与内湖水位、水质变化,结合区域水网布局,确定相应的引水线路。

第一章

第三条规划原则

典型景观规划

1 重在保护,适度利用。立足于对现状景观群落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逐步加以

改造,适度开发与利用。

2 展现地域与原生风貌。依据生态学特征,模拟自然景观群落的特征,改造人工景

观群落,形成具有东湖本土特色的典型景观。

第四条规划目标

1 通过严格的保护措施,保持景区典型景观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2 净化环境,提高配套服务设施质量,以最佳的环境向游客展示,体现风景名胜区

自身的价值。

第五条整体景观风貌

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景观风貌特色基调是:以大湖水景、翠峰山景等自然景观为主体,以人文胜景为点缀的自然生态山水画卷。

第六条竖向景观规划

1、规划原则

 1 维护东湖地貌特征和地景环境。

 2 合理利用地形要素和地景素材,应随形就势、因高就低地组织地景特色。 3 有效保护和展示大地标志物、主峰最高点、地形与测绘控制点。

 4 竖向地形规划应为其他景观规划、基础工程及其他专项规划创造有利条件,

并相互协调。2、规划目标

通过对风景名胜区地形的竖向规划分割,并依据各区特点塑造丰富多彩的风景骨架,将东湖风景名胜区打造成山、水、洲、岛、堤岸融为一体,特色鲜明的自然生态风景名胜区。

3、竖向景观规划

规划根据东湖地形地貌的特点,竖向景观由山林登高、洲岛堤岸、岗坡盆地、湖泊港湾等自然风貌构成。

第七条建筑景观规划

1、总体控制要求

立足于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山水环境,严格控制建筑物的布局、体量、色彩、风格,强调建筑应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根据风景名胜区各个功能区与景区的不同特征,要求建筑形象与各区的整体氛围和游览主题和谐统一。保护优秀传统民居,强调建筑环境的地方乡土风格。

2、总体建筑风貌

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建筑要在个性与共性上实现和谐与平衡。传统园林风格建筑与楚式风格建筑是东湖风景名胜区内所有建筑的共性,个性主要表现于三类建筑的区别:风景名胜区内的主要观景建筑为传统园林风格建筑与楚式风格建筑;风景名胜区内的服务建筑及设施在传统园林风格和楚式风格的基础上,局部进行一些变化,兼具使用功能性;风景名胜区内的民居则保持湖北传统民居风格,朴实大方。

3、分区建筑风貌控制 1 

风景游览区

保留村落应保持原来的布局形态,保持居民建筑传统风格,高度以低层建筑为宜,色彩淡雅,以黑白二素色作为基调,力求融于自然山水环境之中。区内必要的新建建筑和各类观景设施应结合自然地形,严格控制体量及高度,宜小勿大,宜低勿高,宜采用传统建筑形式与风格,色彩以浅色为主,多运用自然建筑材料,以突出自然野趣。

 2 

自然景观区

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区内尽量少构筑人工设施,必需的管理和服务用房应采用低层小体量,淡色调,自然建筑材料,乡土建筑格调,力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3 

休闲活动区与旅游服务区

建筑风貌可适当在传统基础上创新,以反映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等功能主题,创造有别于其它功能区的不同风貌。建筑以低层建筑为主;单体平面宜小不宜大,可采用组团式布局,并应顺地形,隐于绿化环境,形成良好的整体景观。云梦岛上建一座生态观光塔,形成具有水乡特色与现代气息的高品质地标性景观建筑。

第八条湖区岸线景观规划

1、湖区疏浚,驳岸景观改造

应分期疏浚,在扩大蓄水能力的同时,清除湖内的污染物,并结合水面改造的景观需要,对现状驳岸进行改造,丰富景观。

2、通过空间重塑与生态改造,促进水质改善并丰富湖面景观

利用景区内部的现状鱼塘,通过疏通,组合成小型水面,在原有开阔水面的基础上,增添了幽深的韵味,既丰富了自然景观,也拓展了游览空间,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景点和旅游项目。

3、岸线治理,改善景观环境

 1 环湖生活岸线应结合湖区疏浚,扩大湖岸;沿岸布置绿化带,宽度一般控制在

40~150米;增加滨湖生态绿带,增加公共休闲空间。

 2 改造直驳岸,增加滨水绿化护坡与游赏设施;人车分流,创造可供游客停留的

公共游憩空间。

 3 因工程设施需要保留的直驳岸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芦苇、荷花等水生

植物加以遮挡。

 4 自然岸线的比重应进一步加大,村庄搬迁和道路改线后的岸线都应作为自然

岸线进行处理。

第二章

第九条规划原则

植物景观规划

1、生态优先原则:根据风景区自然环境状况和立地特点,进行植被规划,在保护现有植物景观的基础上,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景。

2、整体规划原则:从整体上把握风景区植物景观特质,形成植被-群落-物种一体化的整体植物景观系统。

3、植物造景原则:利用植物丰富多彩的造景特性,结合各区、点的景观要求,形成功能复合、景致优美的植物景观。

4、地方特色原则:充分利用地方物种,构建和完善地方群落,挖掘地方文化,形成具有典型地方风格特色的植物景观。

第十条 植被规划策略

1、构建完整的风景区植被生态系统:形成连贯的密林-疏林-树丛-地被草坪-耐湿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系统,丰富物种,丰富层次,提高绿量。

2、保护并优化现有植被格局:对现状的山水格局、植被格局予以保护 ,对已经形成的风景区绿化成果予以保护。

3、提高连通度:对不同植被斑块进行适度归并和调整,提高同类斑块的连通度,适度降低部分绿地斑块的破碎度,尤其注意减少硬质斑块对绿地的切割。

4、凸显湿地特色:利用丰富的滨水岸线和湿地环境,构建沿湖蜿蜒的滨水湿地廊道,并贯穿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湿地节点。

5、构建山体森林廊道:建设景区内封都山-猴山-风筝山-大团山-太渔山及南望山-庙山-喻家山-赵龙山-巴家山等山体形成的山体森林景观廊道。

6、强化专类园区,形成特色斑块:依托原有专类园优势,规划10处特色植物专类园,形成以梅园、荷花园为代表的专类园系统。

第十一条

1 湿地植物区

植被景观分区与结构

以落雁、白马和后湖景区为重点。依托现有池杉、水杉、垂柳、芦苇、荻草、荷花、茭白、菖蒲、茅、苦草、蓼等天然湿地植物群落,丰富湿地植物物种,形成具有典型江汉平原湖区风貌的湿地景观。

2 山地森林景观区

以磨山、南望山、喻家山、马鞍山、吹笛山等山体为重点。对中上坡位的马尾松、柏木等常绿针叶植被以保护为主,适当丰富中下层物种,保留现有阔叶树幼苗,使其逐步恢复为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3 疏林草地景观区

以磨山景区、喻家山景区以及吹笛景区内山体带之间的谷地地带以及吹笛景区内的滨水区域为重点,整合现有的农村居民点周边的植被绿化,规划以阔叶树种为主、季相色相变化丰富的疏林草地景观。

4 风景丛林景观区

以听涛、渔光景区为主,主要对现有的人工植被的景观效果进行完善,注意形成良好的天际线,协调人工植物群落与道路、水体、建筑的关系。

5 生产植被景观区

以吹笛景区片区和区内农村居民点周边为重点,提高可达性和观赏性,局部地带改造成疏林草地与苗木、果木生产相结合的片区,农村居民点周边注意田园风光的营建,形成集生产、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生产植被景观区。

6 滨水绿化景观带

结合风景区内的岸线、堤岸改造,利用植物软化水陆界面,营造良好的天际线,并结合亲水空间,形成滨水植物景点。局部浅水地带营建池杉、落羽杉片林,水面结合人工浮岛、人工浮床、水体净化模块形成点状植物岛屿,将东湖水陆交界面建设成连续的环湖绿化景观带。

7、风景区植被景观在上述区、带的基础上结合专类园设置,形成“一带五区十园三十三景”的宏观结构。

第十二条植物群落规划

1 植物群落在植被分区的基础上进行规划。

2、听涛和渔光景区原则上保留上层乔木层植被,丰富中下层的植物,形成良好的复层结构群落。各个山体植物群落在保护的基础上,着重提高阔叶树种比例,并丰富季相和色相。白马、落雁景区规划丰富多彩的湿地植物群落。喻家山景区和各专类园区,根据植物特色,丰富植物种类,协调四季景色。

3、群落季相春天以桃、樱、海棠、玉兰为主,辅以春色叶植物,夏天以荷花、紫薇、合欢、木芙蓉、栾树为主,辅以系列绿叶植物,秋天以银杏、枫香、乌桕、三角枫、鹅掌楸为主,辅以火棘、荀子等观果植物和各类观赏草,冬季以梅花、腊梅、山茶、瑞香为主,辅以雪松、竹类和观干植物。

第十三条植物物种规划

1、植物种类分为基调植物、主景植物、配景植物三种类型。

2、基调植物主要为池杉、悬铃木、马尾松、樟树、枫香、垂柳、重阳木、三角枫、女贞、朴树、小叶栎、梅花、樱花、桂花、石楠等十五种。

3、主景植物为各植物群落景观中的主要物种,计210种。

4、配景植物为除基调植物、主景植物以外的植物种类,对丰富群落结构、层次和景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计580种。

第十四条典型植被规划

1、风景林培育与林相改造:保护风景区内现有森林,并在此基础上,保护林内现存阔叶树幼苗、幼树和单株,中下坡位适度增加色叶树种,路缘引入野花地被。以利现状针叶纯林向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演替,丰富植被层次与季相景观。

对现状生长过密的森林,适当采取措施,改善其生长条件,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2、湿地植被规划:强化区内池杉林、落羽杉林特色;对白马、落雁景区原有莲、芦苇、菰、香蒲等群落予以保护并适度连片。其它区域现状湿地植被进行适度改造,增加蒲苇、芦竹、香茅、茭白、千屈菜、伞草、菱、金鱼藻、苦草、鸢尾、菖蒲等湿地植物,并按湿地生态系统要求形成湿生、沼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的湿地植物系统。

3、特色基因库保护规划:梅园和荷花园进一步丰富品种,加强科研,保护和利用好梅花和荷花基因库,并结合梅文化、荷文化,提高园区植物配置质量;丰富樱花园品种,新建桂花园,形成“春樱夏荷秋桂冬梅”的植物专类园特色。

第三章

第十五条

基本原则

游览设施规划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必须服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有利于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和环境,遵循“依托景区,区域整合;以需定量、渐进调整;利用现状、综合规划;合理布局、绿色高效”的基本原则。

第十六条旅游服务设施规模

按预测的游人量及游人过夜率、床位利用率,风景名胜区床位规模需求近期、远期分别为5000床、10000床。本规划依托城市服务功能,以景区现状旅游服务设施的改造提升为主,原则上不再新增床位,确定风景名胜区床位规模:近期2015年为2000床,远期2025年为3000床。

第十七条旅游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依据东湖风景名胜区资源分布、游赏需要、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情况,其旅游服务设施网络按三级配置,依次为旅游服务区(旅游村)、旅游服务点和旅游服务部。

旅游服务设施分级规划,设旅游服务区八处(含旅游村四处),旅游服务点十一处,旅游服务部十二处。

表10-1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表

级别名称湖光旅游村磨山旅游村桥梁旅游村吹笛旅游村位置落雁景区湖光社区喻家山景区磨山社区磨山景区桥梁社区吹笛景区中部青少年运动基地休闲度假修养、梨园服务区渔光景区入口高档宾馆(星级酒店)休闲度假旅游、南望山西北侧高档宾馆(星级酒店)旅游服务区旅游服务点村庄改造型旅游接待、观光、民宿点功能旅游项目及服务设施游览东湖水域及山林风光,开展民俗度假,利用部分民居开设家庭旅馆,增加小型土特产品商店、餐饮店、电话亭等设施。旅游咨询点、小型商店及文化娱乐设施湖光山色风光游览,充分利用及完备现有的服务设施,利用星级酒店的建设,配置相应的食购娱健等设施。自然山水风光游览,充分利用及完备现有的服务设施,利用星级酒店的建设,配置相应的食购娱健等设施。自然山水风光游览,配置相应的食购娱喻家山服务区喻家山北侧休闲度假旅游、会议文博展示健等设施。结合自然水域及山林风光设置会议会展设施、水上舞台设施,开展水上休闲活动。自然山水,学院观光。结合景区风景及教育服务区老东湖路入口游人中心杨春湖入口游人中心白马景区东部听涛景区老东湖路入口白马景区主入口休闲度假接待旅游咨询及商业服务旅游咨询及商业服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相应的食购娱健等设施。设停车场、入口集散广场、旅游咨询中心、商店设停车场、入口集散广场、旅游咨询中心、商店400附设用房及少量床位300300400400接待床位400400400附设用房及少量床位南望山服务区梨园入口接待中心青王公路入口游人中心关山二路入口游人中心帆船俱乐部水上俱乐部藏品街水上运动基地农家乐一条街科普水上画廊东湖海洋世界东湖休闲创意文化街水岸书院艺术码头武汉植物园飘香茶园梅花书院梅花赏游娱乐街森林公园赵氏花园西湾渔火湿地公园旅游服务部渔光景区西吹笛景区东侧青王公路入口喻家山景区东南侧关山二路入口渔光景区云梦岛渔光景区南部听涛景区靠近省博物馆听涛景区凤来岛团山路落雁景区南部渔光景区南部听涛景区西北部及老东湖路沿线庙湖北岸喻家山景区庙湖东岸磨山景区东部菱角湖北岸虎口山团山路吹笛景区吊鞍山以北落雁景区东南部后湖西岸后湖景区东部旅游咨询及商业服务旅游咨询及商业服务旅游咨询及商业服务旅游咨询及服务旅游咨询及服务旅游购物小街旅游咨询及服务餐饮美食小街旅游咨询及商业服务设停车场、入口集散广场、旅游咨询中心、商店设停车场、入口集散广场、旅游咨询中心、商店设停车场、入口集散广场、旅游咨询中心、商店旅游咨询点、小型服务部旅游咨询点、小型商店及文化娱乐设施旅游咨询点、小型商店及文化娱乐设施旅游咨询点、小型服务部旅游咨询点、小型商店及文化娱乐设施旅游咨询点、小型服务部 服务部饮料、食品、小卖部附设用房表10-2现状利用改造的旅游服务设施

名 称碧波宾馆湖滨客舍东湖宾馆翠柳宾馆恬逸园弘毅大酒店结核病院水务度假村总观园濮锦山庄位置磨山南麓,郭郑湖东侧湖滨郭郑湖西岸,听涛景区东部东湖路东侧,天鹅池南岸老东湖路入口北侧吹笛景区内水果湖畔白马景区内青化路南侧后湖西岸,大团山北麓汤菱湖以东汤菱湖以东措施保留提升保留提升保留提升保留提升保留提升现状保留改造利用改造利用保留提升保留提升住宿功能床位数(个)26012673610879163300200200280东湖生态园团湖以西保留提升150

第十八条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时序规划

近期至2015年前,风景名胜区内应逐步增加旅游度假设施的用地和规模,并充分利用现状旅游服务设施。

规划远期至2025年前,风景名胜区内按发展需求开发各景区的度假和休闲设施,配置必要的服务部,建设完善风景名胜区主要出入口的游人中心,逐步改造利用现状景区内村庄。

表10-3东湖风景名胜区游览设施分级配置表

类型一、旅行设施项目1.非机动交通2.邮电通讯3.机动车船1.导游小品2.休憩庇护3.环境卫生4.宣传咨询5.公安设施1.饮食点2.饮食店3.一般餐厅1.简易旅宿点2.一般旅馆3.中级旅馆1.小卖部,商亭2.商店集式3.综合商业1.文博展览2.艺术表演3.游戏娱乐4.体育运动1.门诊所2.医院3.救护站4.休疗养所旅游区●●○●●●○○●●○●●○●●○○○○○○×○○旅游服务点●○○●●●○○●●○●××●●×○×××××××服务部○○×●○○××●○××××●××××××××××备注步道、自行车道、存车、修理邮电所、电话亭车站、码头、车场、油站标示牌、标志风雨亭、坐椅、集散场地弃物箱,公厕、垃圾站展示室、咨讯中心派出所、消防站、报警点饮料、乳品、糕点、糖果快餐、小吃饭店、食堂包括野营点,公厕卫生间 小店旅游购物店商业街、储蓄所,银行文化、图书、博物展览影剧院游乐场、歌舞厅、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地无床位、卫生站有床位无床位有床位二、游览三、饮食四、住宿五、购物六、娱乐七、保健限定表明:●应该设置,○可以设置,×禁止设置第四章

第十九条

1、规划原则: 1  2  3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原则与策略

加强景区对外交通建设,使景区对外交通快速与畅达;合理布局景区内部路网,使各景区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

合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选线,景区道路规划遵循“通而不畅”的原则。

2、交通发展策略

策略一:加快风景区外围道路建设,协调好风景区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关系。策略二:大力发展景区旅游专线车、观光巴士、水上交通系统、自行车系统、步行系

统,形成风景区独立的综合游览交通系统。

策略三:建设东湖风景区边缘换乘中心,实现到达性交通与风景区交通的紧密衔接

,同时完善与城市轨道交通等大容量交通的接驳。

策略四:充分挖掘东湖水上交通资源,发展利用清洁能源的水上交通工具,完善水

陆交通的衔接。

第二十条 风景名胜区客源引导入口

考虑到东湖未来主要客源方向、对外交通需要、风景区联系方便等因素,共设置三处风景名胜区客源引导入口,目的在于指引风景区外围游客的方便进入。

北部入口位于白马景区北侧,靠近杨春湖副中心地段。

西部入口位于渔光景区西侧,靠近徐东大道与中北路交叉口区域。南部入口位于喻家山景区南侧,靠近鲁巷广场区域。

第二十一条风景游览区出入口

规划设置4处主要出入口,分别为北部的杨春湖主入口、西部的梨园主入口,以及南部的青王公路主入口和关山二路主入口。

景区沿线设置6处次入口,分别位于:青化路东次入口、老东湖路省博次入口、洪山广场次入口、卓刀泉次入口、鲁巷次入口、森林公园次入口。

第二十二条停车及换乘中心

充分依托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与城市轨道相衔接,运营往返于东湖风景名胜区的班车,并引入公交线路,强化风景区的易达性。

风景名胜区的出入口设置停车场及换乘中心,与景区内观光巴士、景区游览专线等接驳,景区内实施有限制的交通准入措施,可允许部分私车进入风景名胜区。规划设置了6处换乘点,14处停车场地。

第二十三条道路交通基本结构

东湖风景名胜区道路交通以“集散中心、外围环线、内部路网” 为基本结构。完善外围城市道路,在现状珞喻路、东湖路和青王公路的基础上,建设快速路中北路延长线、三环线东段,打通次干道八一路延长线至喻家山北路,构筑外围高等级的城市交通分流环。

完善风景区内部道路建设,形成“一主四辅”的主要车行骨架:主环路为围绕东湖风景名胜区周边的快速环状路网,可便捷通达景区各主次入口并对景区外部导入交通进行疏解。通过景区内部道路架构在各景区之间形成四个辅助环状车行系统,主要用于解决景区内部交通。

第二十四条内部交通体系构成

东湖风景区内实施以景区旅游专线和观光巴士为骨干,水上交通为特色,具备完善的自行车及步行系统的景区综合游览交通系统。

1、陆上交通体系 1 

景区旅游专线

为方便游客到达东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设置一条大容量的旅游专线(环线),在风景区的出入口、服务区及杨春湖城市副中心、鲁巷城市副中心等重要人流中心设有站点,串联起景区外围的城市节点及东湖景区,最大化实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能便捷进入东湖风景名胜区,到达各个景点。

 2 

观光巴士游览线

鉴于东湖风景名胜区面积较大,各景区之间距离较远,景区内设环绕整个风景名胜区的观光巴士环线,串联八大景区。在各主要出入口处设置观光巴士驿站,供游客代步游览使用。景区主要景点附近均设置停靠点,游客可在任意景点上下车。

 3 

自行车游览

在东湖风景名胜区内引入自行车游览方式,设置专门的环湖自行车道,方便游客灵活多样地组织安排自己的行程。设立自行车租借网络,在风景名胜区出入口及各主要节点设立驿站,实现“快捷租车,异地还车”的特色交通。

2、水上交通体系

充分利用水面,开展水上巴士交通及游览线,远期六湖连通后,可开发与长江相连的城市水上风情游。

近期以云梦岛为水上巴士枢纽站,在白马景区、磨山景区、武大东湖沿岸分别设置4座水上码头,建立水上交通线。远期可在落雁景区、后湖景区和吹笛景区增设水上码头,并延伸至整个大东湖水域,连通长江,开展大东湖区域特色水上游览。

第二十五条道路交通规划

1、道路交通分期改造 1 

近期规划

改造现状沿湖大道,在湖光阁至鹅咀段打通若干涵洞,并架设桥梁,促进郭郑湖与汤菱湖的水体流通,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利于湖面景观与交通的组织。桥梁样式应与东湖整体环境相协调,并应满足桥下通航净空要求。拓宽现状道路,在临水处堆筑淤泥形成生态缓坡,增加非机动车道及人行步道,以生态绿篱分隔,以保证游人安全。

改造东湖东路、东湖南路、团山路,拓宽道路,在道路临水一侧增加生态缓坡及游憩停留空间。

建设连接白马与落雁景区的道路通道,完善景区道路网络,有效均衡景区路网流量,提高网络安全性。

完善环风景名胜区交通建设,基本建成较为成熟的环风景名胜区车行道路骨架,并逐步对进入景区的交通流实施管制。

所有临湖道路进行景观重塑,湖滨增加水生植物,形成生态景致。 2 

远期规划

在郭郑湖湖底规划过境隧道,形成“湖底隧道、入口换乘;交通分层,人车分流;水路交通,接驳换乘”的交通系统格局。隧道西北起东湖听涛景区外的梨园地区,东南接磨山景区外的鲁磨路,并延伸至鲁巷城市副中心,长度约7.01公里。

2、道路交通系统构成

风景名胜区内部交通包括主要游览性道路、次要游览性道路及步行游览性道路和水上游览航线等四类道路交通系统。

 1 

游览性道路

在风景游览区内,以游览观光功能为主的机动车道路,须严格控制机动交通,限制社会车辆进入,仅供风景游览区内部专用游览车辆和电瓶车通行。游览性道路分主、次及步游路三级设置,其中主次游览行道路路线总长度约85公里。

表11-1东湖风景名胜区游览性道路规划表

道路类型主游览路次游览路合计长度(米)340005100085000宽度(米)74面积(平方米)238000204000442000(注:主游览路道路红线按14米控制,车行道按7米控制。) 2 水上游览航线

本规划在景区开辟多种湖上航线,并相应设置停泊码头。其中包括:帆船游线、观光游船线、水上巴士线,用以增加游人的游览方式和停留时间。

第二十六条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本规划交通设施主要项目有停车场、换乘点、码头等。

表11-2道路交通设施规划表

类别游览位置杨春湖主入口青王公路主入口梨园主入口关山二路主入口老东湖路省博次入口停车场洪山广场次入口卓刀泉次入口鲁巷次入口青化路东次入口森林公园次入口武广铁路东南端规模(㎡)150001200030000150008000800065006500350035002500另外在省博物馆安排2路公交线,共8个蓄车位;在青化路及青王公路景区主入口处各安排1路公交线,共8个蓄车位。按每个蓄车位100㎡计,则共需停车场地1600㎡。备注清河桥东端湖光社区碧波宾馆梅花赏游娱乐街杨春湖主入口梨园主入口换乘点老东湖路省博次入口洪山广场次入口关山二路主入口青王公路主入口武大东湖沿岸云梦岛白马洲码头磨山景区望湖阁餐厅落雁景区东岸后湖景区东岸毕家山北吹笛山北1500250025002500与游人中心结合与游人中心结合与此同时,积极建设停车诱导系统,引导风景区周边以及进入风景区的车辆合理有序地停车。

第五章

第二十七条

给水规划

基础工程规划

1 预测景区最高日用水量为7025立方米。鉴于景区较为分散,依据景区划分供水

系统并按就近原则分别由城市水厂供水,供水水源为长江。白马景区和落雁景区由港东水厂供水,听涛和渔光景区由余家头水厂供水,磨山、喻家山、后湖和吹笛景区由白沙洲水厂供水。

2 进一步完善成熟景区中新建景点的给水支管系统;给水管网局部覆盖,供水安全

性较差的景区,结合城市给水主干管的建设配套建设给水管网。3 新增景点应采用节水设施,节约用水。

4 应充分利用东湖的水资源进行绿地浇洒和道路保洁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活动。

第二十八条排水规划

1 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应依据自然地势,顺流沉淀后就近集中入湖。雨水管出口

水面高程必须高于东湖控制最高水位19.65米。

2 在东湖子湖利用人工强化湿地或人工培育恢复湿地截留雨水径流污染物,改善

进入大湖的水体水质。

3 在落雁景区、白马景区、渔光景区规划污水管网,排入落步咀污水处理厂,在喻

家山景区规划污水管网,排入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在磨山景区和吹笛景区建设磨山污水处理站和太渔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水质达国家回用水标准后就近排放;在污水处理站和污水管网难以覆盖的地区分散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水质达国家回用水标准后就近排放。

第二十九条供电规划

规划至2025年,该规划区最大供电负荷约为10000千瓦。

在景区内新建110千伏落雁嘴变电所(主变容量3x50MVA),占地面积为4656平方米;由规划220千伏建十一路变电所引入110千伏电缆。新建110千伏东湖山庄变电所(主变容量3x50MVA),占地面积为3400平方米;

由现状110千伏红庙变电所、规划220千伏蔡家嘴变电所引入110千伏电缆。新建220千伏武昌东牵引专用变电所(主变容量2x40MVA),占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由现状220千伏和平、关山变电所引入220千伏架空线。在规划区内设10KV配电所7座,配电所设1~2台630~800KVA变压器、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

第三十条 通信邮政规划

规划区电话装机数约为6000部。规划将武东通信机楼装机容量扩为10万门,由该通信机楼为景区提供通信服务。

在该地区规划新建邮政所若干座,建筑面积均控制为200平方米。

第三十一条燃气规划

1 规划范围气源为武钢焦化厂的焦炉煤气。

2 结合景区开发建设引入城市燃气管道,保证景区燃气需求。

3 风景名胜区内不设置加油、加气站,建议在外围协调区靠近风景名胜区边界附

近区域预留加油、加气站设施的用地。

第三十二条森林防火规划

1 建立火源管理体系。设立森林防火站,对游客进行防火宣传教育并进行防火安

全检查,禁止将易燃易爆品带入风景区。建立防林防火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并落实到人。

2 建立火灾抢救系统。建立各级森林防火指挥调度系统。组建专业、半专业扑火队

伍和群众义务扑火队。购置专业扑火工具,配套相关设备。

3 建立森林防火监控体系。在磨山设立瞭望点,使全区瞭望覆盖率达到100%。

第三十三条森林病虫害防治

在风景区入口处建立检疫检查站,严禁松类木材产品进入。采用人工防治、诱捕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综合性防治措施。提高针阔混交林比例,增强林分抗病虫害能力。对古树名木采取逐株综合保护措施,防虫去病,提高古树名木生长力,增延寿命。

第三十四条防洪规划

1 结合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工程

措施为拦蓄、排泄等工程,生物措施为植树造林等。

2 保证排水沟渠畅通,结合景观整治,拓宽水面,设置必要的护岸设施,建筑应与

湖岸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三十五条消防规划

1 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创造良好的消防

安全环境。

2 采取主体依托城市,局部自建设施的消防模式。落雁、白马、听涛和渔光景区依

托城市消防站,磨山和吹笛景区新建东湖消防站和太渔桥消防站,确保景区防火需求。

3 充分利用景区内规划车行道作为消防车通道,保持消防通道通畅,确保大型公

共设施和景点的消防可达性。

4 加强山上游览服务设施的消防监督管理,并在设施和人流较多的地段设置常设

的消防水源和防灾疏散通道及场所。

第六章

第三十六条

保护原则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2 科学改善水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3 重点保护和恢复水生植物群落;4 合理改造沿湖岸线,清淤护堤;5 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合理使用岸线。

第三十七条

1、水源地保护

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

依据《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东湖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应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相关规定划分保护区并开展水源保护工作。

2、水功能区划

依据《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和《武汉市水功能区划》,东湖水质管理目标为III类。结合景区旅游功能布局和风景游赏规划安排,规划将娱乐用水区天鹅池、庙湖、喻家湖等小型子湖执行IV类水质标准,其他子湖执行III类水质标准。

3、厉行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量

在景区倡导节水意识,安装节水器具,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减少污水排放量,减轻湖泊污染负荷,改善水环境质量。

4、对景区污染源实施严格监督管理,整治排污口,控制外源污染

根据水功能区排污总量要求及水质管理目标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整治景区内排污口,加大力量杜绝湖泊周边污水直接排湖现象,实施污水治理工程并开展初期雨水和农业面源治理工程,逐步削减入湖污染物量。

 1  2  3 

对沿湖的污染源进行监测控制,整改、关闭违法排污企业;改造或搬迁东湖地区现有的六家医疗机构;

环湖不得新增排污口,原有的排污口通过景区污水管网建设和外围城市污水配套收集处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逐步关闭;

 4 景区新建设施污水必须接入污水管网系统收集处理,通过城市集中截污和分散截污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清水入湖”;

 5  6 

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靠近城市的地区实现雨污分离;在落雁景区、白马景区、渔光景区规划污水管网,排入落步咀污水处理厂,在喻家山景区部分地区规划污水管网,排入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在磨山景区和吹笛景区建设磨山污水处理站和太渔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水质应达国家回用水标准。

5、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采取生态水网构建和生态修复等措施对湖泊开展综合治理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水系网络构建生态水网,促进水体交换;运用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如底泥污染控制、湖滨生态控制、水生植被重建、生态渔业、控藻工程、原位修复、曝气等,改善湖泊水质,逐步恢复湖泊功能,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1 

底泥疏浚与覆盖工程

•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清洁小流域建设,有效控制和尽量减少生产建设中的水

土流失和面源污染;

•对郭郑湖茶港湖区和梨园医院湖区、庙湖全湖、喻家湖全湖进行底泥疏浚;•对汤菱湖西部湖区采用底泥疏浚与海(河)沙覆盖工程相结合的工程。 2 

引江济湖工程

结合“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引江济湖,改善东湖水体环境。近期引水线路为青山港-汤菱湖-九峰渠-严西湖-竹子湖-青潭湖-长江,远期连通东湖与南湖,从东沙湖水系引水至南湖,并经汤逊湖泵站或陈家山闸出江。 3 

湖岸改良与环湖生态绿廊工程

•退塘还湖,回收占用东湖水域而发展建设的鱼塘,拓宽水面;

•采取生态手段,改造现有环湖人工硬质驳岸,增加泥质岸线及潜水带,种植水生

植物,恢复并构建湖滨缓冲带。6、完善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严格执行《水功能区管理办法》;落实湖泊的管理、保护责任;建立水资源保护与排污总量控制实时监控管理系统。 2 

强化社会监督,鼓励游客和公众参与

利用多种渠道深入宣传湖泊水资源保护的意义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提高公众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 3 

加强环境立法,保护东湖水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并结合《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条例》和《武汉市环境保护条例》,加强风景区管委会对东湖水体的保护力度。要求风景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下列规定:

•不得将未经处理,或经处理未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生产、生活废水,

直接或间接排入东湖水体,核心景区内新建项目污水排放必须做到清水入湖。•东湖风景区内水域沿岸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不得设置废渣和其他污染

物堆放场。

•营运船只及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不得污染东湖水体。•不得占用、围圈、填埋、堵截、遮掩水体、水面。

•开展水上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生资源。

•在东湖水面开展水上训练、竞赛和娱乐活动等,应当经风景区管委会批准,并在

指定的水域进行。

•在风景区内通行的车辆及水域内行驶的船舶,应遵守道路交通管理规定和内河船

舶管理规定及风景区的有关管理规定,保持车体、船舶清洁,按指定的路线行驶,在规定的地点(码头)停放(靠)。

•依据《水土保持法》,对东湖周边建设或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

项目实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做到开发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同步实施,把东湖风景名胜区建成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

第三十八条大气环境保护

1 根据《武汉市环境保护条例》及《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东湖风景名

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按照一类功能区进行管理,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2 景区纳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禁止使用煤、油等燃料。

3 改变燃料结构,景区内大力推广清洁燃料,如生物能源、电、天然气等。4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为动力的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对进入风景区的机动车辆

,全部实行尾气路检制,尾气超标车辆禁入风景区。5 景区内禁烟。

第三十九条声环境控制

1 东湖风景名胜区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0类标准控制,白天50分贝,夜间40分贝。

2 加强道路管理,通过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合作、完善交通信号标识,风景区内禁

止机动车鸣笛。

3 提高固定源噪音治理达标率。

4 沿京广高速铁路、三环线景区内全段,青王公路、中北路延长线、二环线景区范

围内紧邻景区游赏活动区的区段,设置30-50米的声隔离带,以高大乔木与灌木密植的植物带为主。

第四十条 固体废弃物防治

1 东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已建成的设施,其

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必须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无效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分情况责令其停业、关闭或者调整。2 风景区内的单位和个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必须按有关

规定处置,不得倒入水体,不得堆放在景点、景物周围和道路两侧。3 采取主体依托城市,局部自建设施的垃圾转运模式。

4 按景区分界划分垃圾收集分区,各景区垃圾经废物箱收集后集中至各景区垃圾

收集点,由垃圾压缩车或垃圾自卸车运送至相应城市垃圾转运站,再结合景区

分布按区域分别送至现状长山口垃圾卫生填埋场或青山垃圾焚烧厂(在建)。改造现状磨山垃圾收集站,新建落雁垃圾收集站。

5 结合景区建设新建废物箱,实施垃圾分类、废品回收等源头减量工程,提高资源

重复利用效率。

6 结合景区建设新建公厕和移动公厕。

7 结合景区码头建设分景区增设水上垃圾收集点,加强水域的保洁工作。

第七章

第四十一条

规划原则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1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核心景区内坚持“只出不进”的原则,搬迁时序可根据风景

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 建立合理的居民点或居民点系统,采用聚集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居民点统

一布局。

3 积极对有条件的居民点按照旅游村建制进行规划与建设,大力推行生态社区的

建设。

4 优化风景名胜区整体生态状况,发展与风景名胜区风貌相适应的田园风光,培

育农耕文化。

第四十二条指导思想

1 控制景区人口规模,建立适合景区特点的社会运行机制和居民点系统。2 以风景资源保护等级为主要依据,结合功能分区,确定居民点空间布局。3 形成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居民点布局网络。

4 居民点安置以区内和区外相结合,实行“多选择、开放式”安置,且搬迁居民点安

置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确保住房、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衔接,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第四十三条居民点性质和用地的调整

规划将现有景中村全部调整为居民社区,并划分为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等四类。根据风景名胜区总体布局和景区、景点对规划建设的要求,分别采取不同的调控对策,控制其规模、布局和建设管理措施,同时允许居民社区在风景名胜区内保留一定规模的为居民和旅游提供服务的用地。

1 严格控制各划定的搬迁型居民点再发展,逐渐迁出,让区域空间于游人,并保留

部分建筑作为未来风景名胜区内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使用。

2 缩小型村庄应对现有村庄进行整治,对景观不协调建筑进行整修,远期对村庄

进行功能转换,成为旅游型村庄。

3 控制型居民点应保留其原有的布局和用地,控制其发展规模。

4 聚居型居民点严禁在景点和景区安排工业项目、城镇建设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用

地,不得在风景名胜区内安排有污染的产业,不得破坏林木而安排建设项目,努力培育与风景名胜区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田园风光及生态型农耕文化。

表14-1居民社区布局规划一览表

名称桥梁社区(全部)磨山社区(全部)湖光社区(全部)新武东社区(部分)先锋村(全部)滨湖村(全部)白马洲村(部分)马鞍山苗圃(全部)二渔场九峰渔场合计总人口(人)现状12002816177719522399262111518336017914952规划120028161500160048440000011960用地规模(公顷)现状22.9741.4629.1444.2545.5558.92.8324.71.3320291.13规划204025304500000160规划人均用地指标(㎡/人)167 142 167 188 94   居民点类型控制型控制型缩小型缩小型聚居型搬迁型搬迁型搬迁型搬迁型搬迁型安置地点   部分迁至武广铁路以东部分迁至武广铁路以东后湖景区东原白马洲社区北长山铺村并入钢铁社区;梁章村迁入喻家湖居民点迁入新武东村居民点迁入滨湖村居民点注:过渡性保留的旧居民点现状人均用地面积大于120㎡的,应逐步减至120㎡/人以内。第四十四条其他社会用地调整

规划风景名胜区内工厂逐步搬迁,景区内六所医院逐步搬迁或改造,同时控制风景名胜区内学校教育用地及特殊用地的扩张和发展。

第八章

第四十五条

规划原则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1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要有利于风景名胜区保护和风景资源的永续利用。2 充分利用风景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开拓客源市场。3 要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4 以风景旅游业为龙头,积极发展旅游、度假、商贸等第三产业。

5 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得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破坏风景资源为代价。

第四十六条东湖旅游经济的发展策略

1 东湖风景名胜区的产业体系以“商业休闲产业”与“公共休闲事业”相结合。“公共休闲事业”即指政府或社会组织提供的、为公众提供的带有文化教育等性质的公共服务产品。

“商业休闲产业”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公共休闲不同的是商业休闲项目的目的是盈利。

2 管理上要以公共休闲为引导、以商业休闲为动力。同时注重兼顾原居民的利益。

让当地居民分享开发风景名胜区带来的经济利益。

第四十七条经济结构引导

1、风景名胜区界内经济

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组成,经济发展权重排序应为:适度发展第一产业,禁止发展第二产业,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2、风景名胜区外缘经济

经济结构为“复合型”,经济发展权重排序为:主营第三产业,配营第一产业,限营第二产业。

第四十八条

1 础产业。

经济类型引导

优先发展风景资源保护、基础设施、游览设施及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基

2 适当发展第一产业,如生态种植业、林业、渔业等。

3 倡导发展以导游、接待、商务、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为主的旅游服务业。4 限制发展建材等破坏风景环境的行业。

第四十九条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

1 逐步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和工农业生产布局,使土地、风景等自然资源充分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2 在风景名胜区西部,利用现状资源,主要发展文化产业相关的旅游项目。3 在风景名胜区中部,利用现有的风景名胜区资源,适当倡导发展以导游、接待、

休闲娱乐等为主的旅游服务业。

4 在风景名胜区东部,利用风景资源优势,主要发展以风景游览为主,以休闲活动

为辅的旅游经济。

5 充分利用山、湖资源,山林地区结合风景建设要求适度发展林业种植业,湖区合

理划定养殖区域,发展水产养殖业。

第九章

第五十条

规划原则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 突出风景名胜区的特色和重点,尽可能地扩大风景用地,尤其是要重点保证风

景核心区的风景用地,突出山、湖、城融为一体的景观特色和自然野趣的魅力。2 尽量保护风景游赏用地、林地、耕地、水源地。

3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发展符合风景名胜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结

构。

4 城镇居民社会用地应尽可能集中布置,既有利于风景资源的保护和旅游事业的

发展,又方便居民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周边城镇发展和建设。

第五十一条调整土地利用的建议

1 加强核心景区的保护,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风景

名胜区工作方针,保障风景名胜区健康发展。

2 随着东湖的角色由“城郊湖”转变成“城中湖”,风景名胜区的部分用地应承担城

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为城市居民服务。3 建议加大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设施用地。

4 对居民社会建设用地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走内部挖潜、调整提高的路子,严格按

照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标准执行,避免土地浪费和无序占用耕地与风景用地。5 如确有必要对景区内耕地做出调整,可在切实保护农田的同时,采用土地置换

的方式,将风景区内部分耕地向风景区外就近置换,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变、耕地质量不下降。

6 重点保障风景旅游等重点项目的建设用地,保证风景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对土地

、环境的特殊需求。对东湖以及周围的山体、湿地等应重点保护其景观环境的特色与价值,并确保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

第五十二条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风景游赏用地

风景游赏用地属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所在,是游览欣赏对象集中的地区,并向游人开放。规划通过开辟新景点,特别是恢复历史景点,来增加风景点建设用地,提高这类用地占风景名胜区总用地的比例。风景游赏用地面积4480.68

公顷,占风景名胜区用地面积的72.43%。其中水域面积为3302公顷,占风景名胜区用地的53.38%。

2、游览设施用地

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区内现有的东湖客舍、碧波宾馆、弘毅大酒店等现有旅游服务点,并相应增加部分游览设施,以提高对游人的吸引力。用地总面积为370.56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5.99%。

3、居民社会用地

居民社会用地具有双重性,适量的居民社会用地是维持风景名胜区正常运作的保证,部分当地居民还是景区民俗风情等人文资源的承载体。而超过了维持风景名胜区正常

运作所需量之外的居民社会用地,则会产生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的作用。由于东湖风景名胜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规划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中居民点的规模。居民社会用地面积为196.64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3.18%。

4、交通与工程用地

为实现东湖风景名胜区内交通的便利性和可达性,促进风景名胜区更快更好的发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对风景名胜区各级道路进行修建、扩建,重点建设景区停车设施,用地面积为278.12公顷,约占风景名胜区总用地的4.50%。

5、林地

主要集中在风景区南侧的两行东西向山系及磨山上,面积为604.14公顷,约占风景名胜区总用地的9.77%。

6、耕地

主要集中在景区东部武广铁路西侧沿线一带,面积为35.52公顷,约占风景名胜区总用地的0.57%。

7、草地

主要集中在吹笛景区森林公园范围内,面积为157.38公顷,约占风景名胜区总用地的2.54%。

8、滞留用地

风景名胜区内目前还存在少量滞留特殊用地,主要为军事用地。面积约为62.96公顷,占风景名胜区面积的1.02%。

表16-1风景名胜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序号12345678 用地代号甲乙丙丁戊庚辛癸合计用地名称风景游赏用地其中:水域游览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林 地耕 地草 地滞留用地风景名胜区总用地用地面积(公顷)4480.683302370.56196.64278.12604.1435.52157.3862.966186百分比(%)72.4353.385.993.184.509.770.572.541.02100.00 第十章

第五十三条

1 市场需求

2 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协调3 基础建设优先4 近远结合

5 打造知名景观建设优先

分期发展规划

规划原则

第五十四条规划期限

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5年。

第五十五条近期发展规划(2011—2015年)

1、基本建成生态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通过生态环境的改造提升,以及各类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基本建成生态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2、基本建成全国知名的风景名胜观光度假胜地

充分依托生态型大型湖泊的景观魅力,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配套建设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休闲项目,扭转游客“可游不可留”的现状,形成具有较大市场辐射力的著名风景名胜观光度假胜地。

3、初步形成景村一体化发展的“两型社会”试验示范区

以科学化、人性化的新模式促进景中村居民转型,使居民社会经济与风景名胜区建设发展达到和谐共赢,实现“两型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五十六条远期建设(2016-2025年)

1 完善风景名胜区的路网系统,以利于风景名胜区的交通集散与开发。2 全面完成风景名胜区的景点建设,游览项目及接待服务设施系统。

3 恢复、改善、提高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系统,形成林茂、水清的优美环境,生态稳

定、游览舒畅的优秀风景名胜区。

4 至规划期末,形成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两型社会”的典型示范区。

表17-1近期保护建设项目表

项目1.堪界和景区详细规划设计序号1212.环境整治234512343.景点建设与改造56781234564.旅游服务设施改造7891011121314151234名称确定风景名胜区范围、标立景区界桩完成各景区和农居点详细规划设计和报批工作生态驳岸改造清淤通湖道路景观改造景区林相改造保护古树名木落雁滨湖休闲园苍柏园湖中堤的改造花海争芳(园博会)梅园改扩建樱花园改扩建梅花书院梅花赏游娱乐街碧波宾馆改造湖滨客舍改造老东湖路入口游人中心结核病院改造梨园大门梨园入口接待中心改造东湖休闲创意文化街东湖论坛建设水务度假村改造磨山服务接待中心(桥梁农家乐一条街)落雁服务接待中心吹笛旅游村建设总观园濮锦山庄东湖生态园滨湖村搬迁马鞍山苗圃搬迁二渔场搬迁九峰渔场搬迁地点东湖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名胜区沿湖驳岸东湖水域景区主次干道景区山林区域景区古树名木落雁景区天鹅池南云梦岛东磨山景区磨山景区磨山景区磨山景区虎口山磨山景区团山路听涛景区西听涛景区西听涛景区白马景区东北渔光景区西渔光景区西听涛景区西北部及老东湖路沿线喻家湖西吹笛景区西磨山景区团山路落雁景区吹笛景区中部落雁景区落雁景区落雁景区滨湖村马鞍山苗圃二渔场九峰渔场200(床位)280(床位)150(床位)搬迁2620人搬迁约800人搬迁60人搬迁179人 300(床位)约200(床位)260(床位)126(床位)400(床位)300(床位)              规模投资主体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政府投资+招商引资5.居民社会建设5671234566.市政基础设施建设7891011湖光村景观改造桥梁村景观改造磨山村景观改造青化路建设滨湖路建设八一路建设落雁路建设园区局部道路改造入口及停车场地建设局部码头建设完善景区游览道路系统完善景区公交系统电力电讯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单独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城市应配合风景区抓紧推进排水管网建设)湖光村桥梁村磨山村青化路滨湖路八一路落雁路磨山景区景区主要出入口听涛、白马景区景区游览性道路景区公交系统景区电力电信系统景区给排水系统   3.2km7.4km3.5km7km 停车场地119500(平方米)4处码头    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府投资12景区截污处理政府投资第五十七条

1 社会效益

效益分析

风景区社会效益体现在提高东湖地区和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知名度,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带动地区第三产业以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改善本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有陶冶游人情操,促进科普教育,展示生态建设成果等作用。

2 环境效益

风景区环境效益体现在提高地区环境质量,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方面,是武汉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的重要体现。

3 经济效益

风景经济效益体现在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两方面,因间接收入无法评估,仅以直接收入计算。

东湖风景名胜区目前的游客人均消费为36元/人·天,近期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按9%计,远期按5%计,预测各年人均消费水平如下:

表17-2东湖风景名胜区游客人均消费水平预测表

年度2009人均消费水平(元/人·天)362015202560.3898.35估算近期风景区旅游直接经济收入为36228万元。

表17-3近期旅游直接经济收入估算表

年度20092015游人日均消费水平(元/人·天)3660.38游人规模数(万人/年)461.63600年收益预测(万元)16618.6836228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十八条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东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项目主要为景点建设工程、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以及道路改造工程和驳岸改造工程。

1、对大气的影响分析

东湖风景名胜区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现场的扬尘,包括汽车运输、材料搅拌及平整土地、打桩、挖土填方、建造建筑物过程等产生的扬尘。运营期内的大气污染源将大大较建设前降低,因规划采用湖底隧道分流过境交通,风景区内汽车尾气排放将大大降低,主要汽车尾气来源于景区内运营的内部游览车与少量外来车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建议建设单位在停车场四周设置绿化隔离带,景区内游览车辆使用太阳能、电能等绿色能源。

2、对水体的影响分析

景区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废水包括施工期混凝土废水、泄漏的工程用水以及混凝土保养时产生的废水,均与工程进度、施工人员的经验、素质等有关。在施工期间,需妥善处理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去向,并注意对施工废水的处理。

风景区运营期间,因污水收集、生态治水、引江济湖等工程的实施,风景区内水环境将大大改善。主要的水污染来源为各功能区的旅游服务设施产生的污水。由于项目占地较大,各功能区块较为分散,因此建议建设方采取分区收集、分区处置的方法,各区废水就地收集、处理。

3、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景点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需占用土地,场地平整、开挖动土等施工活动将破坏部分地表植被,砍伐少量林木,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施工迹地表面裸露,降低工程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活动以及运输车辆的噪音和扬尘对景区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若在景区的施工中保留下欲砍伐的树木采取异地种植,减少对天然林的砍伐,则可大大降低对植物的影响。

在运行期内,则主要是扬尘等对植物的影响,造成树木花草蒙尘,对植物受粉、结实、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游客对步游道两边的土壤、植被踩踏,使土壤压实、板结,致使其透水透气性变差,不利植物生长。因此,只要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加强宣传,禁止游客走出步游道,避免游客攀枝摘花,加强植被环境保护措施,就可以避免对这些植被的破坏。

4 对动物的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生态影响表现为施工噪声、人为干扰和施工人员惊吓捕杀野生动物以及线性切割对生活在该生境的动物觅食活动的影响,但由于施工建设量较少,施工面积较小,生活在该生境的野生动物不多,所以该项目的施工对动物的影响较少。如果在施工中加强管理,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合理调整施工时间,消除夜间施工光、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那么景区建设对动物影响可控制在较少范围内。

施工结束后景区运行期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为项目运营产生的噪声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将使分布于景区附近的动物受到影响,使它们的活动和摄食的范围缩小,大部分动物将迁移到景区内其它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小的其他区域。

5 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就工程本身而言基本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有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变化及缺乏植被保护等,景区内山体植被茂密,覆盖率高,土壤固结,规划的旅游服务设施等也都基本在平地上,不对山体造成破坏,因此基本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土石下泻的问题。此外,景区内局部道路的拓宽和绿化改造工程,以及人工直驳岸改造工程通过堆土护坡和植被覆盖等手段,反而有利于固土治水。

6 对土地资源及农业生态的影响分析

风景区内包括极少量耕地,由于风景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需对部分居民点进行搬迁、聚集等调控,并对部分生产用地和耕地向风景区外置换。近期内无法置换的

耕地,由于景区开发,农民根据旅游需求调整农作物的种植品种,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契机。

7 对区域景观生态体系完整性的影响

景区建设用地以灌草丛为主,较少对乔木造成破坏,东湖风景名胜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湿润气候显著,降雨丰富,十分有利于灌草丛植被的恢复。因此风景区建设运行对区域景观体系的影响处于其生态承载力的限值以内,不会使该区域自然体系衰退至低一级别自然体系。

第五十九条项目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维护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为基础,把保护放在首位,坚持“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效益协调统一,有利于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全面充分发挥风景名胜区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正确处理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与景观资源开发的关系,确立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对生态环境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保护其所在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水源涵养地的生态环境,提出保护自然环境,适度开发建设的基本思路,对改善及提高东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风景名胜区游人容量进行合理测算,控制区内人口总量,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划分游览区,实行分区游览,尤其对于游人数量的合理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2)基础设施建设在选址和规模两方面,充分考虑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包括公路、游览道路、给排水和垃圾处理等方面。

(3)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的保护,风景名胜区内尽量少设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应依托城市集中布置。

针对东湖风景名胜区规划项目建设可能对风景名胜区水质、大气、声环境、生境、地貌等自然环境和社会及人文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特提出以下保护措施:

1、水质保护措施

必须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基本原则,按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当前以及预期的用途划分水资源的主要功能区,按划分的功能区分别进行保护。

2、生态环境与生物保护

以保护东湖风景名胜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限制开发行为有利于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资源,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有利于动植物物种的生长、栖息和繁衍,有利于风景名胜区动植物生态可持续发展。

3、移民安置保护

结合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应充分分析安置区环境容量,切实保证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不低于原有标准。

4、景区景点施工保护

相应的环境工程要在景区景点施工中配套,减小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施工废水与施工污水的处理,防止对水体的污染。施工材料运输及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对风景名胜区大气和土壤污染。工程废弃物及生活垃圾要及时运出施工区。

5、人文环境保护

加强风景名胜区人文环境的保护,具体对策与措施为:

(1)禁止风景游览区内新建、扩建工厂、度假村、培训中心、医疗休养机构等,已经建成的,不得扩大规模,并积极创造条件外迁。

(2)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修建危害安全、破坏景观、妨碍游览的工程项目和设施。对已有的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和设施应依法予以拆除。

(3)禁止在景物上涂写、刻画、张贴等。

(4)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切建设项目应当与风景名胜有关,并严格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审批要求进行建设。

(5)风景名胜区内各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高度、体量、风格等,应当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

第六十条环境影响对策

1 建立机构,明确职责2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3 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4 上级管理部门的定期考核

第十二章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第六十一条

依法管理

1 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风景名胜区条例》、《城乡规划法》、《文物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风景名胜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管理。

2 完善规章制度,依法加强管理,严明审批制度,风景名胜区中的各项建设必须经

有关主管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的审批,风景名胜区内的重大项目必须服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

3 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在风景名胜区内开山采石,确保自然风景

和天然植被不被破坏,坚决杜绝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任何活动。4 实行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征收资源有偿使用费。风景名胜资源属国家

所有,风景名胜区内一切经营性单位,包括宾馆、饭店、休疗养院、索道、车船等,无权无偿利用风景资源,谋取自身利益。开征风景资源有偿使用费所得应全部用于风景资源保护。

第六十二条科学管理

1 根据风景名胜区特点和实际情况,应进一步修编和完善相关的城镇规划和土地

利用规划等,重点地段还应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编制详细规划,认真做好总体规划的落实工作。

2 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科学研究、生态环境监测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充

分体现风景名胜区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

3 实行数字化管理,顺应时代潮流。规划建议建立“东湖风景名胜区信息管理系统”

,包括:风景资源管理监测系统、风景区规划管理监察系统、风景区旅游服务信息系统、风景区灾害预警监控系统等。通过“数字东湖”、“智能东湖”的建设,提高东湖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技含量,逐步使其管理与国际标准相衔接。4 加强人员培养,提高风景名胜区管理队伍和服务人员素质,实行现代化科学管

理。

5 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第六十三条改善机制

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广开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引进适宜的旅

游项目,加快风景名胜区建设,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

2 建立财政扶持机制,建议相关部门研究东湖风景名胜区在风景区之外进行补偿

开发的可行性,并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3 利用多种媒体和各种促销手段,积极推进风景名胜区的营销工作,开拓市场,建

立长期、稳定的客源关系网络。

4 相关部门应积极协调关系,引导产业调整和发展,不得在风景名胜区内安排有

污染的产业和有碍风景的农业生产用地。

第十三章 附则

第六十四条

规划文件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和基础资料汇编四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六十五条生效日期

本规划自国务院批准之日起执行。

第六十六条修编规定

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团体和个人,无权擅自改变本规划,确需调整必须严格按法定规划编制和修改的有关规定程序报批。

第六十七条监督机构

本规划由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作为规划实施的管理、监督机构,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附表1 东湖风景名胜区景点总表

序号12名称先月亭烟浪亭类别天景天景位置位于郭郑湖南面的一个小岛,四面环水离骚碑以东,刘备郊天坛以北特 征 描 述先月亭建于1950年,其名取自“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三面环水,是游人小憩听涛之佳处。烟浪亭和摩崖石刻是近年新建成的景点,面向后湖。摩崖石刻是东湖内文化古迹之一,它同烟浪亭处在同一区域。基本没有相关的休憩设施,步行交通与周边联系十分不便。曲堤横跨东湖,连接听涛、磨山两大景区。舟楫往来,桥影波光,相映成趣,既便利了湖区的交通,又保证了湖水的畅通、湖面的完整一体。碧波万顷,欲接蓝天,大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感。东湖水面宽阔,两侧相距30里,前后宽10里,1966年修筑了“十里长堤”,从九女墩到湖心亭,直至磨山头。长堤一共弯了四道弯,浑然天成,将广阔的湖面有机地分为若干区域。东湖水面宽广,舟楫游弋,水上活动丰富多彩,形成湖泊风景名胜区的特有景观。落雁岛三面环水,呈半岛形,景区湖山相依,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落雁岛上娱乐设施丰富,有垂钓村、水上人家、农家茅舍度假村等丰富的游乐设施。磨山区与听涛区交界处,可坐观大片郭郑湖水景。团山与毕家山相夹,夹山口处湖山清澈,水平如镜,双峰如同古代女子发髻,现有堤坝。小潭湖南部位于风景名胜区最北端,小潭湖南面。周围大部分被各个单位分割和自然村用地占据,自然环境优良,但基础设施建设需改善。道路交通不畅,周边建设导致污染,区位较偏僻,公车线路不够。小潭湖以农业用地为主,为当地农民圈湖养鱼之所。该湖位于听涛区北侧,由十里长堤将其分隔,水深较浅,其间舟楫往来,桥影波光,相映成趣。团湖湖面广阔,湖岸曲折,山水相依,芦苇密集,水鸟聚集。庙湖呈长形,波光粼粼,水平如镜。为核心景区森林公园所依,水面辽阔,湖上冰清玉洁。在湖心亭之南,东湖的主体湖。传为郭,郑两姓所有,故称郭郑湖。走人棋鸟岛位于团湖中央,略靠近磨山。岛上树木以池衫为主,树木较为密集,为  备注3湖中堤地景听涛区郭郑湖周边 45678曲堤浪淘石落雁岛封都山团毕双峰地景地景地景地景地景位于听涛区北部位于郭郑湖团湖湖心半岛,落雁景区中心位于磨山区西部,紧邻听涛区位于吹笛区西侧,紧邻磨山区     9小潭湖水景市结核病医院东 101112131415汤菱湖团湖庙湖后湖郭郑湖鸟岛水景水景水景水景水景生景听涛区北侧,其南为曲堤凌波落雁区中位于磨山区西南侧吹笛区中心湖听涛区湖心亭之南团湖中央,磨山景区东北方      很多水鸟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场所。161718水杉林古树林古树名木园生景生景生景后湖南岸,太渔山北山脚下位于落雁景区东部吹笛景区内部太渔山南部半山腰从森林公园西北门进来,沿车行主园路一直往前走,经过两个亲水平台后,就是杉林渡影景群。这里水杉年龄小,但高大挺拔。地理位置不佳,罕有人至。由多个古树群落构成,曲径通幽,树林茂盛。古树名木在吹笛景区陆上范围最北端,地形相对较高,毗邻纪念林碑,太渔桥,杉林渡影景群,两棵210年树龄的枫香和刺柏尤为珍贵。但总体开发力度不大,游览系统不完善。东湖水面辽阔,遇风湖面波涛拍岸之声不绝,溅起阵阵浪花,使人有海阔天空、碧海涛涌的感觉。听涛轩建在临水长丘之上,翠竹苍松环绕。在迎湖面石砌的护坡上,嵌有东坡居士书写的“松坡”二字的青色板石。长风吹来,松涛声与浪涛声相唱和,使人仿佛置身于海滨,颇有“疑海听涛”之感。位于听涛景区北,内有水上游乐、海洋世界等旅游服务设施,环境良好。从布局构造来说,“碧水潭”可以算作一处颇具匠心的江南园林,与湖岸相连处有花墙门廊相隔,门内小丘依势起伏,游人或援阶而上,或沿湖而行,曲径通幽而再豁然开朗后方才抵达观鱼之所。水中南北方向各有曲桥与对岸相连,亭台楼榭,天光云影,不失为一湖滨佳景。位于听涛景区东湖大门内,现植有梅花数百株,是东湖最早植梅处。楚才园建于1995年,坐落在东湖岸边,背靠小山坡,呈带状展开。占地30亩,有刻石、铸铁、铸铜做圆雕33尊,浮雕25组,总长252米。编钟门上悬“惟楚有材”四字,楚才园因其主体直观性强的雕塑艺术和磅礴气势而独具风格,自成体系,堪称东湖楚文化建设的经典之作。盆景园建于1984年,靠近东湖,位于磨山公园的二门和三门之间,面积6. 4公顷,园中建筑融亭、廊、馆、榭、桥、栏、轩为一体,体现了江南园林的艺术风格。东湖从1963年接受国家科委关于开展荷花研究的项目,到1985年共收集、培育品种168个,被定为“全国荷花研究中心”,并建立荷花品种资源基地。一走到东湖黄鹂湾大门,便可见大门的右侧有池荷花。每逢盛夏,河池中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暇。整个面积越500亩,种植着各种树木,果树以梨为主,是游览的主要场所之一。梨园北端有一平坦的湖边草地,环境优美。每当夏末秋初,信步园内小道,可见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别有一番景致。  包括枫香和刺柏两棵古树。19听涛轩园景位于郭郑湖西岸 20楚人狂欢岛园景听涛区西侧听涛景区内,从梨园大门进入,沿右边小路行百米再沿湖右行听涛区中,陶铸楼附近 21碧水潭园景 22小梅岭园景 包括虎乳子文,庄王出征等主要景点。 23楚才园园景离骚碑以西,楚天台以东24盆景园园景东湖磨山风景名胜区西侧边缘25荷花园园景磨山区北,与盆景园相邻 26梨园园景听涛景区内,由濒湖画廊循堤北行,可到梨园 27梅园园景与东湖磨山园相邻,磨山梅园公交车站点处东湖磨山梅园是著名的赏梅胜地,在“中国四大梅园” 居首,该园目前也是我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梅园占地约800余亩,现有梅花品种三百多种。与荷花景观区相邻,面积60亩,现有品种30个,既是竹类品种收集、培养区,也是竹类景观区。樱花园与梅园、荷花园并称为东湖三大园。1979年东湖风景名胜区在磨山南麓辟出一块园地种植日本所赠樱花,并在园中央建造七十八樱花亭一座,以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武汉植物园占地70公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库和东亚最大的水生植物资源圃,还建有两个植物迁地保护附属园地即“三峡植物园”和“华中地区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基地”。是湖北省、武汉市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大基地,同时也是国家AAAA旅游景点。占地约200亩。其“绿羽”、“白浪尖”是湖北地区最知名品牌一。杜鹃园,磨山景区中布置较好的园林之一。入口处一棵有百年历史的朴树,高大而醒目,既有点景作用又标志了杜鹃园的大门所在。走进大门,紧接着是一条长十几米的杜鹃花带。整个园子面积不大,但景观层次丰富,环境优美。原为可竹轩,地势突起,形成高坪,坪上梧桂罗列,绿草如茵。为纪念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前身湖光苗圃的创始人周苍柏而建。梅花芬芳的世界,体现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景致。紫薇园毗邻东湖和李凉山,内部鸟语花香,花繁叶茂。景群有主干道通过,交通方便,但内部道路系统还不完善,景群内也缺乏管理及休息的设施。濒湖画廊周围主要景点密布,交通位置十分重要。近可观美丽的湖景,远可赏优雅的观鱼建筑群,是来往游客一个环境优雅的休息场所,是园内中心区的重要客服中心点。长天楼是东湖主楼之一,登楼眺望,碧波万顷,欲接蓝天,令人胸怀坦荡。没有游乐活动的时候,长天楼前的这片草场是平静的、优雅的。成立于1953年,是全省最重点的文物收藏和研究机构,目前藏品总数达14万件之多,其中一级品645件,国家级16件,且品种繁多,品类齐全,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楚文化的光辉成就,其建筑形式也融入了丰富的楚文化特色。为主要民俗娱乐节目之一,竞渡之时,锣鼓阵阵、呐喊声声、浆橹翻飞、百舸争流,一派楚天风情。登山远眺,青山逶迤,绿水萦绕,笛声悠扬,那份空灵与洒脱,将使人疑似到了世外桃源。包括妙香国、江南第一枝、花溪、放鹤亭、冷艳亭等景点。  28竹类园园景磨山区中,东湖三大园附近29樱花园园景磨山区北部30武汉植物园园景磨山景区南部,磨山社区附近 3132茶园杜鹃园园景园景磨山区菱角湖边位于磨山景区荷花池北,树林相伴位于郭郑湖西岸,毗邻先月亭位于吹笛景区袁家山南吹笛景区西北门入口不远处位于行吟阁过落羽桥的一块天然三角洲上位于梨园东侧老东湖路路口       3334353637苍柏园梅林紫薇园濒湖画廊长天楼省博物馆园景园景园景园景园景建筑383940龙舟码头凌霄阁建筑建筑位于团湖位于吹笛景区的太渔山  41行吟阁建筑听涛区西侧42屈原纪念馆建筑郭郑湖沿岸,听涛风景名胜区中端郭郑湖与汤菱湖湖心路中段,东湖沙滩浴场内郭郑湖与汤菱湖交界的湖心路中段友谊林西南面,东湖磨山风景名胜区中部,北眺可及朱碑亭4344湖光阁雁归桥建筑建筑45翠薇蕴谊亭建筑46清河桥建筑吹笛区北侧,位于落雁景区内毕家山山腰,喻家湖旁,邻近烧烤区,在松鸽坪上吹笛区,后湖之南,梅山之顶团湖以南山顶,磨山索道旁边位于磨山景区内,南依磨山,北傍东湖进入楚城门后两百米即到达楚市入口东湖西北岸、听涛区北端位干听涛景区东端,濒临东湖,视线正前方是落霞水榭位于磨山区南部行吟阁位于东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岛上,四面环水,由荷凤、落羽两桥与陆路相连。阁名出自《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句,是一组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性建筑。屈原纪念馆于1958年建成,为一组仿民族形式的建筑,是一个以“楚文化”为主题的景点,前庭的扇形长廊建于1956年。设二层展室,陈列有关屈原的文献资料和书画艺术作品,馆名由董必武题写。馆前立着屈原的半身塑像。湖光阁建在湖中心的小岛上,阁分三层,阁前建有水上停船码头,游人可乘游艇从西北岸到此。湖光阁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景观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雁归桥位于十里长堤湖光阁以东,23孔,最大孔涵净高4. 97米,为东湖风景名胜区内最长、规模最大的景桥,此桥连通郭郑湖与汤菱湖水面。翠薇轩位于友谊林的西南面,由一个40多平米的茶室与一个近20米长的廊榭组成。除冬季外,长廊上都摆上精致茶几,人们在这里可以品尝磨山自产的“绿羽”、“白浪尖”等名茶。翠薇蕴谊园1979年建于磨山西南缓坡之上,是游人休息品茗之所。友谊林为外国友人栽植的象征友谊的树木,蕴谊亭取其意而名。清河桥遗址位于磨山,吹笛,落雁三个景区的交界处,视线开阔,是一个很好的观景点。桥上的两个巨大的雕像尤为引人注目,一个是养由基引弓射箭的雕像。另外一个景点是养由基已经射出的“箭”位于清河桥遗址的另外一个端头。凤凰阁位于毕家山山腰,主要是供人观赏休息。临曦台位于后湖南岸的梅山之顶,为一孤台,无其它建筑。周围森林茂密,鸟类,猴子,野兔,松鼠时而出没其中,台内有供游人休息之所。楚天台于1993年4月落成,是东湖磨山楚文化游览区内的标志性建筑,可与江南三大名楼媲美。从湖畔凤标踏步345级而上,正面墙上镶有600多块天然大理石拼成“楚天仙境丹凤朝阳”图案为楚天一绝。整楼建筑面积2260平方米。楚城是进入磨山楚文化游览区的第一个景点,依据楚人喜临水居、高筑城的特点,按照郢都故城形制而建。街道两旁古色古香店面和玩意儿优雅恬静,锦旗随风飘摇,脚下的步道时而上行,时而下降,充满变化的情趣,加上路旁时常可见古朴的小品,如藤架秋千、香炉等,更使人如临古时的街道。街道曲径通幽,步移景异。九女墩位于东湖西北岸。相传,百姓为纪念九名妇女义军壮烈牺牲而建。建国后,加以培修,在岗顶墓前建有70平方米的层台,周有护栏,南有36级台阶,中立雄伟纪念碑,上镌董必武、宋庆龄、郭沫若等所写碑记和题词。为了纪念鲁迅,在长天楼左侧辟有鲁迅广场。广场建有鲁迅半身座像,座像前有绣型花坛一个,像后环植一排苍松翠柏,广场内全部为软质草坪。在南望山南麓,为武汉市现存最早的王陵。这处古墓,是东汉时被称为\"江夏蛮\"的一位蛮王的陵墓。墓主是谁,尚无记载可考。     包括养由基雕像、箭雕像、碑文等景物。     包括九女墩纪念碑。包括鲁迅雕塑。 4748凤凰阁临曦台建筑建筑建筑建筑建筑495051楚天台楚城楚市52九女墩鲁迅广场蛮王冢胜迹5354胜迹胜迹55565758离骚碑楚辞轩祝融观星台芦州古渡胜迹胜迹胜迹胜迹团湖以南,楚才园以东,山谷之中位于磨山景区内,二、三峰的幽静翠谷中磨山区西二峰顶,楚天台以南团湖东面,在落雁区的一个半岛上园路西侧,东接“鸳鸯合欢”59雁落坪胜迹60刘备郊天台风物团湖以南,后湖之西,磨山六峰附近位于白马区北部,小潭湖以北61白马洲风物62朱碑亭风物磨山山顶离骚碑与四杰轩同建于1992年7月,位于楚才园旁,此碑有三绝:一是体量绝,二是文辞绝,三是书法绝,自此碑建成以来,渐渐形成了一年一度祭祀屈原的端午文化盛会的传统。黄瓦碧栏,古朴典雅,拟设屈原、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四杰”人物像,让人们了解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祝融观星台中央立祝融铸铁塑像,雕像高5.5米,全台总高度7.2米。由于临近磨山索道,现代化的游乐设施对其古朴的内质有所损害。芦州古渡三面环湖,视线开阔,各个方向的远观景观效果都不错。景群中最重要的景源就是停靠在湖边的形体较大的古船,不能载人,主要是体现历史价值。雁落平沙位于园路西侧,是一片开阔的观赏性草坪,范围相对其它景群来说比较大,草坪一侧布置了“比翼鸟”雕塑和几个简易的体育活动设施。此处因面积较大,也适于举办大型活动。如“七夕”鹊桥会也在此搭台举办过。刘备郊天坛位于东湖东一峰上,为古遗址。它由文化平台、神道和祭坛三部分组成。平台右侧石壁上,刻着东湖“三国”遗迹图。平台之上,是360级神道石阶,石阶两旁设有连心锁链。登上祭坛,八里磨山、十里东湖一览无遗。位于白马区北部,小潭湖以北,由规划中环路往西从一条小路可入村。该村处于未开发状态,一条水泥路连接东西,交通不便,居民住宅为破旧农房,有较大农田、菜地和滩涂荒地。公共设施不全,小潭湖面较开阔,水质优良,沿线自然生态丰富。朱碑亭位于磨山山顶,是两层的仿古建筑,面向东湖,视线开阔,几乎能看见整个磨山景群。并且朱碑亭与楚天台等景点形成轴线上的对称呼应。到朱碑亭的路有小路和车行道,步行道相当陡峭,几乎是从山脚垂直上山,它的前面是朱德的雕塑。在东湖梅岭南山、依山傍水坐落着被茂密的树木掩映着的青砖瓦房,是毛泽东在武汉主持中央会议、处理国家大事、接见外国元首和友人的“办公地”。这里空气环境优良,是散步的好去处。景群中的“化蝶”雕塑形象优美,周围种植了樟树、栾树、笔柏、苦楝树、玉兰、水杉、法国梧桐等植物,营造了幽静的气氛,很好地突出了此景点的历史文化性。利用滨水的自然环境,以一对鸳鸯雕塑为主要景观,再加上荷花的元素,表达了设计者的美好意愿,使人们在观景游憩的同时产生种种幸福快乐的遐想。该景群比较隐蔽,容易被游客忽略。     包括祈福天坛、武圣庙等景点。  63东湖宾馆梅岭一号(毛泽东旧居)风物在东湖梅岭南山 64化蝶并蒂风物落雁景区东南部,团湖东面 65鸳鸯合欢风物位于园路东侧 附表2 东湖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级评价详表

 

序号

景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武汉植物园省博物馆郭郑湖梅园东湖宾馆梅岭一

楚天台落雁岛刘备郊天台屈原纪念馆樱花园朱碑亭荷花园九女墩楚城楚市鸟岛汤菱湖行吟阁雁落坪凌霄阁凤凰阁长天楼清河桥蛮王冢

欣赏价值

3028.0 28.028.0 28.0 28.0 27.5 28.0 26.0 25.5 25.5 25.0 25.0 25.0 25.0 24.5 25.5 24.5 25.0 23.5 23.0 23.0 22.5 21.5 20.0

景源价值70科学价值

109.0 9.57.5 6.0 7.0 6.5 6.5 5.5 5.5 8.5 5.5 6.5 5.5 4.0 4.0 7.0 3.5 4.0 3.5 4.0 3.5 3.5 3.5 3.0

环境水平20

保健价值

54.0 3.03.5 4.0 3.0 3.0 4.0 3.0 2.5 2.0 2.0 3.0 2.5 3.0 3.0 4.0 4.0 3.0 4.0 2.5 2.5 2.5 2.5 0.5

利用条件5

监护管理

54.0 4.04.0 4.0 4.0 3.5 3.5 3.0 4.0 4.0 4.0 3.5 3.0 3.0 3.0 3.5 2.5 2.5 3.0 3.0 3.0 3.0 2.5 2.5

规模范围5

运营管理

11.0 0.51.0 1.0 1.0 1.0 0.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0.5 1.0 1.0 0.5 0.5 0.5 0.5 0.5 1.0

总体评价

容量

1.51.5 1.51.5 1.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0.5 1.0 0.5 1.0 0.5 0.5 0.5 0.5 0.5

历史价值

107.5 9.09.0 7.5 9.0 9.0 7.0 9.0 9.5 6.5 8.5 6.5 9.5 8.0 8.0 3.5 4.5 8.0 4.5 7.5 6.5 6.5 7.0 8.5

游憩价值

1513.5 13.514.5 14.0 14.0 14.0 14.0 13.0 13.0 12.0 11.5 12.0 11.5 12.0 12.5 12.5 12.0 11.0 11.0 10.5 10.5 10.0 10.0 10.0

生态特征

54.5 3.03.5 4.5 3.0 4.0 4.0 4.5 3.0 4.0 3.5 3.5 3.0 3.5 3.5 3.0 4.0 3.5 4.5 3.0 3.5 3.5 2.5 2.5

环境质量

53.5 3.02.5 3.5 3.0 3.0 3.0 4.0 3.0 3.5 3.5 3.0 3.0 3.0 3.5 3.5 3.0 3.5 4.0 3.0 3.0 3.0 2.5 2.5

设施状况

53.5 4.02.5 3.0 3.0 3.0 3.0 3.5 3.5 3.0 4.0 3.5 3.5 3.0 3.5 3.5 3.5 3.0 3.5 3.5 3.0 3.0 2.5 2.5

交通条件

1.51.0 1.51.5 1.5 1.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0.5 1.0 1.0 0.5 1.0 0.5 0.5 1.0 1.0

食宿接待

1.50.5 0.5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0 0.5 0.0 0.5 0.0 0.5 0.0 0.0 0.0 0.0 0.0

客源市场

11.0 1.01.0 1.0 1.0 1.0 0.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0.5 0.5 0.5 0.5 0.5 1.0

面积

11.0 1.01.0 1.0 0.5 0.5 1.0 0.5 1.0 1.0 1.0 1.0 0.5 1.0 0.5 0.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体量

11.0 1.01.0 1.0 1.0 1.0 1.0 0.5 1.0 1.0 1.0 1.0 0.5 1.0 0.5 0.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空间

1.51.5 1.51.5 1.5 1.0 1.0 1.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0.5 1.0 0.5 0.5 0.5 0.5 1.0

总分

100.0 86.0 85.584.0 83.5 81.5 80.5 80.0 78.0 77.0 76.5 75.0 74.0 73.0 72.5 72.0 70.5 69.0 68.5 66.5 64.0 62.0 61.0 58.5 57.5

分级

一一一一一一一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三三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

楚才园曲堤古树林湖光阁离骚碑团湖团毕双峰听涛轩古树名木园楚人狂欢岛碧水潭紫薇园小潭湖濒湖画廊祝融观星台

庙湖雁归桥芦洲古渡封都山后湖浪淘石先月亭楚辞轩化蝶并蒂鸳鸯合欢烟浪亭龙舟码头盆景园茶园梨园

20.5 22.5 18.5 21.5 21.0 18.5 18.5 19.5 20.0 19.5 19.5 18.0 17.5 18.0 16.0 16.5 15.0 14.5 14.5 14.5 17.0 16.0 16.0 15.0 15.0 14.0 14.5 15.0 14.5 14.5

2.5 3.5 7.5 2.5 2.0 2.0 6.5 2.0 4.0 2.0 2.0 2.0 1.5 2.5 2.5 2.0 2.5 2.0 4.5 2.0 2.0 3.5 3.5 3.5 3.5 2.5 1.5 2.0 3.0 2.5

7.5 3.0 6.5 3.0 7.5 4.5 5.0 2.5 2.0 3.0 2.5 2.0 1.5 2.5 5.0 2.0 4.5 5.0 3.0 2.0 2.5 2.5 2.5 2.5 2.5 4.5 5.5 2.0 2.0 2.0

2.0 2.0 2.5 2.0 1.5 2.0 1.0 1.0 2.5 1.5 2.0 2.0 2.5 1.0 1.5 2.0 1.5 2.0 2.0 2.0 2.0 1.0 1.0 1.0 1.0 1.0 2.0 1.5 1.5 2.0

8.5 9.0 8.5 9.0 9.5 10.5 8.5 9.0 7.5 8.5 8.5 7.5 7.0 7.0 6.0 6.5 6.0 7.5 7.5 6.5 7.5 7.5 7.5 8.0 8.0 7.0 7.5 7.5 7.0 7.0

3.0 3.0 2.5 3.0 2.5 2.5 2.5 2.5 3.0 2.5 3.0 3.5 3.5 2.5 2.0 2.0 3.0 1.5 2.0 2.5 2.5 2.5 2.5 2.5 2.5 2.5 1.5 2.5 2.0 2.0

3.0 3.5 2.5 3.0 2.5 3.5 2.5 3.0 2.5 3.0 2.5 3.0 2.5 3.0 2.0 2.5 3.5 1.5 2.0 2.5 2.5 2.0 2.0 2.0 2.0 2.5 1.5 2.5 2.5 2.5

3.0 2.0 1.5 3.5 2.5 3.0 1.5 3.0 2.5 2.5 2.0 2.5 2.0 2.5 2.5 2.0 1.0 3.0 2.0 2.0 2.0 2.5 2.5 2.5 2.5 2.5 2.0 2.0 2.5 2.5

3.0 2.0 2.5 2.5 2.5 3.0 2.5 3.0 2.5 2.5 2.5 2.5 2.0 2.5 2.5 2.5 2.0 3.0 2.5 2.5 2.0 2.0 2.0 2.0 2.0 2.5 2.5 2.5 2.5 2.5

1.0 1.0 0.5 1.0 1.0 0.5 0.5 1.0 0.5 0.5 0.5 0.5 0.5 0.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0 0.0 0.0 0.0 0.0 0.5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5 0.0 0.0 0.0 0.5 0.0 0.0 0.0 0.0 0.0 0.0 0.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0 0.5 0.5 0.5 0.5 0.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0 0.5 0.5 1.0 1.0 0.5 0.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0 0.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0 0.5 0.5 1.0 1.0 0.5 0.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0 0.5 1.0 0.5 0.5 0.5 1.0 0.5 0.5 0.5 1.0 1.0 0.5 0.5 1.0 0.5 0.5 0.5 1.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0 0.5 0.5 0.5 0.5 0.5 1.0 0.5 0.5 0.5 1.0 1.0 0.5 0.5 1.0 0.5 0.5 0.5 1.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57.0 56.5 56.0 55.5 55.5 53.5 52.0 50.5 50.0 49.5 48.0 47.5 45.5 45.0 44.0 44.0 43.5 43.5 43.5 43.5 43.5 43.0 43.0 42.5 42.5 42.5 42.0 41.5 41.5 41.5

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5556575859606162636465

鲁迅广场翠薇蕴谊亭湖中堤小梅岭竹类园苍柏园杜鹃园临曦台梅林水杉林白马洲

15.0 14.0 16.0 16.0 15.5 14.5 14.0 13.5 12.5 11.5 11.5

1.5 2.0 1.5 1.5 1.5 2.0 2.5 2.0 1.5 1.5 1.5

4.5 3.5 3.5 3.5 2.0 2.0 2.5 2.5 1.5 1.5 1.5

1.0 1.5 0.5 0.5 1.0 1.0 1.5 2.0 2.0 2.0 2.0

7.0 7.5 7.0 7.5 7.0 7.5 6.5 5.5 5.5 5.5 5.0

1.5 1.5 2.0 1.0 2.0 2.0 1.0 2.0 2.5 2.0 2.0

1.5 2.0 1.5 1.5 1.5 1.5 2.0 2.0 2.0 2.0 2.0

2.5 2.0 2.0 2.0 3.0 2.0 2.0 2.0 2.0 2.0 1.0

2.5 2.5 2.5 2.5 2.5 2.0 2.5 2.5 2.5 2.0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0

0.5 0.5 0.0 0.5 0.0 0.0 0.0 0.0 0.0 0.0 0.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41.0 40.5 40.0 40.0 39.5 38.0 38.0 37.5 35.5 33.5 31.5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