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一)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吞噬( shì)叮 禅益( pì) B.觊觎(jì ) C.慰藉( jí) D.诘难( nàn)
央浼(měi) 应酬( yìng) 畸变(jī)
)。
轧路机(yà) 浑身解数(xiâ) 殉道者(xùn) 钟灵毓秀(měi) 赚外快(zhuàn) 少不更事(gãng) ‘ 汗涔涔(cãn) 庸人自扰(rǎ0)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娇惯 戴高帽 隐忍苟活 迫不急待 B.踌蹰 出洋相二 如火如荼 凭心而论 C.寒暄 霓虹灯 百无聊赖 自行其是 D.遐想 缔造者 宽宏大量 人情事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填补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公共开支,导致通货膨胀 的现象在拉美国家问蔓延。
②2007年秋季,高中语文教学开始使用重新 的教材。
③凡是公安发现 可疑的人,带回去一讯问,不是嫌疑犯就是在逃犯。 A.加剧 审订号 形迹 ! C.加剧 审定 行迹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急剧 D.急剧 )。
审订 形迹 审定 行迹
A.小兰的母亲病了,家务事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这个领导任命的学科带头人,既不懂外文,又看不懂电路图,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国外科技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C.台独势力制造两个中国,阻挠祖国统一,但台湾回归祖国是人心向背,大势趋。 D.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他过去给自己筑起的一道海市昼楼,顷刻间全部倒塌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近傅雷先生,从1月15日起,“傅雷译著手稿展”将在国家图书馆善本珍品展室开展。
B.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今年的“三农”工作,并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
C.省教育厅为把新课程方案落到实处,要求各地市逐步废止文理分科,实行走班教学,最终走出“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的现象。
D.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介绍,海军护航是保护中国船员生命与中国船运公司资产的国家行为, 不会向受到被护航的船只收取任何费用。
6.选择下面的句子并排序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哦,大海,你多么广阔!称雄陆地的喜马拉雅山,不是在你的怀中长大的吗?它是你的第几个儿子? 发出动人心魄的声响。
①你创造了多少奇迹,蕴藏了多少力量,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 ②你蕴藏了多少力量,创造了多少奇迹,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
③在无边的大海面前,自然和人交融,使人万念俱寂,精神解脱,得到净化和华。 ④在无边的大海面前,人和自然交融,万念俱寂,精神解脱,得到净化和升华。 ⑤这里,听不到战马的嘶鸣,更没有勇士的荣耀,只有蓝色的海水拍打岩石,激起丛丛白色的浪花,
⑥这里,听不到战马的嘶鸣,更没有勇士的荣耀,只有蓝色的海水激起的丛丛白色的浪花,拍打着岩石, A.①③⑥
B.②④⑤屿'♂川俨C.②③⑤ D.①④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10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文化要发展 环境需宽松
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人们现在都同意,“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厖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
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而且多半是今人带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
从今年开始,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接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理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
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
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我们当下的文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种变迁并不完全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族群的文化会与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在当代世界中,我们的文化将如何演变,将来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但结果无法断言。
思考和追求时,我们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发展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的幸福,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或为了方便治理?二、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是什么?三、政府在塑造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限度在哪里?
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一一复古不一定不好,但别打着复兴的旗号忽悠人。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戒害文化。
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迸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
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
(本文来源: 2008年3月15日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7.从原文看,下列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
A.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 B.于丹和易中天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庄子和三国 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D.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
8.下列不属于“文化”成为人们热门话题理由的一项是( A.发展文化可以使人幸福,增加财政收入,方便治理。
B.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因此形成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C.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
D.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引发了人们对“文化”概念深层次辨析的讨论,人们迫切希望政府有一个明确的主导方向。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传统文化也是族群文化,但发展传统文化,除立足自身实际外,还必须考虑世界的现实和 大势。
B.文化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并且需要宽松的环境,如果权威加以干预,那么,建设文化就可能成为戒害文化。
C.“文化” 很重要,也需要发展,但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即使是政府也还没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
D.解放人们思想,创造一个发展文化的宽松环境,比思考发展文化的方式更重要。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文化”都是用繁体字记录的,所以,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也就把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了。
B.建一座“文化城”确实不能说明炎黄子孙拥有了精神家园,但如果我们不建文化城,不写繁体字,不开国学班等,文化是肯定不能得到继承发展的。
C.于丹、易中天的成功,不能说国学已复兴,但他们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值得提倡。 D.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思想更加解放,那么,文化是可以出现大繁荣和大发展的。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 ~15题(共25分)。
俯向大地的身影
这些年来,我的笔下总是很少提到自己的母亲。我觉得至今还没有找到可与母亲般配的文字,就好比我们已探明脚下是一座丰富的矿藏,由于担心技术水平达不到,而一直犹豫不决,迟迟没有开采。
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黄昏,我从定远县东部的小镇岱山下车去豆村,沿途的田野,该收割的已经收割了,眼前的每一块赤裸的土地,就像产后的孕妇似的,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见不到一个来打扰它的人,只有田边地角盛开的野菊花静悄悄地陪伴着它。
一个老妇人的背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青衣青裤,头上扎着时下很少见到的那种黑色的包巾,右手握看一把小锄。举起,落下,举起,落下厖在锄头偶尔停顿的问隙,从翻起的泥土里捡起一点什么,随手丢进身旁的篮子里,再继续翻着泥土。当我走近,才认出是母亲。我小声地叫了一声妈,她愣怔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急忙丢下手里的锄头,想立即站起来,可是挣扎了几次,最后还是在我的协助下才完成了那个简单的动作。母亲的两个膝盖处粘满了泥土,我不由自主地就跪了下去,替母亲轻轻地扑打,扑着扑着,眼泪就出来了。
母亲是一个惜粮如命的人。她三岁就跟着外婆讨饭,至今她的左腿还有当初被恶狗咬伤留下的疤痕;七岁下地给东家割麦子,饿极了就搓主麦粒吃;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的两个女儿相继被饥饿夺去了生命。粮食在母亲的眼里比什么都金贵。记得小时候,我家的粮食总是不够吃,为了能够从工分以外多获得一点粮食,母亲请铁匠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每到秋天,当队里的花生、红薯、胡萝卡起获之后,她就叫我到地里翻找遗落的果实。虽然如今的生活早已改变,父母的生活费用也由儿女们全包了,可母亲依然是一个拾穗的人。是如今村里唯一的一个,
可能也是最后一个了。母亲总感叹道,人哪,最容易忘本,只要三顿饱饭一吃,就记不得挨饿的滋味了。
前年秋天,父亲打电话说母亲病了,我匆匆忙忙赶回到豆村,只见瘦弱的母亲睡在床上蜷作一团,我上前握住她枯瘦的手,粗糙得犹如一截干枯的树干。父亲唠叨着,他说牛喘气那块水稻田你是知道的,烂泥深得连枯牛都拔不动腿,我叫她不要去拾(稻穗),她非不听„„母亲微微地睁开眼,下意识地别了父亲一下,父亲便不再吱声了O这时我发现母亲的床边码放着一堆稻子,我一下全明白了。
母亲托人把拾来的稻、麦拿到镇子上去卖,再把卖来的钱放在一个小木匣里,就等着过年了。母亲喜欢过年,过年时儿孙们就像归巢的小鸟,一个个都从很远的地方飞回来了,这时母亲会打开那只木匣子给大家发压岁钱,发一个,说一句,这是地里拾来的O当我的儿子接过压岁钱时,他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深深地磕了三个头。我想,儿子的头,既是给母亲磕的,也是给土地磕的,尽管他离土地已经很远了,但他的生命里却流淌看土地的血脉。
在我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母亲的身影总是在我的眼前晃动。朦胧中,她佝偻的身影离土地似乎更近了„„
(选自《散文》 2008年第9期,有删改)
11.结合文意,说说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就好比我们已探明脚下是一座丰富的矿藏。(3分) 答:
。
12.结合文意,说说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是如今村里唯一的一个,可能也是最后一个了。(3 分)
答:
。
13.第二段(“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黄昏„„只有田边地角盛开的野菊花静悄悄地陪伴着它”)中的 景物体现出怎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5分)
答:
。
14.文章最后为什么再次写到母亲的“身影”? (6分)
答:
。
15.本文采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母亲。试选取其中的四种手法,对刻画人物的效果作简单探究。(8 分)
答:
。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共25分)。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大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渴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笛,没于尘金。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一一节选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有删改。
1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答: 。 ②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答: 。 17.从刘禹锡、李德裕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刘的意图是 ,李的态度是 。 (4分) 18.文中为什么要将白居易与贾谊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6分)
答: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19~20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9.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4分)
答:
20.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5分)
答:
五、作文(70分)
21. (20分)阅读以下五则材料,请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1)美国政府告诫美国人民: “21世纪是亚洲人的天下”、“日本第一”、“欧洲正在起”。(2)日本的中小学教科书上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 要亡国。”
(3) 1986年1月2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纳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万头攒动,“挑战者”号将执行第十次飞行任务, 15秒种后突然爆炸,有7名宇航员同时遇难,此后不久,又有900多人报名参加航天飞行。
(4)我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进入欧洲市场。
(5)中国号称“吃的王国”,仅鸡的吃法就有十几种,然而美国肯德基家乡鸡到北京前门 一侧安营扎寨,顾客盈门,年营业额达1500万元,并把快餐店开到上海,一时间掀起了“快餐旋风”。
22. (50分)
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
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招生考试高升专模拟试题
语文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8分,每小题3分)
1.D 2.C 3.A 4.B 5.A 6.D 二、 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7.C 8. A 9. B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0. D
11.把母亲比作“一座丰富的矿藏”,既说明自己很少写母亲是因为担心写不好,也突出了母亲的朴实深厚。(意思对即可, 3分)
12.以“唯一”、“最后”来突出母亲的“惜粮如命”,赞美了母亲的节俭、不忘本。(意思对
即可, 3分)
13.完成收割后的田野宁静、优美。(2分)以此烘托母亲艰难翻地、捡拾残粮的劳动形象。(3
分) 14.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前文; (3分)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体贴、深爱和赞美。(3分) 15.①通过正面描写展现母亲形象。第三段中,正面描写了母亲翻地、捡拾的动作,展现了一个
纯 朴、惜粮如命的劳动者形象。
②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第二段中“我不由自主地就跪了下去”、“眼泪就出来了”,第五段中母亲生病后父亲的唠叨,都是写家人的心疼,从侧面烘托了纯朴、惜粮如命的母亲。 ③通过细节描写点染。第三段中“举起,落下,举起,落下”的小锄头、母亲发现我以后却站不起来这些细节写出了母亲的认真细心和翻地、捡拾的辛劳。
④通过外貌描写生动表现。第三段中“青衣青裤”、扎着黑色的包巾、粘满了泥土的膝盖,第五段中母亲“枯瘦的手,粗糙得犹如一截干枯的树干”都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纯朴、辛劳。(指出描写手法1分,效果探究1分。每种手法2分,共8分) 四、古诗文阅读(25分)
16. (1)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3分)
(2)(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3分)(大意连贯、省略部分补全, 2分;“累” 1分;“披” 1分) 17.向李德裕推荐白居易(2分) 委婉拒绝(2分)
18.文中将两人相比,是为了强调白居易和贾谊一样,虽然才能出众,却因遭人贬抑,未能充分
施 展英才能。(6分) [译文]
少傅(官名)白居易,他的文章在当时位居第一,却没有晋升重要官职。在这之前,唐文宗大和年间刘禹锡担任太子宾客时(宾客,官名,唐始置,全称为太子宾客,为太子官属中之最高级,官阶正三品,仅备高级官员之升转,无实职),大尉李德裕与刘禹锡一同在分司(唐宋之制,中央职官有分在陪都洛阳执行职务者,称为分司。但除御史之分司者有实职外,其他分司者?多仅以优待退闲之官,并不在职)东都(洛阳) 。刘禹锡拜访李德裕说“近来是否看过白居易的文集?”李德裕说:“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今天因为你我看看他的文章。”等到取白居易的文章来看,白的文章装满了他的书箱,却被灰
尘覆盖。打开白居易的文章后却又卷起来,对刘禹锡说“我对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的文章精绝,又何必要看呢!但我担心改变对他的看法,所以不想读了。”他就这样被官员们压制。衣冠(借指士大夫,官绅)之士,全妒忌他,都说:“他有学士的才能,没有担任宰臣的本领”。有见识的人从他们的答对中可以看出如何对筹划国家大事的官员的任用,白居易被官员排挤,同汉朝以文著名的贾谊类似,不被卿相知遇,人们都为他感到惋惜。 19.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
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
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4分)
20.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 在 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抒发作者遇难呈祥、豁然开朗、得意忘形的心 情。
(5分) 五、作文(70分) 21.例文: 22.略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招生考试高升专模拟试题
语文试题(二)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颈部(jǐng) B.拎起( līng) C.押解(jiâ) D.投奔( bān)
矜夸(jīn) 癫痫( xián) 剖析( pōu) 血泊( pō)
)。
开门揖盗(yí) 色厉内荏( rěn) 呱呱坠地(guā) 矫枉过正(jiǎo) 安步当车(dàng) 顺蔓摸瓜(màn) 悄然无声(qiǒo) 严惩不贷(Chěng) )。
八竿子打不着 如坠五里雾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喝彩 打圆场 鞭辟入里 B.募款 黄粱梦 曾经苍诲
C.鸿毛 挖墙角 难辞其咎 事实胜于雄辩 D.枢纽 唱双簧 神形毕效
坐收鱼人之利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2002年,我国 新增退耕还林面积3400万亩。 ②敦煌出土的古纸有力地 :蔡伦不是造纸术发明人。
③加入WTO,中国政府部门面临的最大难题,莫过于需一批熟悉WTO 的高层次人才。 A.规划 论证 规则 B.计划
印证 规则
C.规划 印证 法规 D.计划 论证 法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2008年,南方雪灾、西藏暴乱、手足口病、四川地震,灾难不断;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又是喜讯频传。2008年,对中国来说真是多事之秋啊。
B.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获得了巨大成功,作为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总算是不孚众望,以巧妙的设计与构思向世界讲述中国,把这个古老而又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推向世界。 C.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绿色乳品生产基地。在这次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检查中,该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未检出三聚氨胺。这与该公司能够未雨绸缪是分不开的。 D.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游览黄山之后发现,它果然是秀色可餐,名不虚传。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反应,药品质量不合格也可能给患者带来有害反应。我们应该根据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来确定药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B.据了解,由于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正全面推进,目前仍有大量受灾群众需要依靠过渡性临时住所过冬,天气正逐渐转冷,受灾群众缺少御寒衣被比较突出。
C. 30年来,中国农民的命运发生了三次大变化:第一次是改革初期包产到户,亿万农民一举解 决了温饱问题;接着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农民历史性地告别“皇粮国税”;现在 则是“种粮给补贴,发展给补助”,亿万农民正向城乡一体化发展。
D.人们习惯于放长假了,人们习惯于利用长假来过休闲日子,来吃喝玩乐了。这都没错。相反, 我们反而应当毫不犹豫地说,这是历史的进步。
6.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上的内容,按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伴着清风拂起垂柳,晨光撒满河面,我们踏着古朴的青石板,在街上尽情地倘佯。 ①古房的缝隙里还生长着不知名的小树,那昂起的头彰显生命的顽强与朝气。 ②还不时有游鱼探出水面,轻拨着小嘴,献上一个深情的吻,尔后又害羞似的跑开。 ③街道一旁是青瓦白墙的古房。
④另一旁则是碧绿的山塘河,河水很清澈。
⑤可以看见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波光里闪烁着艳影,让人想做一个彩虹似的梦! A.①③④②⑤ B.③①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④⑤②③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10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数字地球
①近来媒体的有关报道引起了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兴趣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地球呢?为有效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O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技术手段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人们设想有关地球的大量的多分沪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地球。借助于这个数字地球,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按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任何方面的信息。
③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核心思想有两点O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④数字地球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系统、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
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容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是信息资源高速公路上的“车”和“货”。
⑤货币流通专家指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本世纪7。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一个自然发展。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O数字地球并非一个孤立的科学项目和技术目标,而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地设施为依托的具有整体性、导向性的战略思想。
7. “数字地球”一词的意思是(
)。
A.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 B.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认识 C.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D.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 8.不属于“数字地球”体系的一项是( A.多分辨率的动态数据体系 C.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B.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 D.网络体系 )。
A.数字地球将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O
B.人们借助数字地球可以按地理坐标随时随地获取来自全球各地全方位的信息。 C.数字地球主要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 D.数字地球可以包容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人类中尚有20%的人还不能利用信息资源。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形成数字地球的设想已变成现实O B.数字地球是新千年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 C.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核心是数字地球。
D.数字地球是一种战略思想,它具有整体性和导向性,任何一个科研单位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形成。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5题(共25分)。
人生即燃烧
从生命个体来说,我们能够支配的关键岁月不过那么几十年,然后再无第二次机会。对于人的一生来说,那就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生命由于它的短暂和不可逆性、一次性而弥足珍贵且神奇美丽。虚度这样的生命,辜负这样的生命,是多么愚蠢!一个人丢了一百元人民币都会心痛,那么丢失了生命中的有所作为的可能,不是更心痛吗?在儿童时期,人们的差异并不大
)。
大,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此后呢,差得就愈来愈远了。有的光阴虚度,深悔搓陀;有的怨天尤人,郁郁不乐;有的东跑西颠,一事无成;有的猥猥琐琐,窝窝囊囊;有的胡作非为,头破血流厖有几个人成功?有几个人满意?有几个人老后能够不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而人生的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结局,大体上在青年时期就可以看出点端倪来的。青年时代,谁不愿意投入生活、投入爱情、投入学习、投入事业、投入社会、投入人间?即使生活还相当艰难,爱情还隐隐约约,学习还道路方长,社会还明明暗暗,人间还有许多不平,你也要投入,你也要尽力尽情尽兴尽一切可能,努力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到也应该争取到的,以使你能够得到智慧和光明,得到成绩和价值。我并不笼统地赞成古人立大志的说法,但你总该希望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多做出一点贡献,至少是确实竭尽了全力,就是说至少是充分燃烧了,充分发了热发了光,充分享用了使用了弘扬了你的有生之年。一个人就是一个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能量应该发挥出来,燃烧愈充分愈好:从无光热,不燃而去,未免是一个遗憾;而刚一冒烟儿,就是生命的一次燃烧,它可能发出绚丽的光彩,可能发出巨大的热能,温暖无数人的心,它也可能光热有限,却也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哪怕只是点亮一两个灯泡,也还照亮了自己与邻居的房屋。
燃烧充分,不留遗憾。而如果你一直欲燃未燃,如果你受了潮或者发生了霉变,那就不但燃烧不好,而且留下大量的一氧化碳与各种硫化物碳化物,发出奇奇怪怪的噪声,带来对人类环境的污染,乃至成为社会的公害,这实在是非常非常遗憾的O
也许你不能留名青史,但至少应该对得起自己这仅有的几十年;也许你未能立德立功立言,但至少是充分发挥出了自己一生的能量;也许你的诸种努力未能奏效,例如从事艺术创作但未能被社会所承认,经商却终于未能成功,从军但终于打了败仗,但是最后“结账”的那一天,你至少可以说我已尽力了。你的失败如楚霸王核下之战,非战之罪也。我始终不赞成以成败论英雄,我也不能帮助读者乃至使自己招招皆胜。但是至少你心里应该有数,你是有志有为而且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但终因条件不具备未能大获全胜呢,还是你上来就不成样子,无志气,无作为,不学习,不努力,意志薄弱,心胸狭窄,企图侥幸,却又愤愤不平,终于一事无成?如果是前者,我愿向你致以悲壮的敬意,我还愿意把你的故事写下来,让读者为之洒几滴清泪;如果是后者,谁能纠正?谁能弥补?谁能同情?
我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中的主人公倪吾诚,在他的生命到了末期之时,他突然说“我的生活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开始呢。”这实在太恐怖了o一个人的成就有大有小,然而你应该尽力。尽力尽情尽兴尽一切可能了,这就是黄金时代j这就是人生的滋味,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辉煌,燃烧的辉煌,奉献的辉煌。你尽了力,你就能享受到你尽力后的一切可能性,哪怕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的悲壮感和英雄主义。你享受到了尽力本身带来的乐趣,尽了
力至少能得到一种充实感成就感,你也就赢得了,必然赢得了,首先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尊敬和满意。如果你是一枚炮弹,被尽力发射出去了而且爆炸了,即使没有完全命中目标,也是快乐的;你是一粒树种,落到了地上,吸足了水分养分,长成了树苗,长成了大树,即使没能长到更大就被雷击所毁,你也可以感到某种骄傲。你的形象是一株树的最好的纪念碑,你的被毁至少是一次大雷雨的见证,是一个悲剧性的事件。
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时间段,是一次能量释放反应,重在参与,重在投入,重在尽力。胜固可喜,败亦犹荣,只要尽了力,结账时的败者,流出的眼泪也是滚烫的、有分量的。而没有尽力,搓陀而过的人,那可真是欲哭无泪了!
11.作者说“在儿童时期,人们的差异并不大”,而民间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4分)
答: 12.作者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哪个时期?为什么? )5分)
答: 13.作者在文中所要表明的观点是什么?(4分)
答: 14.作者多次强调自己并不企求每个人都成大业,只要能尽力燃烧,请你在下面写出一例。(6分)
答: 15.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6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 ~ 16题(共25分)。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把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夫天下之山水,攒是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O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牖绳枢自足也;问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胶(juan剥削)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擦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国,可也!
16.本文第一、二段分别叙述了 和 。(4分) 17.作者规劝陈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话) )4分) 。
答: 18.你对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股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摞劫夺之为者乎?”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 (8分)
答: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9~20题。
寄黄几度 黄庭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
{注}①黄庭坚(1045-1105):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这里是说黄几度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④痒:痒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19.领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4分)
答: 20.这首诗汇聚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答:
五、作文(70分)
21. (20分)根据下面这首诗的内容,联系事实,写一篇对人生之路的感慨。要求不少于200字。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在延长/那才有意思。
22. (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酷”,原指“残酷”“程度深”“极”„„可如今,大学生中也流行起“酷”来:长相英俊的“酷”;打扮时髦的“酷”,冷峻阴沉的“酷”;模仿歌星的“酷”;学习优秀的“酷”。看来,“酷”已被赋予了多个意义。那么,你是如何理解“酷”的呢?你周围有哪些“酷”的人或事呢?你有哪些“酷”的经历或感受呢?
要求:以“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招生考试高升专模拟试题
语文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 C 2..A • 3. B 4. D 5. A 6. C 二、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7. B, 8. A 9. D 10. C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1.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前者是从成就来看,后者是从性格来看。(4分) 12.是青年阶段。因为在这个时期,精力充沛,充满希望,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5
分)
13.人生即燃烧,燃尽者荣,不燃或燃而未尽者悲。(4分)
14.如“我并不笼统地赞成古人立大志的说法,但你总该希望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国家民族人
类 多做出一点贡献,至少是确实竭尽了全力,就是说至少是充分燃烧了,充分发了热发了光,充分享用了使用了弘扬了你的有生之年。” (6分) 15.词语丰富,排比成串,一气呵成。(6分) 四、古诗文阅读(25分)
16.半野园的概况(2分)文章写作缘由(2分)
17.希望陈君能够像陈相国那样,努力建功立业,而不要一味贪恋富贵生活。(4分)
18.应有辩证认识:不要置民生于不顾,这在当时和现在都有积极意义;“得志”的“志”从历史的角度讲,有一定的局限性。(答对一点给4分,答对两点给8分) [译文]
半野园,是前相国(官名,相当于翠相、宰相)陈说岩先生的别墅(指本宅外另置的园林游息处所)。陈相国已经过世,距今有十多年了,半野园已受破坏改做别的房舍。可是园中聚集的花木,足以悦目;弯曲回绕的栏槛,足以回避暑雨而兴起清风;高远的楼阁,足以抑制西山的爽气(清朗之气),像陈相国在世时一样。
庚戌年的春天,我的朋友杭大宗来到京师(国都),寄居在半野园里。余与杭君多次互相往来,因此记得半野园的概貌。当时,杭君的同乡中有陈君,也寄居在半野园里。不久陈君将要到粤西做官,只是对半野园不能忘情,让擅长画画的人画一幅半野园图,且通过杭君请我写一篇文章把它作为“半野园记”。
天下的山水,密集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方,而京师车马喧嚣,客居在此的人往往萦纡(迂回不同)郁闷,情不自禁地思念故土。陈君的老家在杭州,西子湖的美景天下第一,陈君却离开家乡来到京师,他应该对半野园不屑一顾;可他徘徊流连之极不忍心离去,那么陈君为官,一定与一般的官吏有所不同O虽然这样,士人贫贱的时候,住在破旧狭小的巷子里,用破瓮砌成窗户,用绳子系住门板,也心满意足;间或到了富贵人的家,看到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情愉悦而羡慕他们。如果有一天得行其志,就考虑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于是到了剥削百姓维持生计之物而不顾
惜的地步,这和抢劫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呢?然而,陈君如果羡慕陈说岩先生担任相国的功业却不羡慕他置办半野园,是完全可以的!
19.对比(对照、映衬)手法, (1分)前一句写当年在桃李春风中痛快地饮酒畅谈, (1分)后一句
写一别十年,只有每天挑灯夜读时才彼此深情地想念。(1分)这样写充分表达了对友人和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1分)(答对偶手法、言之成理亦可)
20.开头两句,表达山水阻隔、不能相见的无奈,领联在今昔对比中表现对友人的思念,颈联尽
显 对黄几度的赞许、期待,尾联则既有对黄几度的同情,也有对友人仕宦生涯乃至诗人自身政治命运的哀怨。(答出“思念”“关切”“赞许”“同情”“哀怨”“牢骚”这些词语中的四个即可得2分,能结合诗句稍加解说的再给3分,共5分)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招生考试高升专模拟试题
语文试题(三)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拮据(jū)
侥幸(jiǎo)
)。
口头禅(Chán) 浑身解数(xiâ) 一溜烟( liù) 天遂人愿(suí)
B.伯仲(zhóng) 计告( pǔ) C.诰命( hào) D.衍变(yǎn)
处方( Chǔ) 应声虫(Yìng) 溘然长逝(hã) 茎叶(jīng) 闷葫芦(mān) 同仇敌忾(kài)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版画 一阕词 坐镇指挥 铁样磨成针 B.杂糅 定书羊 夸夸奇谈 可望不可及 C.修缮 白内痒 因噎废食 快刀斩乱麻 D.鞑伐 录像机 开源节流 学而优则仕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战争、流疫与经济衰退往往会干扰或 全球化进程,从而威胁人类和平与繁荣,对此不能不予以高度关注。
②美国希望在伊位克建立类似美国的民主制度,为在中东地区推行政治改革 样板。 ③单位、社区、村镇、家庭都要承担起清洁环境、 陋习的责任。 A.中止 树立 革除 B.终止 竖立 革除 C.终止 树立 中止 D.中止 竖立 祛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山寨版”电子产品的剽窃、模仿不是出路,相反会使企业的创新和研发在安于模仿中被逐渐磨灭,使企业只能跟在别人的身后亦步亦趋。
B.每逢假日,北京各大书店使呈现人满为患的喜人景象,有人在书架前精心挑选,有人干脆席地而坐,手捧一本新书旁若无人地品读起来。
C.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具有人格独立、坚持真理的铮铮风骨,潜心专注、严谨务实的学术风范, 还应该具有虚怀若谷、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
D.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京郊农民开动脑筋,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采摘、登山、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会议提出,北京各国营和私有企业都要围绕以“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为主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继续快速发展。
B.在北京西客站的进站口,旅客们按顺序逐个安检,车站广播反复播放“严禁携带危险、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的提示,春运繁忙而有序。
C.体育教学和训练有自身的规律,但是很多体校教师为了短期能出成绩,过早地让青少年接受 专业训练,于是成为束缚他们未来发展的和锁。
D.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坚决反对对某些大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并强烈要 求在多边金融领域拥有更多的话语和规则制定权。 6.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辐照加工技术具有许多传统加工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
②早期的辐照加工,是利用射线的杀菌灭虫性能来达到消毒、保鲜等目的
③本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辐照加工技术,是继上述四大加工技术之后,正在崛起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加工工艺技术
④现代的辐照加工技术已突破上述范围
⑤众所周知,机械加工、热加工、电加工和化学加工,是通用的材料加工技术 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③②④ C.①⑤③④② D.⑤③①②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 ~ 7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光触媒
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都在饱受环境污染之苦,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生活的环境更清洁:各种各样的除菌、净化技术层出不穷,光触媒技术更是掀起了一场“光清洁革命”。用光照一下,空气就被净化了,细菌就被除掉了,臭味消失了,污渍也粘不上了„„光怎么能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原因就在于光给一类叫做光触媒的物质“帮了大忙”——起到了催化的作用,两者有机地结合,便产生了神奇的功效。
光触媒是一类以二氧化铁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导体材料的总称。以二氧化铁为例,它本身不溶于水,如果受到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此时再遇到水,水就会被分解为氧和氢,所以说二氧化铁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光催化剂。它之所以有这种功能,是因为其内部电子被先激发,进而与氧和水分子作用,产生负氧离子和氢氧自由基,由此产生极强的氧化能力,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还能降解部分无机物。在上述过程中,二氧化铁自身并不直接参与反应,只是扮演发生反应的媒介,因而其功效并不随时间变化而减弱,效果持久。二氧化钦的这种光化学特性,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日本科学家发现的。二氧化铁氧化能力强,化学性稳定,对人体无毒无害,成为当红的光触媒材料。光触媒可广泛附着于建筑材料、餐饮用具、医
疗器材、汽车内饰、家用电器和其他日用品表面,具有杀菌、除臭、去污、防霉、自洁和分解有害气体等诸多功效。氧化力极强的光触媒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而取得杀灭细菌的效果。建筑装饰材料及一些居家化学产品等会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这些有害气体在光触媒面前将无招架之力,并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没有中间产物生成,净化空气的效果安全、强力、持久。光触媒能否发挥上述功效,关键在于紫外线强度的大小,也就是光源携带能量的高低。目前光触媒技术需要波长300 ~400纳米的紫外线才能发挥作用,使用可见光照射,效果远未令人满意。让光触媒在可见光下发挥作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光触媒的功效还取决于二氧化铁颗粒的细微程度和分散技术,颗粒越小,意味着分散越均匀,发挥光催化作用就越大。现在的光触媒材料可以达到纳米尺度,这对生产技术要求很高,成本也相对要高O光触媒多是液体状,涂层的厚度、面积和粘合力也影响光触媒发挥作用O当然,光触媒也有缺点,光触媒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目前产品加工的工艺也不算成熟。 7.根据文意,对“光触媒”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光触媒是一类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导体材料的总称,也叫光催化剂。
B.光触媒并不直接参与反应,却可以促进某些物质的化学反应,是一种先进的除菌净化材料。 C.光触媒对光起了催化作用,使之产生了净化空气、消灭细菌的神奇功效。
D.光触媒在光的作用下,能使某些有毒气体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 作用。
8.根据文意,对二氧化铁净化原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氧化钛在光的照射下把水分解成氧和氢,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以分解有机物,降解部分无机物。
B.在光的照射下,二氧化钛不直接参与反应,其功效相对稳定、持久,可以分解有机物,降解部分无机物。
C.在光的照射下,二氧化钦的电子与氧和水分子作用,产生极强的氧化能力,可以分解有机物,降解部分无机物。
D.二氧化钛的电子在光照下产生氢氧自由基,可以分解有机物,降解部分无机物。 9.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光触媒在光和水参与下就可发挥功效,杀菌消毒,除臭消污,从而掀起了一场“光清洁革 命”。
B.光触媒净化某些有害气体时,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且没有中间产物产生,所以光触媒材料具有安全性。
C.因为二氧化铁不直接参与反应,其功效不随时间变化而减弱,所以成为当红的光触媒材料。 D.应用纳米科技,就可以使附着于物体表面同等量的光触媒材料缩小其接受照射的表面积,
从而提高光触媒的功效。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在水中,二氧化钛经紫外线照射后,可使水分解为氢和氧,人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用它来生产环保型能源一一氢。
B.在现有条件下,如果能提高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就可以增强光触媒的净化功能。 C.如果能让光触媒在可见光下发挥作用,将大大降低光触媒材料的生产成本,专家们将努力开发适用于可见光的光触媒材料。
D.随着光触媒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产品加工工艺的日渐成熟,人们将不再使用传统的除菌净化技术。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 ~15题(共25分)。
不需注释的生命
祝勇
①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红尘素居,碌碌诸事中,有的时候,我们是那么地需要一些注释,不论是注释自己,还是注释周围的人,注释整个世界。
②孩提时我们总是缠着妈妈问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在寻求着世界的注解。而当妈妈坐在我们的睡榻旁,安详地为我们一一作了解答,我们才能心满意足地带着一丝微笑睡去。
③诗人以“离人心上秋”来注释“愁”,以“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来注释 “乐”,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注释“思”,以“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来注释“痛”,而我们在一个春天芳香的夜晚开始伏案写下的日记,亦是对自己生命的注释啊!
④我们已经习惯于给自己的生命一个解释。我们汲取知识,是因为我们需要聪慧的大脑;我们锻炼身体,是因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创造;我们种花带草,是因为它们的枝脉可以染绿我们的心灵;我们夜夜做梦,是因为我们瑰丽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
⑤而每当做错一件事情,我们又总是百般地想给对方一个解释,通过对自己行为的注解,来赢得一点点的谅解以及内心的安宁。
⑥可是啊,我亲爱的朋友,有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注释的,不论是我们的思想,还是我们的行为。沉默中,心有灵犀的人自能心领神会,而心律不同者即便你费尽口舌他仍会恍然不知。
⑦相传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拈一枝金婆罗花示众。时众皆默然,不得其要领,只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于是佛祖便将其“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给了迦叶。禅宗《无门关》第六则记载的这段“拈花一笑”的著名公案,是那么地令人心动。而目不识丁的六祖慧能一听无尽藏比丘尼诵念《大磐经》便知其中妙义的故事,亦是那样传神。
⑧禅宗讲求“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需彼此注释而“心有
灵犀一点通”,该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境界啊!
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弘没必要诠释自己;管宁割席与友断交,亦毋须多言一句。最钦佩古时话本里那些特立独行,从不多言的英雄。大漠孤烟,夜黑风高,他们或杀身取义,或拔刀助友,绝不多说一句,从来不为自己的所做所为加上一段长长的注解。待血迹擦干,宝剑入鞘,是朋友,自会相视一笑。好汉武松本可不上景阳岗的,可他偏向虎山行,刺配二千里外的孟州,一路上本有机会逃跑,可他宁肯将松下的木和重新带上,把封皮贴上,一步步自投孟州而来„„不解者,百思不解;知其心者,自会竖起拇指,由衷地叫一声“好!”
⑩还有爱情,自古以来就令人“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爱情,更是不需要注解,也没有注解的。就像一首歌中唱的“爱,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像你,注定跟我走。”我读书时曾结识一位从意大利米兰来中国留学的小姐,她在意大利学习了四年中国历史,又到中国研究古典文学,能写精美的绝句,曾令我惊叹不已。多年以后,我看电视,才知道她嫁给了大学的一位锅炉工。记者问她为什么嫁给一位中国的锅炉工,我就觉得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没有为什么。“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屏幕上她为专心读书的丈夫扇扇子的情景,令我万分感慨。想起征婚广告中那么多比工程设计还要精确的择偶要求,我真的怀疑这样是否可以寻到真正的爱情。言传是必要的,可意会却是更高的境界。当我们温柔相对,让我们什么都别说,因为一切的解释,一切的评说,都有可能使我们之间的那汪意境褪色„„
11.作者述说“不需注释的生命”,为什么要从“我们是那么地需要一些注释”写起? (5分) 答: 12. “我们在一个春天芳香的夜晚开始伏案写下的日记,亦是对自己生命的注释啊!”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5分)
答: 13.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已经习惯于给自己的生命一个解释”? (4分)
答: 14.文章在第10节说明“爱情,更是不需要注解,也没有注解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一位从意大 利米兰来中国留学的小姐的婚嫁为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答: 15.从全文看,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你同意这种生活态度吗?为什么? (6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川8题(共时)。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毫,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牌晚,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纱,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②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17.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山市幻景的?依据是什么? (5分)
答: 18.假如你随着某旅游团在沙漠地区或大海游玩,恰巧出现文中所描述的这种景象,你该如何向游客们解释这一自然现象? (5分)
我的解说: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9~20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9.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4分)
答:
2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5分)
答: 五、作文(70分)
21. (20分)请以一条直线为想象的基本图形,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想象作文。
要求:以直线的想象物作为描写重点,写成一个画面或镜头,不要写成故事。
22. (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遏制O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要求:以“生命与环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招生考试高升专模拟试题
语文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 1. A
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2..A • 3. A 4. B 5. D 6. D
二、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7. C, 8. C 9. B 10. D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1.领起2 -5节内容( 1分);从人们“需要注释”的日常生活现象说起,为下文的转折作铺垫 (2
分);这样写入题自然,体现思辨色彩(2分) 。(本文以第6节的转折为标志,可分为两个部
分:第1节一第5节为第一部分,写“人们已经习惯于给自己的生命一个解释”,第6节至结尾为第二部分抒写“生命是不需要注释的” 。)
12.日记记载了自我灵魂的轨迹,是对自我生命行为地真情诠释。(5分)
13.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为自己的任何行为找出一个理由,说出一个“为什么”0 (4分)
14.①这一外国事例与上文述说的中国的生活现象相呼应,共同构成“古今中外”的“立体述说
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3分)②阐释“还有爱情厖也没有注释的”,这样写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分)
15.本文表现了作者这样的生活态度:人和人之间的交往重要的是心灵的相通,意会,是比言传更 高一层的意境;生命不需注释。(3分) ①同意。(1分)不需注释的生命倡导的是生命和艺术的更高境界,这是在艺术精神层面上的深思:
言有尽而意无穷,以有限去表达无限,永远也不可能“言尽意”。其实,生活和艺
术需要更多的可意会的境界。(2分)
②不同意。(1分)人们在交际、交往中难免误解,有了误解就需解释(当解释时就解释),这样才
能及时消解误会,赢得谅解,以及内心的安宁。(2分)
四、古诗文阅读(25分)
16.①不多久,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②楼上的人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有的靠着栏杆,有的站立着,姿态各不相同。(6分) 17.时间顺序;忽见(孤塔耸起)→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未几(高垣脾腕,连亘六七里)→既而(惟危楼一座,楼五架)→逾时(楼渐低)→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5分) 18.这是由于光线在大气层中的折射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当空气中各层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
的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折射的光线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
地面,形成奇异的幻景。一般发生在沙漠地区和海边,古人误认为是屋(大蛤蜊)吐气而成,所以叫海市屋楼,也叫屋景。(5分)
19.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
夜 “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
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4分)
2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
等 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5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